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形成發面面片的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通常涉及一種用于伸展一團由食物類構成的發面面團條(諸如發酵面團)以形成面片的方法和設備。更具體地說,本發明以簡單的形式提供了這樣一種設備,所述設備可容易地伸展發面面團條以形成面片。
背景技術:
例如,已經作出了這樣的嘗試,即,伸展一團由食物類構成的發面面團條(諸如發酵面團)以形成面片。在日本專利No.2860938(日本早期公開號No.10-075705)和日本專利公開號No.54-991中披露了傳統的拉張器。
在傳統的拉張器中,在傳送帶上輸送一團發酵面團條。在傳送帶的上方,包括一系列輥的行星齒輪輥組沿其移動方向像輪子那樣滾動。如此布置行星齒輪輥組,即,使得只有其剛好位于傳送帶上方的前面部分沿傳送帶行進的方向行進,同時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通路。
當傳送機上的這團發酵面團條被帶進行星齒輪輥組的前面部分下面的通路中時,前面部分的每個輥都連續地滾動并且伸展這團發酵面團條以形成發酵面片。
盡管傳統的拉張器可成功地伸展發酵面團條以形成發酵面片,但是它需要包括布置得像輪子一樣的一系列輥的復雜結構。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化形式下的新型拉張器,所述拉張器可容易地伸展面團條以形成面片。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以簡化的方式伸展面團條以形成面片的方法。
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用于伸展和碾壓一團食物面團條以形成面片的方法解決了前述需求。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至少一個初級細長輥和至少一個次級細長輥,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基本上都垂直于一團食物面團條的長度方向,并且以在它們之間提供用以接收引入面團條的間隙的方式彼此相對;以及使得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中的至少一個振動,從而使得至少一個細長輥與相應的細長輥相對并相隔,從而間隙中引入的食物面團條被伸展和碾壓以形成面片。
本發明還通過提供一種用于伸展和碾壓一團食物面團條以形成面片的設備解決了前述需求。所述設備包括用于在其上沿行進方向連續地輸送食物面團條的第一輸送裝置,所述行進方向基本上平行于食物面團條的長度方向。基本垂直于所述行進方向的至少一個初級細長輥和至少一個次級細長輥以在它們之間提供用以接收從第一輸送裝置中引入的面團條的間隙的方式彼此相對。振動裝置使得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中的至少一個振動,從而使得至少一個細長輥與相應的細長輥相對并相隔,從而間隙中引入的食物面團條被伸展和碾壓成面片。第二輸送裝置從間隙中接收面片并在其上輸送面片。
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最好沿引入面團的行進方向旋轉。
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可分別被獨立的馬達驅動或可由共用馬達驅動。振動裝置可分別被獨立的馬達驅動或可由共用馬達驅動。
振動裝置可在使用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之間交替,其中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之間尺寸上的差異是微小差異。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所述設備還包括用于以這種方式將間隙中的引入食物面團條移動到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的至少一個中的裝置,所述方式即,使得引入的面團從該至少一個細長旋轉輥處略微伸出并與該至少一個細長旋轉輥略微隔開。
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中的至少一個可包括多個行星齒輪輥,其中當沿其軌道移動時每個行星齒輪輥都轉動。
