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注塑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的發明構思涉及注塑機,特別是,涉及模子^皮彼此拆開時可支 撐塑件以防止塑件與模子分開的注塑機。
背景技術:
注塑機是通過將熔化的樹脂注入由模子所限定的腔體中并且凝固該樹 脂來生產模制產品的機器。有兩種類型的注塑機,其一種類型是采用單一材 料通過單一模塑工藝生產模制產品,而另一種類型是采用兩種或者多種材料 通過兩個或者多個連續的模塑工藝生產模制產品。
具體地講,通過兩個連續的模塑工藝生產模制產品的機器稱為雙注塑 機。雙注塑機包括形成第一塑件的第一腔體,以及將第一塑件容放其中并且 對第一塑件執行第二次模塑工藝的第二腔體。在這樣的雙注塑機中,形成在 第一腔體中的第一塑件移動到第二腔體,此時第一塑件位于^f莫子中。另一種 材料注入到包含第一塑件的第二腔體中,以由此形成雙塑件。
因為形成在第 一腔體中的第 一 塑件會精確地移動到第二腔體,所以在第 一模塑工藝后模子彼此拆開時第一塑件不會與模子分開。同樣,在普通注塑 機(不是雙注塑機)的情況下,如果在塑件保持在模子中的同時執行塑件的 后置工藝(例如,涂覆、著色和清理工藝),則必須防止塑件與模分開。
在模子彼此拆開時防止塑件與模子分開的雙注塑機的實例在韓國實用
新型公開No. 20-188896 ( 2000年7月15日公開)中被披露。所披露的雙注 塑機包括形成有凹槽的第一腔體,從而在第一塑件上形成了凸起。因此,當 模子彼此拆開時,第一塑件的凸起保持在被凹槽抓緊的狀態,并且因此第一 塑件防止與模子分開。然而,因為由上述傳統注塑機生產的最終模制產品具 有不必要的凸起,所以存在要執行從模制產品上消除凸起的附加工藝的問 題,并且由于凸起的痕跡引起產品質量的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總的發明構思提供當模子彼此拆開時防止模塑件與模子分開的 注塑機。
本發明總的發明構思還提供在最終模制產品上最小化疤痕產生而在模 子彼此拆開時具有支撐塑件能力的注塑機。
本發明總的發明構思的另一方面和/或效果將部分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 部分從描述中顯而易見,或者可以通過總發明構思的實踐得知。
總發明構思的前述和/或其它的方面和效用可以通過提供這樣的注塑機 來實現,其包括第一模子、與第一模子裝配在一起以形成腔體的第二模子以 及在第 一模子與第二模子彼此拆開時使得塑件保持在第 一模子中的至少一
個束縛裝置(binding device),該束縛裝置包括束縛構件(binding member) 和驅動單元,束縛構件可移動地安裝到第一模子以束縛(bind)或者釋放 (release)塑件,驅動單元安裝到第一模子以前后移動束縛構件。 束縛構件可以移入或者移出腔體。
束縛構件可以從第一模子的中心朝著第一模子的周邊的方向移動。 在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處于彼此裝配狀態時,束縛構件可以包括限定一 部分腔體的部分。
馬區動單元可以包括液壓缸。
總發明構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及效果也可以通過提供這樣的注塑機 來實現,其包括第一模子、與第一模子裝配起來以形成腔體的第二模子以及 擠壓塑件的至少一個擠壓裝置,該擠壓裝置使得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彼此拆 開時塑件保持在第一模子中,其包括擠壓構件和至少一個驅動單元,該擠壓 構件可移動地安裝到第二模子以擠壓或者釋放塑件,該至少一個驅動單元安 裝到第二模子以前后移動擠壓構件。
擠壓構件可以在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彼此裝配和拆開的方向上前后移動。
擠壓構件可以保持擠壓塑件,直到第 一模子和第二模子拆開且使彼此隔 開第 一 間隔,并且可以在第 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彼此遠離移動且其間間距超過 第一間隔時釋放塑件。
在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處于彼此裝配狀態時,擠壓構件可以包括限定一 部分腔體的部分。
擠壓構件可以具有沿著塑件周邊連續延伸的形狀以均勻地擠壓塑件的周邊,并且至少一個驅動單元可以包括第二模子中彼此隔開設置的多個驅動 單元,從而使擠壓構件均勻地擠壓塑件。
