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它包括牽引系統,連接系統,纜機行走小車,提升牽引繩;所述牽引系統包括纜機行走小車,往復繩,承載索卷揚機,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曲軌,導向輪;所述連接系統包括繩夾,填充鋼絲,錨固裝置,提升牽引繩;所述提升牽引繩連接所述承載索和所述纜機行走小車;所述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和所述承載索卷揚機放繩,所述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收繩,纜機行走小車在牽引機構的驅動下向非施放側移動。它克服了現有技術效率低、工期長及存在安全隱患的缺點;具有工期短、牽引過程平穩、經濟效益高、過江安全系數高的優點。本發明還公開了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
【專利說明】
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纜機拆除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是一種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本發明還涉及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弓I承載索過江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纜機是水電工程中最常用的施工設備之一,其拆除過程難度大、危險性高,必須慎重實施,臨時承載索過江是纜機拆除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傳統的承載索過江方法是將其卷入施放側卷揚機內,經導向輪或曲軌施放,通過繩夾與布置好的往復繩連接牢靠,利用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收繩牽引承載索過江;該方法主要依賴兩岸卷揚機做功完成牽引,但由于卷揚機牽引力有限并且所做的一部分功用來克服繩索重力,因此,工效較低,承載索過江時間較長;往復繩在牽引時受力,產生自轉,容易與承載索相互纏繞;同時,承載索在過江過程中垂度較大,對下方建筑物的安全形成威脅,因此,傳統的利用往復繩牽引承載索過江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0003]在國內工程目前普遍采用的臨時承載索過江方法中,承載索的牽引主要靠兩岸卷揚機做功提供動力,然而卷揚機牽引力有限,并且所做的一部分功用來克服往復繩、承載索的重力,工效較低,導致承載索過江時間較長;往復繩在牽引過程中受力,產生自轉,容易與承載索相互纏繞、打絞,承載索過江后與往復繩分離困難;另外,承載索在過江過程中,僅兩端索頭受支撐且跨度較大,在自重及荷載作用下形成較大垂度,給下方建筑物帶來安全威脅;因此,現有技術中承載索過江效率低、過江安全系數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通過纜機行走小車對承載索的牽引和提升,減小卷揚機和往復繩受力,改善其運行工況并減小承載索過江垂度,提高承載索過江效率,降低安全風險。
[0005]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
[0006]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包括牽引系統,連接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纜機行走小車,提升牽引繩;所述牽引系統包括纜機行走小車,往復繩,承載索卷揚機,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曲軌,導向輪;所述連接系統包括繩夾,填充鋼絲,錨固裝置,提升牽引繩;所述承載索卷揚機和所述曲軌設置于施放側纜機平臺上,所述錨固裝置設置于非釋放側纜機平臺上;所述承載索繩頭通過所述曲軌導向后與所述往復繩連接;所述繩夾連接所述承載索繩頭與所述往復繩,所述承載索通過所述繩夾連接所述提升牽引繩的一端,所述提升牽引繩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纜機行走小車非施放側的起升滑輪上。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曲軌焊接固定于所述施放側纜機平臺上;所述曲軌的摩擦面襯墊有木板(厚度為I?4cm);所述承載索經過所述曲軌導向后在涵洞出口與所述往復繩通過所述繩夾連接。改善承載索卷揚機滾筒的受力情況,結構運行更可靠。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提升牽引繩連接所述纜機行走小車和所述承載索。利用纜機行走小車牽引提升承載索,借助纜機小車提供的水平牽引力和豎向提升力,減小卷揚機、往復繩受力以及承載索垂度,降低安全隱患。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承載索與所述往復繩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所述承載索與所述提升牽引繩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所述繩夾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防止連接松動。
[0010]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0011]步驟1:在施放側纜機平臺上布置承載索卷揚機,將承載索卷揚機鎖定于施放側纜機平臺上,并將承載索全部卷入所述承載索卷揚機內;
[0012]步驟2:曲軌焊接固定于施放側纜機平臺上,且采取適當加強措施;曲軌的摩擦面襯墊木板,承載索在施放過程中涂抹潤滑脂;
[0013]步驟3:將承載索的繩頭拉出,承載索的繩頭經過曲軌導向穿過涵洞至基礎前部;
[0014]步驟4:用繩夾連接承載索和往復繩,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繩夾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
[0015]步驟5:在承載索前進反方向側,距承載索與往復繩連接繩夾末端處,用繩夾連接承載索和提升牽引繩的一端,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繩夾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將提升牽引繩另一端連接于纜機行走小車的非施放側的起升滑輪上;
[0016]步驟6: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和承載索卷揚機同時放繩,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同時收繩,纜機行走小車在牽引機構的驅動下向非施放側纜機平臺移動,四者相互配合、同步工作,直至承載索繩頭到達非施放側纜機平臺;
[0017]步驟7:位于非施放側纜機平臺的錨固裝置將承載索繩頭固定,然后在施放側纜機平臺上張拉承載索,將承載索調整到設計垂度。
