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頂模結構,特別涉及一種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
背景技術:
注塑成型機的頂模機構用于頂出模具中已經成型的產品。現有的注塑成 型機大都是采用單缸直推式頂模機構。這種頂模機構如圖l所示,其頂出油
缸1通過支撐桿2與動模板3固定連接,頂出板4與頂出油缸1的活塞桿相 連接,頂出板4同時與頂出桿5相連接,支撐桿2穿過頂出板4,相當于頂 出板4的導桿,頂出板4可受頂出油缸1的驅動沿支撐桿2移動。這種頂模 機構存在以下缺陷(l)支撐桿直徑過大,占用空間多。由于支撐桿2為懸 臂梁,其一端固定在動模板3上,另一端承受頂出油缸1和頂出板4的重力 而產生一定力矩,使支撐桿變形,造成頂出板移動時產生震動。為了避免這 種情況,支撐桿2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即必須有較大的直徑才能保證 制品平衡頂出。(2)頂出力小。為了避免支撐桿變形以及受到空間限制,頂 出油缸橫截面積及重量設計得較小,因此頂出力也較小。G)頂出桿數量少。 由于受空間限制,頂出板面積小,從而使頂出桿數量少。(4)降低模具使用 壽命。頂出桿數量少,使模具受力不均,易變形,加速模具磨損。(5)導致 模板爆板。模板長期受力不均,易使模板爆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頂 出力大,施力均勻,生產穩定性好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 包括動模板、頂出油缸、支撐桿、頂出板、頂出桿,所述頂出板與穿過動模 板的頂出桿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板設置有筋板,所述筋板與動模 板主體相平行,所述頂出板位于筋板與動模板主體之間,所述支撐桿穿過頂 出板,兩端分別與筋板及動模板主體相固接,所述頂出油缸包括主頂出油缸 及輔助頂出油缸,所述主頂出油缸直接與筋板相連接,其活塞桿與頂出板相
連接,所述輔助頂出油缸安裝在動模板主體上,其活塞桿亦與頂出板相連接。 所述主頂出油缸安裝在筋板上與頂出板相對的一側,其活塞桿穿過筋板 與頂出板相連接。
所述動模板主體設置有加強筋,所述輔助頂出油缸安裝在動模板主體的 加強筋旁。
所述主頂出油缸安裝于筋板及頂出板的對稱軸上,所述支撐桿對稱設置 于對稱軸周圍。
所述輔助頂出油缸優選軸對稱設置于動模板上的結構形式,其數量可為
2個或2個以上, 一般常用為2 8個。
所述主頂出油缸及輔助頂出油缸的活塞桿與頂出板的連接方式為螺紋 連接,并通過螺母鎖緊固定。
所述筋板與動模板主體相平行設置,并與動模板的上、下鉸接部位相連結。
所述頂出板為平板式結構,分別設置有頂出桿連接孔、支撐桿連接孔、 主頂出油缸連接孔及輔助頂出油缸連接孔。
本發明的作用原理是當本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作用時,主頂出油 缸與輔助頂出油缸的活塞桿同步作用, 一頂多拉地對頂出板施加作用力,使 頂出板左右移動,頂出桿間歇式地頂出模具中己經成型的產品。本頂模機構 設置的動模板筋板大幅度提高了動模板的強度和剛度,可對主頂出油缸及支 撐桿起良好的支承作用,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懸臂梁作用影響;同時, 輔助頂出油缸的設置,一方面可在保證足夠的作用力的前提下使主頂出油缸 的重量及體積有效減少;另一方面,可使頂出力大并且分布均勻。由于空間 布局合理,可采用面積較大的頂出板,使頂出桿的數量增多,頂出力大而均 勻,頂模板變形小,模具受力均勻平衡。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1) 頂出力大、受力均勻。常規頂出機構只有一個頂出油缸,頂出力 小而不均勻。本發明同時使用一個主頂出油缸和圍繞主頂出油缸均勻布置的 多個輔助頂出油缸同時作用,通過一頂多拉的運動方式實現頂模力加強,在 提供較大頂出力的同時保證頂出板及頂出桿的均勻受力,使生產穩定性好, 明顯延長頂出結構的使用壽命。
(2) 結構合理。本發明的動模板主體有加強筋,動模板的上、下鉸接 部位有筋板連結,使動模板由一般的板式結構改變為近似箱式結構,其強度
及剛度顯著提髙,成為高強度、高剛度模板。
(3) 采用本發明,可使用面積較大的頂出板,使頂出桿的數量增多,
頂模板變形小,模具受力均勻平衡,可延長模具使用壽命。常規機構頂出桿
一般為8個。而本發明的頂出桿數量大大增加,可以達到34個左右。同時, 頂出板由于面積大、受力均勻,能加工成平板式結構。
(4) 結構緊湊、所占空間小。本結構主、輔頂出油缸都直接連接在動 模板上,合理運用了動模板的內部空間,使頂模機構布局集中,結構緊湊、 所占空間小。
(5) 適用范圍廣。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加工裝配,適用于各種注塑 成型機,市場前景較好。
圖1是現有單缸直推式頂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2所示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的立體圖。
圖5是圖2所示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的動模板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 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
