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注出容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體注出容器,其通過使滑動底構件上升并使下落物落下從而可以確認內容物減少,并且對于現有液體注出容器也僅需通過更換部件就能實施。在沿著形成于滑動底構件的上下方向的通孔的軸線而形成的保持部保持下落物,并且,下壓構件在堵塞通孔的狀態下可下降且以液密狀態配置,下壓構件的上端具有與注出泵中的缸體的下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并且下壓構件的下端具有與下落物抵接的抵接部,隨著滑動底構件的上升,所述下壓構件被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按壓而下降,從而將保持于保持部的下落物下壓而解除保持狀態,使下落物下落到形成于滑動底構件與容器主體的底板之間的空間。
【專利說明】
液體注出容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體注出容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已知一種液體注出容器,用作例如液狀或乳狀化妝液等的容器,該液體注出容器在有底筒狀的容器主體的上端開口處安裝噴嘴頭,同時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器身內的上部配置與所述噴嘴頭相連接的缸體,通過所述噴嘴頭和缸體形成注出栗,并且將滑動底構件以能夠上升的方式嵌插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器身內的下部,通過對所述噴嘴頭的按壓操作使內容物從所述噴嘴頭的注出口注出,并隨著注出使所述滑動底構件上升,該內容物由填充于所述容器主體中的所述口部與所述滑動底構件之間的液體所構成。
[0003]所述液體注出容器中,容器主體內會形成與由噴嘴頭的操作而注出的內容物的量相應的負壓,通過使滑動底構件上升來抵消該負壓,但是存在以下問題:例如在容器主體不透明以防止內容物受到紫外線等照射的情況下,或者容器主體雖是透明的但視力有障礙的情況下,無法確認因使用而上升的滑動底構件的位置,即無法確認內容物的余量,并且無法發現滑動底構件上升到上限而內容物沒有余量的情形。
[0004]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日本特開2002-320886號公報中提出了一種液體注出容器,預先在滑動底構件的下方附設例如球那樣的下落物,當滑動底構件達到上限而壓接到注出栗的缸體下端面時,通過使所述滑動底構件彈性變形從而使所述下落物脫離并下落到形成于滑動底構件與容器主體底板之間的空間,從而以聲音來通知內容物已用盡。
[0005]然而,如前所述,所述公報中提出的液體注出容器為內容物用盡時使下落物落下的結構,在已無內容物的時候是可以知曉的,但內容物減少而達到規定余量時是無法知曉的,存在無法得知何時需要新的容器以預先做好更換容器準備的問題。
[0006]日本特開2007-61753號公報中提出了用于解決這種問題的液體注出容器。
[0007]該公報中提出的液體注出容器具有以下結構:如圖12所示,向構成注出栗Ia的缸體Ila的外周安裝下壓構件4a,該下壓構件4a具備內周可滑動自如地嵌合的有底卡合筒2a和在卡合筒2a的底壁垂下而成的壓桿3a,并且在滑動底板5a的下部設置有底部7a,該底部7a的上部液密性地插入有壓桿3a并且內部液密性地保持有下落物6a;如圖13所示,當滑動底板5a到達規定的上升位置時,下壓構件4a的壓桿3a使滑動底板5a的底部內的下落物6a落下,其中,當所述滑動底板5a到達規定的上升位置時,下落物6a落下,與底板8a或容器主體9a的器身周壁的內表面碰撞,發出聲音,由此來通知內容液體的余量變成規定的量,并且,進一步使內容物注出從而使滑動底板5a上升到上限,由此內容物余量變無。
[0008]此外,該公報提出的液體注出容器通過改變壓桿3a的長度或缸體Ila的下表面與下壓構件4a底壁之間的間隔,可以調整所要確認的余量。
[0009]該公報提出的液體注出容器在內容物余量不多時可以通過聲音來確認,并且,該通知不是通知已完全沒有內容物,而是通知余量不多,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據該通知來準備新廣品。
[0010]然而,該公報中提出的液體注出容器向缸體Ila的外周安裝具備內周可滑動自如地嵌合的有底卡合筒2a和在卡合筒2a的底壁垂下而成的壓桿3a的下壓構件4a,諸如此類結構致使其結構復雜,部件數量很多,并且下壓構件4a的壓桿3a為以液密狀態嵌插到滑動底板5a的用于保持下落物6a的卡合部1a的結構,需要將兩者可靠地匹配,因而存在需要進行精密的設計,并且組裝作業也很麻煩等問題。
[0011]現有技術文獻
[0012]專利文獻
[0013]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20886號公報
[0014]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61753號公報【實用新型內容】