[001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曲軌焊接固定于所述施放側纜機平臺上;所述曲軌的摩擦面襯墊有木板;所述承載索經過所述曲軌導向后在涵洞出口與所述往復繩通過所述繩夾連接。改善承載索卷揚機滾筒的受力情況,結構運行更可靠。
[001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提升牽引繩連接所述纜機行走小車和所述承載索。利用纜機行走小車牽引提升承載索,借助纜機小車提供的水平牽引力和豎向提升力,減小卷揚機、往復繩受力以及承載索垂度,降低安全隱患。
[002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承載索與所述往復繩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所述承載索與所述提升牽引繩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所述繩夾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防止連接松動。
[002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和所述承載索卷揚機放繩,所述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收繩,纜機行走小車在牽引機構的驅動下向非施放側移動。改善卷揚機及往復繩運行工況,提高卷揚機工效。
[0022]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0023](I)工期縮短:利用纜機行走小車牽引提升承載索,借助纜機行走小車提供的水平牽引力和豎向提升力,減小卷揚機、往復繩以及承載索受力;纜機行走小車牽引機構配合卷揚機同步工作,牽引速度加快,承載索過江時間可減少約3天,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縮短施工工期;
[0024](2)施工質量有保證:用繩夾分別連接承載索與往復繩、承載索與提升牽引繩,往復繩受力減小不再產生自轉,避免了與承載索相互纏繞打絞,有效保證牽引過程平穩、可
A+-.罪;
[0025](3)經濟效益高:纜機行走小車對承載索的牽引提升使卷揚機工效得到提高,節約了能耗以及人力、時間成本,間接產生經濟效益;
[0026](4)過江安全系數高:在纜機行走小車的牽引提升作用下,承載索過江垂度明顯減小并且兩岸卷揚機受力變小,降低了對下方建筑物的影響風險,提高了過江安全系數。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傳統承載索過江立面示意圖。
[0028]圖2為本發明承載索過江立面示意圖。
[0029]圖3為本發明承載索過江平面示意圖。
[0030]圖中1-承載索卷揚機,2-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3-繩夾,4-承載索,5-往復繩,6_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7-錨固裝置,8-提升牽引繩,9-曲軌,10-導向輪,11-牽引系統,12-連接系統,13-纜機行走小車,14-填充鋼絲,15-施放側纜機平臺,16-非施放側纜機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使本發明的優點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32]參閱附圖可知: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包括牽引系統11,連接系統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纜機行走小車13,提升牽引繩8;所述牽引系統11包括纜機行走小車13,往復繩5,承載索卷揚機I,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2,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6,曲軌9,導向輪10;所述連接系統12包括繩夾3,填充鋼絲14,錨固裝置7,提升牽引繩8;所述承載索卷揚機I和所述曲軌9設置于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錨固裝置7設置于非釋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承載索4繩頭通過所述曲軌9導向后與所述往復繩5連接;所述繩夾3連接所述承載索4繩頭與所述往復繩5,所述承載索4通過所述繩夾3連接所述提升牽引繩8的一端,所述提升牽引繩8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非施放側的起升滑輪上。所述曲軌9焊接固定于所述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曲軌9的摩擦面襯墊有木板;所述承載索4經過所述曲軌9導向后在涵洞出口與所述往復繩5通過所述繩夾3連接。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和所述承載索4。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往復繩5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所述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
[0033]參閱附圖可知: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0034]步驟1:在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布置承載索卷揚機I,將承載索卷揚機I鎖定于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并將承載索4全部卷入所述承載索卷揚機I內;
[0035]步驟2:曲軌9焊接固定于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且采取適當加強措施;曲軌9的摩擦面襯墊木板,承載索4在施放過程中涂抹潤滑脂;
[0036]步驟3:將承載索4的繩頭拉出,承載索4的繩頭經過曲軌9導向穿過涵洞至基礎前部;
[0037]步驟4:用繩夾3連接承載索4和往復繩5,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
[0038]步驟5:在承載索4前進反方向側,距承載索4與往復繩5連接繩夾3末端處,用繩夾3連接承載索4和提升牽引繩8的一端,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將提升牽引繩8另一端連接于纜機行走小車13的非施放側的起升滑輪上;
[0039]步驟6: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2和承載索卷揚機I同時放繩,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6同時收繩,纜機行走小車13在牽引機構的驅動下向非施放側纜機平臺16移動,四者相互配合、同步工作,直至承載索4繩頭到達非施放側纜機平臺16;
