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內裝飾架構,尤其涉及一種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微型化以及輕薄化的趨勢,許多攜帶型產品,如筆記型計算機、個人 行動助理、行動電話等,因符合一般大眾的需求而被廣泛使用。除了實體功能之外,外觀設 計于商業上也是相當重要的考慮。傳統塑料產品的生產,受限于塑料射出的技術,僅能作單色射出,缺乏變化。如果 想要對塑料成品賦子圖樣或其他色彩裝飾,僅能利用印刷或噴涂的方式將圖樣涂布于機殼 表面。雖利用成熟度較高的一般印刷加工,成本低且加工相對容易,但由于覆蓋于塑料成品 表面的印刷油墨直接與外界接觸,當使用一段時間后將導致顏色剝落或磨損的現象,影響 整體美觀。另外,若以噴涂的方式進行加工,由于噴涂期間內必須反復以遮蔽涂料或遮蔽片 行程所欲噴涂的區域后再以各種涂料進行噴涂,相當耗時且手續繁雜,不利于工業上大規 模的制造。另外,傳統噴涂過程所產生大量含有鉛類或其他重金屬的飛沫,非但造成涂料的 浪費,更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在噴涂硬化涂料或防刮涂料時,很容易因為不同區域噴涂 量的差異造成表面厚度不均勻,尤其是處理彎曲位置的時候,往往造成積料的情況。為能解決前述問題,業界開發出一系列的模內裝飾(In Mode Decoration, IMD)加 工,包括了模內轉印(In Mold Roller, IMR)、模內貼標(In Mold Label, IML)以及模內成 形(In Mold Forming, IMF)等。其中,模內轉印(IMR)是將油墨印刷于具備離型能力的塑 料承載膜上,待塑料射出于該塑料承載模上與油墨相互結合后,即可將該承載模剝離,而使 油墨「轉印」至成形后的塑料成品表面;另一方面,模內貼標(IML)以及模內成形(IMF)等 則是先制備一薄膜,該薄膜將油墨印刷于一硬化層內,再將一塑料層覆蓋于該油墨上,使油 墨夾合于該硬化層與該塑料層之間而形成,該薄膜貼附于塑料射出形成后的塑料成品上, 無須如模內轉印(IMR)加工那樣將塑料承載膜剝離。無論是上述何種模內裝飾(IMD)加工,在進行模內射出塑料時,因為高溫、高速以 及壓力的影響下,印刷好的油墨可能導致溶解、沖散以及渲染等情況發生,一般稱為「沖墨」 現象。為避免沖墨發生,部分采用降低射出溫度以及壓力的方式來進行,然而低壓、低溫的 狀況下將導致塑料塑性的改變,從而可能影響成品的形狀。或者,可選用具有高抗沖墨能力 的油墨,以降低溫度、壓力的影響,然而此特殊選用的油墨價格高昂,將導致制造成本上升。 甚至,部分采用大面積的射出澆口,來降低局部受壓的產生,但利用大面積射出澆口成形后 的塑料成品,不容易進行澆口沖切,可能會影響塑料成品的外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模內裝置加工中沖墨的發生。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 提供一種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包括有基材層、設置于該基材層上的印刷層、以及阻隔層。 印刷層包含有至少一個形成視覺圖樣的油墨區域,印刷層對應于基材層的另一側具有受沖面,該受沖面相對于以一注塑速度以及一注塑壓力射出塑料的注塑澆口,塑料硬化后形成 承載印刷層的承載部件。阻隔層設置于印刷層的受沖面以及注塑澆口之間,以阻絕印刷層 的油墨區域承受來自注塑澆口射出的塑料的注塑速度以及注塑壓力。其中,阻隔層可完全覆蓋于印刷層的受沖面上,或者至少覆蓋于油墨區域與注塑 澆口之間。于本發明中,阻隔層與塑料為相同材料,如金屬、塑料等。其中,金屬材料可為鋁 金屬、鎂金屬或鋅金屬,甚至其合金;塑料則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丙烯晴-丁二烯-苯 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等。為增加印刷層與塑料之間的接合程度,本發明更可于印刷層與阻隔層之間具有一 黏著層,而該黏著層可為熱熔膠、UV膠、光活化膠或電子束活化膠等。藉此,本發明的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的特點在于1.利用設置于印刷層與射出塑料的注塑澆口之間的阻隔層,來阻絕印刷層的油墨 區域承受來自注塑澆口射出的塑料的注塑速度以及注塑壓力。
圖1為本發明的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的一個實施例的層合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1至圖2-3為本發明的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的一個實施例應用模內成形 (IMF)加工的流程剖面示意圖;以及圖3為本發明的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的另一實施例應用于模內成形(IMF)加工的 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
如下本發明為一種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可應用于多種模內裝飾(IMD)加工,包括模 內轉印(IMR)、模內貼標(IML)以及模內成形(IMF)等。請參閱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層合結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 本發明的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主要包括有基材層11,設置于該基材層11上的印刷層12。印 刷層12包含有至少一個形成視覺圖樣的油墨區域121,印刷層12對應于基材層11的另一 側具有受沖面122。于傳統加工上,受沖面122得承受來自注塑澆口射出塑料所產生的注塑 速度以及注塑壓力,印刷層12內的油墨區域121可能會因射出的注塑速度以及注塑壓力而 產生溶解、沖散等沖墨現象。本發明于印刷層12的受沖面122與注塑澆口之間還設有一阻 隔層13,以阻絕印刷層12的油墨區域121承受來自注塑澆口射出的塑料的注塑速度以及注 塑壓力。其中,基材層11可選為多種材料,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PEN)、二 醇 變性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酉旨(polyethylene glycol-co-cyclohexane-1, 4dimethanol terephthalate, PETG)、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alplastic polyurethane, TPU)、聚胺 酯(polyurethane, PU)、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非 結晶化聚對苯二甲酸二醇酯(amorphou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PET)或聚氯乙 煉(polyvinyl chloride, PVC)、苯乙煉甲基丙煉酸甲酉旨(methly-methacrylate—styrene,MS)、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苯乙烯 (polystyrene,PS)、聚縮醛(Polyoxymethylene,POM)以及尼龍(Nylon)等。