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殼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殼體,尤指一種模內裝飾成型用的模具所制成的殼體。
背景技術:
一般物品、汽車、家電、消費型電子產品等的外觀表面涂裝方式分有液體涂裝、粉 體涂裝、靜電涂裝以及電泳涂裝幾種,以涂裝方式進行表面加工完全無法處理圖樣,并且在 涂覆具有平面與側邊的大片基板時,由于基板的側邊尺寸與平面尺寸相較之下甚為懸殊, 故當噴漆進行到涂覆基板的側邊時,相當多的噴漆將會累積于側邊。經由時間演變,一種改 良式旋 涂機應用于基材的涂覆,此種旋涂機利用離心力將液態涂劑滴落于欲涂覆的水平基 板表面中部,再將基板水平面經由高速旋轉進行涂覆層的涂布。但其問題在于基板轉折邊 緣的端部容易產生涂覆層厚度不均勻的現象。隨著外觀設計的進步與消費者對于外觀的要求標準提高,用于各種產品的殼體亦 講求具有高光澤的表面以及多變的彩色圖案,習知用以形成高光澤表面殼體的作法為對其 做習稱鋼琴烤漆的表面噴漆,但其過程必須將成品放于無塵室中進行數道噴漆程序,再靜 置數天以干燥,如此一來不僅拉長制造時間,且由于進行多道噴漆之后,會造成產品上烤漆 的膜厚不平均或者過厚造成龜裂,另外經過多道噴漆工序,其最終成品的總體良率降低,造 成成本的大幅提高。另一種達到高光澤度表面的制造方法為將成型的模具內表面進行鏡面 拋光,使其模具內表面高度光亮,再將原料射出成型。由此法所制成的產品表面硬度無法達 到一般業界的耐磨耗標準,很容易造成刮痕及表面亮度降低。為達到表面的高光澤度、多變的彩色圖案以及表面的耐磨損要求,現有技術以模 內裝飾成型轉印具有高光澤彩色圖案來達成上述要求,其中是采用裝飾薄膜,所述裝飾薄 膜主要包括載體層、離型層、硬質保護層(硬化層)、油墨層以及粘著層。其中所述載體層用 于承載油墨以及轉印高光澤彩色圖案的作用,用來將上述其它各層轉印到位在成型模具內 的成型塑件上,待成型完成后,載體層藉由離型層的作用從成型塑件上剝離。在載體層剝離 后,硬質保護層以及具有彩色圖案的油墨層被粘著層粘著在塑件表面。硬質保護層通常還 需經過熱烘烤或紫外線照射硬化成為透明材料后,造成高光澤效果并起到保護塑件及油墨 層不被磨損及刮損的作用。關于此種技術的前案可參見日本專利第3546034號,第3895896 號,臺灣專利第350820號,美國專利第5993588號。所述技術揭露的裝飾薄膜具有離型層 與硬化層,且在成型開模時,載體層與離型層從粘著在塑件表面的硬質保護層上剝離,在成 型后的塑件與轉印后裝飾薄膜上的硬化層與油墨層無法切齊,且硬化層的厚度在5微米 (5ym)以內,通常經不起比較嚴重的外力刮傷。經長時間的使用后,硬化層會被磨耗,造成 光澤度降低,甚至彩色圖案亦會受到磨損。且離型層與載體層經剝離后無法再利用,制作成 本偏高。另外一種習知技術,參照美國專利第5800759號專利案以及日本專利號第 4-10923號,美國專利第5800759號揭示了利用一傳送裝置30將一薄膜7置于一裁切模10 中,所述裁切模10用以將所述薄膜7裁切為適當的形狀或大小。接著,所述傳送裝置30將所述裁切后的薄膜7由裁切模10中取出,并將其置于射出模1內。由于所述位于射出模1 內的薄膜7并未被定位,故當進行射膠時,射膠的流動及其所產生的射壓易使所述薄膜7產 生移位或皺折,所述薄膜7因而無法完整包覆于塑件,且由于薄膜7需先裁切為適當的形狀 或大小,其必須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保持裁切后的形狀,這樣一來會導致成本的增加。參照圖 12所示,其顯示所述美國前案第5800759號所制成的產品斷面示意圖,其中,塑件700的邊 緣710未受裝飾薄膜800完全包覆而露出,此一成型方法的加工步驟復雜、成品的質量不穩 定且不美觀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課題,有必要提供一種質量穩定且美觀的殼體。本發明的殼體包括一基材,具有一第一周緣端面;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 材,所述貼附薄膜具有一第二周緣端面,至少包括一基體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 于所述基材,所述基體層位于黏著層相對于基材的另一側,所述貼附薄膜的第二周緣端面 與所述基材的第一周緣端面為大致齊平。上述的殼體無毛邊,不需要進行修毛邊的工作,使成品的質量提高,并增加美觀的 效果。
下面參考附圖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發明所運用模內裝飾成型方法的模具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運用模內裝飾成型方法的另一模具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1的延續,表第一次合模,公模與母模之間沒有接觸。圖4為圖3的延續,表第二次合模,公模的切割部將貼附薄膜切下。圖5為本發明所運用模內裝飾成型方法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圖6為本發明所運用模內裝飾成型方法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流程圖。圖7A為本發明殼體的立體圖。圖7B為沿圖7A的7B-7B剖面線所取的剖視圖。圖8A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8B為沿圖8A的8B-8B剖面線所取的剖視圖。