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瓶袋,其包括一瓶套及穿設該瓶套的至少一環帶,該瓶套內部形成容置空間,以及該瓶套包括沿縱向隔開的一手提端及一置入端,該置入端具有連通該容置空間的至少一開口,該環帶繞過該置入端及該開口外圍,藉此提供使用者手提環帶,使環帶貼靠于瓶體的底部與置入端的表面,如此即能防止瓶體脫離各瓶袋,因而本實用新型瓶袋并不需要另外制作底部,可以節省各瓶袋的制造成本,且本實用新型瓶袋結構精簡,而只要改變各布的形狀及搭配布的數量,即可以改變容置空間的數量,進一步達到改變容置的瓶體數量。
【專利說明】瓶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瓶袋,尤指一種可收合成扁平狀而適于堆疊置放,且易于展開裝設瓶體,而適于手提攜行的瓶袋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市售由布料縫制而成的具有保溫效果的酒瓶袋通常會由至少三個保溫布片所構成,詳細地說,通常酒瓶袋會由側邊的至少兩個布片對齊后,將切齊對稱的兩個側邊縫合,并且在兩個布片未縫合的其中一端另外以一布片封閉當作袋子的底部,此外位于側邊的兩個布片另外縫合提供手握持的提帶,如此就能構成最簡單型式的袋子。
[0003]即便這種酒瓶袋的結構很簡單,但這種酒瓶袋仍然需要第三個布片作為袋子的結構,而且提帶的部分還需要另外縫合,所以最少仍然需要三個縫合的制造程序,其制作成本仍然不夠低廉,而且這種結構的酒瓶袋,不容易透過簡單的布片數量變化達到增加容置酒瓶數量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瓶袋,包括一瓶套,內部界定出至少一容置空間,該瓶套包括沿一縱向隔開的一手提端及一置入端,該置入端具有連通該容置空間的至少一開口,該瓶套進一步包括沿一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該第一外表面包括至少一第一穿孔以及位于該至少一第一穿孔下方的至少一第二穿孔,該第二外表面包括至少一第三穿孔以及位于該至少一第三穿孔上方的至少一第四穿孔,該第一穿孔及該第四穿孔位于該手提端且連通該容置空間,該第二穿孔及該第三穿孔位于該置入端且連通該容置空間,一第一環帶,由該至少一第一穿孔穿入該容置空間內再由該至少一第二穿孔穿出后繞過該置入端由該至少一第三穿孔穿入該容置空間內,再由該至少一第四穿孔穿出并且繞過該手提端,該第一環帶區隔為位于該至少一第一穿孔與該至少一第四穿孔外側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位于該至少一第二穿孔與該至少一第三穿孔的一第二部分,第一環帶可被調整為手提狀態與非手提狀態。
[0005]當第一環帶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一部分與手提端隔開,且第二部分貼靠于置入端。
[0006]當第一環帶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部分與置入端及開口隔開。
[0007]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的瓶袋利用使用者手提各環帶時,各環帶會貼靠于瓶體的底部與置入端的表面,如此就能防止瓶體脫離各瓶袋,因而各實施例的瓶袋并不需要另外制作底部,可以節省各瓶袋的制造成本。
[0008]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瓶袋結構簡單,而且只要改變各布的形狀搭配布的數量的簡單變化,瓶袋就可以改變容置空間的數量,進一步達到改變所容置的瓶體的數量。
[0009]一第一布,具有隔開的二個側邊,第一外表面位于該第一布,該第一布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一布進一步包括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上的兩個第一穿孔以及兩個第二穿孔;
[0010]—第二布,與該第一布結合,該第二布包括與該第一布的兩側邊對齊的二個側邊,該第二外表面位于該第二布,該第二布分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二布進一步包括位于該第一套部與第二套部上的兩個第三穿孔與兩個第四穿孔,該第一布的中間部與該第二布的中間部結合,該第一布及該第二布各自對齊的側邊結合,該第一布及該第二布共同界定出兩個容置空間,其中一個容置空間位于該兩個第一套部之間,另一個容置空間位于兩個該第二套部之間,該第一環帶穿設于各該第一套部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以及
[0011]一第二環帶,由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一穿孔穿入該容置空間內再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二穿孔穿出后繞過該置入端由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第三穿孔穿入該容置空間內,再由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四穿孔穿出并且繞過該手提端,該第二環帶區隔為位于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一穿孔與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第四穿孔外側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位于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二穿孔與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三穿孔外側一第二部分;
[0012]當第二環帶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的第一部分與手提端隔開,且第二環帶的第二部分貼靠于置入端,
[0013]當第二環帶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的第二部分與置入端及開口隔開。