在以下的描述中將闡述本發明的的其他特征、優點和目的,從所述描述中可部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的其他特征、優點和目的,或者可通過實踐本發明而掌握本發明的的其他特征、優點和目的。
包含在說明書中并構成說明書一部分的附圖,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與上面所給出的概述和下面所給出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A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設備的示意性主視圖。
圖1B示出了圖1A設備的輥和傳送機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2A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設備的示意性主視圖。
圖2B示出了圖2A設備的初級和次級輥以及傳送機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3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設備的示意性主視圖。
圖4A示出了可替換第一、第二和第三實施例的次級輥的替換次級輥的示意性主視圖。
圖4B示出了圖4A旋轉元件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5A示出了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設備的示意性主視圖。
圖5B示出了圖5A設備的初級和次級輥以及傳送機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6A示出了可替換第四實施例的初級輥的替換初級輥的示意性側視圖,其中替換初級輥具有沿基本為橢圓軌道的多個細長行星齒輪輥。
圖6B示出了圖6A替換次級輥的示意性正視圖。
圖7A示出了可替換第四實施例的初級輥的另一個替換初級輥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7B示出了圖7A次級輥的示意性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優選實施例的描述現在參照附圖,其中相同的元件或相似的功能元件由相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圖1A和1B示出了本發明拉張器1A的第一實施例。
盡管細長面團9被連續地供給到拉張器1A,但是在前面的階段中已經用一種已知的加工設備(未示出)對一片細長面團9進行揉捏并將其制備為例如發酵面團,以便于形成一團面團條。
參照圖1A,本發明的拉張器1A通常包括基底3、固定地安裝于基底3上的一對框架5和7,以及位于框架5和7之間的一對相對的水平輥。該對相對的水平輥包括用于向細長面團9的上表面施加初級壓力的上部細長輥(初級輥)11和用于向細長面團9的下表面施加次級壓力的下部細長輥(次級輥)13。
以可旋轉的方式將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安裝于相應的旋轉軸23和29上,以使得它們的旋轉表面隔開預定間隙。該預定間隙為將被伸展的面團9形成通路,并減小其厚度。在該實施例中,該通路是水平通路,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如圖1B中所示的,設備1A還包括從其上游端到其下游端的第一傳送機15和第二傳送機17(在圖1A中這兩者都沒有示出),以使得相對的水平輥11和13位于它們之間。旋轉軸23和29的長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傳送機15和第二傳送機17的行進方向。輥11和13的旋轉方向是沿著傳送機15和17的行進方向的。在圖1B的實施例中,為了通過使得引入面團9進入小于引入面團9的初始厚度的通道而伸展以及減小引入面團的厚度,上部輥11沿順時針方向旋轉,而下部輥13沿逆時針方向旋轉。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傳送機15的行進速度為V1,第二傳送機17的行進速度為V2,其中V2>V1。在圖1A中,盡管細長面團9在第一傳送機15上是面團條形式的,所述第一傳送機15剛好位于輥11和13的前面,但是由于細長面團9受到輥11和13的碾壓、壓扁和伸展,因此細長面團9在第二傳送機17上是面片形式的。
