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蓋子,適于能分離地設置在一個盒體上,并包含一個蓋體,以及一個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的卡掣單元。該蓋體界定出一個容裝空間。該蓋子還包含一個設置在該容裝空間中且能繞自身軸線旋轉的旋轉單元。該卡掣單元設置在該容裝空間中,一端與該旋轉單元連動地連接,另一端則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本實用新型利用該旋轉單元取代以往的滑軌設計,使該卡掣單元能沿該旋轉單元的旋轉方向移動,并利用該旋轉單元的旋轉運作方式,為使用者帶來更為順暢的操作體驗。
【專利說明】
蓋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器皿,特別是涉及一種蓋子。
【背景技術】
[0002]參閱圖1,為一種以往的蓋子。該蓋子具有彼此上下設置的一個上蓋體11與一個下蓋體12,以及設置在該上蓋體11與該下蓋體12間的一個第一卡掣體13—個第二卡掣體14。
[0003]該上蓋體11具有一個上蓋殼111,以及一個設置在該上蓋殼111上并往下弧彎的提把112。該上蓋殼111概呈橢圓形并界定出一個位于頂面的鈕孔113,以及數個位于側面的卡掣孔114。(圖中僅示意其中一側的所述卡掣孔114)該下蓋體12具有一個下蓋盤121,以及一個設置在該下蓋盤121上的中蓋盤122。該中蓋盤122具有數條由下往上略為突伸的滑軌123。
[0004]該第一卡掣體13具有一個第一卡掣塊131、一個設置在該第一卡掣塊131頂面的按鈕132,以及一個由該第一卡掣塊131往外延伸的第一卡掣片133。該第二卡掣體14具有一個第二卡掣塊141,以及一個由該第二卡掣塊141往外突伸的第二卡掣片142。該第一卡掣塊131與該第二卡掣塊141分別具有數個位于底部的滑溝143(圖中僅示意該第二卡掣塊141的所述滑溝143)。所述滑溝143分別與該中蓋盤122的所述滑軌123卡合,以供該第一卡掣塊131與該第二卡掣塊141于該中蓋盤122上內外滑移。該第一卡掣片133具有兩個彼此間隔且分別朝外突出的第一卡掣部135。所述第一卡掣部135分別能突伸及縮入位于右方的所述卡掣孔114。該第二卡掣片142具有兩個彼此間隔且分別朝外突出的第二卡掣部144。所述第二卡掣部144則恒突伸出位于左方的所述卡掣孔114。(圖未示)
[0005]此蓋子平時蓋設在一個盒子(圖未示)上時,所述第一卡掣部135與所述第二卡掣部144分別突伸出所述卡掣孔114,以與該盒子上的卡嵌結構結合,使該蓋子定位設置在該盒子上。當使用者欲將該蓋子與該盒子分離時,能按壓該按鈕132,使該第一^^掣塊131往內滑移,并帶動所述第一卡掣塊131及所述第一卡掣部135往內縮,即能使該蓋子的右端部略微與該盒子分離。接著,再將該蓋子往右上斜抽出,使所述第二卡掣部144分別與該盒子的卡嵌結構分離,即能將該蓋子完全與該盒子分離。由于所述滑軌123與該第一卡掣塊131及所述第二卡掣塊141的接觸面積較大,摩擦力較大,使用者在操作該按鈕132時,會有覺得卡住或者操作不順暢的感覺,有待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蓋子,能提供使用者更為順暢的操作體驗。
[0007]本實用新型蓋子,適于能分離地設置在一個盒體上,并包含一個蓋體,以及一個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的卡掣單元,該蓋體界定出一個容裝空間,該蓋子還包含一個設置在該容裝空間中且能繞自身軸線旋轉的旋轉單元,該卡掣單元設置在該容裝空間中,一端與該旋轉單元連動地連接,另一端則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蓋子,該卡掣單元包括一個第一卡掣件、一個設置在該蓋體頂端的操作件、一個連接于該第一卡掣件與該操作件間的連動件,以及一個能使該操作件復位的復位件,該第一卡掣件具有一個向內延伸并能帶動該旋轉單元旋轉的第一旋轉端部,以及一個朝外延伸而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的第一連接端部,該連動件使該第一卡掣件與該操作件連動,并使該操作件能帶動該旋轉單元旋轉。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蓋子,該蓋體界定出一個供該操作件內外移動的操作孔,該操作件能供使用者朝內扳動,該復位件能使該操作件往外移動復位。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蓋子,該卡掣單元還包括一個第二卡掣件,該第二卡掣件具有一個向內延伸并與該旋轉單元連接的第二旋轉端部,以及一個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的第二連接端部。