[0014]瓶袋,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布,具有隔開的二個側邊,第一外表面位于該第一布,該第一布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一布進一步包括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上的兩個第一穿孔以及兩個第二穿孔,一第二布,該第二布包括與該第一布的兩側邊對齊的二個側邊,第二外表面位于該第二布,該第二布分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二布進一步包括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上的兩個第三穿孔與兩個第四穿孔,與該第一布結合的一第三布,該第三布包括隔開的二個側邊,該第三布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一布的兩個側邊與該第三布的兩個側邊結合,該第一布的中間部與該第三布的中間部結合,與該第二布結合的一第四布,該第四布包括隔開的二個側邊,該第四布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三布的第一套部與第二套部與該第四布的第一套部與第二套部結合,該第二布的兩個側邊與該第四布的兩個側邊結合,該第二布的中間部與該第四布的中間部結合,該第一布與該第三布以及該第二布與該第四布共同界定出四個容置空間,該四個容置空間分別位于該第一布與該第三布的第一套部之間、該第一布與該第三布的第二套部之間、該第二布與該第四布的第一套部之間以及該第二布與該第四布的第二套部之間,第一環帶穿過該第一布及該第二布的第一套部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及第四孔,一第二環帶,由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一穿孔穿入容置空間內再由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二穿孔穿出后繞過該置入端由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三穿孔穿入容置空間內,再由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四穿孔穿出并且繞過該手提端,該第二環帶區隔為位于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一穿孔與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第四穿孔外側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位于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二穿孔與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三穿孔外側一第二部分。
[0015]當第二環帶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的第一部分與手提端隔開,且第二環帶的第二部分貼靠于置入端。
[0016]當第二環帶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的第二部分與置入端及開口隔開。
[0017]其中瓶袋,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布,具有隔開的二個側邊,第一外表面位于該第一布,該第一布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一布進一步包括位于該第一套部、該第二套部以及該中間部上的三個第一穿孔以及三個第二穿孔,一第二布,該第二布包括與該第一布的兩側邊對齊的二個側邊,第二外表面位于該第二布,該第二布分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二布進一步包括位于該第一套部、該第二套部及該中間部上的三個第三穿孔與三個第四穿孔,一第三布,該第三布包括分別與該第一布的二個側邊對齊的兩側邊,該第三布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套部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一布的中間部及該第一套部之間部位與該第三布的中間部與該第一套部的交界處結合,該第一布的中間部及該第二套部之間部位與該第三布的中間部與該第二套部的交界處結合,該第一布的兩個側邊與該第三布的兩個側邊結合,與該第二布結合的一第四布,該第四布包括與該第二布的二個側邊結合的二個側邊,該第四布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及一第二套部,以及位于該第一與該第二套部之間的一中間部,該第二布的中間部與該第一套部的交界處與該第四布的中間部與該第一套部的交界處結合,且該第三布的第一套部與該第四布的第一套部結合,且該第三布的第二套部與該第四布的第二套部結合,且該第三布的中間部與該第四布的中間部結合,該第一布與該第三布以及該第二布與該第四布共同界定出六個容置空間,該六個容置空間分別位于該第一布與該第三布的第一套部之間、該第一布與該第三布的第二套部之間、該第一布與該第三布的中間部之間、該第二布與該第四布的第一套部之間以及該第二布與該第四布的第二套部之間、該第二布與該第四布的中間部之間,第一環帶穿過該第一布及該第二布的第一套部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及第四孔,一第二環帶,由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一穿孔穿入容置空間內再由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二穿孔穿出后繞過置入端由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三穿孔穿入容置空間內,再由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四穿孔穿出并且繞過手提端,該第二環帶區隔為位于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一穿孔與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第四穿孔外側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位于該第一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二穿孔與該第二布的第二套部的第三穿孔外側一第二部分,一中間環帶,由該第一布的中間部的第一穿孔穿入容置空間內再由第一布的中間部的第二穿孔穿出后繞過置入端由該第二布的中間部的第三穿孔穿入容置空間內,再由該第二布的中間部的第四穿孔穿出并且繞過手提端,中間環帶區隔為位于該第一布的中間部的第一穿孔與該第二布的中間部第四穿孔外側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位于該第一布的中間部的第二穿孔與該第二布的中間部的第三穿孔外側一第二部分。
[0018]當第二環帶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的第一部分與手提端隔開,且第二環帶的第二部分貼靠于置入端。
[0019]當第二環帶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的第二部分與置入端及開口隔開。
