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備由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更詳細地說,涉及使用整數片帶狀片,可以不產生帶狀片彼此之間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用于形成充氣輪胎的帶束層的帶束件通過下述的方法得到對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混練(カレンダ一)件進行斜向切斷,并以將切斷端設為兩端的方式將該切斷片接合。另一方面,充氣輪胎的帶束層根據輪胎規格而帶束層寬度和簾線角度不同。因此,必須對每個輪胎規格預先準備尺寸不同的多種帶束件。
其結果,在以往的輪胎生產設備中,需要用于保管多種帶束件的較大倉儲空間。另外,根據特定的輪胎規格而加工的帶束件,無法轉用作其他的輪胎規格的帶束件,因此在輪胎生產過程中產生帶束件的剩余,導致材料浪費,不但如此,還會有在沿著簾線而將帶束件切斷時簾線容易露出而產生品質低下的缺點。進而,在進行多品種少量生產時,在改變輪胎規格時,必須更換卷繞了長條的帶束件的滾筒,因此會有生產率較低的缺點。
對此,提出下述方案使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以相對于輪胎圓周方向傾斜且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進行接合,由此形成具有所希望的尺寸的帶束層(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此時,可以消除由每個輪胎規格的長條帶束件引起的不合適。
但是,在由多片帶狀片構成充氣輪胎的帶束層時,希望帶狀片的寬度一定,但是由于帶束層的簾線角度預先設定,因此難以使構成帶束層的整數片帶狀片在輪胎整個圓周上對接。即,在使帶狀片在輪胎圓周方向上并排時,如果不在帶束層的圓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將帶狀片的剩余部分切掉,則帶狀片彼此會重疊起來。另外,即使在任意的帶束層中在輪胎整個圓周上偶然地形成對接,但由于其他的帶束層與上述任意的帶束層相比周長不同,因此在其圓周方向的一部分上會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然后,這樣的帶狀片彼此的重疊會成為輪胎的均勻性惡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為了保證對接而將帶狀片的剩余部分切除時,在沿著簾線切斷帶狀件時,簾線容易露出而產生品質低下。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公昭53-1172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平11-99564號公報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整數片帶狀片,可以不產生帶狀片彼此之間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コマ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將該片數N的帶狀片在成形滾筒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相等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通過上述方法制造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將該片數N的帶狀片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相等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另外,用于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厚度設為G,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1選擇滿足L1=N1×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2設定為與片數N1相等,并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在成形滾筒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內側帶束層,接下來,將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2πG/N2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通過上述方法制造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厚度設為G,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1選擇滿足L1=N1×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2設定為與片數N1相等,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內側帶束層,將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2πG/N2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進而,用于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使該片數N的帶狀片在擴縮自如的成形滾筒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然后通過上述成形滾筒的擴徑使上述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通過上述方法制造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使該片數N的帶狀片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使該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進而另外,用于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2選擇滿足L2=N2×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1設定為N1=N2-1的關系,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在擴縮自如的成形滾筒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然后通過上述成形滾筒的擴徑使上述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1而形成內側帶束層,接下來,使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通過上述方法制造的本發明的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2選擇滿足L2=N2×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1設定為N1=N2-1的關系,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并使該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1而形成內側帶束層,使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在本發明中,由于在形成帶束層時,以適合于帶束層的周長的方式配置整數片帶狀片,因此可以使用整數片帶狀片不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另外,由于沒有沿著簾線將帶狀片的剩余部分切斷的必要,因此可以避免由簾線的露出產生的品質低下。
