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包括:設置在皮帶下方的下橫梁,所述下橫梁的正中位置設置有能夠轉動的轉座,所述轉座上轉動連接上橫梁;所述上橫梁上表面設置有三個用于支撐皮帶的托輥,下表面以所述轉座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撥槽;所述下橫梁上以所述轉座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能夠轉動的擺動座,每個所述擺動座上均設置有一個擺臂和一個撥桿,所述撥桿前端通過一撥爪轉動插入所述撥槽;所述擺臂包括垂直于皮帶表面的垂直部和平行于皮帶表面的平行部,所述垂直部下端連接所述擺動座,上端連接所述平行部一端,所述平行部另一端設置有輥面垂直于皮帶邊緣的立輥本實用新型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結構簡單,能夠有效且高效的實現皮帶糾偏。
【專利說明】
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皮帶輸送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皮帶機糾偏裝置(又名調心托輥組),是皮帶機中的一個重要部件,目前已有很多種結構不同的糾偏裝置,也都能在使用中或多或少的解決不等的皮帶跑偏問題,但是在一些皮帶跑偏較嚴重的地方或皮帶帶速較高的地方,都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因為所有的糾偏裝置對皮帶的糾偏都是要利用皮帶與糾偏裝置上的托輥之間的摩擦力和改變摩擦力的方向來實現糾偏的。而摩擦力的大小又是取決于托輥和皮帶之間的摩擦系數和皮帶與托輥之間的正壓力的大小。改變摩擦力的方向主要是改變托輥的方向,自動糾偏裝置就是利用皮帶跑偏時對糾偏裝置上的立輥的推力再把這個力通過一套連桿讓托輥下面的支架轉動來改變托輥的方向,因此,糾偏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摩擦系數、正壓力、皮帶對立輥的推力和托輥轉動的角度。而現有的糾偏裝置存在的問題主要是:1、鋼托輥與皮帶之間的摩擦系數不夠大;2、只利用了皮帶推立輥的一個分力來改變上橫樑(托輥)的方向;3、使上橫樑(托輥)改變的角度不夠大;4、使上橫樑(托輥)改變角度的速度不夠快。皮帶與托輥之間摩擦力與托輥改變角度所用的力是一對矛盾體,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力(或力矩),當皮帶與托輥之間摩擦力較大時,上橫樑(托輥)就不能改變一定的角度,就不能起到良好的糾偏效果。反之,當皮帶與托輥之間摩擦力不夠大時,上橫樑(托輥)能夠改變足夠的角度,也不能起到良好的糾偏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結構簡單,能夠有效且高效的實現皮帶糾偏。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包括:設置在皮帶下方的下橫梁,所述下橫梁的正中位置設置有能夠轉動的轉座,所述轉座上轉動連接上橫梁;所述上橫梁上表面設置有三個用于支撐皮帶的托輥,下表面以所述轉座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撥槽;所述下橫梁上以所述轉座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能夠轉動的擺動座,每個所述擺動座上均設置有一個擺臂和一個撥桿,所述撥桿前端通過一撥爪轉動插入所述撥槽;所述擺臂包括垂直于皮帶表面的垂直部和平行于皮帶表面的平行部,所述垂直部下端連接所述擺動座,上端連接所述平行部一端,所述平行部另一端設置有輥面垂直于皮帶邊緣的立輥。
[0005]優選的,所述托輥的輥面材料為聚氨酯。
[0006]優選的,所述平行部的長度大于所述撥爪到所述轉座之間的距離。
[0007]優選的,所述下橫梁兩端分別通過至少一個緊固螺栓和至少一個調整螺釘與皮帶機的中間架螺紋連接;在所述緊固螺栓松開的狀態下,調整所述調整螺釘能夠使所述下橫梁垂直于皮帶表面上下運動,以改變所述托輥與皮帶間的正壓力。
[0008]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提高了托輥高度以及摩擦系數,利用皮帶跑偏推立輥的合力來推動連桿裝置,通過連桿裝置將皮帶跑偏推立輥的合力巧妙的轉換成最大力矩,不但能使托輥與皮帶在有很大摩擦力的情況下托輥能靈活改變方向,還能快速的改變足夠大的角度,使得在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時,無論皮帶機在任何工況下工作產生跑偏,都能精準的將皮帶調整。
【附圖說明】
[000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參考圖1和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結構示意圖和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4]所述的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應用于皮帶機,其包括:設置在皮帶I下方的下橫梁2,參考圖2中所述的箭頭方向為皮帶的傳送方向,則所述下橫梁2垂直于皮帶傳送方向設置。所述下橫梁2的正中位置設置有能夠以垂直于皮帶I表面的軸線為中心轉動的轉座3,所述轉座3上轉動連接上橫梁4。所述上橫梁4上表面設置有三個用于支撐皮帶I的托輥5,下表面以所述轉座3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撥槽6。所述下橫梁2上以所述轉座3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能夠以垂直于皮帶I表面的軸線為中心轉動的擺動座7,每個所述擺動座7上均設置有一個擺臂8和一個撥桿9,所述撥桿9前端通過一撥爪10轉動插入所述撥槽6;所述擺臂8包括垂直于皮帶I表面的垂直部801和平行于皮帶I表面的平行部802,所述垂直部801下端連接所述擺動座7,上端連接所述平行部802—端,所述平行部802另一端設置有輥面垂直于皮帶I邊緣的立輥11。
