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式導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輸送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除塵式導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力、煤礦等行業煤炭原料在輸送轉運過程中,當下煤落差高和正壓大時,物料中小顆粒在落料處急劇翻卷擴散,一部分會從導料槽縫隙中溢出,飄散在空間,形成粉塵空氣而污染環境,因此在物料輸送轉運站落料點均設計有導料槽,以封閉粉塵。但現有的導料槽還存在漏風率高、效果差、結構復雜、維護不方便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密封效果好,安裝維護方便的除塵式導料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除塵式導料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導料槽,所述導料槽包括所述支架上安裝的托輥組,所述托輥組上安裝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上方的兩側分別設有側護板,所述側護板連接所述支架,所述側護板與所述輸送帶之間分別設有密封裝置,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之間設有若干上蓋板,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翻折形成橫向翻邊,所述上蓋板兩側邊分別與所述橫向翻邊連接,所述上蓋板的相鄰端分別翻折形成縱向翻邊,相鄰所述上蓋板通過所述縱向翻邊相連接;部分所述上蓋板開設有漏斗安裝口,所述漏斗安裝口內安裝有進料漏斗。
[0005]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料漏斗外側壁上焊接有搭板,所述進料漏斗通過所述搭板與所述上蓋板搭接。
[0006]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支架包括兩側設置的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上端連接有支撐橫梁,所述側護板外側壁上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支撐橫梁通過螺栓連接。
[0007]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位于所述導料槽尾端出料處的輸送帶呈凹形設置。
[0008]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導料槽的前端設有頭部擋板和密封擋簾。
[0009]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密封裝置包括所述側護板底端安裝的伸向所述輸送帶的內橡膠密封帶,所述內橡膠密封帶的外側設有外橡膠密封帶。
[0010]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內橡膠密封帶和外橡膠密封帶內鑲嵌設有由尼龍纖維制成的骨架。
[0011]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導料槽連通設有吸塵罩,所述吸塵罩連接有除塵器。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除塵式導料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導料槽,所述導料槽包括所述支架上安裝的托輥組,所述托輥組上安裝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上方的兩側分別設有側護板,所述側護板連接所述支架,所述側護板與所述輸送帶之間分別設有密封裝置,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之間設有若干上蓋板,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翻折形成橫向翻邊,所述上蓋板兩側邊分別與所述橫向翻邊連接,所述上蓋板的相鄰端分別翻折形成縱向翻邊,相鄰所述上蓋板通過所述縱向翻邊相連接;部分所述上蓋板開設有漏斗安裝口,所述漏斗安裝口內安裝有進料漏斗;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側護板與上蓋板銜接處采用折彎直角翻邊鉆孔連接方式,使得板與板之間連接更緊密,有效解決了因收料點或者有吸塵罩需要開口后造成的密封不好引起的漏、噴粉問題;(2)整體結構設計合理,進料漏斗安裝簡易方便,有效解決了現場需要在導料槽上開口的不便及漏斗口與法蘭不吻合的問題,節省了物料和人力。
【附圖說明】
[0013]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不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
[0016]圖3是圖2中A-A處的截面示意圖;
[0017]圖4是圖3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8]圖5是圖3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9]圖6是進料漏斗與上蓋板的搭接裝配示意圖;
[0020]圖7是圖2中B-B處的截面示意圖;
[0021]圖8是導料槽的尾端出料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9是導料槽的前端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0、圖11是吸塵罩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10_支架;11-支撐立柱;12-支撐橫梁;30_輸送帶;40_側護板;41_橫向翻邊;42_連接板;50_上蓋板;51_縱向翻邊;60_進料漏斗;61_搭板;70_頭部擋板;71_密封擋簾;81_內橡膠密封帶;82_外橡膠密封帶;90_吸塵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0026]如圖1至圖11所示,除塵式導料裝置,包括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設有導料槽,所述導料槽包括所述支架10上安裝的托輥組,所述托輥組上安裝有輸送帶30,所述輸送帶30上方的兩側分別設有側護板40,所述側護板40連接所述支架10,所述側護板40與所述輸送帶30之間分別設有密封裝置;兩側所述側護板40的頂端之間設有若干上蓋板50,兩側所述側護板40的頂端翻折形成橫向翻邊41,所述上蓋板50兩側邊分別與所述橫向翻邊41連接,若干所述上蓋板50的相鄰端分別翻折形成縱向翻邊51,相鄰所述上蓋板50通過所述縱向翻邊51相連接;部分所述上蓋板50開設有漏斗安裝口,所述漏斗安裝口內安裝有進料漏斗60。所述導料槽上部連通設有吸塵罩90,所述吸塵罩90連接有除塵器。側護板40與上蓋板50銜接處折彎成直角翻邊,鉆孔后用螺栓固定連接,使得板與板之間連接更緊密,密封效果好,有效解決了因收料點或者有吸塵罩需要開口后造成的密封不好引起的漏、噴粉問題。導料槽與除塵器的工作配合,可確保設備工作運行故障低于3%,減少工人對設備維護的工作量。
