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開式鉤狀緊固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鉤狀緊固件。
背景技術:
已知有多種方法來形成用于鉤環緊固件的鉤狀材料。用于形成鉤的最初的制造方法中的一種方法包括將若干單絲環編織到纖維性或薄膜襯背等上,隨后切割這些絲環以形成鉤。還對這些單絲環進行加熱,以便于形成有頭部的結構,例如在美國專利No.4,290,174;3,138,841或者4,454,183中所披露的那樣。這些編織鉤通常耐用,并且很好地經得起反復使用。然而,它們通常較昂貴,且摸起來較粗糙。
在一次性服裝、尿布等的使用中,通常希望的是提供既便宜又磨損較少的鉤。對于這些用途等,解決方案通常是使用連續擠壓法,該連續擠壓法同時形成襯背和鉤元件,或者鉤元件的前體。在直接擠壓模制成形鉤元件的情況下,例如參見美國專利No.5,315,740,鉤元件必須從襯背到鉤尖端連續變細,以便于允許從模制表面拉出鉤元件。通常,這自然地將各個鉤限制成為這樣的鉤,即其能夠僅僅沿著單方向接合,同時還限制了鉤元件的接合鉤頭部分的強度。
例如在美國專利No.4,894,060中,提出了另一種直接模制工藝,其允許形成鉤元件,而沒有這些限制。基本的鉤橫截面借助于一成形擠壓模而形成,而不是將鉤元件形成為模制表面上的空腔的負象。模具同時擠壓出薄膜襯背和肋結構。然后,通過橫向切割肋,隨后沿著肋的方向拉伸擠出的帶,由肋形成了若干單獨鉤元件。襯背伸長,但是切割開的肋部分保持基本不變。這導致肋的單獨切割部分沿著伸長方向彼此分離開,從而形成不連續的鉤元件。或者,使用這種同樣類型的擠壓工藝,肋結構部分可以銑出,用以形成不連續的鉤元件。在所述成形擠壓工藝下,基本的鉤橫截面或輪廓僅由模具形狀所限制,且形成的鉤可以沿著兩個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不需要變細的鉤頭部分,從而允許從模制表面拔出。這對于提供較高性能和更通用的鉤狀結構是絕對有利的。然而,希望的是,還擴大鉤形成工藝的功能性,并形成新型的鉤元件,該鉤元件具有更大的功能自由度,且對于各種纖維性材料都通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優選地形成單一聚合物鉤狀緊固件的方法,所述鉤狀緊固件包括柔性襯背;以及多個間隔開的鉤元件,這些鉤元件從單一襯背的上表面突出。每個鉤元件都包括鉤桿部分,其在一端處連接到襯背;以及鉤頭部分,其位于鉤桿部分的、與襯背相對的端部。一些相鄰鉤元件的鉤頭部分沿著不同方向突出,所述相鄰的鉤元件每個都具有平坦表面,所述平坦表面以面對面的關系彼此相對。
優選地通過制造鉤狀緊固件的已知方法的新改進而制造緊固件。所述優選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驟通過模具擠壓熱塑樹脂,形成與基底或者基底層成一體的鉤元件。鉤元件具有頂部的鉤頭部分以及連接到單一襯背上的通常豎立的鉤桿部分。然后,通過例如美國專利No.3,266,113、3,557,413、4,001,366、4,056,593、4,189,809和4,894,060或者可選擇的6,209,177中教導的方法,切割鉤元件。切割位置延伸穿過至少鉤頭部分,并優選地穿過至少一部分鉤桿部分,通常穿過鉤桿部分的1%-100%,優選地穿過5%-100%。隨后,沿著和切口成一定角度的方向(通常為90-45度)拉伸襯背層,分開鉤元件的切割部分,所述切割部分然后形成了間隔開的鉤。這就由單個鉤元件形成了兩個或更多個分開的鉤頭元件,其中分開的鉤元件的鉤桿部分具有基本平且彼此相對的表面。
