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屬于船舶饋電設施技術領域。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包括底座和電纜盤驅動機構;電纜盤結構包括電纜盤總成,電纜盤總成包括電纜盤盤轂、電纜盤左、右、中間盤輞、第一、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盤轂管軸和大傳動輪,電纜盤盤轂的左端有盤轂左端面封蓋、右端有盤轂法蘭盤、中心位置有管軸孔,電纜盤左盤輞與電纜盤中間盤輞的左側之間的空間為第一電纜容納槽腔,電纜盤右盤輞與電纜盤中間盤輞的右側之間的空間為第二電纜容納槽腔,盤轂管軸的左端的外壁上設管軸法蘭,大傳動輪固定在盤轂管軸的左端且同樣與盤轂法蘭盤固定,電纜盤驅動機構與大傳動輪連接。確保放纜時的放纜效果,節約能耗,減少對船舶空間的占用。
【專利說明】
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船舶饋電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上面提及的船舶主要指海運船舶,海運船舶如干散貨船(又稱散裝貨船)、液貨船、成品油船、雜貨船、集裝箱船、液體化學品船、液化氣運輸船、冷藏船和載駁船等等,這種船舶在到港后通常采用電纜與岸上饋電系統如岸上插座箱電氣連接,岸上插座箱還習慣稱為岸電箱,由電纜將岸電電源饋至船舶上的高壓電氣柜(習慣稱高壓電氣控制柜或電氣控制柜),再經船舶上配備的變壓器降壓并輸送給船用電氣設備。船舶離港時將電纜的插頭與岸電箱分離并將電纜收回。在前述過程中,電纜的收與放通常由電纜卷車擔當,并且電纜卷車通常稱為船用電纜絞車或稱船用電纜絞盤。
[0003]在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可不乏見諸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技術信息,如CN201408968Y(—種船用岸電電纜絞車)、CN104659728A(船舶岸電電纜收、放裝置)、CN204297836U(船用岸電雙滾筒電纜絞車)、CN105006796A(—種岸電系統用電纜卷車)和CN204884125U(—種船用岸電電纜卷車的無線遙控檢測裝置),等等。
[0004]典型的如CN204103428U推薦的“船舶用岸電電纜收放裝置”、CN204103429U提供的“具有導纜功能的船舶用岸電電纜絞車”和CN204096767U介紹的“與船舶用岸電電纜收放裝置配套的電纜引導結構”,這三項專利方案雖然各自能夠體現說明書的技術效果欄中記載的技術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由于電纜卷筒(即前述的電纜盤,以下同)由卷筒體以及位于卷筒體的兩端的各一枚直徑顯著大于卷筒體的直徑的擋盤構成為縱截面形狀呈H字形的構造,因而在對應于電纜卷筒的收放纜一側的位置即在對應于電纜卷筒的長度方向的前側的位置增設有一電纜左右行移導向機構,由該電纜左右行移導向機構確保在收纜時使電纜以均勻鋪置的狀態繞復在一對擋盤之間的卷筒體上,以保障放纜時的放纜效果。但是增設電纜左右行移導向機構使整個電纜收放裝置的整體結構顯著復雜化,并且一方面增大了制造難度,另一方面由于電纜左右行移導向機構需借助于電驅動的動力工作而造成電能消耗,再一方面還占用了船舶的寶貴空間。
[0005]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對電纜盤的結構作合理改進,為此本
【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益的設計并且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摒棄電纜左右行移導向機構并且在收纜時能將電纜有序地管制在電纜盤上而藉以保證放纜時的放纜效果、顯著簡化結構、節約電能消耗以及減少對船舶空間的占用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
[0007]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包括一底座和一電纜盤驅動機構,在底座的左側構成有一機架,電纜盤驅動機構設置在機架的上部;所述的電纜盤結構包括一電纜盤總成,所述電纜盤總成包括電纜盤盤轂、電纜盤左盤輞、電纜盤右盤輞、電纜盤中間盤輞、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盤轂管軸和大傳動輪,在電纜盤盤轂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盤轂左端面封蓋,而在電纜盤盤轂的右端端面上固定有一盤轂法蘭盤,在該盤轂法蘭盤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管軸孔,電纜盤左盤輞、電纜盤右盤輞以及電纜盤中間盤輞三者的直徑相等,并且電纜盤左盤輞通過左盤輞輻條與電纜盤盤轂的左端固定,電纜盤右盤輞通過右盤輞輻條與電纜盤盤轂的右端固定,而電纜盤中間盤輞通過中間盤輞輻條與電纜盤盤轂的中部固定,電纜盤左盤輞與電纜盤中間盤輞的左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一電纜容納槽腔,而電纜盤右盤輞與電纜盤中間盤輞的右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二電纜容納槽腔,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以及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在對應于所述電纜盤驅動機構的后側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上,并且該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與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彼此左右對應,盤轂管軸的左端插入所述管軸孔內,中部轉動地支承在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上,而右端轉動地支承在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上,在盤轂管軸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對應于大傳動輪的右側與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的左側之間的位置圍繞盤轂管軸的圓周方向擴設有一管軸法蘭,該管軸法蘭與所述盤轂法蘭盤固定,大傳動輪在對應于管軸法蘭的左側的位置固定在盤轂管軸的左端并且該大傳動輪同樣與盤轂法蘭盤固定連接,所述電纜盤驅動機構與該大傳動輪傳動連接。