總發明構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過提供這樣的注塑機 來實現,其包括固定模、與該固定模隔開的可移動模、可移動和可轉動地安 裝在固定模和可移動模之間的兩個可轉動模以及束縛第 一 塑件的至少 一 個 束縛裝置,該兩個可轉動模選擇性與可移動模裝配以形成第一腔體,并且選 擇性與固定模裝配以形成第二腔體,該至少一個束縛裝置形成在第一腔體 中,從而當兩個可轉動模之一從可移動模上拆開時,第一塑件保持在兩個可 轉動模之一中。束縛裝置包括束縛構件和驅動單元,束縛構件可移動地安裝
到兩個可轉動模以束縛或者釋放第一塑件,驅動單元安裝到兩個可轉動模以 前后移動束縛構件。
總發明構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過提供這樣的注塑機 來實現,其包括固定模、與固定模隔開的可移動模、可移動和可轉動地安裝
在固定模和可移動模之間的兩個可轉動模以及擠壓第一塑件的擠壓裝置,該 兩個可轉動模選擇性地與可移動模裝配以形成第一腔體,并且選擇性地與固
定模裝配以形成第二腔體,該擠壓裝置形成在第一腔體中,從而當兩個可轉 動模之一從可移動模上拆開時,第一塑件保持在兩個可轉動^^莫之一中。擠壓
裝置包括擠壓構件和至少一個驅動單元,擠壓構件可移動地安裝到可移動模 以擠壓或者釋放第一塑件,該至少一個驅動單元安裝到可移動模以前后移動 擠壓構件。
總發明構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過提供這樣的注塑機
操作方法來實現,該方法包括通過彼此裝配多個模子來形成腔體,彼此拆 開該多個模子,以及當模子被拆開并且不超過模子之間的預定距離時用擠壓 裝置將塑件保持在模子之一中。
總發明構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過提供這樣的注塑機 操作方法來實現,該方法包括通過彼此裝配多個模子來形成腔體;彼此拆 開該多個模子;以及在該多個模子處于彼此拆開狀態時用束縛裝置將塑件束 縛在該模子之一中。
結合附圖,通過描述實施例,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示范性實施例的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將變得顯見和更加易于理解,其中
圖1是圖解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注塑機模子的拆開狀態的 截面圖2是圖解圖1所示注塑才幾模子的裝配狀態的截面圖; 圖3是沿著圖1中的III-nr線剖取的截面圖,其圖解了第一和第二可 轉動模子的轉動狀態;
圖4是圖2中的IV部分的詳圖; 圖5是圖2中的V部分的詳圖6是圖解由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注塑機生產的模制產品 的透一見圖7是圖解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注塑機的束縛裝置的透視
圖8是沿著圖7中的vin-vnr剖取的截面圖9是圖解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注塑機的擠壓裝置的截面 圖,其圖解了擠壓構件擠壓塑件的狀態;
圖10是圖解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注塑機的擠壓裝置的截 面圖,其圖解了擠壓構件在塑件上的壓力被去除的狀態;
圖11是圖解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注塑機的擠壓裝置的透 視圖;和
圖12是圖解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注塑機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在,將詳細參考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示范性實施例、附圖中圖解的實 例,其中相同的參考數字通篇表示相同的元件。通過參考附圖來描述實施例, 以說明本發明的總發明構思。
如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實施例的注塑設備或者注塑機可以 生產雙模制產品1,其包括透明層2和有色層3。圖6所示的雙模制產品1 用作顯示設備(例如,電視機、監視器等)或者移動電話的前殼,并且具有 打開的中間部分以暴露屏幕。然而,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實施例的注塑機 生產的模制產品不限于上述形狀。如圖1至3所示,適合于生產雙模制產品1 (圖6)的注塑機包括固定 支撐板11、與固定支撐板11隔開的可移動支撐板12、提供在固定支撐板11 和可移動支撐板12之間的可轉動支撐板13、安裝到固定支撐板11的固定模
14、 安裝到可移動支撐板12的可移動模15以及分別安裝到可轉動支撐板13 兩個表面的第一可轉動模16與第二可轉動模17。
