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用于解決現有的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設計的噸袋,由于底部出料,當裝運的為半固體物料時,出料口存在嚴重的架橋現象,造成無法下料,同時,避免了當裝運的為液體物料時,所導致的高滲漏風險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噸袋實施例包括:袋體和主掛帶,袋體為上開口結構,主掛帶固定連接在袋體的頂部;袋體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在腰帶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應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噸袋,也稱集裝袋,太空包,柔性集裝箱,噸包,噸包袋,太空袋,子母袋,是一種柔性運輸包裝容器。具有防潮、防塵、耐輻射、牢固安全的優點,而且在結構上具有足夠的強度。由于集裝袋裝卸、搬運都很方便,裝卸效率明顯提高,近年來發展很快。集裝袋一般多用聚丙烯、聚乙烯等聚酯纖維紡織而成。可廣泛用于化工、建材、塑料、礦產品等各類粉狀、粒狀、塊狀物品的包裝,是倉儲、運輸等行業的理想用品。
[0003]目前的噸袋結構,為了方便裝運流動性好的粉體和液體的設計通常為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
[0004]然而,現有的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設計的噸袋,由于底部出料,當裝運的為半固體物料時,出料口存在嚴重的架橋現象,造成無法下料,同時,當裝運的為液體物料時,存在滲漏風險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用于解決現有的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設計的噸袋,由于底部出料,當裝運的為半固體物料時,出料口存在嚴重的架橋現象,造成無法下料,同時,避免了當裝運的為液體物料時,所導致的高滲漏風險的技術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噸袋,包括:
[0007]包括袋體和主掛帶,所述袋體為上開口結構,所述主掛帶固定連接在所述袋體的頂部;
[0008]所述袋體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在所述腰帶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
[0009]優選地,
[0010]所述袋體為桶狀結構。
[0011]優選地,
[0012]所述腰帶為兩圈,分別設置在所述袋體的中腰部和上腰部。
[0013]優選地,
[0014]所述第一副掛帶為4個。
[0015]優選地,
[0016]所述袋體底部包裹有一圈底邊帶。
[0017]優選地,
[0018]所述底邊帶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二副掛帶。
[0019]優選地,
[0020]所述第二副掛帶為4個。
[0021]優選地,
[0022]所述主掛帶為2個兩端均包含有掛帶的結構;
[0023]在所述袋體的豎直方向上包裹一圈。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新型噸袋操作系統,用于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新型噸袋進行使用,包括起吊裝置和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新型噸袋;
[0025]所述起吊裝置包含有主吊鉤和次吊鉤;
[0026]所述主吊鉤,用于鉤住所述新型噸袋的主掛帶;
[0027]所述次吊鉤,用于鉤住所述新型噸袋的第一副掛帶或第二副掛帶;
[0028]所述主吊鉤和所述次吊鉤安裝在起重設備上。
[0029]優選地,
[0030]所述起吊裝置為雙吊鉤電動葫蘆。
[0031]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003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新型噸袋包括:袋體和主掛帶,袋體為上開口結構,主掛帶固定連接在袋體的頂部;袋體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在腰帶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本實施例中,通過袋體為上開口結構,且主掛帶固定連接在袋體的頂部,袋體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在腰帶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可以是根據杠桿原理以主掛帶為支點,提拉第一副掛帶,便實現了僅僅只需要在袋體上方開口出料的功能,解決了現有的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設計的噸袋,由于底部出料,當裝運的為半固體物料時,出料口存在嚴重的架橋現象,造成無法下料,同時,避免了當裝運的為液體物料時,所導致的高滲漏風險的技術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3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新型噸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用于解決現有的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設計的噸袋,由于底部出料,當裝運的為半固體物料時,出料口存在嚴重的架橋現象,造成無法下料,同時,避免了當裝運的為液體物料時,所導致的高滲漏風險的技術問題。
[0036]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新型噸袋結構的一個實施例包括:
[0037]袋體I和主掛帶2,如圖1所示,袋體I為上開口結構,主掛帶2固定連接在袋體I的頂部;
[0038]袋體I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3,在腰帶3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31,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第一副掛帶為4個均勻分布在桶狀結構的袋體I上。