[0008]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自所述電纜盤盤轂朝向所述電纜盤左盤輞的一側的表面至電纜盤左盤輞背對所述左盤輞輻條的一側的表面之間的距離構成為所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的深度;自電纜盤盤轂朝向所述電纜盤右盤輞的一側的表面至電纜盤右盤輞背對所述右盤輞輻條的一側的表面之間的距離構成為所述第二電纜容納槽腔的深度。
[0009]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的深度為所要卷繞的第一接岸電纜的直徑乘以卷繞的總圈數之和;所述第二電纜容納槽腔的深度為所要卷繞的第二接岸電纜的直徑乘以卷繞的總圈數之和。
[0010]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電纜容納槽腔的寬度是與所述第一接岸電纜的直徑相適應的,所述的第二電纜容納槽腔的寬度是與所述第二接岸電纜的直徑相適應的。
[0011]在本發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接岸電纜以及第二接岸電纜的直徑以及長度是相同的;所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的寬度以及深度是與第二電纜容納槽腔的寬度以及深度相同的。
[0012]在本發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機架上并且位于機架的上部固定有一機架左梁和一機架右梁,在該機架左梁與機架右梁之間固定有一機架平臺,所述的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以及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固定在機架平臺的后端,而所述的電纜盤驅動機構設置在機架平臺的前端,
在本發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該電纜盤驅動機構包括電纜盤驅動電機、電纜盤驅動減速箱、小傳動輪和傳動帶,電纜盤驅動電機與電纜盤驅動減速箱傳動配合并且由電纜盤驅動減速箱連同電纜盤驅動電機固定在所述機架平臺的前端,小傳動輪固定在電纜盤驅動減速箱的電纜盤驅動減速箱輸出軸上,傳動帶的一端套置在小傳動輪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的大傳動輪上。
[0013]在本發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棍盤驅動電機為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
[0014]在本發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小傳動輪以及大傳動輪為鏈輪或皮帶輪,所述的傳動帶為傳動鏈條或傳動皮帶。
[0015]在本發明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電纜盤盤轂構成有一電纜盤盤轂腔,該電纜盤盤轂腔具有一腔口,并且在該電纜盤盤轂腔的腔壁上開設有一第一接岸電纜讓位孔和一第二接岸電纜讓位孔,在所述的盤轂管軸的長度方向的中央構成有與電纜盤盤轂腔相通的管軸腔,該管軸腔自盤轂管軸的一端貫通至另一端。
[0016]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由于對電纜盤總成的結構作了改進,由電纜盤左盤輞與電纜盤中間盤輞的左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一電纜容納槽腔并且由電纜盤右盤輞與電纜盤中間盤輞的右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二電纜容納槽腔,在收纜時能使兩根電纜有序地管制在第一電纜容納槽腔以及第二電纜容納槽腔內,因而得以省去已有技術中的電纜左右行移導向機構,確保放纜時的放纜效果,不僅可以節約電能消耗,而且能夠減少對船舶空間的占用。
【附圖說明】
[0017]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結構圖。
[0018]圖2為圖1所示的導纜小車與左導軌以及右導軌的配合示意圖。
[0019]圖3為圖1所示的饋電機構的示意圖。
[0020]圖4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不意圖。
[0021]圖5為安裝有本發明的船舶靠港并與岸電箱實施電纜連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
【申請人】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范疇。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稱方位性的概念除另行注明的以外都是以圖1所示的位置狀態為基準的,因而不能將其理解為對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的特別限定。