[0015]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與所述現有的液體注出容器同樣地在內容物用完前通過使滑動底構件上升而使下落物落下,來確認內容物變少而達到規定的余量,同時能夠預先尋求新商品以做更換準備,而且部件數量也少,組裝也很容易,特別是,針對現有的不具有下落物的液體注出容器,主要僅通過更換滑動底構件即可實施本實用新型。
[0016]為解決所述問題而提出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液體注出容器,其中,在有底筒狀的容器主體的上端開口的口部安裝噴嘴頭,并將連接于所述噴嘴頭的柱塞嵌插于配置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器身內的上部的缸體而形成注出栗,并且滑動底構件以能夠上升的方式嵌插于所述容器主體的器身內的下部,通過對所述噴嘴頭的按壓操作,使由填充于所述容器主體中的所述口部與所述滑動底構件之間的液體所構成的內容物從所述噴嘴頭的注出口注出,并通過使所述滑動底構件上升來消除隨著注出而產生的、因內容物注出使容積減少而導致的負壓,所述液體注出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沿著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的通孔的軸線而形成的保持部保持下落物,并且,下壓構件在堵塞所述通孔的狀態下能夠下降并以液密狀態被配置,所述下壓構件的上端具有與所述注出栗中的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并且所述下壓構件的下端具有與所述下落物抵接的抵接部,隨著所述滑動底構件的上升,所述下壓構件被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按壓而下降,從而將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下落物下壓而解除保持狀態,使所述下落物下落到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與所述容器主體的底板之間的空間。
[0017]此外,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下壓構件使所述下落物落下后,能夠進一步在所述通孔內下降,從而所述滑動底構件能夠上升,所述下落物落下后也能注出所殘留的規定量的內容物,由此可以確認內容物的余量達到規定的量,然后進一步注出內容物使滑動底部構件上升到上限,可以使用到直至內容物沒有余量,因而能夠取得根據內容物余量不多的通知而有充裕的時間來準備下個產品的效果,特別是,所述下壓構件的上端的外徑比所述缸體的下端部的外徑小,所述上端作為與所述注出栗中的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并且,在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并用于設置所述下壓構件的通孔的上表面開口部處形成有擴孔,該擴孔具有能夠供所述缸體的下部插入的口徑,所述下壓構件的上端位置至少位于所述擴孔的底部的上方,使所述下落物落下,并且此后,直到所述缸體的下部與所述擴孔抵接,或直到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所抵接的所述下壓構件的上方抵接部與所述擴孔抵接為止使所述滑動底構件上升,通過這樣的結構可以非常容易地實施。
[0018]此外,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沿著所述通孔的軸線連續形成的多個保持部處分別保持有下落物,通過所述下壓構件使下落物的至少靠下側的下落物落下,通過這樣的結構,在使下側的下落物落下時,通過將下落物液密性地保持于保持部,無需像現有例那樣將所述下壓構件液密性地形成在形成于滑動底構件的通孔,而在進一步使下落物依次落下時,還可以階段性地確認內容物的余量。
[0019]根據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異效果:可以確認內容物減少而達到規定的余量,并且其后仍可注出規定量的內容物,從而可以尋求新容器,預先做好容器更換準備,特別是通過將用于按壓在缸體上從而使保持于滑動底構件的下落物落下的下壓構件設置于滑動底構件,從而既無需改造缸體,部件數量也少,組裝也很容易,特別是針對不具有下落物的現有液體注出容器,主要僅更換滑動底構件即可實施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縱剖面圖。