將參看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其中,在這幾個視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的部件,且其中圖1描繪了鉤狀緊固件的前體;圖2描繪了在鉤狀緊固件已經沿著至少一些鉤元件的鉤桿部分向下切割之后的結構;圖3描繪了圖2所示的鉤狀緊固件被拉伸從而分開切割的鉤元件之后的視圖;圖4(a)是切割并且分開的鉤元件的放大側視圖;圖4(b)是從未切割側看與圖4(a)相同的鉤元件的放大側視圖;圖4(c)是圖4(a)的切割并且分開的鉤元件的放大頂視圖;圖5(a)是一種可選鉤元件在被切割和分開之前的放大側視圖;圖5(b)是一種可選鉤元件在被切割之后的放大側視圖;圖5(c)是一種可選鉤元件在被切割和分開之后的放大側視圖;圖6(a)是一種可選鉤元件在被切割和分開之前的放大側視圖;圖6(b)是一種可選鉤元件在被切割之后的放大側視圖;圖6(c)是一種可選鉤元件在被切割和分開之后的放大側視圖;圖7是用于形成例如圖1-6所示的鉤狀緊固件的方法的示意圖;圖8是與環形織物相接合的例如圖3所示的鉤狀緊固件的顯微照片;圖9(a)是具有傾斜切口的切割且分開的鉤元件的放大側視圖;圖9(b)是從未切割側看的與圖9(a)相同的鉤元件的放大側視圖;圖9(c)是圖9(a)的鉤元件在被切割和分開之后的放大頂視圖;圖10(a)是被兩次切割的切割且分開的鉤元件的放大側視圖;圖10(b)是圖10(a)的鉤元件的放大頂視圖;圖11是例如圖9所示的鉤狀緊固件的顯微照片;圖12是具有大面積的接片的尿布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具有豎立一體鉤元件的鉤帶形成獨特的鉤元件的方法。所述獨特鉤元件具有平坦表面和相對的非平坦表面,所述平坦表面與相鄰鉤元件的平坦表面成面對面相對關系。所述非平坦表面可以和相鄰鉤元件上的相同或不同,并且通常,至少一個或兩個(或更多個)相對鉤元件具有環形接合伸出部分。鉤帶通常具有由和鉤元件相同或不同的熱塑樹脂形成的一體薄膜襯背。可以制造鉤狀緊固件部分的合適的聚合物材料包括熱塑樹脂,包括例如聚丙烯和聚乙烯的聚烯烴、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尼龍、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以及其共聚物和混合物。優選地,所述樹脂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薄膜襯背通常沿著至少一個方向取向,并且厚度為25-250μm,或者更優選的為50-150μm。緊固件的襯背應該厚得足以允許其通過例如聲波焊接、熱粘結、縫制或粘合劑(包括壓敏粘合劑或熱融粘合劑)的方法而連接到基片上,并且足以牢固地錨固鉤桿,并在緊固件被剝開的時候防止撕開。然而,當緊固件用于一次性服裝上時,襯背不應該厚得使它比起必需的程度更硬。通常,襯背具有的Gurley硬度是10-2000,該硬度由TAPPI測試方法T543測得,優選的硬度為10-200,以便于允許其在或者自身使用或者層壓到例如無紡織、紡織或薄膜類型襯背的另一支承襯背結構上使用時,感覺是柔軟的,所述支承襯背在用于一次性吸收物品時應該也同樣柔軟。最優的襯背厚度將根據制造鉤狀緊固件部分的樹脂而變化,但是通常將在20μm到1000μm之間的范圍內。
例如圖7所示的、形成帶有連續薄膜狀薄膜襯背的鉤帶的第一種方法,是通過模具2擠壓半晶質熱塑樹脂到具有空腔的連續移動的模制表面上。通常,這是如圖7所示的輥表面3。在壓力作用下,一般通過使用輥隙4,融化樹脂被擠壓或強迫進入空腔12中。在圖7的情況下,輥細由支持輥5和輥3形成,但是可選擇的是,聚合物可以被夾壓在模具表面和輥表面或類似物之間。輥隙或間隙寬得足以使得連貫的薄膜襯背13也形成在空腔上。薄膜襯背優選地沿背面具有光滑表面,但是可以具有織構化或粗糙表面。當擠壓出的帶6被從模制表面上取下時,該帶6具有從襯背13上突起的的突出或鉤元件8。可以用真空來抽空空腔,以便于更容易擠壓進入空腔中。
