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限速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提高甩塊及旋轉輪的抗磨損性及抗沖擊性且可靠性優良的電梯限速裝置。限速裝置具備:限速器繩輪,在限速器鋼絲繩作用下旋轉;旋轉輪,配置為與限速器繩輪呈同軸狀;甩塊,在基于限速器繩輪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朝著向限速器繩輪的徑向外側進出的工作位置變位。旋轉輪具有從旋轉輪的外周部向限速器繩輪突出的多個第一接合部。甩塊具有第二接合部,甩塊變位至工作位置時,第二接合部從旋轉輪的徑向內側按壓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包括:摩擦接觸面,與第二接合部的外周面接觸;退避部,避開向工作位置變位的甩塊的第二接合部。旋轉輪在第一接合部的摩擦接觸面與第二接合部的外周面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隨限速器繩輪旋轉。
【專利說明】電梯限速裝置
[0001 ] 本實用新型以于2015年12月2日申請的在先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5-215896號為基礎,并且要求其優先權,通過引用將該申請的全部內容包含于此。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在轎廂的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工作的電梯限速裝置。
【背景技術】
[0003]電梯限速裝置具備限速器繩輪、棘輪以及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在限速器繩輪上的一對用塊(fly weight)。
[0004]在跟隨轎廂而移動的限速器鋼絲繩的作用下,限速器繩輪對應轎廂的速度旋轉。當轎廂的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在基于限速器繩輪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甩塊將會向限速器繩輪的徑向外側移位。
[0005]其結果,從甩塊的周面突出的凸部鉤掛在棘輪外周部的棘爪上,棘輪跟隨限速器繩輪而旋轉。
[0006]通過該棘輪的旋轉,使鋼絲繩夾持機構工作,從而強制性地使限速器鋼絲繩的移動停止。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根據以往的限速裝置,當甩塊向限速器繩輪的徑向外側變位時,甩塊的凸部的角部會撞擊到棘輪的棘爪的端部。
[0008]S卩,相對于高速旋轉的限速器繩輪,棘輪保持著靜止狀態,因此,當甩塊的凸部撞擊到棘輪的棘爪時,將不可避免地對凸部以及棘爪雙方施加大的沖擊。
[0009]因此,增加了甩塊的凸部或者棘輪的棘爪發生磨損、損傷的風險,需要采取用于確保凸部和棘爪的耐用性的對策。
[0010]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甩塊以及旋轉輪的抗磨損性及抗沖擊性且可靠性優良的限速裝置。
[0011 ] 根據實施方式,電梯限速裝置具備:限速器鋼絲繩,跟隨轎廂的移動而移動;限速器繩輪,在所述限速器鋼絲繩的作用下旋轉;旋轉輪,配置為與所述限速器繩輪呈同軸狀,使夾持所述限速器鋼絲繩的鋼絲繩夾持機構工作;以及甩塊,被支撐在所述限速器繩輪上,與所述限速器繩輪一體地旋轉,并且,在基于所述轎廂的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的所述限速器繩輪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朝著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的徑向外側進出的工作位置變位。
[0012]所述旋轉輪具有多個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從所述旋轉輪的外周部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突出,并隔著間隔沿所述旋轉輪的周向配置。所述甩塊具有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甩塊變位至所述工作位置的狀態下,第二接合部從所述旋轉輪的徑向的內側按壓所述第一接合部。
[0013]所述第一接合部包括:摩擦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外周面接觸;以及退避部,避開向所述工作位置變位的所述甩塊的所述第二接合部。所述旋轉輪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摩擦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外周面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跟隨所述限速器繩輪而旋轉。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梯結構的主視圖。
[0015]圖2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限速裝置的立體圖。
[0016]圖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限速裝置的主視圖。
[0017]圖4是沿著圖3的F4-F4線剖切的剖視圖。
[0018]圖5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由限速器繩輪支撐的第一甩塊與棘輪之間的位置關系的立體圖。
