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處理裝置及具備該紙張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紙張處理裝置及具備紙張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紙張處理裝置具有粘接裝訂單元、針裝訂單元和折疊機構部;粘接裝訂單元在收納于堆疊部的紙張上涂布粘接劑,將紙張粘合后進行裝訂;針裝訂單元由裝訂針對集聚于堆疊部的紙張進行裝訂;折疊機構部由折疊輥和折頁刀構成;折疊輥在由粘接裝訂單元粘合的裝訂位置或針裝訂單元的裝訂位置將紙張對折;折頁刀將訂在一起的紙張推入到折疊輥;使由折疊機構部對粘接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的折疊速度比對針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的折疊速度低。由此,可使由針裝訂單元裝訂的裝訂紙張的折疊處理生產率提高,使由粘接裝訂單元利用粘接劑等糨糊粘合的紙張減少產生折疊處理時的剝離、破損的情況。
【專利說明】
紙張處理裝置及具備該紙張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將從復印機、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搬出的紙張粘合成捆,根據需要在規定的折疊位置將此捆折合的處理裝置,涉及還可根據希望制作利用粘接劑進行粘合的紙張冊子或制作針裝訂的紙張冊子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下處理裝置一般廣為人知,該處理裝置對從圖像形成裝置搬出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并進行訂書釘裝訂,或折合成冊子狀。另外,還公開了在根據需要由裝訂針對紙張進行裝訂后進行對折的冊子和由糨糊、粘接劑將紙張粘合并將其對折的裝置。
[0003]例如,在日本專利第5168474號公報中,設置單元收納部,該單元收納部可擇一地收納針裝訂單元和糨糊裝訂單元的任意一個;該針裝訂單元對紙張捆進行針裝訂;該糨糊裝訂單元對紙張進行糨糊涂覆,并進行加壓粘合,做成紙張捆;在此單元收納部可裝拆地設定各單元,以便可裝配針裝訂單元和糨糊裝訂單元的任意一方。另外,公開了將由此任意一個單元裝訂的紙張對折的折疊機構部。
[0004]并且,在日本專利第5382597號公報中,公開了以下裝置,該裝置設置糨糊裝訂單元和針裝訂單元這兩個單元;該糨糊裝訂單元對紙張進行糨糊涂覆并進行加壓粘合,做成紙張捆;該針裝訂單元進行針裝訂;擇一地實施此單元,進行折疊處理,通過糨糊涂覆獲得的冊子和通過針裝訂獲得的冊子都可制作。
【發明內容】
[0005]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6]然而,不論是上述日本專利第5168474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第5382597號公報中公開的哪一個裝置,當由針裝訂單元或糨糊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由其折疊機構部,詳細地說由折疊輥和將紙張推入到此折疊輥的折疊刀(折頁刀)折入時,都不區分是由哪一個單元裝訂的紙張而直接將其折入。
[0007]因此,通過針裝訂進行了裝訂的紙張因為由金屬的訂書釘對折疊位置進行裝訂,所以強度大,折疊輥的旋轉速度、折頁刀的移動速度可變快。另一方面,由糨糊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捆在作為紙張間的粘接劑的糨糊被折彎的時候,折疊輥側的粘接劑被折彎而變形,移動的范圍大。因此,當以針裝訂時的比較高速的折疊速度進行折疊時,例如被涂布于最外側的粘接劑不能追隨折疊速度,粘接劑剝離,或在紙張產生破損。另一方面,當與由糨糊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配合,以比較低速的折疊速度折入時,針裝訂時的速度也變慢,處理速度下降。這些傾向在裝訂的紙張的張數越多時越顯著地表現出來。
[0008]因此,本發明的第I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并用針裝訂和粘接裝訂的裝置,該裝置基于以下想法提出,即,對于針裝訂,可進行比較高的速度的處理;對于粘接裝訂,為了使紙張彼此不剝離、破損,只要能以比較低的速度進行折疊處理即可。該裝置可提高由針裝訂單元裝訂的裝訂紙張的折疊處理生產率,對于由粘接裝訂單元利用粘接劑等糨糊進行了粘合的紙張,可減少折疊處理時的剝離、破損的產生。本發明的第2目的在于,在粘接裝訂處理的時候,即使裝訂張數多,也可一面保持粘合強度,一面使得粘接劑的消耗量比較少。
[0009]本發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構成。
[0010]一種紙張處理裝置,該紙張處理裝置在對紙張進行裝訂后將其折合;在該紙張處理裝置中,具備堆疊部、粘接裝訂單元、針裝訂單元、折疊機構部和控制部;該堆疊部集聚沿搬運路徑搬運的紙張;該粘接裝訂單元在收納于此堆疊部的紙張上涂布粘接劑,將紙張粘合后進行裝訂;該針裝訂單元由裝訂針對集聚在上述堆疊部上的紙張進行裝訂;該折疊機構部由折疊輥和折頁刀構成,該折疊輥在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粘合的裝訂位置或針裝訂單元的裝訂位置將紙張對折,該折頁刀將訂在一起的紙張推入到此折疊輥;該控制部對上述折疊機構部進行控制;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折疊機構部進行的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的折疊處理的折疊速度比由上述針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的折疊處理的折疊速度低。而且,為了達到另外的目的,在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在紙張上涂布上述粘接劑并使紙張彼此粘合的時候,在進行粘合的紙張的張數超過規定張數的場合,隔著上述折疊位置分開地在紙張上涂布上述粘接劑。
[0011]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紙張處理裝置,該紙張處理裝置由于使由粘接裝訂單元粘合來裝訂的紙張的折疊速度比由針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的折疊速度低地進行,所以,粘接劑追隨著折疊處理進行折疊,可減少在折疊處理時剝離、破損產生的情況,另一方面,針裝訂能以比較高的速度進行折疊處理,這也可使得裝訂紙張的折疊處理生產率提高。另外,可提供一種不僅能保持粘接裝訂的時候的粘接強度,而且不會使得粘接劑的使用量更多的紙張處理裝置。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表示組合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和紙張處理裝置后的整體構成的說明圖。
[0013]圖2是本發明的具備粘接裝訂單元和針裝訂單元的紙張處理裝置的整體說明圖。
[0014]圖3是表示圖2的粘接裝訂單元和針裝訂單元的周邊機構的說明圖。
[0015]圖4是圖2的粘接裝訂單元的立體說明圖。
[0016]圖5是說明圖3的粘接裝訂單元的圖,(a)是粘接帶壓模的俯視圖,(b)表示與移動壓模保持架的凸輪構件的卡合狀態,(C)是凸輪構件的說明圖。
[0017]圖6是涂布粘接劑的粘接帶壓模的說明圖,(a)是外形圖,(b)是將粘接帶卷繞于卷筒的圖,(C)是粘接帶壓模推壓前的齒輪狀態圖,(d)是由粘接帶壓模推壓的齒輪狀態圖。
[0018]圖7是說明在紙張上涂布粘接劑的壓模保持架的動作的圖,(a)是兩個壓模保持架處于上升位置的圖,(b)是一方的壓模保持架開始下降的圖,(C)是紙張壓緊構件對紙張進行抑制的動作狀態說明圖。
[0019]圖8是表示接著圖7的壓模保持架動作狀態的圖,(a)是第兩個壓模保持架也開始下降的圖,(b)是一方的壓模保持架的粘接帶壓模將粘接劑推壓到紙張進行涂布的圖,(C)是兩個壓模保持架的粘接帶壓模雙方將粘接劑推壓到紙張進行涂布的圖。
[0020]圖9是位于粘接裝訂單元的下游側的針裝訂單元的構成圖,(a)是裝訂單元的側視圖,(b)是裝訂單元的驅動單元構成圖。
[0021]圖10(a)是在堆疊部內升降的限位器部及夾持器的說明圖,圖10(b)是限位器部及夾持器的平面的說明圖。
[0022]圖11是圖2、圖3所示的折疊機構部中的驅動機構,是表示折頁刀位于基本位置的狀態的驅動立體圖。
[0023]圖12是圖11的驅動機構,是折頁刀移動到了紙張折疊位置的驅動立體圖。
[0024]圖13是圖11圖12中的進行了針裝訂的紙張的折疊處理的說明圖,(a)表示將紙張捆集聚了的狀態,(b)表示由折頁刀將紙張捆插入到了折疊輥的狀態,(C)表示由折疊輥進行折合的初期狀態,(d)表示由折疊輥將紙張捆折合了的狀態。
[0025]圖14是與圖13同樣地對通過粘接裝訂進行了粘合的紙張進行折疊處理的說明圖,(a)表示將紙張捆集聚了的狀態,(b)表示由折頁刀將紙張捆插入到了折疊輥的狀態,(C)表示由折疊輥進行折合的初期狀態,(d)表示由折疊輥將紙張捆折合了的狀態。
[0026]圖15是表示對針裝訂紙張和粘接裝訂紙張進行了折疊處理的紙張的圖,(a)、(b)是進行針裝訂紙張的折疊處理的折疊狀態說明圖,(c)、(d)是進行粘接裝訂紙張的折疊處理的折疊狀態說明圖。
[0027]圖16是使用紙張處理裝置的粘接裝訂單元和針裝訂單元中的粘接裝訂單元粘接紙張做成捆的紙張流程圖,(a)表示第I張紙張被搬入到了搬入路徑的狀態。(b)是表示第I張紙張后端通過了搬入路徑和退避路徑的分支點的狀態的圖。(C)表示在退避路徑中搬運第I張紙張,在表面涂布了粘接劑的狀態。
[0028]圖17是接著圖16的紙張的流程圖,(a)表示第I張紙張的粘接劑涂布位置向退避路徑移動,為第2張紙張的搬入作好準備的狀態。(b)表示第2張紙張的中央粘合于第I張紙張的粘接劑涂布位置,被進一步向堆疊器下游側搬運的狀態。(C)是被粘合的紙張的后端通過搬入路徑和退避路徑,紙張后端借助偏向導向件向退避路徑側偏向的圖。
[0029]圖18是接著圖17的紙張的流程圖,(a)是在第2張涂布粘接劑,使此涂布位置向退避路徑退避,進行第3張的搬入的狀態圖。(b)是使退避路徑中的粘合的紙張與第3張對位,將其搬入到堆疊部的圖。(C)是表示將粘合成為了3張的紙張的粘接劑涂布位置搬運到折疊處理位置進行折疊處理的狀態的圖。
[0030]圖19是由作為訂書釘騎縫裝訂訂書機的針裝訂單元對紙張進行裝訂處理的紙張的流程圖,(a)表示將第I張紙張搬入到堆疊部的狀態。(b)表示此第I張紙張后端通過搬入路徑與退避路徑路的分支部,借助偏向導向件使紙張后端位于退避路徑側的狀態。(C)表示第2張紙張也搬入到了堆疊部的狀態。
[0031]圖20是接著圖19的由針裝訂單元進行裝訂的時候的流程圖,(a)表示第3張紙張的向堆疊部的搬入被進行了的狀態。(b)表示3張紙張的中央位于針裝訂單元的位置的狀態。(c)是表示將由金屬訂書釘進行了騎縫裝訂的位置搬運到折疊機構部等候折疊處理的狀
??τ O
[0032]圖21是表示針裝訂和粘接裝訂的紙張的折疊處理的流程的說明圖。
[0033 ]圖22是圖1的整體構成中的控制構成的說明圖。
[0034]圖23是圖11的折置機構部中的驅動路徑的變型例說明圖。
[0035]圖24是不并列針裝訂單元和粘接裝訂單元,可選擇性地裝配的變型例的說明圖。
[0036]圖25是說明粘接帶壓模使粘接劑向紙張轉印的圖,圖25(a)是粘接帶壓模的仰視圖,圖25(b)是以相同背長度轉印粘接劑的說明圖,圖25(c)是在封面紙張上隔著折疊位置Y涂布粘接劑的狀態的說明圖,圖25(d)是表示包含封面在內為了粘合而由壓模保持架的推壓部進行推壓的狀態的說明圖。
[0037]圖26是表示將粘接帶轉印到了紙張的狀態的圖,表示在折疊位置Y轉印粘接帶(粘接劑)的狀態,圖26(a)表示粘合紙張張數少時粘接帶被橫跨折疊位置涂布的狀態。圖26(b)表示粘合紙張的張數多,使粘接帶隔著折疊位置相互靠緊進行了轉印的狀態。圖26(c)是說明為了進一步超過規定張數使紙張粘合而隔著折疊位置相互具有間隙S地轉印粘接帶的狀態的圖。
[0038]圖27是由圖11及圖12的折疊處理部對在圖26(c)中粘合的超過規定張數的紙張進行了折疊處理的說明圖,(a)表示將紙張捆集聚了的狀態,(b)表示由折頁刀將紙張捆插入到折疊輥的狀態,(C)表示由折疊輥進行折合的初期狀態,(d)表示由折疊輥將紙張捆折合了的狀態。
[0039]圖28是表示使其粘合來進行了粘接裝訂的紙張和對此紙張進行了折疊處理的紙張的圖,圖28(a)是說明表示不論是張數少還是張數多都以相同長度涂布了粘接劑的狀態的粘合的圖。圖28(b)是在折疊位置Y將由圖28(a)表示的粘合紙張折入做成折疊紙張的冊子。圖28(c)是對超過規定張數的紙張隔著折疊位置Y具有間隙(S)地涂布粘接劑的說明圖。圖28(d)是在折疊位置Y將圖28(c)中表示的粘合紙張折入做成折疊紙張的冊子。
[0040]圖29是表示粘接帶(粘接劑)涂布處理的流程圖。
[0041 ]圖30是表示圖29的“牢固粘貼模式”的后續的處理的流程圖。
[0042]圖31是表示粘接帶(粘接劑)涂布處理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3]基于以下圖示的優選的實施方式詳述本發明。圖1表示組合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和紙張處理裝置的整體構成,圖2是紙張處理裝置的整體構成的說明圖,圖3以下是表示此紙張處理裝置的各機構構成的說明圖。在那里,圖1所示的裝置由圖像形成裝置A和紙張處理裝置B構成,在紙張處理裝置B中分別作為單元內置將粘接劑涂布于紙張搬運方向中央的粘接裝訂單元50和由訂書針對紙張搬運方向中央進行騎縫裝訂的針裝訂單元240。
[0044][圖像形成裝置的構成]
[0045]圖1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A從供紙部I將紙張送往圖像形成部2,在由圖像形成部2在紙張上進行印刷后,從主體排出口 3將紙張搬出。供紙部I在供紙盒la、lb、Ic中收納有多個尺寸的紙張,將指定的紙張I張I張地分離,供給到圖像形成部2。圖像形成部2配置例如靜電鼓4、配置于其周圍的打印頭(激光發光器)5和顯影器6、轉印充電器7和定影器8,在靜電鼓4上由激光發光器5形成靜電潛像,在其上由顯影器6附著墨粉,由轉印充電器7將圖像轉印到紙張上,由定影器8進行加熱定影。這樣地進行了圖像形成的紙張被從主體排出口 3依次搬出。圖示的附圖標記9是循環路徑,該循環路徑是雙面印刷的路徑,在該雙面印刷的路徑,在表面側印刷了的紙張從定影器8經主體折返式路徑10進行表背面反轉后,再次供給到圖像形成部2,在紙張的背面側進行印刷。這樣地進行了雙面印刷的紙張在由主體折返式路徑1進行表背面反轉后,被從主體排出口 3搬出。