例如在美國專利No.6,174,476或6,540,497中披露的那樣,空腔12可以呈最后鉤元件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從連續變細的鉤狀空腔里拉出大致連續變細的鉤,鉤呈其最終鉤形狀或者至少部分地成形的鉤元件。同樣,擠壓出的帶6可以是具有形成突起的僅僅部分成形鉤元件或者沒有成形鉤元件的幅材。然后,可以隨后將這些突起的尖端部分(或者部分地形成鉤元件的尖端)形成為所希望的完成的鉤元件9。在優選方法中,這將通過使用加熱和/或加壓而使得尖端部分變形完成。如果加熱和加壓兩者都使用的話,那么兩者可以順序地施加或者同時施加。在優選的方法中,加熱和加壓被選擇性地施加到輥隙14里的尖端部分上。在這種情況下,提供的輥隙14具有至少個第一加熱表面元件15和至少一個第二相對表面元件16。輥隙具有間隙,所述間隙具有由第一入口間隙寬度和第二端間隙寬度所限定的壓縮區。第一間隙寬度基本上等于或小于幅材的第一平均厚度。第二端間隙寬度小于第一幅材厚度,并是輥隙14的最小間隙寬度。最終的鉤帶已經在如圖1所示的鉤桿或突起24上形成了鉤頭21。然后,鉤元件被傳送到切割臺18,在該切割臺18處,切入鉤頭并基本切入鉤桿到襯背或基底層13而切割鉤元件。然后,在拉伸臺19里,通過沿著至少一個方向拉伸襯背或者使襯背取向,將切割的鉤元件分離為兩個或更多的鉤元件。
在如圖7所示的具體方法里,借助于傳統裝置,將預先選擇的熱塑樹脂的進料流供給到擠壓機1中,該擠壓機1融化樹脂,并將加熱的樹脂移到到模具2里。模具2將樹脂擠壓成為一個帶狀材料到模制表面3上,該模制表面3(例如圓筒)具有一批呈細長孔形狀的模制空腔12,所述模制空腔優選地逐漸變細,以便于有利于將固化樹脂從模制空腔中取出。這些孔或模制空腔優選地呈直(即,沿著長度方向僅有一個軸線)空腔形狀。模制空腔可以連接到真空系統(未圖示),以便有利于樹脂流入模制空腔。這需要用刮刀或小刀來去除擠壓進入模制圓筒的內部表面里的多余材料。模制空腔12優選地終止在具有用于進入液體樹脂的開口端和封閉端的模制表面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真空至少部分地抽空模制空腔12。如果模具形成了輥隙,則模制表面3優選地和模具2的表面相匹配,在此處它們處于接觸狀態,以便于防止過多樹脂擠出到例如模具側面邊緣外。在通過例如剝離輥而從模制表面上剝離一體形成的襯背和豎立形成的鉤桿之前,所述模制表面和空腔可以進行空冷或水冷等。這提供了若干具有熱塑材料做的、一體形成的豎立的鉤桿或鉤8的襯背或基底13的帶或幅材6。或者,豎立的鉤桿可以通過擠壓模制或其它已知技術而形成在預先成形的襯背等上。
具有豎立鉤桿的擠壓帶可以任選地被送過加蓋臺,如圖7所示,其中加熱的砑光機輥15接觸從襯背13向上突起的鉤桿8的遠端的一預定部分,從而形成加蓋頭部。輥的溫度將是這樣的溫度,其在壓縮區14里的輥隙產生的壓力下,容易使得遠端變形,而不會導致樹脂粘到輥15的表面上。輥15的表面用抗高溫的隔離涂料進行處理,以便于允許在鉤桿尖端或遠端和加熱輥15之間有更高的溫度和/或較長的接觸時間。
在任選的加蓋步驟之后,將擠壓帶送進通過切割臺,其中切割機18切過鉤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切割機18可以使用例如往復式或旋轉式刀片、激光或水射流的任何傳統手段來進行切割。如果使用了切割機刀片,它們通常被間隔開,以便于每隔150-500μm或者優選地每隔150-300μm形成一個切口。通常,至少大約50%的鉤元件被切割,優選地至少75%、最優選地為至少90%的鉤元件被切割。
在切割鉤元件之后,在拉伸臺19處,以至少為2∶1的拉伸比、優選地以大約4∶1的拉伸比,在以不同表面速度驅動的第一對夾輥25和26與第二對夾輥27和28之間,沿著縱向拉伸帶6的基底。任選地,也可以橫向拉伸帶6,以便于給基底或襯背提供雙軸取向。優選地,加熱輥25,以便在拉伸之前加熱基底,優選地,并對輥27進行冷淬,以便于穩定拉伸的基底。拉伸使得鉤元件的切割部分之間出現空間,然后就變成了鉤狀緊固件元件。任選地,鉤帶可以在切割鉤元件之前進行拉伸,以便進一步給聚合物襯背提供分子取向。
