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吹塑成形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頸部的支承環等環狀部密封而進行吹塑成形的吹塑 成形機。
背景技術:
進行吹塑成形時,通常是將吹塑芯模壓入配置在吹塑型腔模內的 預制坯等的頸部內,將頸部的內側氣密性密封并導入吹塑空氣。
與此不同,有人提出了由將頸部包圍的吹塑芯部件對在頸部向外
突出的支承環等外部環狀部進行密封的方案(日本特開平7 - 290562 號公報,日本特表2003 - 507208號公報,日本特開2003 - 225940號公報)。
按照上述各公報所記載的對外部環進行密封的方式,吹塑壓力均 勻地作用于頸部的內外周,因而能夠防止頸部變形。而且,該密封方 式與將吹塑芯才莫壓入頸部內的方式相比,頸部內空氣流通路徑的有效 截面積大,因而能夠縮短吹塑時間,提高生產率。
但是,上述各公報未提及如何將吹塑芯部件密封安裝在頸部上。 特別是,希望有一種機構,能在考慮到與將預制坯送入吹塑型腔模內 的臂等交接部件的關系的基礎上,將吹塑芯部件迅速密封安裝在頸部 上,或將該安裝解除。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這樣一種吹塑成形機,其結構簡單, 同時能夠將吹塑芯部件設定在退避位置、密封位置、以及作為它們的 中間位置的待機位置上,能不與對頸部進行把持的交接部件發生干涉 地迅速將吹塑芯部件密封安裝在頸部上。
本發明是一種吹塑成形機,對在頸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環狀部的預 制坯進行吹塑成形而成形出中空容器,其特征是,
具有
吹塑芯部件,包括對所述預制坯的所述環狀部進行氣密性密封的密封部,受到引導而進行直線移動;
以及驅動機構,使所述吹塑芯部件位移到作為退避位置的第1位 置、作為密封位置的第2位置、以及作為所述第l、第2位置中間的待 機位置的第3位置;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一端旋轉自如地與固定端相連結、另一端旋轉 自如地與所述吹塑芯部件相連結的桿部件,所述桿部件的長度能夠與 所述第1 ~第3位置相對應地進行三級調整。
根據本發明,能夠使包括對預制坯的環狀部進行氣密性密封的密 封部的吹塑芯部件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位移到退避位置(第l位置)、 密封位置(第2位置)以及作為它們的中間位置的待機位置(第3位 置)。因此,與吹塑芯部件從退避位置移動到密封位置的移動行程相 比,可以使從待機位置移動到密封位置的移動行程縮短。因此,能夠 將吹塑芯部件迅速密封安裝在頸部上。此外,能夠根據交接部件的移 動情況將吹塑芯部件設定在退避位置或待機位置上,從而防止吹塑芯 部件與交接部件發生干涉。再者,用來使吹塑芯部件位移到3個位置 的驅動機構,是由長度能夠進行三級調整的桿部件實現的,因此,可 使驅動機構的構造簡單。例如,如果采用活塞-曲柄等旋轉-直線變 換機構等作為驅動機構,則將導致裝置大型化,這是不希望的。
在本發明中,所述桿部件可以是將第l、第2氣缸串聯連結而形成的。
這樣一來,在只對第1、第2氣缸之中的一方進行驅動時、對第1、 第2氣缸雙方進4亍驅動時、以及對第1、第2氣缸雙方均不進行驅動時, 能夠對桿部件的全長進行三級調整。另外,桿部件并不限于采用氣缸, j旦液壓缸存在著漏油問題而有污染預制坯或中空容器的危險。此外, 靠電動和電》茲鐵進行直線運動的方式在響應性方面不如氣缸優越。
在本發明中,也可以這樣構成所述第l、第2氣缸各自包括氣缸 本體和氣缸桿,所述第l、第2氣缸的所述氣缸本體彼此相連結,所述 第1氣缸的所述氣缸桿的自由端側與所述固定端旋轉自如地相連結, 所述第2氣缸的所述氣缸桿的自由端側與所述吹塑芯部件旋轉自如地 相連結。
這樣一來,與一方的氣缸本體和另一方的氣缸桿相連結、或是雙 方的氣缸桿本身相連結的方案相比,可使桿部件整體的剛性最大。因此,改變桿部件的全長時可減少振動和彎曲的發生。
在本發明中,可以這樣構成,即,所述吹塑芯部件包括由支承 在支承板上的導桿引導而進,直線移動的吹塑芯固定板、支承在所述 吹塑芯固定板上并且分別包括所述密封部的多個吹塑芯、 一端旋轉自 如地支承在所述支承板上而另一端旋轉自如地支承在軸上的第1臂、 以及一端支承在所述吹塑芯固定板上而另一端旋轉自如地支承在所述 軸上的第2臂;所述桿部件的所述另一端旋轉自如地支承在所述軸上。