[0019]圖6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限速裝置的速度檢測機構的立體圖。
[0020]圖7是第一實施方式中使用的甩塊的立體圖。
[0021]圖8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棘輪的第一接合部與第一甩塊以及第二甩塊的第二接合部之間的位置關系的主視圖。
[0022]圖9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第一甩塊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位時第二接合部與棘輪的第一接合部之間的位置關系的主視圖。
[0023]圖10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第一接合部的摩擦接觸面被第二接合部的外周面按壓的狀態的主視圖。
[0024]圖11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棘輪的第一接合部與第一甩塊的第二接合部之間的位置關系的主視圖。
[0025]圖12是示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棘輪的環狀的壁部與第一甩塊以及第二甩塊的第二接合部之間的位置關系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第一實施方式]
[0027]下面,參照圖1至圖10,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28]圖1概略性地示出了曳引式的電梯I。如圖1所示,在建筑物的升降通道2中,通過一對導軌3a、3b支撐著轎廂4 ο轎廂4通過主纜繩5被懸掛在升降通道2中。例如通過由設置在機房6中的曳引機(未圖示)牽引并回繞主纜繩5,轎廂4沿升降通道2進行升降移動。
[0029]轎廂4配備有一對上部引導裝置8a、8b、一對下部引導裝置9a、9b以及一對緊急停止裝置10a、10b。上部引導裝置8a、8b安裝在轎廂4的上梁4a。下部引導裝置9a、9b安裝在轎廂4的下梁4b。上部引導裝置8a、8b以及下部引導裝置9a、9b通過插入導軌3a、3b中,從而沿著導軌3a、3b對轎廂4進行引導。
[0030]緊急停止裝置10a、1b是在轎廂4的下降速度超過預定的額定速度時,通過夾持導軌3a、3b來使轎廂4強制停止的部件。緊急停止裝置10a、1b與下部引導裝置9a、9b—并安裝在轎廂4的下梁4b。
[0031]如圖1所示,限速裝置12裝配在機房6中。限速裝置12具備限速器鋼絲繩13。限速器鋼絲繩13以環狀卷繞于限速裝置12所具有的限速器繩輪14與設置在升降通道2底部的張緊輪15之間。因此,限速器鋼絲繩13在轎廂4升降移動范圍的整個區域中沿升降通道2延伸。
[0032]限速器鋼絲繩13的位于限速器繩輪14與張緊輪15之間的中間部通過組合了多個連桿的安全連桿機構16連結在轎廂4上。由此,限速器鋼絲繩13沿轎廂4升降移動的方向以與轎廂4相同的速度環形移動。再者,安全連桿機構16連結在轎廂4的緊急停止裝置10a、10b上。
[0033]接下來,參照圖2至圖8,對限速裝置12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至圖4所示,限速裝置12具備基座18、速度檢測機構19、鋼絲繩夾持機構20以及限位開關21作為主要部件。
[0034]基座18裝配在機械臺座6a上,該機械臺座6a配置在機房6中。基座18具有一對支撐板22a、22b。支撐板22a、22b在機房6中豎起,并相互隔開地平行配置。
[0035]速度檢測機構19夾設在支撐板22a、22b的上端部之間。速度檢測機構19具備所述限速器繩輪14、作為旋轉輪的棘輪23以及旋轉軸24。如圖4所示,圓盤狀的第一保持架26隔著軸承25a被支撐在旋轉軸24的一端部。再者,圓盤狀的第二保持架27隔著軸承25b被支撐在旋轉軸24的沿著軸方向的中間部。
[0036]第一保持架26通過多個螺栓固定在一個的支撐板22a的上端部。同樣地,第二保持架27通過多個螺栓固定在另一個支撐板22b的上端部。由此,旋轉軸24被水平地架設在支撐板22a、22b的上端部之間。
[0037]限速器繩輪14在第一保持架26與第二保持架27之間呈同軸狀地被支撐在旋轉軸24上。限速器繩輪14具備:軸襯部29,其通過鍵28固定在旋轉軸24的外周面上;四根輪輻部30a、30b、30c、30d,從軸襯部29呈放射狀伸出;以及輪緣31,用于在輪輻部30a、30b、30c、30d的頂端部之間進行連接。輪緣31以同軸狀環繞軸襯部29,并且,在該輪緣31上卷繞著限速器鋼絲繩13。
[0038]因此,當限速器鋼絲繩13跟隨轎廂4的升降移動而移動時,限速器繩輪14會根據限速器鋼絲繩13的移動方向進行旋轉。在本實施方式中,當轎廂4下降時,限速器繩輪14沿圖3的箭頭A的方向旋轉。
[0039]所述棘輪23呈同軸狀地固定在第二保持架27的外周面上。相對于限速器繩輪14,棘輪23沿旋轉軸24的軸方向隔著間隔并呈同軸狀地配置。棘輪23的外周部23a面對著限速器繩輪14的輪緣31的側面。
[0040]如圖4至圖6所示,多個第一接合部32形成在棘輪23的外周部23a上。第一接合部32從棘輪23的外周部23a朝著限速器繩輪14的輪緣31—體地突出,并隔著間隔配置在沿棘輪23的周向上。
[0041 ] 如圖3所示,在限速器繩輪14的周向上相鄰的輪輻部30a、30b、30c、30d,沿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第一甩塊34a被支撐在輪輻部30a的中間部。同樣地,第二甩塊34b被支撐在輪輻部30c的中間部。由于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彼此具有共同的結構,因此以第一甩塊34a為代表進行說明。
