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設有導向電機以及與導向電機連接的多組導向滾軸,所述導向滾軸均勻排布于所述基座的端部,在所述導向滾軸上設有多個隨導向滾軸轉動的導向輪;分流組件,所述分流組件包括:兩組設于導向滾軸下方且互成鏡像設置的分流單元,每組分流單元包括:X軸移動組件,所述X軸移動組件連接有Z軸移動組件,所述Z軸移動組件連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連接有多組分流桿,所述分流桿的位置置于所述兩組導向滾軸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分流組件能夠相互配合依次將物料放置于不同位置上,能夠避免現有的重疊的情況出現,且能夠實現自動分流,作業快速,節省大量人力成功,對烘干質量有著顯著提高。
【專利說明】
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爐、烘干線等的自動上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隧道爐或者IR烘干線等設備從過去的人工上料,到如今的流水線化,機械設備所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在工作過程中小件物料相對于輸送帶的寬度而言過大,而且在上料的時候往往物料放置于輸送帶中部,造成其余位置浪費,而且全部防止中部位置容易出現人為失誤導致重疊,造成烘干不均的情況出現,如果采用人工分流方式則會造成人力的浪費,成本更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包括:
[0004]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設有導向電機以及與導向電機連接的多組導向滾軸,所述導向滾軸均勻排布于所述基座的端部,在所述導向滾軸上設有多個隨導向滾軸轉動的導向輪;
[0005]分流組件,所述分流組件包括:兩組設于導向滾軸下方且互成鏡像設置的分流單元,每組分流單元包括:X軸移動組件,所述X軸移動組件連接有Z軸移動組件,所述Z軸移動組件連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連接有多組分流桿,所述分流桿的位置置于所述兩組導向滾軸之間。
[0006]進一步的,所述X軸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基座上的X軸導向軸以及X軸驅動氣缸,所述X軸導向軸上設置有與所述X軸驅動氣缸連接的X軸移動座。
[0007]進一步的,所述X軸移動座上設置有橫梁,所述Z軸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橫梁上的Z軸線軌以及固定于X軸移動座上的Z軸驅動氣缸,所述分流板與Z軸驅動氣缸連接,所述分流板的兩側與所述Z軸線軌滑動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分流板上設置有可讓所述導向輪穿過的過槽,在過槽之間設有裝配塊,所述分流桿固定于該裝配塊上。
[0009]進一步的,所述兩組分流單元之間設置有緩沖單元,所述緩沖單元包括導軸和緩沖彈簧;所述導軸的兩端分別與兩組緩沖單元的X軸移動座貫穿連接;所述緩沖彈簧套設在所述導軸上且與兩組緩沖單元的X軸移動座連接。
[0010]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本實用新型通過分流組件能夠相互配合依次將物料放置于不同位置上,能夠避免現有的重疊的情況出現,且能夠實現自動分流,作業快速,可節省大量人力成功,對烘干質量有著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的A區域放大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施例的分流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圖3的底部示意圖。
[0015]圖5為分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圖1至圖5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
[0018]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請參閱圖1至圖5,包括:
[0019]基座001,在所述基座001上設有導向電機以及與導向電機連接的多組導向滾軸003,所述導向滾軸003均勻排布于所述基座001的端部,在所述導向滾軸003上設有多個隨導向滾軸003轉動的導向輪004;
[0020]分流組件,所述分流組件包括:兩組設于導向滾軸003下方且互成鏡像設置的分流單元005(本實施例中可分為第一分流單元005和第二分流單元005),每組分流單元005包括:X軸移動組件,所述X軸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基座001上的X軸導向軸002以及X軸驅動氣缸006,所述X軸導向軸002上設置有與所述X軸驅動氣缸006連接的X軸移動座007,所述X軸移動組件連接有Z軸移動組件,具體的是,所述X軸移動座007上設置有橫梁008,所述Z軸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橫梁008上的Z軸線軌009以及固定于X軸移動座007上的Z軸驅動氣缸010,所述分流板011與Z軸驅動氣缸010連接,所述Z軸移動組件連接有分流板011,所述分流板011的兩側與所述Z軸線軌009滑動連;所述分流板011上連接有多組分流桿012,所述分流桿012的位置置于所述兩組導向滾軸003之間,所述分流板011上設置有可讓所述導向輪004穿過的過槽013,在過槽013之間設有裝配塊014,所述分流桿012固定于該裝配塊014上。
