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用于提高對通信電纜進行搶修作業時的工作效率。在車體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軌道,在軌道之間滑動安裝側車板,在側車板與車體之間設有驅動側車板上下移動的側車板驅動機構;在車體后側設有新電纜總成,它主要包括支撐臂、上導輪和下導輪,在兩支撐臂的上部之間設有新電纜架,在兩支撐臂的下部之間設有兩輪軸,在上方輪軸上設有上導輪,在下方的輪軸上設有下導輪,新電纜從上、下導輪之間被抽出;在車體的左側或車體的右側設有舊電纜回收總成,舊電纜總成用于卷繞回收舊電纜,在車體后側設有剪斷總成,以實現對電纜的截取。本發明可大大減輕工人的體力勞動。
【專利說明】
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力搶修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力線路的維護作業中,通信電纜的維護是十分重要的作業。現有對通信電纜的維護以及通信電纜的搶修,一般是通過人直接攀爬的方式攀爬至高處后進行通信電纜的搶修作業。在該過程中,需要人工進行電纜的截取、電器元件的替換以及電纜的回收等作業。上述方式下,通信電纜的搶修作業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用于提高對通信電纜進行搶修作業時的工作效率。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包括車體,其特征是,還包括側車板總成、新電纜總成、電纜回收總成和剪斷總成,
[0005]在所述車體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對軌道,在成對的兩軌道之間滑動安裝有側車板,在所述側車板與車體之間設有驅動側車板上下移動的側車板驅動機構;所述側車板和側車板驅動機構構成了側車板總成;
[0006]在車體的后側設有新電纜總成,所述新電纜總成主要包括支撐臂、新電纜架、上導輪和下導輪,所述支撐臂為相對設置的一對,在兩支撐臂的上部之間設有新電纜架,在兩支撐臂的下部之間設有上下設置的兩個輪軸,在上方的輪軸上設有上導輪,在下方的輪軸上設有下導輪,新電纜從上、下導輪之間被抽出,且新電纜與上、下導輪同步動作,在下方的輪軸上還設有計數輪,在其中一個支撐臂上設有與計數輪相對應的計數器;
[0007]在所述車體的左側或車體的右側設有電纜回收總成,所述電纜回收總成主要包括固定支架、活動支架、平移油缸和捋線機構,所述固定機架固定在車體頂部,所述活動支架滑動安裝在車體頂部,在所述活動支架與車體之間設有平移油缸,在所述固定支架的頂部設有固定軸,在所述活動支架的頂部設有位于固定軸延長線上的活動軸,所述固定軸與活動軸配合作用夾持電纜架;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捋線機構,所述捋線機構包括上橫桿、捋線架、捋線器、第一推拉彈簧和第二推拉彈簧,所述上橫桿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在所述上橫桿的頂部滑動安裝有底座,在所述底座的左側與上橫桿之間設有第一推拉彈簧,在所述底座的右側與上橫桿之間設有第二推拉彈簧,在所述底座的頂部轉動安裝有捋線架,所述捋線架在水平面內做360度轉動,在所述捋線架的頂部設有圓環板,在所述圓環板上可拆卸的安裝有圓環形的捋線器,在所述捋線器的內側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設置的滾珠;
[0008]在所述車體的后側設有剪斷總成,所述剪斷總成主要包括進給油缸、安裝板、剪斷電機、豎板、轉輪、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剪子,所述進給油缸固定在車體上,在所述進給油缸的活塞桿上垂直固定有安裝板,在所述安裝板上固定有剪斷電機,在所述剪斷電機的輸出端固定有轉輪,在所述安裝板上固定有豎板,在所述豎板上通過鉸接軸鉸接安裝有剪子,且剪子的兩刀片通過該鉸接軸鉸接連接,在剪子的第一手柄與轉輪之間設有第一連桿,在剪子的第二手柄與轉輪之間設有第二連桿,第一連桿與轉輪的鉸接點和第二連桿與轉輪的鉸接點的連線經過轉輪的圓心。
