專利名稱:二次脫模機構的制作方法
二次脫模機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模機構,具體涉及一種二次脫模機構。背景技術:
在生產塑膠產品時,有時產品材質為軟膠,且產品有一圈封閉的倒扣,請參閱圖1 所示,此時由于產品10的材質粘性大,且產品10的倒扣11比較大為封閉性的,所以此類產品10不容易脫模被取下,若采用強制脫模結構,產品10有頂出變形或頂凸的現象,產品10 無法順利脫模。有鑒于此,實有必要開發一種二次脫模機構,該二次脫模機構能夠使軟膠類產品的封閉性倒扣順利脫模。
發明內容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二次脫模機構,該二次脫模機構能夠使軟膠類產品的封閉性倒扣順利脫模。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二次脫模機構,應用于模具中,該模具依次包括母模板、公模板、上頂出板、下頂出板、下固定板,該二次脫模機構包括一司筒,其一端設于上述下頂出板上,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司筒內針,其設于上述司筒內,該司筒內針一端設于上述下頂出板中,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一拉鉤,其一端設于上述下固定板中,另一端設于上述司筒內針中,該拉鉤的外緣設有一彈性元件。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二次脫模機構能夠使軟膠類產品的封閉性倒扣順利脫模。
圖1繪示軟膠類產品的封閉性倒扣的示意圖。圖2繪示本發明二次脫模機構合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繪示本發明二次脫模機構第一次脫模的結構示意圖。圖4繪示本發明二次脫模機構第二次脫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2所示,其繪示本發明二次脫模機構合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的二次脫模機構,應用于模具中,該模具依次包括母模板20、公模板30、 上頂出板40、下頂出板50、下固定板60,該二次脫模機構包括一司筒200,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頂出板50上,另一端與產品10相接觸;一司筒內針300,其設于上述司筒200內,該司筒內針300 —端固定于上述下頂出板50中,另一端與產品10相接觸;一拉鉤400,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固定板60中,另一端設于上述司筒內針300中, 該拉鉤400的外緣設有一彈性元件410,于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410為一彈簧,該彈性元件410在模具合模時被壓縮。請參閱圖3所示,其繪示本發明二次脫模機構第一次脫模的結構示意圖。模具開模后,公模板30與母模板20分離,上述上頂出板40及下頂出板50向上頂出運動,司筒200 與該上頂出板40、下頂出板50 —起頂出運動,上述彈性元件410伸張,在彈性元件410的彈力作用下,上述司筒內針300向上頂出運動,產品10脫離公模仁31,第一次脫模完成。請參閱圖4所示,其繪示本發明二次脫模機構第二次脫模的結構示意圖。產品10 脫離公模仁31后,上頂出板40及下頂出板50繼續向上頂出運動,司筒內針300受到拉鉤 400的作用無法移動,不再繼續頂出,而司筒200在上頂出板40、下頂出板50的作用下繼續頂出運動,由于產品10材質為軟膠,司筒內針300的一端從產品10的倒扣11中強制脫出, 產品10脫離司筒內針300,第二次脫模完成。與現有技術相較,本發明的二次脫模機構能夠使軟膠類產品的封閉性倒扣順利脫模,產品不會有頂出變形或頂凸的現象產生。
權利要求
1.一種二次脫模機構,應用于模具中,該模具依次包括母模板、公模板、上頂出板、下頂出板、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該二次脫模機構包括一司筒,其一端設于上述下頂出板上,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一司筒內針,其設于上述司筒內,該司筒內針一端設于上述下頂出板中,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一拉鉤,其一端設于上述下固定板中,另一端設于上述司筒內針中,該拉鉤的外緣設有一彈性元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上述彈性元件為彈簧。
全文摘要
一種二次脫模機構,應用于模具中,該模具依次包括母模板、公模板、上頂出板、下頂出板、下固定板,該二次脫模機構包括一司筒,其一端設于上述下頂出板上,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一司筒內針,其設于上述司筒內,該司筒內針一端設于上述下頂出板中,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一拉鉤,其一端設于上述下固定板中,另一端設于上述司筒內針中,該拉鉤的外緣設有一彈性元件。本發明的二次脫模機構能夠使軟膠類產品的封閉性倒扣順利脫模。
文檔編號B29C33/44GK102463644SQ20101054411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5日
發明者曾榮軍 申請人:蘇州漢揚精密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