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筒清洗裝置以及所用的滾筒清洗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清洗膠印機中的各種滾筒及輥子的表面的滾筒清洗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清洗織物以及用于卷繞廢清洗織物的卷取軸組件的結構隨軸的直徑,軸的構形以及圓周的變化而易出毛病,它能便于用于繞在一軸上的所用清洗織物的處理工序的運行。
通常,在采用一清洗織物來清洗膠印機的橡皮布滾筒等的表面的普通滾筒清洗裝置中,清洗織物從一清洗織物供給件被喂入,并被壓在滾筒的外圓周上以便清洗它,其中,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被制成一個卷或者可逆向折疊。此后,當清洗滾筒的表面時,用過的清洗織物被卷繞在一卷取軸上。如圖95所示,采用繞在一芯上的或被扇形折疊的帶狀清洗織物3。為了形成清洗織物輥子,清洗織物3被繞在一卷取軸6上,該卷取軸在其表面上具有許多微小尖頭凸出物6a。例如在日本實用新型公開號Hei5-60843中已揭示了這種卷取軸組件。
當清洗織物從與一滾筒清洗裝置相連的一清洗織物供給件被卷繞在一卷取軸上以便準備清洗時,滾筒清洗裝置必須這樣在工作,即被安裝在一印刷機的滾筒附近。特別是由于電流印刷機被制成很緊湊的,因此只有窄的空間可適用,以便進行上述工序。另外,在正卷繞清洗織物時不移動卷取軸上的清洗織物,卷繞通過滾筒表面以及滾筒清洗裝置之間的小間隙(約3cm)的一寬的清洗織物(例如報紙用約170cm),而圍繞卷取軸不出現松馳部分,并且使清洗織物的緯向側邊對齊是困難的。也就是,當使清洗織物的側邊保持與軸相垂直(保持直角)時把清洗織物繞在卷取軸上是不容易的;如何很好地進行該程序這要取決于操作人員的技能了。
當把繞有用過的清洗織物的卷取軸從滾筒清洗裝置移走時,為了處理織物輥,必須手工退卷清洗織物。由于用過的清洗織物帶有墨,在退卷期間,工人被弄得很臟,并且由于退卷的用過的清洗織物易于被污染且松散,處理起來是困難的。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滾筒清洗裝置,它具有一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以便使一卷取軸從一清洗織物輥子中易于移走。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洗織物,它能精確地且易于被連接到一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上。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廢的清洗織物處理方法,由此,廢的清洗織物能從一卷取軸移走并且以一卷廢的清洗織物的形式被移走。
根據本發明,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通過把清洗織物用的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卷取清洗織物用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一清洗織物壓在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機架支承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用于機械地改變已卷繞在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上的清洗織物與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相接觸的狀態的一機構。
較好的是,該組件具有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直徑的機械結構,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構形的機械結構,或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圓周的機械結構。
由于為卷取軸組件設置了用于機械地改變在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接觸卷繞在其上的清洗織物的某個地方的狀態的一組件,在已卷繞清洗織物后,能減小其直徑。結果,大大地減小了清洗織物作用到卷取軸上的卷繞力。因此,卷取軸能從清洗織物輥筒上易于被移走。
由于用過的清洗織物成卷被去除,與用過的織物必須被退卷以去除的普通情況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減少了圓周及工人的污染。換言之,改善了維護。
當清洗織物卷取軸由許多公開的軸構件構成時,簡化了改變直徑的結構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對于在卷取軸的各個部分之間被插入并且從中被抽出的楔形件結構來說,能易于增加其直徑或減小直徑,并且能穩定地保持增加的直徑。
當為清洗織物卷取軸設置接合裝置時,織物易于繞在卷取軸上,并且以直角穩定地進行卷繞工序。
對于采用一桿件,一槽以及一軸件來接合清洗織物的結構來說,通過從軸構件上移走桿件來改變清洗織物輥子接觸軸構件的外周緣的狀態,所以軸件易于從清洗織物輥上移走。尤其是對于從許多槽中取出桿件的結構來說,比起從單個槽中移走一桿構件的情況所更強地改變織物輥子接觸軸件的狀態,并且移走軸件變得更容易些。對于為單個槽按預定間隔設置許多桿件的結構來說,把在一側端處接合的桿件從軸件上脫開,通過由清洗織物輥子所施加的卷繞力使彼此靠近。結果,減小了軸的圓周并且改變了軸件與織物輥子之間的接觸狀態,所以,軸件的移走是容易的。
當采用橢圓桿件時,在桿件從軸件上脫開之后它被轉動以便減小軸的圓周,所以,能易于移走軸構件。另外,當繞桿件形成一間隙時,當桿件從軸端移走以減小軸的圓周時把桿件移到所述間隙內,以后軸構件易于被移走。
當采用長軸時,于是增加了桿件的長度并且桿件從清洗織物輥子上移走變得更為困難。較好的是,這樣的長軸具有這樣一種結構,即,接合件被設置在槽的中部以便在一側接合桿件的端部,或者是這樣一種結構,即,在槽中把這些桿件連接在一起。由于這種設置以及這種接合件,能采用短的桿件。結果,便于桿件的移走,并且從軸的任何一端易于實現操作。
此外,根據本發明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通過把清洗織物用的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卷取清洗織物用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接合裝置,用于接合在由機架支承的卷取軸的外圍或軸端要被接合的清洗織物的裝置。
由于這樣描述的設置,易于接合卷取軸且相對于卷取軸的轉向有一定強度的一組件被設置在某一預定的端部上,或被設置在能接合清洗織物的地方,所以,易于完成由卷取軸接合清洗織物,且定位精確,并能準確地使織物繞連于卷取軸上。
當設置接合脫開機構時,能避免所用的清洗織物粘到卷取軸上這樣的現象,并且從卷取軸上能易于移走用過的清洗織物輥子。尤其是由于能只由一個機構就能實現接合/脫開作用,這樣,可簡化裝置。
對設置要被接合的清洗織物的裝置的部分,(以防止該部分變形)用低摩擦材料,或用固化劑進行加強,或涂覆或浸漬,可穩定地實現接合/脫開。
使接觸在清洗織物側邊上的卷取軸的外圍和/或卷取軸的外圍的那部分平滑,并且,用過的清洗織物能從卷取軸上被去除并成卷狀被去除。因此,改善了用過的清洗織物的處理。
在為要被接合的清洗織物的構件設置接合裝置的結構中,其中,清洗織物在卷取軸的外圍上,從卷取軸上移走繞有用過的清洗織物的、并被接合的構件,從外側朝中心推動以便減小卷取軸的直徑,并可移走被接合的構件。
另外,根據本發明,滾筒清洗織物被繞成卷或呈扇形折疊,并具有要接合的裝置,以接合在被裝入滾筒清洗裝置內的卷取軸上的接合裝置。
較好的是,與清洗織物相接的清洗織物或連桿具有接觸卷取軸的外表面的平滑部分,并且在織物端部或附近形成一孔,一條縫,一切口,或切削條。
作為另一種方法,一清洗織物固定件被安裝在清洗織物側邊。清洗織物固定件由連接到清洗織物上或連到輔加到清洗織物上的一構件上的一個或多個桿件或條形件構成。另外,設置了通過加工加到清洗織物上的清洗件或一構件來獲得的清洗織物固定件。
通過把要接合清洗織物的裝置與上述的接合裝置相接合,易于把清洗織物繞在卷取軸上,并且可穩定地保持直角。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一清洗的卷取軸的正視圖;圖2A是一軸構件的部件分解正視圖;圖2B是軸構件的部件分解側視圖;圖3是說明由軸構件所得的一直徑的示意圖;圖4是說明軸件固定部分的示意圖;圖5A是沿圖中線A-A剖取的橫截面視圖;圖5B是沿圖1中線B-B剖取的橫截面視圖;圖6是說明當把一清洗織物卷取軸從一清洗織物輥子上移走時的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正視圖;圖8是一軸構件的平面圖;圖9是說明如何把一清洗織物卷取軸從一清洗織物輥子上移走的示意圖;圖10是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的直徑的卷取軸的變型的正視圖;圖11是說明把一清洗織物卷取軸從一清洗織物輥筒上移走的狀態的示意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側正視圖;圖13是圖12中的卷取軸的前平面圖14是一插塞的正視圖;圖15是插塞的平面圖;圖16是插塞的左側視圖;圖17A是沿圖12中線C-C剖取的橫截面圖;圖17B是沿圖12中線D-D剖取的橫截面圖;圖18是說明如何把清洗織物卷取軸從清洗織物輥筒上除去的示意圖;圖19是示出具有一殼形件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一變型的示意圖;圖20是沿圖19中線F-F剖取的橫截面圖;圖21是沿圖19中線G-G剖取的橫截面圖;圖22A和22B是說明如何把清洗織物卷取軸從清洗織物輥子上移走的示意圖;圖23是示出具有殼形件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另一變型的示意圖;圖24是示出具有殼形件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又一變型的示意圖;圖25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橫截面圖;圖26是沿圖25中線H-H剖取的橫截面圖;圖27是說明如何把清洗織物卷取軸從清洗織物輥子上移走的橫截面圖;圖28是圖25中所示的實施例的一個變型的剖視圖;圖29是沿圖28中線I-I剖取的橫截面圖;圖30是說明如何把清洗織物卷取軸從清洗織物輥子上移走的橫截面圖;圖31是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平面圖;圖32是桿件裝置的透視圖;圖33是一軸件的透視圖;圖34是