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包括底座總成和設置于底座總成上方的活動總成;活動總成包括活動本體、輥筒和輥筒驅動裝置,活動本體的頂部平行設置有至少兩個輥筒,輥筒在輥筒驅動裝置的驅動下繞旋轉軸旋轉;所有輥筒的旋轉軸的中軸線共面,稱為輥筒軸線平面;底座總成包括底座本體和可伸縮裝置;可伸縮裝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活動部在固定部的驅動下可做往復直線運動,固定部固定設置于底座本體或活動本體,活動部設置于底座本體和活動本體中未設置固定部的一方;可伸縮裝置的作用方向垂直于輥筒軸線平面。本技術方案安裝調試簡單,使托盤在兩倍速鏈輸送線轉接時相對于地面的方向保持不變,并可適應前后托盤間隔時間較短的場合。
【專利說明】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線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倍速鏈輸送線通常稱為自流式輸送系統,主要用于裝配及加工生產線中的物料輸送。所述倍速鏈輸送線一般包括驅動裝置、倍速鏈、導軌和托盤。
[0003]鏈條形式包括雙節距滾輪鏈和差速鏈,所述雙節距滾輪鏈即鏈條和滾輪傳送等速,所述差速鏈即鏈條和滾輪傳送差速(2.5倍速和3倍速兩種)。
[0004]所述導軌通常采用特制的、經表面處理的擠壓鋁合金型材,使自流式輸送系統在輸送過程中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適合產品大批量連續生產。
[0005]所述托盤為承載工件的基礎裝置,通常由板狀結構組合而成,結構較簡單。
[0006]倍速鏈輸送線的輸送原理是運用倍速鏈條的增速功能,使其上承托貨物的托盤快速運行,通過阻擋器停止于相應的操作位置;或通過相應指令來完成積放動作及移行、轉位、專線等功能。
[0007]自流式輸送系統靈活、多樣化的設計使它具備多功能的特性。
[0008]倍速鏈輸送線既具有普通鏈條輸送線可承載較大載荷、易于積放和適應環境能力強等特點,又具有結構美觀、噪聲低、功能多和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因此得到廣泛應用。
[0009]所以自流式輸送系統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電子電器、機電等行業生產線,最常用的行業有:電腦顯示器生產線、電腦主機生產線、筆記本電腦裝配線、空調生產線、電視機裝配線、微波爐裝配線、打印機裝配線、傳真機裝配線、音響功放生產線、發動機裝配線。
[0010]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工藝設備和廠房空間等原因,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不同倍速鏈輸送線的轉接。但對于相互垂直的輸送線,現有技術通常在兩輸送線連接處設置有旋轉轉接裝置,旋轉90度的方式進行轉接。
[0011]所述旋轉轉接裝置通常包括旋轉臺、旋轉驅動裝置和固定座。旋轉驅動裝置設置于固定座,并可驅動旋轉臺繞軸轉動。該旋轉臺上一般還設置有驅動托盤運動的托盤驅動
>J-U ρ?α裝直。
[0012]該旋轉轉接裝置用于連接相互垂直的第一倍速鏈輸送線(第一倍速鏈)和第二倍速鏈輸送線(第二倍速鏈)。
[0013]該旋轉轉接裝置的工作原理為:所述旋轉臺初始狀態與所述第一倍速鏈對接,托盤在倍速鏈的驅動下運動至旋轉臺,安裝于旋轉臺上的托盤驅動裝置驅動托盤完全運動至旋轉臺上,旋轉臺在旋轉驅動裝置的作用下旋轉并與第二倍速鏈對接,托盤驅動裝置驅動托盤運動至第二倍速鏈,托盤在倍速鏈驅動下繼續運動,旋轉臺旋轉至初始位置,即與第一倍速鏈對接的位置。
[0014]這樣的技術方案存在一定局限性。
[0015]首先,旋轉轉接裝置中旋轉臺的尺寸是固定的,而旋轉臺需要與兩倍速鏈輸送線對接。為保證旋轉臺在旋轉前后對接的準確,對兩倍速鏈輸送線轉接端的位置有嚴格限制,對旋轉轉接裝置的安裝位置也有嚴格的限制。要使三者完成符合要求的配合需經過繁瑣的調試。。
[0016]其次,托盤在旋轉轉接裝置上會隨旋轉臺一起旋轉,即旋轉轉接裝置無法適應要求托盤在轉接過程中方向相對于地面位置保持不變的工藝要求。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0017]再次,旋轉轉接裝置依次與兩倍速鏈輸送線對接,旋轉臺在旋轉過程中是無法接收第一倍速鏈上的托盤的,因此該旋轉轉接裝置只能用于前后托盤之間間隔時間較長的場口 ο
實用新型內容
