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飲料配件領域,具體涉及飲料瓶蓋,特別涉及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市售的各種加味飲料(如茶飲料、果味飲料等)多通過在純凈水中加入調味材料制成的,為了保證飲料品質、延長保存時間,加味飲料中多使用各種添加劑,不利于人體健康。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現市面上有出現可使調味材料與純凈水處于隔離狀態的瓶蓋,飲用時將瓶蓋內的調味材料釋放到瓶身內與水混合,即可即時配制成加味飲料。
[0004]現市面上的可隔離調味材料與純凈水的瓶蓋還存在以下缺陷:1)均設置有用于密封的隔擋片,通過打開隔擋片的方式來使調味材料與純凈水進行混合;2)通過尖刺物刺穿隔擋片,在搬運及存放過程中容易受壓變形,使尖刺物變形后刺破隔擋片,從而導致部分調味材料進入水中;3)裝配不便,裝配時工序效多,包括添加調味材料及組裝瓶蓋過程均較為復雜;4)操作不便,有區別于打開傳統瓶蓋的操作方式,使消費者不適應該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以上缺陷,提供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其操作簡單,不會出現誤操作。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0007]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包括瓶蓋本體和蓋栓,蓋栓與瓶蓋本體進行配對螺接,蓋栓的頂端為操作部,并在操作部的內側面設有第一螺紋,瓶蓋本體的上端表面設有與第一螺紋配對螺接的第二螺紋,瓶蓋本體的下端為用于配對擰緊至容器頂部開口的下螺接部,蓋栓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雙層管狀結構,雙層管狀結構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內部中端的內管構成,外管與內管的底部均為開口向下的下開口,且內管長于外管,內管與外管之間留有用于容納調味劑的容置腔室,容置腔室的底部為環狀開口,瓶蓋本體的中心設有管體,管體的頂部為開口向上的上開口,蓋栓的雙層管狀結構從上開口穿入管體內,并通過第一螺紋與第二螺紋的配對螺接進行升降鎖緊調節,管體的底部設有漏斗底面,漏斗底面的底部中心為用于排出調味劑的中心漏孔,中心漏孔的內側邊緣設有密封平臺,內管的下開口邊緣卡緊在密封平臺上,使容置腔室與漏斗底面的內側之間形成密封腔室,調味劑儲蓄在密封腔室起良好的密封作用。
[0008]上述說明中,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密封平臺由開口向上的圓環狀卡槽構成,圓環狀卡槽高于漏斗底面的內側面,內管的下開口邊緣穿入且密封卡緊在圓環狀卡槽內。
[0009]上述說明中,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操作部的外形為圓柱形結構。
[0010]上述說明中,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外管的下開口邊緣緊貼著漏斗底面的內側面。
[0011]上述說明中,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外管的下開口邊緣與漏斗底面的內側面之間留有縫隙。
[0012]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I)整體操作過程簡單方便,安全衛生,直接沿順時針方向擰松蓋栓,使蓋栓上升,蓋栓上升后即可使內管與密封平臺進行脫離,從而打開密封腔室,調味劑從容置腔室排出,最后從中心漏孔漏出全部落入水中;
[0014]2)整體結構穩定牢固,不需要設置隔擋片,內管的下開口邊緣卡緊在密封平臺時起良好的密封作用,不擰動蓋栓時不會打開密封腔室,在搬運及存放過程中可避免出現任何誤操作,確保調味劑與水之間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0015]3)裝配操作時簡單省時,直接反向放置蓋栓后將調味劑倒入容置腔內,然后再配對擰入瓶蓋本體,配對擰緊蓋栓后密封性良好。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瓶蓋本體與蓋栓分解狀態的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瓶蓋本體與蓋栓分解狀態的剖面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瓶蓋本體與蓋栓扣合狀態的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瓶蓋本體與蓋栓扣合狀態的剖面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瓶蓋本體與蓋栓扣合狀態的剖面圖;
[0021]圖中,I為瓶蓋本體,2為蓋栓,3為操作部,4為下螺接部,5為外管,6為內管,7為容置腔室,8為管體,9為漏斗底面,10為中心漏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3]實施例一
[0024]本實施例,參照圖1?圖4,其具體實施的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包括瓶蓋本體I和蓋栓2,蓋栓2與瓶蓋本體I進行配對螺接,蓋栓2的頂端為操作部3,該操作部3的外形為圓柱形結構,并在操作部3的內側面設有第一螺紋,瓶蓋本體I的上端表面設有與第一螺紋配對螺接的第二螺紋,使用時,通過第一螺紋與第二螺紋的配對螺接進行升降鎖緊調