盡管圖中沒有示出,但是可移動支撐板12和可轉動支撐板13由移動引 導裝置例如軌道或者導向桿支撐,以朝著或者背向固定支撐板11移動來裝 配或者分開模子14、 15、 16和17。可轉動支撐板13的下端部由轉動裝置 18支撐,并且因此支撐板13可以轉動,從而變換第一可轉動模16的位置和 第二可轉動模17的位置。
如圖2所示,可移動模15和第一可轉動模16的裝配或者可移動模15 和第二可轉動模17的裝配形成第一腔體21,在第一腔體21中如圖6所示的 雙模制產品1的透明層2被模塑。第一可轉動模16和固定模14的裝配或者 第二可轉動模17和固定模14的裝配形成第二腔體22,在第二腔體22中如 圖6所示的雙模制產品1的有色層3被模塑。
第一可轉動模16和第二可轉動模17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形狀。因此,第 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的位置通過轉動可轉動支撐板13來變換,并且 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可以選擇性地連接到固定模14或者可轉動模
15, 由此形成第一腔體21或者第二腔體22。這是因為第一可轉動模16和第 二可轉動模17具有相同的形狀,而固定模14和可移動模15具有彼此不同 的形狀。
如圖2所示,可移動支撐板12安裝有第一注射罐23以給第一腔體21 提供熔化的樹脂(透明樹脂),并且可移動支撐板12和可移動模15形成有 第一注射通道25以將從第一注射罐23提供的熔化樹脂引入到第一腔體21 。 第一注射通道25包括形成在可移動支撐板12中的第一擴散注射通道26和 安裝在可移動模15中以與第一擴散注射通道26連接的多個第一澆道構件 27。第一注射罐23在可移動支撐板12移動時與可移動支撐板12 —起移動。 固定支撐板11安裝有第二注射罐24以給第二腔體22提供熔化的樹脂 (有色樹脂),并且固定支撐板11和固定模14形成有第二注射通道28以將 從第二注射罐24提供的熔化樹脂引導到第二腔體22。第二注射通道28包括 形成在固定支撐板11中的第二擴散注射通道29和安裝在固定模14中以與第二擴散注射通道29連接的多個第二澆道構件30。
在這樣的注塑機中,如圖1所示,當可轉動支撐板13和可移動支撐板 12遠離固定支撐板11移動時,第二可轉動模17與固定模14分開,并且可 移動模15與第一可轉動模16分開。可替換地,如圖2所示,當可轉動支撐 板13和可移動支撐板12朝著固定支撐板11移動時,才莫子14、 15、 16和17 全部裝配在一起。此時,第一腔體21由可移動模15和第一可轉動模16形 成,并且第二腔體22由第二可轉動模17和固定模14形成。
如果熔化樹脂(透明樹脂)以圖2所示的狀態注入第一腔體21中,則 形成雙模制產品1的透明層2,如圖4所示。在形成透明層后,模子被彼此 拆開。如圖3所示,可轉動支撐板13轉動180度,從而變換了第一可轉動 模16和第二可轉動模17的位置。形成在第一腔體21中的透明層2移動到 第二腔體22,此時透明層2位于第一可轉動模16中。因此,如圖5所示, 如果再一次裝配所有的模子,則在透明層2位于第二腔體22中時,用于形 成有色層3(圖6)的空間22a設置在第二腔體22中。通過將熔化的樹脂(有 色樹脂)注入該空間22a中,如圖6所示,生產了透明層2和有色層3結合 在一起的雙模制產品1。
如圖2所示,在裝配了所有的模子后,關于第一腔體21和第二腔體22 的模塑操作(注入熔化樹脂)同時進行。在模子被彼此拆開后,拔出形成在 第二腔體22中的雙模制產品1 (圖6)。如圖3所示,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 16和17是可轉動的,從而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的位置被變換。形 成在第一腔體21中的透明層2被轉動,此時透明層2位于第一或者第二可 轉動模16或者17中,并且移動到第二腔體22。通過重復上述工藝,注塑機 可以連續生產圖6所示的雙^^莫制產品1。
通過轉動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形成在第一腔體21中的透明層 2 (塑件)移動到第二腔體22時,透明層2不應與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 或者17分開。為了實現這一點,在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或者可移 動模15上設置支撐物,以在模子被彼此拆開時防止形成在第一腔體21中的 透明層2 (塑件)的分開。