[0024]請參見圖1,示出了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結構體系的一底座1、一導纜機構2、一用于驅使導纜機構2工作的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一電纜盤驅動機構5和一饋電機構6,在底座I的左側構成有一機架11,導纜機構2對應于底座I的左側設置,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設置在前述底座I上并且與導纜機構2傳動配合,電纜盤驅動機構5設置在機架11上,饋電機構6對應于底座I的上方設置并且與機架11固定。
[0025]本發明在實施的使用過程中,在船舶30(圖5示)上的設置方式有兩種:一是將前述的底座1、導纜機構2以及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直接設置于船舶30的船頭的船頭甲舨301(圖5示)上并且位于船頭甲舨301的一側;二是為本發明配備一類似于集裝箱模樣的接岸電纜卷車箱40(圖5示)內,從而將前述的底座1、導纜機構2以及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與接岸電纜卷車箱40的接岸電纜卷車箱底板401(圖5示)固定。考慮到對本發明的有效保護以及安全性,本實施例選擇后者,即,將前述底座1、導纜機構2以及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設置在接岸電纜卷車箱40內,下面的描述是針對該情形而言的。此外,在圖5中還示出了接岸電纜卷車箱40的接岸電纜卷車箱門402,該接岸電纜卷車箱門402與前述的導纜機構2對應。
[0026]請繼續見圖1,作業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推薦的電纜盤結構包括一電纜盤總成4,該電纜盤總成4包括電纜盤盤轂41、電纜盤左盤輞42、電纜盤右盤輞43、電纜盤中間盤輞44、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盤轂管軸47和大傳動輪48,在電纜盤盤轂41的左端端面上采用端面封蓋固定螺釘4111固定有一盤轂左端面封蓋411,而在電纜盤盤轂41的右端端面上固定有一盤轂法蘭盤412,在該盤轂法蘭盤412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管軸孔4121,電纜盤左盤輞42、電纜盤右盤輞43以及電纜盤中間盤輞44三者的直徑相等,并且電纜盤左盤輞42通過左盤輞輻條421與電纜盤盤轂41的左端固定,電纜盤右盤輞43通過右盤輞輻條431與電纜盤盤轂41的右端固定,而電纜盤中間盤輞44通過中間盤輞輻條441與電纜盤盤轂41的中部固定,電纜盤左盤輞42與電纜盤中間盤輞44的左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而電纜盤右盤輞43與電纜盤中間盤輞44的右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以及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在對應于前述電纜盤驅動機構5的后側的位置固定在前述的機架11上,并且該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與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彼此左右對應,在圖1中示出用于將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與機架11固定的第一支承軸承座螺釘451以及示出了用于將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與機架11固定的第二支承軸承座螺釘461,盤轂管軸47的左端插入前述管軸孔4121內,中部轉動地支承在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上,而右端轉動地支承在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上,在盤轂管軸47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對應于大傳動輪48的右側與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的左側之間的位置圍繞盤轂管軸47的圓周方向擴設有一管軸法蘭471,在該管軸法蘭471上開設有管軸法蘭螺孔4711,由配設在前述盤轂法蘭盤412上的管軸法蘭固定螺釘4122在對應于管軸法蘭螺孔4711的位置將管軸法蘭471與盤轂法蘭盤412固定,大傳動輪48在對應于管軸法蘭471的左側的位置固定在盤轂管軸47的左端并且該大傳動輪48同樣與盤轂法蘭盤412固定連接,前述電纜盤驅動機構5與該大傳動輪48傳動連接。由圖1所示,在大傳動輪48上并且圍繞大傳動輪的圓周方向間隔配設有一組大傳動輪固定螺釘481,該組大傳動輪固定螺釘481在對應于預設在前述盤轂法蘭盤412上的大傳動輪固定螺孔4123的位置旋入大傳動輪固定螺孔4123內,從而將大傳動輪48與盤轂法蘭盤412固定連接。進而由圖1所示,前述的饋電機構6在與前述電纜盤總成4相分尚(分開)的狀態下設置前述底座I的上部并且還同時與前述機架11固定。
[0027]作為優選的方案,還可為前述大傳動輪48配備一用于對大傳動輪蔽護的大傳動輪護罩482,該大傳動輪護罩482與下面還要提及的機架平臺113固定。
[0028]自前述電纜盤盤轂41朝向前述電纜盤左盤輞42的一側的表面至電纜盤左盤輞42背對前述左盤輞輻條421的一側的表面之間的距離構成為前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深度;自電纜盤盤轂41朝向前述電纜盤右盤輞43的一側的表面至電纜盤右盤輞43背對前述右盤輞輻條431的一側的表面之間的距離構成為前述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深度。