鉤元件和部件的高度通常為0.1mm-2mm,優選地高度在大約0.10-1.3mm間的范圍內,更優選地高度為大約0.2-0.5mm。在襯背上,鉤的密度優選地為每平方厘米25-500個鉤,更優選地為每平方厘米大約200-500個鉤。在加蓋的鉤的情況下,鉤桿部分與鉤頭相鄰處的直徑優選地為0.05-0.7mm,且更優選地為大約0.1-0.3mm。加蓋的鉤頭沿著徑向遠離鉤結構的平切割表面突出超過鉤桿部分優選地平均為大約0.01-0.3mm,更優選地平均為大約0.02-0.25mm,并且在其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即,沿著平行于鉤桿軸線的方向測量)的平均厚度優選地為大約0.01-0.3mm,更優選地為大約0.02-0.1mm。加蓋的鉤頭的平均直徑(即,沿著加蓋鉤頭和鉤桿的軸線的徑向測量的)與平均加蓋鉤頭的厚度的比例優選地為1.5∶1-12∶1,更優選地為2.5∶1-6∶1。
對于大多數鉤環用途而言,鉤可以通常以方形、交錯形或六邊形排列的方式基本上均勻地分布在鉤帶的整個表面面積上。
現在例如參看圖1-3,鉤狀緊固件20包括薄的且堅固柔性的薄膜狀襯背22,其具有大體平行的上下主要表面23和29;以及多個間隔開的鉤元件9,其至少從襯背22的上表面23上突起。襯背可以具有平的表面或者如所希望的用于防止撕開或者進行加固的表面特征。每個鉤元件9都包括鉤桿部分24,其在一端處連接到襯背22上,優選地具有朝向襯背22逐漸變寬的逐漸變細部分,以便于增加它與襯背22的接合處的鉤錨固強度和斷裂強度;以及鉤頭部分21,其位于鉤桿部分24的、與襯背22相對的端部處。
切割后的鉤狀緊固件的鉤元件示出在圖2中,且具有切割線30。鉤元件的切割線可以位于沿著鉤桿的任何位置處,所述鉤桿可以沿著相同或不同的方向進行多次切割。在圖3里,切割的鉤元件9已經被分開成為相鄰的彼此相對的鉤元件9’和9”。每個鉤元件都具有面對相對的相鄰鉤元件的平坦表面36或35。鉤頭也已經被分開成為兩個部分,此處接合伸出鉤頭部分已經進行分割,使得在至少一個平坦表面35或36上沒有伸出部,但是在至少一些鉤元件上沿著至少一個其它方向伸出。從單個鉤元件切割而來的至少兩個相對鉤元件9’和9”中的至少一個將具有伸出部分或接合鉤頭部分。然而,不必要所有的鉤元件將具有或需要具有伸出部分或接合鉤頭部分。
單獨鉤元件將具有沿著鉤桿部分的一個表面延伸并沿著鉤頭部分連續的至少一個平坦表面。至少一些鉤元件的鉤頭部分將具有延伸到鉤桿之外、用于接合環或纖維或另一鉤頭部部分的伸出部分。如圖4(a)所示,伸出部分37優選地沿著一個角度α從所述平坦表面延伸,并且延伸的距離為大約0.01-0.3mm,優選地為0.02-0.25mm。從伸出部分的邊緣60的一部分朝向基底向下所畫的切線y-y將不平行于平面。這些切線可以在垂直于鉤桿所在平面或者成一定角度α(90-1)范圍內,其中角度α是從切線y-y到從平行于平面的邊緣上的點所畫的參考線x-x測量得到的。通常,至少一些切線的α將是在1-89或5-85之間范圍內的角度。到此時,意味著整個伸出部并不大致與平面平行,但是伸出部的一些部分可以和平面平行。鉤元件是大體直線的或不對稱的。通常,給定鉤元件的與平面相對的表面不是平的,而是彎曲的或不光滑的。其中一些鉤元件可以不具有伸出部分,或者僅僅具有較小的伸出部分。此外,緊固件可以包含比例變化的沒有切割的鉤元件和鉤部件。切割的鉤元件的百分比是大約至少50%,并可以為大約至少90%。
圖4(a)是由蘑菇形鉤元件切割出來的鉤元件的放大視圖,,該鉤元件具有平面35和36以及第二表面38、38’,還具有連續的伸出邊緣37、37’。伸出部分37在上鉤桿部分處從一優選點31徑向延伸出來。側視圖4(b)顯示了基本上垂直于鉤桿平面35的伸出部39的一部分。在頂視圖4(c)中可以看到鉤頭部分33。
圖5(a)是通過在例如美國專利No.6,174,476和6,540,497中披露的方法而生產的連續變細J型鉤元件40所形成的放大的鉤元件。尖端也已經使用圖7中披露的方法進行加蓋,從而給出額外的伸出部45。主伸出部47形成在模制空腔中。
在圖5(b)中,切割線41分開鉤元件40,在鉤元件40被分開時,如圖5(c)所示,形成了兩個平面46和48,并具有兩個鉤元件42和49。鉤元件42具有大體平行于襯背22且大體垂直于平面46延伸的較小的伸出部分45’。鉤元件49具有垂直于鉤桿平面48的較大的伸出部分47和與平面48垂直的較小的伸出部45”。