這樣一來,通過桿部件長度的改變,可使第l、第2臂成一直線形 狀從而設定密封位置,并且可使第1、第2臂形成的角度分兩級改變從 而i殳定退避位置和待才幾位置。
在本發明中,可以設計成,在所述吹塑芯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 時,將把持著所述預制坯的所述頸部的交接部件送往吹塑成形位置, 并且,將把持著所述中空容器的所述頸部的所述交接部件從所述吹塑 成形位置送出。
在將預制坯送入吹塑成形位置、將中空容器從吹塑成形位置送出 時,使交接部件高速移動,即使假定交接部件發生振動,也不必擔心 位于退避位置的吹塑芯部件與交接部件發生干涉。
在本發明中,也可以設計成還具有在由所述交接部件把持著的 所述預制坯被配置到所述吹塑成形位置時進行合模的一對分體吹塑型 腔模,在所述吹塑芯部件位于所述第3位置時,使所述交接部件從支 承在合模的所述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才莫中的所述預制坯脫離。
此時進行脫離的交接部件的脫離行程較短,因而交接部件所產生 的振動小,不必擔心位于待機位置的吹塑芯部件與交接部件發生千涉。
圖1是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吹塑成形機中合模時的主要
部分進行展示的概略主^L圖。
圖2是圖1所示主要部分的從上方觀察的概略俯^L圖。
圖3是對環狀部進行密封的吹塑芯的概略剖視圖。
圖4是對將吹塑芯設定在退避位置并且開模的狀態下將預制坯送
入的動作進行展示的動作說明圖。
圖5是對將吹塑芯設定在待機位置后的合模狀態進行展示的動作說明圖。
圖6是對將吹塑芯維持在退避位置且合模后的交接部件的送出動 作進行展示的動作說明圖。
圖7是對將吹塑芯模設定在密封位置時的密封狀態進行展示的動 作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下所i兌明的本實施方式, 并不對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本發明的內容構成不恰當的限定,并不是 本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所有結構都是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所必需的。
圖1是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吹塑成形機的合模狀態下的 主要部分進行展示的概略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對以 吹塑芯部件對支承環進行密封的狀態進行展示的概略剖視圖。
首先,參照圖3對進行吹塑成形時的頸部的密封結構進行說明。 圖3示出了合模后的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模10、 12內配置有預制坯20 時的狀態。預制坯20具有頸部22和有底的主體部24。頸部22上形成 有螺紋部22A和環狀部例如支承環22B。預制坯20被載置在合模后的 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模IO、 12的上表面而得到支承。
吹塑芯30呈包括末端與支承環22B抵接而進行密封的筒部(密封 部)30A的中空筒狀形成,吹塑空氣可^^導入其內部通路30B中。另 外,該內部通路30B中可以穿過延伸桿180 (參照圖4~圖7)。預制 坯20借助吹塑芯30和延伸桿180而被雙向拉伸,被吹塑成形為形狀順 沿于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模10、 12以及底模14 (參照圖4~圖7)的內 部形狀的中空容器190(參照圖7)。底模14在中空容器190的底部為 內凹的形狀時使用。此時,不必將吹塑芯模壓入預制坯20的頸部22 內,因而空氣流通路徑的截面積大,可縮短吹塑時間而提高生產率。 此外,由于吹塑空氣在吹塑芯30內^f皮均勻地導向頸部22的內外,因 而還能夠防止頸部22變形。