圖9A為沿圖7B的9-9剖面線所取的剖視圖,表本發明模內裝飾成型用貼附薄膜 的結構。圖9B為沿圖7B的9-9剖面線所取的剖視圖,表本發明模內裝飾成型用貼附薄膜 的裝飾層由若干油墨層所形成結構。圖10為本發明另一貼附薄膜的結構圖剖面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又一貼附薄膜的結構圖剖面示意圖。圖12為依據美國專利前案第508059760號所制成的產品斷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本發明的殼體是使用一種模內裝飾成型設備進行模內裝飾成型,所述模內裝飾成型設備包括一送膜裝置15、一母模25及一公模30。送膜裝置15包括一對薄膜傳送輪及一對導向輪。薄膜傳送輪分設于模具上下游, 用于牽引薄膜。所述導向輪用于對薄膜的傳送方向進行引導。母模25于一面開設模穴22。母模25自具模穴22的一面至相對另一面貫穿開設 若干排氣槽,用于與抽真空裝置相連以將由送膜裝置15送入的薄膜吸附于模穴22的內壁。公模30的分模面上開設一凹槽24,在所述公模30的分模面上設有一切割部26。 所述公模30包括與母模25的模穴22相對應的配合部。配合部大致在其中央位置開設有 貫穿公模30的射膠口用于將熔融狀態的塑料注入母模25的模穴22內。請參閱圖2,可以 理解的是,亦可在所述母模25的分模面上沿所述模穴22周圍開設一凹槽24’,進而在所述 模穴22的周圍形成一切割部26’。
請參閱圖5,本發明的殼體所運用模內裝飾成型方法的第一實施方式包括以下步 驟步驟S102,提供一貼附薄膜100 ;步驟S104,使用送膜裝置15牽引貼附薄膜100并使貼附薄膜100沿著母模25的 分模面送到母模25與公模30之間并將其壓制定位于母模25的分模面上。使貼附薄膜100 貼合在母模25的模穴22的內壁,如圖3所示。較佳實施方式是通過對母模25的模穴22 進行抽真空的方法將貼附薄膜100吸附于母模25的模穴22。步驟S106,進行第一次合模,使公模30的分模面與母模25的分模面之間沒有接 觸。步驟S108,進行射膠,由公模30側進行射膠至成型樹脂充填總量的90%-99. 5%, 優選方案為99. 5% ;貼附在模穴22內的貼附薄膜100粘著在成型品的表面。步驟S110,當射膠至成型樹脂充填總量的90% -99. 5%后,進行第二次合模,使公 模30的分模面與母模25的分模面之間接觸,在第二次合模的同時將剩余的充填量進行射 膠充填,同時,在公模30的分模面的擠壓下,公模30的切割部26將粘著在成型品表面的貼 附薄膜100切下,使其與送膜裝置15上的貼附薄膜100脫離,如圖4所示。步驟S112,充填完成,停止射膠。步驟S114,冷卻。步驟S116,開模,將成型件頂出,即可得到表面附著有貼附薄膜100的殼體;同時, 送膜裝置15將貼附薄膜100位于選定區域內的部分自公、母模30、20之間移出,并開始下
一成型周期。請參閱圖6,本發明模內裝飾成型方法的第二實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202,提供一連續延伸的貼附薄膜100 ;步驟S204,使用送膜裝置15牽引貼附薄膜100并使貼附薄膜100的選定區間沿著 母模25的分模面送到母模25與公模30之間并將其壓制定位于母模25的分模面上。使貼 附薄膜100貼合在母模25的模穴22的內壁,如圖3所示。模具設有一切割部26、26’。步驟S206,進行合模。步驟S208,進行射膠,將成型品成形于貼附薄膜100的所述選定區域上,如圖4所
7J\ ο步驟S210,利用所述模具的切割部26、26’將粘著在成型品表面的貼附薄膜100的所述選定區域切下,使其與連續延伸的貼附薄膜100脫離。步驟S212,充填完成,停止射膠。步驟S214,冷卻。 步驟S216,開模,將成型件頂出,即可得到表面附著有貼附薄膜100的殼體。上述模內裝飾成型方法將貼附薄膜利用送膜裝置進行自動送膜,進而實現貼附薄 膜的連續送膜,并直接在模內進行裁切,不僅可以得到著色牢固,不易磨損的塑料件,而且 可以實現連續自動化生產,生產效率提高,使成品的質量提高,并增加美觀的效果。請參照圖7A、7B,利用上述模內裝飾成型方法制成一殼體10,所述殼體10包括一 基材200及一貼附薄膜100,所述基材200具有一頂面201與一側緣202圍繞所述頂面201, 所述貼附薄膜100貼附于所述基材200上,并完全包覆所述頂面201。請參照圖8A、8B,利用上述模內裝飾成型方法制成另一殼體20,所述殼體20包括 一基材300及一貼附薄膜500,所述基材300具有一頂面301與一側緣302圍繞所述頂面 301,所述貼附薄膜500貼附于所述基材300上,并完全包覆所述頂面301及所述側緣30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貼附薄膜500具有一第二周緣端面501,所述基材300具有一 第一周緣端面303,所述貼附薄膜500的第二周緣端面501與所述第一周緣端面303相銜 接,所述貼附薄膜500的第二周緣端面501與所述基材300的第一周緣端面303為大致齊 平。請參照圖9A為沿圖7B的9-9剖面線所取的剖視圖,所述貼附薄膜100包括一基 體層102、一裝飾層104及一黏著層106。基體層102卷附在送膜裝置上并在成型后貼附于所述基材200的表面,對其內的 裝飾層104起保護作用,使裝飾層104及基材200免于磨損及刮花。基體層102—般由聚碳 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OPP)及 聚氯乙烯(PVC)中等一種或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單層膜,或者由選自于前述材料 中兩種或兩種以上制成的積層膜或共聚合物膜。