再參照圖1A,上部水平輥11的旋轉軸23的兩端都由軸承19和21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軸承19和21從框架5和7上懸吊下來。旋轉軸23的一端(位于軸承19側處)與第一馬達M1相連,所述第一馬達M1通過托架24被安裝于框架5上。因此如上所述的,旋轉軸23和上部輥11以可旋轉的方式由如上所述的第一馬達M1驅動。第一馬達M1最好為變速馬達,諸如能夠以易變的方式控制上部輥11的旋轉速度的伺服馬達。在這種情況下,可將上部輥11的圓周速度控制為基本與傳送機15和17的行進速度相同,從而避免在上部輥11下面的行進面團條9中出現不期望的起皺或破裂的情況。
可搖擺下部水平輥13以使得其與上部水平輥11相對并相隔。
為了產生下部水平輥13的擺動,在圖1A中示出了一種安排的示例。下部輥13的旋轉軸29的兩端都通過軸承25和27由框架5和7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在下部輥13的端部處旋轉軸29具有一對元件,例如,偏心軸襯31,以便于提供關于旋轉軸29的偏心運動。偏心軸襯31通過軸承33支撐下部輥13。在旋轉軸29上的適當位置處設有平衡器30以穩定其旋轉運動。平衡器30的功能是消除由偏心軸襯31所造成的下部輥13的擺動慣性。為了實現此項功能,平衡器30被安裝于旋轉軸29上以便于提供相對于偏心軸襯31相位的倒相。旋轉軸29的一端(在軸承27側處)與從動皮帶輪35相連。在從動皮帶輪35下面,驅動皮帶輪37與安裝于基底3上的第二馬達M2相連。通過驅動皮帶輪37第二馬達M2被驅動地連接于旋轉軸29,第一環狀帶39被附繞在皮帶輪35和37周圍,以及從動皮帶輪35。此外,第三馬達M3與驅動皮帶輪41相連并被安裝于基底3上。通過驅動皮帶輪41第三馬達M3被驅動地連接于下部輥13,并且第二環狀帶43被附繞在驅動皮帶輪41和下部輥13周圍。
第三馬達M3使得下部輥13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同時旋轉軸29沿該方向以大大高于下部輥13的速度旋轉。因此,可使得下部輥13頻繁地搖擺,從而使得下部輥13在其一個旋轉期間與上部輥11相對并相隔。
馬達M1、M2和M3的速度由控制器50控制,所述控制器50可具有設備1A上的控制面板(未示出),或以永久控制器(未示出)諸如個人電腦的方式提供。控制器50傳輸與用于驅動上部輥11的馬達M1相連的軸23的旋轉速度、與馬達M2相連的軸29的旋轉速度、以及由馬達M3驅動的下部輥13的旋轉速度。
因此,控制器50給予上部輥11每分鐘轉數為R1的旋轉速度、給予軸29每分鐘轉數為R2的旋轉速度,以及給予下部輥13每分鐘轉數為R3的旋轉速度。可根據第一傳送機15的行進速度V1、第二傳送機17的行進速度V2、面團9的特性,或來自于輥11和13之間通路中的碾壓面團9的期望厚度等等因素而確定旋轉速度R1、R2和R3。
例如,為了防止在面團9與任意一個輥11或13之間出現不期望的滑動,可結合第一傳送機15的行進速度V1與第二傳送機17的行進速度V2(其中V2>V1)之間的行進速度中的任何變化而確定上部輥11的旋轉速度R1和下部輥13的旋轉速度R2。或者,根據面團9的特性或碾壓面團9的期望厚度,可將上部輥11的旋轉速度R1和下部輥13的旋轉速度R2控制為與第二傳送機17的行進速度V2相同,或控制為第一傳送機15的行進速度V1與第二傳送機17的行進速度V2之間的中點速度。
現在將描述輥11和13的功能。引入面團9從第一傳送機15中被供給到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之間的通路中,在所述第一傳送機15上,面團9是細長團形式的。接著可通過使用輥11和13而執行將面團9壓扁和形成為片狀的操作。上部輥11碾壓并伸展面團9的上表面。同步地,下部輥13碾壓并伸展面團9的下表面,同時下部輥13搖擺以與面團9相對并相隔。因此,穿過輥11和13之間通路的面團9在第二傳送機17上是片狀的,沒有任何不期望的起皺或破裂的情況。
由于下部輥13搖擺以與面團9相對并相隔,因此面團9可重復地被輥11和13按壓和擠壓。因此,輥11和13之間的面團9比以前更加臨時流態化,以使其可在無需高壓的情況下可容易地由輥11和13碾壓、壓扁和伸展成面片。這可在沒有例如發酵面團的凝膠體的不期望的斷掉的網狀結構的情況下產生具有預定厚度的面片。此外,由于面團與輥的旋轉運動使得它們之間的不期望的粘著作用最小化,因此可減少撒在面團上的通常形成粉狀材料的防粘劑的量。