[0021]圖2(a)為示出圖1所示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圖2(b)為示出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0022]圖3(a)為示出圖1所示實施方式的不同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圖3(b)為示出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0023]圖4(a)、圖4(b)為示出圖1所示實施方式的進一步不同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
[0024]圖5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不同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縱剖面圖。
[0025]圖6為示出圖5所示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
[0026]圖7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不同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縱剖面圖。
[0027]圖8為示出圖7所示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
[0028]圖9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不同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縱剖面圖。
[0029]圖10為示出圖9所示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
[0030]圖11為示出圖9所示實施方式的不同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
[0031]圖12為示出現有例的縱剖面圖。
[0032]圖13為示出圖12所示現有例的使用狀態的縱剖面圖。
[0033]附圖標記說明
[0034]I液體注出容器;2內容物;3容器主體;4注出栗;
[0035]6滑動底構件;7下落物;8下壓構件;31 口部;
[0036]32內周面;41噴嘴頭;42安裝部;43吸入口 ;
[0037]44缸體;45柱塞;46彈簧;47注出口;
[0038]48下部;49下端部;50彈性體;51殼體;
[0039]52蓋;53底板;61外周面;62通孔;
[0040]63狹縫;64保持部;65擴孔;66保持部;
[0041]71上表面;81下方抵接部;82上方抵接部;83閉鎖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0043]圖1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圖,液體注出容器I基本上與現有的液體注出容器同樣地包括:有底圓筒狀的容器主體3、注出栗4、例如用硬質合成樹脂制成的殼體51以及蓋52,其中,所述容器主體3由例如玻璃或硬質合成樹脂所形成,用以填充如乳狀液體化妝品等內容物2,所述注出栗4安裝于將所述容器主體的上端開口而成的口部31,用于注出所述內容物2,所述殼體51以包圍的方式覆蓋所述容器主體3,且形成為不透明以防止填充在所述容器主體3內的內容物2受到紫外線照射,所述蓋52可拆卸地嵌在該殼體51的上端,用于覆蓋所述注出栗4的噴嘴頭41。
[0044]此外,本實施方式為通過共用底板53的殼體51來覆蓋容器主體3的結構,但本實用新型中的容器主體3不一定特別地采用由殼體51覆蓋周圍的雙層結構也可以實現(未圖示)。
[0045]而且,安裝于所述容器主體3的口部31的注出栗4與現有公知的這種液體注出容器所采用的注出栗同樣地包括:與所述容器主體3的口部31螺接的安裝部42、被該安裝部42支撐且在所述容器主體3內的規定深度位置處具有形成在頂端的吸入口43的缸體44、以及可升降地從所述缸體44的上端側插入并且在頂端附設有所述噴嘴頭41的柱塞45,其中,通過抵抗彈簧46的彈力而按下所述噴嘴頭41,從形成于所述缸體44的下端的吸入口 43吸入內容物2,并從形成于所述噴嘴頭41的注出口 47注出內容物2。
[0046]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與這種液體注出容器同樣地所述容器主體3內會變成與通過所述噴嘴頭41的操作而注出的內容物2的量相應的負壓,而在容器主體3的底部設置有用以抵消該負壓而上升的滑動底構件6。
[0047]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滑動底構件6具有在與容器主體3的內周面32緊密接觸的狀態下至少能夠上升的外周面61,并且所述滑動底構件6的底面敞開而在中央沿上下方向形成有通孔62,特別是沿著所述通孔62的軸線形成有半球狀的在開口端具有彈性鎖定部的保持部64,所述彈性鎖定部具有縱向形成的狹縫63,并且球狀的下落物7以能夠解除保持狀態的方式支撐于所述保持部64,所述下落物7例如由金屬或硬質合成樹脂形成,從而在與所述底板53以及容器主體3的內周面32碰撞時發出的碰撞音能夠通過殼體51聽得到,并且下落物7例如由較重的金屬或硬質合成樹脂形成而具有通過所握持的殼體51便能感觸到的硬度和重量。