[0040]步驟7:位于非施放側纜機平臺16的錨固裝置7將承載索4繩頭固定,然后在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張拉承載索4,將承載索4調整到設計垂度。
[0041]所述曲軌9焊接固定于所述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曲軌9的摩擦面襯墊有木板;所述承載索4經過所述曲軌9導向后在涵洞出口與所述往復繩5通過所述繩夾3連接。
[0042]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和所述承載索4。
[0043]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往復繩5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所述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
[0044]所述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2和所述承載索卷揚機I放繩,所述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6收繩,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在牽引機構的驅動下向非施放側移動。
[0045]其它未說明的部分均屬于現有技術。
【主權項】
1.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包括牽引系統(11),連接系統(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纜機行走小車(13),提升牽引繩(8);所述牽引系統(11)包括纜機行走小車(13),往復繩(5),承載索卷揚機(I),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2),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6),曲軌(9),導向輪(10);所述連接系統(12)包括繩夾(3),填充鋼絲(14),錨固裝置(7),提升牽引繩(8);所述承載索卷揚機(I)和所述曲軌(9)設置于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錨固裝置(7)設置于非釋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承載索(4)繩頭通過所述曲軌(9)導向后與所述往復繩(5)連接;所述繩夾(3)連接所述承載索(4)繩頭與所述往復繩(5),所述承載索(4)通過所述繩夾(3)連接所述提升牽引繩(8)的一端,所述提升牽引繩(8)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非施放側的起升滑輪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軌(9)焊接固定于所述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曲軌(9)的摩擦面襯墊有木板;所述承載索(4)經過所述曲軌(9)導向后在涵洞出口與所述往復繩(5)通過所述繩夾(3)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和所述承載索(4)。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往復繩(5)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所述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5.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布置承載索卷揚機(I),將承載索卷揚機(I)鎖定于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并將承載索(4)全部卷入所述承載索卷揚機(I)內; 步驟2:曲軌(9)焊接固定于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且采取適當加強措施;曲軌(9)的摩擦面襯墊木板,承載索(4)在施放過程中涂抹潤滑脂; 步驟3:將承載索(4)的繩頭拉出,承載索(4)的繩頭經過曲軌(9)導向穿過涵洞至基礎前部; 步驟4:用繩夾(3)連接承載索(4)和往復繩(5),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 步驟5:在承載索(4)前進反方向側,距承載索(4)與往復繩(5)連接繩夾(3)末端處,用繩夾(3)連接承載索(4)和提升牽引繩(8)的一端,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將提升牽引繩(8)另一端連接于纜機行走小車(13)的非施放側的起升滑輪上; 步驟6: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2)和承載索卷揚機(I)同時放繩,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6)同時收繩,纜機行走小車(13)在牽引機構的驅動下向非施放側纜機平臺(16)移動,四者相互配合、同步工作,直至承載索(4)繩頭到達非施放側纜機平臺(16); 步驟7:位于非施放側纜機平臺(16)的錨固裝置(7)將承載索(4)繩頭固定,然后在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張拉承載索(4 ),將承載索(4)調整到設計垂度。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軌(9)焊接固定于所述施放側纜機平臺(15)上;所述曲軌(9)的摩擦面襯墊有木板;所述承載索(4)經過所述曲軌(9)導向后在涵洞出口與所述往復繩(5)通過所述繩夾(3)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和所述承載索(4)。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往復繩(5)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所述承載索(4)與所述提升牽引繩(8)連接長度不小于100cm,相鄰繩夾間距為10?15cm,所述繩夾(3)內空隙密實填充有填充鋼絲(14)。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纜機行走小車輔助牽引承載索過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2)和所述承載索卷揚機(I)放繩,所述非施放側往復繩卷揚機(6)收繩,所述纜機行走小車(13)在牽引機構的驅動下向非施放側移動。
【文檔編號】B66C21/00GK106044579SQ201610618962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8月1日
【發明人】嚴君漢, 雷暢, 劉盟盟, 卞小草, 周劍, 鄭強, 于真真, 余勇, 張桂榮, 沐麗娟
【申請人】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