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起重機變幅機構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的改進,經查閱有關資料未發現與本實用新型特征相同的起重機變幅機構。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無變幅機構。
見《起重吊裝技術》《建筑結構的吊裝》《裝卸機械選擇與配置》《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公告日1985.9.10實用新型專利公報第1卷第1號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由動力配重車。底盤、立柱、推力軸承、橫桿、鋼絲繩等組成,起重機的配重放在地面車輛上,作為動力配重車的地面車輛上裝有卷揚機,一端具有掛鉤的卷揚機上的鋼絲繩跨在橫桿中間及兩端的滑輪上,頂端裝有推力軸承或其他減小摩擦力裝置的立柱安裝在底盤上或直接安放在地面上并與水平面垂直,橫桿在推力軸承上并與立柱垂直,其中點在立柱中軸線上,上述鋼絲繩和滑輪可用鏈條、鏈輪代替,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大型的可用于起重量大、吊幅大、空中移位大的吊裝工作,小型的可作為某些工作場合的裝卸設備,所述起重機結構簡單,自重小、造價低、其缺點是不可變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使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具有變幅能力。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是在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上安裝旋轉平臺,變幅卷揚機和制動器,控制變幅鋼絲繩使兩條等長的起重臂的仰角始終相等,動力配重車在兩條起重臂的同一平面內運動使動力配重車至上方滑輪之間的一段鋼絲繩始終與地面保持垂直。從而達到變幅的目的,為節約動力,降低投資,也可采用小功率調幅卷揚機調整兩條起重臂的仰角,使重物吊運至目標上方附近時,重物處于目標與立柱之間,以制動器控制變幅鋼絲繩以重力為動力將重物放到目標上。
動力配重車可裝有與第一套行走裝置行走方面垂直的第二套行走裝置,平時與地面不接觸,起重機工作過程中需進行變幅時,通過液壓等裝置使第二套行走裝置下降與地面接觸頂起車身,使第一套行走裝置離開地面,變幅時使用第二套行走裝置,第二套行走裝置可以主動也可以被動行走,使用第二套行走裝置簡化了變幅時動力配重車位置的調整過程。“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工作時,動力配重車壓在地面上的力為動力配重車重力與重物重力之差,其值可以很小,所以第二套行走裝置結構強度并不需要很高,可以采用履帶也可采用輪子。動力配重車的運動可以由動力配重車的駕駛員根據目測進行操縱,也可由機械、電氣、電子、光學裝置進行自動控制。
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無變幅機構,為使重物準確地按放在目標上需事先準確地調整起重機的位置,當起重機位置不夠準確或重物上鋼絲繩綁扎點不夠準確時為使重物就位所使用的水平拉繩吃力較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使“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具有變幅能力,能使起重機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態,重物就位時水平拉繩吃力較小,有利于提高吊裝質量。
圖1的圖面說明動力配重車(1)具有兩套行走方向互為垂直的行走裝置,旋轉平臺(2)可主動或被動地沿水平方向轉動,兩條等長的起重臂(3)與旋轉平臺鉸接,調幅卷揚機(4)可使兩條起重臂的仰角作同步變化,制動器(5)對卷揚機卷筒的運動提供摩擦力和制動力,目標(6)是重物予定放置位置中心。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起重機變幅機構可以按裝在大型的“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上。空車時將起重臂或負載滑輪的小車調整至適當位置,重車變幅時以制動器控制變幅,使其以較高效率、較低代價、高質量地完成起重量為幾十噸以上。吊幅大、空中移位大的起重吊裝工作。
權利要求
1.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由動力配重車、底盤、立柱、推力軸承、橫桿組成,動力配重車在地面上運行,車上裝有配重和卷揚機,一端具有掛鉤的卷揚機上的鋼絲繩跨在橫桿中間及兩端的滑輪上,頂端裝有推力軸承的立柱安裝在底盤上并與水平面垂直,橫桿在推力軸承上并與立柱垂直,其中點在立柱中軸線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起重機變幅機構,其特征在于a、動力配重車[1]具有兩套行走裝置。b、立柱頂端裝有旋轉平臺[2]。c、該旋轉平臺[2]上鉸接著兩條等長的起重臂[3]。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機構,其特征是動力配重車〔1〕的兩套行走裝置行走方向互相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機構,其特征是兩條起重臂〔3〕的仰角始終相等。
專利摘要
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不能變幅,一種新型起重機變幅機構是在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上安裝旋轉平臺、變幅卷揚機、制動器、旋轉平臺上鉸接兩條等長的起重臂,動力配重車上安裝兩套行走方向互相垂直的行走裝置,變幅卷揚機、制動器控制起重臂的運動并使兩條起重臂的仰角始終相同,同時動力配重車作相應的運動,從而使重心始終在中垂線上的起重機具備變幅能力。
文檔編號B66C23/82GK85203975SQ85203975
公開日1986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1985年9月17日
發明者曹樹梁 申請人:曹樹梁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