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混送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纖維混送系統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纖維混送系統包括連接于工作臺的輸送裝置、開松裝置、勻棉裝置、混合裝置、提升裝置及剝料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具有輸送面,所述開松裝置、勻棉裝置均設置于所述輸送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開松裝置與所述輸送面所在平面之間具有預定的間隔;所述提升裝置具有多個末端朝向一致的送料爪,所述剝料裝置與輸送裝置沿豎直方向分別位于所述提升裝置的兩側且剝料裝置位于輸送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提升裝置轉動式地連接于工作臺,所述勻棉裝置朝向于所述送料爪且分別與送料爪及所述混合裝置配合活動。本發明的纖維混送系統,纖維物料的混合方式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
【專利說明】纖維混送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色紡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纖維混送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色紡行業中,準備車間色棉混合設備使用較少,尤其是對一些小單的混合,現在還是需要大量人工操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們需要減少用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自動化生產水平,提高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混合方式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的纖維混送系統。
[0004]一種纖維混送系統,包括連接于工作臺的輸送裝置、開松裝置、勻棉裝置、混合裝置、提升裝置及剝料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具有輸送面,所述開松裝置、勻棉裝置均設置于所述輸送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開松裝置與所述輸送面所在平面之間具有預定的間隔;
[0005]所述提升裝置具有多個末端朝向一致的送料爪,所述剝料裝置與輸送裝置沿豎直方向分別位于所述提升裝置的兩側且剝料裝置位于輸送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提升裝置轉動式地連接于工作臺,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轉動后,所述送料爪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的端部,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轉動后,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且具有預定的間隔,所述勻棉裝置朝向于所述送料爪且分別與送料爪及所述混合裝置配合活動。
[0006]本發明涉及的纖維混送系統通過輸送裝置、開松裝置、勻棉裝置、提升裝置及剝料裝置的相互配合,在輸送裝置上輸入纖維物料,通過開松裝置的開松分散后進入提升裝置,再通過勻棉裝置的勻棉和剝取作用,使得提升裝置上的提升裝置再次進入輸送裝置混合,混合后再轉動提升裝置至其末端朝向剝料裝置,將纖維物料通過剝料裝置剝離提升裝置,完成一次纖維物料的混合和運送。本發明涉及的纖維混送系統電器化控制操作,減少人工手動操作,減少工人勞動強度,原來混棉大概4-5人來完成,現在基本實現一個人完成整個混棉的操作。自動化程度高,減少了工人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生產率。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提升裝置通過轉軸旋接于所述工作臺。便于所述提升裝置沿著豎直方向朝向所述輸送裝置方向和剝料裝置方向轉動。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調節桿及傳動鏈輪,所述轉軸連接于所述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端部嵌設于所述傳動鏈輪的輪齒中。便于控制所述提升裝置的旋轉。也便于自動化操作,節省人力。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連接于所述傳動鏈輪且驅動所述傳動鏈輪轉動。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轉動后,所述傳送面與所述輸送面之間的夾角為80°,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轉動后,所述傳送面與所述輸送面之間的夾角為110°。調整到80°左右,有利于物料纖維的抓取提升。所述傳送面與所述輸送面之間的夾角為110°,便于物料纖維的提升。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用于回收所述送料爪殘留物料的回收漏底,所述回收漏底設置于所述提升裝置的底部。可以方便清潔所述送料爪殘留的物料。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勻棉裝置為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的輪齒朝向于所述送料爪的末端。第一齒輪的輪齒與所述送料爪一起配合運動,使得勻棉效果佳。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料爪相對于所述傳送面的外表面傾斜呈銳角,且所述銳角的開口朝向輸送裝置所在平面的上方。此時送料爪和輸送面之間的夾角的開口為斜上方,一般為5°左右,有利于物料纖維的抓取提升。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剝料裝置為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的輪齒與所述送料爪嚙合。第二齒輪的輪齒與所述送料爪一起配合運動,使得剝料效果佳,可將送料爪上的物料纖維95%以上都剝離下來。
[0015]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纖維混送系統的使用方法。
[0016]一種纖維混送系統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7]將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輸送裝置轉動,使得提升裝置的送料爪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的端部,啟動所述輸送裝置及提升裝置,將纖維物料置于所述輸送裝置,所述纖維物料經過開松裝置開松分散后到達提升裝置,勻料裝置將送料爪內的纖維物料剝離至混合裝置,混合裝置混合纖維物料后將纖維物料運至輸送裝置;
[0018]將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轉動,使得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輸送裝置輸送纖維物料再次至提升裝置的送料爪內,剝料裝置將送料爪內的纖維物料剝離;
[0019]收料。