圖7和8圖解了設置在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上的束縛裝置 (binding device )40,與支撐物的第一實例一樣,用于支撐透明層2 (塑件)。 束縛裝置40的每一個都包括可直線移動地安裝到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以束縛或者釋放透明層2的束縛構件41,以及安裝到第一和第二可轉動 模16和17以前后移動束縛構件41的驅動單元42。如圖7所示,束縛裝置 40安裝到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的所有角上,以便束縛透明層2 (塑 件)的所有的角。
如圖7和8所示,束縛構件41可以在從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 的中心朝著周邊的方向上前后移動。因此,束縛構件41可以通過移入第一 腔體21而束縛透明層2(塑件),并且可以通過背向第一腔體21移動而釋放 透明層2。同樣,當可移動才莫15與第一可轉動才莫16或者第二可轉動才莫17 裝配起來時,各束綽構件41的前端41a限定了第一腔體21的角。因此,如 圖8所示,盡管在形成透明層2之后可移動模15與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 16或者17拆開,但是通過束縛構件41的前端41a束縳透明層2使得透明層 2沒有與第一腔體21分開。此外,因為束縛構件41的前端41a適合于與才莫 15和16—起限定第一腔體21,所以可以最小化在塑件上產生疤痕。
力傳動裝置。驅動單元42的桿43與束縛構件41連接。因此,通過操作驅 動單元42來前后移動束縛構件41,以由此束縛或者釋;^文透明層2 (塑件)。 如圖8所示,可移動模15形成有容放凹槽44和45,其中在模子15和16 彼此裝配起來時,束綽構件41的一部分和驅動單元42的一部分可以被容放 在該容》文凹槽44和45中。
束縛裝置40保持束縛透明層2,直到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才莫16和17被轉 動以變換第一和第二可轉動模16和17的位置,并且形成在第一腔體21中 的透明層2被移動到第二腔體22,然后在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 與固定模14裝配起來時,釋放透明層2。作為選擇,束縛裝置40可以設定 為甚至在透明層2被移動到第二腔體22 (圖2 )并且第 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 16或者17與固定模14裝配起來后(即,甚至在第二腔體中的模塑操作期間) 仍保持束縛透明層2。
圖9至11圖解了設置在可移動模15上的擠壓裝置50,與支撐物的第二 實例一樣,用于支撐透明層2 (塑件)。擠壓裝置50包括擠壓構件51和驅動 單元52,擠壓構件51可直線移動地安裝到可移動模15從而擠壓或者釋放形 成在第一腔體21中的透明層2,驅動單元52安裝到可移動模15從而前后移 動擠壓構件51。如圖11所示,擠壓構件51具有沿著透明層2的周邊(第一腔體的周邊) 連續延伸的形狀,以便均勻地擠壓形成在第一腔體21中的透明層2的周邊。 驅動單元52彼此隔開地設置在可移動模15中,以便擠壓構件51均勻地擠 壓透明層2。如圖9和10所示,驅動單元52的每一個都可以構造為具有可 移動桿53的液壓缸,或者采用螺線管的電力傳動裝置。每個驅動單元52的 桿53與擠壓構件51連接。因此,擠壓構件51在操作驅動單元52而使第一 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與可移動模15裝配起來或者拆開的方向上前 后移動,并且因此可以擠壓或者釋放形成在第一腔體21中的透明層2 (塑 件)。
如圖9所示,在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與可移動模15彼此 裝配起來時,擠壓構件51的前端51a限定了第一腔體21的周邊。盡管模子 被彼此拆開,但是擠壓構件51的前端51a保持擠壓透明層2,由此防止透明 層與第一腔體21分開。此外,因為擠壓構件51的前端51a適合于與模子15 和16—起限定第一腔體21,所以可以最小化在塑件上產生疤痕。
如圖9所示,擠壓構件51通過推動擠壓構件51的驅動單元52保持擠 壓透明層2 (塑件),直到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與可移動模15 拆開,并且與可移動模15隔開第一間隔(t)。此后,如圖IO所示,驅動單 元52朝著可移動模15拉動擠壓構件51 ,以在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 者17與可移動模15彼此遠離移動且其間的間隙超過第一間隔(t)時,釋放 透明層2。這是為了在可移動模15和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彼此 拆開時通過擠壓構件51臨時擠壓透明層2 (塑件)來保持透明層2 (塑件) 在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中。