圖2 圖5示出了本發明的一種具體結構,由圖2 圖5可見,本主輔 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包括動模板3、頂出油缸l、支撐桿2、頂出板4、頂 出桿5,所述頂出板4與穿過動模板3的頂出桿相連接,所述動模板3的結 構如圖5所示,設置有筋板3-1,所述筋板3-1連結動模板3的上、下鉸接 部位3-3、 3-4,與動模板主體3-2平行,所述頂出板4位于筋板3-l與動模 板主體3-2之間,所述支撐桿2穿過頂出板4,兩端分別與筋板3-1及動模 板主體3-2相固接,所述頂出油缸1包括一個主頂出油缸1-1及四個輔助頂 出油缸1-2,所述主頂出油缸1-1安裝在筋板3-1上與頂出板4相對的一側, 并位于筋板3-1及頂出板的4對稱軸上,其活塞桿穿過筋板3-1與頂出板4 相連接,支撐桿2對稱設置于主頂出油缸1-1周圍,四個輔助頂出油缸l-2
軸對稱設置于動模板主體3-2四角,動模板主體3-2設置有加強筋3-5,所 述輔助頂出油缸1-2安裝在動模板主體3-2的加強筋3-5旁,四個輔助頂出 油缸1-2的活塞桿亦與頂出板4相連接。所述主頂出油缸1-1及輔助頂出油 缸1-2的活塞桿與頂出板4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并通過螺母鎖緊固定。 所述頂出板4為平板式結構,分別設置有頂出桿連接孔、支撐桿連接孔、主 頂出油缸連接孔及輔助頂出油缸連接孔與相應的構件相連接。
本實施例的作用原理是當本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作用時,主頂出 油缸l-l與四個輔助頂出油缸l-2的活塞桿同步作用, 一頂四拉地對頂出板4 施加作用力,使頂出板4左右移動,頂出桿間歇式地頂出模具中已經成型的 產品。本頂模機構設置的動模板筋板3-1大幅度提高了動模板3的強度和剛 度,對主頂出油缸1-1及支撐桿2起較好的支承作用,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 在的懸臂梁作用影響;同時,四個輔助頂出油缸1-2的設置, 一方面可在保 證足夠的作用力的前提下使主頂出油缸1-1的重量及體積有效減少;另一方 面,可使頂出力大并且分布均勻。由于本實施例的空間布局合理,可采用面 積較大的頂出板,使頂出桿的數量增多,頂出力大而均勻,頂模板變形小, 模具受力均勻平衡。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 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 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包括動模板、頂出油缸、支撐桿、頂出板、頂出桿,所述頂出板與穿過動模板的頂出桿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板設置有筋板,所述筋板與動模板主體相平行,所述頂出板位于筋板與動模板主體之間,所述支撐桿穿過頂出板,兩端分別與筋板及動模板主體相固接,所述頂出油缸包括主頂出油缸及輔助頂出油缸,所述主頂出油缸直接與筋板相連接,其活塞桿與頂出板相連接,所述輔助頂出油缸安裝在動模板主體上,其活塞桿亦與頂出板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頂出油缸安裝在筋板上與頂出板相對的一側,其活塞桿穿過筋板與 頂出板相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動模板主體設置有加強筋,所述輔助頂出油缸安裝在動模板主體的加強筋旁。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頂出油缸安裝于筋板及頂出板的對稱軸上,所述支撐桿對稱設置于 對稱軸周圍。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輔助頂出油缸軸對稱設置于動模板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輔助頂出油缸的數量為2個或2個以上。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頂出油缸及輔助頂出油缸的活塞桿與頂出板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 接,并通過螺母鎖緊固定。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筋板與動模板主體相平行設置,并與動模板的上、下鉸接部位相連結。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頂出板為平板式結構,設置有頂出桿連接孔、支撐桿連接孔、主頂出 油缸連接孔及輔助頂出油缸連接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主輔多頂式注塑頂模機構,包括動模板、頂出油缸、支撐桿、頂出板、頂出桿,所述頂出板與穿過動模板的頂出桿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板設置有筋板,所述筋板與動模板主體相平行,所述頂出板位于筋板與動模板主體之間,所述支撐桿穿過頂出板,兩端分別與筋板及動模板主體相固接,所述頂出油缸包括主頂出油缸及輔助頂出油缸,所述主頂出油缸直接與筋板相連接,其活塞桿與頂出板相連接,所述輔助頂出油缸安裝在動模板主體上,其活塞桿亦與頂出板相連接。本頂模機構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頂出力大而均勻,使模具受力均勻平衡,可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
文檔編號B29C45/40GK101181813SQ20071003256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4日
發明者馮良為, 徐志江, 易恒光 申請人:廣州一道注塑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