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熔敷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疊層物的熔敷物。特別涉及這樣一種熔敷物,即,包含實質上不具有粘附性的非多孔質片材與多孔質體的接合部,由于在其使用條件下施加有使片材與多孔質體的接合部剝離的力的緣故,要求具有優良耐剝離性。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作為生產以救生圈或血液包、塑料袋為代表的軟質聚氯乙稀制片材或聚烯烴薄膜等的片材之間的熔敷物的技術,正在越來越多地使用高頻熔敷或熱封等的熔敷技術。因為在這些使用同一種材料的非多孔質片材的熔敷物中,可以得到足夠的熔敷強度,所以即使在使用時對其接合部施加壓力或載荷也可以得到優良的耐剝離性。在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熔敷物時也應用了這些技術,如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5-272045的墻壁加襯材料、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5-162258的止水薄片、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7-265357的紙尿布、EP0526678、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11-216179、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7-267871、WO95/17236等的血液處理過濾器得以公開。但是,在特別是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原材料相異,例如,由軟質聚氯乙稀制薄片或聚烯烴構成的非多孔質體與由聚酯無紡布構成的多孔質體那樣,兩種材料之間的親和力較低,實質上基本沒有粘附性的情況下,存在著以較小的力即可簡單地將熔敷部剝離的問題。這樣,在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熔敷物中,在剝離強度這一點上不一定可以滿足要求,特別是對熔敷部有著耐壓性或耐載荷性要求的用途還沒有被實用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具有優良耐剝離性的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熔敷物。特別提供一種像作為非多孔質體的軟質聚氯乙稀制薄片與由聚酯纖維無紡布構成的多孔質體的組合那樣,在非多孔質片狀材料與多孔質材料之間的親和力較低,實質上基本沒有粘附性的情況下,具有優良耐剝離性的熔敷物。
本申請人就前述問題進行了討論,發現了在將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熔敷時,在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接觸面上形成多孔質材料的一部分被非多孔質體包埋的復合層,則剝離強度變高,并且申請了專利(PCT/JP01/05964;WO02/04045)。本發明人進一步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在如多孔質材料的間隙的一部分被非多孔質體包埋那樣形成復合材料那樣的層時,該復合材料層和與其相接的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的分界線的長度在一定范圍內的構造比較重要,另外,只要具有這種構造,即使在像軟質聚氯乙稀制薄片與由聚酯纖維無紡布構成的多孔質材料的組合那樣,實質上沒有粘附性的情況下,也穩定地具有優良耐剝離性,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為片狀材料與多孔質材料的熔敷物,通過熔敷包括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疊層物的一部分而形成,其特征在于,熔敷部位的斷面至少由三層構成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B、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復合材料層B與多孔質材料層C之間的邊界線長度LBC在1.2mm~2.5mm的范圍內。