[0046]圖示的附圖標記11是圖像讀取裝置,由掃描單元13掃描被安放在原稿臺12上的原稿紙張,經反射鏡、聚光透鏡由光電變換元件14電氣性地讀取。此圖像數據在由圖像處理部例如進行數字處理后,被傳送到數據儲存部17,將圖像信號送往上述激光發光器5。另外,圖示的附圖標記15是原稿進給裝置,是將收容在堆疊器16中的原稿紙張供給到原稿臺12的輸稿裝置。
[0047]在上述構成的圖像形成裝置A中設置控制部(控制器),從控制板18設定圖像形成條件,例如紙張尺寸指定、彩色/單色印刷指定、打印份數指定、單面/雙面印刷指定、放大/縮小印刷指定等打印輸出條件。另一方面,在圖像形成裝置A中構成為,由上述掃描單元13讀取的圖像數據或從外部的網絡傳送的圖像數據被存儲于數據儲存部17,從此數據儲存部向緩沖存儲器19傳送圖像數據,從此緩沖存儲器19依次向激光發光器5移送數據信號。
[0048]從上述控制板18還與圖像形成條件同時地輸入指定紙張處理條件。此紙張處理條件在以下設置成各模式,接下來對其進行說明。而且,圖像形成裝置A與圖像形成條件及紙張處理條件對應地在紙張上進行圖像形成。
[0049][紙張處理裝置的構成]
[0050]與上述圖像形成裝置A連結的紙張處理裝置B構成為可從圖像形成裝置A的主體排出口 3接受進行了圖像形成的紙張,1.將此紙張收容在第I排紙托盤21中(打印輸出模式),或者,2.將來自主體排出口 3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成捆狀,在進行訂書釘裝訂后,收納在第I排紙托盤21中(訂書釘裝訂模式),或者,3.使來自主體排出口 3的紙張I張I張地粘合,形成為捆狀后,折疊成冊子狀,收納在第2排紙托盤22中(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或者,4.將來自主體排出口 3的紙張集聚,以份為單位對齊,在用訂書針訂在一起后折疊成冊子狀,收納在第2排紙托盤中(針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
[0051]因此,紙張處理裝置B如圖2所示的那樣在外殼20具備上述第I排紙托盤21和第2排紙托盤22,設置具有與主體排出口 3相連的搬入口 23的紙張搬入路徑Pl。此紙張搬入路徑Pl在外殼20中由大致水平方向的直線路徑構成。而且,配置從此紙張搬入路徑Pl分支、向反轉方向移送紙張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和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而且,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在路徑下游側從紙張搬入路徑Pl分支,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在路徑上游側從紙張搬入路徑Pl分支,兩搬運路相互隔開距離配置。
[0052]在這樣的路徑構成中,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配置搬入輥24和排紙輥25,這些輥與可正反轉的驅動馬達(Ml)連結。另外,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配置向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引導紙張的路徑切換片27,路徑切換片27與螺線管等工作機構連結。另外,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對來自搬入口 23的紙張處理形成沖裁孔的沖孔單元(穿孔裝置)28被設置于搬入輥24的下游側。圖示的沖孔單元28在外殼20中以可根據裝置規格進行裝拆地在搬入口 23配置于搬入輥24的上游側。另外,在此沖孔單元28的下方,從外殼20裝拆自如地裝配對穿孔后的沖孔肩進行收納的沖孔肩箱26。
[0053][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的構成]
[0054]配置在圖2的紙張搬入路徑Pl的下游側(裝置后端部)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如以下那樣構成。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在其出口端設置排紙輥25和排紙口 25a,在與此排紙口25a隔開高度差的下方設置第I處理托盤(以下稱為“處理托盤29”)。此處理托盤29由對來自排紙口 25a的紙張進行裝載支承的托盤構成。在此處理托盤29的上方設置正反轉輥30。此正反轉輥30與正反轉馬達Ml連結,被控制成在紙張進入到處理托盤29上的時候向該圖順時針方向旋轉,在紙張后端進入到托盤上后向反時針方向旋轉。在此正反轉輥30設置與履帶連結、向與托盤接觸的位置和從托盤分開的位置移動的升降輥31。因此,在上述第I處理托盤29上方構成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
[0055]在上述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的下游側配置第I排紙托盤21,此第I排紙托盤21構成為對被引導至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及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紙張的前端側進行支承。
[0056]根據以上的構成,來自排紙口 25a的紙張進入到處理托盤29上,由正反轉輥30向第I排紙托盤21移送,在紙張后端從排紙口25a進入到處理托盤29上后,當使正反轉輥30反旋轉(圖示反時針方向)時,處理托盤29上的紙張被向與排紙方向反方向移送。此時與履帶連結的升降輥31在與托盤接觸的位置與正反轉輥30協同動作,沿處理托盤29對紙張后端進行折返式搬運。
[0057]在上述第I處理托盤29的排紙方向后端部,配置對紙張后端進行位置限制的后端限制構件33和端面裝訂訂書機35。圖示的端面裝訂訂書機35由端面裝訂訂書機35構成,在集聚在托盤上的紙張捆的后端緣的I個地方或多個地方進行訂書釘裝訂。另外,上述后端限制構件33為了兼有將進行了訂書釘裝訂的紙張捆搬出到配置于處理托盤29的下游側的第I排紙托盤21的功能,沿處理托盤29在排紙方向上往返移動自如地構成。圖示的后端限制構件33與未圖示的捆排出馬達(M7)連結,進行往返移動。
[0058]另外,在上述處理托盤29上設置對集聚在托盤上的紙張的寬度方向進行整合對齊的側整合板36,此側整合板36由左右(圖2前后)一對整合板構成為以中間基準對紙張進行整合對齊,構成為與紙張中央接近及背離,與未圖示的側整合板馬達(M6)連結。
[0059]如上述那樣構成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在上述“訂書釘裝訂模式”時將來自排紙口 25a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在處理托盤29上,此紙張捆由端面裝訂訂書機35在后端緣的I個地方或多個地方進行訂書釘裝訂。另外,在上述“打印輸出模式”時不對來自排紙口 25a的紙張進行折返式搬運,由正反轉輥30將沿處理托盤29輸送的紙張搬出到第I排紙托盤21。這樣,圖示的裝置通過由處理托盤29和第I排紙托盤21對進行訂書釘裝訂的紙張進行橋式支承,將裝置緊湊地構成。
[0060][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構成]
[0061]對從上述紙張搬入路徑Pl分支的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構成進行說明。此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如圖2所示的那樣在外殼20中配置在在大致鉛直方向上,路徑搬入輥45被配置于路徑入口,搬運輥46被配置于路徑出口。此搬運輥46被構成為,能夠分開而到達對紙張進行夾壓的位置和從紙張分開的位置。此構成沒有特別圖示,是通過臂等將與搬運輥46壓接的夾送輥分開。
[0062]配置于上述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路徑入口的路徑搬入輥45以可正反轉的方式構成,被搬入到下游側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的紙張暫時保持(滯留)于此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這是為了將先行的紙張集聚于處理托盤29,根據任務結束信號進行訂書釘裝訂處理,接著在將此紙張捆搬出到第I排紙托盤21的期間將從圖像形成裝置A輸送到了紙張搬入路徑Pl上的紙張暫時保持于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在先行紙張的處理結束后,將此待機紙張從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搬運到處理托盤29上。
[0063]另外,在是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并且也是紙張搬入的路徑的搬入路徑41的下游側設置堆疊部40,堆疊部40構成將從此搬運路輸送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并暫時集聚的第2處理托盤。圖示的堆疊部40由移送紙張的搬運導向件構成。此搬運導向件由堆疊器上導向件40a和堆疊器下導向件40b形成,構成為在此導向件內裝載收納紙張。圖示的堆疊部40與搬入路徑41相連,在外殼20的左右中央部配置在大致鉛直方向上。由此,將裝置構成得小型緊湊。此堆疊部40形成為在內部收納最大尺寸紙張的長度形狀。另外,在堆疊部40內部配置在紙張上涂布粘接劑的作為粘接劑涂布部的粘接裝訂單元50、由訂書釘對紙張的中間位置進行騎縫裝訂的針裝訂單元240和由將紙張折入的折頁刀86和折疊輥81構成的折疊機構部80。它們的構成在后面說明。
[0064][退避路徑(第3折返式路SP3)的說明]
[0065]在上述堆疊部40的搬運方向后端側連設作為第3折返式路徑SP3的退避路徑47。退避路徑47從是上述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并且將紙張搬入到堆疊部40的搬入路徑41分支,與此搬入路徑的出口端交搭,可折返式搬運紙張。此退避路徑47如圖2、圖3所示的那樣由折返式導向件42構成,折返式導向件42由板材構成。此折返式導向件42沿紙張搬運方向在表面突出肋,使得紙張的搬運順利。另外,折返式導向件42構成為,在假設在退避路徑內發生紙張捆卡住等的場合,可以導向件釋放軸43為中心向圖示順時針方向轉動將其釋放。
[0066]在向此退避路徑47的折返式搬運中,當從搬入路徑41搬入到堆疊部40的紙張的后端通過從此搬入路徑41分支的位置時,由作為紙張限制構件的限位器部90移動(上升),紙張的后端側被與堆疊部40內的紙張捆一起向此退避路徑47折返式搬運。
[0067]在此搬入路徑41與退避路徑47的匯合位置,設置由導向件拉力彈簧44a向退避路徑47的折返式導向件42那一側加載的偏向導向件44。另外,在匯合點緊接著此偏向導向件44配置在紙張上涂布粘接劑的粘接裝訂單元50。此粘接裝訂單元50具備作為粘接機構的粘接帶壓模51。雖然此粘接裝訂單元50的構成在后面說明,但在由此裝置的粘接帶壓模51在先行的紙張涂布(轉印)粘接帶后,當在該位置從搬入路徑41搬入下一紙張時,下一紙張的前端與此先行紙張的涂布部分粘接,粘接劑不能涂布在構成紙張捆的搬運方向的中央部分。因此,使得在向此退避路徑47進行折返式搬運后將下一紙張搬運到粘接帶壓模51,以便先行紙張的粘接劑的涂布部分不妨礙紙張的搬入。因此,此退避路徑47還作為使涂布了粘接劑的紙張退避的通路發揮作用。
[0068][從退避路徑到限位器部的概要]
[0069]在這里,基于圖2及圖3說明從退避路徑47到限位器部90的構成的概要,退避路徑47從搬入路徑41分支。
[0070]首先,在搬入路徑41與退避路徑47的匯合點設置偏向導向件44,偏向導向件44被張緊設置彈簧,以便如上述那樣向退避路徑47的折返式導向件42那一側輕輕地推壓紙張。此偏向導向件44被設定成避開粘接劑在紙張上的涂布位置的梳齒條。因此,即使涂布過粘接劑的紙張也通過此偏向導向件44的下方,粘接劑也不會附著在搬運路內。關于這些紙張的流程,另行進行說明。
[0071]在此偏向導向件44的下游側的搬入路徑41與退避路徑47的上述匯合點如在圖3中清楚地表示的那樣在紙張上涂布粘接劑的粘接裝訂單元50被配置在堆疊部40內。在此粘接裝訂單元50中可升降地安裝紙張壓緊構件65,該紙張壓緊構件65為了限制為了粘接而在粘接位置停止的紙張而進行推壓。在此紙張壓緊構件65的前端側配置紙張壓緊滑塊71,紙張壓緊滑塊71通過升降來將紙張壓緊并且放出作為粘接劑的粘接帶AT。在此紙張壓緊滑塊71的上方設置對從卷筒放出的粘接帶AT進行支承的轉印頭72,此轉印頭72也向推壓紙張、將粘接帶AT涂布在紙張上的粘接位置和從紙張分開、容許紙張的搬運/移動的分開位置移動。
[0072]另外,本發明中的所謂的涂布也包含一面對紙張進行推壓,一面使粘接劑從帶轉移的所謂轉印。另外,也包含一面對紙張進行推壓,一面噴吹粘接劑,或附著糨糊材料。
[0073]在上述粘接裝訂單元50的下游側配置作為騎縫裝訂訂書機的針裝訂單元240,針裝訂單元240由作為金屬性的訂書針的金屬訂書釘239進行裝訂騎縫裝訂處理。此針裝訂單元240在以份為單位對齊并集聚于堆疊部40的紙張捆的搬運方向的中央部由驅動單元241將金屬訂書釘239在針裝訂位置SP打進到紙張中,由緊鉗單元250將其腳以相互地相向的方式折彎,對紙張進行裝訂。它們的構成由圖9后述。
[0074]另外,在由此針裝訂單元240對紙張進行裝訂的時候,暫時在堆疊部40中收納紙張捆。在此場合,當先收納的紙張的后端彈起時,下一紙張的前端沖撞,有時不能插入到堆疊部40,或進入到被收納的紙張之間,頁順序打亂。因此,此實施例的裝置通過由剛才的偏向導向件44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對紙張加載,使得下一紙張順序良好地裝載在先行紙張上方。并且,如果每次在下一紙張的插入的時候將前面的紙張捆向退避路徑折返,則先行紙張表面對下一紙張前端進行導向,更進一步順利地向堆疊部搬入下一紙張。