[0020]當中間環帶調整為手提狀態時,中間環帶的第一部分與手提端隔開,且中間環帶的第二部分貼靠于置入端。
[0021 ] 當中間環帶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中間環帶的第二部分與置入端及開口隔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型式瓶袋(單瓶裝)的立體分解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型式瓶袋的組合外觀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以一瓶體裝入第一種型式瓶袋的實施例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型式瓶袋裝入一瓶體后的外觀圖;
[0026]圖5為圖4的5-5剖線剖視圖;
[0027]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型式瓶袋(二瓶裝)的組合外觀圖;
[0028]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型式瓶袋中裝入二瓶體后的外觀圖;
[0029]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型式瓶袋(四瓶裝)的立體分解圖;
[0030]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型式瓶袋縫合的實施例圖;
[0031]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型式瓶袋的組合外觀圖;
[0032]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型式瓶袋中裝入四瓶體后的外觀圖;
[0033]圖12為圖11的12-12剖線剖視圖;
[0034]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型式瓶袋(六瓶裝)的組合外觀圖;
[0035]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型式瓶袋中裝入六瓶體后的外觀圖;
[0036]圖15為圖14的15-15剖線剖視圖。
[0037]附圖標記說明:10瓶袋;12瓶袋;14瓶袋;16瓶袋;20瓶套;21第一布;22手提端;23第二布;24置入端;25側邊;26容置空間;27第三布;28通孔;29第四布;30開口;32第一外表面;34第一穿孔;36第二穿孔;38第二外表面;40第三穿孔;42第四穿孔;44第一環帶;45第二環帶;46第一端;47中間環帶;48第二端;49第一部分;50車縫線;51第二部分;52第一縫線;54第二縫線;56第一套部;58第二套部;59中間部;60瓶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所有圖式僅便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基本教導而已,圖式中將對構成較佳實施例的元件的數目、位置、關系、及尺寸的延伸將有所說明,在閱讀及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后相關的變化實施屬于業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及類似要求的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變亦屬業界技能。
[0039]在不同圖式中是以相同標號來標示相同或類似元件,另外請了解文中諸如“第一丨丨、“第二”、丨丨第三丨丨、丨丨第四丨丨、“內”、“外”、“側”、“部分”、丨丨上端丨丨、丨丨下端"、"周圍"等等及類似用語是僅便于看圖者參考圖中構造以及僅用于幫助描述本實用新型而已。
[0040]依據圖式圖1至圖5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型式瓶袋10為單瓶裝結構,包括一瓶套20及穿設瓶套20的一第一環帶44,瓶套20包括沿一縱向隔開的一手提端22及一置入端24,具體而言,瓶套20包括相同形狀的一第一布21及一第二布23,第一布21及第二布23 二側分別具有隔開的二個側邊25,第一布21具有一第一外表面32,第二布23具有一第二外表面38,第一外表面32包括一第一穿孔34以及位于第一穿孔34下方的一第二穿孔36,第二外表面38包括一第三穿孔40以及位于第三穿孔40上方的一第四穿孔42,第一穿孔34及第四穿孔42位于手提端22,第二穿孔36及第三穿孔40位于置入端24。
[0041]第一布21及第二布23的各側邊25相互切齊,并以一車縫線50將第一布21的二個側邊25與第二布23的二個側邊25縫合,藉此而在第一布21及第二布23之間界定出一容置空間26,且第一穿孔34、第二穿孔36、第三穿孔40及第四穿孔42分別連通容置空間26。而由于貼靠一起的第一布21及第二布23的手提端22上緣及置入端24下緣并未縫合,因而在手提端22處界定出連通容置空間26的至少一通孔28,置入端24處具有連通容置空間26的至少一開口 30。又,通孔28的孔徑小于開口 30的孔徑。
[0042]第一環帶44包括隔開的一第一端46及一第二端48。第一環帶44的第一端46由第一穿孔34進入容置空間26,再由第二穿孔36穿出且繞過置入端24及開口 30,再由第三穿孔40穿入容置空間26,并且由第四穿孔42穿出且繞過在手提端22及通孔28,再將第一端46及第二端48貼靠一起縫合固結。第一環帶44伸出第一布21的第一穿孔32及第二布23的第四穿孔42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一部分49,第一環帶44伸出第一布21的第二穿孔36及第二布23的第三穿孔40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二部分51,第一環帶44可調整為手提狀態與非手提狀態。當第一環帶44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 30隔開(如圖3所示),當第一環帶44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表面(如圖4所示)。
[0043]當使用者要將瓶體60裝入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型式的瓶袋10時,是將第一環帶44調整為非手提狀態,如此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 30隔開,便于將第二部分51挪開露出開口 30,即可將瓶體60由開口 30置入容置空間26(如圖3所示),當瓶體60完全置入容置空間26后,調整第一環帶44為手提狀態,如此第一環帶44的第二部分51就貼靠于置入端24與瓶體60下方,即造成第二部分51攔阻于開口 30下方。而由于通孔28的口徑小于開口 30的口徑,且瓶體60的橫向尺寸大于通孔28的橫向尺寸,因此,置入容置空間26中的瓶體60,除了在開口 30受到第一環帶44的第二部分51攔阻以外,亦不會由通孔28處向外掉出。