[0015]在工作時,例如皮帶I在運行中向右邊跑偏(參考圖1和圖2中的左右方向)時,皮帶I邊緣會推動右邊的立輥11,立輥11向后退使擺臂8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通過擺臂8的帶動,撥桿9也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并通過撥爪1在撥槽6中撥動上橫樑4,以轉座3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轉動。三個托輥5同時也向順時針方向轉動,這就改變了皮帶I與托輥5之間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皮帶就會向左返回,而實現糾偏的目的。
[0016]在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托輥5的輥面材料為聚氨酯。聚氨酯材料與皮帶I的硬度相近,并與皮帶I有一定的粘合性,相互結合時產生很大的摩擦力。
[0017]在優選實施例中,擺臂8就是力臂,皮帶I推立輥11的力的方向與力臂垂直,可產生最大力矩,該力矩通過撥桿9和撥爪10撥動上橫樑4。因為通過該機構得到的是最大力矩,所以在皮帶I與托輥5之間有很大摩擦力時,托輥5也能輕松轉動。另一方面,所述擺臂8的平行部802的長度大于所述撥爪10到所述轉座3之間的距離,通過這樣的設置,上橫樑4轉動的角度就實現了放大。
[0018]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見圖1和圖2,所述下橫梁2兩端分別通過至少一個緊固12螺栓和至少一個調整螺釘13與皮帶機的中間架14螺紋連接;在所述緊固螺栓12松開的狀態下,調整所述調整螺釘13能夠使所述下橫梁2垂直于皮帶I表面上下運動,以改變所述托輥5與皮帶I間的正壓力。在安裝調試皮帶時,如果皮帶跑偏,糾偏裝置轉動了一定的角度,但皮帶I仍未完全回位時,說明皮帶I與托輥5之間的摩擦力還不夠大,在這種情況下,即可將緊固螺栓12松開,調整兩端的調整螺釘13使下橫梁2帶動整個糾偏裝置向上提高一些(增加皮帶I與托輥5之間的正壓力),從而加大了托輥5與皮帶I之間的摩擦力,皮帶就可完全回位了。
[0019]由上述實施例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1、通過改變托輥表面材料增大了皮帶與托輥的摩擦力,還可以通過調整螺釘增大摩擦力;2、將擺臂(力臂)做成與皮帶跑偏推立輥的力垂直,而得到了最大的力矩;3、通過改變撥爪與轉座中心的距離及擺臂的長度而實現加大托輥的轉角。
[0020]所以,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后,無論皮帶機在任何工況下工作產生跑偏時,都能精準的將皮帶調整。
[0021]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于這些例子;在本實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皮帶下方的下橫梁,所述下橫梁的正中位置設置有能夠轉動的轉座,所述轉座上轉動連接上橫梁;所述上橫梁上表面設置有三個用于支撐皮帶的托輥,下表面以所述轉座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撥槽;所述下橫梁上以所述轉座為中心對稱設置有一對能夠轉動的擺動座,每個所述擺動座上均設置有一個擺臂和一個撥桿,所述撥桿前端通過一撥爪轉動插入所述撥槽;所述擺臂包括垂直于皮帶表面的垂直部和平行于皮帶表面的平行部,所述垂直部下端連接所述擺動座,上端連接所述平行部一端,所述平行部另一端設置有輥面垂直于皮帶邊緣的立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輥的輥面材料為聚氨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部的長度大于所述撥爪到所述轉座之間的距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機自動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橫梁兩端分別通過至少一個緊固螺栓和至少一個調整螺釘與皮帶機的中間架螺紋連接;在所述緊固螺栓松開的狀態下,調整所述調整螺釘能夠使所述下橫梁垂直于皮帶表面上下運動,以改變所述托輥與皮帶間的正壓力。
【文檔編號】B65G39/16GK205526416SQ201620313644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4日
【發明人】陳越, 顏躍
【申請人】北京星桓磁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