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蓋子,該蓋體包括相配合界定出該容裝空間的一個上蓋殼與一個下蓋殼,該上蓋殼還界定出供該操作件設置的該操作孔,并具有兩個往該下蓋殼延伸的第一抵頂部與一個第二抵頂部,該第一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該第一抵頂部穿設的第一內穿孔,該第二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該第二抵頂部穿設的第二內穿孔,該復位件為設置在該第一抵頂部與該連動件間的彈簧,并能將該連動件往外抵頂。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蓋子,該旋轉單元包括一個圓形的盤體,以及兩個沿該盤體的圓心對稱設置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分別連接該第一旋轉端部與該第二旋轉端部。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蓋子,該第一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所述連接塊的其中一個套設的第一套孔,該第二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所述連接塊的另外一個套設的第二套孔,該第一套孔的孔徑與該第二套孔的孔徑分別大于所述連接塊的寬度。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蓋子,該第一連接端部界定出一個第一外穿孔,該連動件穿設在該第一外穿孔中,并具有一個穿設在該操作件的上連動部,以及一個由該上連動部往下延伸的下連動部。
[0015]該蓋子的功效在于:利用該旋轉單元取代以往的滑軌設計,使該卡掣單元能沿該旋轉單元的旋轉方向移動,并利用該旋轉單元的旋轉運作方式,為使用者帶來更為順暢的操作體驗。
【附圖說明】
[0016]本案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將于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0017]圖1是一個現有的蓋子的一個立體分解圖;
[0018]圖2是本案蓋子的一個第一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分解圖;
[0019]圖3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個立體組合圖;
[0020]圖4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個組合剖視圖,圖中示意該第一實施例處于一個卡嵌狀態;
[0021]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個組合剖視圖,圖中示意該第一實施例處于一個分離狀態;
[0022]圖6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個示意圖,圖中示意一個第一卡掣件與一個第二卡掣件的移動變化;及
[0023]圖7是本案蓋子的一個第二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或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0025]參閱圖2、圖3及圖4,本案蓋子的一個實施例,適于能分離地設置在一個盒體2,并包含一個蓋體3,以及分別設置在該蓋體3上的一個旋轉單元4與一個卡掣單元5。
[0026]該蓋體3包括彼此上下設置的一個上蓋殼31與一個下蓋殼32。該上蓋殼31與該下蓋殼32相配合界定出一個供該旋轉單元4與該卡掣單元5設置的一個容裝空間33。
[0027]該上蓋殼31具有一個基殼部311、一個設置在該基殼部311上的提把部312,以及分別由該基殼部311往該下蓋殼32延伸的一個第一抵頂部313和一個第二抵頂部314與一個中軸部315及四個導片部316。該基殼部311的橫剖面概呈橢圓形。該提把部312設置于該基殼部311的上方,并往下弧彎,且兩端分別連接該基殼部311。該提把部312的頂面的一側,界定出一個操作孔317。該第一抵頂部313與該第二抵頂部314分別沿該基殼部311的長軸方向左右間隔,且橫剖面分別呈U形,且彼此的開口背對。該中軸部315呈中空圓柱狀,且位于該第一抵頂部313與該第二抵頂部314及該基殼部311的中央。所述導片部316每兩個分為一組。其中一組位于該第一抵頂部313與該中軸部315間,另外一組則位于該第二抵頂部314與該中軸部315間。每一組的所述導片部316分別沿該基殼部311的短軸方向前后間隔。
