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產排吸兩用氣液輸送軟管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氣液輸送軟管的模具,特別涉及一種生產氣液輸送軟管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排吸兩用氣液輸送柔性軟管的制造方法為硬芯棒成型方法,硬芯棒外徑固定不變,其芯棒為鋼的或輕合金的,其外徑為膠管的公稱內徑,芯棒長短與其三輥成型機相匹配,一般長為5m、10m、20m定長。
操作過程為,首先將內膠層套入經防粘處理的硬芯棒,接著沿硬芯縱向纏上增強纖維織物,如需要可根據要求的工作壓力將鎧裝鋼絲也可一次纏上。然后再纏繞上外膠層,包上水包布,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硫化成型、熟化定型后,要打開水包布,用牽引機將其從硬芯棒上拉出脫胎,經過整理,盤卷包裝。
用此方法,柔性軟管是在直徑恒定的硬芯棒模具上制造成型,因為硬芯棒模具的直徑恒定,雖然孔徑準確,但在加工過程中存在硬芯棒模具脫胎困難的問題。而且,因為硬芯棒模具長度越長,脫胎越困難,所以硬芯棒模具長度不能過長,受硬芯棒模具長度限制,軟管生產長度也受到制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排吸兩用氣液輸送軟管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解決了柔性軟管加工過程硬芯棒模具脫胎困難、軟管長度受硬芯棒模具長度限制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產排吸兩用氣液輸送軟管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包括連接桿、定位錐臺、弧形鋼板和扇形連接鋼件等;所述的連接桿穿過定位錐臺并與定位錐臺剛性連接,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為多個,沿垂直于所述的連接桿的方向放在所述的定位錐臺的錐面上,相鄰的扇形連接鋼件之間有一縫隙,所述的連接桿可帶動定位錐臺脫離扇形連接鋼件;所述的弧形鋼板分別與對應的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固定連接,所述的弧形鋼板構成一圓柱面。
上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中,所述的定位錐臺同向設置,所述的連接桿為一個且剛性連接所有的定位錐臺。
上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中,所述的連接桿為兩個,每個連接桿分別剛性連接同向設置的所述的定位錐臺。
上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中,所述的定位錐臺錐面上等分設置有多個定位凸塊,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分別位于相鄰定位凸塊之間。
上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中,所述的定位錐臺的多個定位凸塊為3個,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和弧形鋼板相應地為3的倍數。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生產的柔性軟管,保留了原有硬芯棒成型膠管孔徑精確的優點,同時,可提高管子的耐壓強度和解決了硬芯脫胎困難的技術難題,降低了生產成本,可實現清潔生產。
上述的模具的特點在于加工方便、成本低,組裝成的硬芯棒可按生產排吸兩用軟性軟管的長度連接其長度,在軟性軟管成型脫胎時由于其模具可變徑,因此生產工藝上便于軟管脫胎操作,不需要應用牽引機硬拉脫胎,從而節省了動力設備。用其模具生產的管子,耐正負壓性能好、耐低溫性能好、耐腐蝕,彎曲半徑小,單位長度重量低,長度可根據用戶需要生產,可用于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各種油品、清水及海水,可廣泛用于軍事后勤保障、裝備配套及海洋油田、城市煤氣等領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實施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實施例的定位錐臺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的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有兩個連接桿的實施例示意圖;圖5柔性管接頭示意圖;圖6利用模具加工柔性管的步驟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排吸兩用氣液輸送柔性軟管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實施例示意圖,本實施例采用120°的弧形鋼板,所以硬芯棒模具為三瓣式。圖1中主要包括有120°弧形鋼板1,120°扇形連接鋼件2,定位錐臺3,連接桿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實施例的定位錐臺示意圖,包括定位凸塊5。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實施例的定位錐臺示意圖,定位錐臺3的錐面上等分設置有三個定位凸塊5,扇形連接鋼塊2位于兩個定位凸塊5之間,每個扇形連接鋼塊對應固定連接一個弧形鋼板,固定連接可通過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實現,這樣兩個定位錐臺3、六個扇形連接鋼塊2和三個弧形鋼板1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圓柱體,連接桿4穿過兩個定位錐臺3并與定位錐臺3剛性連接,兩個定位錐臺3的設置方向一致,也就是說錐臺的大截面沿連接桿4朝向同一個方向,這樣就組成了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在應用過程中,當完成排吸兩用軟管的制造工序后,拉動模具的連接桿4使定位錐臺3從小截面往大截面方向位移,也就是在和扇形連接鋼塊的接觸處使定位錐臺由粗變細,使定位錐臺3脫離扇形連接鋼塊2,使得硬芯棒模具直徑收縮,順利抽出硬芯棒模具,取下制好的排吸兩用軟管,從而順利完成軟管的脫胎操作。