根據本發明,可以有效利用由帶狀片構成帶束層時的優點。即,在改變輪胎尺寸時,可以通過改變帶狀片的傾斜角度、長度、片數來對應多種尺寸,使用同一寬度的帶狀片形成各種帶束層。因此,可以排除每個輪胎規格的倉儲空間,而且不會產生零碎件,進而不需要大型的換產調整作業,可以高效進行多品種少量生產。
圖1是表示由本發明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充氣輪胎的一例的子午線剖面圖。
圖2是抽出表示圖1的充氣輪胎的帶束層的俯視圖。
圖3是抽出表示圖1的充氣輪胎的帶束層的剖面圖。
圖4是表示圖1的充氣輪胎的帶束層的設計方法的說明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成形滾筒上的帶狀件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帶狀件的尺寸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成形滾筒上的帶狀件的說明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帶狀件的尺寸的說明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3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成形滾筒上的帶狀件的說明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3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帶狀件的尺寸的說明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4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成形滾筒上的帶狀件的說明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4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帶狀件的尺寸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詳細進行說明。
圖1是表示由本發明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充氣輪胎的一例的圖,圖2和圖3是抽出表示其帶束層的圖。在圖1中,1為胎面部,2為胎側部,3為胎圈部。
如圖1所示,在左右一對胎圈部3、3之間,裝架有簾布層4。該簾布層4,以埋設在各胎圈部3內的胎圈芯5為中心從輪胎內側向外側上翻。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的簾布層4的外周側,以互相重疊的方式埋設有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2層帶束層B(B1、B2)。
各帶束層B,如圖2及圖3所示,使將多根鋼絲簾線C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整數片帶狀片S,以相對于輪胎圓周方向傾斜且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進行接合,從而構成輪胎1周的量。即,帶狀片S在輪胎整個圓周上接合。這些帶束層B,以其鋼絲簾線C在層間互相交叉的方式配置。
接下來,對上述充氣輪胎的帶束層的設計方法進行說明。圖4是表示帶束層的設計方法的圖。這里,將帶狀片S的寬度設為A,將帶狀片S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帶束層B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帶束層B的周長設為L。在形成帶束層B時,如圖4所示,使整數片帶狀片S以相對于輪胎圓周方向T傾斜且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進行接合,從而構成輪胎1周的量。此時,如果將各帶狀片S的輪胎圓周方向的長度分量設為a,則a=A/sinθ的關系成立。另外,由于帶狀片S的片數為N,因此L=N×a。對這些關系進行整理,可得下述(1)式。
θ=sin-1(N×A/L)…(1)即,為了使整數片帶狀片S在輪胎整個圓周上進行接合,帶束層B的簾線角度θ必須滿足上述(1)式的關系。這里,在簾線角度的相對于帶束層B的輪胎圓周方向T的基本設計值α與對接所要求的簾線角度θ不一致時,必須對帶狀片S的相對于輪胎圓周方向T的傾斜角度從基本設計值α進行微調整,達成上述(1)的關系。
但是,基本設計值α與簾線角度θ的差最好設為0.5°或以下。如果該差超過0.5°,則會給預先設計好的充氣輪胎的性能帶來影響。在圖4中基本設計值α與簾線角度θ的差比較明顯,但這是為了使簾線角度與其基本設計值的關系容易理解而將角度差畫得過大的。
在具備2層帶束層B的充氣輪胎中,這些帶束層B的周長L因帶狀片S的厚度G而互不相同。因此,在上述方法中,難以一邊使用整數片帶狀片S不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B,一邊使2層帶束層B的簾線角度θ互相一致。因此,在本發明中,在使用整數片帶狀片S不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B時,實施下面的制造方法。
圖5及圖6,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1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圖。即,在將帶狀片S的寬度設為A,將帶狀片S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帶束層B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帶束層B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如圖5及圖6所示,將片數N的帶狀片S在成形滾筒D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等間隔地排列而形成帶束層B。
此時,設置將周長L與N×A/sinθ的差N等分而成的微小的間隙地排列片數N的帶狀片S。由此,可以使用整數片帶狀片S不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B。