圖6(a)是通過在例如美國專利NO.5,755,015所披露的方法而生產的不同型式的連續變細J型鉤元件50。鉤桿的尖端也已經使用如圖7所披露的方法加蓋,從而還給出了鉤接合伸出部55。主鉤接合伸出部57和58形成在模制空腔里。
在圖6(b)中,切割線51和51’在兩個位置上把鉤元件對截開。然后,如圖6(c)所示,將鉤元件50分成為三個鉤元件50’、50”和50。所有三個鉤元件都具有至少一個平面。鉤元件50’具有面對鉤元件50”上的平面59的平面53。鉤元件50具有面對鉤元件50”上的平面58的平面56。所有三個鉤元件都具有伸出部分55’,然而,鉤元件50”可以是沒有伸出部的鉤桿。
在圖9(a)和(c)中,切割線在斜線處將鉤元件對截開,所述鉤元件在被如圖9(a)所示分開時形成了兩個平面66和68,并具有兩個鉤元件64和64’。鉤元件64和64’具有伸出部分69和69’,所述伸出部分以和圖4中相同的方式、但是卻以一定傾斜角度從平面66和65沿著徑向延伸。這產生了以面對面的關系彼此相對的非對稱鉤元件。
圖10(a)和10(b)是從具有平面和伸出環形接合部分79的單個蘑菇型鉤元件切割出來的多個鉤元件74、74’、74”和74的放大視圖。伸出部分79沿著徑向遠離平面延伸。
在某些應用中,已經發現,非常低的鉤密度是理想的。例如,當用于使用相對較大面積的柔性鉤狀緊固件接片或補片連接到低厚度的無紡織物上時,期望的鉤密度是在每平方厘米上有少于100個鉤,優選地少于70個鉤,更優選地少于50個鉤。已經發現,這種低間距增加了單獨鉤元件的鉤緊效率,尤其是相對于傳統上不用于環形產品的低成本、但效率不高的無紡織物材料而言更是如此。通過適當選擇形成基底層的聚合物并且/或者通過拉伸基底層、減小其厚度到優選地為100μm-25μm的范圍內,使得鉤接片或補片做得柔軟。對于大面積鉤狀緊固件,可以使用雙軸取向,以便于進一步將鉤密度減小到希望的范圍內。
當大面積緊固件用于服裝類型的應用中、例如圖12的尿布等上時,在兩個接合區域之間提供了穩定性。合適的大面積緊固件將具有的表面面積為5-100cm2,優選地為20-70cm2。
當如圖12所示的大面積(特大型)緊固件被帶向前或向后,從而與物品的外表面接合時,該特大型緊固件能夠緊固到物品的外表面的任何部分里。由此,如果服裝可以與緊固件以某種最小程度接合,則可以不需要專門的連接區域或目標連接區域。由于緊固件的尺寸,所以較大的面積還確保了牢固的閉合。同樣地,本發明的大面積鉤緊固件可以潛在地消除對于在服裝或物品的襯背上的獨立環元件或其它“配合”緊固件組件的需要。增大尺寸的大面積緊固件還能夠消除對于要求用于穩固物品或服裝的重疊區域的輔助緊固件或結合區(例如被動結合)的需要。
通過消除了對額外結合點或多個緊固件、以便使得例如前腰和后腰區域的緊固系統穩固的需要,使用大面積緊固件減小了制造例如吸附性物品的服裝的復雜性。額外的結合點或者額外的緊固件增加了制造工藝的復雜性。
具體而言,大面積鉤狀緊固件能夠直接接合具有較低厚度的無紡織物的尿布的外表面,而不需要昂貴的環形補片。由于大的接觸和連接面積形成了更加穩固的服裝閉合件,所以大面積柔性鉤狀緊固件還能夠防止閉合件被無意中打開。由于其大的接觸面積,所以特大型鉤狀緊固件還可以用于預先緊固的穿戴式服裝,使服裝較為穩固而適合于包裝和隨后使用。
例1類似于圖1中所描繪的機械緊固件鉤幅材(KN-2536,美國明尼蘇達州圣保羅的3M公司)每平方厘米具有217個鉤,該機械緊固件鉤幅材被送進通過一旋轉切割臺。切割刀片進行如此設置,使得切口的方向是沿著織物的橫截方向。切口的順幅材方向(加工方向)的間距是254微米。刀片的切割深度設置為這樣,使得單獨的鉤被通過其長度向下切割到鉤的基底。然后,使切割的幅材沿著加工方向取向,以便于使用KARO IV伸縮拉伸機(Bruckner公司,Siegfred,德國)進一步分開鉤的切割部分。從幅材上切下一個115mm×115mm的樣品,并將其安裝在拉伸機里。所述樣品在150℃下加熱60秒,然后以100%/秒的速度拉伸到大致為215mm×115mm的最后尺寸,產生了2.0∶1的加工方向取向。圖8中顯示的是所產生的鉤幅材的顯微透視圖,其顯示了切割的鉤部分與無紡織物的接合情況。