如圖10所示,甚至在模子15和16彼此拆開并且去除擠壓構件51在透 明層2上的壓力后,透明層2也不與第一腔體21分開。這是因為靜電、摩 擦力和夾持力施加在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與透明層2之間,并 且透明層2的外表面與第一腔體21的內表面之間的空間形成真空。因此, 通過轉動第一和第二轉動模16和17,透明層2能被穩定地移動到第二腔體 22,此時該透明層2被保持在第一或者第二可轉動模16或者17中。
圖12是圖解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實施例的注塑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 圖。參考圖9和11,在操作S122中,通過多個模子15和16彼此裝配來形 成腔體21。在操作S124中,多個模子15和16彼此拆開。在操作S126中,
13當模子15和16被拆開并且不超過模子15和16之間的預定距離t時,塑件 2用擠壓裝置50保持在模子之一 中。
盡管已經描述了束縛裝置40或者擠壓裝置50用于如圖1所示的雙注塑 機,但是束縛裝置40或者擠壓裝置50也可以應用于包括彼此裝配或者拆開 的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的普通注塑機,以通過單一的模塑工藝生產模制產
口P o
通過上面的描述可見,根據本發明總發明構思各種實施例的注塑機,因 為在模子彼此拆開時塑件由束縛裝置束縛或者由擠壓裝置擠壓,所以可以防 止塑件在模子彼此拆開后與模子分開。因此,可以穩定地進行后置工藝(例 如,塑件的涂覆工藝、二次注塑工藝等)。
此外,當模子處于彼此裝配的狀態時,束縛塑件的束縛構件的一部分或 者擠壓塑件的擠壓構件的一部分與模子一起限定了腔體。因此,可以最小化 在最終塑件上產生疤痕。
盡管已經圖解和描述了本發明總發明構思的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 人員應當理解的是,可以在該實施例中進行變化而不脫離總發明構思的原理 和精神,其范圍限定在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塑機,包括第一模子;第二模子,與該第一模子裝配起來以形成腔體;以及至少一個束縛裝置,當該第一模子和該第二模子彼此拆開時,該至少一個束縛裝置使塑件保持在該第一模子中,該束縛裝置包括束縛構件和驅動單元,該束縛構件可移動地安裝到該第一模子以束縛或者釋放該塑件,該驅動單元安裝到該第一模子以前后移動該束縛構件。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束縛構件移入或者移出該腔體。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束縛構件在從該第一模子的 中心朝著該第一模子的周邊的方向上移動。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束縛構件包括在該第 一模子與該第二模子處于彼此裝配的狀態時限定一部分該腔體 的部分。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驅動單元包括 液壓缸。
6、 一種注塑才幾,包4舌 第一模子;第二模子,與該第一模子裝配起來以形成腔體;以及 至少一個擠壓裝置,當該第一模子和該第二模子彼此拆開時擠壓塑件, 該至少一個擠壓裝置使得該塑件保持在該第一模子中,該擠壓裝置包括擠壓 構件和至少一個驅動單元,該擠壓構件可移動地安裝到該第二模子以擠壓或 者釋放該塑件,該至少一個驅動單元安裝到該第二模子以前后移動該擠壓構 件。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在該第一模子和該 第二模子彼此裝配或者拆開的方向上前后移動。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保持擠壓該塑件, 直到該第 一模子和該第二模子拆開且彼此隔開第 一間隔,并且當該第 一模子 和該第二模子彼此遠離地移動且該第一模子和該第二模子之間的間隙超過該第 一 間隔時釋^:該塑件。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包括 在該第一模子和該第二模子處于彼此裝配的狀態時限定一部分該腔體的部分。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具有沿著該塑件的 周邊連續延伸的形狀,以均勻地擠壓該塑件的周邊,并且該至少 一個驅動單元包括在該第二模子中彼此隔開布置的多個驅動單 元,使得該擠壓構件均勻地擠壓該塑件。