[0042]圖7是示出第一甩塊34a的外觀的立體圖。如圖7所示,第一甩塊34a具備一對轉動臂部35a、35b。隔著輪輻部30a,轉動臂部35a、35b彼此面對,并沿與輪輻部30a交叉的方向延伸。
[0043]一個轉動臂部35a的全長比另一個轉動臂部35b長。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一個轉動臂部35a的中間部以及另一個轉動臂部35b的一端部通過共同的樞軸36以可轉動的方式被輪輻部30a支撐。再者,轉動臂部35a、35b的另一端部之間通過連接部37—體地連接。
[0044]如圖3以及圖6所示,第二甩塊34b以與第一甩塊34a的朝向相反的姿勢被輪輻部30c支撐。第一甩塊34a的一個轉動臂部35a的一端部與第二甩塊34b的一個轉動臂部35a的另一端部之間,通過中繼桿38連接。
[0045]因此,隨著轎廂4的下降,限速器繩輪14沿圖3的箭頭A的方向旋轉時,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在隨限速器繩輪14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變位到如下的工作位置,即轉動臂部35a、35b的另一端部向限速器繩輪14的徑向的外側進出的工作位置。
[0046]再者,如圖3以及圖5所示,限速器繩輪14的輪輻部30b與第二甩塊34b的一個轉動臂部35a的頂端部相鄰。在一個轉動臂部35a的頂端部與從輪輻部30b突出的彈簧支架40之間夾設有壓縮盤簧41。壓縮盤簧41朝著對抗作用于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的離心力的方向對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彈性施力。
[0047]因此,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在壓縮盤簧41的彈簧力的作用下,被保持在圖8所示的等待位置。在等待位置,轉動臂部35a、35b的另一端部比工作位置更靠近限速器繩輪14的徑向內側。
[0048]再者,通過調整壓縮盤簧41的彈簧力,能夠自由地變更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開始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動的時機。
[0049]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另一個轉動臂部35b分別位于限速器繩輪14與棘輪23之間。在另一個轉動臂部35b的外周邊緣部,一體地形成有螺釘支架43以及第二接合部
44 ο
[0050]螺釘支架43從另一個轉動臂部35b的另一端向限速器繩輪14的徑向的外側突出。操作螺栓45安裝在螺釘支架43上。操作螺栓45在限速器繩輪14與棘輪23之間朝著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變位的方向突出。
[0051]與螺釘支架43以及操作螺栓45相比,第二接合部44更向棘輪23側伸出。第二接合部44具有外周面44a,該外周面44a沿棘輪23的周向延伸。外周面44a既可以是例如沿棘輪23的外周部23a彎曲為圓弧狀的曲面,也可以是平坦的面。再者,外周面44a還可以由組合了曲面與平坦面的多個面構成,外周面44a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
[0052]圖8至圖10示出了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與第一甩塊34a的第二接合部44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與第二甩塊34b的第二接合部44之間的位置關系。
[0053]如圖8所示,在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保持在等待位置的狀態下,第二接合部44比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更位于棘輪23的徑向內側。因此,即使在限速器繩輪14跟隨轎廂4的升降移動而旋轉的狀態下,第二接合部44也不會與第一接合部32產生干擾。在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變位的過程中,第二接合部44朝著第一接合部32進出。
[0054]根據本實施方式,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具有摩擦接觸面47以及退避部48。摩擦接觸面47面向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所具有的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并沿棘輪23的周向延伸。
[0055]摩擦接觸面47既可以是例如沿棘輪23的外周部23a彎曲為圓弧狀的曲面,也可以是平坦的面。再者,摩擦接觸面47還可以由組合了曲面與平坦面的多個面構成,摩擦接觸面47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
[0056]退避部48與摩擦接觸面47連接,且比摩擦接觸面47更靠近轎廂4下降時與限速器繩輪14一體旋轉的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旋轉方向的后側。在本實施方式中,退避部48具有彎曲為圓弧狀的形狀,以避開第二接合部44的旋轉方向的頂端。
[0057]因此,在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變位的過程中,第二接合部44在棘輪23的內側旋轉,而不會碰到第一接合部32。