圖3中只示出了一個吹塑型腔,但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才莫IO、 12中 形成有可同時對多個預制坯進行吹塑成形的多個型腔。因此,吹塑芯 30也準備有多個。
在圖1和圖2中,支架100固定在張架在吹塑成形部的上方的基架102上。相鄰于支架100設置的支承板IIO也固定在基架102上。第l 臂112的一端轉動自如地支承在該支承板110上。在該支承板110上, 如圖2所示還設置有兩根下垂的導桿114 (圖1中省略)。并且,設置 有受到這兩根導桿114的引導而進行直線移動的、對多個圖1所示的 吹塑芯30進行支承的吹塑芯固定4反120。第2臂122的一端轉動自如 地支承在吹塑芯固定板120上。上述第1、第2臂112、 122的另一端 彼此旋轉自如地支承在軸130上。將多個吹塑芯30再加上支承板110、 第1臂112、導桿114、吹塑芯固定板120、第2臂122以及軸130總 稱為吹塑芯部件。
在支架IOO的固定端側的支點IOOA與可動側的軸130之間,設置 有桿部件140。該桿部件140是使吹塑芯30位移到作為退避位置的第1 位置(參照圖4)、作為密封位置的第2位置(參照圖7)、以及作為 該第1、第2位置的中間的待機位置的第3位置(參照圖5、圖6)的 馬區#才幾才勾。
桿部件140的一端旋轉自如地與固定端側的支點IOOA相連結,另 一端旋轉自如地與吹塑芯30側的軸130相連結。
該桿部件140能夠對桿部件140本身的長度與上述第1 ~第3位置 相對應地進行三級調整。
為此,桿部件140是將第1、第2氣缸150、 160串聯連結而形成 的。第1、第2氣缸150、 160各自包括氣缸本體152、 162以及氣缸桿 154、 164。并且,第1、第2氣缸150、 160的氣缸本體152、 162彼此 在背面進行連結。第1氣缸150的氣缸桿154的自由端側旋轉自如地與 作為固定端的支點IOOA相連結。第2氣缸160的氣缸桿164的自由端 側旋轉自如地與作為可動側的軸130相連結。
圖l所示的是第l、第2氣缸150、 160的各氣缸桿154、 164均突 出出來的狀態。在該狀態下,第1、第2臂112、 122成一直線形狀, 吹塑芯30到達最下點,實現了圖6所示的密封狀態。在圖l所示的狀 態下,可以4吏第1、第2氣缸150、 160—方或雙方的氣缸桿154、 164 內縮而使桿部件140的全長變短。這樣一來,軸130的位置發生位移, 原來成一直線形狀的第1、第2臂112、 122將以彼此間形成夾角的方 式彎曲。由此,吹塑芯30的位置在密封位置的上方變化到兩級的位置。
在這里,如圖l所示,設置有將進行吹塑成形之前的預制坯20送入分體吹塑型腔模IO、 12內,之后將吹塑成形后的中空容器從分體吹 塑型腔模IO、 12中送出的交接部件170。該交接部件170能夠以一對 夾緊部件夾住預制坯20或中空容器的頸部22進行水平移動。即,若 保持以吹塑芯30對頸部22進行密封的狀態不變,則交接部件170會與 吹塑芯30發生干涉,無法對頸部22進行把持。 下面,對上述機構的動作進行說明。
吹塑成形循環要經過以下各工序完成一個循環,即,(l)以交接 部件170將預制坯20送入吹塑成形位置,(2)使一對分體吹塑型腔 模IO、 12以及必要的底模14合模,(3)使交接部件170從通過合模 而支承在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模10、 12中的預制坯20的頸部22上脫離, (4)以吹塑芯30對頸部22進行密封,(5)通過乂人吹塑芯30導入吹 塑空氣以及進行延伸桿的直線驅動而將預制坯20吹塑成形成中空容器 190 (參照圖7) , (6)使吹塑芯30從頸部22上脫離并退避,(8) 以交接部件170把持住頸部22對中空容器進行支承,(9)使一對分 體吹塑型腔模IO、 12以及必要的底模分模,(10)以交接部件170將 中空容器l卯(參照圖7)送出, 一個循環完成后進入下一個循環。
其中,圖4示出了實施上述工序(1)時的狀態。處于該狀態時, 吹塑芯30被設定在退避到最上方位置的退避位置(第l位置)上。為 了將吹塑芯30設定在退避位置上,向使得圖l的第l、第2氣缸150、 160雙方的氣缸桿154、 164內縮的方向進行驅動。于是,圖1的桿部 件140的長度將變得最短。因此,第1、第2臂112、 122將以最大的 角度彎曲,使吹塑芯30上升到退避位置。
