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緩沖吊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緩沖吊鉤,包括有呈弧形的吊環,吊環的兩端分別通過開槽螺母固定于水平設置的蓋板上,蓋板的正下方平行設置有彈簧下座,蓋板通過四根拉桿螺柱與彈簧下座連接,蓋板與彈簧下座之間設置有緩沖單元,且緩沖單元穿過彈簧下座與吊鉤連接座連接,吊鉤連接座的下端連接有吊鉤。本實用新型一種緩沖掛鉤,解決了大吊鉤起吊較小重量時緩沖效果差的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緩沖吊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吊鉤,具體涉及一種緩沖吊鉤。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市場上無論進口或國產的吊鉤種類都非常的多,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特別是在起吊脆性桿件或易碎物品時,由于重力加速度而引起的慣性力極易使起吊物折斷或受損。
[0003]近20年來,電弧爐金屬冶煉使用的石墨電極生產技術在我國發展很快,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有很大的份額。石墨電極在生產過程中,起吊轉運、石墨電極使用中的起吊以及它們從生產廠到使用單位的起吊轉運都需要使用緩沖吊鉤。我國目前卻無此類產品,使很多用戶只能從國外購買緩沖吊鉤來使用;然而,國外的吊鉤不僅價高,而且大吊鉤在起吊較小重量時緩沖效果比較差。
[0004]由此可見,非常有必要研究出一種緩沖吊鉤,不僅能解決現有緩沖吊鉤只能從國外購買、成本高的問題,還能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吊鉤起吊較小重量時緩沖效果差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沖吊鉤,解決了大吊鉤起吊較小重量時緩沖效果差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緩沖吊鉤,包括有呈弧形的吊環,吊環的兩端分別通過開槽螺母固定于水平設置的蓋板上,蓋板的正下方平行設置有彈簧下座,蓋板通過四根拉桿螺柱與彈簧下座連接,蓋板與彈簧下座之間設置有緩沖單元,且緩沖單元穿過彈簧下座與吊鉤連接座連接,吊鉤連接座的下端連接有吊鉤。
[0007]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0008]每根拉桿螺柱的上端通過螺母與蓋板固定,每根拉桿螺柱的下端也通過螺母與彈簧下座固定。
[0009]緩沖單兀,包括有吊桿,吊桿由吊桿頭和桿部經連接構成;吊桿頭和桿部的上半段一起嵌套于導向座的內腔中,導向座的頂部敞開且設置有一圈環形臺面,導向座的底部中央設置有通孔,桿部的中部穿過通孔使桿部的下半段位于導向座外,桿部的上半段套于一根小吊重緩沖彈簧內,且小吊重緩沖彈簧的上端與吊桿頭接觸,小吊重緩沖彈簧的下端與導向座內腔底部接觸;桿部的下半段套于一根輔助彈簧內,且輔助彈簧的上端與導向座的底部接觸,輔助彈簧的下端與彈簧下座接觸;導向座連同吊桿一起套于一根主彈簧內,主彈簧的上端支撐于導向座的環形臺面下部,主彈簧的下端與彈簧下座接觸;桿部的最下端穿過彈簧下座與吊鉤連接座連接。
[0010]吊桿的桿部最下端外部設置有外螺紋,吊鉤連接座內設置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置有與桿部最下端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使吊桿的桿部最下端能與吊鉤連接座內的螺紋孔螺紋相接。
[0011]吊鉤連接座通過吊鉤組件防松銷及吊鉤銷組件與吊鉤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I)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吊鉤專門用于起吊脆性桿件材料和易碎、易損性物件。
[0014](2)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吊鉤特別能用于石墨電極(冶煉中的電弧爐使用的電極)的起吊,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我國這方面的空白,預計前景良好。
[0015](3)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吊鉤具有結構簡單、便于制造及成本低廉的優點。
[0016](4)將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吊鉤設計為5噸,現有的國外5噸吊鉤在起吊較小起吊物時是沒有緩沖的,原因是彈簧是按5噸設計,而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吊鉤哪怕起吊物只有0.1噸時,也具有良好的緩沖效果,這也是優于國外同類產品的亮點。
[0017](5)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吊鉤,若使用單位最大吊重在4.5噸至5噸之間時,可以取掉輔助彈簧,方便用戶使用。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緩沖吊鉤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緩沖吊鉤內吊鉤連接座與吊鉤之間連接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吊環,2.蓋板,3.開槽螺母,4.小吊重緩沖彈簧,5.輔助彈簧,6.彈簧下座,
7.吊鉤組件防松銷,8.吊鉤銷組件,9.吊鉤,10.吊鉤連接座,11.螺母,12.拉桿螺柱,13.主彈簧,14.導向座,15.吊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2]本實用新型一種緩沖吊鉤,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有呈弧形的吊環I,吊環I的兩端分別通過開槽螺母3固定于水平設置的蓋板2上,蓋板2的正下方平行設置有彈簧下座6,蓋板2通過四根拉桿螺柱12與彈簧下座6連接,蓋板2與彈簧下座6之間設置有緩沖單元,且緩沖單元穿過彈簧下座6與吊鉤連接座1連接,吊鉤連接座1的下端連接有吊鉤9。
