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模具返回式全自動軟管注肩機的開鎖拔模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返回式全自動軟管注肩機,特別涉及一種模具返回式全自動
軟管注肩機的開鎖拔模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軟管注肩機沒有開鎖拔模機構,需要人工進行分模、鎖模和復位,操作起來特 別麻煩和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模具返回式 全自動軟管注肩機的開鎖拔模機構,其分模方便,能自動解鎖復位。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模具返回式全自動 軟管注肩機的開鎖拔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鉗手、鉗座、壓塊、支座、支架、支桿、活件 和無桿氣缸,整個開鎖拔模機構通過支架和支座安裝在一個立板上,壓塊通過支座固定在 立板上,支桿的底部固定在支座上,無桿氣缸具有一驅動塊,鉗座安裝在無桿氣缸的驅動塊 上,鉗手具有中間孔,鉗座具有支點孔,鉗手通過中間孔、支點孔和鉗座相鉸鏈,鉗座的頭部 與活件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A、本實用新型能把凹模送入本部件中,能快速、可靠的定位; B、本實用新型能保證適當的合模(成型塑件)所要的力; C、本實用新型自動鎖模而不需要外力和附加的施力機構來實施鎖模; D、本實用新型分模方便,能自動解鎖復位。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鉗座和無桿氣缸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l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模具返回式全自動軟管注肩機的開鎖拔模機構包 括鉗手1、鉗座2、壓塊3、支座4、支架5、支桿6、活件7和無桿氣缸8,全自動軟管注肩機具 有凹模9,整個開鎖拔模機構通過支架5和支座4安裝在立板上,壓塊3通過支座4固定在 立板的相應位置上,支桿6的底部用螺釘固定在支座4上。無桿氣缸8具有一驅動塊,鉗座 2安裝在無桿氣缸8的驅動塊上,鉗手1具有中間孔,鉗座2具有支點孔21,鉗手1通過中 間孔、支點孔21和鉗座2相鉸鏈,鉗手1的尾部有斜面與壓塊3相配合,并用彈簧撐開,使 鉗手1保持合攏狀態;鉗手1的頭部有兩個斜面,在拔模的運動中,鉗手1以支點孔21為支點擺動,能自如得合攏和張開。鉗座2的頭部與活件7鉸接,自由狀態時活件7上最高點保 持在拔模位置的中心平面上。當拔模時,無桿氣缸8驅動鉗座2帶動鉗手1到位抓住凹模 9,活件7就壓住凹模9的尾部彈簧,使凹模9的螺孔模板保持張開。在拔模回程到位前,活 件7的支出尾在適當的位置受支桿6頂壓而轉動,而使凹模9的尾部彈簧放松而進入軌道。 支桿6上有可調節的螺接頭,安裝在支座4上。拔模回到位時,鉗手l尾部的斜面受壓塊3 的作用,使其張開,把凹模放入軌道。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 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一種模具返回式全自動軟管注肩機的開鎖拔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鉗手、鉗座、壓塊、支座、支架、支桿、活件和無桿氣缸,整個開鎖拔模機構通過支架和支座安裝在一個立板上,壓塊通過支座固定在立板上,支桿的底部固定在支座上,無桿氣缸具有一驅動塊,鉗座安裝在無桿氣缸的驅動塊上,鉗手具有中間孔,鉗座具有支點孔,鉗手通過中間孔、支點孔和鉗座相鉸鏈,鉗座的頭部與活件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具返回式全自動軟管注肩機的開鎖拔模機構,其包括鉗手、鉗座、壓塊、支座、支架、支桿、活件和無桿氣缸,整個開鎖拔模機構通過支架和支座安裝在一個立板上,壓塊通過支座固定在立板上,支桿的底部固定在支座上,無桿氣缸具有一驅動塊,鉗座安裝在無桿氣缸的驅動塊上,鉗手具有中間孔,鉗座具有支點孔,鉗手通過中間孔、支點孔和鉗座相鉸鏈,鉗座的頭部與活件鉸接。本實用新型分模方便,能自動解鎖復位。
文檔編號B29C45/17GK201456331SQ2009200741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30日
發明者叢遠明, 徐惠朝, 王俊雄 申請人:上海三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通州市三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