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包括控制系統、管紗傳送裝置、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管紗釋放裝置、上漏斗和第一下漏斗和第二下漏斗、第一托盤通道和第二托盤通道,其特點是:上漏斗為三通管結構,其上面為一管紗入口、其下部分叉成第一排管紗管路和第二排管紗管路,第一、第二排管紗管路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的所述第一、第二下漏斗的上端口,第一、第二下漏斗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第一、第二托盤通道上等待插管的托盤,在上漏斗上部內設置活動擋板,活動擋板由一驅動機構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選擇遮擋所述第一排管紗管路或第二排管紗管路的上端口。其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便于維護,插管效率較高。
【專利說明】
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機械制造技術領域,涉及自動絡筒機的改進,具體說是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托盤式自動絡筒機采用大紗庫集中供紗,管紗自動處理,實現了與細紗機的柔性連接。采用先進的控制技術,實現了自診斷自供給全程監控功能,大大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具有較高的自動化性能,智能化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0003]托盤式自動絡筒機采用智能化紗庫集中供紗。不用人工插管,僅需人工將細紗機落滿的管紗箱推至絡筒機,就能絡紗,實現了與細紗機的柔性連接;根據管紗需求量,自動調節振動頻率,確保管紗的及時喂給;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自動識別管紗大小頭,然后由輸送帶送到漏斗裝置,由管紗釋放裝置及漏斗準確有效地把管紗落到托盤上。
[0004]現有托盤式自動絡筒機是由紗庫振動盆輸出的管紗經過大小頭判斷裝置判斷再通過管紗釋放裝置及漏斗的定位作用插在下方的托盤上,通常紗庫振動盆的管紗供給速度可以達到50個/分,但通常的插管速度一般在35個/分鐘左右,后面一般配備2套生頭機構,生頭能力為40-42支/分鐘,這種情況下,插管能力是制約整體效率的瓶頸點。為了提高插管能力,已經廠家在自動絡筒機上采用雙路插管機構,但目前的雙路插管機構結構復雜,造價高,使用和維護成本高,紡織企業難以接受。
[0005]如何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雙路插管機構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便于維護,插管效率較高。這是目前本技術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便于維護,插管效率較高。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包括管紗傳送裝置、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設置在靠近所述管紗傳送裝置輸出端的管紗釋放裝置、雙路導向定位裝置、第一托盤通道和第二托盤通道,所述雙路導向定位裝置包括上漏斗和第一下漏斗和第二下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漏斗為三通管結構,所述上漏斗上面為一管紗入口、上漏斗的下部分叉成第一排管紗管路和第二排管紗管路,所述第一排管紗管路和第二排管紗管路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的所述第一下漏斗和第二下漏斗的上端口,所述第一下漏斗和第二下漏斗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所述第一托盤通道上和第二托盤通道上等待插管的托盤,所述上漏斗上部內設置活動擋板,所述活動擋板由一驅動機構通過所述控制系統控制選擇遮擋所述第一排管紗管路或第二排管紗管路的上端口。
[0009]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活動擋板的底邊設置一轉軸,所述活動擋板通過所述轉軸與所述上漏斗內部中間位置鉸接,所述驅動機構為電機或氣缸,所述電機的傳動軸或氣缸的驅動桿與所述轉軸連接,所述電機或氣缸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
[0010]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管紗釋放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向定位裝置上方的第一支撐體、第二支撐體、第三支撐體及其伸縮驅動機構,所述控制系統依據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判斷結果控制所述伸縮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一支撐體、第二支撐體、第三支撐體的伸縮動作,將管紗傳送裝置輸送到管紗釋放裝置中第一支撐體上的管紗釋放,由第二支撐體或第三支撐體對管紗小頭一端進行阻擋,使管紗大頭端朝下落入所述上漏斗的管紗入口。
[0011]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管紗釋放裝置還包括由兩平行的側板形成的管紗通道,所述管紗通道的底部設置所述第一支撐體、第二支撐體、第三支撐體,所述第一支撐體為矩形平板,所述第二支撐體和第三支撐體為長條狀。
[0012]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支撐體傾斜設置,且離所述管紗傳送裝置輸出端較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撐體和第三支撐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體下方,所述第二支撐體靠近所述第一支撐體的高端,所述第三支撐體靠近所述第一支撐體的低端。