[0058]在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到達工作位置的狀態下,通過作用于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離心力,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牢固地按壓在第一接合部32的摩擦接觸面47上。
[0059]其結果是,在第一接合部32的摩擦接觸面47與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之間產生摩擦力,在該摩擦力的作用下,棘輪23會跟隨限速器繩輪14而旋轉。
[0060]如圖3所示,所述鋼絲繩夾持機構20夾設在基座18的支撐板22a、22b的下端部之間。鋼絲繩夾持機構20具備固定滑靴50以及可動滑靴51。固定滑靴50被固定在基座18上且位于速度檢測機構19的下方,并且面對著從限速器繩輪14向下延伸的限速器鋼絲繩13。
[0061]可動滑靴51以如下方式面對著固定滑靴50,即在可動滑靴51與固定滑靴50之間隔著從限速器繩輪14向下延伸的限速器鋼絲繩13。可動滑靴51通過保持架52安裝在支撐棒53的頂端。再者,通過壓縮盤簧54,可動滑靴51朝著限速器鋼絲繩13彈性施力。
[0062]支撐棒53的基端通過樞軸55可轉動地被支撐在基座18的支撐板22a、22b上。因此,可動滑靴51能夠在退避至固定滑靴50上側的等待位置和同固定滑靴50聯動而夾持限速器鋼絲繩13的夾持位置之間轉動。
[0063]在等待位置,可動滑靴51離開限速器鋼絲繩13,并且,保持架52鉤掛在從棘輪23的外周部23a突出的掛鉤56上。因此,只要轎廂4的下降速度在額定速度范圍內,鋼絲繩夾持機構20的可動滑靴51就會保持在等待位置。
[0064]如圖2、圖3以及圖5所示,所述限位開關21通過托架58被支撐在支撐板22b的上端部。限位開關21是用于在轎廂4的下降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切斷曳引機的電源并且使曳引機的電磁制動器工作的部件。限位開關21具備檢測桿59,該檢測桿59在限速器繩輪14與棘輪23之間進出。
[0065]在這種結構的電梯I中,當轎廂4升降移動時,限速器繩輪14跟隨轎廂4的移動而旋轉。由于被支撐在限速器繩輪14上的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同限速器繩輪14 一起旋轉,因此會受到由限速器繩輪14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
[0066]當轎廂4的下降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通過基于限速器繩輪14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將會抵抗壓縮盤簧41的彈力開始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變位。
[0067]一旦轎廂4的下降速度例如接近額定速度的130%,第一甩塊34a或者第二甩塊34b的操作螺栓45的頂端將會按下限位開關21的檢測桿59。由此,限位開關21工作,切斷曳引機的電源并且使曳引機的電磁制動器工作。
[0068]雖然限位開關21工作,但轎廂4并未停止,并且轎廂4的下降速度例如接近額定速度的140%的情況下,作用于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離心力將會增大。其結果,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進一步向工作位置變位,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按壓在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的摩擦接觸面47上。
[0069]由此,靜止的棘輪23將會跟隨限速器繩輪14而旋轉,棘輪23的掛鉤56從鋼絲繩夾持機構20的保持架52上脫離。
[0070]因此,鋼絲繩夾持機構20的可動滑靴51從等待位置向夾持位置傾倒,可動滑靴51與限速器鋼絲繩13接觸。隨著與限速器鋼絲繩13的接觸,可動滑靴51被牽引至下方,與固定滑靴50聯動對限速器鋼絲繩13進行夾持。由此,限速器鋼絲繩13的移動停止。一旦限速器鋼絲繩13的移動停止,借助安全連桿機構16使轎廂4的緊急停止裝置10a、10b工作,使下降的轎廂4強制停止。
[0071]根據第一實施方式,如圖9所示,與限速器繩輪14一起旋轉的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在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變位的過程中,從棘輪23的徑向內側朝著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的摩擦接觸面47進出。
[0072]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具有彎曲的退避部48,該退避部48用于避開與限速器繩輪14 一起旋轉并朝著限速器繩輪14的徑向外側變位的第二接合部44。因此,如圖10所示,在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到達工作位置的狀態下,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不會撞擊到靜止的第一接合部32,而是從棘輪23的徑向內側按壓在第一接合部32的摩擦接觸面47上。
[0073]因此,能夠避免跟隨限速器繩輪14而高速旋轉的第二接合部44與靜止的第一接合部32的角部發生碰撞,從而不會對第一接合部32以及第二接合部44雙方施加大的沖擊。由此,能夠得到可提高限速器繩輪14以及棘輪23的抗磨損性及抗沖擊性且工作可靠性較高的限速裝置12。
[0074][第二實施方式]