圖7及圖8,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2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圖。第2制造方法將第1制造方法更加具體化。即,在將帶狀片S的寬度設為A,將帶狀片S的厚度設為G,將相對于各帶束層B1、B2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B1、B2的帶狀片S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B1、B2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片數N1選擇滿足L1=N1×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片數N2設定為與片數N1相等,如圖7及圖8所示,使片數N1的帶狀片S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在成形滾筒D上形成內側帶束層B1,接下來,將片數N2的帶狀片S在內側帶束層B1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2πG/N2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外側帶束層B2。
此時,在外側帶束層B2中,設置2πG/N2的微小間隙地排列片數N2的帶狀片S。由此,可以使用整數片帶狀片S不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B1、B2。而且,內側帶束層B1和外側帶束層B2可以將簾線角度θ設為相同。
圖9及圖10,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3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圖。即,在將帶狀片S的寬度設為A,將帶狀片S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帶束層B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帶束層B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如圖9及圖10所示,使片數N的帶狀片S在擴縮自如的成形滾筒D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然后通過成形滾筒D的擴徑使帶狀片S的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而形成帶束層B。
此時,片數N的帶狀片S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被拉伸從而以互相鄰接的狀態排列。由此,可以使用整數片帶狀片S不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B。
圖11及圖12,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4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的圖。第4制造方法將第3制造方法更加具體化。即,在將帶狀片S的寬度設為A,將相對于各帶束層B1、B2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B1、B2的帶狀片S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B1、B2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片數N2選擇滿足L2=N2×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片數N1設定為N1=N2-1的關系,如圖11及圖12所示,使片數N1的帶狀片S在擴縮自如的成形滾筒D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然后通過成形滾筒D的擴徑使帶狀片S的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1而形成內側帶束層B1,接下來,使片數N2的帶狀片S在內側帶束層B1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而形成外側帶束層B2。
此時,在內側帶束層B1中,片數N1的帶狀片S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被拉伸從而以互相鄰接的狀態排列。由此,可以使用整數片帶狀片S不產生帶狀片彼此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B1、B2。而且,內側帶束層B1和外側帶束層B2可以將簾線角度θ設為相同。
接下來,對實際制造充氣輪胎時的計算順序進行說明。實施例1和實施例2是在轎車用充氣輪胎中使用了本發明的例子,其中,作為基本設計值,將帶束層的簾線角度設為20°,將帶束層的最大半徑r設為270mm。
實施例1在轎車用充氣輪胎(175/65R14)中,將通用的帶狀片的寬度A設為例如2πmm,將各帶束層的厚度G設為2mm,將內側帶束層的周長L1設為2π×268mm,將外側帶束層的周長L2設為2π×270mm,將內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的基本設計值α1設為20°,將外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的基本設計值α2設為20°。
首先,求出構成內側帶束層的帶狀片S的片數N1。從α1=sin-1(N1×A/L1),得出N1=91.66。這里,為了滿足將片數N1設為整數的條件,例如四舍五入為N1=92。因此,從θ1=sin-1[(92×2π)/(2π×268)],得出θ1≈20.07°。該簾線角度θ1相對于基本設計值α1的誤差很小。
另一方面,對于外側帶束層,將片數N2設定為與片數N1相等,并從2πG/N2求出帶狀片S的間隙。此時,間隙為0.137mm。然后,在成形滾筒上基于上述尺寸而形成內側帶束層,然后將簾線角度θ2設為與簾線角度θ1相等,并在輪胎圓周方向上以0.137mm的間隙排列片數N2的帶狀片S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由此,在使用通用的的帶狀片S而形成2層帶束層時,可以將內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θ1與外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θ2設為相同角度(θ1=θ2)并與基本設計值相近似,并可以無損輪胎特性地制造2層帶束層。
實施例2在轎車用充氣輪胎(175/65R14)中,將通用的帶狀片的寬度A設為例如2πmm,將各帶束層的厚度G設為2mm,將內側帶束層的周長L1設為2π×268mm,將外側帶束層的周長L2設為2π×270mm,將內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的基本設計值α1設為20°,將外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的基本設計值α2設為20°。
首先,求出構成外側帶束層的帶狀片S的片數N2。從α2=sin-1(N2×A/L2),得出N2=92.34。這里,為了滿足將片數N2設為整數的條件,例如四舍五入為N2=93。因此,從θ2=sin-1[(93×2π)/(2π×270)],得出θ2≈20.15°。該簾線角度θ2相對于基本設計值α2的誤差很小。