[0020]本發明涉及的纖維混送系統的使用方法,通過調整提升裝置的角度,更好實現混棉、送棉一體化,且通過電器化控制操作,減少人工手動操作,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所述方法操作簡便,操作強度小,原來混棉大概4-5人來完成,現在基本實現一個人完成整個混棉的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纖維混送系統示意圖;
[002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升裝置及部分元件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
[0024]10、工作臺;20、輸送裝置;22、輸送面;30、開松裝置;40、勻棉裝置;50、混合裝置;60、提升裝置;62、送料爪;64、傳送面;66、轉軸;70、剝料裝置;80、調節桿;82、傳動鏈輪;83、行程開關;84、電機;90、回收漏底;100、托棉輥;110、收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0026]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0027]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28]一種纖維混送系統,參見圖1及圖2,包括連接于工作臺10的輸送裝置20、開松裝置30、勻棉裝置40、混合裝置50、提升裝置60及剝料裝置70,還包括電機84、調節桿80及傳動鏈輪82 ;所述輸送裝置20具有輸送面22,所述開松裝置30、勻棉裝置40均設置于所述輸送面22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開松裝置30與所述輸送面22所在平面之間具有預定的間隔(該間隔根據實際生產的需要設定)。
[0029]本實施例中開松裝置30為兩個,開松裝置30具有十字形結構的臂,開松裝置30中心具有工所述開松裝置30轉動的轉輪;所述輸送裝置20為傳動帶及兩個轉輪組成,所述傳動帶構成所述輸送面22,所述傳動帶的內表面具有多個(本實施例為3個)托棉輥100,以支持傳動帶所在的平面(輸送面22)穩定。
[0030]所述勻棉裝置40為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的輪齒朝向于所述送料爪62的末端;所述剝料裝置70為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的輪齒與所述送料爪62嚙合。
[0031]所述混合裝置50設置于所述勻棉裝置40及其中一個開松裝置30之間(本實施例中為左邊的開松裝置30),且三者配合運動,即從勻棉裝置40上剝離的物料纖維傳送至混合裝置50 (本實施例為攪拌機)混合后運送至該開松裝置30,并通過該開松裝置30的轉移使物料纖維在水平輸送面22上再次有效混合。
[0032]參見圖2,所述提升裝置60也為傳動帶及兩個轉輪組成,所述提升裝置60的傳動帶構成所述傳送面64,所述傳送面64上具有多個末端朝向一致的送料爪62,所述送料爪62相對于所述傳送面64的外表面傾斜呈銳角,且所述銳角的開口朝向輸送裝置20所在平面的上方。
[0033]所述提升裝置60轉動式地連接于工作臺10,參見圖1所示,當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20轉動后,所述送料爪62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60的端部(圖中為左側的端部),當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70轉動后,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70且具有預定的間隔(該間隔根據實際生產的需要設定)。
[0034]所述剝料裝置70與輸送裝置20沿豎直方向分別位于所述提升裝置60的兩側且剝料裝置70位于輸送面22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提升裝置60通過轉軸66轉動式地連接于工作臺10,所述轉軸66連接于所述調節桿80,所述調節桿80的端部嵌設于所述傳動鏈輪82的輪齒中,所述電機84連接于所述傳動鏈輪82且驅動所述傳動鏈輪82轉動;
[0035]進一步地,還包括兩個行程開關83,其中一個行程開關83用來控制提升裝置60的轉動,該行程開關83用來控制電機84的正向轉動,帶動所述調節桿80往所述輸送面22所在平面的下端轉動,轉動的調節桿80帶動所述轉軸66轉動,實現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20轉動;另中一個行程開關83用來控制電機84的反向轉動,帶動所述調節桿80往所述輸送面22所在平面的上端轉動,轉動的調節桿80帶動所述轉軸66方向轉動,實現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70轉動。
[0036]當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20轉動后,所述送料爪62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20的端部,當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70轉動后,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70且具有預定的間隔,所述勻棉裝置40朝向于所述送料爪62且分別與送料爪62及混合裝置50配合活動。
[0037]在本實施例中,參見圖1,輸送裝置20的輸送面22水平設置,當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20轉動后,所述傳送面64與所述輸送面22之間的夾角為80° (圖中為朝向右側的夾角為80° ),當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70轉動后,所述傳送面64與所述輸送面22之間的夾角為110° (另一側的銳角為70°,圖中為朝向左側的夾角為70° )。
[003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混合裝置50為攪拌機,對經過勻棉裝置40后的物料纖維進行混合。
[0039]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回收所述送料爪62殘留物料的回收漏底90,所述回收漏底90設置于所述提升裝置60的底部。
[0040]本發明涉及的纖維混送系統,在使用時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41]按動其中一個行程開關83,將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輸送裝置20轉動,使得提升裝置60的送料爪62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20的端部,啟動所述輸送裝置20及提升裝置60,將纖維物料置于所述輸送裝置20,所述纖維物料經過開松裝置30開松分散后到達提升裝置60,勻料裝置將送料爪62內的纖維物料剝離至混合裝置50,混合裝置50混合纖維物料后將纖維物料運至輸送裝置20 ;
[0042]按動另一個行程開關83,將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70轉動,使得所述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70,輸送裝置20輸送纖維物料再次至提升裝置60的送料爪62內,剝料裝置70將送料爪62內的纖維物料剝離,剝離的纖維物料通過剝料裝置70下端的收料口 110及收料裝置收取;
[0043]再次按動第一個行程開關83,再將提升裝置60的頂部朝向輸送裝置20轉動,使得提升裝置60的送料爪62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20的端部,進行下一次的纖維物料的、一 、.?/.