沿圖31中線J-J看的示意圖;圖35是沿圖31中線K-K看的示意圖;圖36是清洗織物定位的說明示意圖;圖37是已完成清洗織物定位的說明示意圖;圖38是說明采用圖31所示的實施例中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示意圖;圖39是沿圖38中線L-L剖取的橫截面圖;圖40是取出一桿件的工序說明示意圖41是通過由清洗織物輥筒所施加的卷繞力使桿件移動的說明示意圖;圖42是說明圖31所示的實施例的一變型的示意圖;圖43A和43B是另一變型的說明示意圖;圖44A和44B是又一變型的說明示意圖;圖45A和45B是再一變型的說明示意圖;圖46A和46B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一部分的側視圖是從軸的一端看的;圖47A和47B是具有方形橫截面的桿件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一部分的側視圖;圖48A和48B是具有橢圓橫截面的桿件的清洗軸的一部分的側視圖;圖49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平面圖;圖50是沿圖49中線M-M看到的示意圖;圖51是被連到圖49中所示的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桿件裝置的透視圖;圖52是連接有桿件裝置的清洗卷取軸組件的平面圖;圖53是圖49中的實施例的一變型的平面圖;圖54是沿圖53中線N-N剖取的剖視圖;圖55是圖49中的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的平面圖;圖56是被連接到圖55中的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桿件的透視圖;圖57是桿件的連接結構的另一實例的側視圖;圖58是沿圖57中線P-P剖取的橫截面圖;圖59A和59B是桿件的連接結構的另一實例的頂視圖和側視圖;圖60是沿圖59B中線Q-Q剖取的剖視圖;圖61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透視圖;圖62是包括清洗織物織物卷取軸的軸接收部分的正視圖;圖63是說明滾筒清洗織物的示意圖;圖64是說明清洗織物固定件的一實例的示意圖;圖65是說明清洗織物固定件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圖66是說明清洗織物固定件的又一實例的示意圖;圖67是說明清洗織物固定件的再一實例的示意圖;圖68是說明清洗織物固定件的再一實列的示意圖69A,69B和69C是說明清洗織物固定件的又一實例的示意圖;圖70A,70B和70C是說明組裝清洗織物卷取軸及清洗織物固定件的示意圖;圖71A,71B和71C是說明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外周邊的結構的一實例的示意圖;圖72A-72D是說明滾筒清洗織物的其它實例的示意圖;圖73是位于清洗織物與卷取軸之間的接合機構的透視圖;圖74A-74F是要被接合的清洗織物部分的各種變型的示意圖;圖75是接合機構的一變型的透視圖;圖76是接合機構的另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77是接合機構的又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78是接合機構的再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79是接合機構的又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80是接合機構的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81是接合機構另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82是接合機構的另一實例的透視圖;圖83是接合機構的又一實例的透視圖;圖84是接合機構的一實例的透視圖;圖85是示出圖84中的接合機構的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86是示出圖84中舉例說明的接合機構的另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87是位于清洗織物與卷取軸之間的脫開機構的側視圖;圖88是脫開工具的透視圖;圖89A,89B及89C是說明脫開工序的示意圖;圖90是舉例說明的接合/脫開機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91是圖9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92是接合/脫開機構的另一實例的透視圖;圖93是圖92中的機構的左側視圖;圖94是接合/脫開機構的一變型的說明性示意圖;圖95是示出普通清洗織物卷取軸的說明性示意圖;以及圖96是滾筒清洗裝置的示意設置的剖視圖。
現在參照附圖將描述本發明的較好實施例。圖96是根據本發明的滾筒清洗裝置的基本結構的橫截面視圖。滾筒清洗裝置作為清洗機構2,它朝向印刷機的滾筒1安裝,該清洗機構2包括用于喂入清洗織物3的一清洗織物供給件4;一清洗織物卷取軸部分5,用于卷繞來自清洗織物供給件4的清洗織物3;以及一滾筒加壓部件,用于把在清洗織物供給件4與清洗織物卷取軸部分5之間處于拉緊的清洗織物3壓在滾筒1的表面上。這些零件由多個側板9支承,這些側板9是構成清洗機構2的機架的各個部分。
如圖96所示,滾筒加壓部件把壓縮空氣供入充氣件7a,當它被充氣時,就把清洗織物壓在滾筒1的表面。接著,滾筒加壓部件把空氣從充氣件7a中釋放出來以便使其排排氣,如虛線7b所表示,這樣就把清洗織物3從滾筒1的表面分開。
清洗織物供給件4采用卷清洗織物3,或扇形折疊的清洗織物3。尤其是,采用具有管芯或桿芯的清洗織物輥子,或采用沒有芯的輥子。清洗織物3由機織或無紡織物,紙或薄膜,或由已進行某種加工的它們當中的一種,或由其它類似材料組成。被加工的清洗織物可以是用液體浸漬的材料或是用液體浸漬而后在真空中封裝的材料。清洗織物3也可以包括用清洗膠體或清洗膏涂覆的材料。
清洗織物卷取軸部分5由一清洗織物卷取軸6以及一恒距卷繞機構(未示出)構成,該恒距卷繞機構把圍繞卷取軸6以恒定距離來纏繞清洗織物3所需的轉力施加到卷取軸6上,用于供給清洗織物供給件4的清洗織物喂入軸8,清洗織物卷取軸6以及恒距卷繞機構都被組裝在側板9內。
根據本發明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許多機構零件以提供一組件用來機械地改變在卷取軸與清洗織物相互接觸的地方的狀態。在以下的說明中,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被稱作“清洗織物卷取軸”。
對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的直徑的結構將作說明,它作為一組件,用于機械地改變在卷取軸接觸其上卷繞有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的地方的狀態。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清洗卷取軸的正視圖。圖2A是一軸件的部件分解正視圖,而圖2B是軸件的部件分解側視圖。在本實施例中,許多分開的軸件,例如兩個或3個軸件被固定在任何一端以便設置一清洗織物卷取軸。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兩個分開的軸件來說明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的直徑的結構,但也可以采用三根分開的軸件。
清洗織物卷取軸6具有兩個分開的半滾筒軸件6A和6B。軸件6A和6B的兩端由被連接到側板9上的軸件固定裝置來固定。如圖2所示,軸件6A和6B具有大致為半圓形橫截面,通過切通一滾筒并且切除具有預定寬度a的部分來獲得所述半圓形橫截面。當軸件的切面彼此相靠時,滾筒的直徑小于直徑D,如圖3所示。在每個軸件6A和6B的任一端形成削減部分6a和6b。
軸件固定部分10包括用于固定每個軸件的一端的第一軸件固定部分10A,以及用于固定每個軸件的另一端的第二軸件固定部分10B。現在將參照圖4來描述用于第一和第二軸件固定部分10A和10B的通用的結構。每個軸件固定部分10A和10B具有用于支承軸件6的兩端的軸端支承部分11以及被裝入一支承件20的插頭13。在軸端支承部分11內設置有一環形凸出部11a以及直楔形凸出部12,其中,軸件6A及6B的削減部6a及6b被插入環形凸出部11a,而直楔形凸出部12具有橫跨由環形凸出部11a形成的環的中心延伸的預定寬度。多角插頭13被設置在軸端支承部分11的背面以便插入軸接收部分20中。在插頭13內形成銷孔14。為圖1中的左軸接收部分20A設置一個用于連接銷26的一操作按鈕21,該按鈕21被插入插頭13內的銷孔14中。在這種情況下,如圖5B所示,形成插入插頭13的一多角插頭接收孔28以用于一右軸接收部分20B。一彈簧27用來把連接銷26嵌入一槽25中。
圖5A和5B是軸接收部分的實例。軸接收部分20A和20B由固定到側板9上的一軸支承件22以及可轉動地連接到軸支承件22上的一轉軸23構成。轉軸23具有連有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一軸聯接器。為了把清洗織物3喂入一恒定距離,通過一臂把軸接收部分20B的轉軸23與用于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一轉動機構(未示出),即用于氣缸的一活塞相連。在軸聯接口24內形成一水平開口槽25,以用于左軸接收部分20A。形成連接銷26以便縮回到與槽25相垂直的一槽內。操作按鈕21被連接到連接銷26的端部。
現在將描述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裝配以及拆卸。首先,為了裝配卷取軸6,軸件6A和6B的兩端都被插入軸件固定部分10A和10B的環形凸出部11a中。這時,如圖1所示,在形成具有預定寬度的間隙g并形成一較大直徑的軸件6A和6B之間插入楔形部分12。在此狀態中,右軸件固定部分10B的插頭13被裝入軸接收部分20b。然后,移動軸件固定部分10A的插頭13的位置,使其靠近軸接收部分20B,并從該側被插入槽25中。隨后,把連接銷插入插頭13的孔14中以便把軸件固定部分10A的插頭13與軸接收部分20B連在一起。
通過從軸接收部分20上移走軸件固定部分10從而除去繞在清洗織物卷取軸6上的用過的清洗織物3。特別是,通過操作按鈕21拔出連接銷26并從軸接收部分20中拆下插頭13。然后,把在另一端的軸件固定部分10的插頭13從軸接收部分20上除去。此后,除去軸件固定部分10,并且楔形部分12從軸件6A和6b間拔出。結果,軸件6A和6B彼此接近,即,它們移至把它們定位在如圖6所示的位置,并且減小了卷取軸6的直徑。接著,當軸組件的端部碰上時,清洗織物卷取軸6突然伸出清洗織物輥筒100,然后通過抓緊其端部可被拉出。用這種方法可以把清洗織物卷取軸6從清洗織物輥子100移走,此后易于去除。