另外,本發明為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熔敷物,通過熔敷包括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疊層物的一部分而形成,其特征在于,疊層物構成為非多孔質體配置在疊層物的最外層、多孔質體配置在其內層側,從而用非多孔質體以三明治狀夾住多孔質體,熔敷部位的斷面至少由五層構成,從一方的最外層端開始向著另一方的最外層端依次為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B、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D、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E,復合材料層B與多孔質材料層C之間的邊界線長度LBC以及復合材料層D與多孔質材料層C之間的邊界線長度LDC均在1.2mm~2.5mm的范圍內。
圖1為表示復合材料層與多孔質材料層分界部分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2為為了表示測定邊界線長度的順序,將圖1的濃淡鮮明化了的圖。
圖3為為了表示測定邊界線長度的順序,將圖2的白色部分中的黑點涂蓋住的圖。
圖4為為了表示測定邊界線長度的順序而只表示了圖3的外周的圖。
圖5為為了表示測定邊界線長度的順序,在電子顯微鏡照片上將界面分割表示的圖。
圖6為表示在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為形成熔敷部位所使用的電極、喇叭(ホ一ン)的形狀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在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例中的熔敷物的熔敷部位的斷面至少由三層構成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B、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復合材料層B和與其相接的多孔質材料層C的邊界線長LBC在1.2mm~2.5mm的范圍。
另外,在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中的熔敷物的熔敷部位的斷面從一方的最外層端到另一方的最外層端至少由五層構成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B、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D、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E,復合材料層B和與其相接的非多孔質材料層C的邊界線長LBC以及復合材料層D和與其相接的多孔質材料層C的邊界線長LDC均在1.2mm~2.5mm的范圍內。
這里,熔敷部位的斷面是指成直角地橫切形成在疊層物上的熔敷部時觀察到的斷面。下面,以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為例進行說明。首先,在用兩塊10cm×20cm的非多孔質薄片將由同樣尺寸的3塊無紡布構成的多孔質體夾成三明治狀構成的疊層物中,形成有2mm左右寬度的直線狀熔敷部位,從而將該疊層物分割為夾著熔敷部位的10cm×10cm的正方形的兩個分區。其次,平行于疊層物長邊用切割器切割,與熔敷部成直角橫斷地將其切斷。這時,能夠觀察到的熔敷部位的切斷面為該實施例中的熔敷部位的斷面。將該疊層物載于實驗臺,為了方便,將疊層物的構成要素由下至上稱為非多孔質片材1、無紡布1、無紡布2、無紡布3、非多孔質片狀材料2,這樣,切斷面至少由五層構成,從下開始為只由非多孔質片狀材料1的一部分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片狀材料1與無紡布1的復合材料層B、無紡布1的一部分與無紡布2和無紡布3的一部分熔融·固化了的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混合有非多孔質片狀材料2與無紡布3的一部分的復合材料層D、只由非多孔質片狀材料2的一部分構成的層E。