[0029]前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深度為所要卷繞的第一接岸電纜50的直徑乘以卷繞的總圈數之和;前述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深度為所要卷繞的第二接岸電纜60的直徑乘以卷繞的總圈數之和。
[0030]在圖1中還示出了第一接岸電纜50以及第二接岸電纜60,前述的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寬度是與第一接岸電纜50的直徑相適應的,前述的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寬度是與第二接岸電纜60的直徑相適應的。
[0031]前述的第一接岸電纜50以及第二接岸電纜60的直徑以及長度是相同的;前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寬度以及深度是與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寬度以及深度相同的。
[0032]由圖1所示,前述電纜盤盤轂41構成有一電纜盤盤轂腔413,該電纜盤盤轂腔413具有一腔口 4133(也可稱電纜導入口),并且在該電纜盤盤轂腔413的腔壁上開設有一第一接岸電纜讓位孔4131和一第二接岸電纜讓位孔4132,在前述的盤轂管軸47的長度方向的中央構成有與電纜盤盤轂腔413相通的管軸腔472,該管軸腔472自盤轂管軸47的一端貫通至另一端。
[0033]請繼續見圖1,前述導纜機構2優選而非絕對限于的結構如下:包括左導軌底板21a、右導軌底板21b、左導軌22、右導軌23、導纜小車24和導纜小車齒條25,左導軌底板21a與右導軌底板21b彼此在長度方向保持并行,并且位于前述底座I的左側,在使用狀態下,左導軌底板21a以及右導軌底板21b與前述接岸電纜卷車箱底板401固定,左導軌22與左導軌底板21a的長度方向的上部固定,右導軌23與右導軌底板21b的長度方向的上部固定,并且左導軌22和右導軌23彼此左右并行,導纜小車24在對應于左導軌22與右導軌23之間的位置同時與左導軌22以及右導軌23構成滾動副,導纜小車齒條25固定在導纜小車24朝向底座I的一側,前述的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與該導纜小車齒條25傳動配合。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左導軌22以及右導軌23均采用橫截面形狀呈工字形的工字鋼。
[0034]由圖1所示,在前述的第一接岸電纜50的頭端配設有一第一接岸電纜插頭501,在第二接岸電纜60的頭端配設有一第二接岸電纜插頭601,第一接岸電纜50的中部盤繞在前述的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內,而第二接岸電纜60的中部盤繞在前述的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內,第一接岸電纜50以及第二接岸電纜60的末端被限定在電纜盤盤轂41上并且從電纜盤盤轂腔413的腔口 4133引入電纜盤盤轂腔413,再經電纜盤盤轂腔413的腔壁上的第一接岸電纜讓位孔4131以及第二接岸電纜讓位孔4132后進而經盤轂管軸47的管軸腔472與饋電機構6電氣連接。具體而言,第一接岸電纜50的末端依次經腔口 4133、電纜盤盤轂腔413、第一接岸電纜讓位孔4131和盤轂管軸47的管軸腔472與饋電機構6電氣連接,第二接岸電纜60的末端依次經腔口 4133、電纜盤盤轂腔413、第二接岸電纜讓位孔4132和盤轂管軸47的管軸腔47 2與饋電機構6電氣連接,而饋電機構6則與圖1所示的電氣控制箱1電氣連接。電纜盤總成4的前述結構不僅可以顯著縮小體積,而且能將第一、第二接岸電纜50、60在收纜時猶如日常生活中所見的蚊香般的效應分別盤繞并有序地管制在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內,兌現了
【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所述的相應的技術效果。
[0035]請參見圖2并且結合圖1,在前述左導軌22朝向前述右導軌23的一側的長度方向構成有一左導軌滾道221,而右導軌23朝向左導軌22的一側的長度方向構成有一右導軌滾道231;前述的導纜小車24包括一導輥架241和一對小車梁242,導輥架241在對應于前述左導軌底板21a與右導軌底板21b之間的位置同時與左導軌底板21a以及右導軌底板21b固定,在該導輥架241的長度方向以垂直于導輥架241的狀態間隔樞置有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具體而言,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樞轉支承在導輥架241的一對導輥架梁之間,也就是說導輥架241實質上由一對導輥架梁構成,在一對小車梁242的彼此相背的一側(背對背的一側)各間隔設置有一組小車梁支承滾輪2421和一組小車梁導向滾輪2422,位于一對小車梁242中的左邊的一根小車梁上的一組小車梁支承滾輪2421與前述左導軌滾道221的滾道底壁構成滾動副,而一組小車梁導向滾輪2422則與左導軌滾道221朝向前述右導軌滾道231的一側的滾道側壁構成滾動副;位于一對小車梁242中的右邊的一根小車梁上的一組小車梁支承滾輪2421與右導軌滾道231的滾道底壁構成滾動副。而一組小車梁導向滾輪2422則與右導軌滾道231朝向左導軌滾道221的一側的滾道側壁構成滾動副,在一對小車梁242的前端各構成有一小車梁前推門滾輪支架2423,而在小車梁前推門滾輪支架2423的上部樞軸設置有一前推門滾輪24231,在一對小車梁242的后端各構成有一小車梁后推門滾輪支架2424,在小車梁右推門滾輪支架2424的上部樞軸設置有一后推門滾輪24241,在一對小車梁242之間并且位于一對小車梁24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前鏈軌軸連接板2425和一后鏈軌軸連接板2426,在前鏈軌軸連接板2425上設置有一小車梁前支撐軸24251,而在后鏈軌軸連接板2426上設置有一小車梁后支撐軸24261,并且在前鏈軌軸連接板2425上鉸接有一前移鏈軌裝置7,該前移鏈軌裝置7與前述的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相接觸,即與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滑動配合。而在后鏈軌軸連接板2426上鉸接有一后移鏈軌裝置8,該后移鏈軌裝置8同樣與前述的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相接觸,即與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滑動配合。