[001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包括底座總成和活動總成,所述活動總成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的上方;
[0020]所述活動總成包括活動本體、輥筒和輥筒驅動裝置,所述活動本體的頂部平行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同的輥筒,所述輥筒在所述輥筒驅動裝置的驅動下繞旋轉軸旋轉;所有所述輥筒的旋轉軸的中軸線共面,稱為輥筒軸線平面;
[0021]所述底座總成包括底座本體和可伸縮裝置;
[0022]所述可伸縮裝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所述活動部在所述固定部的驅動下可相對于該固定部做往復直線運動,所述固定部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或所述活動本體,所述活動部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和所述活動本體中未設置所述固定部的一方;
[0023]所述可伸縮裝置的作用方向垂直于所述輥筒軸線平面。
[0024]可選的,所述可伸縮裝置為液壓缸或氣缸。
[0025]可選的,所述輥筒的端部設置有鏈輪,所有輥筒的同側鏈輪由同一條輥筒鏈條連接。
[0026]可選的,所述活動本體上相對于所述輥筒下方的位置設置有輔助鏈輪和過渡鏈輪,所述輔助鏈輪和過渡鏈輪相對設置且旋轉軸線相互平行,并與所述輥筒的旋轉軸線平行,所有輥筒同側的鏈輪、輔助鏈輪和過渡鏈輪由一條閉合的輥筒鏈條連接。
[0027]可選的,所有所述輥筒僅在同一側設置有相同的鏈輪。
[0028]可選的,所述活動本體頂部設置有避讓凹部,該活動本體相應于所述避讓凹部底部的位置設置有連接所述輥筒鏈條的導向鏈輪,該導向鏈輪的旋轉軸線平行于所述輥筒的旋轉軸線。
[0029]可選的,所述底座本體和所述活動本體中的一方安裝有直線軸承,另一方安裝有與所述直線軸承配合的導桿,所述直線軸承的軸線和所述導桿的軸線重合且平行于所述氣缸的作用方向所在直線。
[0030]可選的,所述輸送線轉接裝置上設置有四組所述直線軸承,且四組所述直線軸承均勻分布于所述可伸縮裝置周圍。
[0031]可選的,所述底座本體和所述活動本體中的一方安裝有軸套,另一方安裝有與所述軸套配合的直軸,所述直軸的軸線和所述軸套的軸線重合且平行于所述氣缸的作用方向所在直線。
[0032]可選的,所述底座本體上設置有調節地腳,所述調節地腳包括固定板、活動板、螺紋桿和螺母,所述固定板固定設置有軸線垂直于該固定板的螺紋桿,所述活動板與所述底座本體固定連接,且相應位置設置有允許所述螺紋桿通過的通孔,所述螺紋桿穿過所述活動板后相對于所述活動板兩側均設置有螺母。
[0033]可選的,所述底座總成包括四組調節地腳,所述調節地腳在所述底座本體上成矩形設置。
[0034]可選的,包括至少一個所述可伸縮裝置。
[003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利用活動總成的升降完成兩倍速鏈輸送線之間的轉接,具有以下優點:
[0036]首先,對兩倍速鏈輸送線轉接端位置要求不嚴格,安裝和調試方便。
[0037]其次,托盤在該輸送線轉接裝置上相對于地面的方向是不變的,從而使得第二倍速鏈和第一倍速鏈上托盤相對于地面的方向是相同的。
[0038]再次,升降運動代替旋轉運動,有效地縮短了轉接過程所需時間,因此可適應前后托盤間隔時間較短的場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9]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的應用示意圖
[0040]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41]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的主視圖;
[0042]圖4是圖3的側視圖。
[0043]實例說明:
[0044]1-1:第一倍速鏈輸送線(簡稱第一倍速鏈)、1-2:輸送線轉接裝置、1-3:第二倍速鏈輸送線(簡稱第二倍速鏈)、1_4:托盤、1-5:支撐滾輪。
[0045]2-1:過渡鏈輪、2-2:活動總成、2-3:下底板、2_4:支撐板、2_5:支撐腳、2_6:調節地腳、2-7:直線軸承、2-8:底座總成、2-9:導桿、2-10:輔助鏈輪、2_11:導向鏈輪、2_12:避讓凹部、2-13:輥筒、2-14:輥筒驅動裝置、2-15:螺紋桿、2_16:固定板、2_17:活動板、2_18:氣缸(可伸縮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46]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0047]圖1至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的實施例。