由于本發明的模內裝飾成型方法不需先對 貼附薄膜100、500裁切為適當的形狀或大小,而是利用送膜裝置15進行自動送膜,而使貼 附薄膜100、500受到送膜裝置15的支撐,所以貼附薄膜100、500的基體層厚度可以較薄, 優選的厚度介于0. 01毫米至0. 125毫米之間,以節省成本。在所述基體層102內表面,形成有可顯示圖案及色彩等的裝飾層104。請參閱圖 9B,裝飾層104是由若干油墨層1041、1042及1043用網版印刷于基體層102上所形成,每一 油墨層的厚度介于0. 005毫米至0. 02毫米之間。此外,亦可利用真空蒸鍍法、真空濺鍍法 等提供一由鋁、鉻、銅、鎳、銦及錫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制成的金屬膜層作為所述裝飾層104, 這種裝飾層104可使成型品表面呈現金屬色澤。所述黏著層106具有將所述貼附薄膜100與由成型樹脂所制成的基材200結合 的效果,且最好使用丙烯酸樹酯、硝化纖維素樹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氯化橡膠樹酯、氯乙 烯_醋酸乙烯共聚合物樹酯、聚酰胺樹酯、聚酯樹酯、環氧樹脂、聚碳酸樹酯、烯烴樹酯及丙 烯腈_ 丁烯_苯乙烯樹酯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制成所述黏著層106。所述黏著層以便 在黏著性及印刷后干燥方面取得較好的綜合效果。形成所述黏著層106的方法可使用例如 凹版印刷、網版印刷及膠版印刷等任一種一般性印刷方法,或者例如噴涂、刷涂等方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貼附薄膜100的基體層102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用于顯現裝飾層104的圖案及色澤。請參閱圖10,本發明的殼體10可包括一另一態樣的貼附薄膜110貼附在所述基 材200上,所述貼附薄膜110包括一基體層112及一黏著層116。所述黏著層116黏著于所 述基材200,所述基體層112位于黏著層116相對于基材200的另一側。所述貼附薄膜110 不包括裝飾層,進而利用透明的基體層112顯現基材200的本色。顯而易見的是,所述基體 層112也可以由具有色彩的材料制成,其貼附于基材200表面后使成型品顯現出所述基體 層112的色彩。請參閱圖11,本發明的殼體10可包括另一態樣的貼附薄膜120貼附在所述基材 200上。所述貼附薄膜120包括一基體層122、一第一裝飾層124、一第二裝飾層128及一黏 著層126,所述黏著層126黏著于所述基材200,所述第一裝飾層124位于基體層122與黏 著層126之間,所述基體層122位于第一裝飾層124相對于黏著層126的另一側,所述第二 裝飾層128位于基體層12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裝飾層124與第二裝飾層128是由若干油 墨層用網版印刷于基體層122上所形成,每一油墨層的厚度介于0. 005毫米至0. 02毫米之 間。 前述具體實施方式
僅為本發明眾多實施方式的有限列舉,因此,由本發明的設計 思想延伸出的其它實施方式,尤其是形狀、尺寸以及組件排列布置方面的不脫離本發明設 計思想的變化,均應認為是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保護內容。
權利要求
一種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具有一第一周緣端面;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材,所述貼附薄膜具有一第二周緣端面,至少包括一基體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于所述基材,所述基體層位于黏著層相對于基材的另一側,所述貼附薄膜的第二周緣端面與所述基材的第一周緣端面為大致齊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層由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0PP)及聚氯乙烯(PVC)中的一種 或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層由丙烯酸樹酯、硝化纖維素樹 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氯化橡膠樹酯、氯乙烯_醋酸乙烯共聚合物樹酯、聚酰胺樹酯、聚酯 樹脂、環氧樹脂、聚碳酸樹酯、烯烴樹酯及丙烯腈_ 丁烯_苯乙烯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的材料制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一裝飾層,所述第 一裝飾層位于基體層與黏著層之間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二裝飾層,所述第 二裝飾層位于基體層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層為金屬及油墨的一種或兩 種所構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包含鋁、鉻、銅、鎳、銦及錫中的一 種或一種以上的金屬。
