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包括連桿組、連接片、滾輪、操作桿、鎖緊裝置。所述連桿組以共鉸點對稱布置成“X”形,側撐桿上端、斜撐桿上端與連接片鉸接在兩托輥的軸端,側撐桿下端、支桿下端、操作桿首端與滾輪軸鉸接,操作桿尾部帶有齒條,穿過支承架側邊的孔向外伸出,鎖緊裝置由沿孔底邊焊接的一小段固定齒條、孔中部兩側焊接的兩個供銷子插入的固定圓環組成,用以卡死嚙合好的操作桿。本實用新型屬于物料運輸領域,通過推拉操作桿帶動連桿組改變皮帶運輸機的內曲線抬高角γ以及成槽角α、β,從而在一件設備上同時實現帶式輸送機平面拐彎(配合安裝支撐角φ)、適應不同物料的運輸以及手動調偏的功能。
【專利說明】
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物料運輸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兼具平面拐彎(配合安裝支撐角Φ)、調整成槽角適應不同物料的運輸以及手動調偏功能的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
【背景技術】
[0002]帶式輸送機廣泛地應用在煤炭、冶金、交通、化工等部門,尤其對于礦山而言,帶式輸送機是最理想的高效連續運輸設備,與其他運輸設備(如機車類)相比,具有輸送距離長、運量大、連續輸送等優點,而且運行可靠,易于實現自動化和集中化控制。但帶式輸送機拐彎困難或拐彎設備投入大、膠帶跑偏以及不便調整成槽角導致的對不同物料的適應性不佳的問題約束著帶式輸送機運輸能力的發揮。本實用新型介紹的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平面拐彎、改變成槽角以及手動調偏的功能,一機多用,且操作簡單,能極大促進皮帶輸送機運輸能力的穩定發揮,提高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包括連桿組、連接片、滾輪、操作桿、鎖緊裝置。所述連桿組以共鉸點對稱布置成“X”形,側撐桿上端、斜撐桿上端與連接片鉸接在兩托輥的軸端,側撐桿下端、支桿下端、操作桿首端與滾輪軸鉸接,操作桿尾部帶有齒條,穿過支承架側邊的孔向外伸出,鎖緊裝置由沿孔底邊焊接的一小段固定齒條、孔中部兩側焊接的兩個供銷子插入的固定圓環組成,用以卡死嚙合好的操作桿。
[0004]操作桿為“U”形金屬桿,首端套在滾輪軸兩端,而滾輪軸兩端穿在平行于支座的導軌上,限定滾輪只能沿導軌直線運動;鎖緊裝置采用卡齒配合固定銷或其他形式;托輥間由呈鏈節狀的、兩端鉚接的兩片連接片相連,連接片長度不宜過短,最好略小于托輥的直徑,要使連接部分在鉛垂面內轉動時兩側托輥下鉸點之間有一定大的距離改變量而又不會影響膠帶與托輥的接觸;連桿組采用2根支桿和2根斜撐桿共一個鉸點鉸接成“X”形再與2根側撐桿及連接片鉸接,或其他翼形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皮帶運輸的有益效果為:
[0006](I)功能多:推拉操作桿移動滾輪時,由于位移改變量及相對方向的不同,可以通過連桿組使得托輥產生平行升降、左右偏轉的不同效果,從而可以借由這一件設備實現平面轉彎(配合安裝支撐角Φ )、調成槽角以及調偏這些功能,對于一條運輸線,即使是不同功能需求的環節,也可統一配置該支架,無需更換設備即可滿足上述不同的功能需求,適應性強。
[0007](2)運輸能力高:對于要在同一條輸送線上先后運輸不同物料的情況,較之傳統的參數固定的的支架,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通過改變成槽角以適應物料變化后堆積形態的改變,有效降低壓陷阻力,最大限度發揮輸送機的運輸能力。
[0008](3)經濟效果好:現有帶式輸送機線路拐彎大多依靠多組帶式輸送機相互搭接實現,需要多設輸送機以及轉載搭接設備,而靠本實用新型所述托輥支架則可以實現單輸送機平面拐彎,降低轉載搭接等設備費用;所述托輥支架本身構造簡單,成本低廉。
[0009](4)操作方便:各種功能只需通過推拉操作桿不同長度便可以實現,對技術的要求不高,工人可以很便利地完成操作。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托輥支架的正視圖
[0011]圖2為鎖緊裝置的正視圖
[0012]圖3為鎖緊裝置的左視圖
[0013]圖4為連桿組左翼的正視圖
[0014]圖5為托輥連接處的俯視圖
[0015]圖6為滾輪處的俯視圖
[0016]圖7為托輥安裝支撐角及摩擦力示意圖
[0017]圖8為內曲線抬高角與成槽角示意圖
[0018]附圖中編號說明:
[0019]I支承座2支承架3托輥4膠帶5滾輪6操作桿7鎖緊裝置8導軌9連桿組10連接片11固定齒條12固定圓環13銷子14側撐桿15斜撐桿16支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 ] 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包括連桿組9、連接片10、滾輪5、操作桿6、鎖緊裝置7。所述連桿組9以共鉸點對稱布置成“X”形,側撐桿14上端、斜撐桿15上端與連接片10鉸接在兩托輥3的軸端,側撐桿14下端、支桿16下端、操作桿6首端與滾輪5軸鉸接,操作桿6尾部帶有齒條,穿過支承架2側邊的孔向外伸出,鎖緊裝置7由沿孔底邊焊接的一小段固定齒條U、孔中部兩側焊接的兩個供銷子13插入的固定圓環12組成,用以卡死嚙合好的操作桿6。