[0027]參考圖3和圖4,所述支架10包括兩側設置的支撐立柱11,所述支撐立柱11上端連接有支撐橫梁12,所述側護板40外側壁上設有連接板42,所述連接板42與所述支撐橫梁12通過螺栓連接。支架整體結構設計合理,施工現場無需吊裝設備,人工搬運安裝方便,可以有效提尚施工效率。
[0028]參考圖3和圖5,所述密封裝置包括所述側護板40底端安裝的伸向所述輸送帶的內橡膠密封帶81,所述內橡膠密封帶81的外側設有外橡膠密封帶82,采用“燕尾插式”內外雙層密封,可保證輸送帶30與密封帶之間的高度密封,并且維修方便。所述內橡膠密封帶81和外橡膠密封帶82內鑲嵌設有由尼龍纖維制成的骨架,不僅能增強機械物理性能,還可以顯著提高使用壽命。
[0029]參考圖6,所述進料漏斗60外側壁上焊接有搭板61,所述進料漏斗60通過所述搭板60與所述上蓋板50搭接。進料漏斗安裝簡易方便,不需要進行焊接,有效解決了現場需要在導料槽上開口的不便及漏斗口與法蘭不吻合的問題,節省了物料和人力。
[0030]參考圖8,導料槽在靠近輸送機出料口段,輸送帶30摒棄了以往的一字型夾緊方式,而是采用成凹字型的夾緊方式,夾緊更牢固,密封效果更好。參考圖9,所述導料槽的前端設有頭部擋板70和密封擋簾71。
[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除塵式導料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導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槽包括所述支架上安裝的托輥組,所述托輥組上安裝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上方的兩側分別設有側護板,所述側護板連接所述支架,所述側護板與所述輸送帶之間分別設有密封裝置,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之間設有若干上蓋板,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翻折形成橫向翻邊,所述上蓋板兩側邊分別與所述橫向翻邊連接,所述上蓋板的相鄰端分別翻折形成縱向翻邊,相鄰所述上蓋板通過所述縱向翻邊相連接;部分所述上蓋板開設有漏斗安裝口,所述漏斗安裝口內安裝有進料漏斗。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式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漏斗外側壁上焊接有搭板,所述進料漏斗通過所述搭板與所述上蓋板搭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式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兩側設置的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上端連接有支撐橫梁,所述側護板外側壁上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支撐橫梁通過螺栓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式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導料槽尾端出料處的輸送帶呈凹形設置。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式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槽的前端設有頭部擋板和密封擋簾。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式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裝置包括所述側護板底端安裝的伸向所述輸送帶的內橡膠密封帶,所述內橡膠密封帶的外側設有外橡膠密封帶。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除塵式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橡膠密封帶和外橡膠密封帶內鑲嵌設有由尼龍纖維制成的骨架。8.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除塵式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槽連通設有吸塵罩,所述吸塵罩連接有除塵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除塵式導料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導料槽,所述導料槽包括所述支架上安裝的托輥組,所述托輥組上安裝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上方的兩側分別設有側護板,所述側護板連接所述支架,所述側護板與所述輸送帶之間分別設有密封裝置,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之間設有若干上蓋板,兩側所述側護板的頂端翻折形成橫向翻邊,所述上蓋板兩側邊分別與所述橫向翻邊連接,所述上蓋板的相鄰端分別翻折形成縱向翻邊,相鄰所述上蓋板通過所述縱向翻邊相連接;部分所述上蓋板開設有漏斗安裝口,所述漏斗安裝口內安裝有進料漏斗。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導料槽密封不好引起的漏、噴粉問題,結構設計合理,安裝簡易方便。
【IPC分類】B65G47/18
【公開號】CN204727150
【申請號】CN201520408340
【發明人】孫立平
【申請人】于波濤
【公開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