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用型密閉式粉料裝袋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通用型密閉式粉料裝袋裝置,它包括料筒組件(1)、翻門機構(2)、壓板(3)和抓手(4),料筒(1-1)的下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側密封板(1-2),側密封板(1-2)前后兩側的外輪廓為圓弧形,料筒(1-1)的下端前后兩側設有密封塊(1-3),密封塊(1-3)的外側輪廓也為圓弧形,翻門(2-3)左右兩端板的內側輪廓為圓弧形,翻門(2-3)端板的內側圓弧與側密封板(1-2)的外側圓弧半徑相同且始終緊密貼合,彈簧(2-7)將密封條(2-6)壓緊在密封塊(1-3)的外側圓弧面上,當兩個翻門(2-3)打開時,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6)在料筒(1-1)的下端形成一個四周密封而上下通透的空腔。本實用新型能夠通用于一字形和M形開口袋的粉料裝袋,同時密閉效果更佳。
【專利說明】一種通用型密閉式粉料裝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用型密閉式粉料裝袋裝置,屬于包裝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中,大部分粉料包裝都采用閥口袋進行包裝,這樣可以減少粉塵的產生,但其生產能力較低,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部分粉料也采用一字型開口袋和M形開口袋進行包裝,專利文獻CN201020216426.8中公開了一種密閉式粉料自動裝袋裝置,采用四周密閉的筒形結構,使粉料裝袋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均由除塵通道進入除塵系統,從而避免了粉塵外溢,大大改善了一字型開口袋粉料包裝的工作環境,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料門處采用翻門式結構,裝袋時料門翻轉張開,勢必會在料門的上方形成一個開放的空隙,雖然料門外側設有除塵通道,但除塵通道吸取粉塵的能力有限,在物料裝袋的短時間內,大量粉塵從料門上方的空隙處竄出而無法被及時吸走,造成粉塵外溢,且在裝袋過程中,撐桿和壓板之間的縫隙也會造成粉塵外溢,所以此裝置的密閉效果并不理想,專利文獻CN201010270378.5中公開了一種適用于M形包裝袋的無塵粉料裝袋機構,其外筒體下端為六邊形結構,裝袋時配合前后壓板和左右夾袋手指,將包裝袋袋口壓緊在外筒體上,避免了粉塵的外溢,但閉合時呈Y字形的夾袋手指無法實現三面的緊密貼合,裝袋過程中勢必會有一個面貼合不嚴從而造成粉塵外溢,且Y字形夾袋手指的尖點處是一個密閉盲點,也會有粉塵從此處竄出,所以此裝置的密閉效果也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能夠通用于一字形和M形開口袋,同時優化密閉效果,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通用型密閉式粉料裝袋裝置,它包括料筒組件(I)、翻門機構(2)、壓板(3)和抓手(4),其中料筒組件(I)位于整個裝置的中央,料筒組件(I)的下端前后兩側分別與兩個翻門機構(2)連接,翻門機構(2)上設有壓板(3),料筒組件(I)的下端左右兩側還設有兩個抓手(4),所述料筒組件(I)包括料筒(1-1),料筒(1-1)的左右兩側設有除塵管,料筒(1-1)的下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側密封板(1-2),側密封板(1-2)前后兩側的外輪廓為圓弧形,料筒(1-1)的下端前后兩側設有密封塊(1-3),密封塊(1-3)的外側輪廓也為圓弧形,密封塊(1-3)的左右端面與側密封板(1-2)的內側面緊密接觸,所述翻門機構(2)包括氣缸座(2-1),氣缸座(2-1)的一端與料筒(1-1)的下端連接,另一端與翻門氣缸(2-2)的缸筒端鉸接,翻門氣缸(2-2)的缸桿端與翻門(2-3)鉸接,翻門(2-3)左右兩端板的內側輪廓為圓弧形,翻門(2-3)端板的內側圓弧與側密封板(1-2)的