8.一種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具有一第一周緣端面;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材,所述貼附薄膜具有一第二周緣端面,至少包括一基體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于所述基材,所述基體層位于黏著層相對于基 材的另一側,所述貼附薄膜的第二周緣端面與所述基材的第一周緣端面相銜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層由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0PP)及聚氯乙烯(PVC)中的一種 或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層由丙烯酸樹酯、硝化纖維素樹 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氯化橡膠樹酯、氯乙烯_醋酸乙烯共聚合物樹酯、聚酰胺樹酯、聚酯 樹脂、環氧樹脂、聚碳酸樹酯、烯烴樹酯及丙烯腈_ 丁烯_苯乙烯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的材料制成。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一裝飾層,所述 第一裝飾層位于基體層與黏著層之間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二裝飾層,所述 第二裝飾層位于基體層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層為金屬及油墨的一種或 兩種所構成。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包含鋁、鉻、銅、鎳、銦及錫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金屬。
15.一種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材,所述貼附薄膜,包括一基體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于所述基材,所述基體層位于黏著層相對于基 材的另一側,所述基體層的厚度介于0. 01毫米至0. 125毫米。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層由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0PP)及聚氯乙烯(PVC)中的一 種或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層由丙烯酸樹酯、硝化纖維素樹 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氯化橡膠樹酯、氯乙烯_醋酸乙烯共聚合物樹酯、聚酰胺樹酯、聚酯 樹脂、環氧樹脂、聚碳酸樹酯、烯烴樹酯及丙烯腈_ 丁烯_苯乙烯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的材料制成。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一裝飾層,所述 第一裝飾層位于基體層與黏著層之間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19.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二裝飾層,所述 第二裝飾層位于基體層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20.如權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層為金屬及油墨的一種或 兩種所構成。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包含鋁、鉻、銅、鎳、銦及錫中的 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金屬。
22.—種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具有一頂面與一側緣圍繞所述頂面;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材上并完全包覆所述頂面及所述側緣;所述貼附薄膜,包括一基體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于所述基材,所述基體層位于黏著層相對于基 材的另一側。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層由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0PP)及聚氯乙烯(PVC)中的一 種或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2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層由丙烯酸樹酯、硝化纖維素樹 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氯化橡膠樹酯、氯乙烯_醋酸乙烯共聚合物樹酯、聚酰胺樹酯、聚酯 樹脂、環氧樹脂、聚碳酸樹酯、烯烴樹酯及丙烯腈_ 丁烯_苯乙烯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的材料制成。