另外,用于本說明的疊層物以及切斷面的“上”、“下”是為了方便說明而定的,而不是在熔敷物的制作過程中,與疊層方向或使用條件下的方向有關的概念。另外,上面提示的層B、層C、層D的構成也只不過為一例,層B也可由片狀材料1與無紡布1以及無紡布2的一部分構成,層C也可只由無紡布1的一部分構成。另外,即使多孔質材料不是全部完全熔融·固化,留有少量的纖維·未熔融物,只要不引起層C內剝離,就沒有問題。
另外,在本發明中,邊界線長度在實施例一中為,沿切斷熔敷部位的斷面的方向分成0.4mm刻度的分區,在以每個分區為單位,對層B與層C的邊界線的長度LBC通過實施圖像處理進行測量時的表示最大值的分區長度LBC,在第二種實施例中,同樣地為表示最大值的分區長度LBC以及表示最大值的LDC。
在本發明中,對于前述任意一種的形態,邊界線長度LBC或LBC以及LDC必須為1.2mm~2.5mm,邊界線長度不足1.2mm以及超過2.5mm的情況,由于實質上不具有粘附性的片狀材料和多孔質材料之間的耐剝離性不足的緣故,都是不合適的。邊界線長度在1.4mm~2.3mm的范圍為較好,1.6mm~2.1mm的范圍為更好,1.7mm~2.0mm的范圍為最佳。
以下,以通過高頻熔敷得到的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熔敷物為例,詳細地對用2塊作為非多孔質體的軟質聚氯乙稀制薄片將由聚酯纖維無紡布構成的多孔質體以三明治狀夾持而構成的疊層物中的邊界線長度LBC以及LDC的測量方法進行說明。
軟質聚氯乙稀的電介質損失比較高,是適合于高頻熔敷的材料。另一方面,聚酯與軟質聚氯乙稀相比,電介質損失相對比較抵,不僅不易因高頻而發熱,而且熔點也比軟質聚氯乙高,不易熔化。另外,由于軟質聚氯乙稀與聚酯基本上沒有粘附性,即使將兩者接合也難于使其具有優良的耐剝離性。
但是,如果選擇合適的條件,就可以得到本發明的熔敷物。將材料進行疊層夾持在高頻熔敷用的模具,以一定的壓力沖壓之后,施加高頻。因高頻而被加熱的軟質聚氯乙稀軟化·熔融,在沖壓壓力的作用下,進入聚酯無紡布的纖維的間隙中。這里,重要的是根據熔融了的軟質聚氯乙稀可進入的程度,選擇沖壓壓力以及無紡布多孔質體的孔徑。這時,聚酯無紡布沒有被加熱到纖維熔融的溫度,而且,由于比起軟質聚氯乙稀熔點要高,所以,纖維不熔融而殘留下來,軟質聚氯乙稀進入其間隙里,能夠如以容器材料將纖維包埋那樣形成復合材料層。另一方面,內層部的聚酯無紡布從相對于厚度方向大致在中央的部位開始升溫。其結果為,中央附近的無紡布纖維比起從上下方向進入軟質聚氯乙稀更快地因高頻加熱而達到熔點開始熔化,終于熔化擴展到與上述復合材料層相遇。這些的結果為,經過停止施加高頻后的冷卻工序,最終制成層A~層E。
在層B與層C的邊界、層D與層C的邊界處,進來的軟質聚氯乙稀與熔融·固化了的一塊成為了塑料板狀的層C相接,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被軟質聚氯乙稀包埋的未熔融纖維,本來是現在成為了層C的無紡布的一部分。假如能夠從層B只將軟質聚氯乙稀除去,在層B與層C的分界面可觀察到如從層C向著層B生出未熔融纖維的構造。即,在層C和層B的邊界線的近旁成為就好像從頭皮(層C)中生出毛發(未熔融纖維),在毛發與毛發之間的間隙中填上了軟質聚氯乙稀那樣的構造。并且,毛發彼此復雜地交錯糾纏在一起。所以,在軟質聚氯乙稀和聚酯之間,即使沒有粘粘性,也因為這樣物理上復雜地交錯的構造,層B與層C不能簡單地剝離,可以發揮優良的耐剝離性。
如上述那樣,通過調節無紡布多孔質體的孔徑或塊數、沖壓壓力、施加的高頻的強度等,可以得到具有本發明的構造的熔敷物,可以得到理想范圍的邊界線長度,但是,在有關本發明的構造的形成的條件沒有得到適宜的選擇時,由多塊構成的無紡布與無紡布之間的間隙中就會形成軟質聚氯乙稀的獨立層,由上述毛發模型描述的生長于單位面積的毛發根數就會減少,實質上沒有了的情況也存在,不一定總能形成理想的構造。
即,要想得到理想范圍的邊界線長度,重要的是通過維持非多孔質材料的進入速度與非多孔質材料的熔融速度之間的平衡,在一塊多孔質材料的層內,形成層B與層C、層D與層C的邊界,其中,所述進入速度和熔融速度取決于非多孔質材料的熔融粘度和沖壓壓力、多孔質體的孔徑等。特別是,疊層體由孔徑相異的多個層構成、多孔質體由該疊層體構成的場合,由于孔徑大的層中進入速度快,孔徑小的層中進入速度慢,所以如果錯誤地選擇了沖壓壓力,則在兩層之間會積留下熔融了的非多孔質材料,自然地存在最佳沖壓壓力。同樣,給予被熔敷物的熱量也存在著最佳值。所以,什么樣的熔敷條件適合,根據使用的多孔質材料、多孔質材料的構造以及材質的組合,是各種各樣的,重要的在于預先通過實驗將上述的非多孔質材料的進入速度和多孔質材料的熔融速度、以及邊界線的形成位置調查好,選擇合適的條件,這樣作,就可以得到本發明的熔敷物。
