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組裝機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組裝機臺,包括支撐架、機器人、拆裝機構、接地線機構及控制器,所述拆裝機構包括第一升降氣缸、第一滑臺及兩個開扣氣缸,所述第一升降氣缸及開扣氣缸設置在支撐架上,且兩個開扣氣缸分別設置在第一升降氣缸的兩側,所述第一升降氣缸上設有第一氣爪,所述第一滑臺位于支撐架下方,且第一滑臺上設有第一治具板及第一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一治具板具有取放位及拆裝位,所述接地線機構包括撕膜組件、滾輪組件、第二滑臺以及設置在第二滑臺上的第二治具板,所述第二治具板上設有壓屏氣缸及第二光電傳感器,所述壓屏氣缸上設有壓屏板。保壓治具的拆裝及產品接地線工藝同時進行,互不干涉,實現全程自動化,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專利說明】
多功能組裝機臺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組裝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組裝機臺。
【背景技術】
[0002]—般的,將待保壓的產品裝入保壓治具保壓和對已保壓好的產品取出接地線兩道工序,都是由人工完成或者拆裝治具時采用機械裝置由人工將產品取出、放入,兩道工序需要設立專門的工位及專門設備,各工位之間要么靠流水線,要么靠人工搬運,整個流程效率較低,且人工成本較高,不利于整線自動化。
【發明內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多功能組裝機臺,能在一個工位完成對保壓治具的拆裝及產品接地線工藝,工作效率高。
[0004]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多功能組裝機臺,包括支撐架、機器人、拆裝機構、接地線機構及控制器,機器人上設有視覺機構,所述視覺機構、機器人、拆裝機構及接地線機構分別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拆裝機構包括第一升降氣缸、第一滑臺及兩個開扣氣缸,所述第一升降氣缸及開扣氣缸設置在支撐架上,且兩個開扣氣缸分別設置在第一升降氣缸的兩側,所述第一升降氣缸上設有第一氣爪,所述第一滑臺位于支撐架下方,且第一滑臺上設有第一治具板及第一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一治具板具有取放位及拆裝位,所述接地線機構包括撕膜組件、滾輪組件、第二滑臺以及設置在第二滑臺上的第二治具板,所述第二治具板上設有壓屏氣缸及第二光電傳感器,所述壓屏氣缸上設有壓屏板,所述第二治具板具有放置位、撕膜位及接線位,所述第一治具板的取放位與第二治具板的放置位均位于機器人的行程范圍內,第一治具板的拆裝位位于第一升降氣缸的下方,第二治具板的撕膜位位于撕膜組件的上方,第二治具板的接線位位于滾輪組件的上方。
[0006]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如下:
[0007]所述撕膜組件包括沿第二滑臺滑動方向布置的撥桿與第二升降氣缸,所述第二升降氣缸上設有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上設有真空吸頭與夾塊。
[0008]所述撕膜組件還包括底座、微調滑臺、收膜風扇及收膜盒,所述微調滑臺安裝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升降氣缸安裝在微調滑臺,所述收膜盒的開口朝向所述真空吸頭,收膜盒內通過收膜風扇形成負壓。
[0009]所述滾輪組件包括第一頂升氣缸以及設置在第一頂升氣缸上的大滾輪、第二頂升氣缸以及設置在第二頂升氣缸上的小滾輪、橫推氣缸,所述第二頂升氣缸設置在橫推氣缸上。
[0010]所述滾輪組件還包括第三頂升氣缸、壓頭,所述第三頂升氣缸設置在第一頂升氣缸上,所述壓頭設置在第三頂升氣缸上。
[0011]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還包括上料機構,所述上料機構包括第三滑臺、升降滑臺以及夾具組件,所述升降滑臺設置在第三滑臺上,所述夾具組件設置在升降滑臺上,所述夾具組件具有抓取位與暫存位,所述暫存位下方設有第一暫存支架,所述第一暫存支架位于所述機器人的行程范圍內。
[0012]所述夾具組件包括第一吸盤與第二氣爪,所述第二氣爪位于所述第一吸盤的外周。