[0048]而且,所述下落物7的中空筒狀下壓構件8液密性地并且至少能夠下降地嵌插在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6的通孔62,所述下壓構件8的下端具有沿著在所述通孔62內露出的所述下落物7的上表面71形成的環狀的下方抵接部81,并且所述下壓構件8的上端具有與所述注出栗4的缸體44的下端部49抵接的上方抵接部82。
[0049]進一步,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下壓構件8的針對所述注出栗的所述上方抵接部82的外徑比所述缸體44的下端外徑小,并且在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6的用于嵌插并支撐所述下壓構件8的通孔62的上表面開口部處形成有擴孔65,該擴孔65具有能夠供所述缸體44的下部48插入的口徑。
[0050]更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所述下壓構件8的中空部設有閉鎖板83,并且下壓構件8在將所述下方抵接部81處于與下落物7抵接的狀態下具有使形成于上端的上方抵接部82位于所述擴孔65底部的上方的長度。
[0051]具有以上結構的本實施方式與所述現有的這種液體注出容器同樣地通過對注出栗4的噴嘴頭41進行操作,將從形成于缸體44下端的吸入口 43吸入的容器主體3內的內容物2從所述噴嘴頭41的注出口47注出而進行使用,內容物2被注出而產生了多少負壓,滑動底構件6就會在容器主體3內上升多少,從而抵消負壓。
[0052]此時,在所述圖12所示的現有例中,需要在液密狀態下將下落物6a保持于滑動底構件5a,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于滑動底構件6的通孔62被筒狀的下壓構件8液密性地封閉,因此無需將保持在下部的下落物7液密性地保持,保持部64不需要復雜的結構也是本實施方式的特征。
[0053]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當通過所述注出栗4進行內容物2的注出而使內容物2所剩不多時,如圖2所示,滑動底構件6在容器主體3內上升,從而變成下壓構件8的上方抵接部82與缸體44的下端部49抵接的狀態。
[0054]此外,當進一步操作所述噴嘴頭41使內容物2注出時,如圖3所示,滑動底構件4進一步上升,下壓構件8的下方抵接部81使下落物7下降從而使狹縫63打開,下落物7脫離保持部64,掉落到因內容物2注出而變成中空的狀態的、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6與容器主體3的底板53之間的空間。
[0055]因此,當使用者在落下時或在之后的使用時握持液體注出容器I時,下落物7通過與容器主體3的底板53的內壁面以及容器主體3的內周面32碰撞而發出聲音,因此通過該聲音可以確認內容物2所剩不多。另外,此時,所述缸體44的下部48沒有全部嵌插到形成于通孔62上端的擴孔65,尚存間隙,因此使用者能夠進一步操作噴嘴頭41使內容物2注出,隨此注出動作,如圖4所示,滑動底構件6進一步上升,所述缸體44的下部48與所述擴孔65抵接,或者所述缸體44的下部48所抵接的所述下壓構件8的上方抵接部82與所述擴孔65抵接,使所述缸體44的下部48全部嵌插在擴孔65中,阻止滑動底部構件6的進一步上升,使噴嘴頭41無法操作,可以確認已無內容物2,由此,根據落下的所述下落物7的碰撞所產生的聲音來確認內容物2已不多,從而準備新產品,并且通過變得無法使用而得以確認內容物2已用盡進而使用所準備的新產品,由此即使突然沒有內容物也可以無需慌張地安心使用。
[0056]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缸體44的下部48內設置有彈性體50,因而即使一直對噴嘴頭41進行操作,也不會使噴嘴頭41突然無法操作,而起到緩沖,因此不會給按壓的手指帶來沖擊。
[0057]此外,本實施方式中,設想的是容器主體3或殼體51不透明的情況,但在它們由透明體形成從而能夠目測內容物2的余量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目測下落物7的存在來確認內容物2的余量,因此很方便,特別是對于眼睛不好的使用者來說很有效。而且,通過預先對下落物7施加例如熒光色或紅色等醒目的色彩,可以易于確認。另外,本實施方式中,下落物7為球形,但例如圓柱形等其他形狀也一樣可以有效地實施本實用新型。
[0058]圖5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不同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圖,整體結構大致與所述圖1至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相同,不同點在于下壓構件9與下落物7—樣由液密性地保持于保持部66的球體所形成,該保持部66連續形成于在通孔62連續設置的保持部64的上方。