[0075]在針裝訂單元的下游側配置整合構件48,整合構件48向紙張的寬度方向移動,對堆疊部40內的紙張側緣進行推壓。此整合構件48呈大致U字形狀,在其中央作為折疊機構部的折疊輥81a、81b和向此折疊輥推壓紙張的折頁刀86可相對于紙張移動,以便推壓/分開。緊接著上述整合構件48設置加壓輥49,加壓輥49可分開,以便與作為構成堆疊部40的一方的導向件的堆疊器下導向件40b離開和接近。此加壓輥49分開,直到紙張前端超過此輥位置,當紙張前端通過時,一面推壓紙張一面旋轉,將紙張推壓到堆疊器下導向件40b。
[0076]在堆疊部40的下端側配置對紙張的搬入方向前端進行限制的紙張限制構件(以下稱為限位器部90)。此限位器部90可沿堆疊部40移動地支承在裝置框架的導軌等上,由張緊設置于位于上下方向的上皮帶輪94a和下皮帶輪94b的升降皮帶93升降自如地構成。通過由馬達(MlO)移動這些皮帶輪94,使升降皮帶93移動。此升降皮帶93如以下說明的那樣停止在ShO、Shl、Sh2、SH31、Sh32、Sh4 的各位置而且移動。
[0077]首先,最下端位置的ShO是限位器部90的基本位置,由傳感器(未圖示)檢測此位置,設定初期位置。Shl是最初的紙張的接受位置,另外,是依次堆積的紙張的后端通過搬入路徑41,后端借助偏向導向件44向退避路徑47的折返式導向件42那一側推壓的位置。Sh2是在紙張搬運方向的1/2位置對形成了捆的紙張進行折疊處理的位置。Sh31是在紙張的搬運方向的大致1/2位置在紙張寬度方向上由針裝訂單元240將金屬訂書釘239打進紙張進行裝訂的位置。Sh32是在紙張的搬運方向的大致1/2位置在紙張寬度方向上由粘接裝訂單元50將粘接帶AT涂布(轉印)到紙張的位置。Sh4是將在紙張上涂布了粘接劑的涂布位置移動到退避路徑47的位置。此位置在將下一紙張從搬入路徑41搬入到堆疊部40的時候,可使先行紙張的涂布位置退避到離開的位置(涂布退避位置100),以便從下一紙張的搬入路徑對粘接位置進行遮擋,從而防止下一紙張與先行紙張的粘接劑涂布位置接觸而卡紙或粘接劑附著于未預定的位置。
[0078]如以上的那樣在此實施例的裝置中進行紙張的搬入、對紙張涂布粘接劑或進行針裝訂,將涂布位置移動到退避路徑,重復下一紙張的搬入、在下一紙張的粘接劑涂布,一面由粘接劑將紙張彼此粘合,一面進行捆形成。
[0079]在此紙張捆形成后,由折疊機構部80進行對折,由設置了捆踢出片95a的捆排紙輥95將對折的紙張捆排出到第2排紙托盤。排出的紙張捆由防止捆打開、裝載范圍變少的捆壓緊構件導向件96、位于其下游側的捆壓緊構件97集聚在第2托盤上。另外,關于上述捆形成和折疊機構部,在后面附加說明。
[0080][粘接裝訂單元的說明]
[0081]接下來,在圖3至圖6中說明進行粘接劑的涂布的粘接裝訂單元50。由圖3的虛線包圍的范圍是本實施例中的粘接裝訂單元50的剖視說明圖。圖4是粘接裝訂單元50的立體圖,將此裝置范圍作為單元裝配于紙張處理裝置B。圖5是作為粘接部的粘接帶單元50a、50b的主要部分的說明圖,(a)是凸輪構件57等的俯視圖,(b)是表示凸輪構件57與壓模保持架52的卡合狀態的正視圖,(c)的上層所示的圖是移動到了粘接帶壓模51從紙張分開的位置的凸輪構件57的說明圖,下層是移動到了與紙張接觸、向臺板79那一側推壓壓模保持架52的位置的凸輪構件57的說明圖。圖6是粘接帶壓模51的說明圖,(a)是立體圖,(b)是內部機構圖,(c)和(d)是通過沖壓動作卷取轉印帶AT的驅動說明圖。圖7和圖8是由支承多個粘接帶壓模51的粘接帶單元50a、50b將粘接帶AT涂布/轉印到紙張的動作說明圖。
[0082]在圖3的虛線的范圍中配置構成粘接裝訂單元50的粘接帶壓模51、壓模保持架52、凸輪構件57及凸輪移動馬達60(M13)。壓模保持架52將此粘接帶壓模51組化、對其進行并列支承。凸輪構件57使此壓模保持架52在與臺板79接近、將粘接帶壓模51推壓于紙張來將粘接劑涂布在紙張上的位置和從臺板79分開的位置之間升降。凸輪移動馬達60(M13)向與紙張的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此凸輪構件57。另外,作為將多個粘接帶單元50a、50b單元化成I個單元的粘接裝訂單元50,可裝配地構成于紙張處理裝置B,更詳細地說,堆疊部40的上游的位置。并且,在粘接裝訂單元50中,搬入路徑41的一部分(更詳細地說從圖3所示的單元路徑入口 143到搬入路徑出口 144)、偏向導向件44、分支的退避路徑47的一部分(更詳細地說,退避路徑入口 145)及臺板79也作為此單元安裝在此裝置內,以便在紙張向堆疊部40搬入、向退避路徑47折返的時候紙張不偏移。它們是在圖3中用虛線包圍的范圍的粘接裝訂單元50,在圖4中用立體圖表示。
[0083]此粘接裝訂單元50在紙張處理裝置B的安裝,如圖4所示的那樣通過由圖示的螺釘固定紙張處理裝置B的未圖示的固定部和設置于粘接裝訂單元50的框架的固定螺釘孔50cb來進行。另外,也可作為此螺釘的替代構成,在紙張處理裝置B和粘接裝訂單元50分別設置軌將其拉出。
[0084]通過如上述那樣單元化,各位置關系與個別地安裝于紙張處理裝置B的情況相比精度提高,特別是通過粘接劑涂布后的紙張的移動,可減少因為位置偏移而導致粘接劑附著在本來不希望粘接劑附著的部位的情況。
[0085]此粘接裝訂單元50由左右的涂布裝置框架50c和在中央結合此左右的涂布裝置框架50c的中央支承框架63、在后方結合的后方支承框架64a、在臺板79的下方結合的下方支承框架64b構成I個箱體。在此一方的涂布裝置框架50c安裝凸輪移動馬達60(M13)。此凸輪移動馬達60(M13)的驅動經齒輪列59向移動皮帶58傳遞。此移動皮帶58與凸輪構件57結合,凸輪構件57在左右的涂布裝置框架50c間的2根凸輪導桿57a上可在紙張寬度方向上滑動。因此,當驅動凸輪移動馬達60 (Ml 3)時,與其旋轉方向對應,凸輪構件57向左右移動。
[0086]另外,在此凸輪構件57上形成圖5(b)(c)所示的那樣的凸輪槽61。此凸輪槽61如圖示的那樣包含設置于凸輪構件57的上方側的上水平槽凸輪61a、設置于下方側的下水平槽凸輪61c和將它們連通的傾斜凸輪槽61b。雖然這些凸輪槽61如圖示的那樣在左右形成2條,但它們的相位有些不同。用于使壓模保持架52升降的移動塊54的作為凸輪從動件的滾子56嵌合在此凸輪槽61中。
[0087]與此凸輪槽61嵌合卡合的滾子經軸固設在移動塊54上。當在這里參照圖7(a)時,(此圖雖然是從圖4所示的凸輪構件57的背側觀看的說明圖)移動塊54可滑動地支承在向上下延伸的4根導桿53中的內側的2根導桿53上,4根導桿53設置在對粘接帶壓模51進行支承的壓模保持架52上。另一方面,外側的2根導桿53分別可滑動地支承在支承塊55上,支承塊55固定在將左右的涂布裝置框架50c結合的中央支承框架63上。因此,對粘接帶壓模51進行支承的壓模保持架52由外側的導桿53滑動的支承塊55支承。
[0088]另一方面,在壓模保持架52的中央,移動塊54滑動自如地安裝在2根導桿53上,此移動塊54固設于作為凸輪從動件與上述凸輪槽61卡合的滾子56。另外,在此移動塊54的底面和壓模保持架52的底面52b的背面52c,加壓彈簧62被卷繞在中央的導桿53上。此加壓彈簧62平時在將移動塊54往壓模保持架52的上部推壓的方向上加載。因此,當凸輪構件57移動、與凸輪槽61卡合的滾子56下降時,后述的粘接帶壓模51的轉印頭72與紙張抵接,壓模保持架52的下降停止。于是,在移動塊54的底面與壓模保持架52的底面52b的背面52c之間加壓彈簧62被壓縮。由此,從移動塊54受壓縮,利用加壓彈簧62的彈性力,轉印頭72被更強有力地推壓到紙張,可將轉印帶AT上的粘接劑確實地涂布(轉印)到紙張上。
[0089]另外,卡合在凸輪槽61中的滾子56嵌合的左右的凸輪槽61如圖5(c)圖不的那樣,其相位不同,并且滾子56在凸輪槽61中的初期位置也不同。因此,該圖左側的滾子56早些開始下降,右側的滾子56晚些達到下水平凸輪槽61 c。因此左側的下水平凸輪槽61 c被設定得比右側的長。這使得分別具有粘接帶壓模51的左側的粘接帶單元50a比右側的粘接帶單元50b早些推壓紙張,其后,右側的粘接帶單元50a晚些推壓紙張。這是因為各粘接帶單元50a、50b—次推壓到紙張上需要非常大的推壓力,所以,凸輪構件57的移動必須使用更大的驅動馬達,但通過分散,可謀求馬達的小型化、框架的輕量化。
[0090 ][粘接機構(粘接帶壓模)的說明]
[0091]在這里,使用圖6說明可在構成粘接帶單元50a、50b的壓模保持架52進行裝拆的粘接帶壓模51。首先,圖6(a)表示外觀,表示壓模罩70、轉印帶AT、轉印頭72和張壓緊構件滑塊71。轉印帶AT在帶基材上具有粘接劑,被依次放出。轉印頭72被卷繞該轉印帶,為了將轉印帶AT推壓到紙張上而對其進行支承。紙張壓緊滑塊71位于此轉印頭72的旁邊,可在從轉印頭72突出的位置與退避到轉印頭72的相同位置的位置之間進行升降移動。此紙張壓緊滑塊71在轉印頭72下降、將轉印帶AT涂布/轉印到紙張的時候將位于紙張壓緊滑塊71下方的紙張壓緊,并且,通過此壓緊動作,放出轉印帶AT,放出新的轉印面,由轉印頭72對其進行支承推壓,將粘接劑涂布/轉印到紙張上。
[0092]接下來,說明通過紙張壓緊滑塊71的伸縮將轉印帶AT放出的構成。如圖6(b)所示的那樣,在壓模罩70內配置供給用卷筒74和卷取用卷筒75。供給用卷筒74卷繞了未使用的轉印帶AT,在供給用卷筒軸74a上旋轉自如。卷取用卷筒75卷取從此供給用卷筒74放出、架設在轉印頭72上的轉印帶AT,在卷取用卷筒軸75a上旋轉自如。圖6(c)表示了從供給用卷筒74放出轉印帶AT之前的狀態,紙張壓緊滑塊71在壓模罩70內伸縮,在紙張壓緊滑塊71的上方由樹脂形成滑塊齒條77。此滑塊齒條77和與卷取用卷筒75—體地旋轉的齒輪卡合。另外,此卷取用卷筒75的齒輪經卷筒間齒輪76和與供給用卷筒74—體地旋轉的齒輪嚙合。
[0093]另外,在紙張壓緊滑塊71內設置滑塊彈簧73,平時向外側(圖6下側)對紙張壓緊滑塊71進行加載。因此,當壓下成圖6(d)的狀態的粘接帶壓模51時,滑塊彈簧73從圖6(c)的滑塊彈簧73延伸的狀態被壓縮。與此同時,滑塊齒條77與卷取用卷筒75的卷取用卷筒齒輪75b卡合,使卷取用卷筒75向圖示順時針方向旋轉。另外,卷取用卷筒齒輪75b與卷筒間齒輪76嚙合,此卷筒間齒輪76的另一方與供給用卷筒齒輪74b嚙合。因此,當卷取用卷筒75向圖示順時針方向旋轉時,供給用卷筒74也旋轉,粘接帶AT被卷取用卷筒卷取,另一方面,從供給用卷筒放出,新的粘著面位于轉印頭72。
[0094]接下來,當從圖6(d)的狀態使粘接帶壓模51上升時,滑塊彈簧73彈性恢復,將紙張壓緊滑塊71向下方壓下。此時,卷取用卷筒齒輪75b由于與滑塊齒條77嚙合,所以,向反時針方向旋轉,但由于在與卷取用卷筒75之間介入了僅向一個方向傳遞的棘輪機構,所以,卷取用卷筒75不旋轉。另外,雖然與卷取用卷筒齒輪75b嚙合的卷筒間齒輪76及供給用卷筒齒輪74b也向反時針方向旋轉,但由于在與供給用卷筒74之間也介入了僅向一個方向傳遞的棘輪機構,所以,供給用卷筒74不旋轉。由于這樣的機構的原因,僅在將紙張壓緊滑塊71壓下了的場合供給用卷筒74及卷取用卷筒75旋轉,粘接帶AT的新的粘著面被放出到轉印頭72的位置。另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沒有特別圖示棘輪機構,但也可在各卷筒齒輪與卷筒之間采用僅向一個方向傳遞旋轉的單向離合器等。
[0095]本實施例中的從圖6(c)向圖6(d)的移動,通過在紙張寬度方向上支承多個粘接帶壓模51的壓模保持架52由凸輪構件57升降移動來進行。此機構如此前說明的那樣。另外,在壓模保持架52與粘接帶壓模51之間,如圖3所示的那樣介入對升降動作的沖擊進行緩沖的由泡沫塑料等構成的緩沖材料52a進行支承。由此,粘接劑從粘接帶AT到紙張的涂布(轉印)提尚O
[0096]另外,此實施例中的粘接帶AT構成為在帶基材上具有粘接劑,通過將其推壓到紙張上,此粘接劑被轉印到紙張上。
[0097][關于壓模保持架鄰接的紙張捆壓緊構件的說明]
[0098]接下來,根據圖3、圖4、特別是圖7(a)說明在圖6中說明的粘接帶壓模51的紙張壓緊滑塊71將紙張推壓到作為粘接位置的臺板79之前對紙張的移動、亂動進行限制的紙張壓緊構件65。
[0099]如已經說明了的那樣,在粘接裝訂單元50中面向臺板79可升降地安裝紙張壓緊構件65,紙張壓緊構件65為了對為了粘接而在粘接位置停止的紙張進行限制而進行推壓。如在圖7(a)中圖示的那樣,在對粘接帶壓模51進行支承的兩個壓模保持架52的兩側設置紙張壓緊構件支承塊67,紙張壓緊構件支承塊67對具有紙張壓緊構件65的紙張壓緊構件導桿68進行滑動支承。此紙張壓緊構件支承塊67由螺釘等將圖示的圓孔固設在中央支承框架63上。另外,在此紙張壓緊構件支承塊67和紙張壓緊構件65的側緣壓緊構件65a的兩側端配置被卷繞在紙張壓緊構件導桿68上的壓緊構件加壓彈簧65c。
[0100]另外,雖然紙張捆壓緊構件65平時在對紙張進行推壓的方向上被加載,但一方(圖7的左側)的壓模保持架52和紙張壓緊構件65在卡合部69卡合,將紙張壓緊構件65卡定于從臺板79上的紙張分開的位置。因此,當壓模保持架52沒有通過凸輪構件57的移動來下降時,此紙張壓緊構件65也停留在從紙張分開的位置,容許紙張的搬運。當通過凸輪構件57的移動使得壓模保持架52開始向紙張下降時,如圖7(c)所示的那樣,壓模保持架52和紙張壓緊構件65的卡合部69的卡合部下降,紙張壓緊構件65下降來進行限制,以便臺板79上的紙張偏移、亂動不發生。通過此限制,在壓模保持架52進一步下降,紙張壓緊滑塊71對紙張進行推壓時,或進一步下降,對粘接帶AT進行支承、推壓到紙張上的轉印頭72對紙張進行推壓的時候,也可對紙張的位置偏移、亂動進行抑制。
[0101]當通過兩個壓模保持架52的下降,在紙張寬度方向上由各粘接帶壓模51進行的粘接帶AT的粘接劑的涂布(轉印)完成時,這次凸輪構件返回原來的圖7(b),此時,紙張壓緊構件65的卡合部與壓模保持架52卡合,通過壓模保持架52的上升,上升到從紙張退避的位置。如以上的那樣,本實施例的紙張壓緊構件65與壓模保持架52的升降連動,比其它的構件先對紙張進行推壓,但也可由螺線管等使此紙張壓緊構件先于壓模保持架52的下降進行移動。另外,雖然將側緣壓緊構件65a、中央壓緊構件65b設置成遍及紙張寬度整個區域進行推壓,但也可根據需要僅是側緣壓緊構件65a或僅是中央壓緊構件65b,總之,只要使得在粘接劑的涂布前沒有紙張的移動即可。
[0102][粘接裝訂單元的動作說明]
[0103]在這里,使用圖7至圖8對由粘接裝訂單元50在紙張上涂布(轉印)粘接劑的動作進行說明。此圖7、圖8是從與圖4的粘接帶壓模51相反側的凸輪構件57的背側觀看的說明圖。
[0104]當在圖7(a)的圖中碰觸該構成時,凸輪構件57處于初期位置,使在裝配了粘接帶壓模51的壓模保持架52沿內側的導桿53滑動的移動塊54的滾子56與此凸輪構件57的凸輪槽61卡合。如已經說明的那樣,加壓彈簧62介于移動塊54與壓模保持架52之間,如圖7(a)的那樣由移動塊54推壓,從而與壓模保持架52的背面52c抵接。另外,在固設于在中央連結涂布裝置框架50c的中央支承框架63的支承塊55上,分別將壓模保持架52構成為升降自如地在外側的導桿53上滑動。
[0105]在此圖7(a)中,壓模保持架52及與其卡定的紙張壓緊構件65也從臺板79分開,維持紙張可移動的間隙。在此狀態下,粘接帶壓模51的紙張壓緊滑塊71及轉印頭72也位于從紙張離開最遠的地方。另一方的壓模保持架52也處于相同位置。