盡管下部輥13的擺動可導致軸29的振動,但是平衡器30將那些振動控制在最小化以避免劇烈振動。
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A使用包含一個初級輥11和一個次級輥13的一對輥。更具體地說,初級輥11和次級輥13是位于引入面團9上表面上的上部輥11和沿豎直方向與上部輥11相對以適合于水平方向上的引入面團9的下部輥13。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明白的是,本發明不必局限于這種設計,而是在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可對其進行改變。例如,可如下對其進行改變1)第一水平傳送機15和第二水平傳送機17都可用立式傳送機(未示出)來代替,從而可沿豎直方向傳送引入面團9。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其中在水平方向上一個輥與另一個輥相對的一對輥,以便于適合于豎直方向上的引入面團9的特征。
2)可用立式傳送機(未示出)來代替第一水平傳送機15,從而引入面團9是在立式傳送機上被傳送的并向第二水平傳送機17的方向進發。在這種情況下,可用其中初級輥與次級輥沿傾斜方向相對的一對輥來代替一對輥11和13。沿傾斜方向布置的輥可設在立式傳送機與第二水平傳送機17的轉折點處。
3)在上述替換設計1)和2)中,一對輥可用多對輥,例如、兩對或三對或更多對輥來代替。
4)在上述替換設計1)、2)和3)中,初級輥和次級輥還可用一組協同輥和一組次級輥來代替,使得一組輥包括至少一個輥,而另一組包括可具有比第一組輥更多或更少的多個輥。
5)在上述替換設計1)到4)中,初級輥(或多個初級輥)的直徑可不同于次級輥(或多個次級輥)的直徑。
6)在上述替換設計5)中,如果初級輥(諸如上部輥11)或多個初級輥的直徑大于次級輥(諸如下部輥13)或多個次級輥的直徑的話,那么每個對應輥接觸引入面團9上表面的區域就可能沿引入面團9的傳送方向進一步延伸。這樣,每個次級輥的載荷可能被逐漸地施加于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上,從而使得引入面團9變厚。
7)作為上述替換設計4)和5)的組合,可提供一個次級輥(諸如下部輥13)和多個(諸如三個)其每個直徑都小于所述次級輥直徑的初級輥以獲得與替換設計6)相同的作用。多個初級輥以與第一傳送機的傳送方向相一致的方式呈一排布置。在該排中,下游端的初級輥最好最好是偏移的,以使其與上游端的初級輥相比更緊密地接觸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
圖2B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拉張器1B。在第二實施例中,為了簡化拉張器1B的結構,省略了在第一實施例中用于使得下部輥13旋轉的第三馬達M3(見圖1A)。代替第三馬達M3,如上所述在第一實施例中使得旋轉軸29旋轉的第二馬達M2也使得下部輥13旋轉。
為了實現該目的,第二馬達M2具有延長的輸出軸40。延長的輸出軸40與驅動皮帶輪37a相連,所述驅動皮帶輪37a具有大于第一實施例中驅動皮帶輪37(如圖1A中所示的)的直徑。第二馬達M2的延長輸出軸40還與驅動皮帶輪41相連,所述驅動皮帶輪41在第一實施例中與第三馬達M3相連。
如第一實施例中一樣,第一環狀帶39被附繞在從動皮帶輪35和驅動皮帶輪37a周圍。然而,在第二實施例中,由于驅動皮帶輪37a具有更大的直徑,因此驅動皮帶輪37a與第一環狀帶39在從動皮帶輪35和驅動皮帶輪37a之間形成變速器45。
那么,只有第二馬達M2可以驅動的方式使得下部輥13以及旋轉軸29旋轉。
驅動皮帶輪37a最好是提供變速器45的三角皮帶輪,從而上部輥13與旋轉軸29的旋轉速度之間的比例可不受限制地改變。
由于只需要兩個馬達M1和M2,因此拉張器1B的結構可更加簡化。
或者可通過用合適的傳送設施連接上部輥11與下部輥13而進一步將第二實施例的拉張器1B簡化為省略第一馬達M1形式的。
圖2B以齒輪機構47的形式示出了所述傳送設施的一個示例。在齒輪機構47中,上部齒輪11G和下部齒輪13G與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在圖2B中所述輥都沒有示出)相連。上部齒輪11G穩固地與第一中間齒輪49相嚙合,而下部齒輪13G穩固地與第二中間齒輪51相嚙合,所述第二中間齒輪51穩固地與第一中間齒輪49相嚙合。上部齒輪11G具有居中樞銷53A,而第一中間齒輪49具有居中樞銷53B,所述居中樞銷53B通過第一連接臂55與居中樞銷53A樞轉地連接。同樣地,下部齒輪13G具有居中樞銷53C,而第二中間齒輪51具有居中樞銷53D,所述居中樞銷53D通過第二連接臂57與居中樞銷53C樞轉地連接。而且,第一中間齒輪49的居中樞銷53B通過第一連接臂59與第二中間齒輪51的居中樞銷53D樞轉地連接。