[0036]請重點見圖1,前述的底座I構成有一底座腔12,前述的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設置在底座腔12內,該導纜小車驅動機構3包括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32和導纜小車驅動齒輪33,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與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32傳動配合并且由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32連同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設置在前述底座腔12內,導纜小車驅動齒輪33固定在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32的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輸出軸321并且與前述的導纜小車齒條25相嚙合,前述的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為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
[0037]當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工作時,由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帶動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32,由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32減速并且由導纜小車驅動減速箱輸出軸321帶動導纜小車驅動齒輪33旋轉,由該導纜小車驅動齒輪33帶動與其嚙合的導纜小車齒條25,由于該導纜小車齒條25固定在右導軌23的右側,因而由導纜小車齒條25使導纜小車24在左、右導軌22、23之間移動,帶動以導纜小車24為載體設置的前述前移鏈軌裝置7和后移鏈軌裝置8同移動。仍以圖1所處的位置狀態為例,導纜小車24向前還是向后移動取決于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的正轉還是反轉的工作狀態。
[0038]請繼續見圖1,在前述機架11上并且位于機架11的上部固定有一機架左梁111和一機架右梁112,在該機架左梁111與機架右梁112之間固定有一上面已經提及的機架平臺113,前述的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以及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分別通過前述的第一支承軸承座螺釘451以及第二支承軸承座螺釘461固定在機架平臺113的后端,而前述的電纜盤驅動機構5設置在機架平臺113的前端。
[0039]前述電纜盤驅動機構5的優選而非絕對限于的結構如下:包括電纜盤驅動電機51、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小傳動輪53和傳動帶54,電纜盤驅動電機51與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傳動配合并且由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連同電纜盤驅動電機51固定在前述機架平臺113的前端,小傳動輪53固定在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的電纜盤驅動減速箱輸出軸521上,傳動帶54的一端套置在小傳動輪53上,而另一端套置在前述的大傳動輪48上。在圖1中示出了用于將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與機架平臺113固定的電纜盤驅動減速箱固定螺釘522。
[0040]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電棍盤驅動電機51為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前述的小傳動輪53以及大傳動輪48為鏈輪,前述的傳動帶54為傳動鏈條。但是如果出于規避本發明之目的而用皮帶輪取代鏈輪,也就是說將小傳動輪53以及大傳動輪48改用皮帶輪,相應的傳動帶54改用傳動皮帶,那么應當視為等同變化而依然屬于本發明公開的技術內涵范疇。[0041 ]以收纜為例,電纜盤驅動電機51順時針工作,由電纜盤驅動電機51帶動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由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減速并由其電纜盤驅動減速箱輸出軸521帶動小傳動輪53,經傳動帶54帶動大傳動輪48,由于大傳動輪48固定于盤轂管軸47并且還同時與管軸法蘭471固定,又由于管軸法蘭471以及大傳動輪48均與電纜盤總成4的結構體系的電纜盤盤轂41的盤轂法蘭盤412固定連接,進而由于盤轂管軸47的左端插入于管軸孔4121內,因而當傳動帶54帶動大傳動輪48時,由盤轂管軸47、管軸法蘭471以及大傳動輪48共同帶動盤轂法蘭盤412順時針旋轉,電纜盤盤轂41相應旋轉,電纜盤左盤輞42、電纜盤右盤輞43以及電纜盤中間盤輞44也相應旋轉,第一、第二接岸電纜50、60分別被同步地卷繞在第一、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a、49b內。由于放纜時僅僅為電纜盤驅動電機51反轉,因而