[0044]當使用者要取出瓶體60時,是將第一環帶44調整為非手提狀態,如此第一環帶44的第二部分51與瓶體60的底部及置入端24分開,進一步挪開第二部分51后就可順利地將瓶體60由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型式的瓶袋10取出。
[0045]依據圖式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型式瓶袋12,如圖6顯示的雙瓶裝結構,第二種型式瓶袋12。相較于第一型式的瓶袋10,第二種型式的瓶袋12差異處在于,第二種型式瓶袋12的第一布21及第二布23制作成兩個瓶子的外觀,詳細地說,第一及第二布21、23各包括位于二個側邊25之間且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及各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一布21的第一及第二套部56、58各設置一個第一穿孔34及一個第二穿孔36,第二布23的的第一及第二套部56、58各設置一個第三穿孔40及一個第四穿孔42。
[0046]參閱圖6、7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型式的瓶袋12的第一布21的兩個側邊25與第二布23的兩個側邊25利用車縫線50結合,且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與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利用一第一縫線52結合,如此第一與第二布21、23區隔出兩個容置空間26,其中一個容置空間26位于第一及第二布21、23的兩個第一套部56之間,另一個容置空間26位于第一及第二布21、23兩個第二套部58之間,此外第一與第二布21、23的手提端22及置入端24并未縫合,因而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型式的瓶袋12包括兩個通孔28與兩個開口 30,各通孔28及各開口 30分別與一容置空間26連通。
[0047]第二種型式瓶袋12的第一環帶44穿過第一及第二布21、23的各第一套部56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穿孔34、36、40、42。第一環帶44伸出第一布21的第一套部56的第一穿孔32及第二布23的第一套部58第四穿孔42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一部分49,第一環帶44伸出第一布21的第一套部56的第二穿孔36及第二布23的第一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二部分51。
[0048]第二種型式瓶袋12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環帶45,第二環帶45包括隔開的一第一端46及一第二端48。第二環帶45的第一端46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進入第一與第二布21、23的第二套部58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二穿孔36穿出且繞過置入端24及開口 30,再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穿入第一與第二布21、23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并且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四穿孔42穿出且繞過在手提端22及通孔28,再將第二環帶45的第一端46及第二端48貼靠一起縫合固結。第二環帶44伸出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2及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四穿孔42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一部分49,第二環帶45伸出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6的第二穿孔36及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6的第三穿孔40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二部分51,第二環帶45可調整為手提狀態與非手提狀態。
[0049]當第二環帶44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 30隔開,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表面。
[0050]依據圖8至圖12圖式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型式瓶袋14為四瓶裝結構。第三種型式瓶袋14相較于第二種型式瓶袋12差異在于,第三種型式瓶袋14的瓶套20進一步包括與第一及第二布21、23形狀相同的一第三布27及一第四布29 (如圖8所示),第三布27及第四布29各包括二個側邊25,第三布27及第四布29分別具有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及各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
[0051]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及第三布27的中間部59以一第一縫線52縫合,第二布23的中間部及第四布29中間部59以一第一縫線52縫合,第三布27的第一套部56與第四布29的第一套部56以一第二縫線54縫合,第三布27的第二套部58與第四布29的第二套部58以一第二縫線54縫合,第一布21的二個側邊25與第三布27 二個側邊25分別以一車縫線50縫合,第二布23的二個側邊25及第四布29的二個側邊25分別以一車縫線50縫合,如此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布21、23、27、29界定出四個獨立的容置空間26,各容置空間26分別位于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一套部56之間、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二套部58之間、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一套部56之間以及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二套部58之間,此外,位于第一布21的第一套部56的第一與第二穿孔34、36和位于第一及第三布21、27的第一套部56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位于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與第二穿孔34,36和位于第一及第三布21、27的第二套部58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位于第二布23的第一套部56的第三與第四穿孔40、42和位于第二及第四布23、29的第一套部56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位于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與第四穿孔40、42和位于第二及第四布23、29的第二套部58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
