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包括:鋼帶本體和設置在所述鋼帶本體外表面上的耐腐蝕復合鍍層,所述鋼帶本體上設置有多個貫穿所述鋼帶本體的圓形通孔,所述耐腐蝕復合鍍層包括從內往外依次設置的第一鍍鋅層、第一鍍鎳層、第二鍍鋅層、第二鍍鎳層、第三鍍鋅層和第三鍍鎳層。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質輕且耐腐蝕性能好。
【專利說明】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
【背景技術】
[0002]輸送機是在一定的線路上連續輸送物料的物料搬運機械,又稱連續輸送機。輸送機可進行水平、傾斜輸送機,也可組成空間輸送線路,輸送線路一般是固定的。
[0003]鋼帶是輸送機中常用的一種輸送帶,現有的這種鋼帶輸送帶的耐腐蝕性能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結構簡單合理,質輕且耐腐蝕性能好。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包括:鋼帶本體和設置在所述鋼帶本體外表面上的耐腐蝕復合鍍層,所述鋼帶本體上設置有多個貫穿所述鋼帶本體的圓形通孔,所述耐腐蝕復合鍍層包括從內往外依次設置的第一鍍鋅層、第一鍍鎳層、第二鍍鋅層、第二鍍鎳層、第三鍍鋅層和第三鍍鎳層。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圓形通孔的孔徑為0.S^lcm0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圓形通孔的分布密度為50(Γ600個/平方米。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鍍鋅層、第一鍍鎳層、第二鍍鋅層、第二鍍鎳層、第三鍍鋅層和第三鍍鎳層的總厚度為10(Γ120微米。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結構簡單合理,質輕且耐腐蝕性能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所述耐腐蝕復合鍍層的層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鋼帶本體,2、圓形通孔,3、第一鍍鋅層,4、第一鍍鎳層,5、第二鍍鋅層,6、第二鍍鎳層,7、第三鍍鋅層,8、第三鍍鎳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0016]一種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包括:鋼帶本體I和設置在所述鋼帶本體I外表面上的耐腐蝕復合鍍層,所述鋼帶本體I上設置有多個貫穿所述鋼帶本體I的圓形通孔2,所述圓形通孔2的孔徑為0.flcm,所述圓形通孔2的分布密度為50(Γ600個/平方米,通過設置圓形通孔2,不但節省了制造鋼帶本體I所消耗的原料,且降低了鋼帶本體I的重量。
[0017]所述耐腐蝕復合鍍層包括從內往外依次設置的第一鍍鋅層3、第一鍍鎳層4、第二鍍鋅層5、第二鍍鎳層6、第三鍍鋅層7和第三鍍鎳層8,所述第一鍍鋅層3、第一鍍鎳層4、第二鍍鋅層5、第二鍍鎳層6、第三鍍鋅層7和第三鍍鎳層8,的結合,形成了致密的耐腐蝕層。
[0018]優選的,所述第一鍍鋅層3、第一鍍鎳層4、第二鍍鋅層5、第二鍍鎳層6、第三鍍鋅層7和第三鍍鎳層8的總厚度為10(Γ120微米。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結構簡單合理,質輕且耐腐蝕性能好。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其特征在于,包括:鋼帶本體和設置在所述鋼帶本體外表面上的耐腐蝕復合鍍層,所述鋼帶本體上設置有多個貫穿所述鋼帶本體的圓形通孔,所述耐腐蝕復合鍍層包括從內往外依次設置的第一鍍鋅層、第一鍍鎳層、第二鍍鋅層、第二鍍鎳層、第三鍍鋅層和第三鍍鎳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通孔的孔徑為0.8?Icm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通孔的分布密度為500?600個/平方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蝕輸送機用鋼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鍍鋅層、第一鍍鎳層、第二鍍鋅層、第二鍍鎳層、第三鍍鋅層和第三鍍鎳層的總厚度為10(Γ120微米。
【文檔編號】B65G15/48GK204150559SQ201420459895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鄒雄偉 申請人:無錫聯創薄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