[0009]進一步地,所述側車板驅動機構包括車板油缸和法蘭盤,在所述側車板滑道中設有一對豎向放置的車板油缸,在車板油缸的活塞桿上固定有法蘭盤,所述法蘭盤固定在側車板底部的避讓槽中。
[0010]進一步地,所述法蘭盤與側車板通過螺栓連接。
[0011]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分別設有凹槽,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安裝在第一手柄的凹槽中,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安裝在第二手柄的凹槽中。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通過新電纜總成實現新電纜架在車體與地面之間的轉移,通過側車板總成實現側車板的升降,以方便電纜的回收;通過電纜回收總成實現對電纜的纏繞回收,且捋線機構的設置可以對電纜起到捋順的作用;通過剪斷總成實現對新電纜的剪斷,以方便電纜的取用。本發明自動化程度高、機械性能好,可大大減輕工人的體力勞動。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不意圖;
[0014]圖2為側車板的安裝示意圖;
[0015]圖3為側車板的驅動示意圖;
[0016]圖4為側車板下降時的示意圖;
[0017]圖5為側車板隱藏后車體的示意圖;
[0018]圖6為新電纜總成的示意圖;
[0019]圖7為電纜回收總成的示意圖;
[0020]圖8為持線機構的不意圖;
[0021]圖9為捋線架的示意圖;
[0022]圖10為捋線器的示意圖;
[0023]圖11為電纜穿過捋線器時的示意圖;
[0024]圖12為剪斷總成的示意圖;
[0025]圖13為剪斷電纜時的示意圖;
[0026]圖中:I車體,11軌道,12側車板滑道;
[0027]2側車板總成,21側車板,211避讓槽,22車板油缸,23法蘭盤;
[0028]3新電纜總成,31支撐臂,32上導輪,33下導輪,34輪軸;
[0029]4電纜回收總成,41固定支架,411固定軸,42活動支架,421活動軸,422滑塊,43加強筋,44平移油缸,44IU形板,45上橫桿,451長槽,46捋線架,461圓環板,462螺紋孔,463凸起,464軸承,471第一推拉彈簧,472第二推拉彈簧,48捋線器,481螺栓,482滾珠,49底座;
[0030]5新電纜架;
[0031 ] 6剪斷總成,61進給油缸,62安裝板,63豎板,64剪子,641第一手柄,642第二手柄,643凹槽,65剪斷電機,66轉輪,671第一連桿,672第二連桿;
[0032] 7電纜架;
[0033]8電纜,81拉直;
[0034]9 鉸接。
【具體實施方式】
[0035]如圖1至圖13所示,本發明主要包括車體1、側車板總成2、新電纜總成3、電纜回收總成4和剪斷總成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0036]如圖1所示,車體I為本發明的基體,在車體的前后兩側分別設有軌道11,軌道豎向放置且車體前側和后側的軌道分別為兩個。在車體左側的兩軌道之間以及車體右側的兩軌道之間分別設有側車板總成2。
[0037]側車板總成:
[0038]如圖2至圖4所示,側車板總成2主要包括側車板21、車板油缸22和法蘭盤23,在車體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側車板滑道12,側車板滑道的形狀與側車板的形狀相同,側車板滑動安裝在側車板滑道中,側車板的兩端分別與軌道滑動連接。在側車板的底部設有一對避讓槽211,兩避讓槽左右設置,在側車板滑道中設有一對豎向放置的車板油缸22,車板油缸的缸筒固定在車體上,在車板油缸的活塞桿自由端固定有法蘭盤23,法蘭盤固定在避讓槽的槽壁上。如圖4所示,當車板油缸活塞桿縮回時,側車板完全“隱藏”于側車板滑道中;當車板油缸活塞桿完全伸出時,側車板的頂部與軌道的頂部平齊。車板油缸和法蘭盤構成了側車板驅動機構。為方便安裝,側車板與法蘭盤通過螺栓連接。
[0039]在車體的后側設有新電纜總成3,操作者可取用新電纜總成上的新電纜。
[0040]新電纜總成3:
