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貼標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治具或稱夾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貼標紙的治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采用模內貼標工藝不普遍,其因素有貼標治具上的設計缺陷,如在產生靜電時損傷標紙、吸取標紙時無法掌握標紙的穩定性、無法準確的把標紙貼牢在模具內等,甚至有些產家還在應用人工從事貼標動作,造成產品的外觀不一致、生產周期不規律、耗時等等,而且現在市場上大部份的塑料包裝產品外觀多以絲印、彩色印剮、熱轉印、移印等等進行產品外觀化妝,但這些工藝存有太多缺點,如 a)產品不能一次成型,需經過另一道加工工藝,造成耗時耗費耗力,制造周期長,效率低; b)印刷過的產品表面圖案不能持續耐久,經常會因摩擦、濕潮、溫度、化學物、撕裂、破損,翹標等等而脫落,造成產品外觀受損甚至廢棄; c)因需添加印刷設備,造成工廠需要更大廠地和更大庫存,物資耗費; d)更換產品圖案時,需要耗更大時間和人力去調整印刷,同時也常出現高次品
率; e)多色印刷設備價格高,回收慢; f)印刷、絲印等色彩圖案受限制,影響外觀和吸引力; g)面對回收和環保問題; h)面對多面印染刷和產品污染難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靠性高,并能控制模
內貼標的穩定性和治具在受高電壓產生靜電時不損傷標紙的新型貼標治具。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貼標治具,其相關系統包括電磁閥、真空發生器、消音器、真空破壞器(實質亦為電磁閥)、一臺靜電發生器、一臺靜電分流器及一套標紙治具。 其特征在于具有采用硬性PVC(聚氯乙烯)的治具本體,所述治具本體尾端設置有真空主氣道和與主體連接的螺絲固定孔。所述治具本體的軸向均布有若干條真空導流槽,二條真空導流槽之間設置有靜電電線槽;所述導流槽中沿徑向均布若干個真空分氣孔,所述真空分氣孔與真空主氣道相連通;所述靜電電線槽中設置有穿線孔,所述穿線孔連通治具本體內孔;所述二條真空導流槽之間包裹有一靜電半導體海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 作為優選,所述真空導流槽設有三條,在真空導流槽之間的治具本體為凹槽,所述靜電電線槽設有二條,位于凹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真空導流槽設有二條,在真空導流槽之間的治具本體為凹槽,所述靜電電線槽設有一條,位于凹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靜電半導體海綿位于凹槽內,其外表面與治具本體外表面齊平。[0018] 作為優選,在所述靜電電線槽中纏繞有一圈銅絲,所述銅絲經穿線孔穿出。[0019]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靜電原理貼標能使標紙更可靠地貼在模內,避免在注射成形時塑料流入標紙的外部,從而可以降低次品率; 2、在靜電導線與標紙間加了一層半導體軟棉,它可避免高壓電直接接觸標紙,從而避免標紙受損; 3、治具內的負壓通道能平均分布到標紙每個角落,使標紙在受負壓時不會因受力不平均而損壞或影響貼標的穩定性; 4、此治具設計特點不限于任何貼標治具的形狀,可靈活設計,經濟簡單。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外觀示意圖;[0025] 附圖2是圖1的側視圖; 附圖3是圖2帶靜電半導體海綿的旋轉C-C剖面圖;[0027]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外觀示意圖;[0028] 附圖5是圖4的側視圖; 附圖6是圖5帶靜電半導體海綿的D-D剖面圖;[0030] 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氣路圖;[0031] 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電路接線圖;[0032] 附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0034] 實施例1 : 由于標紙治具可根據貼標及標紙的需要做成各式形狀,本實施例以一圓面環形貼的標紙治具作為實施例。 如圖1-圖3所示的貼標治具,相關系統包括一臺靜電發生器,一臺靜電分流器及一套標紙治具60。 具有采用硬性PVC(聚氯乙烯)的治具本體60,所述治具本體尾端設置有真空主氣道5和與主體連接的螺絲固定孔6,所述螺絲固定孔與真空主氣道各設有三個,間隔布置,兩兩之間呈120。分布。所述治具本體沿軸向均布有三條真空導流槽4,導流槽中沿徑向均布三個真空分氣孔3,所述真空分氣孔與真空主氣道相連通;真空導流槽之間的治具本體為凹槽,在二條真空導流槽之間的凹槽內設置有靜電電線槽2,靜電電線槽2中設置有二個穿線孔1,所述穿線孔連通治具本體內孔,高壓電的載體銅絲8從標紙治具的內孔經過穿線孔1在靜電電線槽2中纏繞一圈,再次經過穿線孔1從標紙治具的內孔引出;所述二條真空導流槽4之間包裹有一靜電半導體海綿7,靜電半導體海綿位于本體的凹陷體內,其外表面與治具本體外表面齊平。[0038] 所述的治具螺絲固定孔6用來連接固定標紙治具;真空主、副氣道作為標紙治具工作時所用氣體工作的通道;真空槽用于吸取標紙;靜電電線槽用于產生靜電于標紙上;靜電半導體海綿用于保護在產生靜電時不會損傷標紙。 