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壓鎖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模具組有效合模的結構,尤其是一種氣壓鎖模結構。
但前述機構由于其結構及動作均相當復雜,因此不但裝配成本相當高,而且各元件間的磨損現象劇烈又會導致維護成本高昂。
為改善以上機構的缺點,目前臺灣較佳的輔助鎖模機構如臺灣第421132號專利所示該機構是包含有直接受一驅動裝置所推動以水平方向往復移動的一活動模板,以可略為移動方式設于該活動模板上的一鎖模背板,該鎖模背板的一側可用以掛設模具組,其相向于該活動模板的一側則設有一環狀溝槽,環狀溝槽內嵌置有相當彈性的一○型環,且該○型環略突出于鎖模背板端面外的部份外緣,是恒與活動模板的相向端面接觸,藉以形成可供壓縮空氣充入其間的一氣壓室。當壓縮空氣經由一管道充入該氣壓室之內時,壓縮空氣可迫使該鎖模背板帶動其上的模具組朝合模方向前進,并使該模具組間形成一預設的合模壓力。
該機構僅藉由一彈性○型環即可形成氣壓室的結構,由于制造及維護成本均相當低廉,因此已取代前述極為復雜的傳統式鎖模機構。
然而,此氣體輔助鎖模結構于實施上仍有尚待改善之處。第一由于○型環在溝槽中不斷重復的壓縮、伸張動作,與溝槽壁面不斷往復磨擦,因此使用一段時間后不免發生表層磨耗并導致密封不良的情形。第二因為該○型環雖然具有彈性,但由于其伸縮形變率相當小,因此該氣壓室在充氣前后的體積變化亦不大,所以僅可適用在相向的二模具間距極小的情況,而一旦由于驅動裝置推移未達定位或其肘節機構略有磨損,而導致該間距加大時,其伸張程度有限的氣壓室,仍無法迫使二個模具組準確合模或形成預定的合模壓力。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使所形成的氣壓室產生較大位移行程的氣壓鎖模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包括有一活動模板、一鎖模背板及一彈性膜片,其中,活動模板可沿預定方向往復移動,并具有一第一內側端面;鎖模背板設于活動模板上,并可相對于活動模板的第一內側端面沿預定方向往復移動,且其具有與第一內側端面相向的第二內側端面,以及連通于鎖模背板周邊與第二內側端面間的通道;該彈性膜片具有預定面積,其周緣部位固定于第二內側端面上,中央區域與第二內側端面之間形成可變體積的氣壓室,通道的一端與氣壓室內部相連通。
采用上述結構后,藉由彈性膜片所形成的各該氣壓室,在使用時與現有技術相比可獲得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由于各該氣壓室系藉由各該彈性膜片的鼓起與收縮以改變其體積,因此并不受到重復磨擦而損耗的各該彈性膜片,將具有相當長的使用壽命。
二、由于各該彈性膜片以受充氣而鼓起的膨脹方式,因此其鼓起時的中央區域將可與該第二內側端面相隔一相當大的距離,換句話說,即使該二活動模板推動該二模具至最接近位置,而該二者仍相隔有一較大的距離,藉由可產生較大位移量的各該氣壓室,將仍可彌補該距離,并以適當的壓力使該二模具合模。
三、藉由該氣壓室具有可大幅度改變其體積的優點,制造者將可以降低對連拉接于活動模板上的受氣壓缸驅動的連桿組的精密度的要求,而減少其加工成本。且當該連桿組于受到磨損以致無法推動各該活動模板到達最接近位置時,各該氣壓室仍可以使該二模具有效地合模,并藉此大幅減少使用者維護該機具的成本。由于由通道注入氣壓室內的壓縮空氣,在迫使該氣壓室體積膨脹的同時,可賦予鎖模背板朝相背于活動模板方向移動的強大推力,并據以形成為鎖模背板的合模壓力,得到低磨耗、壽命長的氣壓鎖模裝置。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盡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顯示其氣壓室動作前的狀態。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顯示其氣壓室動作時的狀態。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該活動模板12分別連接于受一氣壓缸所驅動一連桿組上(如圖中虛線部份所示),并可沿一水平方面往復移動,其移動方向上分別形成一第一內側端面2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以二個活動模板12為例,在實際運用中,亦可將其中之一設為并不受該氣壓缸所驅動而是固定不動的。
該鎖模背板14,分別吊掛于鎖固在各該第一內側端面20上的若干螺栓22上,第二內側端面40設于其相向于對應的該第一內側端面20的一側,若干個嵌塊42設于相對于該第一內側端面20的另一側,以供掛設一模具44于其間,一通道46連通于其一側邊的周邊外與該第二內側端面40中央區域之間。各該螺栓22上又分別套設有一螺旋形彈簧24,該彈簧24是介于該螺栓外徑較大的頭端與該鎖模背板14間的一螺旋型彈簧24,各該彈簧24分別形成迫使各該活動模板12與鎖模背板14相向接近的張力。
該彈性膜片16,分別呈矩形并位于對應的各該第一、第二內側端面20、40之間,并藉由具預定厚度的一矩形環框60以及若干個螺絲62,將其周邊部位緊密地壓制于該第二內側端面40上,以使其可彈性伸縮的中央區域與該第二內側端面40之間共同形成可改變其體積的一氣壓室64,且該氣壓室64內部與該通道46的一端相連通(如圖2所示)。