【申請人】不再贅述。
[0042]請繼續見圖1,在前述的底座I上固定有一電氣控制箱支承架13,該電氣控制箱支承架13的右端探出底座I的右側面,并且在對應于電氣控制箱支承架13的右端端面的位置固定有一上面已經提及的電氣控制箱10,前述饋電機構6以騰空于底座I的上方的狀態固定在前述機架11與電氣控制箱支承架13之間。
[0043]請重點見圖2,在前述的左導軌22上并且位于左導軌22的上表面固定有一第一信號采集器222、一第二信號采集器223和一第三信號采集器224,第一信號采集器222位于左導軌22的前端,第二信號采集器223位于左導軌22的中部,而第三信號采集器224位于左導軌22的后端并且第一信號采集器222、第二信號采集器223以及第三信號采集器224三者之間的間距相等,在前述的一對小車梁24中的位于左邊的一根小車梁上并且居于中部設置有一信號采集器響應引發觸頭2427。
[0044]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第一信號采集器222、第二信號采集器223以及第三信號采集器224為行程開關,但是也可使用微動開關、位置接近開關、干簧管或霍爾感應元件。
[0045]繼續以圖1所示的位置狀態為例,當導纜小車24向前移動并且移動到信號采集器響應引發觸頭2427觸及第一信號采集器222的程度時,那么由該第一信號采集器222給信號予前述的電氣控制箱10,由電氣控制箱10向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發出指令,使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停止工作,此時的前移鏈軌裝置7因導纜小車24的前移而失去了由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的支承而從導纜小車24的前端的空腔2428(也可稱鏤空腔)向下傾墜,在該狀態下便可實施放纜。當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反向工作時,導纜小車24則向后移動并且移動到信號采集器響應引發觸頭2427觸及第二信號采集器223的程度時,那么由該第二信號采集器223將信號反饋給電氣控制箱10,由電氣控制箱10向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發出指令,使導纜小車驅動電機31停止工作,此時的前移鏈軌裝置7隨著導纜小車24的后移而回復到由鏈軌連接底板導軌2411支承的狀態。由于位于導纜小車24后端的后移鏈軌裝置8失去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的支承而從導纜小車24后端的空腔2428中下墜以及隨導纜小車24的前移回復到由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支承的狀態與對前移鏈軌裝置7的描述雷同,因而不再復述。
[0046]或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由于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僅在前、后移鏈軌裝置7、8之間擇其一使用,因而設置前移鏈軌裝置7以及后移鏈軌裝置8似乎產生資源浪費,也就是說只要設置前移鏈軌裝置7或者設置后移鏈軌裝置8即可。但是,作為船舶30的船主通常根據具體情況存在自由選擇性,鑒于此,同時設置前移鏈軌裝置7和后移鏈軌裝置8都是為了滿足船舶30的擁有者依需選擇要求。
[0047]請繼續見圖2,前述后移鏈軌裝置8的結構是與前述前移鏈軌裝置7相同的,該前移鏈軌裝置7的優選而非絕對限于的結構如下:包括前鏈軌節71、前鏈軌節連接片72和前鏈軌連接軸73,前鏈軌節71的數量有復數個,本實施例雖然示出了三個,但顯然不應當認定為必擇之數量,各前鏈軌節71包括前鏈軌節底板711、導纜輥左支承板712、導纜輥右支承板713和導纜輥714,前鏈軌節底板711與前述的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滑動配合,即與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構成滑動副,導纜輥左支承板712固定在前鏈軌節底板711的左端,導纜輥右支承板713固定在前鏈軌節底板711的右端并且與導纜輥左支承板712相對應,導纜輥714在對應于前鏈軌節底板711的上方的位置通過導纜輥軸7141轉動地支承在導纜輥左支承板712與導纜輥右支承板713之間,相鄰前鏈軌節71的導纜輥左支承板712之間以及相鄰前鏈軌節71的導纜輥右支承板713之間由前述的前鏈軌節連接片72連接,并且該前鏈軌節連接片72鉸設在前鏈軌節連接片軸721的端部,而該前鏈軌節連接片軸721支承在導纜輥左支承板712與導纜輥右支承板713之間,前鏈軌連接軸73的兩端在與前鏈軌節連接片72(末尾的即后部的鏈軌節連接片72)相連接的狀態下支承在前述前鏈軌軸連接板2425上。在圖2中示出了開設在前述前鏈軌軸連接板2425上的軸孔24252,前鏈軌連接軸73的軸端支承在該軸孔24252內。
[0048]優選地,在對應于前述的復數個前鏈軌節71中的位于前方的即首個前鏈軌節的前述導纜輥左支承板712上樞軸設置有一電纜左導向限位輥7121,而在導纜輥右支承板713上樞軸設置有一電纜右導向限位輥7131;在前述的前鏈軌節連接片72中,兩相鄰的前鏈軌節連接片72的端部之間構成有連接片限位間隙722,當前移鏈軌裝置7移出導纜小車24時,由于自重因素而下墜,使兩相鄰的前鏈軌節連接片72的端部彼此接觸,此時的連接片限位間隙722消失(也可稱沒收),使整個前移鏈軌裝置7呈現出以弧拱狀態探出船頭側舷的狀態,以起到對第一、第二接岸電纜50、60的良好的導引作用,對此可以由圖4和圖5示意的狀態得到充分理解。