-K-
T O
[0025]瓶蓋本體I的下端為用于配對擰緊至容器頂部開口的下螺接部4,蓋栓2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雙層管狀結構,雙層管狀結構由外管5和位于外管5內部中端的內管6構成,外管5與內管6的底部均為開口向下的下開口,且內管6長于外管5,內管6與外管5之間留有用于容納調味劑的容置腔室7,容置腔室7的底部為環狀開口,瓶蓋本體I的中心設有管體8,管體8的頂部為開口向上的上開口,蓋栓2的雙層管狀結構從上開口穿入管體8內,管體8的底部設有漏斗底面9,漏斗底面9的底部中心為用于排出調味劑的中心漏孔10,中心漏孔10的內側邊緣設有密封平臺,內管6的下開口邊緣卡緊在密封平臺上,本實施例的密封平臺由開口向上的圓環狀卡槽構成,圓環狀卡槽高于漏斗底面9的內側面,內管6的下開口邊緣穿入且密封卡緊在圓環狀卡槽內,另外,外管5的下開口邊緣緊貼著漏斗底面9的內側面,使容置腔室7與漏斗底面9的內側之間形成密封腔室,調味劑儲蓄在密封腔室起良好的密封作用。
[0026]操作本實施例的瓶蓋組件時,先沿順時針方向轉動蓋栓2,蓋栓2沿螺紋方向慢慢上升,蓋栓2上升后即可使內管6與密封平臺進行脫離,同時外管5與密封平臺也進行脫離,從而打開密封腔室,蓋栓2上升得越高時其打開的開口越大,打開密封腔室后調味劑即可從容置腔室7排出,最后調味劑從中心漏孔10漏出全部落入瓶身的純凈水內,與純凈水混合后即可即時配制成加味飲料。
[0027]實施例二
[0028]本實施例,參照圖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外管5的下開口邊緣與漏斗底面9的內側面之間留有縫隙,當裝配完成后,調味劑可從容置腔室7內經過縫隙流動至外管5與管體8之間,容置腔室7和外管5與管體8之間共同組成密封腔室,由于受密封平臺的密封作用,裝配完成后密封腔室與實現良好的密封作用,其操作使用方式與實施例一的相同。
[0029]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包括瓶蓋本體和蓋栓,蓋栓與瓶蓋本體進行配對螺接,蓋栓的頂端為操作部,并在操作部的內側面設有第一螺紋,瓶蓋本體的上端表面設有與第一螺紋配對螺接的第二螺紋,瓶蓋本體的下端為用于配對擰緊至容器頂部開口的下螺接部,其特征在于:蓋栓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雙層管狀結構,雙層管狀結構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內部中端的內管構成,外管與內管的底部均為開口向下的下開口,且內管長于外管,內管與外管之間留有用于容納調味劑的容置腔室,容置腔室的底部為環狀開口,瓶蓋本體的中心設有管體,管體的頂部為開口向上的上開口,蓋栓的雙層管狀結構從上開口穿入管體內,并通過第一螺紋與第二螺紋的配對螺接進行升降鎖緊調節,管體的底部設有漏斗底面,漏斗底面的底部中心為用于排出調味劑的中心漏孔,中心漏孔的內側邊緣設有密封平臺,內管的下開口邊緣卡緊在密封平臺上,使容置腔室與漏斗底面的內側之間形成密封腔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平臺由開口向上的圓環狀卡槽構成,圓環狀卡槽高于漏斗底面的內側面,內管的下開口邊緣穿入且密封卡緊在圓環狀卡槽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的外形為圓柱形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或者3所述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下開口邊緣緊貼著漏斗底面的內側面。5.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或者3所述一種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下開口邊緣與漏斗底面的內側面之間留有縫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飲料配件領域的帶調味劑的管狀瓶蓋組件,包括瓶蓋本體和蓋栓,蓋栓與瓶蓋本體進行配對螺接,蓋栓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雙層管狀結構,雙層管狀結構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內部中端的內管構成,外管與內管的底部均為開口向下的下開口,內管與外管之間留有用于容納調味劑的容置腔室,瓶蓋本體的中心設有管體,管體的底部設有漏斗底面,漏斗底面的底部中心為用于排出調味劑的中心漏孔,中心漏孔的內側邊緣設有密封平臺,內管的下開口邊緣卡緊在密封平臺上;整體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直接沿順時針方向擰松蓋栓,使蓋栓上升,蓋栓上升后即可使內管與密封平臺進行脫離,從而打開密封腔室,調味劑從容置腔室排出,最后從中心漏孔漏出全部落入水中。
【IPC分類】B65D51/28, B65D41/26
【公開號】CN204846770
【申請號】CN201520579456
【發明人】張溪春
【申請人】張溪春
【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
【申請日】201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