當各該氣壓缸動作時,經由其上的各該連桿組,將可迫使該二活動模板12朝合模方向相向接近,而于該二活動模板12到達其極限位置后,經由各該通道46注入該氣壓室64內的適量壓縮空氣,將迫使各該彈性膜片16的中央區域,分別朝向對應的各該第一內側端面20鼓起(即迫使該氣壓室64膨脹),以推頂對應的各該鎖模背板14再相向地持續前進一小段距離,藉此以使該二模具44可以緊密地結合(如圖3所示)。
前述實施例中,各環框60是將對應的各彈性膜片16固定于第二內側端40上,但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各環框60將各彈性膜片16固定于第一內側端面20上,使各氣壓室64形成對應的各彈性膜片16與第一內側端面20之間。在這種實施方式中,當該氣壓室64膨脹時,系藉由推頂第二內側端面40的方式,以達成迫使各鎖模背板14產生二度前進的動作。
又請參閱圖4所示,其所示的氣壓室64的特點在于當其膨脹時同時推抵位于其前后方的各第一、第二內側端面40,其結構上主要是將該氣壓室64形成于具彈性的一扁平狀氣囊66中,該氣囊66具有延伸至對應的各該活動模板12與鎖模背板14外的一進氣口660,籍此以使適量的壓縮空氣進入其內部后,兩側均朝外鼓起的該氣囊66。將同時推頂各活動模板12與鎖模背板14,以迫使該二模具44形成合模狀態;且由于該氣囊66膨脹時,是同時朝各該第一、第二內側端面20、40鼓起,因此具有較前述實施例加倍的橫向擴張行程,以及可使該鎖模背板14以加倍的速度朝合模方向前進。
在此實施例中,用以形成氣壓室64的氣囊66,除仍可沿用前述的環框60以將其固定于第一內側端面20或第二內側端面40上之外,亦可不使用環框60,而僅將其懸吊于對應的各活動模板12與鎖模背板14之間(圖中未示),或如圖4中所示,將其嵌置于各第一、第二內側端面20、40上所預設的凹陷部位中。
權利要求1.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包括有一活動模板、一鎖模背板及一彈性膜片,其特征在于活動模板可沿預定方向往復移動,并具有一第一內側端面;鎖模背板設于活動模板上,并可相對于活動模板的第一內側端面沿預定方向往復移動,且其具有與第一內側端面相向的第二內側端面,以及連通于鎖模背板周邊與第二內側端面間的通道;該彈性膜片具有預定面積,其周緣部位固定于第二內側端面上,中央區域與第二內側端面之間形成可變體積的氣壓室,通道的一端與氣壓室內部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設于活動模板周邊與第一內側端面間,彈性膜片周緣部固定于第一內側端面上,中央區域與第一內側端面之間形成可變體積的氣壓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膜片為彈性氣囊,設于活動模板與鎖模背板之間,其進氣口的末端延伸至活動模板與鎖模背板之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內側端面上固定有一環框,且環框將彈性膜片的周緣部貼覆于第二內側端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側端面上固定有一環框,且環框將彈性膜片的周緣部貼覆于第一內側端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當氣壓室由于壓縮空氣注入其內部而使其體積增大時,彈性膜片向外擴張的距離大于環框的厚度。
7.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模背板通過一個以上螺栓連結在活動模板上,且鎖模背板可沿螺栓的軸向于其上略為往復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模背板與活動模板間有一個以上彈簧。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模背板與活動模板間有一個以上彈簧,各該彈簧呈螺旋狀并分別套設于對應的螺拴上。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側端面與第二內側端面上分別設有可供彈性氣囊置于其間的一凹陷部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壓鎖模結構,包括有一活動模板、一鎖模背板及一彈性膜片。其中,活動模板可沿預定方向往復移動,并具有一第一內側端面;鎖模背板設于活動模板上,并可相對于活動模板的第一內側端面沿預定方向往復移動,且其具有與第一內側端面相向的第二內側端面,以及連通于鎖模背板周邊與第二內側端面間的通道;該彈性膜片具有預定面積,其周緣部位固定于第二內側端面上,中央區域與第二內側端面之間形成可變體積的氣壓室,通道的一端與氣壓室內部相連通。采用上述結構后,藉由彈性膜片所形成的各該氣壓室,在使用時與現有技術相比可獲得低磨耗且使用壽命長的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B29C45/64GK2552678SQ02262620
公開日2003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19日
發明者謝樹林 申請人:楊文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