[0052]由于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型式的瓶袋14的手提端22與各置入端并未縫合,因而在手提端22處界定出分別與四個容置空間26的四個通孔28,并且在置入端24處界定出分別連通四個容置空間26的四個開口 30。
[0053]該第一環帶44是由第一布21的第一套部56的第一穿孔34穿入位于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一套部56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一布21的第一套部56的第二穿孔36穿出后繞過置入端24與兩個開口 30,進一步由第二布21的第一套部56的第三穿孔40穿入位于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一套部56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最后由第二布21的第一套部56的第四穿孔42穿出后繞過手提端22與兩個通孔28。
[0054]該第二環帶44是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穿入位于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二套部58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6的第二穿孔36穿出后繞過置入端24與兩個開口 30,進一步由第二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穿入位于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二套部58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最后由第二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四穿孔42穿出后繞過手提端22與兩個通孔28。
[0055]依據圖13?15的圖式顯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供第四種型式瓶袋16。第四種型式瓶袋16相較于第三種型式的瓶袋14差異在于,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布21、23、27、29設計成具有三個瓶子的形狀,也就是說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布21、23、27、29各自包括的中間部59擴大,第一布21包括分別位于第一套部56、第二套部58以及中間部分59的三個第一穿孔34與三個第二穿孔36,第二布23包括分別位于第一套部56、第二套部58以及中間部分59的三個第三穿孔40與三個第四穿孔42。
[0056]將第一布21的第一套部56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和第三布27的第一套部56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以一第一縫線52結合,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和第三布27的第二套部58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以一第一縫線52結合,第二布23的第一套部56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和第四布29的第一套部56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以一第一縫線52結合,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和第四布29的第二套部58與中間部59的交界處以一第一縫線52結合,第三布27的第一套部56、第二套部58以及中間部59各自的中央依序分別與第四布29的的第一套部56、第二套部58以及中間部59各自的中央分別透過一第二縫線54結合,最后將第一與第三布21、27相鄰的兩側邊25以車縫線50結合,第二與第四布23、27相鄰的兩側邊25以車縫線50結合,如此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型式瓶袋16的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布21、23、27、29共同區隔出六個獨立的容置空間26。
[0057]六個容置空間26分別位于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一套部56之間、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二套部58之間、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中間部59之間、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一套部56之間以及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二套部58之間、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中間部59之間,此外,位于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一與第二穿孔34、36和位于第一及第三布21、27的中間部59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位于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三與第四穿孔40、42和位于第二及第四布23、29的中間部59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此外,位于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一與第二穿孔34、36和位于第一及第三布21、27的中間部59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位于第二布23的中間部的第三與第四穿孔40、42和位于第二及第四布23、29的中間部59之間的容置空間26連通。
