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吊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建筑吊斗,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由多根橫桿焊接而成,所述右框架由多根橫管焊接而成,所述左框架與右框架套接,所述左框架與右框架上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螺紋孔,所述右框架內的底端設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筒體,所述筒體內的底端設有斜板,所述筒體的下端邊部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設有控制閥,所述左框架內的一端底部通過轉軸與托板鉸接。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腳手架等吊卸工作,制造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建筑吊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吊斗。
【背景技術】
[0002]吊斗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吊卸、腳手架吊卸、埋件吊卸等最為常用的運輸工具,但現有的吊斗在吊運腳手架、跳板等無法使用,施工效率也低。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種建筑吊斗。
[0004]所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一種建筑吊斗,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由多根橫桿焊接而成,所述右框架由多根橫管焊接而成,所述左框架與右框架套接,所述左框架與右框架上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螺紋孔,所述右框架內的底端設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筒體,所述筒體內的底端設有斜板,所述筒體的下端邊部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設有控制閥,所述左框架內的一端底部通過轉軸與托板鉸接,所述筒體上端兩側相對應的位置設有掛孔。
[0005]所述左框架與右框架上均設有吊耳。
[0006]所述左框架上的螺紋孔為兩個。
[0007]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腳手架等吊卸工作,制造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其中,1-左框架,2-右框架,3-螺紋孔,4-底板,5-筒體,6_斜板,7-出料口,8_控制閥,9-轉軸,10-托板,11-吊耳,12-掛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
[0011]—種建筑吊斗,包括左框架I和右框架2,所述左框架I由多根橫桿焊接而成,所述右框架2由多根橫管焊接而成,所述左框架I與右框架2套接,所述左框架I與右框架2上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螺紋孔3,所述右框架2內的底端設有底板4,所述底板4上設有筒體5,所述筒體5內的底端設有斜板6,所述筒體5的下端邊部設有出料口 7,所述出料口 7上設有控制閥8,所述左框架I內的一端底部通過轉軸9與托板10鉸接。所述筒體5上端兩側相對應的位置設有掛孔12。所述左框架I與右框架2上均設有吊耳11。所述左框架I上的螺紋孔3為兩個。
[0012]螺紋孔3設置在橫桿和橫管上,橫桿上的螺紋孔3設置在橫桿的兩端,橫桿滑動設置在橫管內,形成左框架I與右框架2套接。通過轉軸9將托板10與左框架I的邊部合并,此時托板10為縱向設置,將左框架I完全設置在右框架2內,將固定螺栓擰在螺紋孔3內,使左框架I與右框架2固定,同時將筒體5包圍,避免筒體5的晃動。混凝土通過斜板6的坡度通過出料口 7流出。在運送預埋件以及腳手架時,將掛鉤掛在掛孔12內使筒體5在右框架2內吊出后,通過左框架I在右框架2內向外延伸,將固定螺栓擰在橫桿另一端的螺紋孔3內,使左框架I和右框架2固定,左框架I與右框架2的內部空間加大,通過轉軸9將托板10設置在左框架I的底端,此時,托板10為橫向設置。方便運輸較長的建筑材料。吊耳11通過鋼絲繩與塔吊上的吊鉤連接。
[0013]本實施方式只是對本專利的示范性說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護范圍,本領域人員還可以對其進行局部改變,只要沒有超出本專利的精神實質,都視為對本專利的等同替換,都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建筑吊斗,包括左框架(I)和右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I)由多根橫桿焊接而成,所述右框架(2)由多根橫管焊接而成,所述左框架(I)與右框架(2)套接,所述左框架(I)與右框架(2)上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螺紋孔(3),所述右框架(2)內的底端設有底板(4 ),所述底板(4 )上設有筒體(5 ),所述筒體(5 )內的底端設有斜板(6 ),所述筒體(5 )的下端邊部設有出料口( 7),所述出料口( 7)上設有控制閥(8),所述左框架(I)內的一端底部通過轉軸(9)與托板(10)鉸接,所述筒體(5)上端兩側相對應的位置設有掛孔(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I)與右框架(2)上均設有吊耳(1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I)上的螺紋孔(3)為兩個。
【文檔編號】B66C3/02GK205634646SQ201620376366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明人】湯靜林
【申請人】湯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