外側圓弧半徑相同且始終緊密貼合,翻門(2-3)門板的外側還與壓板(3)鉸接,翻門(2-3)端板的外側與轉臂(2-4)的一端連接,左右兩個轉臂(2-4)的另一端連接在轉軸(2-5)上,轉軸(2-5)的軸線與翻門(2-3)左右端板內側圓弧的圓心連線重合,轉軸(2-5)與料筒(1-1)鉸接,翻門(2-3)門板的內側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密封條(2-6),密封條(2-6)左右兩端與翻門(2-3)左右兩端板的內壁接觸,彈簧(2-7)將密封條(2-6)壓緊在密封塊(1-3)的外側圓弧面上,當左右兩個翻門(2-3)處于閉合狀態時,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_6)在料筒(1-1)的下端形成一個密閉腔體,當左右兩個翻門(2-3)處于打開狀態時,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6)在料筒(1-1)的下端形成一個四周密封而上下通透的空腔。
[000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初始狀態時,前后兩個翻門(2-3)閉合呈尖嘴形,兩個壓板(3)張開,左右兩個抓手(4)張開,此時整個裝置處于密閉狀態,等待空袋(C)到位,空袋(C)被放置至翻門(2-3)外側后,壓板(3)閉合將空袋(C)的袋口壓緊在翻門(2-3)上,兩個抓手(4)閉合抓住空袋(C)的左右兩側,然后翻門氣缸(2-2)缸桿縮回,驅動前后兩個翻門(2-3)繞轉軸(2-5)向外擺動的同時沿密封塊(1-3)和側密封板(1-2)的外側圓弧滑動打開,同時抓手(4)帶動空袋(C)的左右兩側向側密封板(1-2)貼合,此時空袋(C)的袋口被撐為四邊形并緊密地貼合在兩個翻門(2-3)和兩個側密封板(1-2)的四周,物料裝袋時,粉塵經由除塵管被吸走,裝袋過程無粉塵泄露,料袋(D)裝滿后,翻門氣缸(2-2)缸桿伸出,驅動兩個翻門(2-3)繞轉軸(2-5)向內擺動的同時沿側密封板(1-2)和密封塊(1-3)的外側圓弧滑動閉合,然后壓板(3)和抓手(4)張開釋放料袋(D),料袋(D)進入下一個工序,此時整個裝置恢復到初始狀態,等待下一個空袋(C)到位,進行下一個工作循環。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左右翻門(2-3)處于閉合狀態時,利用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6)在料筒(1_1)的下端形成一個密閉腔體,防止粉塵掉落;當左右翻門(2-3)處于打開狀態時,利用側密封板(1-2)和翻門(2-3)之間緊密配合的圓弧面、密封塊(1-3)和密封條(2-6)之間壓緊的圓弧面,在料筒(1-1)的下端形成一個四周密封而上下通透的空腔,在進行物料裝袋的同時,沒有粉塵溢出;通用于一字形開口袋和M形開口袋的粉料裝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三維軸測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0008]圖3是料筒組件(I)的結構爆炸圖。
[0009]圖4是料筒組件(I)的主視圖。
[0010]圖5是料筒組件⑴的左視圖。
[0011]圖6是翻門機構(2)的結構爆炸圖。
[0012]圖7是翻門機構⑵的主視圖。
[0013]圖8是等袋位工藝示意圖。
[0014]圖9是等袋位軸測視圖(裝袋裝置下部)。
[0015]圖10是等袋位俯視圖(裝袋裝置下部)。
[0016]圖11是圖10的A-A剖視圖。
[0017]圖12是圖10的B-B剖視圖。
[0018]圖13是夾袋位工藝示意圖。
[0019]圖14是裝袋位主視圖。
[0020]圖15是裝袋位左視圖。
[0021]圖16是圖15的E-E剖視圖。