[0058]依據圖13?15的圖式顯示,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型式瓶袋16相較于第三種型式的瓶袋14多出一條中間環帶47,中間環帶47的第一端46由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一穿孔34進入位于第一布21與第三布27的中間部59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二穿孔36穿出且繞過置入端24及兩個開口 30,進一步由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三穿孔40穿入位于第二布23與第三布29的中間部59之間的容置空間26內,并且由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四穿孔42穿出且繞過在手提端22及兩個通孔28,再將中間環帶47的第一端46及第二端48貼靠一起縫合固結。
[0059]中間環帶47伸出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一穿孔32及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四穿孔42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一部分49,中間環帶47伸出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二穿孔36及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三穿孔40的部分界定為一第二部分51,中間環帶47可調整為手提狀態與非手提狀態,當中間環帶47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中間環帶47的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 30隔開,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表面。
[0060]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的瓶袋10、12、14、16利用使用者手提各環帶44、45、47時,各環帶44、45、47會貼靠于瓶體60的底部與置入端24的表面,如此就能防止瓶體60脫離各瓶袋10、12、14、16,因而各實施例的瓶袋10、12、14、16并不需要另外制作底部,可以節省各瓶袋10、12、14、16的制造成本。
[0061]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瓶袋結構簡單,而且只要改變各布的形狀搭配布的數量的簡單變化,瓶袋就可以改變容置空間的數量,進一步達到改變所容置的瓶體的數量。
[0062]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人仕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例如瓶袋可以不包括第二布,只要以第一布環繞形成圓筒形狀,并以一車縫線縫合在第一布二側環繞靠合位置,即可成形出內部具有容置空間的一瓶套,且于瓶套周面徑向相對位置設置相對的第一穿孔及第四穿孔位于手提端,以及在瓶套周面徑向相對位置設置相對的一第二穿孔及第三穿孔于置入端,藉此即可令一環帶穿入第一、二、三、四穿孔而伸入容置空間,且繞過手提端及置入端外圍而形成伸出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即可以形成非手提狀態或手提狀態,使瓶體能由開口處進出瓶袋的容置空間,且當瓶體進入容置空間后,調整為手提狀態加以使用。
[0063]由于說明書揭示的本實用新型可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或大體特征的其它特定型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型式的一些型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范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于落入申請專利范圍的均等意義與范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瓶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瓶套(20),內部界定出至少一容置空間(26),瓶套(20)包括沿一縱向隔開的一手提端(22)及一置入端(24),置入端(24)具有連通容置空間(26)的至少一開口(30),瓶套(20)進一步包括沿一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外表面(32)及一第二外表面(38),第一外表面(32)包括至少一第一穿孔(34)以及位于該至少一第一穿孔(34)下方的至少一第二穿孔(36),第二外表面(38)包括至少一第三穿孔(40)以及位于該至少一第三穿孔(40)上方的至少一第四穿孔(42),第一穿孔(34)及第四穿孔(42)位于手提端(22)且連通容置空間(26),第二穿孔(36)及第三穿孔(40)位于置入端(24)且連通容置空間(26); 一第一環帶(44),由該至少一第一穿孔(34)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該至少一第二穿孔(36)穿出后繞過置入端(24)由該至少一第三穿孔(40)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該至少一第四穿孔(42)穿出并且繞過手提端(22),第一環帶(44)區隔為位于該至少一第一穿孔(34)與該至少一第四穿孔(42)外側的一第一部分(49),以及位于該至少一第二穿孔(36)與該至少一第三穿孔(40)的一第二部分(51),第一環帶(44)能夠被調整為手提狀態與非手提狀態, 當第一環帶(44)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當第一環帶(44)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 (30)隔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瓶袋,其中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布(21),具有隔開的二個側邊(25),第一外表面(32)位于第一布(21),第一布(21)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與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一布(21)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上的兩個第一穿孔(34)以及兩個第二穿孔(36); 一第二布(23),與第一布(21)結合,第二布(23)包括與第一布(23)的兩側邊(25)對齊的二個側邊(25),第二外表面(38)位于第二布(23),第二布(23)分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與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二布(23)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上的兩個第三穿孔(40)與兩個第四穿孔(42),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與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結合,第一及第二布(21、23)各自對齊的側邊(25)結合,第一及第二布(21、23)共同界定出兩個容置空間(26),其中一個容置空間(26)位于兩個第一套部(56)之間,另一個容置空間(26)位于兩個第二套部(58)之間,第一環帶(44)穿設于各第一套部(56)的第一穿孔(34)、第二穿孔(36)、第三穿孔(40)及第四穿孔(42);以及 一第二環帶(45),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二穿孔(36)穿出后繞過置入端(24)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第三穿孔(40)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四穿孔(42)穿出并且繞過手提端(22),第二環帶(45)區隔為位于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與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第四穿孔(42)外側的一第一部分(49),以及位于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二穿孔(36)與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外側一第二部分(51); 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30)隔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瓶袋,其中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布(21),具有隔開的二個側邊(25),第一外表面(32)位于第一布(21),第一布(21)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與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一布(21)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上的兩個第一穿孔(34)以及兩個第二穿孔(36); 一第二布(23),第二布(23)包括與第一布(23)的兩側邊(25)對齊的二個側邊(25),第二外表面(38)位于第二布(23),第二布(23)分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與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二布(23)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上的兩個第三穿孔(40)與兩個第四穿孔(42); 一第三布(27),與第一布(21)結合,第三布(27)包括隔開的二個側邊(25),第三布(27)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一布(21)的兩個側邊(25)與第三布(27)的兩個側邊(25)結合,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與第三布(27)的中間部(59)結合; 一第四布(29),與第二布(23)結合,第四布(29)包括隔開的二個側邊(25),第四布(29)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三布(27)的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與第四布(29)的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結合,第二布(23)的兩個側邊(25)與第四布(29)的兩個側邊(25)結合,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與第四布(29)的中間部(59)結合,第一與第三布(21、27)以及第二與第四布(23、29)共同界定出四個容置空間(26),四個容置空間(26)分別位于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一套部(56)之間、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二套部(58)之間、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一套部(56)之間以及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二套部(58)之間,第一環帶(44)穿過第一及第二布(21、23)的第一套部(56)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孔(34、36、40、42); 一第二環帶(45),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二穿孔(36)穿出后繞過置入端(24)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四穿孔(42)穿出并且繞過手提端(22),第二環帶(45)區隔為位于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與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第四穿孔(42)外側的一第一部分(49),以及位于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二穿孔(36)與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外側一第二部分(51); 