真空分氣孔3位于真空導流槽4中,同真空主氣孔5作用一樣,作為工作氣體的通道所用; 真空導流槽4的作用是當真空發生器工作,引導氣體經過真空分氣孔3、真空主氣孔5被"抽"出,貼標治具周圍形成負壓,則標紙附在標紙治具表面,實現吸取標紙的目的;[0041] 靜電半導體海綿7用于隔離高壓電直接接觸到標紙,從而避免造成標紙的燒焦或損壞,保護在產生靜電時不會損傷標紙。 如圖7所示是此套貼標治具氣路系統的構成。此氣路系統包括電磁閥80、真空發生器40、消音器30、真空破壞器(電磁閥)50、節流閥70和貼標治具本體60。電磁閥80控制氣路系統的通斷。當電磁閥80通氣時,A腔連通,線圈10得電,工作氣體(壓縮空氣)經過電磁閥80至真空發生器40,真空發生器40工作,產生負壓,表現為吸力,此負壓經過真空破壞器50到達吸盤,吸盤工作,吸取標紙;當電磁閥A腔斷氣時,線圈IO斷開,負壓停止,同時電磁閥B腔通氣,線圈20得電,工作氣體經過節流閥70至吸盤,同時可通過節流閥來調節氣體流量,控制吹氣的速度,使標紙在沒有負壓的情況下能更好地脫離吸盤。[0043] 如圖8所示貼標治具的電路系統。此電路系統由靜電發生器D、通斷開關K、分流器E、電阻C和貼標治具本體60構成。靜電發生器用來產生靜電,工作時應接地;通斷開關用來啟動和中斷靜電發生器工作;分流器用來實現多個工作對象的并聯連接,起到分流的作用。 結合圖7和圖8,對本貼標治具系統的工作過程和原理做進一步的描述和說明。當
吸盤吹氣繼而貼標治具通過真空吸取標紙并隨同標紙一起進入模具型腔后,靜電發生器工
作,通過在貼標治具銅絲上加載高電壓使正負離子失平衡而產生靜電,靜電通過半導體海
綿傳導至標紙;得到確認信號后,氣路系統再次開始工作,氣體經過真空主氣孔和真空分氣
孔向外吹氣,使標紙與標紙治具分離,因為標紙帶有靜電,所以可以牢固貼在模具型腔。 如圖9所示為貼標治具的工作流程 圖9-1所示,把標紙9放在貼標治具60上; 圖9-2所示通過真空使標紙9上層受大氣壓力牢貼在貼標治具60上,以防治具移動時影響標紙被移位; 圖9-3所示,貼標治具60移入模F內后,再通過高壓電使標紙上的正負離子失去平衡而產生靜電; 圖9-4所示,通過真空通道將空氣吹入標紙底面,使標紙貼在模具F型腔;[0050] 圖9-5所示,貼標治具60拆離,標紙9因帶靜電而牢固貼在金屬模具型腔。[0051] 實施例2: 如圖4、圖5、圖6所示為方形貼貼標治具,在治具尾端設計有螺絲固定孔6和真空主氣道5,螺絲固定孔在外圍四角均勻分布,真空主氣孔在內圈均勻分布,兩兩之間均為90° 。所述治具本體沿軸向均布有二條真空導流槽4,每條導流槽中沿徑向均布有四個真空分氣孔3,所述真空分氣孔與真空主氣道5相連通。在真空導流槽之間的治具本體為凹槽,靜電電線槽設有一條,位于凹槽內。在二條真空導流槽4之間包有一靜電半導體海綿7。[0053] 其他與實施例l相同,
權利要求一種貼標治具,其特征在于具有采用硬性PVC的治具本體(60),所述治具本體尾端設置有真空主氣道(5)和與主體連接的螺絲固定孔(6);所述治具本體的軸線方向設置有若干條真空導流槽(4),所述兩條真空導流槽之間設置有靜電電線槽(2);所述導流槽中沿徑向均布若干個真空分氣孔(3),所述真空分氣孔(3)與真空主氣道(5)相連通;所述靜電電線槽(2)中設置有穿線孔(1),所述穿線孔(1)連通治具本體內孔;所述真空導流槽(4)之間有靜電半導體海綿(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標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導流槽(4)設有三條,平行布置,在真空導流槽之間的治具本體為凹槽,所述靜電電線槽(2)設有二條,位于槽體內。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標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導流槽(4)設有二條,平行布置,在真空導流槽之間的治具本體為凹槽,所述靜電電線槽(2)設有一條,位于槽體內。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貼標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電半導體海綿(7)位于槽體內,其外表面與治具本體外表面齊平。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貼標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靜電電線槽(2)中纏繞有一圈銅絲(8),所述銅絲經穿線孔(1)穿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貼標治具,其特征在于具有采用硬性PVC的治具本體,所述治具本體尾端設置有真空主氣道和與主體連接的螺絲固定孔,所述治具本體的徑向均布有若干條真空導流槽,二條真空導流槽之間設置有靜電電線槽;所述導流槽中沿徑向均布若干個真空分氣孔,所述真空分氣孔與真空主氣道相連通;所述靜電電線槽中設置有二個穿線孔,所述穿線孔連通治具本體內孔;所述二條真空導流槽之間包裹有一靜電半導體海綿。本實用新型采用靜電原理貼標能使標紙更可靠地貼在模內,避免在注射成形時塑料流入標紙的外部,從而可以降低次品率。
文檔編號B29C45/14GK201544399SQ200920276298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4日
發明者裘洪立 申請人:寧波偉立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