請參閱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包括弧形鋼板1,扇形連接鋼塊2,定位錐臺3,連接桿4。定位錐臺3都為同向設置,連接桿4剛性連接所有的定位錐臺,推動連接桿4可使定位錐臺3脫離扇形連接鋼塊2,從而使得硬芯棒模具直徑收縮。本實施例多增加了一個定位錐臺,相應增加了弧形鋼板和扇形連接鋼塊,從而增加了硬芯棒模具的長度,可以生產相應長度的軟管。
另外,請參閱圖4,本實用新型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帶有兩個連接桿的實施例示意圖,定位錐臺也可異向設置,但是被同一個連接桿連接的定位錐臺必須同向設置,由兩個連接桿在模具兩端拉動,可使定位錐臺脫離扇形連接鋼塊,從而使得硬芯棒模具直徑收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硬芯棒模具顯著區別在于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的弧形鋼板和扇形連接鋼件,定位錐臺等相互組合可以解決模具的接長和模具的變徑問題,從而改變了原來只能生產定尺寸的排吸軟性管的歷史,解決了脫胎時的技術難題。
下面結合DN200軟管對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生產排吸兩用氣液輸送柔性軟管的過程進行說明圖5為柔性管接頭示意圖。其中包括,接頭41,接頭密封圈42,外鋼絲43,密封圈44,增強層及內外膠層45,內鋼絲46。
請參考圖6,為利用模具加工柔性管的步驟圖,該軟管的加工過程將圖1中的120°弧形鋼板1,120°扇形連接鋼件2,定位錐臺3,連接桿4,組合成硬芯棒模具,并用此模具加工軟管。包括如下步驟110、連接桿4穿過定位錐臺3并與定位錐臺3剛性連接;120、扇形連接鋼件2放在定位錐臺3的錐面上且位于定位錐臺3的兩個定位凸塊之間;130、弧形鋼板1與扇形連接鋼件2固定連接,弧形鋼板組成一圓柱面,相鄰的扇形連接鋼件之間設有一縫隙。
210、將接頭41固定在硬芯棒模具上。
接頭41外端連接面可根據用戶要求加工,接頭41的內端連接軟管端,必須具有(1)、防止軟管脫出的臺階凸起結構。(2)、安裝密封圈的定位密封凹槽。(3)、具有安裝內骨架鋼絲的凹槽。(4)安裝好密封圈。
220、將準備好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放置到三輥成型機上即可以進行成型操作。
230、固定好內骨架鋼絲46,按照設計的鋼絲直徑和螺距進行內骨架的纏繞,以便提高軟管的耐負壓性能。然后進行內膠層的纏繞,我們選用耐油、耐腐蝕、低溫性能好的聚氨酯涂敷的尼龍纖維布。再進行增強層的纏繞,我們選用成本造價低的低溫耐油性能好的聚乙烯薄膜。接著外膠層保護層的纏繞,仍采用聚氨酯涂敷的尼龍纖維布,選擇草綠色或迷彩色。最后進行外鎧鋼絲的纏繞,以進一步增強對軟管的保護和提高其耐壓性能。
240、軟管制成后,進行接頭的封頭,利用專用卡式包箍將軟管與接頭牢固封住,防止軟管的內骨架亂絲和軟管的滲漏和脫落。(小口徑的軟管也利用液壓機進行封頭。)300、拉動模具連接桿使定位錐臺從小往大方向位移,從而連接桿可帶動定位錐臺脫離扇形連接塊,使得硬芯模具直徑收縮,順利抽出模具,取下制好的排吸兩用軟性軟管。然后對軟管進行整理、檢驗,盤卷、包裝入庫。
因此應用所述模具及制管工藝方法能夠達到清潔生產,節省動力設備,提高了排吸兩用軟性軟管的性能。
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模具的結構可以有相應的改變,但這些相應的改變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生產排吸兩用氣液輸送軟管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連接桿、定位錐臺、弧形鋼板和扇形連接鋼件;所述的連接桿穿過定位錐臺并與定位錐臺剛性連接,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為多個,沿垂直于所述的連接桿的方向放在所述的定位錐臺的錐面上,相鄰的扇形連接鋼件之間有一縫隙;所述的弧形鋼板分別與對應的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固定連接,所述的弧形鋼板構成一圓柱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錐臺同向設置,所述的連接桿為一個且剛性連接所有的定位錐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為兩個,每個連接桿分別剛性連接同向設置的所述的定位錐臺。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錐臺錐面上等分設置有多個定位凸塊,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分別位于相鄰定位凸塊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錐臺的多個定位凸塊為3個,所述的扇形連接鋼件和弧形鋼板相應地為3的倍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排吸兩用氣液輸送軟管的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包括連接桿、定位錐臺、弧形鋼板和扇形連接鋼件等;所述的連接桿穿過定位錐臺并與定位錐臺剛性連接,扇形連接鋼件為多個,沿垂直于連接桿的方向放在定位錐臺的錐面上,相鄰的扇形連接鋼件之間有一縫隙;所述的弧形鋼板分別與對應的扇形連接鋼件固定連接,所述的弧形鋼板構成一圓柱面。該組合式硬芯棒模具可方便拆裝、可改變直徑及長度,解決了柔性軟管加工過程硬芯棒模具脫胎困難、軟管長度受硬芯棒模具長度限制的問題。
文檔編號B29C47/20GK2644145SQ03209408
公開日2004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11日
發明者王大為, 陳剛, 張衛華, 孫建勛, 張柏弟, 杜云崗 申請人:天津新科成套儀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