[0048]本實施例中,該輸送線轉接裝置用于連接兩條相互垂直的倍速鏈輸送線,分別為第一倍速鏈輸送線(簡稱第一倍速鏈)1-1和第二倍速鏈輸送線(簡稱第二倍速鏈)1-3。
[0049]倍速鏈輸送線通常稱為自流式輸送系統,一般包括倍速鏈動力裝置、倍速鏈、導軌和托盤。
[0050]所述倍速鏈動力裝置用于帶動所述倍速鏈,類型較多,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電動機與減速器的組合、電動機與變頻器的組合等等,在此不一一列舉。
[0051]所述倍速鏈用于傳遞輸送倍速鏈動力裝置的作用力,該倍速鏈形式通常包括雙節距滾輪鏈和差速鏈。所述雙節距滾輪鏈即鏈條和滾輪傳送等速,所述差速鏈即鏈條和滾輪傳送差速(2.5倍速和3倍速兩種)。所述倍速鏈具體形式以及鏈條規格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0052]所述托盤1-4為承載工件的基礎裝置,通常為板狀結構,組成較簡單,該托盤1-4在所述倍速鏈的帶動下運動。所述倍速鏈輸送線支撐所述托盤1-4運動的平面稱為倍速鏈工作平面。
[0053]所述托盤1-4兩側沿所述倍速鏈輸送線延伸方向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通常采用特制的、經表面處理的擠壓鋁合金型材,使自流式輸送系統在輸送過程中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適合產品大批量連續生產。
[0054]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倍速鏈輸送線既具有普通鏈條輸送線可承載較大載荷、易于積放和適應環境能力強等特點,又具有結構美觀、噪聲低、功能多和自動化程度高的優點。因此得到廣泛應用。
[0055]請參考圖1和圖2。
[0056]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倍速鏈1-1和所述第二倍速鏈1-3為相同類型相同寬度的倍速鏈輸送線。該第一倍速鏈1-1的倍速鏈工作平面略高于該第二倍速鏈1-3的倍速鏈工作平面。
[0057]所述倍速鏈輸送線在所述倍速鏈中間位置沿該倍速鏈輸送線延伸方向均勻設置有支撐托盤1-4的支撐滾輪1-5。該支撐滾輪1-5可繞其滾輪旋轉軸自由旋轉,所述滾輪旋轉軸的中軸線與該倍速鏈輸送線的倍速鏈工作平面共面,且垂直于所述支撐滾輪1-5處的該倍速鏈輸送線的延伸方向所在直線。
[0058]設置所述支撐滾輪1-5可有效支撐所述托盤1-4,避免了所述托盤1-4因載荷過大而發生變形或遭到破壞。
[0059]所述第一倍速鏈1-1和所述第二倍速鏈1-3交匯位置設置有輸送線轉接裝置1-2。
[0060]請參考圖3和圖4。
[0061]所述輸送線轉接裝置1-2包括底座總成2-8和活動總成2-2,所述活動總成2_2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2-8的上方。
[0062]所述底座總成2-8通常設置于地面,或者設置于其他安裝結構,用于支撐活動總成2-2,常見的安裝結構包括安裝板或安裝底座等。
[0063]所述底座總成2-8包括底座本體和可伸縮裝置2-18。
[0064]所述底座本體為方形框架結構,由工程鋼材焊接而成。該底座本體包括支撐板2-4和支撐腳2-5,所述支撐板2-4為矩形板狀結構,該支撐板2-4四個矩形頂點位置均設置有延伸方向垂直于該支撐板2-4的支撐腳2-5。
[0065]所述支撐腳2-5為細長結構,該支撐腳2-5的末端設置有調節地腳2_6。
[0066]所述調節地腳2-6包括固定板2-16、活動板2_17、螺紋桿2_15和螺母。所述固定板2-16與地面或者地面上的安裝結構相接觸,起支撐作用。該固定板2-16上固定設置有軸線垂直于該固定板2-16的螺紋桿2-15。所述活動板2-17與所述支撐腳2_5固定連接,且相應位置設置有允許所述螺紋桿2-15通過的通孔。該螺紋桿2-15穿過所述活動板2-17后,相對于所述活動板2-17兩側均設置有螺母。
[0067]根據上述結構特征可知,所述調節地腳2-6可通過調節所述螺紋桿2-15上的螺母的位置微調所述底座本體的相對地面或者其他安裝結構的位置。
[0068]經安裝調節后,所述支撐板2-4處于水平位置,可知所述支撐腳2-5延伸方向為豎直方向。