形成了上述理想構造的場合,在上述熔敷部位的斷面,可以觀察到從層C生出的無紡布纖維或好像半埋在層C中的纖維,層B與層C的邊界、層D與層C的邊界呈現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的里亞式(リアス式)海岸狀的外觀。在本發明中邊界線的長度LBC(LDC)為測量的這個里亞式海岸的海岸線的長度。
以前述的方法將熔敷部位的斷面切開,接著用剃刀刃等將該斷面的凸凹削掉,使表面平滑。為了進一步使其平滑,使用砂紙、金剛石膏等的研磨劑進行研磨后,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反射二次電子圖像進行觀察,拍照。在圖1中,表示了其中一例。這時,由于聚氯乙稀映為白色,聚酯映為黑色,所以層B與層C的邊界線比較容易判斷。材料的組合一改變,對比就發生變化,邊界線有可能變得不易判斷。在這種場合,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與能量分散型X射線分析(EDXEnergyDispersive X-Ray Analysis)并用的方法或使用光學顯微鏡、激光顯微鏡等的適合于材料的觀察方法進行邊界的判別。
以下將上述里亞式海岸的例子中的映為黑色的聚酯部分比喻為海、映為白色的軟質聚氯乙稀部分比喻為陸地,參照圖2~圖5對海岸線長度的測量順序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圖2為,為了明確界面,通過將圖1的照片進行二值化處理,使濃淡清晰了的圖。在圖2中,在層B、層D,由于在周圍被軟質聚氯乙稀包住的未熔融纖維,如同存在于陸地的池子或湖泊一樣映為黑色,首先將這部分涂成白色。圖3為涂成白色的例子。同樣,在層C,由于在被周圍熔融的聚酯包住而孤立了的軟質聚氯乙稀,如同浮在海上的島嶼一樣映為白色,將這部分涂成黑色。以以上的順序,將湖泊和島嶼從照片上排除掉,只留下與陸地相連的海岸線。圖4為只留下海岸線的例子。
下面,使用曲線儀或圖像處理裝置對該海岸線進行測量。因為對熔敷部位的寬度的依存性,海岸線的總長也會增加,為了表現海岸線的復雜,有必要將熔敷部位以一定的間隔劃分,進行標準化。參照圖5說明標準化的順序。對于本發明,首先引一條將層A的與層C相反側的末端部(最外層末端)相連接的線,以此為末端線X。并以末端線為起點,向層C引與末端線X呈直角相交的線,以此為直角線Y。接著在直角線上從末端線向層C側引與進入到片狀材料的厚度相當的距離的地點的連線,并以此為基準線Z。在這里,片狀材料的厚度使用了未熔敷部位的片狀材料的厚度。將基準線X以0.4mm的間隔區分,賦予區段號碼。各區段由兩根的直角線Y以及末端線X的三根線區分,定義為層C側的開放區域。由于海岸線既有從基準線到末端線的情況,也有相反的情況,所以將層C側作為開放端。用上述順序定義了區段后,測量各區段的海岸線的總長,將其最大值作為LBC。層E側的區段也同樣地定義,測量各區段的海岸線的總長,將其最大值作為LDC。
在LBC或LDC不滿1.2mm的場合,以前述毛發模型敘述的毛發根數由于較少不能得到充分的耐剝離性。另一方面,在LBC或LDC超過了2.5mm的場合,由于層C的形成不充分,即多孔質材料的熔融不充分,沒有成為一塊的板狀,因而在多孔質材料內就會剝離。
本發明的熔敷物以被電極或喇叭擠壓熔敷而形成的熔敷寬度在1~10mm為理想,2~8mm為更理想,3~7mm為最理想。在該寬度不滿1mm的場合,有剝離的力量作用時,于熔敷部近旁有可能發生片狀材料的破壞。另外,當該寬度超過10mm時,熔敷將需要較長時間,經濟上不理想。
另外,在前述熔敷寬度中,當作用有剝離應力時,熔敷部與非熔敷部的邊界附近(邊緣)容易發生破壞,特別是當邊緣為銳角時其耐剝離性變弱。因此,邊緣最好具有一定的圓弧,比較理想的是具有曲率半徑為0.25~2.0mm的圓弧,優選為0.5~1.5mm,0.75~1.25mm為最佳。
可以很好地應用于本發明的非多孔質片材可舉例為軟質聚氯乙烯、偏氯乙烯、尼龍、聚氨基甲酸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加氫產物、苯乙烯-異戊二烯共聚物或其加氫產物等的熱可塑性彈性體,以及熱可塑性彈性體與聚烯烴、丙烯酸乙酯等的軟化劑的混合物等制成的片狀或薄膜狀的成形物。其中,軟質聚氯乙烯、偏氯乙烯、尼龍、聚氨基甲酸酯為優選材料,軟質聚氯乙烯為最佳材料。