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30)隔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瓶袋,其中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布(21),具有隔開的二個側邊(25),第一外表面(32)位于第一布(21),第一布(21)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與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一布(21)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套部(56)、第二套部(58)以及中間部(59)上的三個第一穿孔(34)以及三個第二穿孔(36); 一第二布(23),第二布(23)包括與第一布(23)的兩側邊(25)對齊的二個側邊(25),第二外表面(38)位于第二布(23),第二布(23)分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套部(56)與第二套部(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二布(23)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套部(56)、第二套部(58)及中間部(59)上的三個第三穿孔(40)與三個第四穿孔(42); 一第三布(27),第三布(27)包括分別與第一布(21)的二個側邊(25)對齊的兩側邊(25),第三布(27)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及第一套部(56)之間部位與第三布(27)的中間部(59)與第一套部(56)的交界處結合,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及第二套部(56)之間部位與第三布(27)的中間部(59)與第二套部(56)的交界處結合,第一布(21)的兩個側邊(25)與第三布(27)的兩個側邊(25)結合; 一第四布(29),與第二布(23)結合,第四布(29)包括與第二布(23)的二個側邊(25)結合的二個側邊(25),第四布(29)進一步包括沿橫向隔開的一第一套部(56)及一第二套部(58),以及位于第一與第二套部(56、58)之間的一中間部(59),第二布(21)的中間部(59)與第一套部(56)的交界處與第四布(29)的中間部(59)與第一套部(56)的交界處結合,且第三布(27)的第一套部(56)與第四布(29)的第一套部(56)結合,且第三布(27)的第二套部(58)與第四布(29)的第二套部(58)結合,且第三布(27)的中間部(59)與第四布(29)的中間部(59)結合,第一與第三布(21、27)以及第二與第四布(23、29)共同界定出六個容置空間(26),六個容置空間(26)分別位于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一套部(56)之間、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第二套部(58)之間、第一與第三布(21、27)的中間部(59)之間、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一套部(56)之間以及第二與第四布(23、29)的第二套部(58)之間、第二與第四布(21、27)的中間部(59)之間,第一環帶(44)穿過第一及第二布(21,23)的第一套部(56)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孔(34、36、40、42); 一第二環帶(45),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二穿孔(36)穿出后繞過置入端(24)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四穿孔(42)穿出并且繞過手提端(22),第二環帶(45)區隔為位于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一穿孔(34)與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第四穿孔(42)外側的一第一部分(49),以及位于第一布(21)的第二套部(58)的第二穿孔(36)與第二布(23)的第二套部(58)的第三穿孔(40)外側一第二部分(51); 一中間環帶(47),由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一穿孔(34)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二穿孔(36)穿出后繞過置入端(24)由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三穿孔(40)穿入容置空間(26)內,再由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四穿孔(42)穿出并且繞過手提端(22),中間環帶(47)區隔為位于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一穿孔(34)與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第四穿孔(42)外側的一第一部分(49),以及位于第一布(21)的中間部(59)的第二穿孔(36)與第二布(23)的中間部(59)的第三穿孔(40)外側一第二部分(51);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當第二環帶(45)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第二環帶(45)的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 (30)隔開, 當中間環帶(47)調整為手提狀態時,中間環帶(47)的第一部分(49)與手提端(22)隔開,且中間環帶(47)的第二部分(51)貼靠于置入端(24),當中間環帶(47)調整為非手提狀態時,中間環帶(47)的第二部分(51)與置入端(24)及開口(30)隔開。
【文檔編號】B65D30/10GK204223418SQ201420644626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高義峰, 高嘉伶 申請人:高義峰, 高嘉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