[0069]所述可伸縮裝置2-18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所述活動部在所述固定部的驅動下可相對于該固定部做往復直線運動。
[0070]所述固定部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2-8或所述活動總成2-2的相應結構上,所述活動部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2-8和所述活動總成2-2中未設置所述固定部一方。
[0071]為穩定可靠地完成所述活動總成2-2在所述可伸縮裝置2-18作用下相對于所述底座總成2-8的上升動作,所述輸送線轉接裝置1-2設置有輔助裝置。所述輔助裝置包括直線軸承2-7和導桿2-9,所述直線軸承2-7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2-8或所述活動總成2_2。所述導桿2-9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2-8和所述活動總成2-2中未安裝所述直線軸承2-7的一方。
[0072]所述直線軸承2-7的軸線和所述導桿2-9的軸線重合且平行于所述可伸縮裝置2-18的作用方向所在直線。該導軌2-9可在所述直線軸線2-7配合下沿所述直線軸線2-7軸線滑動。
[0073]所述可伸縮裝置2-18類型較多,既可選擇液壓缸或者氣缸等具有往復直線運動輸出的動力源直接實現,也可選擇普通動力源配合曲柄滑塊機構、凸輪結構或齒輪齒條結構等轉換結構實現往復直線運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實現方式,滿足本實用新型要求即可。
[0074]所述可伸縮裝置2-18的數量和性能指標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即不局限于單一可伸縮裝置2-18的情況。
[0075]所述輔助裝置的實現方式同樣很多,除所述直線軸承2-7和導桿2-9的配合外,還可用軸套和直軸的配合、直線導軌結構以及螺紋絲杠結構等具有相同作用的結構與配合實現。
[0076]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請不對所述可伸縮裝置2-18中固定部和活動部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輔助裝置有關結構的安裝位置做過多限制,滿足技術方案要求即可。所述固定部既可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2-8,也可安裝于所述活動總成2-2。所述直線軸承2-7既可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2-8,也可安裝于所述活動總成2-2。相應的,與所述固定部或所述直線軸承2-7配合的結構安裝于另一處即可。
[0077]本實施例中,所述可伸縮裝置2-18選用氣缸。
[0078]該輸送線轉接裝置1-2僅采用一個可伸縮裝置2-18,即選用一個氣缸。所述氣缸2-18的缸體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撐板2-4。為增加氣缸2-18的作用力傳遞效率,該氣缸2_18設置于所述支撐板2-4中心位置。所述缸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撐板2-4,且該缸桿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缸體的上方,該缸體與所述支撐板2-4固定相連。
[0079]所述支撐板2-4還設置有延伸方向為豎直方向的直線軸承2-7,四組直線軸承2-7圍繞氣缸2-18成均勻分布設置,且自所述支撐板2-4向下延伸。
[0080]所述活動總成2-2包括活動本體、輥筒2-13和輥筒驅動裝置2_14。
[0081]所述活動本體為方形框架結構,由工程鋼材焊接而成。
[0082]處于該活動本體底端的板狀結構為下底板2-3。所述下底板2-3上設置有氣缸接頭。該氣缸接頭與所述氣缸2-18缸桿的自由端連接。
[0083]所述下底板2-3相應位置設置有配合所述直線軸承2-7的導桿2_9。所述導桿2_9延伸方向與所述直線軸承2-7延伸方向平行,即豎直方向,且自所述下底板2-3開始向下延伸。該導桿2-9可在所述直線軸承2-7的限制下沿該直線軸承2-7滑動。
[0084]在所述氣缸2-18的推動下以及在所述直線軸承2-7和所述導桿2-9的輔助下,所述活動總成2-2可相對于所述底座總成2-8上升或下降。