用于本發明的多孔質體,可以使用無紡布等的纖維狀多孔質體或具有三維網狀連續細孔的等的公知的材料。多孔質體在內部具有連通孔和單獨的氣泡,因此看上去比重較小,但在熔融·固化后,其變成實質上沒有連通孔和單獨氣泡的狀態,與該物質本來所具有的比重相等。如果多孔質體的氣孔率為75%,則必須使熔敷后的厚度減至不大于熔敷前的厚度的25%,否則就會在多孔質材料內部殘留空洞,或在非多孔質片材與多孔質體之間產生空間,從而無法保證足夠的接合強度。用于本發明的無紡布原材料可舉例為聚丙烯、聚乙烯等的聚烯烴、苯乙烯-異丁烯共聚物、聚氨基甲酸酯、聚酯等。其中又以聚氨基甲酸酯、聚酯、聚烯烴為優選材料,最佳材料為聚酯。
多孔質體可以使用單一的原材料,也可以組合使用由多種原材料構成的多孔質體,不過,在組合使用由多種原材料構成的多孔質體的場合,最好使用彼此之間有粘結性的原材料,以便在多孔質材料的內部不發生剝離。多孔質體可以使用纖維徑和孔徑相同的材料,也可以組合使用纖維徑和孔徑不同的材料,不過,與非多孔質片材相接的多孔質體的纖維徑和孔徑最好比使熔融的多孔質片材能夠進入程度的尺寸大。因此,在疊層使用纖維徑和孔徑不同的多種多孔質體的場合,最后從與非多孔質片材相接的多孔質材料起將各材料按照纖維徑和孔徑階梯型或連續縮小的順序依次配置。
本發明可以應用于一次性紙尿布、防水膜·墻壁加襯材料等的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熔敷物,其中,一次性紙尿布組合使用由具有吸水性的伸縮彈性無紡布構成的多孔質材料的疊層物和防水用的非多孔質材料,防水膜·墻壁加襯材料組合使用具有截水性的多孔質材料和防水用的非多孔質材料。本發明特別適合于聚氯乙稀薄片與聚酯無紡布的熔敷物,尤其適用于在由軟質聚氯乙稀薄片構成的外側殼體上組合了由聚酯無紡布構成的過慮器的血液處理過濾器。
作為使疊層物熔敷而獲得本發明的熔敷物的方法,可以采用借助于高頻熔敷、超聲波熔敷進行內部加熱、借助于熱封進行外部加熱等的方法。在非多孔質片材和多孔質材料的熔點較低的場合,例如,在非多孔質片材使用聚乙烯、多孔質材料使用聚丙烯無紡布時,由于通過來自外部的熱傳導能夠使其成為熔融狀態,所以可以采用熱封等外部加熱方法。在非多孔質片材為電介質損失比較高的材料的場合,最好使用高頻熔敷。例如像聚氯乙稀薄片和聚酯無紡布那樣,非多孔質片材的電介質損失較大,多孔質材料較之片材電介質損失小的材料,可以采用高頻熔敷。此外,例如像聚氯乙稀薄片和聚烯烴那樣,非多孔質片材和多孔質材料的電介質損失均較大的材料,用高頻的發熱性較好,適合于采用高頻熔敷。
使用超聲波熔敷的場合,由于超聲波的振動能在多孔質材料內擴散而難于轉變成熱能,所以多孔質材料上升至其熔點需要花費時間。因此,如果將多孔質材料的氣孔率壓縮至不大于50%、最好不大于30%之后再供給超聲波的振動能,則超聲波的振動能能夠有效地轉換成熱能,能夠以較短的時間進行熔敷。
用于形成表面的周圍中的熔敷部位的電極以及喇叭(ホ一ン)的寬度最好為1~10mm,優選為2~8mm,3~7mm為最佳。在該寬度不足1mm的場合,當作用有剝離力時,片狀材料可能會在熔敷部位附近發生破損。另外,當該寬度超過10mm時,由于熔敷花費較長時間,所以,從經濟的角度來講不很理想。
此外,同樣當作用有剝離力時,熔敷部位附近的片狀材料變薄而可能發生破損,因此,用于形成熔敷部位的電極和喇叭的從寬度方向末端跨越非熔敷部位的熔敷部位邊緣部分最好具有曲率半徑0.25mm~2.0mm的圓弧,優選為0.5mm~1.5mm,0.75mm~1.25mm為最佳。
<實施例>
下面,基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熔敷物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熔敷物的范圍。
<測定方法>
(1)試驗片的制作用切割器在三個部位處橫切熔敷接合部以形成縫隙。縫隙的間隔約為25mm,縫隙的長度為在接合部的兩側各40mm左右。然后在接合部的兩側分別距接合部30mm左右部位處,與接合部平行地形成縫隙切出試驗片。使用剃刀刃削去接合部切割面的凹凸,使切割面表面平滑。將一個試驗片作為剝離試驗用的試樣,用游標卡尺在三處測定其接合部的長度,將其平均值作為接合部的長度。再將剩余的另一個試驗片作為邊界線長度的測定用試樣。
(2)邊界線長度的測定方法采用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反射二次電子圖像的方法對在(1)中制成的邊界線長度測定用試樣的與剝離試驗用試樣相接的熔敷部位斷面進行攝影照相,采用前述利用圖像處理的方法進行邊界線長度的測定。
(3)剝離試驗方法將用(1)的方法制作的寬約25mm的玻璃式樣用的試樣上所附著著的薄片材料,在距接合部10mm的位置處固定在夾具上,然后用拉伸試驗機以10mm/min的速度拉伸,施加使接合部剝離的力,測定了試驗片的拉伸破壞強度(23℃)。將由所測定的拉伸破壞強度除以接合部的長度所得的值作為剝離破壞強度。
<實施例1>