[0106]接下來,在圖7(b)中,紙張位于粘接位置,根據涂布粘接帶AT的信號,凸輪移動馬達60(M13)驅動,凸輪構件57向圖示右方向移動。于是,圖示左側的滾子56開始沿傾斜凸輪槽61b向下方的移動。通過此移動,左側的壓模保持架52也隨著導桿53滑動而向支承塊55下降。通過此壓模保持架52的下降,與其卡定的卡合部69也下降,開始臺板79上的紙張的壓緊。另一方面,雖然粘接帶壓模51的紙張壓緊滑塊71及轉印頭72也下降,但未與紙張接觸。圖示右側的壓模保持架52由于僅是滾子56在凸輪槽61的上水平凸輪槽61a部分移動,所以,不產生下降動作。
[0107]并且,當凸輪構件57移動時,如圖7(c)所示的那樣,圖示左側的滾子56在傾斜凸輪槽中進一步下降。通過此下降,紙張壓緊構件65與右側的壓模保持架52的卡合部69的卡定被解除。當此卡定被解除時,紙張壓緊構件65由介于與紙張壓緊構件支承塊67之間的壓緊構件加壓彈簧65c更確實地壓緊紙張,進行位置限制。另一方面,粘接帶壓模51的紙張壓緊滑塊71開始與紙張的接觸,通過此接觸,如圖6(c)至(d)所示的那樣,粘接帶AT也移動,露出新的粘著面。即使在此位置,轉印頭72現在也未與紙張接觸。另外,圖示右側的壓模保持架52也由于僅是滾子56在凸輪槽61的上水平凸輪槽61a部分移動,所以,不產生下降動作。
[0108]接著,當凸輪構件57如圖8(a)所示的那樣向圖示右側移動時,圖示左側的壓模保持架52下降,紙張壓緊滑塊71及轉印頭72與紙張抵接。此時,雖然當轉印頭72與紙張抵接時壓模保持架52進一步的下降被阻止,但移動塊54在傾斜凸輪槽61b移動,從而進一步下降。于是,通過此移動,加壓彈簧62的壓縮開始,其彈性力經壓模保持架52作為轉印頭72的加壓力作用,更強有力地將粘接帶AT壓在紙張上。由此,可將粘接劑確實地涂布轉印到紙張上。
[0109]另一方面,圖示右側的壓模保持架52的滾子56也開始傾斜凸輪槽61b的下降,右側的粘接帶壓模51的紙張壓緊滑塊71開始紙張的壓緊。
[0110]并且,當凸輪構件57移動、成為圖8(b)的狀態時,圖示左側的壓模保持架52由加壓彈簧62的彈性力維持加壓狀態。另一方面,圖示右側的壓模保持架52的滾子56也到達傾斜凸輪槽61b的下降的終點位置,由此,右側的粘接帶壓模51的紙張壓緊滑塊71及轉印頭72也成為將紙張壓緊的狀態。
[0111]如圖8(c)所示的那樣,當凸輪構件57位于最右側時,圖示左側的壓模保持架52成為由加壓彈簧62的彈性力進一步維持加壓狀態的狀態。另一方面,圖示右側的壓模保持架52的滾子56到達下水平凸輪槽61c,由此,左側的粘接帶壓模51的紙張壓緊滑塊71及轉印頭72將紙張壓緊,加壓彈簧62進一步被壓縮,此彈性力經圖示右側的壓模保持架52作為轉印頭72的加壓力作用,將粘接帶AT更強有力地壓在紙張上。由此,可將粘接劑確實地涂布(轉印)在紙張上。另外,在存在涂布了粘接劑的先行紙張的場合,紙張間的粘接強化也被進行。
[0112]當通過左右的壓模保持架52的下降,各自的轉印頭72完成粘接劑在紙張上的涂布時,這次凸輪構件57向圖示左側移動,以與下降相反的順序使壓模保持架52上升,當達到圖7(b)時,左側的壓模保持架52與紙張壓緊構件65的卡合部69卡合,將此紙張壓緊構件65移動到從紙張分開的位置,再恢復到圖7(a)的狀態,為粘接劑在下一紙張的涂布作好準備。
[0113]如以上的那樣,本實施例的裝置由于在粘接帶壓模51的轉印頭72將粘接劑涂布到紙張之前由紙張壓緊構件65預先推壓紙張,對其進行限制,所以,不會發生紙張的位置偏移、亂動,可在紙張上的預定的位置進行涂布。另外,由于使得在轉印頭72與紙張抵接后也由加壓彈簧62對支承此轉印頭72的壓模保持架52進行推壓,所以,可將轉印頭72更強有力地推壓于紙張,可將粘接帶AT上的粘接劑確實地移轉到紙張上。
[0114]并且,如在粘接裝訂單元的動作說明中說明的那樣,圖7及圖8中圖示的左右的壓模保持架52并不是左右都同時地將轉印頭72推壓到紙張上,而是錯開依次推壓的時機,從而先將左側的轉印頭72組推壓到紙張上,一面由凸輪構件57維持此狀態,一面將右側的轉印頭72組推壓到紙張上,所以,與一次推壓的情況相比可減小驅動力,進而使凸輪移動馬達60(M13)小型化,并且,即使裝置框架有些脆弱也可構成裝置,實現輕量化。
[0115]接下來,依次說明堆疊部40內的位于粘接裝訂單元50下游側的針裝訂單元240、整合構件48、此整合動作中從紙張分開的搬運輥46和加壓輥49及對搬入到堆疊部40的紙張前端進行限制的作為前端限制構件的限位器部90及設置于此限位器部90、可對紙張進行把持的夾持器91。
[0116][針裝訂單元]
[0117]接下來,對堆疊部40內的位于粘接裝訂單元50下游側的針裝訂單元240進行說明。此針裝訂單元240是在堆疊部40中由金屬訂書釘239在紙張的搬運方向中央進行騎縫裝訂處理的金屬騎縫裝訂訂書機。基于圖9(a) (b)說明其構成。此針裝訂單元240由驅動單元241和緊鉗單元250構成。驅動單元241由將金屬訂書釘239刺入到被安放于裝訂位置的紙張捆的頭構件242、收容金屬訂書釘239的盒243、驅動凸輪244和對此驅動凸輪244進行驅動的訂書馬達(M16)構成。上述驅動單元241如圖9(b)所示的那樣,打入構件246、模型247和彎型塊248在上下以此順序內裝在框架的頭構件242中。而且,打入構件246和模型247上下滑動自如地支承于頭構件242,以便在上止點和下止點之間上下往返移動;彎型塊248作為將直線狀的金屬訂書釘239折彎成=字狀的成形模固定于頭構件242。
[0118]在隔著紙張捆處于與上述驅動單元241面對的位置配置緊鉗單元250。圖示的緊鉗單元250由與驅動單元241分離的構造體構成,將由驅動單元241刺到了紙張捆中的金屬訂書釘239的針尖折彎。因此,緊鉗單元250具備將金屬訂書釘239的前端折彎的折彎槽250a。特別是圖示的緊鉗單元250在集聚于堆疊部40的紙張捆的寬度方向的兩個地方設置折彎槽250a,由與此位置對應的驅動單元241對紙張寬度方向的多個地方進行訂書釘裝訂。
[0119]S卩,驅動單元241由圖9(a)所示的訂書機支承桿251固定支承在紙張捆上方。通過這樣地構成,可在相對于支承于堆疊部40的紙張捆不移動緊鉗單元250地固定了的狀態下在左右進行訂書釘裝訂。
[0120]此外,也可采用以下構成,S卩,作為緊鉗單元250設置將訂書針的針尖折彎的翼構件(未圖示),使此翼構件與由驅動單元241刺入到紙張捆中的針尖連動(同步)地搖動旋轉。在此場合,在緊鉗單元250的框架上將一對折彎翼可搖動地樞支于與=字狀的針兩端面對的位置。而且,與由驅動單元241將金屬訂書釘239刺入到紙張捆中的動作連動地使一對折彎翼搖動。通過此一對翼的搖動,訂書針的針前端沿紙張捆的背面以平直的狀態折彎。即,當由上述折彎槽折彎時,針前端成為被折彎成U字狀的狀態(眼鏡形鉗夾),當由后述的翼構件折彎時,針前端成為被直線地折彎的狀態(平形鉗夾)。本發明采用其中的哪個構成都可以。
[0121]根據這樣的構成,內裝在頭構件242中的打入構件246和模型247通過訂書馬達MD的旋轉,驅動凸輪244經蓄能性彈簧將驅動杠桿245從上方的上止點壓下到下方的下止點。通過此驅動杠桿245的下降動作,與其連結的打入構件246和模型247從上止點移動到下止點。打入構件246由板狀構件構成,以便將折彎成=字狀的訂書針的背部壓下。模型247如圖9(b)所示的那樣由=字狀的構件構成,在與彎型塊248之間將訂書針折彎成=字狀。即,金屬訂書釘239被從上述盒243供給到彎型塊248。此直線狀的金屬訂書釘239在模型247與彎型塊248之間被壓制成型為=字狀。接著,此被折彎成了 =字狀的金屬訂書釘239通過打入構件246向紙張捆強勁地壓下,將針刺入到紙張捆中,進行紙張的騎縫裝訂。
[0122][紙張整合機構的說明]
[0123]首先,如在圖3中說明的那樣,在上述粘接裝訂單元50的下游側,在其兩側配置向紙張的寬度方向移動、對堆疊部40內的紙張側緣進行推壓的整合構件48。
[0124]雖然沒有特別圖示,但對整合構件48進行驅動的整合馬達M12由后述的紙張裝訂/粘接處理動作控制部201進行驅動旋轉控制。在本實施例中,涂布粘接劑來進行了粘接的紙張的粘接劑的涂布位置退避到退避路徑47。由此,接下來粘接的新的紙張位于搬入路徑41,兩紙張的前端與限位器部90抵接的那樣的橫跨的狀態的紙張也可整合。另外,由于在此位置配置此整合構件48,所以,在即將對在表面上涂布了粘接劑的紙張和下一紙張進行粘合之前進行整合對齊,所以,粘合紙張的整合精度提高。
[0125][搬運輥等的分開機構的說明]
[0126]接下來,在上述整合構件48的整合動作時,需要解除與紙張的夾壓及壓接。關于此機構雖然沒有特別圖示,但可以構成為例如圖3的搬運輥46將與其壓接的夾送輥支承于臂,通過移動此臂,使夾送輥離開和接近搬運輥46。另外,如果構成為位于整合構件48的下游側的加壓輥也如圖示的那樣支承于臂,在與圖3所示的虛線位置之間移動,則可以使得在實線位置對進行紙張推壓,向下游側搬運,在虛線位置從紙張分開,容許由限位器部90進行的紙張向上游側的移動。
[0127]另外,加壓輥49的升降也可與直接螺線管等結合,進行升降。
[0128][限位器部的夾持器開閉機構的說明]
[0129]根據圖10,說明位于限位器部90的前端的夾持器91的對紙張進行把持的閉狀狀態和解除了把持的開狀態。另外,由于關于限位器部90的升降已經進行了說明,所以,省略在這里的說明。
[0130]圖10(a)表示夾持器91的移動范圍整個區域,上下位置的夾持器91由假想線表示。圖10(b)是從上方觀看夾持器91和限位器部90的俯視圖。夾持器91被配置于限位器部90的前端,構成為移動片91b從限位器部90的固定片91a離開和接近。此移動片91b的夾持器連結部152進退自如地重疊配置于限位器部90及限位器連結部151的下方。另外,在移動片91b的下方設置平時向關閉方向對此移動片91 b進行加載的關閉彈簧91 c。
[0131 ] 然而,上述夾持器連結部152具有從限位器部90向后方突出的具有開口孔的連結臂153。設置貫通在此連結臂153的開口孔中、在上下對轉動桿156進行支承的轉動托架154。此轉動托架154以轉動支點155為支點如圖1O (b)所示的那樣,轉動支點155的相反側向圖示箭頭方向轉動。此轉動此轉動托架154為,轉動凸輪157具有托架推壓面158。此轉動凸輪157由夾持器開閉馬達160(M11)旋轉。當借助于此旋轉,托架推壓面158對轉動托架154進行推壓時,以轉動支點155為中心搖動。通過此搖動,在上下支承在此轉動托架154上的轉動桿156也進退移動。由于轉動桿156貫通連結臂153的開口孔,所以,連結臂153的前端的移動片91b相對于限位器部90的固定片91a離開和接近。
[0132]另外,如圖10(a)所示的那樣,上述連結臂153由于即使限位器部90升降,轉動桿156也位于此升降范圍,所以,上述連結臂153在哪個升降位置都可使構成夾持器91的移動片91b進退移動。因此,利用堆疊部集聚動作控制部200,通過夾持器開閉馬達160的轉動,夾持器91成為對紙張進行把持的閉狀態、解除把持的開狀態。由于堆疊部40如該圖所示的那樣配置成傾斜的狀態,所以,轉動托架154平時成為與轉動凸輪157抵接的狀態。另外,與轉動凸輪157的抵接,也可由彈簧等向轉動凸輪157那一側對轉動托架進行加載。
[0133][折疊機構部的驅動機構的說明]
[0134]接下來,根據圖11及圖12說明將由粘接裝訂單元50或針裝訂單元240裝訂的紙張捆對折的折疊機構部80的驅動機構。另外,圖11是表示折頁刀86處于待機的基本位置的狀態的驅動機構立體圖,圖12是折頁刀86侵入到折疊輥81之間、移動到了紙張折疊位置的驅動機構立體圖。
[0135][折頁刀的驅動路徑]
[0136]圖11和圖12所示的使折頁刀86往返移動的驅動路徑由圖中兩點劃線表示。首先,驅動的開始由配置于圖中下方的折疊驅動馬達300(M16)進行。此驅動從安裝在折疊驅動馬達300的驅動軸上的皮帶輪302經驅動皮帶304向驅動皮帶輪306傳遞。然后,從設置在驅動皮帶輪306的軸上的傳遞齒輪308向單向離合器接合齒輪310進行驅動傳遞。此單向離合器接合齒輪310通過一方向的旋轉與軸進行驅動卡合,驅動對傳遞齒輪312進行驅動旋轉,通過另一方的旋轉,在與軸之間解除驅動卡合,僅單向離合器接合齒輪向另一方旋轉。
[0137]此驅動經圖示的傳遞齒輪314、316、318、320、322向軸齒輪324傳遞。在安裝此軸齒輪324的旋轉軸326上,在其兩側可轉動地設置移動凸輪328。通過驅動馬達300的向一個方向的旋轉,此移動凸輪328進行旋轉,但移動凸輪328的旋轉軸326被安裝于偏心的位置。因此,與此移動凸輪328內的槽卡合的凸輪卡合構件334、安裝此凸輪卡合構件334的折頁刀支承板336和安裝在其上的折頁刀86向圖示前后移動。即,折頁刀86向從折疊輥81離開的圖11的基本位置(330)和圖12的被插入到折疊輥81的移動位置(328)移動。另外,先于折頁刀86的向折疊輥81的紙張的推入動作將紙張捆壓在折疊輥上的紙張加載板可移動地以由未圖示的彈簧等加載的方式安裝在折頁刀支承板336上。
[0138][折疊輥的驅動路徑]
[0139]將紙張捆對折的折疊輥81的旋轉驅動路徑在圖11和圖12中由一點劃線表示。即,從與移動折頁刀86的驅動源同一的驅動馬達300,驅動被從傳遞齒輪308經單向離合器接合齒輪310由傳遞齒輪350向折疊輥81那一側的驅動系分支。因此,即使驅動馬達進行另一方旋轉,此傳遞齒輪350也進行正反旋轉。來自此傳遞齒輪350的驅動經傳遞齒輪352向傳遞齒輪354傳遞。
[0140]來自傳遞齒輪354的驅動如圖11的左下欄的被包圍在兩點劃線的圓內的那樣,設置即使旋轉方向是正轉反轉也向其軸傳遞驅動的正反傳遞齒輪356、設置在與其相同軸上并且僅在正轉時傳遞驅動的正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8和僅在反轉時進行驅動傳遞的反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7。而且,正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8與下一級的2級傳遞齒輪360的大直徑部卡合,反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7與中間齒輪359嚙合,此中間齒輪359與2級傳遞齒輪360的小直徑部嚙合。
[0141]因此,在折疊驅動馬達300的正轉時,經傳遞齒輪354、正反傳遞齒輪356、正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8向2級傳遞齒輪360傳遞。另一方面,在折疊驅動馬達的反轉時,經反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7、中間齒輪359向2級傳遞齒輪360傳遞。在此場合,不論是折疊驅動馬達300的哪一個旋轉方向,2級傳遞齒輪360的軸361都向同一的方向(折疊輥81的紙張折疊方向)旋轉。