[0075]圖11公開了第二實施方式。第二實施方式的涉及棘輪23的第一接合部32的形狀的內容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除此之外的限速裝置1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0076]如圖11所示,第一接合部32具有與摩擦接觸面47連續的退避部61。退避部61位于比摩擦接觸面47更靠近轎廂4下降時與限速器繩輪14 一體旋轉的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旋轉方向的后側的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退避部61具有斜向切削的形狀,以避開第二接合部44的旋轉方向的頂端。
[0077]因此,在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變位的過程中,第二接合部44在棘輪23的內側旋轉,而不會碰到第一接合部32。
[0078]根據第二實施方式,能夠避免跟隨限速器繩輪14而高速旋轉的第二接合部44與靜止的第一接合部32的角部發生碰撞,能夠得到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
[0079][第三實施方式]
[0080]圖12公開了第三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的涉及棘輪23的內容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除此之外的限速裝置1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0081 ] 如圖12所示,在棘輪23的外周部23a具有壁部71。壁部71沿棘輪23的周向形成為連續的圓環狀,并從棘輪23的外周部23a朝著限速器繩輪14伸出。
[0082]再者,壁部71的內周面構成沿棘輪23的周向連續的摩擦接觸面72。摩擦接觸面72圍繞著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
[0083]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當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從等待位置向工作位置變位時,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接近靜止的摩擦接觸面72。當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到達工作位置時,通過作用于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離心力,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被牢固地按壓在摩擦接觸面72上。由此,在摩擦接觸面72與外周面44a之間產生摩擦力,通過該摩擦力,棘輪23會跟隨限速器繩輪14而旋轉。
[0084]在第三實施方式中,摩擦接觸面72沿棘輪23的周向形成為連續的圓環狀。因此,能夠任意設定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與摩擦接觸面72接觸的時機。
[0085]因此,與第一實施方式以及第二實施方式的限速裝置12相比,能夠容易地使隨限速器繩輪14 一起旋轉的第一甩塊34a以及第二甩塊34b的第二接合部44的外周面44a與棘輪23的摩擦接觸面72之間的位置對準。
[0086]再者,具有摩擦接觸面72的壁部71為沿棘輪23的周向的連續圓環狀,因此能夠簡化棘輪23的形狀。為此,能夠削減制造棘輪23所需的成本,有助于降低限速裝置12的價格。
[0087]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這些實施方式是作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實用新型的范圍。這些新穎的實施方式能夠以其他各種方式實施,在不脫離實用新型宗旨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省略、替換、變更。這些實施方式及其變形包含在實用新型的范圍以及主旨內,并包含在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實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圍內。
[0088]在所述各實施方式中,雖然在第一甩塊以及第二甩塊的轉動臂部上一體地形成了第二接合部,但是,并不僅限于該結構。例如,也可以將第二接合部設為獨立于轉動臂部的其它部件,使用如螺栓這樣的連接單元將該部件可拆卸地固定在轉動臂部上。
[0089]根據該結構,在第二接合部受損的情況下,能夠將現有的第二接合部更換為新的第二接合部。因此,能夠直接反復利用第一甩塊以及第二甩塊,較為經濟。
【主權項】
