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藥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藥品包裝用復合膜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售的枕式包裝機對于缺板藥袋的剔廢方法和結構通常是采用的光電檢測剔廢的方式,采用上述方式的整個檢測剔廢系統分電源、檢測、信息處理與執行四部分,電源多為開關電源,檢測部分由光纖頭、光纖放大器構成,信息處理則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進行,執行部分有固態繼電器、電磁閥、吹嘴;原理則是當光纖頭檢測到缺藥板時向PLC輸入一個模擬信號,PLC通過一系列的運算處理,最終向執行機構輸出一個信號,當缺板藥袋到達吹嘴時,電磁閥動作使吹嘴通過壓縮空氣吹出藥袋,實現缺板藥袋剔廢功能,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上述光電檢測剔廢系統存在以下不足之處:性能不穩定誤剔廢、結構復雜成本高、維護技能要求較高、調試復雜,由于采用光電檢測元件,時常會因光電信號差異引起誤剔廢,另外系統結構復雜,安裝調試復雜,相應的技能要求較高,并且安裝成本與維護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簡捷、性能穩定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用以解決現有光電檢測剔廢系統存在的問題,以便提高產品質量。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包括用于運送待測藥袋的藥袋滑道,所述藥袋滑道的內部設置有中空的氣道,所述氣道連接有進氣嘴,所述進氣嘴連接有氣體栗送裝置,所述氣道還設置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設置于藥袋滑道的上部。
[0006]優選的,所述藥袋滑道的上端面呈內凹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橫截面為劣弧、并沿藥袋的運輸方向延伸,所述出氣孔位于第一弧形面的側部,所述出氣孔的軸向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75°。采用這樣的結構,噴出的氣體流向既具有向上吹起待測藥袋的分力,同時能夠朝向滑槽一側將吹起的不合格產品向藥品滑道的一側吹出。
[0007]優選的,所述藥袋滑道沿長度方向傾斜于水平面,所述出氣孔位于藥袋滑道的上方。
[0008]優選的,所述出氣孔的數量為至少三個。
[0009]優選的,所述出氣孔沿藥袋滑道的長度方向在第一弧形面上呈陣列狀分布。采用這樣的結構,具有氣流均勻的有益效果。
[0010]優選的,所述氣道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與第一弧形面同向延伸,所述氣道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端板,所述端板封堵在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的兩端、形成中空結構。
[0011]優選的,所述藥袋滑道的側部設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藥袋滑道遠離出氣孔的一側。
[0012]優選的,所述滑槽沿長度方向傾斜于水平面,所述滑槽的最高點位于其靠近藥袋滑道的一側。
[0013]優選的,所述滑槽包括立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傾斜于水平面,所述立板設置于立板靠近于藥袋的運輸方向的末端一側。
[0014]優選的,所述藥袋滑道上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呈門字形結構,所述蓋板的兩側與藥袋滑道固定連接,所述蓋板的上端位于藥袋滑道的上方。采用這樣的結構,能夠避免吹起的藥袋或藥板回落于藥袋滑道中,進一步保證成品率。
[0015]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藥袋或藥板自身重量的差異,利用氣流剔廢的方式,結合上述出氣孔等結構以及風選剔廢方式,相比于現有的光電檢測元件或其他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簡捷、性能穩定的有益效果Ο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標記:藥袋滑道一1;第一弧形面一 101;第二弧形面一 102;端板一 103;氣道一2 ;進氣嘴一3;出氣孔一4;滑槽一5;立板一501;底板一502;蓋板一6。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2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包括用于運送待測藥袋的藥袋滑道1,藥袋滑道1的內部設置有中空的氣道2,氣道2連接有進氣嘴3,進氣嘴3連接有氣體栗送裝置,本實施例中的進氣嘴3安裝于氣道2的底部中間,氣體栗送裝置采用的通過壓縮空氣接頭連接的壓縮空氣源,氣道2還設置有出氣孔4,出氣孔4設置于藥袋滑道1的上部,將壓縮空氣打開后,出氣孔4中有氣流吹出,當生產過程中藥袋通過氣道2處,由于自身藥板的重量不會被吹出氣道2外,通過氣道2進入合格藥袋收集框,而缺板藥袋則因為重量輕被吹出氣道2落入缺板藥袋收集框,從而有效的將缺板藥袋剔廢。