[0041]如圖5、圖6所示,新電纜總成3主要包括支撐臂31、新電纜架5、上導輪32、下導輪33和輪軸34,支撐臂為相對設置的兩個并固定在車體上,在兩支撐臂的上部之間設有新電纜架5,在兩支撐臂之間設有上下設置的一對輪軸34,在上方的輪軸上設有上導輪32,在下方的輪軸上設有下導輪33,新電纜從上、下導輪之間抽出。當抽動新電纜時,上、下導輪與新電纜同步動作。在下方的輪軸上設有計數輪631,在支撐臂上設有計數器651,通過計數器記錄計數輪穿過的圈數,進而測量新電纜被抽出的長度。在支撐臂與車體之間設有加強筋43,以保證結構強度。
[0042]在車體的左右兩側或者車體左右兩側中的其中一側設有電纜回收總成4。
[0043]電纜回收總成:
[0044]如圖7至圖10所示,電纜回收總成主要包括固定支架41、固定軸411、活動支架42、活動軸421、平移油缸44和捋線機構,在車體的頂部固定有固定支架41,在固定支架的頂部固定有位于水平面內的固定軸411;在固定支架的前側設有活動支架42,在活動支架的底部設有滑塊422,滑塊與車體滑動連接,在活動支架的頂部固定有位于固定軸延長線上的活動軸421,固定軸與活動軸配合作用實現對電纜架7的夾持固定。在固定支架與活動支架之間設有平移油缸44,在平移油缸的活塞桿自由端設有U形板441,U形板與滑塊鉸接,通過平移油缸實現對活動支架及滑塊的驅動。為增加結構強度,在固定、活動支架上分別設有加強筋43,在固定支架上設有捋線機構。捋線機構主要包括上橫桿45、捋線架46和捋線器48,上橫桿為一字形的金屬桿,在上橫桿的頂部設有長槽451,在長槽中滑動安裝有底座49,如圖9所示,在底座上設有圓孔,在圓孔中固定有軸承464,在底座的上方設有捋線架46,捋線架的實質為矩形的金屬板或塑料板,在捋線架的底部設有凸起463,凸起固定安裝在軸承的內圈中,如圖8所示,在底座的左側設有第一推拉彈簧471,第一推拉彈簧的左端固定在長槽的側壁上,第一推拉彈簧的右端與底座固連,在底座的右側設有第二推拉彈簧472,第二推拉彈簧的右端固定在長槽的側壁上,第一推拉彈簧的左端與底座固連。自然狀態時,在第一、第二推拉彈簧的作用下,底座置于上橫桿的中部。如圖9所示,在捋線架的頂部設有圓環形的圓環板461,在圓環板上設有沿周向均勻設置的螺紋孔462。如圖10所示,捋線器48為圓環形的金屬件,在捋線器上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設置的螺栓481,在捋線器的內腔中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設置的滾珠482,且滾珠的一部分穿過捋線器的內壁后置于捋線器的外部,滾珠可在捋線器上做360度滾動。使用時,如圖11所示,將待回收的電纜的一端穿過捋線器后固定在電纜架7上,然后驅動電纜架轉動,即可將電纜纏繞在電纜架上。電纜8以螺旋的形式在電纜架上一層一層的纏繞,捋線器的滑動安裝方式,可以適應電纜的纏繞;且捋線器的設置,可以將電纜捋順拉直81;滾珠的設置,與電纜接觸光滑,又可以防止電纜受損,保證電纜順利通過捋線器。
[0045]為便于對新電纜進行截取,在車體的后側設有截斷總成6。
[0046]截斷總成:
[0047]如圖12至圖13所示,剪斷總成主要包括進給油缸61、安裝板62、剪斷電機65、轉輪66、第一連桿671、第二連桿672和剪子64,進給油缸61與車體垂直固定連接,在進給油缸的活塞桿上固定有安裝板62,在安裝板上固定有剪斷電機65,在剪斷電機輸出端固定有轉輪66。在安裝板上固定有豎板63,在豎板的上端通過鉸接軸鉸接9安裝有剪子64,剪子的兩刀片也通過該鉸接軸鉸接連接,在剪子的第一手柄641和第二手柄642上分別設有凹槽643,在轉輪上鉸接安裝有兩個連桿,分別為第一連桿671和第二連桿672,第一連桿與轉輪的鉸接點、第二連桿與轉輪的鉸接點以及轉輪的圓心共線設置。第一、第二連桿的一端與轉輪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安裝在第一手柄的凹槽中,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安裝在第二手柄的凹槽中。如圖13所示,驅動剪斷電機工作時,若轉輪順時針轉動,則第一手柄與第二手柄相互遠離,剪子的刀口張開;若轉輪逆時針轉動,則第一、第二手柄相互靠近,剪子的刀口閉合,進而實現對電纜8的剪斷。
【主權項】