[0044]本發明涉及的纖維混送系統通過輸送裝置、開松裝置、勻棉裝置、提升裝置及剝料裝置的相互配合,在輸送裝置上輸入纖維物料,通過開松裝置的開松分散后進入提升裝置,再通過勻棉裝置的勻棉和剝取作用,使得提升裝置上的提升裝置再次進入輸送裝置混合,混合后再轉動提升裝置至其末端朝向剝料裝置,將纖維物料通過剝料裝置剝離提升裝置,完成一次纖維物料的混合和運送。本發明涉及的纖維混送系統電器化控制操作,減少人工手動操作,減少工人勞動強度,原來混棉大概4-5人來完成,現在基本實現一個人完成整個混棉的操作。自動化程度高,減少了工人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生產率。
[0045]本發明涉及的纖維混送系統的使用方法,通過調整提升裝置的角度,更好實現混棉、送棉一體化,且通過電器化控制操作,減少人工手動操作,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所述方法操作簡便,操作強度小,原來混棉大概4-5人來完成,現在基本實現一個人完成整個混棉的操作。
[004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于工作臺的輸送裝置、開松裝置、勻棉裝置、混合裝置、提升裝置及剝料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具有輸送面,所述開松裝置、勻棉裝置均設置于所述輸送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開松裝置與所述輸送面所在平面之間具有預定的間隔; 所述提升裝置具有多個末端朝向一致的送料爪,所述剝料裝置與輸送裝置沿豎直方向分別位于所述提升裝置的兩側且剝料裝置位于輸送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提升裝置轉動式地連接于工作臺,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轉動后,所述送料爪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的端部,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轉動后,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且具有預定的間隔,所述勻棉裝置朝向于所述送料爪且分別與送料爪及所述混合裝置配合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裝置具有傳送面,所述傳送面上具有多個末端朝向一致的送料爪,所述提升裝置通過轉軸旋接于所述工作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爪相對于所述傳送面的外表面傾斜呈銳角,且所述銳角的開口朝向輸送裝置所在平面的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調節桿及傳動鏈輪,所述轉軸連接于所述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端部嵌設于所述傳動鏈輪的輪齒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連接于所述傳動鏈輪且驅動所述傳動鏈輪轉動。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輸送裝置轉動后,所述傳送面與所述輸送面之間的夾角為80°,當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所述剝料裝置轉動后,所述傳送面與所述輸送面之間的夾角為110°。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回收所述送料爪殘留物料的回收漏底,所述回收漏底設置于所述提升裝置的底部。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勻棉裝置為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的輪齒朝向于所述送料爪的末端。
9.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纖維混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剝料裝置為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的輪齒與所述送料爪嚙合。
10.一種纖維混送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將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輸送裝置轉動,使得提升裝置的送料爪的末端朝向于所述輸送裝置的端部,啟動所述輸送裝置及提升裝置,將纖維物料置于所述輸送裝置,所述纖維物料經過開松裝置開松分散后到達提升裝置,勻料裝置將送料爪內的纖維物料剝離至混合裝置,混合裝置混合纖維物料后將纖維物料運至輸送裝置; 將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轉動,使得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朝向剝料裝置,輸送裝置輸送纖維物料再次至提升裝置的送料爪內,剝料裝置將送料爪內的纖維物料剝離; 收料。
【文檔編號】B65G37/00GK104192521SQ201410410092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9日
【發明者】趙俊生, 田野, 張狗, 毛九串, 王亞, 廖聰 申請人: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桂林溢達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