1.一種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限速器鋼絲繩,跟隨轎廂的移動而移動; 限速器繩輪,卷繞有所述限速器鋼絲繩,在該限速器鋼絲繩的作用下旋轉; 旋轉輪,配置為與所述限速器繩輪呈同軸狀,使夾持所述限速器鋼絲繩的鋼絲繩夾持機構工作;以及 甩塊,被支撐在所述限速器繩輪上,與所述限速器繩輪一體地旋轉,并且,在基于所述轎廂的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的所述限速器繩輪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朝著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的徑向外側進出的工作位置變位; 所述旋轉輪具有多個第一接合部,該多個第一接合部從所述旋轉輪的外周部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突出,并隔著間隔沿所述旋轉輪的周向配置, 所述甩塊具有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甩塊變位至所述工作位置的狀態下,該第二接合部從所述旋轉輪的徑向內側按壓所述第一接合部; 所述旋轉輪的所述第一接合部包括:摩擦接觸面,受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外周面按壓;以及退避部,避開向所述工作位置變位的所述甩塊的所述第二接合部; 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摩擦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外周面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旋轉輪跟隨所述限速器繩輪而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退避部比所述摩擦接觸面更位于與所述限速器繩輪一體旋轉的所述甩塊的旋轉方向的后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避部以及所述摩擦接觸面連續地形成在所述旋轉輪的周向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退避部具有彎曲為圓弧狀的形狀,以避開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旋轉方向的頂端。5.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退避部具有斜向切削的形狀,以避開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旋轉方向的頂端。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摩擦接觸面具有沿所述旋轉輪的周向延伸的形狀。7.一種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限速器鋼絲繩,跟隨轎廂的移動而移動; 限速器繩輪,卷繞有所述限速器鋼絲繩,在該限速器鋼絲繩的作用下旋轉; 旋轉輪,配置為與所述限速器繩輪呈同軸狀,使夾持所述限速器鋼絲繩的鋼絲繩夾持機構工作;以及 甩塊,被支撐在所述限速器繩輪上,與所述限速器繩輪一體地旋轉,并且,在基于所述轎廂的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的所述限速器繩輪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朝著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的徑向外側進出的工作位置變位; 所述旋轉輪具有多個第一接合部,該多個第一接合部從所述旋轉輪的外周部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突出,并隔著間隔沿所述旋轉輪的周向配置; 所述甩塊具有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甩塊變位至所述工作位置的狀態下,該第二接合部從所述旋轉輪的徑向內側按壓所述第一接合部,在所述第一接合部與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旋轉輪跟隨所述限速器繩輪而旋轉。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具有被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外周面按壓的摩擦接觸面,該摩擦接觸面具有沿所述旋轉輪的周向延伸的形狀。9.一種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限速器鋼絲繩,其跟隨轎廂的移動而移動; 限速器繩輪,卷繞有所述限速器鋼絲繩,在該限速器鋼絲繩的作用下旋轉; 旋轉輪,配置為與所述限速器繩輪呈同軸狀,使夾持所述限速器鋼絲繩的鋼絲繩夾持機構工作; 圓環狀的壁部,從所述旋轉輪的外周部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突出,并連續地形成在所述旋轉輪的周向上; 甩塊,被支撐在所述限速器繩輪上,與所述限速器繩輪一體地旋轉,并且,在基于所述轎廂的速度超過額定速度時的所述限速器繩輪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朝著向所述限速器繩輪的徑向外側進出的工作位置變位;以及 接合部,設置在所述甩塊上,在所述甩塊變位至所述工作位置的狀態下,該接合部從所述旋轉輪的直徑方向的內側按壓在所述壁部的內周面上; 在所述壁部的所述內周面與所述接合部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旋轉輪跟隨所述限速器繩輪而旋轉。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梯限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甩塊的所述接合部具有按壓在所述壁部的內周面上的外周面,該外周面具有沿所述旋轉輪的周向延伸的形狀。
【文檔編號】B66B5/04GK205442296SQ201521126376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
【發明人】三宿努
【申請人】東芝電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