[0085]該活動本體相應于頂面的結構上均勻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同的輥筒2-13,所述輥筒2-13在所述輥筒驅動裝置2-14的驅動下繞旋轉軸旋轉;所有所述輥筒2-13的旋轉軸的中軸線共面,稱為輥筒軸線平面。
[0086]所述輥筒2-13數量和根據具體結構確定,
[0087]該輸送線轉接裝置1-2安裝完成后,應保證所述輥筒軸線平面應于所述第一倍速鏈1-1的倍速鏈工作平面共面,并且輥筒2-13旋轉軸的中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一倍速鏈1-1的延伸方向。
[0088]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氣缸2-18的作用方向垂直于所述輥筒軸線平面。
[0089]本技術方案中未對輥筒2-13沿軸線方向上的長度(簡稱輥筒長度)做嚴格限制。但為保證托盤1-4在運動過程中的穩定性,應使輥筒長度盡可能接近托盤1-4在同方向上的長度。
[0090]所述輥筒2-13端部設置有類型和尺寸相同的鏈輪,所有輥筒2-13同側鏈輪由同一條輥筒鏈條連接。由于托盤1-4質量不大,驅動該托盤1-4的難度不大,本實施例中,所有輥筒2-13僅在同側端部設置有規格相同的鏈輪,所有輥筒2-13同側鏈輪由同一條輥筒鏈條連接。
[0091]由于設置有支撐滾輪1-5,因此該活動本體頂面設置有避讓凹部2-12,該避讓凹部2-12在平行于所述輥筒2-13旋轉軸軸線的方向上貫通該活動本體。
[0092]所述活動本體相應于所述避讓凹部2-12底部的位置設置有連接輥筒鏈條的導向鏈輪2-11。輥筒鏈條通過導向鏈輪2-11連接所述避讓凹部2-12的兩側的輥筒2-13。
[0093]在低于所述導向鏈輪2-11的高度的區域,所述活動本體上設置有處于同一高度的輔助鏈輪2-10和過渡鏈輪2-1。所述輔助鏈輪2-10與設置于所述輥筒2-13端部的鏈輪規格相同,且旋轉軸線相互平行。所述過渡鏈輪2-1與所述輔助鏈輪2-10相對設置,且該過渡鏈輪2-1包括兩個軸線重合的鏈輪盤,分別為第一鏈輪盤和第二鏈輪盤。
[0094]所述第一鏈輪盤與設置于所述輥筒2-13端部的鏈輪規格相同,所有輥筒2-13同側的輥筒鏈輪、導向鏈輪2-11、輔助鏈輪2-10和第一鏈輪盤通過一條閉合的輥筒鏈條連接。
[0095]所述第二鏈輪盤通過過渡鏈條與輥筒驅動裝置2-14相連。
[0096]由鏈條傳動的特征和上述描述可知,本文提及的鏈輪旋轉軸線均平行于所述輥筒驅動裝置2-14輸出軸的旋轉軸線。
[0097]所述輥筒驅動裝置2-14類型多樣,例如電動機和減速器組合、電動機和變頻器組人坐I=I 寸 O
[0098]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動機連接有減速器,該減速器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鏈輪,通過過渡鏈條與所述過渡鏈輪2-1相連。
[0099]所述輸送線轉接裝置1-2上還設置有必要的電氣檢測元件和控制系統。由于不屬于本實用新型設計重點,不做詳細描述。
[0100]該輸送線轉接裝置1-2的作用過程:
[0101]所述輸送線轉接裝置1-2位于初始狀態,電氣檢測元件檢測到托盤1-4在第一倍速鏈1-1的運動至第一設定位置時(靠近該輸送線轉接裝置1-2),啟動輥筒驅動裝置2-14,所述輥筒驅動裝置2-14帶動輥筒2-13轉動。
[0102]在所述輥筒2-13的作用下,所述托盤1-4繼續運動,當電氣檢測元件檢測到托盤1-4在該輸送線轉接裝置1-2上運動至第二設定位置時,所述氣缸2-18的缸桿向下運動,所述活動總成2-2在所述直線軸承2-7和所述導桿2-9的限制下,受氣缸2-18驅動下降。
[0103]電氣檢測元件檢測到所述活動總成2-2下降到第一目標高度時,即托盤1-4下降至第二倍速鏈1-3,在第二倍速鏈1-3的作用下繼續運動,當電氣檢測元件檢測到該托盤
1-4在第二倍速鏈1-3上運動至第三設定位置時,所述氣缸2-18上升,所述輥筒驅動裝置
2-14停止。
[0104]當電氣檢測元件檢測到所述活動總成2-2上升至第二目標位置時,所述氣缸2-18停止動作,轉接完成。
[0105]上述實施例中還有很多技術方案可簡單地用其他的方案代替。
[0106]例如,所述活動本體和底座本體的為圓柱型結構,用板狀結構組合而成。所述支撐板2-4或/和所述下底板2-3可設置成圓形板狀結構。
[0107]所述支撐腳2-5的數目可根據實際需要改變。
[0108]所述輥筒驅動裝置2-14可僅僅驅動靠近所述第一倍速鏈1-1的位置的若干所述輥筒2-13。相應的,所述輥筒鏈條的纏繞方式、所述過渡鏈輪2-1和所述輔助鏈輪2-10的設置位置需進行適應性調整。