[0142]在僅向一個方向旋轉的軸361上,在其外側設置傳遞齒輪362。此傳遞齒輪362的驅動被傳遞到傳遞齒輪364、366,其后經傳遞皮帶368、皮帶輪370、傳遞齒輪372向捆排出輥齒輪374傳遞。此捆排出輥齒輪374的驅動經其軸傳遞到捆排紙輥95,經傳遞齒輪378傳遞到折疊輥81a,經傳遞皮帶377傳遞到另一方的折疊輥81b,對其進行驅動。
[0143]如以上的那樣構成的折疊機構部80的驅動傳遞構成,在折疊驅動馬達300的正轉時使折頁刀86在基本位置到將紙張捆推入到折疊輥81的移動位置之間往返移動,折疊輥81也被向折疊方向進行旋轉驅動。另一方面,在折疊驅動馬達300的反轉時,折頁刀86在單向離合器接合齒輪310的作用下停止。折疊輥81借助于正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8和反轉單向離合器齒輪357的作用被不停止地向折疊方向進行旋轉驅動。因此,通過折頁刀86的往返移動完成,即使折疊驅動馬達300反轉,折疊輥81也繼續向折疊方向旋轉,即使是紙張尺寸長的紙張捆,也可由I個驅動馬達進行折疊處理。
[0144][折頁刀和折疊輥的速度控制]
[0145]在對上述驅動皮帶輪306的傳遞齒輪308進行驅動的軸上設置編碼器305,設置對此編碼器305的旋轉量進行檢測的檢測傳感器307。根據來自檢測傳感器的信號,對折疊驅動馬達300的旋轉速度進行檢測,將此檢測信號輸入到后述的紙張捆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如果裝訂的紙張是由針裝訂單元240進行針裝訂的紙張,則此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對供給電流進行控制,以便以高速(在本實施例中,折疊棍的旋轉速度是200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260mm/sec)進行動作,控制成將折疊驅動馬達300的速度維持成高速。另一方面,如果裝訂的紙張是由粘接裝訂單元50利用粘接劑粘合的紙張,則控制成以低速(在本實施例中,折疊棍的旋轉速度是100_/86(3,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130_/86(:)進行折頁刀86的移動和折疊輥81的旋轉。這樣,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驅動馬達300的旋轉量進行控制,設定低速和高速。
[0146]另外,不論是高速或低速的哪一個場合,折頁刀86的移動速度都相比折疊輥81的旋轉速度被設定成約1.3倍的速度。這是為了防止當紙張捆由折頁刀86推入到折疊輥81時因為速度變動導致折疊輥81的速度變快,折疊捆的外側的紙張先進入,內側的紙張被留下。
[0147]另外,在圖11圖12的實施例的裝置中,由于折疊輥81和捆排紙輥95成為同一驅動系,所以,可減少根據裝訂紙張的裝訂類別哪一個的速度都變化,特別是由粘接劑裝訂的紙張的粘接被剝離或因為速度的偏移導致的皺折等發生的情況。
[0148]此實施例的上述折疊驅動馬達300由直流馬達構成。因此,雖然張數多時等存在阻力時轉矩上升,但通過對速度進行控制,可在固定的范圍進行與裝訂類別對應的折疊處理。另外,當此折疊驅動馬達300由步進馬達構成時,如果對旋轉速度和轉矩雙方進行控制,則可進行更細微的處理。
[0149][折疊機構部的動作說明]
[0150]在這里,說明進行了針裝訂或進行了粘接裝訂的捆向粘接捆折疊位置Sh2移動、在此位置進行折疊處理的折疊機構部80的動作。首先,在圖13中,說明對由針裝訂單元240利用金屬訂書釘進行了針裝訂的紙張進行折疊處理的動作。在圖14中,說明對由粘接單元利用粘接劑進行了粘合的紙張進行折疊處理的動作。
[0151][針裝訂紙張的折疊處理]
[0152]在配置于上述針裝訂單元240的下游側的折疊位置Y,如圖13(a)所示的那樣具備將粘接了的紙張捆折合的折疊輥81和將紙張捆插入到此折疊輥81的夾壓位置的折頁刀86。折疊輥81由相互地壓接的輥81a、81b構成,各輥形成為大致最大紙張的寬度。構成此折疊輥81的輥81a、81b以相互地壓接進行接合的方式將旋轉軸81ax、81bx嵌合在未圖示的裝置框架的長槽中,由壓縮彈簧81aS、81bS在壓接方向上加載。另外,也可以是以下構造,S卩,此輥的至少一方可在壓接方向上移動地被樞支,在該一方架設加載彈簧。
[0153]上述一對折疊輥81a、81b由橡膠輥等摩擦系數比較大的材料形成。這是為了利用橡膠等軟質材一面將紙張折彎一面向旋轉方向移送,也可通過進行橡膠質材的襯套加工來形成。
[0154]接下來,根據圖13(a)至(d)說明由上述折疊輥81折合紙張的動作。此一對折疊輥81a、81b在上述堆疊部40的上方位于針裝訂單元240的下方,在隔著被支承于堆疊部40的粘接了的紙張捆面對的位置設置具有刀口的折頁刀86。此折頁刀86可在圖13(a)的基本位置與圖13 (c)的工作位置之間往返移動地支承在裝置框架上。
[0155]因此,以捆狀支承在上述堆疊部40上的紙張捆在圖13(a)的狀態下卡定于前端的限位器部90,其折痕位置被作為由針裝訂單元240利用金屬的訂書針裝訂的位置進行定位。
[0156]因此,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使折頁刀86從待機位置向夾壓位置以比較高的速度VH(在本實施例中,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260mm/sec)移動。因此,在圖13(b)的狀態下,紙張捆由折頁刀86使折痕位置彎曲,將其插入到輥間。此時,一對折疊輥81分別與由折頁刀86移動的紙張連著進行驅動旋轉。然后,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在紙張捆到達規定的夾壓位置的估計時間后使折疊驅動馬達300反轉,使折頁刀86在圖13(c)的位置靜止。另一方面,折疊輥81接著向折疊方向繼續旋轉。由此,紙張捆被向放出方向(該圖左側)送出。其后,當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再次使折疊驅動馬達300向正轉改變旋轉方向時,在圖13(d)的狀態下與由折疊輥81進行的紙張捆的放出并行地使位于夾壓位置的折頁刀86向待機位置移動復位。
[0157]在這樣地折合的紙張捆是由金屬的訂書針裝訂的針裝訂紙張的場合,由于折頁刀86的移動及折疊輥81的旋轉速度是以比較高的高速VH(在本實施例中,折疊輥的旋轉速度是200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260mm/sec)動作,所以,可高效率地進行折疊處理。
[0158]另外,在圖13及圖14所示的折疊輥81和折頁刀86,哪一個都在平時傳遞驅動系,改變折疊速度,所以,可更確實地控制,但也可使單向離合器介于例如圖13及圖14的折疊輥81的軸81ax、81bx,構成為與折頁刀86的向折疊棍81的推入動作連動地追隨,在折頁刀86到達規定的推入位置的時候,對軸81 ax、81 bx進行驅動旋轉。在此場合,折疊速度的改變由折頁刀進行。
[0159][粘接粘合裝訂紙張的折疊處理]
[0160]由于由粘接裝訂單元50裝訂的紙張的折疊也由折疊輥81和折頁刀86進行,所以,以下對粘接裝訂的折疊紙張的折疊動作進行說明。另外,在是相同構件、相同作用的場合省略說明。
[0161]在配置于上述針裝訂單元240的下游側的折疊位置Y,由粘接裝訂單元50粘合的折疊紙張也在粘接范圍的中央折入。
[0162]如圖14(a)所示的那樣,具備將由粘接劑AT粘接的紙張捆折合的折疊輥81和將紙張捆插入到此折疊輥81的夾壓位置的折頁刀86。
[0163]因此,以捆狀支承于上述堆疊部40的紙張捆在該圖14(a)的狀態下卡定于前端的限位器部90,其折痕位置被作為粘接裝訂單元50粘貼裝訂的位置進行定位。因此,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使折頁刀86從待機位置向夾壓位置以比較低的速度VL(在本實施例中,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130mm/sec)移動。因此,在圖14(b)的狀態下,紙張捆由折頁刀86使折痕位置彎曲,將其插入到輥間。此時一對折疊輥81分別以與由折頁刀86移動的紙張相同的度進行驅動旋轉。
[0164]然后,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在紙張捆到達規定的夾壓位置的估計時間后,使折疊驅動馬達300反轉,使折頁刀86在該圖(c)的位置靜止。另一方面,折疊輥接著向折疊方向繼續旋轉。由此,紙張捆被向放出方向(該圖左側)送出。其后,當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再次使折疊驅動馬達300向正轉改變旋轉方向時,在該圖(d)的狀態下,與由折疊輥81進行的紙張捆的放出并行地使位于夾壓位置的折頁刀86向待機位置移動復位。
[0165]在這樣地折合的紙張捆是由粘接劑粘合的粘接裝訂紙張的場合,由于折疊輥81的旋轉速度及折頁刀86的移動速度是以比較低的低速VL(在本實施例中,折疊輥的旋轉速度是100_/86(3,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1301111]1/86(3)進行動作,所以,可減少粘接了的粘合部分剝離或粘接部分破損等損毀的情況。
[0166]當裝訂紙張由圖15對這一點進行說明時,如該圖15(a)(b)所示的那樣,針裝訂的紙張由高速(VH)進行折疊處理。另一方面,如圖15(c)(d)所示的那樣,由粘接劑粘合的粘接裝訂的紙張是以低速(VL)進行折疊處理的紙張。這在針裝訂的場合,由于用訂書針扎入到紙張捆中進行約捆,所以,被比較牢固地裝訂,所以,可不偏移地進行折疊處理。另一方面,在由粘接劑或帶式糨糊等粘合的紙張捆,通過折疊動作,如圖15(c)至圖15(d)所示的那樣,折疊輥側(封面)側的紙張的折彎區域變長,所以,粘接劑被延長。當此彎曲動作如針裝訂的那樣以高速進行時,粘接劑被剝離,或由粘接劑產生破損、皺折。本申請為了防止、減少這一問題,以上述低速進行折疊處理。
[0167]在這里,返回到圖2,在上述折疊輥81的下游側設置紙張移送路徑(以下稱為“移送路徑”),該紙張移送路徑向對做成折疊紙張捆的冊子進行收納的第2排紙托盤22引導折疊紙張。由設置于該紙張移送路徑的出口的具有踢出片的捆排紙輥95,將由折疊輥81對折成冊子狀的紙張捆搬出到第2排紙托盤22。搬出的紙張捆由捆壓緊構件導向件96及對紙張捆的對折的打開進行抑制的捆壓緊構件97排列整齊地集聚。
[0168][粘合及訂在一起的動作說明]
[0169]接下來,根據圖16至圖18,依次說明在從圖像形成裝置A搬運的3張紙張上由堆疊部40內的粘接裝訂單元50涂布粘接劑、將紙張相互粘接的紙張捆的生成動作。另外,根據圖19和圖21說明由進行騎縫裝訂的針裝訂單元240在3張紙張進行針裝訂的動作。
[0170][通過粘接進行的紙張捆生成動作的說明]
[0171]首先,說明由粘接劑使紙張相互粘合來生成紙張捆的狀態。在圖像形成裝置中指示“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在該“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下,在使來自主體排出口 3的紙張I張I張地粘合、做成捆狀后,折疊成冊子狀,收納在第2排紙托盤22中。
[0172]圖16(a)是來自圖像形成裝置A的第I張先行紙張從紙張搬入路徑Pl經第2折返式路徑SP2沿搬入路徑41搬入到堆疊部40的圖。限位器部90可以在圖2中的Shl提起,也可如圖示的那樣向Shl牽引紙張使其下降。
[0173]如圖16(b)所示的那樣,在紙張后端到達搬入路徑41與構成第3折返式路徑SP3的退避路徑47的分支位置的時刻暫時停止。紙張后端由處于此分支位置的偏向導向件44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加載。
[0174]接下來,如圖16(c)所示的那樣,當使限位器部90上升時,紙張后端側沿退避路徑47移動。當通過此移動,紙張的搬運方向長度的1/2的位置位于粘接裝訂單元50的下方時,暫時將紙張停止,將粘接帶壓模51推壓于紙張,涂布粘接劑。在此紙張的上升過程中涂布粘接劑,是為了防止當通過向下降側的移動先涂布粘接劑時,涂布了粘接劑就這樣搬運紙張。如果在紙張的上升過程中涂布,則可立即向退避路徑47的涂布退避位置移動,可防止粘接劑附著于不需要的地方。
[0175]圖17(a)是在作為第2張的下一紙張向搬入路徑41搬入的時候使第I張紙張的涂布位置退避到退避路徑47中。由此,可使得搬入的第2張紙張的前端不與第I張紙張的粘接劑的涂布位置接觸地搬入到堆疊部40。在此紙張重疊的狀態下由整合構件48對紙張進行整合對齊,在粘接前使紙張彼此對齊。
[0176]圖17(b)是在第I張紙張的涂布位置與第2張紙張的1/2的位置重疊的位置將限位器部90及加壓輥49推壓于紙張,使其向下游側移動,搬入到堆疊部40。
[0177]圖17(c)表示在2張重疊的紙張的后端超過分支位置的地點暫時停止的狀態。這次由于當使限位器部90上升時后端借助偏向導向件44加載,所以,在第3折返式路徑SP3的退避路徑47內對重疊的紙張進行折返式(退避)搬運。此動作與已經說明的圖16(b)相同,以后在紙張的1/2的位置將粘接帶壓模51推壓于紙張,涂布粘接劑。
[0178]另外,在使紙張折返的時候,加壓輥49成為從紙張分開的狀態。
[0179]圖18(a)表示在第3張紙張向搬入路徑搬入的時候使第2張紙張的粘接劑涂布位置退避到退避路徑47中的狀態。此狀態與圖17(a)相同。因此,在第3張紙張向堆疊部40搬入的時候,沒有其前端被第2張紙張的粘接部掛住的危險。圖18(b)是在第3張紙張的1/2位置成為處于第2張之前的紙張的粘接位置的位置使兩紙張整合,再由限位器部90使其進一步向下游側移動。
[0180]圖18(c)中,由于第3張是最終紙張,所以,在此紙張不由粘接裝訂單元50進行粘接劑的涂布,而是由紙張壓緊構件65對第3張進行推壓,并且,加壓輥49也下降,對紙張進行推壓。通過此推壓,紙張彼此一面被粘合,一面向折疊輥81和折頁刀86的位置移動。此折疊機構部80的位置是粘合的紙張的1/2的位置,與后述的針裝訂紙張相比使折疊速度成為低速VL來進行。然后,一面由折頁刀86將紙張推入到折疊輥81,一面使紙張折合,將粘合的折疊冊子收納在第2排紙托盤中。
[0181]如以上的那樣,在由粘接裝訂單元使紙張粘合的實施例的裝置中,每次紙張粘合時將涂布了粘接劑的先行紙張暫時移動到退避路徑47內,將涂布位置從紙張前端隔離,防止粘接劑附著于下一紙張前端等粘合以外的位置,所以,可生成整理狀態良好的粘合冊子。另外,由于涂布的使紙張粘合的粘接劑以與折疊處理適應的那樣比較低的低速VL(在本實施例中,折疊棍的旋轉速度是100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130mm/sec)進行,所以,可減少此折疊處理的時候的粘接劑的剝離、紙張的破損。