[0039]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所示,袋體I為桶狀結構,進一步可以理解的是,袋體I的底部為全封閉式設計的結構。
[0040]如圖1所示,前述的腰帶3為兩圈,分別設置在袋體I的中腰部和上腰部的外表面。
[0041 ] 前述的袋體I底部包裹有一圈底邊帶4,該底邊帶4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二副掛帶41,第二副掛帶41為4個均勻分布在桶狀結構的袋體I上。
[0042]如圖1所示,需要說明的是,前述的主掛帶2為2個兩端均包含有掛帶的結構,在袋體I的豎直方向上包裹一圈。
[0043]必須說明的是,前述的主掛帶2的長度為第一副掛帶31的長度的0.2至I倍,前述的第一副掛帶31的長度為袋體I的帶高的一半,前述的主掛帶2的長度與第二副掛帶41
長度一致。
[0044]上面是對一種新型噸袋的結構進行詳細的描述,下面將對用于結合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提供的新型噸袋進行使用的一種新型噸袋操作系統進行詳細的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新型噸袋操作系統的一個實施例包括:
[0045]起吊裝置和圖1所示的實施例提及的新型噸袋;
[0046]前述的起吊裝置包含有主吊鉤和次吊鉤,需要說明的是,該起吊裝置為雙吊鉤電動葫蘆;
[0047]主吊鉤,用于鉤住新型噸袋的主掛帶;
[0048]次吊鉤,用于鉤住新型噸袋的第一副掛帶31或第二副掛帶41 ;
[0049]主吊鉤和次吊鉤安裝在起重設備上。
[0050]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體應用場景結合圖1對新型噸袋操作系統的操作過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用例包括:
[0051]當裝滿了物料的新型噸袋需要運輸至另一位置進行物料的卸載,首先需要通過起吊裝置的主吊鉤將新型噸袋的袋體I頂部的主掛帶2給鉤住并起吊,然后在起重設備上進行活動至卸載物料地,通過使用起吊裝置的次吊鉤鉤住新型噸袋的第一副掛帶31或第二副掛帶41向上拉起,使得新型噸袋逐漸側翻。
[005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新型噸袋包括:袋體I和主掛帶2,袋體I為上開口結構,主掛帶2固定連接在袋體I的頂部;袋體I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3,在腰帶3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31。本實施例中,通過袋體I為上開口結構,且主掛帶2固定連接在袋體I的頂部,袋體I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3,在腰帶3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31,可以是根據杠桿原理以主掛帶為支點,提拉第一副掛帶31,便實現了僅僅只需要在袋體上方開口出料的功能,解決了現有的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設計的噸袋,由于底部出料,當裝運的為半固體物料時,出料口存在嚴重的架橋現象,造成無法下料,同時,避免了當裝運的為液體物料時,所導致的高滲漏風險的技術問題。
[0053]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新型噸袋及其操作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噸袋,包括袋體和主掛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為上開口結構,所述主掛帶固定連接在所述袋體的頂部; 所述袋體外圍包裹有至少一圈腰帶,在所述腰帶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一副掛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為桶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為兩圈,分別設置在所述袋體的中腰部和上腰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掛帶為4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底部包裹有一圈底邊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邊帶上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第二副掛帶。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掛帶為4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掛帶為2個兩端均包含有掛帶的結構; 在所述袋體的豎直方向上包裹一圈。
9.一種新型噸袋操作系統,用于結合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新型噸袋進行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裝置和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新型噸袋; 所述起吊裝置包含有主吊鉤和次吊鉤; 所述主吊鉤,用于鉤住所述新型噸袋的主掛帶; 所述次吊鉤,用于鉤住所述新型噸袋的第一副掛帶或第二副掛帶; 所述主吊鉤和所述次吊鉤安裝在起重設備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噸袋操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裝置為雙吊鉤電動葫蘆。
【文檔編號】B65D88/22GK203997572SQ20142047293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關俊杰, 楊睿卓 申請人: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海天(高明)調味食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