而印刷層 12 的 油墨區域121可以升華型轉印油墨、熱熔型轉印油墨或UV型轉印油墨而形成。至于設置于 印刷層12的受沖面122與注塑澆口之間的阻隔層13,于本實施例中,與注塑澆口所射出的 塑料為相同材質,如為相同金屬材料,或者為相同塑料材料。藉此,塑料硬化后所形成的承 載部件得以與阻隔層13緊密接合。金屬材料可為鋁金屬、鎂金屬或鋅金屬等,甚至其合金; 而塑料則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PET)、丙烯晴-丁二 煉一苯乙煉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碳酸酉旨(polycarbonate, P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等。請參閱圖2-1至圖2-3所示,為本發明的-個優選實施例應用模內成形(IMF)加 工的流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先將本發明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設置于模具20中,如圖 2-1,該模具20包含有第一半模21以及第二半模22,第一半模21以及第二半模22組合后 形成一成形腔室23,第二半模22具有相通于成形腔室23的注塑澆口 221。為能增加本發 明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黏附于射出成形對象上的能力,可于印刷層12與成形對象之間設 有黏著層14。于此實施例中,黏著層14設置于阻隔層13與印刷層12之間,黏著層14可為 熱熔膠、UV膠、光活化膠或電子束活化膠等,或者這些黏膠的組合。待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貼合于第一半模21的內壁后,注塑澆口 221將塑料30以 預設好的注塑速度以及注塑壓力注入成形腔室23內,請參閱圖2-2所示,并與阻隔層13相 接觸;如前述可知,塑料30可為金屬或者塑料材料。設置于印刷層12的受沖面122以及 注塑澆口 221之間的阻隔層13得以有效阻絕來自注塑澆口 221于射出塑料30對于印刷層 12的注塑速度以及注塑壓力,并確保油墨區域121的完整性。最后,待塑料30硬化后即可 形成一承載印刷層12的承載部件31,請參閱圖2-3所示,承載部件31與阻隔層13緊密接I=I O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優選實施例應用于模內成形(IMF)加工剖面示意 圖,如圖所示阻隔層13除了可完全覆蓋于印刷層121的受沖面122外,亦可至少覆蓋于油 墨區域121與注塑澆口 221之間的位置。綜上所述,由于本發明的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具有設置于印刷層的受沖面以及注 塑澆口之間的阻隔層,有效阻絕印刷層的油墨區域承受來自注塑澆口射出的塑料的注塑速 度以及注塑壓力,如此可避免沖墨的情形發生。由于本發明僅須提供一阻隔層,不會因調整 注塑壓力與注塑速度而導致塑料成品不良率的增加;亦無須另購特殊的油墨來克服注塑壓 力與注塑速度的影響,因此不會造成制造成本的上升。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但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 實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等, 皆應仍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基材層(11);印刷層(12),設置于所述基材層(11)上,包含有至少一個形成視覺圖樣的油墨區域(121),所述印刷層(12)對應于所述基材層(11)的另一側具有受沖面(122),所述受沖面(122)相對于以一注塑速度以及一注塑壓力射出塑料(30)的注塑澆口021),所述塑料 (30)硬化后形成承載所述印刷層(1 的承載部件(31);阻隔層(13),設置于所述印刷層(12)的受沖面(122)以及所述注塑澆口(221)之間, 以阻絕所述印刷層(12)的油墨區域(121)承受來自所述注塑澆口(221)射出的所述塑料 (30)的注塑速度以及注塑壓力。
2.根據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層(13)至少 覆蓋于所述油墨區域(121)與所述注塑澆口(221)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層(11)選自 于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二醇變性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熱塑性聚 胺基甲酸酯、聚胺酯、聚丙烯、聚碳酸酯、非結晶化聚對苯二甲酸二醇酯、聚氯乙烯、壓克力、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縮筌以及尼龍所組 成的群組或其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層(12)的油 墨區域(121)可以升華型轉印油墨、熱熔型轉印油墨或UV型轉印油墨而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層(13)與所 述塑料(30)為相同塑料材料,所述塑料材料選自于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丙烯晴-丁二 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及聚丙烯所組成的群組或其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層(13)與所 述塑料(30)為相同金屬材料,所述金屬材料選自于鋁金屬、鎂金屬及鋅金屬所組成的群組 或其合金。
7.根據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層(12)與所 述阻隔層(13)之間具有黏著層(14)。
8.根據權利要求第7項所述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層(14)選自 于由熱熔膠、UV膠、光活化膠以及電子束活化膠等所組成的群組或其組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沖墨模內裝飾架構,包括有基材層、設置于該基材層上的印刷層、以及阻隔層。印刷層包含有至少一個形成視覺圖樣的油墨區域,印刷層對應于基材層的另一側具有受沖面,該受沖面相對于以一注塑速度以及一注塑壓力射出塑料的注塑澆口,塑料硬化后形成承載該印刷層的承載部件。阻隔層設置于印刷層的受沖面以及注塑澆口之間。藉此,印刷層避免直接承受注塑澆口射出的塑料的注塑速度以及注塑壓力,從而避免導致油墨區域因沖刷而損壞。
文檔編號B29C45/14GK102049837SQ20091018016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1日
發明者王金塗 申請人:滕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