例2類似于圖1中描繪的機械緊固件鉤幅材(KN-3457,美國明尼蘇達州圣保羅的3M公司)在每平方厘米上具有357個鉤,所述機械緊固件鉤幅材被送進通過一旋轉切割臺。切割臺和刀片進行如此設置,使得切口處于從幅材加工方向測量的23度的角度。切口的順幅材方向(加工方向)的間距為254微米。圖11中顯示了一個切割的鉤元件的顯微照片頂視圖。
例3機械緊固件鉤幅材如例2中所述那樣進行擠壓和切割。通過把幅材送過切割臺,而對切割的幅材進行第二次切割。切割臺和刀片進行了如此設置,使得沿幅材的加工方向做出切口。這導致單獨鉤元件被兩次切割,形成了更小的鉤元件。
權利要求
1.一種鉤狀緊固件,包括具有一體的豎立鉤元件的熱塑基底層,所述鉤狀元件具有鉤桿部分和鉤頭部分,至少一些所述鉤元件具有至少一個平坦表面和相對的非平坦表面,且至少一些所述鉤元件具有延伸到所述鉤桿部分之外的伸出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具有平坦表面的鉤元件和具有平坦表面的另一鉤狀元件的平坦表面以面對面的關系相對。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薄膜襯背沿著至少一個方向取向,所述薄膜襯背的厚度為25-250m,所述伸出部分延伸出0.01-0.3mm,且所述伸出部分延伸出0.02-0.25mm。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所述薄膜襯背的厚度是25-150m。
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所述伸出部分延伸出0.02-0.2mm。
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所述鉤元件的高度為0.1-2mm。
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所述鉤元件和所述襯背上的鉤元件的密度為每平方厘米25-500個。
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至少一部分鉤接合部分以5-85的角度(α)從所述鉤元件的平坦表面延伸出來。
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所述鉤狀緊固件包括沒有平坦表面的鉤元件。
1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鉤狀緊固件,其中,具有平坦表面的所述鉤元件包括鉤狀結構的至少90%。
11.一種形成鉤狀緊固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鉤狀緊固件帶,該鉤狀緊固件帶具有帶有若干一體的豎立鉤元件的熱塑基底層,所述鉤元件具有鉤桿部分和具有環形接合伸出部的鉤頭部分;沿著所述鉤頭部分切割至少一些所述鉤元件,并向下切到所述鉤桿部分,基本上切到所述基底層;以及使所述基底層取向,以便于將切割開的鉤元件分離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形成優選地為單一聚合物鉤狀緊固件(20)的方法,其包括柔性襯背(22);以及多個間隔開的鉤元件(9),這些鉤元件(9)從單一襯背(22)的上表面處突起。每個鉤狀元件(9)都具有鉤桿部分(24),其在一端處被連接到襯背(22);和鉤頭部分(21),其位于鉤桿部分(24)的、與襯背(22)相對的端部處。與鉤元件(9)相鄰的一些相鄰的鉤元件(9)的鉤頭部分(21)沿不同方向突出,每個相鄰鉤元件(9)都具有平坦表面(35、36),這些平坦表面(35、36)以面對面的關系彼此相對。
文檔編號B29C67/00GK1897841SQ200480038548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23日
發明者杰西里·塞斯, 羅納德·W·奧森, 珍妮特·A·威尼 申請人:3M創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