[0013]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管紗傳送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的傳送帶,所述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為門式傳感器,所述門式傳感器橫跨在所述傳送帶上方,所述門式傳感器與所述傳送帶的頂面之間留有管紗通過的空間,所述門式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5]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結構簡單、緊湊,插管效率較高。而且,設備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故障率也大大降低,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0016]2、本實用新型雙路插管裝置的插管方法流程簡短,插管效率大幅提高。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的結構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絡筒機雙插管裝置通過第一下漏斗插管的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絡筒機雙插管裝置通過第二下漏斗插管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2]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包括管紗傳送裝置、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設置在靠近所述管紗傳送裝置輸出端的管紗釋放裝置、雙路導向定位裝置、第一托盤通道13和第二托盤通道14,所述雙路導向定位裝置包括上漏斗9和第一下漏斗16和第二下漏斗10。上漏斗9為三通管結構,上漏斗9上面為一管紗入口、上漏斗9的下部分叉成第一排管紗管路9A和第二排管紗管路9B,第一排管紗管路9A和第二排管紗管路9B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的第一下漏斗16和第二下漏斗10的上端口,第一下漏斗16和第二下漏斗10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第一托盤通道13上和第二托盤通道14上等待插管的托盤12。在上漏斗9上部內設置活動擋板15,活動擋板15由一驅動機構通過所述控制系統控制選擇遮擋所述第一排管紗管路9A或第二排管紗管路9B的上端口。
[0023]具體而言:上述活動擋板15的底邊設置一轉軸,所述活動擋板15通過所述轉軸與所述上漏斗9內部中間位置鉸接,所述驅動機構為電機或氣缸,所述電機的傳動軸或氣缸的驅動桿與所述轉軸連接,所述電機或氣缸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
[0024]上述管紗釋放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向定位裝置上方的第一支撐體6、第二支撐體7、第三支撐體8及其伸縮驅動機構,所述控制系統依據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判斷結果控制所述伸縮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一支撐體6、第二支撐體7、第三支撐體8的伸縮動作,將管紗傳送裝置輸送到管紗釋放裝置中第一支撐體6上的管紗2釋放,由第二支撐體7或第三支撐體8對管紗小頭2-1—端進行阻擋,使管紗大頭2-2端朝下落入上漏斗9的管紗入口。
[0025]上述管紗釋放裝置還包括由兩平行的側板5形成的管紗通道,所述管紗通道的底部設置所述第一支撐體6、第二支撐體7、第三支撐體8,所述第一支撐體6為矩形平板或其他類似形狀,所述第二支撐體7和第三支撐體8為長條狀,如圓柱形或方形柱。
[0026]上述第一支撐體6傾斜設置,且離所述管紗傳送裝置輸出端較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撐體7和第三支撐體8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體6下方,所述第二支撐體7靠近所述第一支撐體6的高端,所述第三支撐體8靠近所述第一支撐體6的低端。所述第二支撐體7的位置高于第三支撐體8。
[0027]上述的管紗傳送裝置包括電機1-1驅動的傳送帶I,所述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為門式傳感器3,所述門式傳感器3橫跨在所述傳送帶I上方,所述門式傳感器3與所述傳送帶I的頂面之間留有管紗2通過的空間,所述門式傳感器3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
[0028]靠近傳送帶I的管紗輸出端設置管紗到達檢測傳感器4,靠近傳送帶I的管紗輸入端設置管紗進入檢測傳感器U,管紗到達檢測傳感器4及管紗進入檢測傳感器11的信號輸出端均與控制系統連接。
[0029]本實用新型上述自動絡筒機雙插管裝置的插管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步驟如下:在托盤式自動絡筒機上,管紗2在管紗傳送裝置上傳送過程中經過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由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判斷管紗大小頭的前后方向,并向控制系統傳送判斷結果,管紗傳送裝置將管紗輸送到所述管紗釋放裝置中處于支撐位置的第一支撐體6上;當控制系統檢測到第一托盤通道13或第二托盤通道14中有托盤12等待插管時,控制系統依據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判斷結果控制管紗釋放裝置釋放管紗2,并控制活動擋板15使第二排管紗管路9B或第一排管紗管路9A關閉,使管紗大頭2-2端朝下落入所述上漏斗9的管紗入口,再通過第一排管紗管路9A或第二排管紗管路9B進入所述第一下漏斗16或第二下漏斗10,管紗2最后插到第一托盤通道13或第二托盤通道14上的托盤12上,然后,管紗傳送裝置再向管紗釋放裝置輸送下一個管紗2,依次循環完成插管動作。
[0030]當控制系統檢測到第一托盤通道13和第二托盤通道14中均有托盤12等待插管時,控制管紗釋放裝置釋放管紗2,并優先控制活動擋板15將第一排管紗管路9A打開,使管紗大頭2-2端朝下落入所述上漏斗9的管紗入口,再通過第一排管紗管路9A進入所述第一下漏斗,管紗最后插到第一托盤通道的托盤上。