[0013]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拆裝機構,所述第一升降氣缸上還設有至少兩個定位銷,所述定位銷上套設有彈簧。
[0014]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還包括下料機構,所述下料機構包括固定架、第四滑臺、第三升降氣缸,第四滑臺安裝在固定架上,第三升降氣缸與第四滑臺連接,所述第三升降氣缸上設有多個第二吸盤,所述第二吸盤具有吸取位與下料位,所述吸取位位于滾輪組件的上方,所述下料位下方設有第二暫存支架。
[0015]所述下料機構還包括第四升降氣缸及連接板,所述第四升降氣缸安裝在第四滑臺上,所述第三升降氣缸通過所述連接板與第四升降氣缸連接,且第四升降氣缸的設置位置高于第三升降氣缸,所述下料暫存支架的位置高于所述吸取位。
[0016]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優點或原理進行說明:
[0017]上述多功能組裝機臺,將裝有保壓好的產品的保壓治具放入第一治具板,第一光電傳感器感應到有治具放入后,第一滑臺滑動將第一治具板滑到拆裝位,第一升降氣缸與開扣氣缸伸出,兩個開扣氣缸分別作用在保壓治具兩端的鎖扣上,將鎖扣壓開,同時第一氣爪抓住保壓治具的上蓋,第一升降氣缸縮回提起保壓治具的上蓋,拆掉上蓋的保壓治具再次隨第一滑臺滑動到取放位,安裝在機器人上的視覺機構對保壓治具中產品拍照取位置,然后機器人調整姿態,取出保壓治具中的產品放入到第二治具板上,然后機器人抓取待保壓產品移動到第一治具板的空保壓治具上方,先通過視覺機構對保壓治具位置檢測,然后機器人調整姿態放入待保壓產品,保壓治具再次移動到拆裝位,第一升降氣缸及開扣氣缸再次伸出將上蓋蓋在保壓治具上進行產品保壓;保壓好的產品放入到第二治具板后,第二光電傳感器感應到有產品放入,壓屏氣缸伸出帶動壓屏板壓住產品上表面,第二滑臺滑動將第二治具板滑動到撕膜位,撕膜組件對產品下表面上的背膠膜進行撕除,然后第二滑臺滑動將第二治具板滑動到接線位,滾輪組件對產品下表面進行貼地線。該多功能組裝機臺,通過控制器控制各部件協調運行,保壓治具的拆裝及產品接地線工藝同時進行,互不干涉,集成兩道工序,能實現全程自動化,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時,節省物料轉移成本和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多功能組裝機臺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多功能組裝機臺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拆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接地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保壓治具示意圖;
[0023]圖6為產品FPC接地線工序示意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1、保壓治具,11、鎖扣,12、上蓋,2、手機部件,21、機身,22、FPC,23、背膠膜,10、支撐架,20、機器人,30、拆裝機構,310、第一升降氣缸,312、第一氣爪,320、第一滑臺,330、開扣氣缸,332、滾輪,340、第一治具板,350、第一光電傳感器,360、定位銷,370、安裝板,40、接地線機構,410、撕膜組件,411、撥桿,412、第二升降氣缸,413、旋轉氣缸,414、微調滑臺,415、收膜風扇,416、收膜盒,417、底座,420、滾輪組件,421、第一頂升氣缸,422、大滾輪,423、第二頂升氣缸,424、小滾輪,425、橫推氣缸,426、第三頂升氣缸,430、第二滑臺,440、第二治具板,450、壓屏氣缸,460、第二光電傳感器,470、壓屏板,50、視覺機構,60、上料機構,610、第三滑臺,620、升降滑臺,630、夾具組件,640、第一暫存支架,70、下料機構,710、固定架,720、第四滑臺,730、第三升降氣缸,732、固定板,740、第二吸盤,750、第二暫存支架,760、第四升降氣缸,770、連接板,80、機架,90、安裝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如圖1至4所示,一種多功能組裝機臺,包括支撐架10、機器人20、拆裝機構30、接地線機構40及控制器,機器人20上設有視覺機構50,所述視覺機構50、機器人20、拆裝機構30及接地線機構40分別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拆裝機構30包括第一升降氣缸310、第一滑臺320及兩個開扣