[0049]請參見圖3,由于饋電機構6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是公知的,例如可以參見并非限于例舉的以下專利文獻:CN201408968Y、CN103280760B、CN204096767U、CN204103428U 和CN204103429U等等,因而
【申請人】在下面僅作簡要說明。該饋電機構6包括電源轉換箱61、電刷組件62和滑環組件63,電纜轉換箱61的左側與前述的機架11固定,而右側與前述的電氣控制箱支承架13固定,在該電源轉換箱61的上部配設有一用于對電源轉換箱61的箱腔611蔽護的電源轉換箱箱蓋612,電刷組件62和滑環組件63均設置在箱腔611內,并且電刷組件62與前述的電氣控制箱10電氣連接,其中,電刷組件62設置在箱腔611的箱腔底板6111上,而滑環組件63在對應于電刷組件62的上方的位置設置在絕緣支架631上,前述的盤轂管軸47的右端與絕緣支架631的絕緣支架法蘭6311配接,前述的第一接岸電纜50以及第二接岸電纜60與滑環組件63電氣連接,而滑環組件63在與電刷組件62相接觸的狀態下相對于電刷組件62旋轉。
[0050]請參見圖4和圖5,由圖4所示,由船員對電氣控制箱10上的相應按鈕進行操作,使導纜小車驅動裝置3工作(工作過程在上面已提及),隨著前述導纜小車驅動裝置3的工作,導纜小車24的前端(以圖1所示的位置狀態為例)移出左、右導軌22、23,在導纜小車24漸漸移出的同時由前推門滾輪24231將接岸電纜卷車箱門402漸漸地自動推開,此時由于導纜小車24的前端探出于左、右導軌22、23,因而前移鏈軌裝置7失去了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的支承而從導纜小車前端的空腔2428下墜并呈圖4所示的弧拱狀下墜狀態。接著,由船員對電氣控制箱10上的相應按鈕操作,按
【申請人】在上面所述,電纜盤驅動機構5的電纜盤驅動電機51工作,使電繞盤總成4處于退出第一、第二接岸電纜50、60的工作狀態,在第一、第二接岸電纜50、60退出的過程中由導纜輥714導引,同時由電纜左導向限位輥7121以及電纜右導向限位輥7131限位,船員便可將由前移鏈軌裝置7的導纜輥714導引的第一、第二接岸電纜50、60拽引至岸電箱20。具體而言,將第一接岸電纜插頭501以及第二接岸電纜插頭601與岸電箱20內的插座插配,將岸電箱20的電源經饋電機構6弓I入電氣控制柜1,以滿足船舶30使用岸電電源的要求。
[0051]在圖5中示出了兩個(兩套)本發明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并且均被設置于同一接岸電繞卷車箱40內,兩套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分別對應于船舶30的船頭的左舷和右舷(以圖5所示的位置狀態為例),一方面可以使船舶的載重量平衡,另一方面能夠滿足船舶靠港方位要求,如船舶左舷靠港或右舷靠港。
[0052]當船舶30離港時,那么先解除前述第一接岸電纜插頭501以及第二接岸電纜插頭601與岸電箱20的插座的插配關系,再由電纜盤驅動機構5的電纜盤驅動電機51反向工作,使電纜盤總成4作與先前放纜的方向相反的工作,直至第一接岸電纜50以及第二接岸電纜60被分別收回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以及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內,即呈圖1所示的狀態。再接著導纜小車24反向移動,帶動前移鏈軌裝置7,使前移鏈軌裝置7恢復到支承于鏈軌連接底板導輥2411上的狀態,在該過程中,隨著導纜小車24的反向位移,前推門滾輪24231解除對接岸電纜卷車箱門402的推展而使該接岸電纜卷車箱門402處于關閉狀態。由此可見,接岸電纜卷車箱門402的開啟與關閉由導纜小車24的運動直接完成,既無需為開門與關門配備額外的動力,又得以體現良好的聯動效果。
[0053]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克服了已有技術中的不足,順利地完成了發明任務,如實地兌現了
【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中記載的技術效果,不失為一個極致的技術方案。
【主權項】
1.一種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包括一底座(I)和一電纜盤驅動機構(5),在底座(I)的左側構成有一機架(11),電纜盤驅動機構(5)設置在機架(11)的上部;所述的電纜盤結構包括一電纜盤總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盤總成(4)包括電纜盤盤轂(41)、電纜盤左盤輞(42)、電纜盤右盤輞(43)、電纜盤中間盤輞(44)、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盤轂管軸(47)和大傳動輪(48),在電纜盤盤轂(41)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盤轂左端面封蓋(411),而在電纜盤盤轂(41)的右端端面上固定有一盤轂法蘭盤(412),在該盤轂法蘭盤(412)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管軸孔(4121),電纜盤左盤輞(42)、電纜盤右盤輞(43)以及電纜盤中間盤輞(44)三者的直徑相等,并且電纜盤左盤輞(42)通過左盤輞輻條(421)與電纜盤盤轂(41)的左端固定,電纜盤右盤輞(43)通過右盤輞輻條(431)與電纜盤盤轂(41)的右端固定,而電纜盤中間盤輞(44)通過中間盤輞輻條(441)與電纜盤盤轂(41)的中部固定,電纜盤左盤輞(42)與電纜盤中間盤輞(44)的左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而電纜盤右盤輞(43)與電纜盤中間盤輞(44)的右側之間的空間構成為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以及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在對應于所述電纜盤驅動機構(5)的后側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I