利用齒輪機構47,第二馬達M2所導致的下部輥13的旋轉可通過下部齒輪13G、第二中間齒輪51、第一中間齒輪49以及上部齒輪11G被傳輸到上部輥11。因此,可省略用于使得上部輥11旋轉的第一馬達M1。
通過提供其中上部齒輪11G的直徑與下部齒輪13G的直徑相同、第一中間齒輪49的直徑與第二中間齒輪51的直徑相同的一種設計,可使得上部輥11的旋轉速度與下部輥13的旋轉速度相同。與此相反,與齒輪的不同直徑有關,上部輥11的旋轉速度可與下部輥13的旋轉速度不同。
或者也可考慮不同于齒輪機構47的另一種傳送設施。作為簡單化傳送設施的一個示例,以“8”字形扭絞的環狀帶(未示出)可附繞在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周圍。
在第二實施例中,輥11和13以及傳送機15和17的布置可被改變為與如上述第一實施例中1)到7)中所列示的那些相同的布置。
現在參照圖3,圖3中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拉張器1C,其中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之間的間隙是可調節的以便于控制引入面團9的厚度。在與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方式下,引入面團9正好從第一傳送機15的下游穿過設備1C的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之間的通路。從這一點來說可控制引入面團9的厚度。
在第一實施例中,如圖1A中所示的,上部輥11的旋轉軸23兩端的軸承19和21直接從框架5和7上懸吊下來。與之相反,第三實施例的軸承19和21被安裝于軸承座59A和59B上,所述軸承座59A和59B的上端具有螺母61A和61B。螺母61A和61B以可調節的方式被固定于豎直地從框架5和7上懸吊下來的雙頭螺栓63A和63B上。視螺母61A和61B相對于雙頭螺栓63A和63B的固定位置而定,旋轉軸23的水平面以及上部輥是可調節的,因此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之間的間隙是可調節的。通過調節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之間的間隙可控制引入面團9的厚度。
由于上部輥11的旋轉軸23在兩個位置(在其兩端)被支撐,因此必須避免螺母61A和61B與雙頭螺栓63A和63B之間的任何不均勻的固定。為了實現此類目的以及為了以和諧的方式均勻地轉動兩個螺母61A和61B,螺母61A和61B最好裝有鏈輪65A和65B。而且,環鏈67被附繞在鏈輪65A和65B周圍以使得它們沿同一方向一致地轉動。因此,可同步地調節軸承座59A和59B的水平面以及旋轉軸23兩端的水平面。因此,可獲得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之間的期望間隙以助于引入面團9的厚度控制。
可用能夠使得兩個螺母以和諧的方式均勻轉動的其他適合的裝置代替鏈輪65A、65B和環鏈67。
在第三實施例中,通過調節上部輥11的旋轉軸23的水平面而調節上部輥11和下部輥13之間的間隙。或者,或是上部輥11的旋轉軸23的高度或是下部輥13的旋轉軸29的高度(或者兩者)是可調節的。通過提供如上所述和如圖3中所示的與旋轉軸23相同的布置可調節下部輥13的旋轉軸29的水平面。
在第三實施例中,輥11和13以及傳送機15和17的布置可被改變為與如上述第一實施例中1)到7)中所列示的那些相同的布置。
圖4A和4B示出了可代替第一、第二和第三實施例的下部輥(或次級輥)13的替換次級輥13A。圖4A和4B是示意性的并且是不按比例的。可使得該輥13A搖擺以使其與初級輥(或上部輥)11相對或相隔。由馬達(未示出)使之旋轉的次級輥13A被托架69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托架69被豎直地并且可滑動地安裝于導柱73上,所述導柱73通過可滑動元件諸如球軸套75被附于固定元件(例如,框架)71上。托架69具有狹縫77,所述狹縫77平行于輥13A的縱向中心軸。狹縫77接收旋轉元件79的銷81,所述旋轉元件79在馬達(未示出)的作用下繞著其旋轉軸P旋轉。旋轉元件79還具有用以平衡次級輥13A與托架69等的平衡錘79W。