[0182][由訂書釘進行的訂在一起的動作的說明]
[0183]這次,根據圖19和圖20說明對于紙張利用金屬訂書釘等裝訂針在紙張的搬運方向中間位置由針裝訂單元對3張紙張進行裝訂來生成捆的狀態。在此場合,在圖像形成裝置中指示“針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在該“針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下,將來自主體排出口 3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成捆狀,由訂書釘進行騎縫裝訂后,折疊成冊子狀,收納在第2排紙托盤22中。
[0184]圖19(a)是來自圖像形成裝置A的第I張紙張從紙張搬入路徑Pl經第2折返式路徑SP2沿搬入路徑41搬入到堆疊部40的圖。限位器部90可以在圖2的Shl提起,也可如圖示的那樣向Shl牽引紙張下降。
[0185]如圖19(b)所示的那樣,在紙張后端到達搬入路徑41與構成第3折返式路徑SP3的退避路徑47的分支位置的時刻暫時停止。紙張后端由處于此分支位置的偏向導向件44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加載。在此搬入完成的時刻由整合構件48進行紙張對齊。
[0186]圖19(c)表示如下狀態,S卩,在上述第I張紙張被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加載的狀態下,將第2張紙張搬入,此第2張紙張的后端也借助偏向導向件44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加載。在此場合,在搬入完成的時刻由整合構件48進行紙張對齊。
[0187]圖20(a)是第3張紙張的向堆疊部40的搬入完成,后端借助偏向導向件44將其后端向構成第3折返式路徑SP3的退避路徑47那一側加載。此加載如在該圖中由放大圖表示的那樣,借助偏向導向件44的折彎部向退避路徑側對紙張后端加載。通過此加載,可防止紙張后端將搬入路徑41的出口堵塞。因此,下一紙張可不被先行紙張后端掛住地搬入到堆疊部40。[0? 88]另外,在此實施例中,雖然由導向件拉力彈簧44a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對偏向導向件44加載,但也可不使用彈簧,而是使得依靠自重對偏向導向件44的紙張進行加載。另外,也可將此偏向導向件44與螺線管連結,以便在每次下一紙張向堆疊部40搬入時上下移動。并且,為了更順利地進行下一紙張向堆疊部40的搬入,也可構成為處于退避路徑47那一側的先行紙張的后端向該退避路徑47的里側移動,先行紙張的表面成為下一紙張的導向件。
[0189]圖20(b)在3張紙張向堆疊部40的搬入完成后,由整合構件48進行紙張對齊。其后,使具有夾持器91的限位器部90上升,使紙張長度的1/2的位置移動到針裝訂單元240的裝訂位置停止。在此場合,紙張長度長的紙張的后端在退避路徑47上移動。另外,由粘接裝訂單元50裝訂紙張的時候的紙張向退避路徑47的移動量比由針裝訂單元240裝訂紙張的時候的紙張向退避路徑的移動量大。換言之,由于粘接裝訂單元50比裝訂單元240更靠近退避路徑47,所以,即使使用針裝訂單元240,退避路徑47的長度也充分滿足要求。此后,由此針裝訂單元240進行使用金屬訂書釘239的裝訂。
[0190]圖20(c)將此裝訂位置向處于針裝訂單元240的下游側的由折疊輥81和折頁刀86構成的折疊機構部80移動,進行折疊處理。此場合的折疊輥旋轉速度和折頁刀的移動速度以比進行粘合裝訂的上述折疊速度高的高速VH(在本實施例中,折疊輥的旋轉速度是2001111]1/86(3,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2601111]1/86(3)進行折疊處理。其后,在第2排紙托盤收納進行了針裝訂的冊子。
[0191]如以上的那樣,此實施例的裝置在由針裝訂單元240對紙張進行裝訂的時候,也使用相同偏向導向件44對紙張后端向在粘接裝訂單元50中使用的退避路徑47那一側進行加載。另外,根據需要,在由粘接裝訂單元50訂在一起的時候提供使紙張折返的退避路徑47使用。
[0192]因此,在由針裝訂單元240和粘接裝訂單元50進行的紙張的裝訂期間或粘合的時候共用堆疊部40、限位器部、偏向導向件44、退避路徑47,謀求裝置的簡易化和低成本。
[0193]另外,由于改變由訂書針制作的針裝訂紙張和由粘接劑制作粘合紙張的折疊速度,使粘合紙張的折疊處理速度為低速,所以,可減少粘接劑的剝離、偏移或紙張破損。另一方面,在紙張的針裝訂時,可進行高速折疊,所以,不會降低針裝訂捆制作的生產率。
[0194]在這里,使用圖21的判斷流程的流程圖說明折疊處理的速度設定的控制。首先,如果在“紙張處理模式”的設定中是使用粘接劑的“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則判別為“粘接裝訂”(SOl)。在這里,設定粘接裝訂(S02),將折疊輥81和折頁刀86的折疊速度設定成低速VL(在本實施例中,折疊輥的旋轉速度是lOO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130mm/sec)(S03)。在粘合紙張捆到達折疊位置Y的時候,以低速VL實施折疊處理(S04)。在存在后續的紙張捆的場合,重復此低速的折疊處理(S05)。當不再有紙張時則結束。
[0195]另一方面,當在“紙張處理模式”的設定中使用針裝訂的“針騎縫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時,判斷為“不是粘接裝訂”(SOl),進行“針裝訂設定”(S10)。通過此設定,將折疊輥81和折頁刀86的折疊速度設定成高速VH(在本實施例中,折疊棍的旋轉速度是200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260mm/sec) (SI I)。在針裝訂紙張捆到達折疊位置Y的時候,以高速VH實施折疊處理(S12)。在存在后續的紙張捆的場合,重復此高速的折疊處理(S13)。當不再有針裝訂紙張捆時則結束。
[0196]作為其它的追加的實施方式,也可追加圖21的由虛線包圍的流程。在上述“是否是粘接裝訂”判斷(SOl)后,再判斷“折疊張數比規定張數多嗎”。例如在折疊張數是I張?10張的場合,前進到到此為止的“折疊速度低速VL設定”(S03),設定到此為止的低速(在本實施例中,折疊棍的旋轉速度是10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130mm/sec) 0
[0197]另一方面,在進行粘接裝訂的張數超過11張的場合,“將折疊速度設定成更低的低速VLL”( S21)。在此場合,以更低的低速(在本實施例中,折疊輥的旋轉速度是70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90mm/sec)進行折疊處理(S23)。而且,也可構成為,在存在后續的紙張捆的場合,再次確認折疊張數,在此新的粘接裝訂的紙張折疊張數是I張?10張的場合,以低速進行折疊處理,當超過11張時,以更低的低速進行折疊處理。
[0198]另外,上述紙張折疊張數的計數可以從圖像形成裝置控制部180將紙張張數發送到紙張處理裝置B對其進行識別,或者也可由紙張處理裝置B的搬入口的未圖示的檢測傳感器對張數進行計數。或者,也可對粘接裝訂單元50中的紙張壓緊構件的對粘合的紙張壓緊的紙張壓緊構件65的位置進行檢測,將厚度置換成張數進行判斷。
[0199]通過這樣地將粘接裝訂的粘合張數考慮進去,由于張數越多,則折疊處理的時候折彎的范圍變得越大,所以,與此對應,位于外側的粘接劑被以低速折彎,粘接劑在折疊中與動作對應,可不損害粘接力地進行折疊處理。
[0200][控制構成的說明]
[0201]根據圖22的框圖,說明上述圖像形成裝置的系統控制構成。圖1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系統具備圖像形成裝置A的圖像形成裝置控制部180和紙張處理裝置B的紙張處理控制部191。圖像形成裝置控制部180具備圖像形成控制部181、供紙控制部186和輸入部183。而且,從設置于此輸入部183的控制板18進行“圖像形成模式” “紙張處理模式”的設定。圖像形成模式如上述那樣設定打印輸出份數、紙張尺寸、彩色/單色印刷、放大/縮小印刷、雙面/單面印刷及其它的圖像形成條件。于是,圖像形成裝置控制部180與此設定的圖像形成條件對應地對圖像形成控制部及供紙控制部進行控制,在規定的紙張形成圖像后,從主體排出口 3將紙張依次搬出。
[0202]與此同時,通過從控制板18的輸入,設定紙張處理模式。處理模式被設定已經說明的“打印輸出模式” “訂書釘裝訂模式” “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 “針騎縫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等。因此,圖像形成裝置控制部180向紙張處理控制部191傳送紙張的處理整理模式和紙張張數、份數信息和裝訂或是粘接模式還是針裝訂模式(是I個地方裝訂,還是兩個地方以上多部位裝訂,或者是騎縫裝訂)的信息。
[0203]紙張處理控制部191具備與指定的整理模式對應地使紙張處理裝置B動作的控制CPU192、存儲了動作程序的R0M193和存儲控制數據的RAM194。而且,此控制CPU192具備實施被送往搬入口 23的紙張的搬運的紙張搬運控制部195、由沖孔單元28在紙張上進行穿孔處理的紙張穿孔控制部196、由處理托盤29進行紙張的集聚動作的處理托盤集聚動作控制部197、從此處理托盤29將成為捆的紙張排出的處理托盤排出動作控制部198和使與從此處理托盤29排出的紙張、紙張捆的集聚量對應地使第I排出托盤升降的第I排紙托盤裝載動作控制部199。
[0204]并且,為了在一面將紙張集聚于堆疊部40—面粘接、進行紙張捆折疊的時候進行控制,具備堆疊部集聚動作控制部200、指示對紙張進行粘接的動作的紙張裝訂/粘接處理動作控制部201和將由粘接劑粘合的紙張捆或進行了針裝訂的紙張捆對折的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另外,紙張裝訂/粘接處理動作控制部201對端面裝訂訂書機35、粘接裝訂單元50或針裝訂單元240也進行控制。端面裝訂訂書機35由訂書針對集聚在處理托盤29上的紙張進行裝訂處理。粘接裝訂單元50使搬入到堆疊部40的紙張的每I張進行粘合。針裝訂單元240對集聚于堆疊部40的紙張進行騎縫裝訂。另外,雖然沒有特別圖示,但各控制部輸入來自對紙張搬運路徑、各構件的位置進行檢測的傳感器的位置信號。
[0205]并且,根據圖22說明各控制部與馬達各部關系。首先,紙張搬運控制部195與驅動馬達Ml的控制電路連結,以便對接受來自圖像形成裝置A的紙張并進行搬運的搬入輥24等的驅動進行控制。另外,此紙張搬運控制部195在將紙張搬入到處理托盤29的時候使紙張的一端向第2折返式路徑SP2折返待機,與下一紙張配合,排出到處理托盤29。這雖然是為了使得可不停止圖像形成裝置A那一側的工作地進行處理,但對可使搬入路徑41中的路徑搬入輥45正反搬運的驅動馬達M2進行控制,以便可進行此折返式搬運。另外,在使其前端側位于堆疊部40、后端側位于此搬入路徑41來進行紙張彼此的整合的時候,對使夾送輥125從驅動輥120分開的分開馬達131(M3)也進行控制。
[0206]接下來,紙張穿孔控制部196為了在紙張穿孔形成沖裁孔而與沖孔穿孔馬達M4的控制電路連接。
[0207]處理托盤集聚動作控制部197為了進行向處理托盤29、第I排紙托盤21的搬入、從處理托盤29的紙張捆的搬出而與使排紙輥25夾壓或分開的夾壓分開馬達M5的控制電路連接。另外,為了對處理托盤29上的紙張進行整合對齊而與使側整合板36在紙張寬度方向上往返移動的側整合板馬達M6的控制電路接線。
[0208]處理托盤排出動作控制部198為了將在處理托盤29由端面裝訂訂書機35裝訂了端部的紙張捆排出到第I排紙托盤而與向排紙口 25a移動后端限制構件33的捆排紙馬達M7的控制電路連接。另外,使第I排紙托盤21與收納的紙張的量對應地升降的第I托盤升降馬達M8的控制電路與第I排紙托盤裝載動作控制部199接線而被控制。
[0209]接下來,根據附圖概述控制部,該控制部在紙張搬運方向的1/2的位置涂布粘接劑,使紙張彼此粘合,或對集聚了的紙張進行針裝訂,在粘接劑的涂布位置或針裝訂位置折入。
[0210]首先,堆疊部集聚動作控制部200與加壓輥夾壓分開馬達141(M9)的控制電路連接,加壓輥夾壓分開馬達141(M9)的控制電路進行加壓輥49的向推壓位置的移動和旋轉驅動及進行反轉來進行從紙張的分開。加壓輥49位于堆疊部40的中間位置,對搬入到堆疊部40的紙張進行推壓來向下游側搬運。
[0211]另外,與限位器部90的移動馬達MlO的控制電路連接,限位器部90的移動馬達MlO的控制電路對進入到堆疊部40的紙張的位置進行控制,移動定位于初期基本位置ShO、紙張的后端處于搬入路徑41與退避路徑47路徑的分支位置的紙張(捆)后端分支通過位置Shl、將粘接過的紙張捆對折的粘接捆折疊位置Sh2、將金屬訂書釘騎縫裝訂于紙張的中間位置的針裝訂位置Sh31、將作為粘接劑的粘接帶AT涂布于紙張的中央的粘接帶轉印位置Sh32、在從搬入路徑41將下一紙張搬入到堆疊部40的時候為了防止先行紙張的粘接涂布位置粘上而折返到退避路徑47待機的粘接帶遮擋位置Sh4。此各位置的紙張流程等的關系等如在圖16至圖20中詳述的那樣。
[0212]另外,上述堆疊部集聚動作控制部200與夾持器開閉馬達160(Ml I)的控制電路也連接來進行控制,夾持器開閉馬達160(M11)的控制電路進行開閉動作,以便在限位器部90的前端對紙張的前端進行把持,或解除此把持。由于此夾持器的把持的時機等已經說明,所以,省略其說明。并且,此堆疊部集聚動作控制部200與使整合構件48在紙張寬度方向上往返移動的整合馬達117(M12)的控制電路也接線來進行控制,整合構件48對于處在紙張前端位于堆疊部40、后端分別跨于搬入路徑41和退避路徑47的位置的紙張也可整合。
[0213]紙張裝訂/粘接處理動作控制部201與往返移動凸輪構件57的凸輪移動馬達60(M13)的控制電路連接,凸輪構件57向將粘接裝訂單元50的粘接帶壓模51推壓于紙張來涂布粘接劑的位置和從紙張分開的位置移動。另外,與騎縫裝訂訂書機馬達M15的控制電路也連接,騎縫裝訂訂書機馬達M15的控制電路在完成在堆疊部40的集聚后由金屬訂書釘239在紙張捆的中間位置進行騎縫裝訂。并且,此紙張裝訂/粘接處理動作控制部201與處理托盤29的端面裝訂訂書機馬達M14接線。
[0214]最后,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如已經說明的那樣,構成為由共用的驅動馬達300對折頁刀86、折疊輥81a、81b、捆排紙輥95進行旋轉驅動或往返移動,此驅動馬達300(M16)也與驅動電路接線,以便進行控制。而且,控制成在“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下以低速VL對驅動馬達300(M16)進行驅動,在“針騎縫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下以高速VH對驅動馬達300(M16)進行驅動,這一點如已經說明的那樣。