25.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一裝飾層,所述 第一裝飾層位于基體層與黏著層之間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26.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二裝飾層,所述 第二裝飾層位于基體層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27.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層為金屬及油墨的一種或兩種所構成。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包含鋁、鉻、銅、鎳、銦及錫中的 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金屬。
29.一種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具有一頂面與一側緣圍繞所述頂面;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材上并完全包覆所述頂面;所述貼附薄膜,包括一基體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于所述基材,所述基體層位于黏著層相對于基 材的另一側。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層由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0PP)及聚氯乙烯(PVC)中的一 種或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31.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層由丙烯酸樹酯、硝化纖維素樹 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氯化橡膠樹酯、氯乙烯_醋酸乙烯共聚合物樹酯、聚酰胺樹酯、聚酯 樹脂、環氧樹脂、聚碳酸樹酯、烯烴樹酯及丙烯腈_ 丁烯-苯乙烯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的材料制成。
32.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一裝飾層,所述 第一裝飾層位于基體層與黏著層之間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33.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二裝飾層,所述 第二裝飾層位于基體層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及色彩。
34.如權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層為金屬及油墨的一種或 兩種所構成。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包含鋁、鉻、銅、鎳、銦及錫中的 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金屬。
36.一種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材,所述貼附薄膜,包括一基體層、一第一裝飾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于所述基材,所述第一裝飾層位 于基體層與黏著層之間,所述第一裝飾層包括若干油墨層,第一裝飾層的每一油墨層的厚 度介于0. 005毫米至0. 02毫米之間。
37.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裝飾層由網版印刷所制成。
38.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附薄膜還包括一第二裝飾層,所述 第二裝飾層位于基體層上表面且所述第二裝飾層包括若干油墨層,第二裝飾層的每一油墨 層的厚度介于0. 005毫米至0. 02毫米之間。
39.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裝飾層由網版印刷所制成。
全文摘要
一種殼體,包括一基材,具有一第一周緣端面;一貼附薄膜,貼附于所述基材,所述貼附薄膜具有一第二周緣端面,至少包括一基體層及一黏著層,所述黏著層黏著于所述基材,所述基體層位于黏著層相對于基材的另一側,所述貼附薄膜的第二周緣端面與所述基材的第一周緣端面為大致齊平。
文檔編號B29C45/26GK101856886SQ200910301450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9日
發明者張浚元, 曾仲祺 申請人:康準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