如圖4所示,在工序(l)中,以交接部件170把持預制坯20的頸 部22而將預制坯20送入吹塑成形位置的方向,是從圖4的背面朝向 正面的方向。該交接部件170夾持著同時進行吹塑成形的個數的預制 坯20,由于進行高速移動因而多少會上下振動。因此,若非如圖4所 示使吹塑芯30退避到交接部件170的最大高度位置的上方,則吹塑芯 30與交接部件170有可能發生干涉。這種狀況,在上述工序(10)即 以交接部件170對吹塑成形后的中空容器190的頸部22進行夾持并將 中空容器l卯從吹塑成形位置向外送出時也一樣。在本實施方式中, 送入預制坯20和送出中空容器190時將吹塑芯30設定在退避位置,以 完全防止吹塑芯30與交接部件170發生千涉。圖5示出上述工序(2)。即,在通過工序(1)的實施而以交接 部件170將預制坯20送入吹塑成形位置之后,使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模 10、 12以及必要的底模14合模。此時,可以將吹塑芯30設定在低于 圖4的退避位置(第1位置)的、圖5的待機位置(第3位置)上。即 使將吹塑芯30設定在待機位置上,吹塑芯30與交接部件170也不會發 生千涉。利用該工序(2)的時間,使吹塑芯30從圖4所示的退避位 置(第1位置)下降到待機位置(第3位置)。
為了使吹塑芯30從退避位置下降到待機位置,驅動第1、第2氣 缸150、 160之中的一方比如說第1氣缸150的氣缸桿154,使其外伸。 于是,圖1的桿部件140將變得比退避位置時長。因此,驅動第l、第 2臂112、 122以比退避位置時小的角度彎曲,使吹塑芯30從退避位置 下降到待機位置。
圖6示出上述工序(3)。即,使交接部件no從通過合模而支承 在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才莫10、 12中的預制坯20的頸部22上脫離。此時, 吹塑芯30位于與圖5相同的待機位置。而交接部件170在合模時的脫 離方向,是與圖4所示預制坯20的送入方向(從圖4的背面指向正面 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分體吹塑型腔模IO、 12的模具開合方向)。 由于此時進行脫離的交接部件170的脫離行程較短,因而交接部件170 所產生的振動較小,不必擔心位于待機位置的吹塑芯30與交接部件170 發生千涉。
另外,使吹塑芯30從退避位置下降到待;tM立置的動作,也可以在 實施上述工序(2) ~ (3)期間進行。這樣一來,使吹塑芯30從退避 位置移動到待機位置的時間不會影響吹塑成形循環。只要至少在實施 工序(3)時,吹塑芯30已下降到待機位置即可。因為這樣可以縮短 接下來使吹塑芯30進一步下降到密封位置時的移動行程而進行高速動 作。
圖7示出了上述工序(4)。即,實現以吹塑芯30對頸部22進行 密封的圖3的狀態。吹塑芯30被設定在最下端的密封位置(第2位置) 上。為了使吹塑芯30從待機位置下降到退避位置,驅動第1、第2氣 缸150、 160之中的另一方比如說第2氣缸160的氣缸桿164 4吏其外伸。 于是,圖1的桿部件140將變得比退避位置時更長。因此,如圖1所 示,驅動第1、第2臂112、 122成一直線形狀,使吹塑芯30從待機位置下降到密封位置。
如上所述,要將吹塑芯30設定在密封位置上,只要使吹塑芯30 從待;f幾位置下降即可,因而移動行程短,可使得以吹塑芯30對頸部22
進行密封的動作高速完成。
作為上述工序(5)的吹塑成形工序也是在使吹塑芯30維持在密 封位置的狀態下實施。在上述工序(6) ~ (10)中,既可以使吹塑芯 30從圖7的密封位置一下子上升到圖4的退避位置,也可以使吹塑芯 30暫時經過圖5的待機位置再上升到圖4的退避位置。只要驅動圖1 所示第1、第2氣缸150、 160的氣缸桿154、 164二者同時內縮或者二 者依次內縮即可。
以上就本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在實質上不超出本發明的新方 案以及效果的范圍內可衍生出許多變型,這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很容易理解。因此,所有這類變型例均應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例如,在說明書或者附圖中與更廣義的或同義的不同術語一起至 少使用了一次的術語,無論在說明書或者附圖的何處都可以置換成該 不同術語。