[0022]—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實現平面轉彎的工作過程為:如圖7所示,假定左側為轉彎的內側,對于拐彎段的多個托輥支架,合理放置支架使每個支架的托輥3具有安裝支撐角Φ (具體操作為使托輥3的軸線方向不與轉彎曲線相垂直,而是使之相錯開一夾角),安裝支撐角Φ會使托輥3對膠帶4產生摩擦力T,其可分解為一垂直于轉彎半徑方向的附加阻力TdP沿膠帶4離心方向的橫向推力Tr,在二者作用下可保證膠帶4在彎曲段平移運行;接著拔出銷子13,向上抬起操作桿6使之與固定齒條11分開,向右拉左側滾輪5上的操作桿6—合適長度U,向右拉右側滾輪5上的操作桿6—合適長度L2,由于側撐桿14是剛性的,且連接片可以繞其任一鉚接點在鉛垂面內旋轉從而使兩側托輥3下鉸點間距離在一定范圍內可變,于是左側托輥3繞其上部鉸點向上轉過一角度使得左側成槽角變為α,右側托輥3繞其上部鉸點向下轉過一角度使得右側成槽角變為β,中間托輥3與兩根斜撐桿15組成的三角形繞兩斜撐桿15間的鉸點向右側轉過一定角度使得機構具有內曲線抬高角γ,如圖8所示;最后放下操作桿6與固定齒條11嚙合,插上銷子13,整個機構便固定下來,在這多個支架配合下實現平面轉彎。
[0023]—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調整成槽角以適應不同物料的運輸的工作過程為:在一條固定的帶式輸送機運輸線路上,直線運輸時膠帶兩側成槽角相等,即α = β,若運輸物料發生改變,則物料堆積角改變,此時需調整成槽角,首先拔出銷子13,向上抬起操作桿6使之與固定齒條11分開;然后相向推拉兩操作桿6相同長度,由于側撐桿14是剛性的,且連接片可以繞其任一鉚接點在鉛垂面內旋轉從而使兩側托輥3下鉸點間距離在一定范圍內可變,于是兩側托輥3繞其上部鉸點向上或向下轉過相同角度,中間托輥3與兩根斜撐桿15組成的三角形水平升降一定距離,從而使得成槽角增大或減小,適應物料變化后堆積形態的改變,且可有效降低壓陷阻力,最大限度發揮輸送機的運輸能力;最后放下操作桿6與固定齒條11嚙合,插上銷子13,整個機構又重新固定下來。
[0024]—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手動調偏的工作過程為:假設膠帶跑偏偏向右側,此時可通過支架對其手動調偏,首先拔出銷子13,向上抬起操作桿6使之與固定齒條11分開,向右拉左側滾輪5上的操作桿6—合適長度L1,向右拉右側滾輪5上的操作桿6—合適長度L2,由于側撐桿14是剛性的,且連接片可以繞其任一鉚接點在鉛垂面內旋轉從而使兩側托輥3下鉸點間距離在一定范圍內可變,于是左側托輥3繞其上部鉸點向上轉過一角度使得左側成槽角α增大,右側托輥3繞其上部鉸點向下轉過一角度使得右側成槽角β減小,中間托輥3與兩根斜撐桿15組成的三角形繞兩斜撐桿15間的鉸點向右側轉過一角度,這些改變使得運輸的物料偏向右側,這樣反過來利用物料分布不均會引起膠帶跑偏的現象,在物料偏到右側時導致膠帶左偏,迫使右偏的膠帶回正;然后放下操作桿6與固定齒條11嚙合,插上銷子13,隨著輸送機的運轉,在膠帶已回正時將支架調整回原狀,完成手動調偏。
[0025]如上所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及效果,都屬于侵權,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很多變形,例如鎖緊裝置的約束方式、連桿組各桿件的數目和分布形式等,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包括連桿組、連接片、滾輪、操作桿、鎖緊裝置,所述連桿組以共鉸點對稱布置成“X”形,側撐桿上端、斜撐桿上端與連接片鉸接在兩托輥的軸端,側撐桿下端、支桿下端、操作桿首端與滾輪軸鉸接,操作桿尾部帶有齒條,穿過支承架側邊的孔向外延伸,鎖緊裝置由沿孔底邊焊接的一小段固定齒條、孔中部兩側焊接的兩個供銷子插入的固定圓環組成,以卡死嚙合好的操作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其特征在于操作桿為“U”形金屬桿,首端套在滾輪軸兩端,而滾輪軸兩端穿在平行于支座的導軌上,限定滾輪只能沿導軌直線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其特征在于鎖緊裝置采用卡齒配合固定銷的形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其特征在于托輥間由呈鏈節狀的、兩端鉚接的兩片連接片相連,連接片長度略小于托輥的直徑。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帶式輸送機承載托輥支架,其連桿組采用2根支桿和2根斜撐桿共一個鉸點鉸接成“X”形再與2根側撐桿及連接片鉸接成翼形結構。
【文檔編號】B65G39/16GK205662017SQ201620318913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周佳寬, 鄭博寧, 趙紅澤, 張霄, 李明皓, 吳錚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