[0215]如上述那樣構成的控制部使紙張處理裝置實施接下來的處理動作。關于“打印輸出模式” “訂書釘裝訂模式” “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 “針騎縫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的動作,由于已經進行了概述,所以,省略在這里的說明,特別是“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在圖16至圖18中進行了詳述,“針騎縫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在圖19和圖20中進行了詳述。
[0216]另外,在“粘接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下,控制成以低速驅動進行折疊處理的驅動馬達300(M16),在“針騎縫裝訂紙張捆折疊模式”下,以高速驅動此驅動馬達300(M16),這一點如在圖21的表示流程的說明圖等中已經說明的那樣。
[0217][折疊驅動路徑的變型例]
[0218]在以上的說明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特別是如圖11圖12所示的那樣,由I個折疊驅動馬達300(M16)進行折疊輥81的旋轉驅動和折頁刀的往返驅動,控制向此驅動馬達的供給電流,改變折疊輥81的旋轉速度和折頁刀86的移動速度。作為它的替代方案,也可如圖23所示的那樣,使折疊輥81的旋轉驅動和折頁刀86的移動驅動為分別的驅動,通過向正反方向切換此各驅動馬達的旋轉方向,對傳遞路徑進行切換,改變速度、移動轉矩。
[0219]S卩,在圖23中,往返移動折頁刀86的折頁刀驅動馬達400和驅動折疊輥81的折疊輥驅動馬達450分別配置于堆疊部40的圖示前后。
[0220]首先,折頁刀驅動馬達400的驅動由卷繞在輸出皮帶輪402上的傳遞皮帶404傳遞到折頁刀選擇齒輪406。根據此折頁刀選擇齒輪406的旋轉方向,驅動傳遞路徑(圖示一點劃線箭頭路線和二點劃線路線)不同。而且,從此兩個路徑的I個使折頁刀移動齒輪414以移動齒輪旋轉軸416為中心旋轉。
[0221]而且,在此折頁刀移動齒輪414上安裝有移動杠桿418,該移動杠桿418的一端被固定于此折頁刀移動齒輪414,另一端與對折頁刀86進行支承的折頁刀單元424相連。折頁刀單元424的連接銷420和導銷422可在設置于未圖示的框架等的框架引導槽426中滑動。由此,當上述折頁刀移動齒輪向圖示的箭頭(實線/虛線)方向旋轉時,向在折疊輥81的插入位置及從其離開的待機(基本)位置往返移動。
[0222]另外,根據折頁刀驅動馬達400的旋轉方向,此折頁刀86的移動速度不同。當折頁刀驅動馬達400向實線箭頭方向旋轉時,從折頁刀選擇齒輪406直接向折頁刀移動齒輪414進行驅動傳遞,以高速移動。另一方面,當折頁刀驅動馬達400向圖示虛線方向旋轉時,從折頁刀選擇齒輪406經減速齒輪410減速后向折頁刀移動齒輪414傳遞,折頁刀86以低速進行往返移動。
[0223]另外,圖23的折疊輥驅動馬達450那一側也構成大致相同的2系統(實線/虛線)的驅動系。即,從輸出皮帶輪452經傳遞皮帶454,折疊輥選擇齒輪456向哪個方向都可旋轉。在折疊輥驅動馬達450向圖示實線方向驅動的場合,從折疊輥選擇齒輪456直接向折疊輥81b的驅動齒輪傳遞,以比較高的高速VH旋轉驅動。在折疊輥驅動馬達450向圖示虛線方向驅動的場合,從折疊輥選擇齒輪456經減速齒輪單向離合器向折疊輥81b的驅動齒輪傳遞,以比較低的低速VL旋轉驅動。此驅動的切換由折疊輥選擇齒輪456和減速齒輪單向離合器462的方向不同的一方向的驅動傳遞機構進行傳遞控制。
[0224]根據以上的構成,在圖23所示的另一實施例中,通過選擇折頁刀驅動馬達400和折疊輥驅動馬達450的各自的旋轉方向,可在由粘接劑進行粘合來裝訂的折疊的場合以低速使折疊棍81和折頁刀86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折疊棍的旋轉速度是100mm/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130mm/sec),在進行針裝訂時以高速(在本實施例中,折疊輥的旋轉速度是200_/sec,折頁刀的移動速度是260mm/sec)進行折疊處理。另外,在此場合,即使是低速的場合,也可不降低轉矩地更確實地進行折疊處理。
[0225][裝訂單元配置的變型例]
[0226]在到此為止的說明的此實施方式中,特別是如圖2、圖3所示的那樣,在作為第2處理托盤的堆疊部40從上游側到由粘接劑進行粘合的粘接裝訂單元50的下游側,排列由金屬針進行裝訂的針裝訂單元240進行裝訂。根據該裝置,可通過比較短的距離的移動對涂布了粘接劑的位置進行裝訂。也可另行在針裝訂單元240的下游配置粘接裝訂單元50。
[0227]也可以是以下類型的裝置,在該類型的裝置中,不如上述那樣并列,而是如圖24所示的那樣在紙張處理裝置B的外殼20中設置單元收納部261,在此單元收納部261如圖示的那樣拆卸粘接裝訂單元50,更換針裝訂單元240。在利用此更換的場合,雖然沒有特別圖示,但也可構成為由裝配檢測傳感器對裝配的裝訂單元是粘接裝訂單元50還是針裝訂單元240進行檢測,在粘接裝訂單元50被裝配的場合以比較低的速度進行折疊處理,在針裝訂單元被裝配的場合以比較高的速度進行折疊處理。
[0228]〈以下是日本P14019及P14020內容附加〉
[0229][利用粘接帶壓模的粘接劑的轉印樣式]
[0230]在這里,根據圖25和圖26說明由本發明的圖5至圖7說明的由粘接帶壓模51進行粘接劑的涂布(轉印)的位置。
[0231]圖25(a)是粘接帶壓模51的仰視圖,呈大體四方形狀,由比較寬地推壓紙張的紙張壓緊滑塊71的推壓部170、從此推壓部170的兩側延伸的橫向壓緊部171和連接前端側的前端壓緊部172構成。對粘接帶AT進行支承的轉印頭72位于這些各壓緊部的內側。圖中的X是粘接帶AT的中央的位置,以此位置為中心在紙張上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Z成為將后述的最終紙張推壓于先行的紙張的粘接劑的涂布位置的紙張壓緊構件位置。
[0232]圖25(b)是粘接帶壓模51的側面的剖視圖,是以相同長度轉印粘接劑的說明圖,表示在新搬運并進行了定位的紙張上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的圖。在說明上雖然5張5張地表示紙張,但在此圖中,在第11張紙張上粘接劑全部橫跨作為折疊位置Y的位置進行涂布。如已經說明了的那樣,首先,由紙張壓緊滑塊71向臺板壓緊紙張,通過此紙張壓緊滑塊71的移動,粘接帶AT的新的面露出,再將轉印頭72推壓于臺板79上的紙張。通過此推壓,在新的紙張上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從先行涂布了粘接劑的第I張到第10張以前的紙張與新的第11張紙張在粘接劑的涂布位置被粘合,并且,在第11張上涂布了粘接劑。當此粘接劑的涂布和紙張彼此的粘合完成時,轉印頭72和紙張壓緊滑塊71如圖示的那樣從紙張分開。
[0233]此粘接劑的涂布和紙張彼此的粘合反復進行到最終紙張的前一張。此涂布和粘合將到此為止的紙張作為捆一次進行裝訂,對每I張反復進行粘接劑的涂布和粘合。
[0234]接下來,在圖25(c)中,雖然從第I張至第5張與上述同樣地在折疊位置Y上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但第6張以后進行與上述不同的粘接劑的涂布。即,從第6張至第11張,以折疊位置為中心使粘接劑靠緊在其左右進行涂布。根據此涂布,當在折疊位置Y折疊此紙張捆時,由于在處于外側的第6張至第11張將粘接劑涂布地寬,所以,即使在折疊了的場合,也可防止粘接劑剝離。并且,粘接劑在第11張紙張上的涂布,是隔著折疊位置Y相互分開地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當這樣地使粘接帶AT分離開在兩個地方涂布粘接劑時,第11張紙張和第12張紙張沒有全面涂抹粘接劑,所以,容易折疊而且比較難剝離,并且可進一步減少粘接劑的使用。
[0235]由圖26說明以上的圖25(c)的粘接帶AT的粘接劑的涂布方法。圖26表示在圖2中表示的堆疊部40的夾持器91和限位器部90,為了方便由AT將粘接帶AT的粘接劑部分表示成片狀。如到此為止說明的那樣,粘接帶AT的粘接劑的涂布通過粘接帶壓模51的轉印頭72向紙張的推壓來涂布粘接劑。因此,此涂布位置可通過由限位器部90移動紙張來進行位置調整。
[0236]首先,在圖26(a)中,橫跨I張至5張的紙張的折疊位置涂布粘接劑,使紙張向圖示右方向(在堆疊部,是上升方向)移動,當折疊位置到達轉印頭72的下方時使限位器部90的移動暫時停止,將轉印頭72推壓到紙張上。此紙張的移動在由限位器部90接受的紙張的后端通過搬入路徑41與退避路徑47的匯合位置的時候,這次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對紙張進行折返式搬運。這由向圖示右側的箭頭表示。其后在紙張的折疊位置Y與粘貼位置X—致的時候停止紙張,將粘接帶壓模51的轉印頭72推壓到紙張上將粘接帶AT轉印到紙張上。此狀態在圖26(a)中作為6個部位的AT表示。
[0237]為了此轉印了的粘接帶AT位置向退避路徑47移動,再次由限位器部90在圖示右移動。在此實施例中,重復同樣的動作直到5張。此狀態作為圖25(c)的I張至5張表示。
[0238]接下來,圖26(b)表示在此實施例中后續的6張至10張的粘接帶AT的轉印位置。此場合的紙張移動在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移動紙張的后端側的過程中在與折疊位置Y相比稍靠前的位置停止紙張,轉印粘接帶AT。其后將紙張移動一些,再次停止,轉印粘接帶AT。在此場合,成為被轉印的兩個粘接帶AT隔著折疊位置Y靠緊的狀態(2AT)。此2AT的狀態作為圖25(c)的6張至10張表示。當在折疊位置Y折疊此紙張時,在寬的范圍將粘接帶AT作為紙張間的粘接劑使紙張粘合。
[0239]再接下來,圖26(c)表示相對于第11張紙張使粘接帶AT的粘接劑橫跨折疊位置Y隔開間隔進行粘接劑涂布的狀態。紙張的移動在將紙張后端向退避路徑47那一側移動的過程中在與折疊位置Y相比靠前的位置(根據圖26(b),從折疊位置Y離開的位置)停止紙張,轉印粘接帶AT。其后移動紙張,空出規定的間隔(S)后再次停止,轉印粘接帶AT ο在此場合,成為轉印了的兩個粘接帶AT隔著折疊位置Y隔開間隔(S)的狀態(2AT+S)。此2AT+S的狀態表示于圖25(c)的第11張。當在折疊位置Y折疊此紙張時,對粘接劑間的隔開間隔的位置進行折疊,與全部都全面涂抹粘接劑的情況相比,變得容易折疊,另外,粘接劑的消耗也可減少,而且由于使兩個地方粘合,所以,可制作難以剝離的冊子。
[0240]在這里,根據圖25(d)說明將第12張紙張粘接于第11張紙張的狀態。由于在第12張上沒有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所以,使得如圖示的那樣紙張壓緊滑塊71的推壓部170相對于臺板79的最終紙張推壓部壓緊。在此圖中,將由推壓部170不會涂布粘接劑地壓緊的位置設為紙張壓緊構件位置(Z)。由此壓緊構件,可確實地進行第12張紙張的粘合,并且,當此壓緊部一面使紙張移動一面壓緊時,12張紙張的粘接力被進一步強化。
[0241]另外,臺板79具有對紙張的從上游側的搬運進行導向的臺板導向部176、最終紙張推壓部175、與轉印頭72的位置面對并且對粘接劑在紙張上的涂布及紙張彼此的粘合進行支承的粘貼了具有一些彈性的片的臺板緩沖部174的各部。由此,紙張的粘合被確實地進行。
[0242][折疊處理動作]
[0243]說明根據以上內容由粘接帶AT的粘接劑粘合的紙張這次由在圖12及圖11中表示的折疊處理部80折入的動作。作為張數少的粘合紙張的折疊處理的圖14的折入動作由于已經在圖14中說明,所以被省略,由圖27對圖26的折入動作進行說明。
[0244][張數多的粘合紙張的折疊處理]
[0245]圖27是對于圖25(c)、圖26(c)所示的那樣的超過規定張數的張數多(在此實施例中,是12張的粘合紙張)的折疊處理的說明圖。由粘接裝訂單元50粘合的紙張張數多的折疊處理也由與圖14相同的折疊輥81(81a、81b)和折頁刀86進行。即,如圖27(a)所示的那樣具備將粘接帶AT被推壓、由粘接劑粘接了的紙張捆折合的折疊輥81和將紙張捆插入到此折疊輥81的夾壓位置的折頁刀86。
[0246]因此,以捆狀支承于上述堆疊部40的紙張捆在圖27(a)的狀態下被卡定于前端的限位器部90,其折痕位置被作為粘接裝訂單元50的粘合的中心位置定位。因此,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在圖27(b)的狀態下對于紙張捆由折頁刀86使折痕位置彎曲,將其插入到輥間。此時,一對折疊輥81分別被以由折頁刀86移動的紙張相同的速度進行驅動旋轉。
[0247]然后,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在紙張捆到達規定的夾壓位置的估計時間后,使圖11及圖12的折疊驅動馬達300反轉,在該圖27(c)的位置使折頁刀86靜止。另一方面,折疊輥81接著向折疊方向繼續旋轉。由此,紙張捆被向放出方向(該圖左側)送出。其后,當紙張折疊處理控制部202再次使折疊驅動馬達300向正轉改變旋轉方向時,在圖27(d)的狀態下與由折疊輥81進行的紙張捆的放出并行地使位于夾壓位置的折頁刀86向待機位置移動復位。
[0248]此圖27所示的折疊處理的紙張捆如圖25(c)所示的那樣,粘合的紙張的I張至5張在折疊位置上的I個地方涂布粘接劑,6張至10張以隔著折疊位置相互靠緊的方式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并且,在第11張與最后的第12張之間,隔著折疊位置Y隔開間隔(S)。因此,如圖27(b)的那樣,變得容易被夾壓在折疊輥81間。
[0249]接下來,圖28是表示在由粘接劑粘合的紙張捆和對此紙張捆進行了折疊處理的紙張的圖。圖28(a)是對表示不論是張數少還是張數多都以相同長度涂布了粘接劑的狀態的粘合進行說明的圖。在到此為止的說明中,說明了僅在張數少時以折疊位置為中心在I個地方涂布粘接帶AT的場合,但在根據操作者的指示可以是張數多的場合或者可以不太有粘接力的場合,也可這樣地粘合。圖28(a)的情形是在12張紙張的折疊位置涂布粘接帶AT的粘接劑的情形。在此場合,當進行折疊處理時,如圖28(b)所示的那樣,在外側的折疊紙張的彎曲部分粘接劑延伸一些,粘接劑變得容易剝離。