圖7中示出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直徑的結構的另一實施例。圖8是軸件的平面圖,在本實施例中,在相互對置的分開的軸件的表面上設置用于改變直徑的裝置。用于改變直徑的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凹部30,以及凸出部31,在一軸件6A上形成所述凹部30,而在另一軸件6B上形成凸出部31。適當地確定凸出部的形狀及大小以使它們能裝入凹部30中。如圖7所示,當由軸件固定部分10固定軸6的兩端時,可變換凹部30以及凸出部31的位置。由于當移動這些凸出部31時它們接觸對面的軸件6A外面的區域,在軸件6A與6B之間形成一間隙,它等于凸出部31的高度,并且增加了卷取軸6的直徑。用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的方式基本上實現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裝配以及拆卸。僅不同的是沿軸向移動軸件6A和6B從而減小了直徑。當把清洗織物卷取軸6從清洗織物輥筒100上移走時,如圖9中所示,除去軸件固定部分。然后,朝箭頭所示方向移動軸件6A和6b其中之一或兩個,并且把凸出部31插入凹部30中,減小了直徑。此后,抓緊從清洗織物輥子100伸出的軸的端部并且從輥子100中拉出卷取軸6。
圖10中示出了改變涉及軸件之一或兩個沿軸向移動的直徑的結構的變型。該變型提供了用于通過采用具有相互對置的斜面的軸件來改變直徑的裝置。通過以相對中心線呈預定角度縱向切割實芯滾筒來形成具有半圓形橫截面的楔形軸件可獲得改變直徑的裝置。
為了從清洗織物輥子100上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6,如圖11所示,移走軸件固定部分10,并且朝箭頭表示的方向移動軸件6A和6B其中之一或兩個。因為由于沿斜面移動改變了軸件6A和6B的相對位置,所以減小了直徑。然后,抓緊并拉出從清洗織物輥子100伸出的軸的端部。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在軸件6B上整體形成凸出部31,這些凸出部31可分開形成,然后由小螺釘固定到軸件上。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正視圖。圖13是圖12中的卷取軸的左側視圖。清洗織物卷取軸6具有一長實軸部分40以及一半圓形殼型件50,所述的實軸部分40與要被清洗的滾筒的長度相應,而所述的殼型件50幾乎包覆了軸部分40的整個外圍。相對于軸部分40轉動地設置殼型件50。在軸部分40的中心的任何一端形成插頭插孔41。插頭42被插入插頭插孔41內并可沿軸向移動。
如圖14所示,每個插頭42具有裝入軸部分40中的一芯型插入部分42a;一連接部分42b,用于靠近一側板的一軸接收部分;以及位于芯型插入部分42a與連接部分42b之間的一爪部分42c。該爪部分42c靠在軸部分40的端面上。如圖15所示,在芯型插入部分42a內形成一銷孔42d,它沿與使插頭42移動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通過該芯型插頭部分42a。一插頭連接銷43(見圖12)被插入該銷孔42d中,并這樣被固定在其中,以致其兩端都伸出插頭42的芯型插入部分42a的外圍。
如圖12所示,在軸部分40內形成的長通孔44沿其縱向延伸,并且插頭連接銷43的端部向外伸入槽孔44中。受長通孔44及連接銷43相約束,僅沿軸部分40的中心線移動插頭42,并且在插頭42與軸部分40的聯接處沒有活動。一彈簧45被置于芯型插入部分42a與軸部分40之間,并且朝其從軸部分40伸出的方向恒定推動插頭42。在圖12中,示出把插頭向內完全推到軸部分40上,即壓縮了彈簧45。
在插頭42的連接部分42b內是連接孔42e,在軸聯接器24上形成的連接銷被插入連接孔42e中。把連接部分42b可拆卸地固定到軸接收部分的軸聯接器24上以用于側板9。為了把插頭42連接到軸聯接器24上,一或兩個插頭42抵抗由彈簧45所施加的壓力壓向軸部分40內。然后,使軸聯接器24之一與插頭42的連接部分42b對正,并且通過彈簧45所施加的壓力把插頭42裝入軸聯接器24中。然后,把另一插頭42從側面插入另一軸聯接器24的槽25內。隨后,把在軸聯接器24內形成的連接銷26(見圖5)插入插頭連接孔42e中并加以固定。插頭連接部分42b具有多角形狀42f,如圖16切割外表面以形成多角形狀42f,并與軸聯接器24的形狀相應,從而能把卷繞的轉力精確地傳遞到插頭42上,即在插頭連接部分42b與軸聯接器24之間無轉動。
在爪部分42c上相對置形成一對楔形物42g,并沿軸部分40的軸向延伸。如圖14和15所示,把楔形件42g斜削,并在芯型插入部分42a的側面上,與楔形部分42g相鄰形成導向部分42h,從而控制殼型件50的運動。
參照圖13和18將詳細描述殼型件50的結構。殼型件50由兩個半滾筒部分,一殼型件50A及一殼型件50B構成。連接到殼型件50A和50B的外圍上的零件是多孔金屬,其表面被設計成確保織物卷繞,即,在其上形成的易于捕捉清洗織物的許多孔。把殼型件50a和50B與各自的滑銷51相連,并可移動沿軸部分40的縱向在幾處形成的滑銷51。
如圖17A和17b所示,每個滑銷51的一端具有一延伸部51a,在滑銷51的端部設置具有大于延伸部分51a的直徑的頭部51b。與其軸線相垂直形成軸部分40內的滑銷孔40a。在滑銷孔40a的對側,與滑銷孔40a同心形成具有較大直徑的孔40b。通過把滑銷51從孔40b插入滑銷孔40a中把彈簧52設置在頭部51b與芯40之間。壓縮彈簧52,從而滑銷51從軸部分40向外伸出。在此狀態下,用一螺釘53固定殼型件50,從而使殼型件50與滑銷51連成一體。通過彈簧朝軸部分40的外圍推動殼型件50A和50B。
現參見圖12和13描述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裝配與移走。當把插頭42朝方向n從軸部分40向外伸出并且已達到其運動的極限時,把楔形件從殼型件50上拆下來,并且通過彈簧52使殼型件50靠近軸部分40移動(見圖17A和17B)。這時,使縱向上的殼型件50A及50B的邊緣靠近,即減小了直徑。當朝M方向移動插頭42時,即,當把插頭42裝入軸接收部分20時,如圖12所示,楔形件42進入殼型件50A與50B之間。結果,隨著楔形件42g的斜面沿殼型件50a和50b滑動,使殼型件50A和50B抵抗彈簧52的推力向外移動。由于此時殼型件50A和50B的端部處的角沿導向部分42b移動,從而可平滑地改變直徑。
為了把清洗織物卷取軸6從清洗織物輥筒100上拔出,把插頭42從軸接收部分20上除去,并且通過由圖12所示的彈簧45所施加的力把該插頭42從軸部分40向外伸出。當沿把楔形件42g從殼型件50之間拔出的方向移動插頭42時,如圖18所示,朝軸部分40移動強迫分開的殼型件50A和50B,從而減小了直徑。然后,朝圖18中的箭頭表示的方向拉動插頭42,因此把清洗織物卷取軸6從清洗織物輥子100上移走。
圖19是示出具有殼形件的清洗卷取軸6的一變型的示意圖。在本變型中,通過鉸接把兩個分開的殼型件的一側上的邊緣連接起來,而用另一端推壓到織物上。在一殼型件50的兩端,在殼型件50A的邊緣上形成一管狀部分60A,而在殼型件50B的一邊緣上形成一管狀部分60B。然后經這些管狀部分60A和60B插入一直銷61,從而可轉動殼型件50。
把直銷61的一端裝在一銷接收部分62內并由一小螺釘63來固定。如圖20所示,長于軸部分40的一桿形織物夾持器65被夾在殼型件50A和50B的另外的邊緣之間。雖然由于桿形織物夾持器65使殼型件50A和50B之間的間隙有點擴展,該擴展由在插頭42處的一環形凸出部加以限制,同時把清洗織物固定地夾在殼型件50與織物夾持器65之間。如圖21中所示,在插頭42的爪部分42c內形成口部分42i。把織物夾持器65的端部裝入凹口部分42i內以便定位。在本變型中,織物夾持器65作為一楔件以便增加其直徑。而且織物夾持器65還作為用來形成在軸部分40的外圓周殼型件50的內圓周之間的間隙且保持較大直徑的裝置。
當把清洗織物卷取軸6從圖22A中所示的清洗織物輥筒100上移走時,碰撞在一端插頭42的凹口部分42i內暴露的織物夾持器65的端部,從而使織物夾持器65在另一端從插頭42的凹口部分42i向外伸出。然后,拉動伸出的端部以便除去織物夾持器65。如圖22B中所示,殼型件50A和50B向軸部分40內轉動,并且在殼型件50與清洗織物輥子100之間形成一間隙。這樣,把殼型件50從清洗織物輥子100上脫開,從而可把清洗織物卷取軸6從清洗織物輥子100上移走。
現在將要描述由軸件和殼型件構成的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結構。圖23是與圖17中一致的一部分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橫截面視圖。該清洗織物卷取軸6是由具有圖1中所示的一半滾筒形狀的一軸件以及圖12中所示的一殼型件組成的一組件。由于基本結構與第三實施例相同,因此僅描述有特點的部分。
具有一半滾筒形狀的實芯結構的一軸件70在其中心具有一伸出的半圓形軸部分71,并且具有與先前的實施例相同的、被連接到軸部分71的兩端上的插頭。與軸件70相對設置一殼型件72,從而它能覆蓋軸部分71。殼型件72由滑銷73支承,沿軸件70的縱向在許多處設置這些滑銷,并且這些滑銷跨越軸部分71運行,以致它們是可伸縮的。殼型件72相對于軸件70是可移動的。若干彈簧74被設置在軸件70側滑銷73的端部。彈簧74一直作用以便把滑銷73拉入軸件70中。
在軸件70與殼型件72之間插入一楔件以增加其直徑,使殼型件72抵抗彈簧74所施加的力朝外移動。為了從清洗織物輥筒上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拔出楔件,并且彈簧74朝軸件70拉動殼型件72,從而減小了直徑,并且可從清洗織物輥子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在圖24中示出了清洗織物卷取軸,其中,一殼型件的一端通過鉸接與一軸件相連。基本結構與圖19中所示的變型相同。具有一半滾筒形的實芯結構的一軸件70具有在其中心伸出的一半圓形軸部分71。插頭被連接到軸部分71的兩端。一殼型件72被設置在軸件70的對面以便覆蓋軸部分71。通過一鉸接75把殼型件72的一邊緣可轉動地連接到軸件70上。具有桿狀的一楔件76位于殼型件72與軸件70的另外邊緣之間,由此增加了直徑。為了把清洗織物固定到軸上,在楔形件76與軸件70或殼型件72或要被接合的裝置之間夾持清洗織物,以下將要描述用于清洗織物的所述裝置,它被卡在沿軸件70的外圓周的縱向形成的一槽77內。
對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形狀的結構將作說明,它作為用于機械地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與繞在該軸上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狀態的一機構。