I)上,并且該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與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彼此左右對應,盤轂管軸(47)的左端插入所述管軸孔(4121)內,中部轉動地支承在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上,而右端轉動地支承在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上,在盤轂管軸(47)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對應于大傳動輪(48)的右側與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的左側之間的位置圍繞盤轂管軸(47)的圓周方向擴設有一管軸法蘭(471),該管軸法蘭(471)與所述盤轂法蘭盤(412)固定,大傳動輪(48)在對應于管軸法蘭(471)的左側的位置固定在盤轂管軸(47)的左端并且該大傳動輪(48)同樣與盤轂法蘭盤(412)固定連接,所述電纜盤驅動機構(5)與該大傳動輪(48)傳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電纜盤盤轂(41)朝向所述電纜盤左盤輞(42)的一側的表面至電纜盤左盤輞(42)背對所述左盤輞輻條(421)的一側的表面之間的距離構成為所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深度;自電纜盤盤轂(41)朝向所述電纜盤右盤輞(43)的一側的表面至電纜盤右盤輞(43)背對所述右盤輞輻條(431)的一側的表面之間的距離構成為所述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深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深度為所要卷繞的第一接岸電纜(50)的直徑乘以卷繞的總圈數之和;所述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深度為所要卷繞的第二接岸電纜(60)的直徑乘以卷繞的總圈數之和。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寬度是與所述第一接岸電纜(50)的直徑相適應的,所述的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寬度是與所述第二接岸電纜(60)的直徑相適應的。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岸電纜(50)以及第二接岸電纜(60)的直徑以及長度是相同的;所述第一電纜容納槽腔(49a)的寬度以及深度是與第二電纜容納槽腔(49b)的寬度以及深度相同的。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架(II)上并且位于機架(11)的上部固定有一機架左梁(111)和一機架右梁(112),在該機架左梁(111)與機架右梁(112)之間固定有一機架平臺(113),所述的第一管軸支承軸承座(45)以及第二管軸支承軸承座(46)固定在機架平臺(113)的后端,而所述的電纜盤驅動機構(5)設置在機架平臺(113)的前端。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纜盤驅動機構(5)包括電纜盤驅動電機(51)、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小傳動輪(53)和傳動帶(54),電纜盤驅動電機(51)與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傳動配合并且由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連同電纜盤驅動電機(51)固定在所述機架平臺(113)的前端,小傳動輪(53)固定在電纜盤驅動減速箱(52)的電纜盤驅動減速箱輸出軸(521)上,傳動帶(54)的一端套置在小傳動輪(53)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的大傳動輪(48)上。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棍盤驅動電機(51)為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傳動輪(53)以及大傳動輪(48)為鏈輪或皮帶輪,所述的傳動帶(54)為傳動鏈條或傳動皮帶。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接岸電纜卷車的電纜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盤盤轂(41)構成有一電纜盤盤轂腔(413),該電纜盤盤轂腔(413)具有一腔口(4133),并且在該電纜盤盤轂腔(413)的腔壁上開設有一第一接岸電纜讓位孔(4131)和一第二接岸電纜讓位孔(4132),在所述的盤轂管軸(47)的長度方向的中央構成有與電纜盤盤轂腔(413)相通的管軸腔(472),該管軸腔(472)自盤轂管軸(47)的一端貫通至另一端。
【文檔編號】B65H75/34GK106006236SQ201610517042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4日
【發明人】俞仲良, 范芹芹, 王劍
【申請人】常熟市中源電力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