[0022]其中,藥袋滑道1的內部設置有中空結構的氣道2,氣道2由第一弧形面101、第二弧形面102及位于其兩端的端板103圍合后密封而成,具體如下,藥袋滑道1的上端面呈內凹的第一弧形面101,第一弧形面101的橫截面為劣弧、并沿藥袋的運輸方向延伸,出氣孔4位于第一弧形面101的側部,出氣孔4的軸向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75°,該第一弧形面101位于氣道2的頂部,氣道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弧形面102,第二弧形面102與第一弧形面101同向延伸,氣道2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端板103,端板103封堵在第一弧形面101和第二弧形面102的兩端、形成中空結構,本實施例中,藥袋滑道1沿長度方向傾斜于水平面,出氣孔4位于藥袋滑道1的上方,出氣孔4的數量為至少三個,本實施例中,出氣孔4的數量為8個,在其余實施方式中,出氣孔4的數量亦可是6個或者更多,本實施例中的出氣孔4直徑為1mm?3mm,出氣孔4沿藥袋滑道1的長度方向在第一弧形面101上呈陣列狀分布。
[0023]本實施例在藥袋滑道1的側部設置有滑槽5,滑槽5位于藥袋滑道1遠離出氣孔4的一側,滑槽5沿長度方向傾斜于水平面,滑槽5的最高點位于其靠近藥袋滑道1的一側,滑槽5包括立板501和底板502,底板502傾斜于水平面,立板501設置于立板501靠近于藥袋的運輸方向的末端一側。
[0024]本實施例在藥袋滑道1上設置有蓋板6,蓋板6呈門字形結構,蓋板6的兩側與藥袋滑道1固定連接,蓋板6的上端位于藥袋滑道1的上方。
[0025]采用這樣的結構,根據藥袋或藥板自身重量的差異,利用氣流剔廢的方式,結合上述出氣孔4等結構風選剔廢,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徹底解決了光電剔廢系統的性能不穩定、誤剔廢、維護調試難等技術難題,完全滿足枕包機的缺板剔廢功能,本實施例結構具有結構簡單的特點:它主要部件就是一個弧形的氣道2,安裝方便:直接用兩顆螺絲安裝于設備的尾端;調試簡單:通過調節閥根據藥板重量調整氣道2的通氣量即可;性能穩定:缺板藥袋通過均能很好的剔廢,相比于現有的光電檢測元件或其他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簡捷、性能穩定的有益效果。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包括用于運送待測藥袋的藥袋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藥袋滑道的內部設置有中空的氣道,所述氣道連接有進氣嘴,所述進氣嘴連接有氣體栗送裝置,所述氣道還設置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設置于藥袋滑道的上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袋滑道的上端面呈內凹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橫截面為劣弧、并沿藥袋的運輸方向延伸,所述出氣孔位于第一弧形面的側部,所述出氣孔的軸向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7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袋滑道沿長度方向傾斜于水平面,所述出氣孔位于藥袋滑道的上方。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孔的數量為至少三個。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孔沿藥袋滑道的長度方向在第一弧形面上呈陣列狀分布。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道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與第一弧形面同向延伸,所述氣道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端板,所述端板封堵在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的兩端、形成中空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袋滑道的側部設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藥袋滑道遠離出氣孔的一側。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沿長度方向傾斜于水平面,所述滑槽的最高點位于其靠近藥袋滑道的一側。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立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傾斜于水平面,所述立板設置于立板靠近于藥袋的運輸方向的末端一側。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袋滑道上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呈門字形結構,所述蓋板的兩側與藥袋滑道固定連接,所述蓋板的上端位于藥袋滑道的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枕式包裝機剔廢裝置,包括用于運送待測藥袋的藥袋滑道,所述藥袋滑道的內部設置有中空的氣道,所述氣道連接有進氣嘴,所述進氣嘴連接有氣體泵送裝置,所述氣道還設置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設置于藥袋滑道的上部,根據藥袋或藥板自身重量的差異,利用氣流剔廢的方式,結合上述出氣孔等結構以及風選剔廢方式,相比于現有的光電檢測元件或其他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簡捷、性能穩定的有益效果。
【IPC分類】B65B57/04
【公開號】CN205098582
【申請號】CN201520912694
【發明人】袁成剛, 蔣虎, 熊林剛, 唐衛東, 劉思川, 葛均友, 萬陽浴
【申請人】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