氣缸330,所述第一升降氣缸310及開扣氣缸330設置在支撐架10上,且兩個開扣氣缸330分別設置在第一升降氣缸310的兩側,所述第一升降氣缸310上設有第一氣爪312,所述第一滑臺320位于支撐架10下方,且第一滑臺320上設有第一治具板340及第一光電傳感器350,所述第一治具板340具有取放位及拆裝位,所述接地線機構40包括撕膜組件410、滾輪組件420、第二滑臺430以及設置在第二滑臺430上的第二治具板440,所述第二治具板440上設有壓屏氣缸450及第二光電傳感器460,所述壓屏氣缸450上設有壓屏板470,所述第二治具板440具有放置位、撕膜位及接線位,所述第一治具板340的取放位與第二治具板440的放置位均位于機器人20的行程范圍內,第一治具板340的拆裝位位于第一升降氣缸310的下方,第二治具板440的撕膜位位于撕膜組件410的上方,第二治具板440的接線位位于滾輪組件420的上方。
[0027]如圖2、5所示,將裝有保壓好的產品的保壓治具I放入第一治具板340,第一光電傳感器350感應到有治具放入后,第一滑臺320滑動將第一治具板340滑到拆裝位,第一升降氣缸310與開扣氣缸330伸出,兩個開扣氣缸330分別作用在保壓治具I兩端的鎖扣11上,將鎖扣11壓開,同時第一氣爪312抓住保壓治具I的上蓋12,第一升降氣缸310縮回提起保壓治具I的上蓋12,拆掉上蓋12的保壓治具I再次隨第一滑臺320滑動到取放位,安裝在機器人20上的視覺機構50對保壓治具I中產品拍照取位置,然后機器人20調整姿態,取出保壓治具I中的產品放入到第二治具板440上,然后機器人20抓取待保壓產品移動到第一治具板340的空的保壓治具I上方,先通過視覺機構50對保壓治具I位置檢測,然后機器人20調整姿態放入待保壓產品,保壓治具I再次移動到拆裝位,第一升降氣缸310及開扣氣缸330再次伸出將上蓋12蓋在保壓治具I上進行產品保壓;保壓好的產品放入到第二治具板440后,第二光電傳感器460感應到有產品放入,壓屏氣缸450伸出帶動壓屏板470壓住產品上表面,第二滑臺430滑動將第二治具板440滑動到撕膜位,撕膜組件410對產品下表面上的背膠膜23進行撕除,然后第二滑臺430滑動將第二治具板440滑動到接線位,滾輪組件420對產品下表面進行貼地線。通過該多功能組裝機臺,通過控制器控制各部件協調運行,保壓治具I的拆裝及產品接地線工藝同時進行,互不干涉,集成兩道工序,能實現全程自動化,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時,節省物料轉移成本和人工成本。所述視覺機構50安裝與機器人20的第三軸上,其包括鏡頭、相機及光源,各部分高度都可以自由調節。所述機器人為四軸機器人,其末端設有機器人夾具。
[0028]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需要保壓的產品是手機部件2,也可以是掌上電腦等其他智能移動終端,TP屏預組裝在機身21的上表面,FPC 22預組裝在機身21的下表面,且機身21的下表面上預設有背膠膜23。
[0029]如圖2、3所示,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拆裝機構30,本實施例中設有兩個拆裝機構30,便于同時實現多個保壓治具I的拆裝,提高效率,所述第一升降氣缸310上還設有至少兩個定位銷360,所述定位銷360上套設有彈簧。第一升降氣缸310伸出時,定位銷360插入到保壓治具I的上蓋12對應的孔位(圖中未示出)中,彈簧起到緩沖和壓蓋的作用,保證第一升降氣缸310縮回時,被提升的上蓋12位置相對于拆裝保壓治具I不會發生錯位,以免對保壓治具I合蓋時不成功。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氣爪312安裝在升降氣缸上,所述定位銷360通過安裝板370與第一氣爪312相連,所述開扣氣缸330還設有滾輪332,用于壓在保壓治具I的鎖扣11上。
[0030]如圖2、4所示,所述撕膜組件410包括沿第二滑臺430滑動方向布置的撥桿411與第二升降氣缸412,所述第二升降氣缸412上設有旋轉氣缸413,所述旋轉氣缸413上設有真空吸頭與夾塊(圖中未示出)。第二滑臺430朝靠近撥桿411的方向滑動直到撥桿411避開下垂的FPC 22后,即第二治具板440底面有通孔,FPC 22與機身21連接的一端靠近撥桿411,另一端相對機身21向下垂,第二治具板440隨第二滑臺430滑動,使FPC 22下垂的一端搭在撥桿411上滑動直至超過撥桿411所在的位置,然后第二滑臺430帶動第二治具板440反向滑動,撥桿411將下垂的FPC 22端擋住從而撥開FPC 22,產品滑移到撕膜位,第二升降氣缸412伸出,真空吸頭抽真空吸附背膠膜23撕頭,擺動微小角度,然后由機械式的夾塊將撕頭夾住,第二升降氣缸412縮回,撕除背膠膜23,旋轉氣缸413旋轉90度,破真空,背膠膜23從真空吸頭上脫落。該撕膜組件410操作穩定,便于控制,根據實際需求,也可以采用液壓作為動力帶動吸頭或夾塊升降實現撕膜操作。