圖25中示出帶有上述結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一清洗織物卷取軸6包括一空心圓筒形軸件80,設置在滾筒80內的一充氣件81以及凸出接合件82,相對于滾筒80的外圓周的表面可伸縮地設置這些凸出接合件82。在滾筒80的外圓周中形成許多通孔83。把凸出接合件82經通孔83向外伸出。通過在軸件80的一端供入/排放空氣使充氣件81膨脹/收縮。當充氣件81膨脹時,如圖26所示,伸出接合件82。當充氣件81收縮時,接合件82縮回軸件80內,如圖27所示。
當通過使充氣件81膨脹把凸出接合件82從軸件80向外伸出時,卷繞清洗織物。當要從清洗織物輥筒100上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6時,通過從中排放空氣收縮充氣件81,并且,把從凸出接合件82上脫開清洗織物。這樣,如圖27中所示,在軸件80與清洗織物輥子100之間形成一間隙,從而可易于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6。
在圖28中示出了一變型。在此變型中,一可膨脹/收縮的圓筒形接合件84位于軸件80的外圓周上。把接合件84與一移動件85相連,通過膨脹/收縮充氣件81來移動所述移動件85,移動件85被設置在軸件80的內部。接合件84由彈性材料制成。如圖29中所示,通過伸縮移動件85使接合件84(一部分被切掉)變形,并且增加或減小了直徑。接合件84的外圓周表面是平滑的以確保接合件接合清洗織物。
為了從清洗織物輥筒100上除去清洗織物卷取軸6,通過由此排放空氣收縮空氣件,并且清洗織物與接合件84脫離接合。當在軸件80與清洗織物輥筒100之間形成一間隙時,如圖30所示,可易于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6。
圖31示出了根據又一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圖32是桿件裝置的透視圖,且圖33是一軸件的透視圖。圖34是從圖31中線J-J看的示意圖,而圖35是從圖31中線K-K看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作為用于機械地改變與軸上卷繞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狀態的機構,把兩桿件的端部裝入軸件的端部。在軸件的外圓周內沿軸向形成具有預定寬度的一槽。桿件被裝入軸件內的槽中。為了卷繞清洗織物,形成清洗織物接觸桿件部分外圓周這種狀態。
在圖31中,清洗織物卷取軸6包括一軸件110以及沿軸件110的全長或幾乎全長延伸的桿件111A和111B。在軸件110的外圓周內沿軸向形成一槽112。桿件111A和111B位于槽112內。在軸件110的一端形成接合孔113,并且一端板114被固定到在槽112位置處的另一端上。在與槽的端部相應的位置處,在端板114內形成多個接合孔115,并且把桿件111A和111B的端部111a和111b插入接合孔115中。所以,端板114作為一鉤件用于固定桿件111A和111b的端部111a和111b,而接合孔115作為桿件接合部分。
桿件111A和111B用螺釘固定到一支承板116上。通過整體形成桿件111A和111B以及支承板116來提供一桿件裝置111。當把支承板裝到軸件110上時,桿件111A和111B以其間預定間隔并且平行于抽件110的底部來定位。在一側,在桿件111A和111B的端部形成接合凸出部111a和111b,從而把它們裝入端板114中的接合孔115中。在一支承板116上形成多個接合凸出部117并且它們被插入接合孔113中,這些接合孔113形成于軸件110的端部內。通過把桿件111A和111B的接合凸出部111a和111b插入端板114中的接合孔115中并且通過把在支承板116上的接合凸出部117插入軸件110的端部上的接合孔113中把桿件裝置111連接到軸件110上。
現在說明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使用。首先,從軸件110上移走桿件裝置111,然后,把清洗織物3的前緣(首先繞在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前部分)置于槽112之上,如圖36所示。隨后,如圖37所示,桿件裝置111被連接到軸件110上,從而清洗織物3被夾在槽112的底部與桿件111A和111B之間。當轉動清洗織物卷取軸6時,把清洗織物3卷在清洗織物卷取軸6上,如圖38所示。當卷取清洗織物3時,清洗織物3與部分桿件111A和111B即與槽112的底部相對的部分接觸,如圖39所示。
為了把清洗織物卷取軸6從已卷繞的清洗織物3上取走,如圖40所示,沿軸向拉動桿件裝置111,并且桿件111A和111B的端部與端板114脫離接合。然后,由清洗織物3把圖41中箭頭所表示的力施加到桿件111A和111B上。由于把桿件111A和111B用側邊敞開的結構連接到支承板116上,使桿件的自由端偏轉并且相互靠近,從而減小了其間的距離。當按此方式移動桿件時,減輕了清洗織物3與桿件111A和111B間的接觸,從而可易于拉出桿件111A和111B。當已取出桿件111A和111B時,減小了軸件110與清洗織物3之間的接觸力,以便可易于除去軸件110。
現在描述上述實施例的幾種變型。在第一變型中,在軸件的外圓周形成許多槽,為每條槽設置一桿件裝置。在圖42中的變型中,在一軸件110內形成兩條槽112A和112B。如圖42所示,由于在許多處設置用于機械地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與其軸上繞的清洗織物的接觸狀態的機構,可更容易從清洗織物上除去軸件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第二變型中,為了從清洗織物上容易移走軸件,朝一槽的底部移動這些桿件以減小與清洗織物相接觸的力或形成無接觸狀態。一槽112有如此之深以致于當桿件被連接到軸件上時可在其底部與桿件111A和111B之間形成間隙,如圖43A所示。清洗織物3被夾在桿件111A和111B與槽112的側壁之間。當沿軸向拉出桿件時,桿件與軸件脫離接合,并且如圖43B所示,把桿件111A和111B移至槽12的底部,使桿件與清洗織物3分離。這樣,從軸件處易于拔出桿件111A和111B,并且從清洗織物,可移去軸件。與第二變型同樣的深度來形成第一變型中的槽112A和112B。
在第三變型中,槽具有淺的底部以及深的底部,并且當桿件與軸件脫離接合時,把桿件從淺的底部移到深的底部,這樣易于移走桿件。在圖44中,軸件中的槽112具有淺的底部112a以及深的底部,在卷取清洗織物期間桿111A被固定在淺的底部112a內,所述深的底部與淺的底部112a相鄰,并且當桿件111A要被拉出時加以使用。了拉出桿件111A,使桿件與軸件脫離接合,并且如圖44B所示,把它們移到深底部112b。由于桿件111A與清洗織物分離,能易于除去它們。
第四變型具有的結構是,槽(從該槽要拔出桿件)的一端是淺的,其深度朝另一端增加。當桿件的一端與軸件的端部脫離接合時,使桿件朝槽的底部移動,并且桿件進入相對于清洗結構無接觸的狀態。當隨著桿件接合軸件已卷取清洗織物時,在桿件與軸桿脫離接合之后,朝槽的底部移動桿件,如圖45B所示。因此,桿件與清洗織物分離,以便易于移走清桿件。
現在對這種結構作說明,該結構是,具有多角形或長方形橫截面的桿件與軸件脫離接合,并落入一槽中以進入與清洗織物無接觸的狀態。在圖46A和46B中的變型中,采用矩形橫截面的桿件。如圖46A所示,在與矩形的短邊相符合的桿件的表面平行于槽的底部期間,把桿件裝在軸件中內以便卷繞清洗織物。為了移走桿件,桿件與軸件脫離接合。然后,如圖46B所示,轉動桿件,并與矩形長邊相符合的桿件的一面接觸槽的底部以便把桿件與清洗織物分離,從而易于移去桿件。
同樣,圖47是示出具有方形橫截面實例的桿件之示意圖,而圖48是具有橢圓形橫截面的另一舉例的桿件之示意圖。當采用任何一種桿件時,能獲得與圖46中相同的效果。雖然在這些實施例中,僅使用一個桿件,但也可采用許多桿件。
當要被清洗的滾筒的寬度較大時,相應地增加清洗織物卷取軸的長度。對于在滾筒處整個軸向長度或幾乎整個軸向長度上設置較長的桿件的結構來說,處理具有連接到一支承板上的桿件的桿件裝置是困難的,并且在桿件趨于彎曲,從而降低工作效率。由于彎曲的桿件會卡住清洗織物或軸件,因而除去是困難的,這是特別嚴重的問題。
作為上述問題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另一實施例,其中,一或多個鉤件適用于在一軸件中的槽的中部鉤住桿件的端部,從而可從軸件的兩側移去桿件。在圖49中,軸件110具有被固定到槽112的中部的一鉤件118。如圖50所示,在鉤件118內形成多個孔119,因此,在兩側能鉤住桿件。
桿件111A和111B的末端具有凸出部111a和111b,如圖51所示,把凸出部111a和111b插入鉤件118的119中。孔119作為用于鉤住每個桿件的一端的桿件鉤住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與清洗織物卷取軸的軸向長度一致,軸件由許多桿件部分構成,沿軸向且朝軸的中部設置這些桿件部分。兩個桿件形成一對桿件單元。在圖52中,通過用一支承板116A把一桿件單元111(1)可拆卸地連接到軸件的左側。用一支承板116B把一另桿件單元111(2)連接到軸件的右側。桿件單元111(1)和111(2)在連接單元的端部要被拉出。在本實施例中,在桿件上已形成凸出部111a和111b,在鉤件118內已形成凸出部插入的孔119。然而,可以采用相反的設置。換言之,可在桿件的末端形成孔,并且可在鉤件上形成凸出部。
圖53示出了鉤件的一變型,鉤件在形成槽112的方向的兩側具有斜面120。如圖54所示,鉤件118為梯形橫截面。由于在鉤件118的兩側形成斜面所以當從清潔織物上拆下軸件110時,在清洗織物卡在鉤件的地方可消除故障,并不會松馳或松開比較困難。應當注意的是,與桿件單元的結構相應來選擇鉤件的適當數量。關于桿件的數量及形狀,可采用前面描述的實施例中的規定,并按需進行結合。
圖55示出了在軸件的槽的中部連接桿件的結構的另一變型。在桿件單元111(1)和111(2)被連接到軸件110之前,在桿件的末端在一連接部121處連接桿件111(1)和111(2)。在圖56中,在桿件的一側的端部形成凸出部111a和111b,而在其它的桿件的端部內形成孔111c和111d。為了把各個單元連接到軸件110上,在連接部121處沿縱向移動這些桿件,并且把凸出部插入孔中,加以固定。
在圖57中的用于連接桿件的結構中,沿與桿件111的縱向垂直的方向把這些桿件111連在一起。要被連接的桿件的末端具有沿縱向相互平行的表面。在桿件一側的表面上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而在與它們相對的其它桿件的表面上形成接合部。為了把各個單元連接到軸件上,采用接合部分來接合要被接合的這些部分,以便連接桿件對。
在圖58中,在桿件111的末端處形成尺寸幾乎與半個直徑相同的一切割部。切割部內表面作為凹部111e,該凹部111e為要被接合的一個部分,以及在另一桿件111上作為一接合部形成凸出部111f。凹部111e與凸出部111f接合,從而把桿件連接在一起。這種連接結構不限于示意圖中所示的結構,而且可以應用各種其它的連接技術。
在圖59A和59B中的桿件的連接結構中,在桿件的末端分別形成一連接部121以便連接它們。如圖60所示,把具有要被接合的部分130a的連接件130連接到桿件111的末端。為了設置鉤131a而具有接合部分的連接件131形成于另一桿件111的末端。這些鉤部131a接合要被接合的部分130a以便連接這些桿件。
