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包括:第一打包輸送機構,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具有轉向功能的接駁輸送帶,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和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具有相同的結構,其包括:能夠間歇輸送包裝箱的輸送機構;打包機,其具有判斷包裝箱是否位于打包位置的檢測裝置,用于將輸送機構輸送過來的包裝箱進行打包;能夠連續輸送包裝箱的出口輸送帶,用于將打包好的包裝箱輸送至下一環節中;打包機的入口處和出口處還設置有傳動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能夠間歇輸送包裝箱的輸送機構將包裝箱按一定周期輸送到打包機中進行打包,從而將輸送和打包有效銜接,實現了無人化連續打包的目的。
【專利說明】
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產品生產制造的最后一個環節是打包碼垛環節,在此環節中,產品將被裝于包裝箱內并通過打包機將包裝箱打包封裝最終入庫碼垛等待銷售。打包的目的在于產品在后續的流通環節能夠更容易的搬運和碼放,因而打包質量的好壞和效率的高低都影響產品的最終流通結果。
[0003]目前生產流水線中的打包環節是這樣實現的:產品裝箱后在輸送機構的作用下來到打包工位,此處專門安排有打包人員手動將包裝箱推入打包機中進行打包,然后再將打包好的包裝箱推入下一輸送機構中。由于打包過程為間歇性的,因而包裝箱在進入打包機中時必須由人工方式推入,現有技術中的輸送機構無法將自身的自動傳送功能與打包機自動打包銜接起來,最終導致打包效率和打包質量低下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徹底實現了無人化連續自動打包。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包括: 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其用于打包第一包裝條并輸送至下一環節;
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其與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垂直設置,其用于打包第二包裝條并輸送至下一環節;
具有轉向功能的接駁輸送帶,其設置在第一打包輸送機構與第二打包輸送機構之間并與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共線設置用于將打包有第一包裝條的包裝箱轉向90°后輸送至第二打包輸送機構上;
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和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具有相同的結構,其包括:
能夠間歇輸送包裝箱的輸送機構;
打包機,其具有判斷包裝箱是否位于打包位置的檢測裝置,用于將輸送機構輸送過來的包裝箱進行打包;
能夠連續輸送包裝箱的出口輸送帶,用于將打包好的包裝箱輸送至下一環節中;
打包機的入口處和出口處還設置有傳動輥。
[0006]優選的,輸送機構包括:
無動力輸送帶,用于承托包裝箱;
支架,設置在無動力輸送帶的下方;
一對推送架,其對稱設置在無動力輸送帶的兩側,其具有若干對沿傳送方向等距設置的推送桿;
一對主動盤,其中心轉動安裝在支架上并由驅動裝置驅動其轉動,其靠近外緣的位置與推送架鉸接;
至少一對被動搖桿,其一端與支架鉸接、另一端與推送架鉸接;
支架、推送架、主動盤以及被動搖桿組成平行四連桿機構。
[0007]優選的,出口輸送帶水平設置,其通過驅動裝置傳遞包裝箱。
[0008]優選的,出口輸送帶傾斜設置,包裝箱利用重力滑動。
[0009]優選的,檢測裝置為紅外探測器,其檢測到包裝箱處于打包位置時啟動打包機對包裝箱進行打包。
[0010]優選的,還包括設置在包裝箱行進路徑兩側的限位板,其防止包裝箱發生側移影響打包質量。
[0011 ]優選的,還包括設置在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和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入口處的導向板,用于矯正包裝箱的進入姿態。
[0012]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采用能夠間歇輸送包裝箱的輸送機構將包裝箱按一定周期輸送到打包機中進行打包,從而將輸送和打包有效銜接,實現了無人化連續打包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中第一打包輸送機構的結構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中第一打包輸送機構的結構主視圖;
圖4是本發明中第一打包輸送機構的結構右視圖。
[0014]圖中標記為:
I無動力輸送帶;2推送架;2.1推送桿;3支架;4主動盤;5被動搖桿;6打包機;6.1傳動輥;6.2第一包裝條;6.3第二包裝條;7出口輸送帶;8包裝箱;9接駁輸送帶;10導向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4所示,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包括:
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其用于打包第一包裝條6.2并輸送至下一環節;
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其與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垂直設置,其用于打包第二包裝條6.3并輸送至下一環節;
具有轉向功能的接駁輸送帶9,其設置在第一打包輸送機構與第二打包輸送機構之間并與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共線設置用于將打包有第一包裝條6.2的包裝箱8轉向90°后輸送至第二打包輸送機構上;