[0021]所述兩組分流單元005之間設置有緩沖單元015,所述緩沖單元015包括導軸016和緩沖彈簧017;所述導軸016的兩端分別與兩組緩沖單元015的X軸移動座007貫穿連接,即系導軸016通過直線軸承與所述X軸移動座007連接;所述緩沖彈簧017套設在所述導軸016上且與兩組緩沖單元015的X軸移動座007連接。
[002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為,通過導向電機帶動導向滾軸003實現對物料的向前運輸,其中設置導向輪004能夠對物料進行保護,當操作員在中部放置好第一塊物料后,左側的分流單元005(以左側最新啟動為例子,兩側的運動先后沒有限制)的X軸驅動氣缸006啟動將X軸移動座007往中間位置推送使得分流桿012置于導向滾軸003下方,然后Z軸驅動氣缸010啟動將分流桿012頂起使得分流桿012穿過導向滾軸003之間的間隙高于所述導向滾軸003,此時放下第二塊物料于分流桿012上,然后左側的分流單元005復位,回歸到導向滾軸003左側位置,Z軸驅動氣缸010在復位使得左側分流單元005的分流桿012回復到低于導向滾軸003的位置,置于分流桿012上的第二塊物料就會調入導向滾軸003上,導向滾軸003則會帶動第二塊物料進行輸入,如此即可實現將第二塊物料從左側進入隧道爐或烘干機,然后繼續放入第三塊物料直接右導向滾軸003從中間輸入隧道爐或烘干機,完成后右側的分流單元005重復上述左側分流單元005的動作將第四塊物料帶到右側輸入,如此重復,特別的是兩個分流單元005之間設置有緩沖彈簧017,由于緩沖彈簧017與兩個分流單元005連接,因此兩個分流單元005在做左右往復動作時能夠收到緩沖彈簧017的緩沖力以及推動力,比如右側分流單元005不動,左側分流單元005向中間移動時,此時緩沖彈簧017則會對左側分流單元005—個抵觸的力,起到緩沖作用,而當左側分流單元005復位緩沖彈簧017則會釋放對左側分流單元005有推力,加快左側分流單元005的復位速度,如此能夠起到保護以及助力作用降低能源的消耗。
[0023]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本實用新型通過分流組件能夠相互配合依次將物料放置于不同位置上,能夠避免現有的重疊的情況出現,且能夠實現自動分流,作業快速,可節省大量人力成功,對烘干質量有著顯著提高。
[0024]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自動分流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設有導向電機以及與導向電機連接的多組導向滾軸,所述導向滾軸均勻排布于所述基座的端部,在所述導向滾軸上設有多個隨導向滾軸轉動的導向輪; 分流組件,所述分流組件包括:兩組設于導向滾軸下方且互成鏡像設置的分流單元,每組分流單元包括:X軸移動組件,所述X軸移動組件連接有Z軸移動組件,所述Z軸移動組件連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連接有多組分流桿,所述分流桿的位置置于所述兩組導向滾軸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分流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X軸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基座上的X軸導向軸以及X軸驅動氣缸,所述X軸導向軸上設置有與所述X軸驅動氣缸連接的X軸移動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分流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X軸移動座上設置有橫梁,所述Z軸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橫梁上的Z軸線軌以及固定于X軸移動座上的Z軸驅動氣缸,所述分流板與Z軸驅動氣缸連接,所述分流板的兩側與所述Z軸線軌滑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分流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上設置有可讓所述導向輪穿過的過槽,在過槽之間設有裝配塊,所述分流桿固定于該裝配塊上。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分流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組分流單元之間設置有緩沖單元,所述緩沖單元包括導軸和緩沖彈簧;所述導軸的兩端分別與兩組緩沖單元的X軸移動座貫穿連接;所述緩沖彈簧套設在所述導軸上且與兩組緩沖單元的X軸移動座連接。
【文檔編號】B65G47/52GK205634100SQ20162040831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段坤
【申請人】東莞市正凱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