當具有要被接合的部分的連接件以及具有接合部的連接件中的一個或兩個由彈性材料制成時或當棘輪運動機構被用于要被接合的部分或接合部時,當把這些桿件連接在一起時固定部分131a和130a的接合。雖然在該變型中要被接合的部分設置為一槽,可作為凹部或作為凸出部來設置。在這種情況下,接合部131a的鉤應當具有與凹部或凸出部相符合的形狀。
頊在對采用多角橫截面的軸件的結構作說明,一桿件至少位于一角處。圖61示出了桿件位于方形橫截面的軸件的一角處的結構。通過沿全長切去軸件的一角部分來形成部分122。在切割的部分中一端板114與支承板116相互對置。把端板114固定到一軸端以便沿軸的縱向固定桿件111A的一邊。連接有桿件111A的一支承板116被可拆卸地設置在軸的另一端。在把桿件111A連接到軸件110上期間,在軸件的切割面122與桿件111A之間形成一間隙。
為了從清洗織物上移去桿件,當拉動支承板116以致桿件111A的一端與端板114脫離接合時,朝切割部122移動桿件。由于桿件111A這樣與清洗織物分離時,可易于移走桿件111A。
雖然在以上實施例中已采用實芯軸件用于清洗織物接收組件,也可采用空心軸件。當一空心軸件例如一管軸用于組件時,該組件輕且易于加工。特別是在圖31中所示的實施例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中,當采用在其外圓周內有一槽的軸件時,可采用覆蓋空心軸件開口的一板來形成一裝置以便接合桿件的一端。結果減少了所需要零件的數量。
現在對具有一組件的滾筒清洗裝置作說明,其中,清洗織物卷取軸由分開的軸件構成,這些分開的軸件被支承在軸接收部分處。圖62示出一滾筒清洗裝置中的清洗織物卷取軸。在本實施列中,形成軸座部分13a和13b用于第一和第二軸件固定部分10a和10B,第一和第二軸件固定部10a和10B構成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的軸件固定部分10。軸座13A和13B被支承在側板9的軸接收部分20處。可轉動地支承軸座部分13A并可沿軸向移動它。可轉動地支承軸座部分13B。通過一彈簧15向第二軸件固定部分10B推進第一軸件固定部分10A。
朝側板9移動軸件固定部分10A以增加軸件固定部分10A與10B間的間隔。軸件6A和6B被設置在軸件固定部分10A與10B之間,并且通過移動軸件固定部分10A被夾在其間。在此狀態下,由于彈簧15帶動軸件固定部分10A,可穩定地把軸件6A和6B固定在軸件固定部分10A與10B之間。為了除去清洗織物,其中,清洗織物已被鉤到軸件上并卷繞在軸件上,朝側板9移動第一軸件固定部分10A同時握著一個清洗織物輥子。首先,軸件6A和6B從第二軸件固定部分10B脫開,然后從第一軸件固定部分10A脫開。在此程序中,由于除去插入在清洗織物輥筒中的軸件6A和6B之間的楔形物12,因而軸件6A和6B相互接近,并且減小了卷取軸6的直徑。所以,把清洗織物與軸件分離并且可從清洗織物輥子上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6。
滾筒清洗織物被用于一種滾筒清洗裝置,該滾筒清洗裝置具有清洗織物固定件被裝入軸件的外圓周中的一組件,一殼型件,或帶有一軸部分的一構件,所有的這些部件構成了清洗織物卷取軸。
在圖63中,清洗織物固定件90被裝入在一接合槽89中,在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外圓周中形成該槽89,并且沿箭頭所示的方向轉動所述固定件90,從而卷繞清洗織物3成一卷。清洗織物固定件90在尾端(圖64)的區域或在清洗織物3的尾端(圖65)處形成卷曲部分102。通過只卷起織物或繞芯卷繞織物來形成該卷曲部分。
在圖66和67中,把清洗織物固定件90做成一桿或條形件103,它被設置在靠近清洗織物3的尾端的地方(或在尾端),并垂直于喂入清洗織物3的方向。較好的是,桿或條形件103由比較軟的材料象紙或布制成。采用長度像織物寬度或比織物寬度更長些的桿或條形件103,或圖68中所示的塊形件104用作條形件103。雖然在本實例中設置一桿或條形件,或一排塊形件,但可采用許多桿或條形件,或許多排塊形件。雖然在清洗織物3上直接形成桿或條形件103,或塊形件104,但可以把一附加構件連接到清洗織物上,從而形成條形件103或塊形件104。
對于另一種結構,如圖69所示,把清洗織物3的尾端(圖69A)或靠近尾端處(圖69B)局部地折疊成風箱的形狀。圖69C中的清洗織物固定件105具有從清洗織物3的一表面伸出的扇形折疊部分。
圖70A,70B及70C中示出用于把清洗織物夾到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一組件以及清洗織物固定件結合體實例。圖70A中的清洗織物卷取軸6具有一接合槽91,該槽91沿軸6的縱向從其中心朝任一端傾斜延伸。在清洗織物3上形成要被裝在接合槽91內的、被提升的清洗織物固定件106。圖70B中的清洗織物卷取軸6具有許多凹形接合部分92,沿軸6的縱向形成所述的接合部分92。在清洗織物3上設置要被裝在凹形接合部分92內的塊形清洗織物固定件107。圖70C中的清洗織物卷取軸6具有長的接合凹部93,沿軸向6的中部形成所述凹部93。在清洗織物3上形成要被裝在接合凹部93內的長塊形清洗織物固定件108。
圖71A,71B及71C示出用于把清洗織物鉤到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結構的一種變型。在該變型中,在清洗織物卷取軸6的外圓周內形成沿軸6的縱向延伸的凸出部和/或凹槽。圖71A所示的鉤住機構具有一凸出線94。圖71B中的鉤住機構具有一對凸出線94和凹線95,它們彼此相鄰。圖71C中的鉤住機構具有在整個圓周上連接且交替地許多凸出線94以及凹部95。
當用于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圓周的組件被用于機械地改變清洗織物卷取軸與繞在軸上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地方的狀態時,如果在軸件的槽的中部設置一鉤件,如圖49或53所示,并且在桿件以及軸件的槽的底部之間夾持并鉤住清洗織物,該鉤件會妨礙鉤住桿件,且不能確保清洗織物的鉤住。在本實施例中,在清洗織物的前邊緣或在其區域內在鉤件的位置形成一開口,長縫等。
圖72A-72D示出了用于鉤住清洗織物的各種過程在清洗織物3(圖72A)的前邊緣附近形成鉤件通過的孔3a;在清洗織物(圖72B)的前邊緣處形成鉤件通過的凹槽3b;在清洗織物(圖72C)的前緣形成一切口3C;以及在清洗織物附近的一部分,設置鉤件的地方形成多個條(圖72D)。
在本實例中,當要從已卷繞的清洗織物上去除軸件時,清洗織物加工部分例如孔或槽會妨礙鉤件并被鉤件鉤住,或鉤件產生的阻力可以阻止軸件平滑地被拉出。因而,較好的是鉤件的兩側具有斜面,如圖53所示。
圖73示出了清洗織物和卷取軸的接合結構。考慮到各種實際條件如清洗織物的拉伸強度以及相對于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外圓周的摩擦,因此,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140例如由厚紙片或合成樹脂片制成并被加到清洗織物3上。對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140可進行表面加工。與上述加工不同,用不同于清洗織物3的一構件(一連接件)來形成織物端側部分140,然后加到織物端側上,在端側部分140上直接進行特殊加工,例如用低摩擦材料或固化劑加強或涂覆或浸漬,以便滿足上述條件。
在這樣制成的前邊緣,在或靠近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設置要被接合的部分。
要被接合的裝置包括端側部分140,在該端側部分140內形成許多接合孔141。在卷取軸6的側面設置用于鉤住接合孔141的裝置。沿卷取軸6的軸向形成一凹部160。沿卷繞清洗織物3的方向在凹部160的表面上布置多個凸出部161,并且它與清洗織物3的接合孔141相應。
卷取軸6具有一軸連接部分162,用清洗裝置2的側板9可轉動地支承軸連接部分162。伸出的軸連接部分162具有多角形狀,如圖73所示。
雖然在本實例中為清洗織物形成六個接合孔并且在卷取軸上形成六個凸出部,可選擇任意數量。當形成許多凸出部及孔時,在開始卷繞時,易于獲得清洗織物相對于卷取軸成直角。
圖74A-74F示出要被接合的清洗織物的部分的幾種變型在清洗織物(圖74A)的端側部分140內形成一單接合孔141;一加強部分(陰影部分)142被設置在清洗織物3的一端側部分140上;以及一接合孔141形成于加強部分142(圖74B)內;形成一環143;以及形成一鉤A144(圖74D);獨立地形成具有一接合孔141的一構件145(圖74E);以及形成一鉤件B146(圖74F)。
圖75示出了清洗織物相對于卷軸軸的接合結構的另一實例。作為要被接合的清洗織物的裝置,設置要被接合的部分,它在清洗織物的端側具有一彎曲部分。把要被接合的部分鉤入一凹部內,沿縱向在卷取軸的外圓周內設置所述凹部。
在圖75中,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140由硬材料制成,例如厚紙。通過彎曲端側部分140的端頭來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147。沿縱向在卷取軸6的外圓周內形成具有槽形狀的凹部163。當清洗織物要被繞在卷取軸6上時,把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140的要被接合的部分裝入卷取軸6的凹部163中。
現在說明上述結構的變型。在圖76中,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通過折疊清洗織物3來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148。把要被接合的部分148裝入具有槽形狀的凹部164,沿縱向在圖6中的卷取軸6的外圓周內形成凹部164。
較好的是,在要被接合的部分148的折疊部分處預先做多個孔3a。在卷取軸6中,形成孔165,凹部164與孔165相連通并且孔165沿軸6的縱向穿通。要被接合的部分148在多個孔3a處被折疊并被裝入凹部164中。在此狀態下,要被接合的末端148向內伸入孔165中,從而確保清洗織物的卷繞。當要從卷取軸6上除去已卷繞的清洗織物時,把在末端具有刀片的一工具(未示出)插入孔165中并在多孔3a處切割要被接合148的部分。
在圖78的結構中,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上形成具有波紋形狀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9。在卷取軸6內形成槽166,它與清洗織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9的波紋形狀相應。在要被接合的波紋部分的根部預先形成多孔3b。當清洗織物3要與卷取軸6相接合時,要被接合的部分149在多孔3b處被折疊并卡緊地裝入槽166之中。通過把要被接合的波紋部分149裝入槽166之中,可同時進行清洗織物相對于卷取軸成直角以及橫向定位。