[01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不局限于連接兩條相互垂直的倍速鏈輸送線,也可連接兩條夾角為非直角倍速鏈輸送線,工作原理與上述工作原理相同,只需對托盤做相應調整即可,所述托盤需具有平行于第一倍速鏈延伸方向所在直線的相對的對邊和平行于第二倍速鏈延伸方向所在直線的相對的對邊。
[0110]本實用新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總成和活動總成,所述活動總成設置于所述底座總成的上方; 所述活動總成包括活動本體、輥筒和輥筒驅動裝置,所述活動本體的頂部平行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同的輥筒,所述輥筒在所述輥筒驅動裝置的驅動下繞旋轉軸旋轉;所有所述輥筒的旋轉軸的中軸線共面,稱為輥筒軸線平面; 所述底座總成包括底座本體和可伸縮裝置; 所述可伸縮裝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所述活動部在所述固定部的驅動下可相對于該固定部做往復直線運動,所述固定部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或所述活動本體,所述活動部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和所述活動本體中未設置所述固定部的一方; 所述可伸縮裝置的作用方向垂直于所述輥筒軸線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縮裝置為液壓缸或氣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輥筒的端部設置有鏈輪,所有輥筒的同側鏈輪由同一條輥筒鏈條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本體上相對于所述輥筒下方的位置設置有輔助鏈輪和過渡鏈輪,所述輔助鏈輪和過渡鏈輪相對設置且旋轉軸線相互平行,并與所述輥筒的旋轉軸線平行,所有輥筒同側的鏈輪、輔助鏈輪和過渡鏈輪由一條閉合的輥筒鏈條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輥筒僅在同一側設置有相同的鏈輪。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本體頂部設置有避讓凹部,該活動本體相應于所述避讓凹部底部的位置設置有連接所述輥筒鏈條的導向鏈輪,該導向鏈輪的旋轉軸線平行于所述輥筒的旋轉軸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體和所述活動本體中的一方安裝有直線軸承,另一方安裝有與所述直線軸承配合的導桿,所述直線軸承的軸線和所述導桿的軸線重合且平行于所述可伸縮裝置的作用方向所在直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線轉接裝置上設置有四組所述直線軸承,且四組所述直線軸承均勻分布于所述可伸縮裝置周圍。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體和所述活動本體中的一方安裝有軸套,另一方安裝有與所述軸套配合的直軸,所述直軸的軸線和所述軸套的軸線重合且平行于所述可伸縮裝置的作用方向所在直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體上設置有調節地腳,所述調節地腳包括固定板、活動板、螺紋桿和螺母,所述固定板固定設置有軸線垂直于該固定板的螺紋桿,所述活動板與所述底座本體固定連接,且相應位置設置有允許所述螺紋桿通過的通孔,所述螺紋桿穿過所述活動板后相對于所述活動板兩側均設置有螺母。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總成包括四組調節地腳,所述調節地腳在所述底座本體上成矩形設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線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所述可伸縮裝置。
【文檔編號】B65G47/53GK204096616SQ201420380921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王漢昌 申請人:湖北華昌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