[0028]該下蓋殼32的橫剖面也概呈橢圓形,且界定出一個位于中央并供該旋轉單元4置放的旋轉槽321。
[0029]該旋轉單元4包括一個圓形的盤體41,以及兩個沿該盤體41的圓心對稱設置于頂面的連接塊42。該盤體41設置在該旋轉槽321中,并能繞自身軸線旋轉,且界定出一個供該上蓋殼31的該中軸部315穿設的軸孔411。所述連接塊42分別呈圓柱狀,且分別往上延伸。
[0030]該卡掣單元5與該旋轉單元4連動地連接,并能分離地與該盒體2連接,且包括彼此左右間隔的一個第一卡掣件51與一個第二卡掣件52、一個設置在該蓋體3頂端的操作件53、一個連接于該第一卡掣件51與該操作件53間的連動件54,以及一個能使該操作件53復位的復位件55。
[0031]該第一卡掣件51具有一個向內延伸并能帶動該旋轉單元4旋轉的第一旋轉端部511,以及一個朝外延伸而能分離地與該盒體2連接的第一連接端部512。該第一旋轉端部511鄰近該旋轉單元4的一端,往該旋轉單元4延伸,并界定出一個供該旋轉單元4的其中一個連接塊42穿設的第一套孔513。該第一套孔513的孔徑大于該連接塊42的寬度,呈松配合設計。該第一旋轉端部511還界定出一個供該上蓋殼31的該第一抵頂部313穿設且概呈方形的第一內穿孔514。該第一連接端部512具有一個相反于該第一旋轉端部511的第一卡塊515,并界定出一個供該連動件54穿設的第一外穿孔516。
[0032]該第二卡掣件52具有一個向內延伸并與該旋轉單元4連接的第二旋轉端部521,以及一個能分離地與該盒體2連接的第二連接端部522。該第二旋轉端部521鄰近該旋轉單元4的一端,往該旋轉單元4延伸,并界定出一個供該旋轉單元4的另一個連接塊42穿設的第二套孔523。該第二套孔523的孔徑大于該連接塊42的寬度,同樣也為松配合設計。該第二旋轉端部521還界定出一個供該第二抵頂部314穿設的第二內穿孔524。該第二連接端部522具有一個相反于該第二旋轉端部521的第二卡塊525。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卡掣件51與該第二卡掣件52構造是相同的,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能省略開模的成本。
[0033]該操作件53設置在該蓋體3頂端,并能于該上蓋殼31的該操作孔317中內外移動,且能供使用者朝內扳動。
[0034]該連動件54具有一個頂部穿設在該操作件53的上連動部541,以及一個由該上連動部541往下延伸且穿設在該第一卡掣件51的該第一外穿孔516的下連動部542。該下連動部542具有一個往內突伸并朝向該第一抵頂部313的圓塊543。該圓塊543供該復位件55套設。該連動件54使該第一卡掣件51與該操作件53能夠連動,并使該操作件53能帶動該旋轉單元4的該盤體41旋轉。
[0035]該復位件55為一個設置在該第一抵頂部313與該連動件54間的彈簧,并能提供將該連動件54往外抵頂的力量。
[0036]參閱圖4、圖5及圖6,本第一實施例能在一個如圖4所示的卡嵌狀態,以及一個如圖5所不地分離狀態間變換。未施加外力時,本第一實施例是處于該卡嵌狀態,該第 ^塊515與該第二卡塊525分別突伸出該下蓋殼32而能卡嵌入該盒體2的兩個卡嵌孔21中,使本第一實施例能與該盒體2結合而不分離。
[0037]將該操作件53由外向內扳動,能帶動該連動件54,使該連動件54帶動該第一卡掣件51往內移動,并使本第一實施例轉變至該分離狀態。該第一卡掣件51往內移動時,由于該第一旋轉端部511套設在該連接塊42上,故該第一卡掣件51會帶動該旋轉單元4旋轉,而該旋轉單元4旋轉時,又會同時帶動該第二卡掣件52往內移動,達到使用者只要扳動該操作件53,即能同時移動該第一卡掣件51與該第二卡掣件52的效果。此外,該連動件54往內移動而靠近該上蓋殼31的該第一抵頂部313時,會壓縮該復位件55,并使該復位件55儲存能將該連動件54往外推,連帶使該操作件53往外復位的彈力。
[0038]于該分離狀態,該第一卡塊515與該第二卡塊525分別縮進該下蓋殼32,而離開所述卡嵌孔21,使本第一實施例能與該盒體2分離,便于使用者將物品由該盒體2中取出或將物品放入該盒體2中。當使用者取放完畢,將本第一實施例再蓋回該盒體2,手由該操作件53松開后,該復位件55即會將該連動件54與該操作件53往外推,同時帶動該第 ^掣件51與該第二卡掣件52分別往外移動,使該第一卡塊515與該第二卡塊525分別再次卡嵌入所述卡嵌孔21中,而使本第一實施例與該盒體2再次穩固結合。
[0039]該第一套孔513與該第二套孔523的孔徑分別大于所述連接塊42的寬度的松配合設計,便于所述連接塊42沿圓周方向移動時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而能順利且順暢地運作。該上蓋殼31的所述導片部316,是分別設置在該第一卡掣件51與該第二卡掣件52的兩側,能夠使該第一卡掣件51與該第二卡掣件52穩定地內外滑移而不致偏離。該第一抵頂部313穿設在該第一內穿孔514,該第二抵頂部314穿設在該第二內穿孔524的設計,也能避免該第一卡掣件51與該第二卡掣件52任意偏離,提高操作穩定性。