在圖79中的接合結構中,為了對正要被接合的部分,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處設置一位置作為清洗織物3要被接合的裝置。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裝在一凸起部上。
在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形成要被接合的U形部分150,U形部分150在其前緣開口。一凸起部167從卷取軸6的外圓周凸出。
為了把清洗織物繞在卷取軸上,把凸起部167裝入清洗織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50。當確定清洗織物為直角時,隨其轉動,把清洗織物3繞在卷取軸6上。
在圖80所示的接合結構中,成為獨立構件的要被接合的部分作為清洗織物的要被接合的裝置被連接到清洗織物的端側上。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裝在一凸起部分上。(在卷取軸上形成該凸起部)。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151,并在其中形成孔151a,孔151a沿垂直于清洗織物3的表面的方向開口。一凸起部168被形成在卷取軸6的外圓周上并被裝入要被接合的部分151的孔151a中。
在圖81所示的結構中,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上形成具有球形凸出部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52。在卷取軸6的外圓周內形成球形凹部169。
根據圖80和81的結構,通過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與接合部分接合起來可容易地實現清洗織物相對于卷取軸成直角以及其橫向定位。
在圖82的接合結構中,把要被接合的部分作為清洗織物3的要被接合的裝置連接到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上。卷取軸具有一殼型件,在殼型件上形成許多凸出部。把殼型件上的凸出部裝入清洗織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通過采用圖73所示的結構來說明清洗織物的要被接合的部分。
圖82中的套管件200,殼型件具有一開口部201,該開口部分201不與外圓周相連接。沿縱向在整個開口邊緣形成接合部分202,并向內延伸。在連接部分202上形成凸的接合部分203,在把套管200向連接部分202定位的、卷取軸6的部分內形成凹部160。通過繞套管件200卷繞清洗織物3來減小套管件200的內徑(而套管件200的內徑大于卷取軸6的直徑),并且把套管200緊密地連接到卷取軸6上。
把套管件200裝在卷取軸6上,連接部分202被定位在凹部160處,并且清洗織物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1接合接合部分203。然后,當經套管件200把清洗織物繞在卷取軸上時,由卷繞力來減小套管件200的直徑,因此把套管件200緊密地連接到卷取軸6上。在轉動卷取軸6以卷繞清洗織物期間,由凹部160固定在套管件200的連接部分,從而套管件200不含滑越卷取軸6。
在圖83的接合結構中,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的側邊緣上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作為清洗織物3的、要被接合的裝置。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裝在接合部分上,該接合部分形成在卷取軸的端部。用圖74E的結構來說明清洗織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應當注意的是按預定間隙來形成具有接合孔141的許多獨立的構件145。
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140處形成接合孔141作為要被接合的部分145。在卷取軸6的兩端形成具有凸出部的接合部分161,從而把這些凸出部裝入接合孔141中。
伸出至清洗織物的側邊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5被朝軸端彎曲,從而,這些凸出部可通過要被接合的部分145。
在圖84的接合結構中,把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夾住到卷取軸上并加以固定。
沿縱向在卷曲軸6內形成寬的凹部160A。在凹部160A可轉動地設置一固定件170。一轉軸支承著固定件170的一端,由彈簧等沿箭頭所表示的方向推進該固定件170。根據此設置,沿與箭頭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抗由彈簧等所施加的力移動固定件,并且在凹部160A的一面與固定件170之間形成一間隙。當已插入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時,沿箭頭所示的方向移動固定件170,以夾住清洗織物。
在圖85的接合結構中,通過把端側部分的表面與卷取軸相連來夾持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把例如一平面固定物或一粘附片作為連接器171粘合到卷取軸6的凹部160A的一面上。在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設置一平面固定物作為要被連接的裝置,從而易于粘到粘附片上。圖86所示的結構采用卷取軸6的表面以構成連接器171。
對用于除去繞在卷取軸6上的已用清洗織物的脫離接合機構的實施例將作說明。
圖87中示出清洗織物從卷取軸上脫離接合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在卷取軸上設有一機構用于把清洗織物的要被接合的部分從接合部分上脫離接合。
在形成接合部分161的凹部內形成具有半圓形橫截面的凹部180。把具有圖88中的桿狀的脫離接合工具插入凹部180中。
圖89A示出已繞在卷取軸6上的清洗織物3的狀態。為了從卷取軸6上去除用過的清洗織物,把脫離接合工具181從軸端插入凹部180中。由脫離接合工具180沿圖89B中箭頭所示的方向提起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140,使其與接合部分161脫離接合。在壓下清洗織物3期間,朝箭頭所示方向轉動卷取軸6,并將其拉出。可以把清洗織物3與卷取軸6分離,同時,保持當繞在卷取軸6上時所獲得形狀(圖89C)。此后,去除清洗織物3。
圖90示出脫離接合機構的變型。在凹部設有充氣件182。為了從卷取軸6上去除用過的清洗織物3,供入壓縮空氣以便從虛線(圖91)所示的收縮狀態膨脹充氣件182。所以,提起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140,從而與接合部分161脫離接合。
對這樣一種結構將作說明,在此結構中,只用一種機構來把清洗織物與卷取軸相接合并且與繞在卷取軸上的用過的清洗織物脫離接合并加以除去。
圖92示出了相對于卷取軸接合/脫離接合清洗織物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結構,其中,由夾在卷取軸側的其端側部分來接合清洗織物。另外,通過把固定件從軸上拆下來,改變卷取軸的形狀以實現脫離接合。
沿縱向在卷取軸6內形成一槽(錐形槽)190,在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期間改變槽的寬度。設置一固定件,它帶有一鍵件191,該鍵件191具有與槽190相同的形狀,并被插入槽190中。從槽190除去鍵件191,并且把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插入槽190中。這時,鍵件191的表面與卷取軸6處于同樣高度,從而整體地形成卷繞軸6的一部分表面。為了從卷取軸上去除用過的清洗織物,拆下鍵件以便清洗織物與卷取軸脫離接合。由于拆下鍵件191改變了卷取軸的形狀,因此,從用過的清洗織物3上可易于移走卷取軸。
在本實施例中,在鍵件與卷取軸之間夾持清洗織物3的端側部分。然而,可在任何地方設置清洗織物接合部分,并且鍵件可以只用于松馳清洗織物3的脫離接合作用。
圖94示出了一變型,在卷取軸6的凹部內形成一凹槽部分192。在該凹槽部分192內一棘爪194被固定在一轉軸193上,沿軸向設置所述轉軸193。通過從軸端操作使棘爪194露出和縮回。棘爪194從圖94中的凹槽部分192伸出,從而接合要被接合的部分,在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處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為了脫開接合,朝箭頭所示的方向轉動棘爪194,以便使帶有端側部分的清洗織物脫開接合。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為了在使用過的清洗織物保持繞在卷取軸上所獲得的形狀期間便于除去用過的清洗織物,使卷取軸的外圓周表面平滑,或把聚四氟乙烯樹脂涂在卷取軸的表面,從而減小了卷取軸與清洗織物之間的摩擦。另外,使與卷取軸接觸的清洗織物的端側部分的表面平滑也有效的。例如,用聚四氟乙烯樹脂或蠟涂覆清洗織物3,低摩擦片例如聚四氟乙烯樹脂片用作連接件,或在制造過程中,把低摩擦材料薄膜與清洗織物層壓在一起。
在除去清洗織物的過程中,通過朝與卷繞方向相反的方向只轉動卷取軸把清洗織物與卷取軸分離。然后,抽出卷取軸,從而去除用過的清洗織物卷。尤其就具有把清洗織物與卷取軸脫離接合的裝置的組件來說,工作會是安全的,并且易于清洗織物與卷取軸脫離接合和抽出卷取軸。
權利要求