[0059]如圖6所示,本實施方式中,經使用而使內容物2的余量變少時,上側的球狀的下壓構件9被缸體44的下端部49按壓,使下落物7落下,與所述圖1至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相比,可以以更簡單的結構來實施。
[0060]此外,圖7所示的圖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不同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圖,一對下落物7、7液密性地沿上下方向連續地保持于上方保持部66及下方保持部64,隨著使用,如圖8所示,下落物7、7被下壓構件8按壓,使下落物7、7中配置于下方保持部64的下落物7掉下,從而通知內容物2的余量不多的情形。
[0061]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配置于上方保持部66的下落物7向下方保持部64移動而液密性地保持于保持部64,因而即使下壓構件8呈不與通孔62液密性地抵接的形狀也能夠實施。
[0062]進而,圖9所示的圖為示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不同的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圖,一對下落物7、7在上下方向被連續地保持,隨著使用,如圖10和圖11所示,下落物7、7被下壓構件8按壓而依次落下,可以通知下述那樣的更為復雜的余量狀態:例如通過第一個下落物7來通知內容物2的余量不多,當第二個下落物7落下時,通知已無余量等。
【主權項】
1.一種液體注出容器,其中,在有底筒狀的容器主體的上端開口的口部安裝噴嘴頭,并將連接于所述噴嘴頭的柱塞嵌插于配置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器身內的上部的缸體而形成注出栗,并且將滑動底構件以能夠上升的方式嵌插于所述容器主體的器身內的下部,通過對所述噴嘴頭的按壓操作,使由填充于所述容器主體中的所述口部與所述滑動底構件之間的液體所構成的內容物從所述噴嘴頭的注出口注出,并通過使所述滑動底構件上升來消除隨著注出而產生的、因內容物注出使容積減少而導致的負壓,所述液體注出容器的特征在于, 在沿著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的通孔的軸線而形成的保持部保持下落物,并且,下壓構件在堵塞所述通孔的狀態下能夠下降并以液密狀態被配置,所述下壓構件的上端具有與所述注出栗中的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并且所述下壓構件的下端具有與所述下落物抵接的抵接部,隨著所述滑動底構件的上升,所述下壓構件被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按壓而下降,從而將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下落物下壓而解除保持狀態,使所述下落物下落到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與所述容器主體的底板之間的空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注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構件使所述下落物落下后,能夠進一步在所述通孔內下降,從而使所述滑動底構件能夠上升預定的規定高度,所述下落物落下后也能注出所殘留的規定量的內容物。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體注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構件的上端的外徑比所述缸體的下端部的外徑小,所述上端為與所述注出栗中的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并且,在形成于所述滑動底構件且用于配置所述下壓構件的通孔的上表面開口部處形成有擴孔,該擴孔具有能夠供所述缸體的下部插入的口徑,所述下壓構件的上端位置至少位于所述擴孔的底部的上方,使所述下落物落下,并且此后,直到所述缸體的下部與所述擴孔抵接,或直到所述缸體的下端部所抵接的所述下壓構件的上方抵接部與所述擴孔抵接為止使所述滑動底構件上升。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體注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沿著所述通孔的軸線連續形成的多個保持部分別保持有下落物,通過所述下壓構件使下落物的至少靠下側的下落物落下。
【文檔編號】B65D47/34GK205707955SQ20162040672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明人】田原登美雄
【申請人】田原登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