當旋轉元件79繞著其旋轉軸P旋轉時,銷81旋轉并因此沿狹縫77移動以便于引起托架69的豎直振動。盡管豎直振動的托架69是示意性的(如圖4A中所示的),但是在實際中其豎直振動的范圍是幾毫米。
如圖4B中所示的,銷81最好從旋轉元件79上的徑向雙頭螺栓83上的螺母85中伸出。這樣,可通過調節徑向雙頭螺栓83上的螺母85的位置而改變銷81與旋轉軸P之間的徑向長度。這樣可根據面團9的特性或碾壓面團的期望厚度而調節次級輥13A的振動的范圍。
圖5A和5B示出了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拉張器1D,其中使用了代替第一實施例的初級輥11的替換初級輥或上部輥11A。
如圖5A和5B中所示的,一些部件用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從而表示其布置與功能與第一實施例的那些都是相同的。
初級輥11A的旋轉軸23和其相關機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初級輥11的那些都是相同的,并且由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初級輥11A包括一對圓盤11P以及多個行星齒輪輥11R,所述圓盤11P限定初級輥11A的兩端,所述多個行星齒輪輥11R基本上平行于位于圓盤11P之間的旋轉軸23。每個行星齒輪輥11R都被圓盤11P以可旋轉的方式這樣支撐,即,使得行星齒輪輥11R沿圍繞旋轉軸23的圓周以均勻的間隔布置。也就是,初級輥11A的旋轉表面形成行星齒輪輥11R的軌道。因此,當第一馬達M1及其相關部件使得旋轉軸順時針(如圖5B中R所表示的)旋轉時,每個行星齒輪輥11R都沿引入面團9的行進方向繞旋轉軸23旋轉。每個旋轉的行星齒輪輥11R還通過接觸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而在其自己的軸線上旋轉。這使得引入面團9同樣被伸展,通過使其穿過(行星齒輪輥11R與次級輥13之間的)間隙而減小其厚度,所述間隙小于引入面團9的初始厚度。
初級輥11A最好包括合適的元件以助于或激化行星齒輪輥11R的旋轉。例如,如圖5B中所示的,初級輥11A可相對于次級輥13被移動到其一端(圖5B中的左側處),以便于提供用以安置一種元件(諸如皮帶22)的空間,以激化行星齒輪輥11R的旋轉。當一個行星齒輪輥11R接觸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時,行星齒輪輥11R的一端(圖5B中的左側處)還與皮帶22相抵觸以便于激化其旋轉。這種布置可減小行星齒輪輥11R與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之間的不期望的滑動。因此,可充分避免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出現不期望的起皺或破裂的情況,因此可產生引入面團片的期望形狀。
從第四實施例的初級輥11A與第一實施例的初級輥11之間的比較可看出,初級輥11A包括多個行星齒輪輥11R,而初級輥11只由一個輥構成。因此第四實施例的初級輥11A具有一些不同于第一實施例的初級輥11的特征,盡管第四實施例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似的功能。
參照圖5A,將詳細地描述初級輥11A的功能。在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下,次級輥13現在旋轉并搖擺以與初級輥11A相對并相隔。此時,初級輥11A也與第一實施例的初級輥11相同的方式旋轉。當一個行星齒輪輥11R被布置于靠近于旋轉軸23和29的中心的假想的豎直軸(未示出)上時,初級輥11A與次級輥13之間的間隙是最小的。然后在初級輥11A旋轉的作用下,行星齒輪輥11R從假想的豎直軸朝向引入面團9的行進方向逐漸移動。此時,次級輥13搖擺以逐漸地與初級輥11A相分隔,所述搖擺是由于次級輥13的擺動引起的。然后次級輥13與初級輥11(或剛剛從假想的豎直軸處移動的一個行星齒輪輥11R)之間的間隙略微增大到大于最小間隙。因此,初級輥11A與次級輥13之間的間隙在最小間隙與略微增大間隙之間交替,以碾壓引入面團9。