權利要求
1. 一種吹塑成形機,對在頸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環狀部的預制坯進行吹塑成形而成形出中空容器,其特征是,具有吹塑芯部件,包括對所述預制坯的所述環狀部進行氣密性密封的密封部,受到引導而進行直線移動;以及驅動機構,使所述吹塑芯部件位移到作為退避位置的第1位置、作為密封位置的第2位置、以及作為所述第1、第2位置中間的待機位置的第3位置;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一端旋轉自如地與固定端相連結、另一端旋轉自如地與所述吹塑芯部件相連結的桿部件,所述桿部件的長度能夠與所述第1~第3位置相對應地進行三級調整。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機,其特征是,所述桿部件是將 第l、第2氣缸串聯連結而形成的。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成形機,其特征是,所述第1、第2 氣缸各自包括氣缸本體和氣缸桿,所述第l、第2氣缸的所述氣缸本體 彼此相連結,所述第1氣缸的所述氣缸桿的自由端側與所述固定端旋 轉自如地相連結,所述第2氣缸的所述氣缸桿的自由端側與所述吹塑 芯部件旋轉自如地相連結。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機,其特征是, 所述吹塑芯部件包括由支承在支承板上的導桿引導而進行直線移動的吹塑芯固定板、 支承在所述吹塑芯固定板上并且分別包括所述密封部的多個吹塑芯、一端旋轉自如地支承在所述支承板上而另 一端旋轉自如地支承在 軸上的第1臂、以及一端支承在所述吹塑芯固定板上而另一端旋轉自如地支承在 所述軸上的第2臂;所述桿部件的所述另一端旋轉自如地支承在所述軸上。
5. 如權利要求1至4之任一項所述的吹塑成形^/L,其特征是,在 所述吹塑芯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時,將把持著所述預制坯的所述頸 部的交接部件送往吹塑成形位置,并且,將把持著所述中空容器的所述頸部的所述交接部件從所述吹塑成形位置送出。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吹塑成形機,其特征是,還具有在由所述交接部件把持著的所述預制坯被配置到所述吹塑 成形位置時進行合模的 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模,在所述吹塑芯部件位于所述第3位置時,使所述交接部件從支承 在合模的所述一對分體吹塑型腔模中的所述預制坯脫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吹塑成形機,結構簡單,同時能將吹塑芯部件設定在退避位置、密封位置以及作為它們的中間位置的待機位置,能不與把持頸部的交接部件發生干涉地將吹塑芯部件迅速密封安裝在頸部上。對在頸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環狀部的預制坯進行吹塑成形而成形出容器的吹塑成形機具有包括對預制坯的環狀部進行氣密密封的密封部且受到引導而進行直線移動的吹塑芯部件,以及使吹塑芯部件位移到作為退避位置的第1位置、作為密封位置的第2位置、以及作為第1、第2位置的中間的待機位置的第3位置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一端旋轉自如地與固定端連結而另一端旋轉自如地與吹塑芯部件連結的桿部件,能夠對應第1~第3位置對桿部件的長度進行三級調整。
文檔編號B29C49/58GK101444957SQ20081000997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7日
發明者佐藤晃一, 櫻井篤志 申請人:日精Asb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