[0022]圖17是裝袋位軸測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至圖17,一種通用型密閉式粉料裝袋裝置,它包括料筒組件(I)、翻門機構(2)、壓板(3)和抓手(4),其中料筒組件(I)位于整個裝置的中央,料筒組件(I)的下端前后兩側分別與兩個翻門機構(2)連接,翻門機構(2)上設有壓板(3),料筒組件(I)的下端左右兩側還設有兩個抓手(4),上述料筒組件(I)包括料筒(1-1),料筒(1-1)的左右兩側設有除塵管,料筒(1-1)的下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側密封板(1-2),側密封板(1-2)前后兩側的外輪廓為圓弧形,料筒(1-1)的下端前后兩側設有密封塊(1-3),密封塊(1-3)的外側輪廓也為圓弧形,密封塊(1-3)的左右端面與側密封板(1-2)的內側面緊密接觸,上述翻門機構⑵包括氣缸座(2-1),氣缸座(2-1)的一端與料筒(1-1)的下端連接,另一端與翻門氣缸(2-2)的缸筒端鉸接,翻門氣缸(2-2)的缸桿端與翻門(2-3)鉸接,翻門(2-3)左右兩端板的內側輪廓為圓弧形,翻門(2-3)端板的內側圓弧與側密封板(1-2)的外側圓弧半徑相同且始終緊密貼合,翻門(2-3)門板的外側還與壓板
(3)鉸接,翻門(2-3)端板的外側與轉臂(2-4)的一端連接,左右兩個轉臂(2-4)的另一端連接在轉軸(2-5)上,轉軸(2-5)的軸線與翻門(2-3)左右端板內側圓弧的圓心連線重合,轉軸(2-5)與料筒(1-1)鉸接,翻門(2-3)門板的內側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密封條(2-6),密封條(2-6)左右兩端與翻門(2-3)左右兩端板的內壁接觸,彈簧(2-7)將密封條(2-6)壓緊在密封塊(1-3)的外側圓弧面上,當左右兩個翻門(2-3)處于閉合狀態時,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6)在料筒(1_1)的下端形成一個密閉腔體,當左右兩個翻門(2-3)處于打開狀態時,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6)在料筒(1-1)的下端形成一個四周密封而上下通透的空腔。
【權利要求】
1.一種通用型密閉式粉料裝袋裝置,它包括料筒組件(I)、翻門機構(2)、壓板(3)和抓手(4),其中料筒組件(I)位于整個裝置的中央,料筒組件(I)的下端前后兩側分別與兩個翻門機構(2)連接,翻門機構(2)上設有壓板(3),料筒組件(I)的下端左右兩側還設有兩個抓手(4),所述料筒組件(I)包括料筒(1-1),料筒(1-1)的左右兩側設有除塵管,所述翻門機構(2)包括氣缸座(2-1),氣缸座(2-1)的一端與料筒(1-1)的下端連接,另一端與翻門氣缸(2-2)的缸筒端鉸接,翻門氣缸(2-2)的缸桿端與翻門(2-3)鉸接,其特征在于:料筒(1-1)的下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側密封板(1-2),側密封板(1-2)前后兩側的外輪廓為圓弧形,料筒(1-1)的下端前后兩側設有密封塊(1-3),密封塊(1-3)的外側輪廓也為圓弧形,密封塊(1-3)的左右端面與側密封板(1-2)的內側面緊密接觸,翻門(2-3)左右兩端板的內側輪廓為圓弧形,翻門(2-3)端板的內側圓弧與側密封板(1-2)的外側圓弧半徑相同且始終緊密貼合,翻門(2-3)門板的外側還與壓板(3)鉸接,翻門(2-3)端板的外側與轉臂(2-4)的一端連接,左右兩個轉臂(2-4)的另一端連接在轉軸(2-5)上,轉軸(2-5)的軸線與翻門(2-3)左右端板內側圓弧的圓心連線重合,轉軸(2-5)與料筒(1-1)鉸接,翻門(2-3)門板的內側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密封條(2-6),密封條(2-6)左右兩端與翻門(2-3)左右兩端板的內壁接觸,彈簧(2-7)將密封條(2-6)壓緊在密封塊(1-3)的外側圓弧面上,當左右兩個翻門(2-3)處于閉合狀態時,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6)在料筒(1-1)的下端形成一個密閉腔體,當左右兩個翻門(2-3)處于打開狀態時,側密封板(1-2)、密封塊(1-3)、翻門(2-3)及密封條(2-6)在料筒(1_1)的下端形成一個四周密封而上下通透的空腔。
【文檔編號】B65B1/04GK203921221SQ201420372062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4日
【發明者】郝春生, 魏曉霞, 王明明 申請人: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