采用軟質聚氯乙稀樹脂制薄片作為非多孔質體,而多孔質體則采用將聚酯制無紡布按如下構成疊層的材料。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無紡布4塊;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1.7μm、目付66g/m2的無紡布1塊;無紡布③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40g/m2的無紡布32塊;無紡布②1塊;無紡布①4塊,總計42塊進行疊層。用軟質聚氯乙稀制的薄片材料從兩側以三明治狀夾住疊層的無紡布,使用長方形黃銅模具(電極),以模具接觸部的壓力為19.9Mpa、陽極電流值為0.5A、熔敷時間為4.0秒,進行高頻熔敷,使熔敷部位的斷面厚度為1.4mm,其中,所述黃銅模具如圖6所示,熔敷部位形狀為直線部2mm、在其兩脅具有曲率半徑1.0mm的圓弧,熔敷部位的寬度為4mm,黃銅模具短邊長57mm,長邊長74mm,四個角的角部曲率半徑為內側3mm/外側6mm。測定了如此制成的熔敷物的邊界線長度及剝離破壞強度。其結果示于表1。此外,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2>
作為多孔質體,將32塊無紡布①,即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聚酯制無紡布疊層使用,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3>
將熔敷時間延長2秒,并使陽極電流升高0.2A,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4>
作為多孔質體,采用將聚酯制無紡布按如下構成疊層的材料,并且熔敷時間為3.5秒、陽極電流值為0.5A,即,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無紡布①4塊,平均纖維徑1.7μm、目付66g/m2的無紡布②1塊,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40g/m2的無紡布③25塊,無紡布②1塊,無紡布①4塊,總計35塊進行疊層,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5>
采用軟質聚氯乙稀樹脂制薄片作為非多孔質體,而多孔質體則采用將聚酯制無紡布、聚丙烯制無紡布按如下構成疊層的材料,即,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聚酯無紡布6塊,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0.9μm、目付27g/m2的聚丙烯無紡布10塊,無紡布①6塊,總計22塊進行疊層,并且陽極電流值為0.4A、熔敷時間為2.0秒,進行熔敷,使熔敷部位的斷面厚度為1.2mm,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6>
采用軟質聚氯乙稀樹脂制薄片作為非多孔質體,而多孔質體則采用將聚酯制無紡布、尼龍無紡布按如下構成疊層的材料,即,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聚酯無紡布6塊,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1.0μm、目付33g/m2的尼龍無紡布15塊,無紡布①6塊,總計27塊進行疊層,并且陽極電流值為0.3A、熔敷時間為3.0秒,進行熔敷,使熔敷部位的斷面厚度為1.2mm,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7>
采用軟質聚氯乙稀樹脂制薄片作為非多孔質體,而多孔質體則采用將尼龍無紡布按如下構成疊層的材料,即,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27g/m2的無紡布6塊,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1.0μm、目付33g/m2的無紡布15塊,無紡布①6塊,總計27塊進行疊層,并且陽極電流值為0.2A、熔敷時間為3.0秒,進行熔敷,使熔敷部位的斷面厚度為1.2mm,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8>