那么主要的是,布置于假想的豎直軸上的相鄰行星齒輪輥11R與次級輥13之間的間隔的中點搖擺以便于逐漸地接近初級輥11A。該運動使得引入面團9在初級輥11A與次級輥13之間略微升起以便于為其上表面形成略微凸起形狀,以臨時進一步使其流態化,從而可容易地用輥11A和13碾壓、壓扁和伸展引入面團9。
或者,通過調節次級輥13的擺動范圍,初級輥11A與次級輥13之間的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可在略微凸起的形狀(此時其相對表面具有略微凹入的形狀)與略微凹入的形狀(此時其相對表面具有略微凸起的形狀)之間交替。
同樣地,可將用于使得次級輥13搖擺的機構提供給初級輥11A而不是提供給次級輥13。在這樣一種布置下,當初級輥11A搖擺以接近次級輥13從而使得引入面團9略微降低時,引入面團9的上表面具有略微凹入的形狀。
如果期望的話,初級輥11A與次級輥13可互換。
次級輥13的擺動向引入面團9提供攪拌作用。而且,由于次級輥13搖擺,可任意地改變初級輥11A與次級輥13之間的間隙以及攪拌作用的強度。
可根據引入面團9的特征相對于引入面團9的傳送速度而改變初級輥11A的旋轉速度和次級輥13的振動量。
圖5A中所示的輥以及傳送機15和17的布置可被改變為與如上述第一實施例中1)到7)中所列示的那些相同的布置。
圖6A和6B示出了具有橢圓軌道中的多個細長行星齒輪輥95的替換初級輥11B。初級輥11B包括附繞沿傳送方向布置的這對端部鏈輪齒91的一對環鏈93。每個細長行星齒輪輥95的兩端都被環鏈93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以使得細長行星齒輪輥95以等間隔布置。
最好靠近傳送機15和17的兩個橫向側部設置一對導向構件97,諸如導軌,以便于引導和激化行星齒輪輥95的旋轉。
明顯地,初級輥11B(圖6A和6B)具有比初級輥11A(圖5A和5B)更長的軌道。這表明在行星齒輪輥95施加用以伸展和碾壓面團9的力的方面,前者具有比后者更擴展的范圍。在具有這樣更長的軌道的情況下,可以平行的方式提供兩個或多個與次級輥13相似的次級輥。在這種情況下,在相鄰次級輥之間可提供一個或多個輔助傳送機(未示出)。
盡管以橢圓軌道的形式示出了行星齒輪輥95的軌道,但是所述軌道也可為矩形軌道或三角形軌道等。在任一種情況下,與次級輥13和傳送機15及17相對的行星齒輪輥95最好被如此布置,即,使得它們的軌道從上游到下游向下傾斜。
圖7A和7B示出了另一個替換初級輥94。在引入面團9的通路的橫向側部處設有一對導軌90(在圖7B中只示出了一個)。每個導軌90都具有以可滑動的方式接收滑動元件92的細長凹槽,所述凹槽彼此相對。對應的滑動元件92可旋轉地支撐初級輥94的每個端部。(盡管圖7A和7B只示出了一個初級輥94,但是提供了多個這樣的輥。)為每個初級輥94提供了一對臂96(圖7A和7B中只示出了一個)。每個臂96的一個端部都與滑動元件92相連接,同時其另一個端部被驅動地連接于往復式機構,諸如曲柄機構,以便于提供滑動元件92在細長凹槽中的滑動。在靠近于傳送機15和17的兩個橫向側部處設置了與圖6A和6B中的導向構件51相似的一對導向構件98(圖7B中只示出了一個),以便于引導和激化初級輥94的旋轉。
當往復式機構使得滑動元件92在導軌90中沿面團9的傳送方向往復移動時,初級輥57通過接觸導向構件98而沿面團9的傳送方向積極地旋轉。因此,初級輥94沿面團9的傳送方向的積極旋轉與次級輥13的振動和旋轉運動合作,以助于面團9的伸展和碾壓。
盡管已經以幾種形式示出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都應該明白的是,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保護范圍的情況下可對本發明作出各種改變和修正。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伸展和碾壓一團食物面團條以形成面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至少一個初級細長輥和至少一個次級細長輥,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都基本上垂直于食物面團條的長度方向,并且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以在它們之間提供用以接收引入面團條的間隙的方式彼此相對;以及使得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中的至少一個搖擺,從而使得至少一個細長輥與相應的細長輥相對并相隔,從而間隙中引入的食物面團條被伸展和碾壓以形成面片。