[0023]每根拉桿螺柱12的上端都通過螺母11與蓋板2固定,每根拉桿螺柱12的下端也都通過螺母11與彈簧下座6固定。
[0024]緩沖單兀,如圖1所不,包括有吊桿15,吊桿15由吊桿頭和桿部經連接構成;吊桿頭和桿部的上半段一起嵌套于導向座14的內腔中,導向座14的頂部敞開且設置有一圈環形臺面,導向座14的底部中央設置有通孔,桿部的中部穿過通孔使桿部的下半段位于導向座14夕卜,桿部的上半段套于一根小吊重緩沖彈簧4內,且小吊重緩沖彈簧4的上端與吊桿頭接觸,小吊重緩沖彈簧4的下端與導向座14內腔底部接觸;桿部的下半段套于一根輔助彈簧5內,且輔助彈簧5的上端與導向座14的底部接觸,輔助彈簧5的下端與彈簧下座6接觸;導向座14連同吊桿15—起套于一根主彈簧13內,主彈簧13的上端支撐于導向座14的環形臺面下部,主彈簧13的下端與彈簧下座6接觸;桿部的最下端穿過彈簧下座6與吊鉤連接座10連接。
[0025]吊桿15桿部最下端外部有外螺紋,吊鉤連接座10內設置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置有與桿部最下端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使吊桿15的桿部最下端能與吊鉤連接座10內的螺紋孔螺紋相接。
[0026]如圖2所示,吊鉤連接座10通過吊鉤組件防松銷7及吊鉤銷組件8與吊鉤9連接。
[0027]本實用新型一種緩沖吊鉤,其工作原理具體如下:
[0028]將吊環I與起重設備連接,使吊鉤9勾住起吊物;
[0029]若起吊物重量較輕時:
[0030]吊鉤9下的重力僅使吊桿15向下運動,此時小吊重緩沖彈簧4受壓,對起吊時的瞬間慣性力產生緩沖作用;
[0031]若起吊物較重時:
[0032]吊鉤9上的重力先使吊桿15向下,此時小吊重緩沖彈簧4受壓,吊桿15繼續向下運動直到吊桿頭接觸到導向座14頂部的環形臺面時小吊重緩沖彈簧4不再繼續被壓縮;此時導向座14的外部壓向主彈簧13和輔助彈簧5并使之壓縮,從而對起吊重物時的瞬間慣性力得到緩沖作用。
[0033]本實用新型一種緩沖吊鉤設計為5噸,而國外5噸吊鉤在起吊較小起吊物時是沒有緩沖的,其主要原因是彈簧都是按5噸而設計的,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吊鉤哪怕起吊的重物只有0.1噸,也有良好的緩沖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內部設置有小吊重緩沖彈簧4;另外,使用單位最大吊重在4.5噸至5噸之間時,可以取掉輔助彈簧5,方便用戶使用,這也是優于國外同類產品的亮點。
[0034]本實用新型一種緩沖吊鉤,解決了大吊鉤起吊較小重量時緩沖效果差的問題。
【主權項】
1.一種緩沖吊鉤,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弧形的吊環(I),所述吊環(I)的兩端分別通過開槽螺母(3)固定于水平設置的蓋板(2)上,所述蓋板(2)的正下方平行設置有彈簧下座(6),所述蓋板(2)通過四根拉桿螺柱(12)與彈簧下座(6)連接,所述蓋板(2)與彈簧下座(6)之間設置有緩沖單元,且緩沖單元穿過彈簧下座(6)與吊鉤連接座(10)連接,所述吊鉤連接座(10)的下端連接有吊鉤(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沖吊鉤,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拉桿螺柱(12)的上端通過螺母(11)與蓋板(2)固定,每根所述拉桿螺柱(12)的下端也通過螺母(11)與彈簧下座(6)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沖吊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單元,包括有吊桿(15),所述吊桿(15)由吊桿頭和桿部經連接構成; 所述吊桿頭和桿部的上半段一起嵌套于導向座(14)的內腔中,所述導向座(14)的頂部敞開且設置有一圈環形臺面,所述導向座(14)的底部中央設置有通孔,桿部的中部穿過通孔使桿部的下半段位于導向座(14)外,桿部的上半段套于一根小吊重緩沖彈簧(4)內,且小吊重緩沖彈簧(4)的上端與吊桿頭接觸,所述小吊重緩沖彈簧(4)的下端與導向座(14)內腔底部接觸;所述桿部的下半段套于一根輔助彈簧(5)內,且輔助彈簧(5)的上端與導向座(14)的底部接觸,輔助彈簧(5)的下端與彈簧下座(6)接觸; 所述導向座(14)連同吊桿(15)—起套于一根主彈簧(13)內,所述主彈簧(13)的上端支撐于導向座(14)的環形臺面下部,所述主彈簧(13)的下端與彈簧下座(6)接觸; 所述桿部的最下端穿過彈簧下座(6)與吊鉤連接座(10)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緩沖吊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15)的桿部最下端外部設置有外螺紋,吊鉤連接座(10)內設置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置有與桿部最下端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使吊桿(15)的桿部最下端能與吊鉤連接座(10)內的螺紋孔螺紋相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沖吊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鉤連接座(10)通過吊鉤組件防松銷(7)及吊鉤銷組件(8)與吊鉤(9)連接。
【文檔編號】B66C1/36GK205676009SQ201620555056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公開號201620555056.8, CN 201620555056, CN 205676009 U, CN 205676009U, CN-U-205676009, CN201620555056, CN201620555056.8, CN205676009 U, CN205676009U
【發明人】淮文博, 吳詩德
【申請人】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