11、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驅動單元包括 液壓釭。
12、 一種注塑才幾,包4舌 固定模;可移動才莫,與該固定沖莫隔開;兩個可轉動模,可移動和可轉動地安裝在該固定模與該可移動模之間, 該兩個可轉動模選擇性地與該可移動模裝配以形成第一腔體,并且該兩個可 轉動模選擇性地與該固定模裝配以形成第二腔體;以及至少一個束縛裝置,束縛形成在該第一腔體中的第一塑件,4吏得當該兩 個可轉動模之一與該可移動模拆開時該第一塑件保持在該兩個可轉動模之一中,其中該束縛裝置包括束縛構件和驅動單元,該束縛構件可移動地安裝到 該兩個可轉動模以束綽或者釋放該第一塑件,該驅動單元安裝到該兩個可轉 動才莫以前后移動該束綽構件。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束縛構件在從該兩個可轉 動模的中心朝著該兩個可轉動模的周邊的方向上前后移動。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束縛構件包括 在該兩個可轉動模之一和該可移動模處于彼此裝配的狀態時限定一部分該第一腔體的部分。
15、 一種注塑才幾,包4舌 固定模;可移動才莫,與該固定沖莫隔開;兩個可轉動模,可移動和可轉動地安裝在該固定才莫和該可移動模之間,該兩個可轉動模選擇性地與該可移動模裝配以形成第 一腔體,并且該兩個可轉動模選擇性地與該固定模裝配以形成第二腔體;以及擠壓裝置,擠壓形成在該第一腔體中的第一塑件,使得當該兩個可轉動 模之一與該可移動模拆開時,該第一塑件保持在該兩個可轉動模之一中,其中該擠壓裝置包括擠壓構件和至少一個驅動單元,該擠壓構件可移動 地安裝到該可移動模以擠壓或者釋放該第一塑件,該至少一個驅動單元安裝 到該可移動才莫以前后移動該才齊壓構件。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在該兩個可轉動模之一與該可移動模彼此裝配或者拆開的方向上前后移動。
17、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保持擠壓該第一 塑件,直到該兩個可轉動模之一與該可移動模拆開且彼此隔開第一間隔,并 且當該兩個可轉動才莫之一與該可移動才莫4皮此遠離地移動且該兩個可轉動才莫 之一與該可移動模之間的間隙超過該第一間隔時釋放該第一塑件。
18、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包括 在該兩個可轉動模之一與該可移動模處于彼此裝配的狀態時限定一部分該第一腔體的部分。
19、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注塑機,其中該擠壓構件具有沿著該第一 塑件的周邊連續延伸的形狀,以均勻地擠壓該第一塑件的周邊,并且該至少一個驅動單元包括在該可移動模中彼此隔開布置的多個驅動單 元,使得該擠壓構件均勻地擠壓該第一塑件。
20、 一種操作注塑機的方法,包括 通過彼此裝配多個模子來形成腔體; 彼此拆開該多個模子;以及當該模子被拆開且不超過該模子之間的預定距離時用擠壓裝置將塑件 保持在該模子之一中。
21、 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擠壓裝置包括擠壓該塑件的 擠壓構件。
22、 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擠壓裝置包括限定該腔體周 邊的擠壓構件。
23、 一種操作注塑機的方法,包括 通過多個模子彼此裝配來形成腔體;將該多個模子彼此拆開;以及在該多個模子處于彼此拆開的狀態時用束縛裝置將塑件束縛在該模子 的其中之一中。
24、 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腔體包括第一腔體和第二腔 體,并且該束縛裝置包括束縛構件,以束縛形成在該第一腔體中的第一塑件,直 到該第 一 塑件移動到該第二腔體。
25、 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束縛裝置包括束縛構件,其 通過移入該腔體來限定該腔體的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防止模子彼此拆開后塑件與模子分開的注塑機,其包括第一模子、與第一模子裝配起來以形成腔體的第二模子以及當第一模子與第二模子彼此分拆開時使塑件保持在第一模子中的束縛裝置或者擠壓裝置。
文檔編號B29C45/04GK101554766SQ200910119009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0日
發明者金相學, 黃翰燮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