作為多孔質體,如下疊層聚酯制無紡布總計34塊,即,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無紡布4塊,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1.7μm、目付66g/m2的無紡布2塊,無紡布③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40g/m2的無紡布22塊,無紡布②2塊,無紡布①4塊。用軟質聚氯乙稀制的薄片材料從兩側以三明治狀夾住疊層的無紡布,所使用的長方形黃銅模具,其熔敷部位形狀為直線部3mm、在其兩旁具有曲率半徑1.0mm的圓弧,即熔敷部位的寬度為5mm,短邊長89mm,長邊長119mm,四個角的角部曲率半徑為內側3mm/外側8mm,并使陽極電流值為0.6A、熔敷時間為6.0秒,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實施例9>
作為多孔質體,如下疊層聚酯制無紡布總計30塊,即,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無紡布4塊,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1.7μm、目付66g/m2的無紡布1塊,無紡布③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40g/m2的無紡布25塊。僅在疊層的無紡布的上側放置軟質聚氯乙稀制的薄片材料,以陽極電流值0.4A、熔敷時間4.0秒進行熔敷,使熔敷部位的斷面厚度為1.4mm,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表示了LBC。
<實施例10>
采用軟質聚氯乙稀樹脂制薄片作為非多孔質體,而多孔質體則采用將聚酯制無紡布按如下構成疊層的材料。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無紡布4塊,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1.7μm、目付66g/m2的無紡布1塊,無紡布③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40g/m2的無紡布32塊,總計37塊進行疊層。僅在疊層的無紡布的下側,放置軟質聚氯乙稀制的薄片材料,使用半徑40mm的喇叭、使用150mm×150mm的硅橡膠作為砧板,用頻率為40kHz的超聲波熔敷機進行了熔敷。將所加壓力調整到使熔敷物的回彈力為800N,此外,將喇叭前端的振幅調整到60μm,以3.0秒的熔敷時間進行熔敷,使熔敷部位的斷面厚度為1.0mm。其中,所述喇叭的熔敷部位形狀具有直線部為5mm、曲率半徑為2.0mm的圓弧,即熔敷部位的寬度為9mm,并且熔敷部位的表面進行了0.5mm的四棱錐形的刻蝕加工。測定了如此制成的熔敷物的邊界線長度及剝離破壞強度。其結果示于表1。表1中將LBC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表1
<比較例1>
作為多孔質體,疊層32塊無紡布③,即,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40g/m2的無紡布,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2。表2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比較例2>
將熔敷時間縮短2秒,除此之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作熔敷物,并進行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試驗。其結果示于表2。表2中僅將LBC、LDC中的在剝離試驗中實際上引起剝離的一方作為剝離側邊界線長度進行了表示。
<比較例3>
疊層無紡布總計27塊,即,聚酯制無紡布①平均纖維徑12μm、目付30g/m2的無紡布4塊,聚丙烯制無紡布②平均纖維徑1.5μm、目付41g/m2的無紡布2 2塊,無紡布①1塊,用軟質聚氯乙稀制的薄片材料從兩側以三明治狀夾住疊層的無紡布并使其熔敷,由市場上販賣的血液過濾器制作試驗片。此時由于非多孔質體的軟質聚氯乙稀薄片的用于將其固定在夾具上的量不足,所以先將試驗片粘結于非多孔質體上之后再制作試驗片,以便不使同一材料熔敷接合部上,與上述比較例同樣地測定了邊界線長度和剝離強度。其結果示于表2。
表2