[0250]另一方面,在圖28(c)中,如到此為止說明的那樣,當張數增加時,增大粘接面積,當成為某一規定以上的張數時,此粘接劑隔開間隔進行粘接,進行圖25(c)、圖26(c)或圖27所示的粘合。當對此折疊紙張捆進行折疊處理時,如圖28(d)所示的那樣,在被折疊輥81夾壓的最初的地方沒有涂布粘接劑,所以,夾壓變得容易進行。另外,此圖28(d)的折疊冊子可提供對粘接劑的少量進行壓緊并且比較容易打開的折疊冊子。
[0251][與張數對應的粘合紙張的程序I]
[0252]從這里,根據圖29至圖31的流程圖說明根據張數對粘接帶(粘接劑)AT的涂布位置進行切換。首先,由圖29和圖30說明按張數增加粘接帶AT的涂布范圍的程序。
[0253]當操作者指定已經說明的“粘接紙張捆折疊模式”時,設定成實施粘接帶粘貼處理。在這里,確認是否實施與張數對應地增加粘接帶AT的粘貼范圍的“牢固粘貼模式”(SI)。當在這里選擇“否”(不實施)時,向“通常粘貼模式”轉移(S2)。在此模式下,在作為粘合的紙張搬運方向長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的折疊位置Y相當位置對每一紙張推壓粘接帶壓模51的轉印頭72—次(S3)。由此,粘接帶AT被涂布在紙張上。實施此動作直到最終紙張的I張前為止(S4)。關于最終紙張,進行圖25(d)所示的由推壓部170進行的紙張推壓(S5)。通過此實施,紙張捆在圖28(a)的狀態下涂布粘接帶AT,通過實施圖14的折疊處理,制作圖28(b)所示的那樣的涂布大致相同大小的粘接帶AT的折疊紙張。此冊子雖然粘貼力不太強,但紙張捆的制作比較快。
[0254]另一方面,當操作者在圖29的“牢固粘貼模式”下選擇“是”(實施)時(SI),向“牢固粘貼模式”轉移(SlO)。在此實施例中,當假定粘貼15張時,每5張增大粘接帶AT,并且對粘貼位置進行調整。當依次對此進行說明時,首先,對于I張至5張,與前面的通常粘貼模式同樣地如圖26 (a)所示的那樣,在作為粘合的紙張搬運方向長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的折疊位置Y相當位置直到5張對每I張紙張推壓粘接帶壓模51的轉印頭72—次。(S11)。
[0255]另外,在紙張在直到5張的期間中是最終紙張的場合,取消圖25(d)所示的由推壓部170進行的粘接帶AT的涂布,進行紙張推壓,結束粘貼動作(S21、S22)。
[0256]接下來,關于第6張以后,如存在于圖30的流程圖的那樣,如圖26(b)所示的那樣在隔著作為粘合的紙張搬運方向長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的折疊位置Y相當位置靠緊并排涂布粘接帶AT兩次(S16)。另外,在這里也在紙張未達到10張、是最終紙張的場合實施最終紙張空壓,結束粘貼處理(S21、S22)。
[0257]并且,在11張以后存在的場合,如圖26(c)所示的那樣,在隔著作為粘合的紙張搬運方向長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的折疊位置Y相當位置空出規定的間隔(S)涂布粘接帶AT兩次(S19)。由此,粘接帶AT被隔開間隙地涂布。接下來在紙張是第15張的最終紙張的場合,實施最終紙張空壓處理,結束粘貼處理(S21、S22)。
[0258]沿此流程,在例如使12張紙張捆粘合并進行了折疊處理的場合,紙張成為在圖28(C)、圖28(d)的狀態下粘合并被進行了折疊處理的紙張捆。根據它,由于使得隔著紙張的折疊位置離開地涂布粘接帶AT,所以,可一面在某種程度上保持冊子強度,一面減少粘接帶AT的使用量,并且,可制作在使用時容易攤開的冊子。
[0259][與張數對應的粘合紙張的另一程序]
[0260]接下來,根據圖31說明圖29及圖30的變型例。在這里的流程與圖29及圖30不同的地方如下,即,紙張處理裝置B獲取紙張的厚度信息(SOl),在紙張的厚度比預先設定的紙張厚度薄的場合,向到此為止說明的通常粘貼模式轉移(S2)。另外,在紙張比預先設定的紙張厚度厚時,向牢固粘貼模式轉移(SlO),但還附加了再度讓操作者確認此轉移這一點(SI)。進行此確認的理由在于,此牢固粘貼模式由于粘接帶AT的使用增大,所以,根據冊子的使用用途確認是否需要。在進行此確認后,由于與在圖29及圖30中說明了的流程相同,所以,省略在這里的說明。另外,在此變型例中,在紙張薄的場合,即使粘接范圍窄,也比較難剝離,所以,自動地設定成通常粘貼模式。
[0261]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型,包含在記載于發明請求保護的范圍中的技術思想中的全部技術事項皆為本發明的對象。到此為止的實施方式表示優選的實施例,如果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則可根據在本說明書中公開的的內容實現各種代替例、修正例、變型例或改良例,它們包含在記載于后附的請求保護的技術范圍中。
[0262]本發明申請主張通過參照在此援用的2015年4月23日在日本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5-88021號、2015年5月27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5-107405號以及同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5-107406號的優先權。
【主權項】
1.一種紙張處理裝置,在對紙張進行裝訂后將其折合;其特征在于:具備堆疊部、粘接裝訂單元、針裝訂單元、折疊機構部和控制部; 該堆疊部集聚沿搬運路徑搬運的紙張; 該粘接裝訂單元在收納于此堆疊部的紙張上涂布粘接劑,將紙張粘合后進行裝訂; 該針裝訂單元由裝訂針對集聚在上述堆疊部上的紙張進行裝訂; 該折疊機構部由折疊棍和折頁刀構成,該折疊棍在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粘合的裝訂位置或上述針裝訂單元的裝訂位置將紙張對折,該折頁刀將紙張推入到此折疊輥; 該控制部對上述折疊機構部進行控制;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折疊機構部進行的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的折疊處理的折疊速度比由上述針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的折疊處理的折疊速度低。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疊速度至少是上述折頁刀將紙張推入到上述折疊輥的速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包含在帶基材上具有粘接劑的轉印帶;粘接劑向紙張的涂布,通過將上述轉印帶推壓到紙張上而從該轉印帶向紙張轉印粘接劑來進行,通過此推壓還進行紙張間的粘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由驅動馬達進行上述折疊輥的旋轉和上述折頁刀的移動,折疊速度的改變通過由上述控制部實現的上述驅動馬達的旋轉量的增減來進行。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疊輥的旋轉和上述折頁刀的移動由各自的可進行正反轉的驅動馬達和傳遞此驅動的驅動路徑進行,折疊速度的改變通過由上述驅動馬達的正反轉實現的上述驅動路徑的改變來進行。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和上述針裝訂單元并設地配置于上述堆疊部。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可選擇性地收納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和上述針裝訂單元的單元收容部,在此單元收納部中收納上述粘接裝訂單元或上述針裝訂單元來將紙張訂在一起。8.一種紙張處理裝置,在對紙張進行裝訂后將其折合;其特征在于:具備堆疊部、紙張限制構件、退避路徑、粘接裝訂單元、針裝訂單元、折疊機構部和控制部; 該堆疊部集聚沿搬運路徑搬運的紙張; 該紙張限制構件對被向上述堆疊部搬運的紙張進行限制; 該退避路徑位于上述堆疊部的上游側,從搬運路徑分支,可向與搬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搬運被搬入到上述堆疊部的紙張; 該粘接裝訂單元位于此搬運路徑與退避路徑的匯合位置,通過粘接劑的涂布將紙張粘合后進行裝訂; 該針裝訂單元由裝訂針對集聚于上述堆疊部的紙張進行裝訂; 該折疊機構部將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粘合或由上述針裝訂單元裝訂后集聚于上述堆疊部的紙張折合; 該控制部對上述折疊機構部進行控制, 上述退避路徑是下一紙張向上述堆疊部搬入時使涂布了粘接劑的先行紙張的涂布位置退避的路徑,并且,上述針裝訂單元被配置于上述粘接裝訂單元與上述折疊機構部之間的上述堆疊部,并且,上述控制部,使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通過上述折疊機構部進行折疊處理的折疊速度比由上述針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通過上述折疊機構部進行折疊處理的折疊速度低。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偏向導向件,該偏向導向件在由上述針裝訂單元對紙張進行裝訂的時候,每次向上述堆疊部搬入紙張時使此紙張搬運方向后端位于上述退避路徑;在由粘接裝訂單元對紙張進行裝訂的時候,此偏向導向件成為向上述退避路徑側引導紙張的引導導向件。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裝訂單元由在帶基材上具有粘接劑的轉印帶構成;粘接劑向紙張的涂布,通過將上述轉印帶推壓到紙張上而從該轉印帶向紙張轉印粘接劑來進行;通過此推壓還進行紙張間的粘接。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折合的張數超過規定張數的場合,上述控制部進一步將上述折疊機構部對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裝訂的紙張進行的折疊處理的折疊速度設定成更低的低速。12.一種紙張處理裝置,在使紙張粘合后使其折合;其特征在于:具備堆疊部、粘接裝訂單元、移動構件和折疊處理部; 該堆疊部依次集聚被移動的紙張; 該粘接裝訂單元對于依次集聚于此堆疊部的每一紙張在移動方向的大致中央涂布粘接劑,使紙張粘合; 該移動構件向此粘接裝訂單元的涂布位置移動紙張; 該折疊處理部使涂布了此粘接劑的紙張在折疊位置折合, 當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在紙張上涂布上述粘接劑而使紙張彼此粘合時,在進行粘合的紙張的張數超過規定張數的場合,隔著上述折疊位置分開地在紙張上涂布上述粘接劑。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疊處理部由使紙張折合的折疊輥和將紙張推入到此折疊輥的折頁刀構成;被搬入到上述折疊輥與上述折頁刀之間的紙張一面從上述折頁刀側向上述折疊輥側依次堆積,一面由粘接裝訂單元涂布上述粘接劑進行粘合。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裝訂單元使涂布在紙張上的面積隨著接近上述折疊輥側而增大,在進行粘合的紙張的張數超過規定張數的場合,隔著紙張的折疊位置分開地涂布上述粘接劑。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包含在帶基材上具有粘接劑的轉印帶,此粘接劑向紙張的涂布,通過在帶轉印位置將轉印帶推壓到紙張上而轉印上述轉印帶的粘接劑來進行;通過此推壓還進行紙張間的粘合。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動構件包含對紙張進行把持的夾持器構件,由此夾持器構件對紙張進行把持,在粘接裝訂單元的上述帶轉印位置反復進行停止和移動,以便可對每個紙張疊層將粘接劑的面積涂布得寬闊;在此紙張停止中使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工作,將轉印帶轉印到紙張上。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裝訂單元在紙張寬度方向上排列多個對轉印帶進行支承的帶保持架,使此帶保持架在寬度方向上依次推壓到紙張上而將粘接劑轉印到紙張上。18.一種紙張處理裝置,在使紙張粘合后使其折合;其特征在于:具有堆疊部、粘接裝訂單元、移動構件、折頁刀和控制構件; 該堆疊部依次集聚被移動的紙張; 該粘接裝訂單元對于依次集聚于此堆疊部的每一紙張在移動方向的大致中央涂布粘接劑,使紙張粘合; 該移動構件在上述堆疊部將紙張移動到此粘接裝訂單元的涂布位置; 該折頁刀相對于折入紙張的折疊輥,將紙張的涂布了粘接劑的位置推入; 該控制構件可設定面積可變模式和面積固定模式中的任意一種;在該面積可變模式下,相應于由上述粘接裝訂單元進行粘合的紙張張數的增加,涂布上述粘接劑的粘接面積不同;在該面積固定模式下,即使粘合的紙張的張數增加,粘接面積也大致固定。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積可變模式下,將處在上述折疊輥與上述折頁刀之間的被涂布上述粘接劑的紙張的折疊輥側的紙張的粘接面積,每隔幾張就階梯性地設定得寬闊。20.—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在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部,和對來自此圖像形成部的紙張實施規定的處理的紙張處理裝置構成,此紙張處理裝置具備權利要求I所述的構成。
【文檔編號】B65H37/02GK106064757SQ201610245568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公開號201610245568.9, CN 106064757 A, CN 106064757A, CN 201610245568, CN-A-106064757, CN106064757 A, CN106064757A, CN201610245568, CN201610245568.9
【發明人】長田久, 齊藤隆, 近藤功
【申請人】立志凱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