1.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把在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所述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一機構,用于機械地改變已繞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卷繞的所述清洗織物與所述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相接觸的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機構具有用于改變所述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直徑的機械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機構具有用于改變所述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構形的機械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機構具有用于改變所述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圓周的機械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2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直徑的所述的機械結構包括分開的軸件以及軸件固定裝置,在所述的直徑較大的狀態下,軸件固定裝置以一定間隙把所述軸件固定在其間,從而,在已卷繞所述的清洗織物之后,所述軸件由所述軸件固定裝置脫開,從而減小了所述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2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直徑的所述的機械結構包括分開的軸件,用于改變由所述軸件形成的直徑的軸直徑改變裝置,以及用于固定具有增加的所述直徑的所述軸件固定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直徑改變裝置至少由設置到所述軸件之一上的移動裝置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2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直徑的所述的機械結構包括分開的軸件;一或多個凹部,沿所述軸件的軸向,在相鄰的軸件相互面對的一表面上設置所述凹部;凸出部,在另一表面上與所述的凹部相應;以及軸件固定裝置,用于在所述的凸出部與所述的凹部脫開并且進入與所述的軸件相接觸的狀態下固定具有較大直徑的所述的分開的軸件,并且,其中,在已卷繞所述的清洗織物之后,脫開所述的軸件并沿軸向朝反向移動軸件,把所述的凸出部插入所述的凹部中,從而減小了所述的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2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直徑的所述的機械結構包括分開的軸件;相鄰軸件的相對表面,每個表面朝不同方向傾斜以形成所述的軸;以及軸件固定裝置,用于在所述的分開的軸件相互接觸的狀態下固定具有較大直徑的所述的分開的軸件,并且,其中,在已卷繞所述的清洗織物之后,脫開所述的軸件并沿軸向朝反向移動軸件,從而減小了所述的直徑。
10.根據權利要求2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直徑的所述的機械結構包括具有一軸部的軸件;一殼型件,用于覆蓋所述的軸件;軸直徑改變裝置,用于相對移動所述的軸件以及所述的殼型件,從而增加了所述的直徑,以及殼型件固定裝置,用于當增加所述的直徑時固定所述的殼型件。
11.根據權利要求10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殼型件由分開的構件組成。
12.根據權利要求10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殼型件由分開的構件組成并且包括插入在所述的分開的構件之間的一楔形件。
13.根據權利要求12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楔形件與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整體成形。
14.根據權利要求12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在一軸接收部分處形成所述的楔形件用于支承所述的軸。
15.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把在清洗織物用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一機構,用于機械地改變已繞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卷繞的所述的清洗織物與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相接觸的狀態,以及接合裝置,用于把所述的清洗織物接合到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卷取軸件上。
16.根據權利要求15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接合裝置具有在所述的清洗織物與構件的部分或整個外圓周之間實現摩擦接合的構形,所述的構件包括所述的軸件,殼型件以及軸部。
17.根據權利要求15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接合裝置具有這樣一種結構,其中,所述的清洗織物被夾在所述的軸件之間、所述的殼型件之間、或包括所述的殼型件以及軸部的構件之間。
18.根據權利要求15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接合裝置具有這樣一種結構,其中,清洗織物固定元件沿所述的軸的軸向接合包括所述的軸件,所述的殼型件以及軸部的構件的外表面。
19.根據權利要求15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接合裝置具有在包括所述的軸件,所述的殼型件以及軸部的構件的外表面處形成的凹和/或凸出部。
20.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把在清洗織物用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的清洗織物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分開的軸件以及軸件固定裝置,所述的軸件固定裝置在增加直徑的狀態下固定所述的軸件;以及一插入在所述的分開構件之間的一楔形件,以增加所述的直徑。
21.根據權利要求20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楔形件與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整體成形。
22.根據權利要求20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在一軸接收部分處形成所述的楔形件用于支承所述的軸。
23.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通過把在清洗織物用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一機械結構,用于改變其構形,以便機械地改變與卷繞在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狀態,所述的機械結構由軸件、一凸出接合件、以及一充氣件組成,其中,所述的凸出接合件相對于所述的軸件的外表面是可伸縮的,所述的充氣件使所述的凸出接合件從所述的軸件的外表面往復伸出以及縮進,其中,在所述的充氣件膨脹期間,所述的清洗織物繞在從所述的軸件伸出的所述的凸出接合件上,并且在完成所述的清洗織物的卷繞之后,所述的充氣件收縮,所述的凸出接合件從所述的軸件的所述的外表面縮回,從而使所述的凸出接合件與所述的清洗織物脫離接合。
24.根據權利要求23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通過接收空氣實現所述的充氣件的所述的充氣作用。
25.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通過把在清洗織物用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一機械結構,用于改變其構形,以便機械地改變與卷繞在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狀態,所述的機械結構包括軸件、一相對于所述的軸件的外表面是可伸縮的移動件、一被設置在所述的軸件的外表面上并與所述的移動件相連的凸出接合件、以及一使所述的移動件從所述的軸件的外表面伸出以及縮進充氣件。其中,在所述的充氣件膨脹期間,所述的清洗織物繞在的與所述的軸件分開的所述的凸出接合件上,并且在完成所述的清洗織物的卷繞之后,所述的充氣件收縮,所述的移動件從所述的軸件的所述的外表面縮回,從而使所述的接合件與所述的清洗織物脫離接合。
26.根據權利要求25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接合件由板簧制成。
27.根據權利要求25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通過接收空氣實現所述的充氣件的所述的充氣作用。
28.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通過把在清洗織物用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一機械結構,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圓周,以便機械地改變與卷繞在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上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狀態,所述的機械結構由一軸件以及一桿件組成,沿所述的軸向在所述的軸的外表面中形成預定寬度的一槽,把所述的桿件插入所述的軸件的所述的槽中,因此,在卷繞所述的清洗織物期間,所述的清洗織物接觸一部分外表面,并且桿件的至少一端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的軸件的一端,其中,從所述的軸件中取出所述的桿件,而從所述的已繞的清洗織物上移走所述的軸件。
29.根據權利要求28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在所述的軸的外表面中形成許多條所述的槽,并且把所述的桿件分別可拆卸地裝入所述的槽中。
30.根據權利要求28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這樣接合所述的清洗織物以便被插在所述的桿件與所述的軸件的所述的槽之間。
31.根據權利要求28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桿件包括許多平行的桿件部分,以預定間隔進行排列,并且當從所述的軸件的所述的端部移走所述的桿件時,減小了所述的間隔,并且從所述的清洗織物上移走所述的軸件。
32.根據權利要求28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桿件具有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的橫截面。