[0031]所述撕膜組件410還包括底座417、微調滑臺414、收膜風扇415及收膜盒416,所述微調滑臺414安裝在底座417上,所述第二升降氣缸412安裝在微調滑臺414,所述收膜盒416的開口朝向所述真空吸頭,收膜盒內通過收膜風扇形成負壓。在收膜盒靠近收膜風扇的一側開設有多個通風孔,所述收膜風扇的吹風方向背向所述通風孔從而使收膜盒內形成負壓。通過微調滑臺414實現第二升降氣缸412位置的微調,適應不同位置的背膠膜23的撕除,從真空吸頭脫落的背膠膜23,被吸入至收膜盒416內收集,便于定期清理。收膜盒416—面采用亞克力板,可以實時觀測收膜情況。
[0032]如圖2、4所示,所述滾輪組件420包括第一頂升氣缸421以及設置在第一頂升氣缸421上的大滾輪422、第二頂升氣缸423以及設置在第二頂升氣缸423上的小滾輪424、橫推氣缸425,所述第二頂升氣缸423設置在橫推氣缸425上。所述滾輪組件420還包括第三頂升氣缸426、壓頭,所述第三頂升氣缸426設置在第一頂升氣缸421上,所述壓頭設置在第三頂升氣缸426上。背膠膜23被撕除后,第二滑臺430滑動使第二治具板440滑到接線位,首先置于貼大地線起始端,第一頂升氣缸421伸出,帶動大滾輪422上升壓住對應位置的FPC 22緊貼機身21,第二滑臺430滑動到貼大地線末端,第三頂升氣缸426伸出使壓頭在PFC和機身21凸起處壓出一道拱形,便于后續裝配工序使用。第一頂升氣缸421縮回后,第二滑臺430滑動到貼小地線處,第二頂升氣缸423帶動小滾輪424伸出,使小滾輪424以一定力度壓緊FPC 22到機身21的小地線處,然后橫推氣缸425伸出滾貼FPC 22,最后第二頂升氣缸423縮回,完成接地線工序。本實施例中,撥桿411設置在撕膜組件410與滾輪組件420之間,便于FPC 22接地線工序的有序進行。
[0033]如圖2所示,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還包括上料機構60,所述上料機構60包括第三滑臺610、升降滑臺620以及夾具組件630,所述升降滑臺620設置在第三滑臺610上,所述夾具組件630設置在升降滑臺620上,所述夾具組件630具有抓取位與暫存位,所述暫存位下方設有第一暫存支架640,所述第一暫存支架640位于所述機器人20的行程范圍內。所述夾具組件630包括第一吸盤與第二氣爪,所述第二氣爪位于所述第一吸盤的外周。夾具組件630處于抓取位,第一吸盤吸取產品的上表面,第二氣爪閉合托住產品的下表面,該結構可以有效保證預組裝的TP屏和機身21不會發生錯位移動,保持裝配位置度。抓取待保壓產品后升降滑臺620上移,第三滑臺610滑動到暫存位上方,升降滑臺620下移,松開第二氣爪,破真空,將待保壓產品放置在第一暫存支架640上,升降滑臺620回原位,上料時,機器人20移動到暫存位上方,抓取待保壓產品移動到空保壓治具I上方,然后放入,保壓治具I拆裝工序與上料工序同步工作,互不干擾,提高上料自動化,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0034]如圖2所示,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還包括下料機構70,所述下料機構70包括固定架710、第四滑臺720、第三升降氣缸730,第四滑臺720安裝在固定架710上,第三升降氣缸730與第四滑臺720連接,所述第三升降氣缸730上設有多個第二吸盤740,所述第二吸盤740具有吸取位與下料位,所述吸取位位于滾輪組件420的上方,所述下料位下方設有第二暫存支架750。接地線工序完成后,壓屏氣缸450縮回,第四滑臺720滑動到吸取位,第二吸盤740吸住產品的上表面,第四滑臺720滑動至下料位,將產品放置到第二暫存支架750上。本實施例中第三升降氣缸730上設置有固定板732,第二吸盤740安裝在固定板732上,便于對多個第二吸盤740的位置進行布置,使吸附力均勻。
[0035]所述下料機構70還包括第四升降氣缸760及連接板770,所述第四升降氣缸760安裝在第四滑臺720上,所述第三升降氣缸730通過所述連接板770與第四升降氣缸760連接,且第四升降氣缸760的設置位置高于第三升降氣缸730,所述下料暫存支架的位置高于所述吸取位。考慮到整線規劃問題,暫存位高于物料流水線高度,同時兼顧成本因素,采用第三升降氣缸730、第四升降氣缸760實現兩個不同高度物料的取放。
[0036]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多功能組裝機臺還包括機架80及安裝座90,所述安裝座90設置在機架80上,所述支撐架10、機器人20、拆裝機構30及接地線機構40、上料機構60、下料機構70均設置在安裝座90上,整體結構緊湊,設計合理。