另一方面,對于外側帶束層,將片數N1設定為N1=N2-1的關系。然后,將內側的帶束層的簾線角度θ1設為與簾線角度θ2相等,并使片數N1的帶狀片S在擴縮自如的成形滾筒上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然后通過成形滾筒的擴徑使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1而形成內側帶束層。接下來,在內側帶束層的外側基于上述尺寸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由此,在使用通用的帶狀片S而形成2層帶束層時,可以使內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θ1與外側帶束層的簾線角度θ2都與基本設計值相近似,并可以在2層帶束層中使帶狀片在輪胎整個圓周上對接。
上面的實施例只是舉例表示,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例如,帶狀片S的寬度A可以任意增減。但是,如果將帶狀片S的寬度A增大到必需值以上,則與帶束層的目標的設計相對的誤差變大。另一方面,如果按照目標的設計形成帶束層,則必須減小帶狀片S的寬度A,其片數增大而生產率惡化。因此,帶狀片S的寬度A優選設為5mm~100mm。
上面,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詳細進行了說明,但應該理解為,只要不脫離附加的權利要求所規定的本發明的精神以及范圍,可以對其進行各種變更、代用以及置換。
權利要求
1.一種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將該片數N的帶狀片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相等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2.一種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厚度設為G,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1選擇滿足L1=N1×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2設定為與片數N1相等,并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內側帶束層,將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2πG/N2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3.一種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將該片數N的帶狀片在成形滾筒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相等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4.一種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厚度設為G,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1選擇滿足L1=N1×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2設定為與片數N1相等,并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在成形滾筒上形成內側帶束層,接下來,將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2πG/N2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5.一種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使該片數N的帶狀片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并使上述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6.一種充氣輪胎,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2選擇滿足L2=N2×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1設定為N1=N2-1的關系,并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使該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1而形成內側帶束層,使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7.一種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使該片數N的帶狀片在擴縮自如的成形滾筒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然后通過上述成形滾筒的擴徑使上述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8.一種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2層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相對于各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構成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帶狀片的片數分別設為N1、N2,將內側和外側的帶束層的周長分別設為L1、L2時,作為上述片數N2選擇滿足L2=N2×A/sinθ的整數,另一方面將上述片數N1設定為N1=N2-1的關系,并使上述片數N1的帶狀片在擴縮自如的成形滾筒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從而形成環狀體,然后通過上述成形滾筒的擴徑使上述環狀體伸長到周長L1而形成內側帶束層,接下來,使上述片數N2的帶狀片在內側帶束層上以兩側部互相對接的方式接合而形成外側帶束層。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使用整數片帶狀片,可以不產生帶狀片彼此之間的重疊地形成帶束層的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在包括由將多根鋼絲簾線并攏并覆蓋橡膠而成的多片帶狀片構成的帶束層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中,在將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設為A,將上述帶狀片的片數設為N,將相對于上述帶束層的輪胎圓周方向的簾線角度設為θ,將上述帶束層的周長設為L時,作為上述片數N選擇滿足(N+1)×A/sinθ>L>N×A/sinθ的整數,并將該片數N的帶狀片在成形滾筒上在輪胎圓周方向上設置相等的間隙地排列而形成上述帶束層。
文檔編號B29D30/30GK1898097SQ20048003890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25日
發明者加部和幸, 森川庸雄 申請人:橫濱橡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