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使得間隙在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之間交替的這樣一個步驟,其特征在于,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之間尺寸上的差異為微小差異。
3.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還包括這樣的步驟使得間隙中的引入食物面團條移動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中的至少一個中,以使得引入面團從所述至少一個細長旋轉輥中略微伸出并與之略微相隔。
4.一種用于伸展和碾壓一團食物面團條以形成面片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用于在其上沿行進方向連續地輸送食物面團條的第一輸送裝置,所述行進方向基本上平行于食物面團條的長度方向;至少一個初級細長輥和至少一個次級細長輥,所述至少一個初級細長輥和至少一個次級細長輥基本垂直于所述行進方向,并且所述至少一個初級細長輥和至少一個次級細長輥以在它們之間提供用以接收從第一輸送裝置中引入的面團條的間隙的方式彼此相對;用于使得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中的至少一個振動的振動裝置,從而使得至少一個細長輥與相應的細長輥相對并相隔,從而間隙中引入的食物面團條被伸展和碾壓以形成面片;以及第二輸送裝置,用于從間隙中接收面片并在其上輸送面團。
5.如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沿引入面團的行進方向旋轉。
6.如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可由獨立的馬達驅動。
7.如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裝置可由獨立的馬達驅動。
8.如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可由共用的馬達驅動。
9.如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裝置可由共用的馬達驅動。
10.如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裝置可在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之間交替間隙,其中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之間尺寸上的差異是微小差異。
11.如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設備,還包括用于以這種方式將間隙中的引入食物面團條移動到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的至少一個中的裝置,所述方式即,使得引入的面團從該至少一個細長旋轉輥處略微伸出并與該至少一個細長旋轉輥略微隔開。
12.如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細長輥和次級細長輥中的至少一個可包括多個行星齒輪輥,其中當沿其軌道移動時每個行星齒輪輥都轉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披露了一種用于伸展和碾壓一團食物面團條以形成面片的設備。第一傳送機(15)沿平行于面團條(9)的行進方向連續地傳送一團面團條(9)。該引入的面團條(9)在初級輥(11)和次級輥(13)之間通過并穿過,所述次級輥(13)與初級輥(11)相對并相隔,以使得引入的面團條被伸展和碾壓成面片形式的。
文檔編號B29C43/44GK1516552SQ0380042
公開日2004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2日
發明者森川道男, 上野貞男, 男 申請人:雷恩自動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