[0031]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如上述自動絡筒機雙插管裝置的插管方法的實施例,在托盤式自動絡筒機上,管紗2在傳送帶I上傳送過程中經過門式傳感器3,由門式傳感器3判斷管紗2大小頭的前后方向,并向控制系統傳送判斷結果,如圖2所示,管紗2在經過門式傳感器3時,可以判斷出管紗小頭2-1在前(圖2中左側),管紗大頭2-2在后(圖2中右側)。傳送帶I將管紗2輸送到管紗釋放裝置中管紗通道底部處于支撐位置的第一支撐體(矩形平板或其他類似形狀)6上,當控制系統檢測到第一托盤通道13中有托盤12等待插管時,控制系統控制活動擋板15將第二排管紗管路9B關閉(如圖3所示),依據門式傳感器3判斷結果控制所述伸縮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一支撐體(矩形平板或其他類似形狀)6、第二支撐體(圓柱形)7、第三支撐體(圓柱形)8的伸縮動作。具體方式為:先由第一氣缸驅動第一支撐體6離開支撐位置釋放管紗2下落,再由第二氣缸驅動使第二支撐體7處于支撐位置、第三氣缸驅動使第三支撐體8離開支撐位置,由第二支撐體7對下落過程中的管紗小頭2-1 —端進行阻擋,使管紗大頭2-2朝下先后落入上漏斗9的管紗入口,再通過第一排管紗管路9A進入所述第一下漏斗16,管紗2最后插到第一托盤通道13的托盤12上,然后,管紗傳送裝置再向管紗釋放裝置輸送下一個管紗2,依次循環完成插管動作。
[0032]若控制系統檢測到第二托盤通道14中有托盤12等待插管時,控制系統控制活動擋板將第一排管紗管路9A關閉(如圖4所示);若管紗2在經過門式傳感器3時,若管紗小頭2-1在后,管紗大頭2-2在前,具體方式為:先由第一氣缸驅動第一支撐體6離開支撐位置釋放管紗2下落,再由第三氣缸驅動使第三支撐體8處于支撐位置、第二氣缸驅動使第二支撐體7離開支撐位置,由第三支撐體8對下落過程中的管紗小頭2-1—端進行阻擋,使管紗大頭2-2朝下先后落入上漏斗9的的管紗入口,再通過第二排管紗管路9B進入所述第二下漏斗10,管紗最后插到第二托盤通道13的托盤12上,然后,管紗傳送裝置再向管紗釋放裝置輸送下一個管紗2,依次循環完成插管動作。
[0033]當控制系統檢測到第一托盤通道13和第二托盤通道14中均有托盤12等待插管時,控制管紗釋放裝置釋放管紗2,并優先控制活動擋板15將第一排管紗管路9A打開,封閉第二排管紗管路9B,使管紗大頭2-2端朝下落入上漏斗9的管紗入口,再通過第一排管紗管路9A進入第一下漏斗16,管紗2最后插到第一托盤通道13中的托盤12上。
[0034]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包括控制系統、管紗傳送裝置、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設置在靠近所述管紗傳送裝置輸出端的管紗釋放裝置、雙路導向定位裝置、第一托盤通道和第二托盤通道,所述雙路導向定位裝置包括上漏斗和第一下漏斗和第二下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漏斗為三通管結構,所述上漏斗上面為一管紗入口、上漏斗的下部分叉成第一排管紗管路和第二排管紗管路,所述第一排管紗管路和第二排管紗管路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的所述第一下漏斗和第二下漏斗的上端口,所述第一下漏斗和第二下漏斗的下端口分別對準下方所述第一托盤通道上和第二托盤通道上等待插管的托盤,所述上漏斗上部內設置活動擋板,所述活動擋板由一驅動機構通過所述控制系統控制選擇遮擋所述第一排管紗管路或第二排管紗管路的上端口。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擋板的底邊設置一轉軸,所述活動擋板通過所述轉軸與所述上漏斗內部中間位置鉸接,所述驅動機構為電機或氣缸,所述電機的傳動軸或氣缸的驅動桿與所述轉軸連接,所述電機或氣缸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紗釋放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向定位裝置上方的第一支撐體、第二支撐體、第三支撐體及其伸縮驅動機構,所述控制系統依據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判斷結果控制所述伸縮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一支撐體、第二支撐體、第三支撐體的伸縮動作,將管紗傳送裝置輸送到管紗釋放裝置中第一支撐體上的管紗釋放,由第二支撐體或第三支撐體對管紗小頭一端進行阻擋,使管紗大頭端朝下落入所述上漏斗的管紗入口。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紗釋放裝置還包括由兩平行的側板形成的管紗通道,所述管紗通道的底部設置所述第一支撐體、第二支撐體、第三支撐體,所述第一支撐體為矩形平板,所述第二支撐體和第三支撐體為長條狀。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體傾斜設置,且離所述管紗傳送裝置輸出端較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撐體和第三支撐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體下方,所述第二支撐體靠近所述第一支撐體的高端,所述第三支撐體靠近所述第一支撐體的低端。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紗傳送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的傳送帶,所述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為門式傳感器,所述門式傳感器橫跨在所述傳送帶上方,所述門式傳感器與所述傳送帶的頂面之間留有管紗通過的空間,所述門式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絡筒機雙路插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紗傳送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的傳送帶,所述管紗大小頭判斷裝置為門式傳感器,所述門式傳感器橫跨在所述傳送帶上方,所述門式傳感器與所述傳送帶的頂面之間留有管紗通過的空間,所述門式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
【文檔編號】B65H54/70GK205652912SQ201620343747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2日 公開號201620343747.1, CN 201620343747, CN 205652912 U, CN 205652912U, CN-U-205652912, CN201620343747, CN201620343747.1, CN205652912 U, CN205652912U
【發明人】車社海, 賈坤, 周愛紅, 李瀟, 陳俐坊
【申請人】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