設置在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和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入口處的導向板10,用于矯正包裝箱8的進入姿態。
[0016]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和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具有相同的結構,其包括:
能夠間歇輸送包裝箱8的輸送機構;
打包機6,其具有判斷包裝箱8是否位于打包位置的紅外探測器,其檢測到包裝箱8處于打包位置時啟動打包機6對包裝箱8進行打包;
能夠連續輸送包裝箱8的出口輸送帶7,用于將打包好的包裝箱8輸送至下一環節中; 設置在包裝箱8行進路徑兩側的限位板,其防止包裝箱8發生側移影響打包質量; 打包機6的入口處和出口處還設置有傳動輥6.1。
[0017]具體的,輸送機構包括:
無動力輸送帶I,用于承托包裝箱8 ;
支架3,設置在無動力輸送帶I的下方;
一對推送架2,其對稱設置在無動力輸送帶I的兩側,其具有若干對沿傳送方向等距設置的推送桿2.1,每對推送桿2.1推送一個包裝箱8前進;
一對主動盤4,其中心轉動安裝在支架3上并由驅動裝置驅動其轉動,其靠近外緣的位置與推送架2鉸接;
兩對被動搖桿5,其一端與支架3鉸接、另一端與推送架2鉸接;
支架3、推送架2、主動盤4以及被動搖桿5組成平行四連桿機構;
出口輸送帶7水平設置,其通過驅動裝置傳遞包裝箱8。
[0018]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包裝箱8先經過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完成第一包裝條6.2的打包,然后經過接駁輸送帶9轉向后繼續向第二打包輸送機構方向移動、并在第二打包輸送機構中完成第二包裝條6.3的打包,最終打包有第一包裝條和第二包裝條的包裝箱輸送到碼放環節。值得注意的是,接駁輸送帶9并不改變包裝箱8的放置位置而是僅對移動方向進行90°的改變以便于第二包裝條6.3的打包。接駁輸送帶9與出口輸送帶7可以采用水平設置并通過驅動裝置實現包裝箱8的輸送,也可以傾斜設置,令包裝箱8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向下一環節。
[0019]此外,主動盤4轉動時帶動推動架將包裝箱8逐步向前推進,由于是間歇性輸送,因而令包裝箱8的停留間隔不短于打包時間,包裝箱8處于打包位置時不會再被推送架2輸送至出口輸送帶7上,而是通過推送架2推動后面的包裝箱8將打包好的包裝箱8推出打包機6從而實現不間斷的打包。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其用于打包第一包裝條并輸送至下一環節; 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其與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垂直設置,其用于打包第二包裝條并輸送至下一環節; 具有轉向功能的接駁輸送帶,其設置在第一打包輸送機構與第二打包輸送機構之間并與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共線設置用于將打包有第一包裝條的包裝箱轉向90°后輸送至第二打包輸送機構上; 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和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具有相同的結構,其包括: 能夠間歇輸送包裝箱的輸送機構; 打包機,其具有判斷包裝箱是否位于打包位置的檢測裝置,用于將輸送機構輸送過來的包裝箱進行打包; 能夠連續輸送包裝箱的出口輸送帶,用于將打包好的包裝箱輸送至下一環節中; 打包機的入口處和出口處還設置有傳動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輸送機構包括: 無動力輸送帶,用于承托包裝箱; 支架,設置在無動力輸送帶的下方; 一對推送架,其對稱設置在無動力輸送帶的兩側,其具有若干對沿傳送方向等距設置的推送桿; 一對主動盤,其中心轉動安裝在支架上并由驅動裝置驅動其轉動,其靠近外緣的位置與推送架鉸接; 至少一對被動搖桿,其一端與支架鉸接、另一端與推送架鉸接; 支架、推送架、主動盤以及被動搖桿組成平行四連桿機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出口輸送帶水平設置,其通過驅動裝置傳遞包裝箱。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出口輸送帶傾斜設置,包裝箱利用重力滑動。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檢測裝置為紅外探測器,其檢測到包裝箱處于打包位置時啟動打包機對包裝箱進行打包。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包裝箱行進路徑兩側的限位板,其防止包裝箱發生側移影響打包質量。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連續雙條打包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第一打包輸送機構和第二打包輸送機構入口處的導向板,用于矯正包裝箱的進入姿態。
【文檔編號】B65B13/18GK106043784SQ201610600479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8日 公開號201610600479.1, CN 106043784 A, CN 106043784A, CN 201610600479, CN-A-106043784, CN106043784 A, CN106043784A, CN201610600479, CN201610600479.1
【發明人】汪金旺
【申請人】蘇州高通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