33.根據權利要求28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桿件具有橢圓形或多角形的橫截面,并且在從所述的軸件的所述的端部移走所述的桿件,以及通過轉動所述的軸件卷繞所述的清洗織物之后,改變與所述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狀態,并且從所述的清洗織物上移走所述的軸件。
34.根據權利要求28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在被連接到所述的軸件上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的桿件與在所述的軸件內的所述的槽的底部之間形成間隙,并且當從所述的軸件的所述的端部上拆下所述的桿件時,朝所述的間隙移動所述的軸件,從所述的清洗織物上移走所述的軸件。
35.根據權利要求34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間隙的深度從或在從所述的軸件要抽出桿件的、所述的軸的端部的區域到所述的軸的相反端部是較大的。
36.根據權利要求28的滾筒清洗裝置,還包括一鉤件,在所述的軸件中的所述的槽的中部它具有一桿件鉤部,所述的桿件的一端可拆下地接合所述的桿件鉤部,從而把所述的桿件連接到所述的軸件上。
37.根據權利要求36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每個所述的桿件沿所述的軸件的軸向且朝所述的軸的中心帶有許多桿件部分,把在一側上的所述的桿件的端部與所述的鉤件的所述的桿件鉤部可拆地接合,從而,從所述的軸件的兩端拉出所述的桿件。
38.根據權利要求36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形成許多所述鉤件。
39.一滾筒清洗裝置,用于通過把成清洗織物用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的清洗織物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包括一機械結構,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的圓周,以便機械地改變與卷繞在清洗織物卷取軸上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相接觸的狀態,所述的機構結構由一軸件,以及一桿件組成,沿所述的軸向在所述的軸的外表面中形成預定寬度的一槽,把所述的桿件插入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所述的槽中,因此,在卷繞所述的清洗織物期間,所述的清洗織物接觸一部分外表面,并且桿件的至少一端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的軸件的一端,所述的桿件由許多桿件部分組成,把所述的軸件的一端以及所述的桿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的軸件的另一端上,因此,當所述的一對桿件被連接到所述的軸件上時,所述的桿件對相互連接。
40.根據權利要求39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在用于所述的桿件對的所述的連接結構中,把連接件連接到所述的桿件的端部,或兩個所述的桿件的端部,通過所述的連接件與另外的桿件相連。
41.根據權利要求39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在用于所述的桿件對的所述的連接結構中,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設置到一桿件上并且把一接合部設置到另一桿件上,從而,把所述的接合部分連接到要被接合的部分上。
42.根據權利要求41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要被接合的部分是在所述的桿件的末端中形成的孔,并且所述的接合部是一凸出部,通過沿縱向移動所述的桿件把所述的凸出部裝入所述的孔中并與所述的孔相連。
43.滾筒清洗裝置,用于通過把在清洗織物的清洗織物供給元件與用來卷取所述的清洗織物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之間通過的清洗織物壓在所述的滾筒的圓周表面上來清洗滾筒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機架;以及接合裝置,在由所述的機架支承的所述的卷取軸的一軸端或一外表面處接合要被接合的所述清洗織物的裝置。
44.根據權利要求43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在所述的卷取軸的外表面中形成一凹部,而為所述的凹部設置所述的接合裝置。
45.根據權利要求43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卷取軸具有一殼形件,并且為所述的殼形件設置所述的接合裝置。
46.根據權利要求43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所述的接合裝置具有用于脫離所述的接合裝置與要被接合的所述的裝置連接狀態的機構。
47.根據權利要求43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脫離所述的接合裝置與要被接合的所述裝置的連接狀態的機構與所述的接合裝置分開設置。
48.根據權利要求43的滾筒清洗裝置,其中,接觸靠近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所述的卷取軸的所述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的卷取軸的所述的外表面的部分具有滑動性。
49.一滾筒清洗織物,制成卷或成扇形折疊,具有要被接合的裝置,用于接合在滾筒清洗裝置中設置的所述的卷取軸用接合裝置。
50.根據權利要求49的清洗織物,其中,進行加工的一部分所述的清洗織物處設置要被接合的裝置,或與所述的清洗織物相連的一連接件。
51.根據權利要求49的滾筒清洗織物,其中,所述的清洗織物,或于與所述的清洗織物相連的所述的連接件與所述的卷取軸的外表面相接觸的部分具有滑動性。
52.用于滾筒清洗裝置的清洗織物,包括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它具有用于接合從清洗織物供給元件喂入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接合裝置,以及一機械結構,用于機械地改變相對于繞在所述的軸組件上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接觸狀態,所述的接合裝置具有用于在一構件的外表面中接合清洗織物固定元件的結構,所述的構件沿軸的方向包括一軸件,一殼形件或一軸部,并且通過把一個或多個桿或條件連接到所述的清洗織物上,或加到所述清洗織物上的一構件上來提供所述的清洗織物固定元件。
53.用于滾筒清洗裝置的清洗織物,包括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它具有用于接合從清洗織物供給元件喂入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接合裝置,以及一機械結構,用于機械地改變相對于繞在所述的軸組件上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接觸狀態,所述的接合裝置具有用于一構件的外表面中接合清洗織物固定元件的結構,所述的構件沿軸的方向包括一軸件,一殼形件或一軸部,并且通過加工所述的清洗織物或加到所述的清洗織物上的一構件,沿所述的清洗織物的緯向形成所述的清洗織物固定元件。
54.用于滾筒清洗裝置的清洗織物,包括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它卷繞從清洗織物供給元件喂入的所述的清洗織物,并具有一機械結構,用于改變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的表面,以便機械地改變與繞在所述的軸組件上的所述的清洗織物的接觸狀態,所述的機械結構包括一軸件,以及多個桿件,所述的軸件具有預定寬度的槽,并且在卷繞所述的清洗織物期間所述的清洗織物接觸一部分外表面時這些桿件位于所述的卷取軸的所述的槽內,且每個桿件具有至少一端被可拆地連接到所述軸件的端部,首先繞在所述的清洗織物卷取軸組件上的所述的織物的前端具有孔或槽,并被切成或形成條狀。
55.用過的清洗織物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步是從卷取軸上松開與卷取軸的接合裝置相接合并繞在其上的用過的清洗織物;以及第二步在沿軸向抽出所述的卷取軸之后移走呈卷形的所述的用過的清洗織物。
56.根據權利要求55的用過的清洗織物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步是松開所述的卷取軸與所述的用過的清洗織物的連接狀態,在所述的清洗織物的要被接合的裝置與所述的卷取軸的接合裝置之間接合期間卷繞所述的織物。
57.根據權利要求55的用過的清洗織物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步通過驅動一脫開機構來實現所述的第一步驟。
58.根據權利要求55的用過的清洗織物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步通過轉動所述的卷取軸來實現所述的第一步驟。
59.根據權利要求55的用過的清洗織物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步通過驅動一脫開機構以及轉動所述的卷取軸來實現所述的第一步驟。
全文摘要
分開的軸件構成了一清洗織物卷取軸,并且其兩個端部由被連接到一側板上的軸件固定裝置加以固定。軸件固定部分包括支承軸件端部的一軸端支承裝置以及裝到一軸接收部分上的插頭。一楔形部分橫過軸端支承裝置的中心并且直線伸出。當把楔形部分插入軸件之間時,增加了軸的直徑。這時,進行清洗織物的卷繞。為了移走已卷繞的清洗織物,從軸件固定部分上拆下軸件并從軸件上抽出楔形部分,從而,減小了直徑,并且清洗織物與軸件脫離接合。結果,可從清洗織物輥上移走清洗織物卷取軸。
文檔編號B65H75/24GK1168836SQ97110920
公開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1997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1996年3月14日
發明者原瑛, 小柳津秀夫, 磯部茂夫, 后藤孝幸 申請人:日本包德溫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