1.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包括車體,其特征是,還包括側車板總成、新電纜總成、電纜回收總成和剪斷總成, 在所述車體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對軌道,在成對的兩軌道之間滑動安裝有側車板,在所述側車板與車體之間設有驅動側車板上下移動的側車板驅動機構;所述側車板和側車板驅動機構構成了側車板總成; 在車體的后側設有新電纜總成,所述新電纜總成主要包括支撐臂、新電纜架、上導輪和下導輪,所述支撐臂為相對設置的一對,在兩支撐臂的上部之間設有新電纜架,在兩支撐臂的下部之間設有上下設置的兩個輪軸,在上方的輪軸上設有上導輪,在下方的輪軸上設有下導輪,新電纜從上、下導輪之間被抽出,且新電纜與上、下導輪同步動作,在下方的輪軸上還設有計數輪,在其中一個支撐臂上設有與計數輪相對應的計數器; 在所述車體的左側或車體的右側設有電纜回收總成,所述電纜回收總成主要包括固定支架、活動支架、平移油缸和捋線機構,所述固定機架固定在車體頂部,所述活動支架滑動安裝在車體頂部,在所述活動支架與車體之間設有平移油缸,在所述固定支架的頂部設有固定軸,在所述活動支架的頂部設有位于固定軸延長線上的活動軸,所述固定軸與活動軸配合作用夾持電纜架;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捋線機構,所述捋線機構包括上橫桿、捋線架、捋線器、第一推拉彈簧和第二推拉彈簧,所述上橫桿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在所述上橫桿的頂部滑動安裝有底座,在所述底座的左側與上橫桿之間設有第一推拉彈簧,在所述底座的右側與上橫桿之間設有第二推拉彈簧,在所述底座的頂部轉動安裝有捋線架,所述捋線架在水平面內做360度轉動,在所述捋線架的頂部設有圓環板,在所述圓環板上可拆卸的安裝有圓環形的捋線器,在所述捋線器的內側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設置的滾珠; 在所述車體的后側設有剪斷總成,所述剪斷總成主要包括進給油缸、安裝板、剪斷電機、豎板、轉輪、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剪子,所述進給油缸固定在車體上,在所述進給油缸的活塞桿上垂直固定有安裝板,在所述安裝板上固定有剪斷電機,在所述剪斷電機的輸出端固定有轉輪,在所述安裝板上固定有豎板,在所述豎板上通過鉸接軸鉸接安裝有剪子,且剪子的兩刀片通過該鉸接軸鉸接連接,在剪子的第一手柄與轉輪之間設有第一連桿,在剪子的第二手柄與轉輪之間設有第二連桿,第一連桿與轉輪的鉸接點和第二連桿與轉輪的鉸接點的連線經過轉輪的圓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其特征是,所述側車板驅動機構包括車板油缸和法蘭盤,在所述側車板滑道中設有一對豎向放置的車板油缸,在車板油缸的活塞桿上固定有法蘭盤,所述法蘭盤固定在側車板底部的避讓槽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其特征是,所述法蘭盤與側車板通過螺栓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纜搶修維護車,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分別設有凹槽,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安裝在第一手柄的凹槽中,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安裝在第二手柄的凹槽中。
【文檔編號】B65H75/42GK105967001SQ201610424725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發明人】王登賢, 薛炳磊, 宋蘭蘭, 劉小寧, 朱毅, 李勃, 趙鵬飛
【申請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國家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