[0037]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0038]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機器人、拆裝機構、接地線機構及控制器,機器人上設有視覺機構,所述視覺機構、機器人、拆裝機構及接地線機構分別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拆裝機構包括第一升降氣缸、第一滑臺及兩個開扣氣缸,所述第一升降氣缸及開扣氣缸設置在支撐架上,且兩個開扣氣缸分別設置在第一升降氣缸的兩側,所述第一升降氣缸上設有第一氣爪,所述第一滑臺位于支撐架下方,且第一滑臺上設有第一治具板及第一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一治具板具有取放位及拆裝位,所述接地線機構包括撕膜組件、滾輪組件、第二滑臺以及設置在第二滑臺上的第二治具板,所述第二治具板上設有壓屏氣缸及第二光電傳感器,所述壓屏氣缸上設有壓屏板,所述第二治具板具有放置位、撕膜位及接線位,所述第一治具板的取放位與第二治具板的放置位均位于機器人的行程范圍內,第一治具板的拆裝位位于第一升降氣缸的下方,第二治具板的撕膜位位于撕膜組件的上方,第二治具板的接線位位于滾輪組件的上方。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組件包括沿第二滑臺滑動方向布置的撥桿與第二升降氣缸,所述第二升降氣缸上設有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上設有真空吸頭與夾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組件還包括底座、微調滑臺、收膜風扇及收膜盒,所述微調滑臺安裝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升降氣缸安裝在微調滑臺,所述收膜盒的開口朝向所述真空吸頭,收膜盒內通過收膜風扇形成負壓。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組件包括第一頂升氣缸以及設置在第一頂升氣缸上的大滾輪、第二頂升氣缸以及設置在第二頂升氣缸上的小滾輪、橫推氣缸,所述第二頂升氣缸設置在橫推氣缸上。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組件還包括第三頂升氣缸、壓頭,所述第三頂升氣缸設置在第一頂升氣缸上,所述壓頭設置在第三頂升氣缸上。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上料機構,所述上料機構包括第三滑臺、升降滑臺以及夾具組件,所述升降滑臺設置在第三滑臺上,所述夾具組件設置在升降滑臺上,所述夾具組件具有抓取位與暫存位,所述暫存位下方設有第一暫存支架,所述第一暫存支架位于所述機器人的行程范圍內。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組件包括第一吸盤與第二氣爪,所述第二氣爪位于所述第一吸盤的外周。8.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拆裝機構,所述第一升降氣缸上還設有至少兩個定位銷,所述定位銷上套設有彈簧。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下料機構,所述下料機構包括固定架、第四滑臺、第三升降氣缸,第四滑臺安裝在固定架上,第三升降氣缸與第四滑臺連接,所述第三升降氣缸上設有多個第二吸盤,所述第二吸盤具有吸取位與下料位,所述吸取位位于滾輪組件的上方,所述下料位下方設有第二暫存支架。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組裝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機構還包括第四升降氣缸及連接板,所述第四升降氣缸安裝在第四滑臺上,所述第三升降氣缸通過所述連接板與第四升降氣缸連接,且第四升降氣缸的設置位置高于第三升降氣缸,所述下料暫存支架的位置高于所述吸取位。
【文檔編號】B23P19/027GK205441975SQ20152114423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
【發明人】陳小豐, 葉鴨真, 鄭啟明
【申請人】廣州達意隆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