[004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功效在于:利用該旋轉單元4取代以往的滑軌設計,使該卡掣單元5能沿該旋轉單元4的旋轉方向移動,并利用該旋轉單元4的旋轉運作方式,為使用者帶來較為順暢的操作體驗。
[0041]參閱圖7,本實用新型蓋子的一個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的地方在于本第二實施例省略了該第二卡掣件52(見圖2),以及省略了與該第二卡掣件52連接的該連接塊42(見圖2)。由于本第二實施例同樣設置有能滑順轉動且能使該第一卡掣件51滑順移動的旋轉單元4,因此能達成與該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效果,在此不重復說明。
[0042]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蓋子,適于能分離地設置在一個盒體上,并包含一個蓋體,以及一個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的卡掣單元,該蓋體界定出一個容裝空間,其特征在于:該蓋子還包含一個設置在該容裝空間中且能繞自身軸線旋轉的旋轉單元,該卡掣單元設置在該容裝空間中,一端與該旋轉單元連動地連接,另一端則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子,其特征在于:該卡掣單元包括一個第一卡掣件、一個設置在該蓋體頂端的操作件、一個連接于該第一卡掣件與該操作件間的連動件,以及一個能使該操作件復位的復位件,該第一卡掣件具有一個向內延伸并能帶動該旋轉單元旋轉的第一旋轉端部,以及一個朝外延伸而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的第一連接端部,該連動件使該第一卡掣件與該操作件連動,并使該操作件能帶動該旋轉單元旋轉。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蓋子,其特征在于:該蓋體界定出一個供該操作件內外移動的操作孔,該操作件能供使用者朝內扳動,該復位件能使該操作件往外移動復位。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蓋子,其特征在于:該卡掣單元還包括一個第二卡掣件,該第二卡掣件具有一個向內延伸并與該旋轉單元連接的第二旋轉端部,以及一個能分離地與該盒體連接的第二連接端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蓋子,其特征在于:該蓋體包括相配合界定出該容裝空間的一個上蓋殼與一個下蓋殼,該上蓋殼還界定出供該操作件設置的該操作孔,并具有兩個往該下蓋殼延伸的第一抵頂部與一個第二抵頂部,該第一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該第一抵頂部穿設的第一內穿孔,該第二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該第二抵頂部穿設的第二內穿孔,該復位件為設置在該第一抵頂部與該連動件間的彈簧,并能將該連動件往外抵頂。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蓋子,其特征在于:該旋轉單元包括一個圓形的盤體,以及兩個沿該盤體的圓心對稱設置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分別連接該第一旋轉端部與該第二旋轉端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蓋子,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所述連接塊的其中一個套設的第一套孔,該第二旋轉端部界定出一個供所述連接塊的另外一個套設的第二套孔,該第一套孔的孔徑與該第二套孔的孔徑分別大于所述連接塊的寬度。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蓋子,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連接端部界定出一個第一外穿孔,該連動件穿設在該第一外穿孔中,并具有一個穿設在該操作件的上連動部,以及一個由該上連動部往下延伸的下連動部。
【文檔編號】B65D51/18GK205418489SQ201620174038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8日
【發明人】呂耀凱
【申請人】金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