工業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針對熔敷包括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疊層物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熔敷物,通過適當地選擇邊界線的長度,可以獲得剝離強度高的熔敷物。
權利要求
1.一種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熔敷物,通過熔敷包括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疊層物的一部分而形成,其特征在于,熔敷部位的斷面至少由三層構成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B)、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復合材料層(B)與多孔質材料層(C)的邊界線長度LBC在1.2mm~2.5mm的范圍內。
2.一種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熔敷物,通過熔敷包括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疊層物的一部分而形成,其特征在于,疊層物構成為非多孔質體配置在疊層物的最外層、多孔質體配置在其內層側,從而用非多孔質體以三明治狀夾住多孔質體;熔敷部位的斷面至少由五層構成,從一方的最外層端開始向著另一方的最外層端依次為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B)、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D)、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E),復合材料層(B)與多孔質材料層(C)的邊界線長度LBC以及復合材料層(D)與多孔質材料層(C)的邊界線長度LDC均在1.2mm~2.5mm的范圍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記載的熔敷物,其特征在于,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由電介質損失彼此不同的材料構成。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項所記載的熔敷物,其特征在于,非多孔質材料的電介質損失比多孔質材料的電介質損失大。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項所記載的熔敷物,其特征在于,非多孔質材料的熔點比多孔質材料的熔點低。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項所記載的熔敷物,其中,非多孔質材料為軟質聚氯乙稀。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項所記載的熔敷物,其中,多孔質體包含無紡布。
8.如權利要求7所記載的熔敷物,其中,無紡布包含聚酯制無紡布。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項所記載的熔敷物,其中,多孔質體為血液處理過濾器用過慮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以提供耐剝離性優良的非多孔質體與多孔質體的熔敷物為目的。本發明的熔敷物通過熔敷包括非多孔質體和多孔質體的疊層物的一部分而形成,其特征在于,熔敷部位的斷面至少由三層構成只由非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A)、混合有非多孔質材料和多孔質材料的復合材料層(B)、只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層(C),復合材料層(B)與多孔質材料層(C)的邊界線長度L
文檔編號B29C65/04GK1615216SQ0380209
公開日2005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02年1月9日
發明者松浦良暢, 友浦誠一郎 申請人:旭醫學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