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處理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后處理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當選擇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S110,S120)且選擇6秒以上作為平坦化處理時間(S130)時,圖像形成系統使紙摞保持機構以規定的移動速度向裁切處理部移動(S140,S150),在該紙摞向裁切處理部移動的過程中開始進行平坦化處理(S160)。當裁切處理部的裁切處理結束(S170,S180)時,紙摞向排出部移動(S190)。當在紙摞向排出部移動的過程中經過平坦化時間時,圖像形成系統結束平坦化處理(S200)。這樣,通過在紙摞的移動過程中進行平坦化處理,能夠提高平坦化處理時的系統生產性。
【專利說明】后處理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后處理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在生產型打印(7。口夕' 々i 3 > y u >卜)領域,廣泛應用通過將大容量 供紙裝置、后處理裝置等周邊裝置與圖像形成裝置連接而能夠構筑各種系統的圖像形成系 統。作為后處理裝置,有例如對由圖像形成裝置形成有圖像的紙張進行對折處理、騎馬釘裝 訂處理等而制作冊子的制書裝置。作為其他的后處理裝置,有進行裝訂處理、打孔處理等的 裝直。
[0003] 在作為后處理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的情況下,將經過了騎馬釘裝訂處理的多本冊 子堆疊在例如桌面上時,冊子的形成有折痕的端部(以下稱為背部)的彎曲有可能引起倒 塌。此外,在將冊子保管、搬運等時,由于冊子的背部側鼓起而也有可能出現問題。為此,在 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等時,進行對冊子背部的彎曲部施加壓力以壓平冊子的背部,從而將 冊子的背部處理為截面方形的平坦面的平坦化處理(方背處理)。
[0004] 作為進行平坦化處理的裝置,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例如具有束縛機構和按壓機 構的制書裝置,該束縛機構束縛將記錄材摞對折而成的冊子的背部附近并使冊子處于其背 部從該冊子束縛位置突出地配置的狀態,該按壓機構對被該束縛機構束縛的冊子的背部進 行按壓以便從彎曲背面變成平坦背面。
[0005] 另外,專利文獻2公開了一種背面形成裝置,其具有:將對半折疊的片材摞以其彎 曲的折痕部為前端側而輸送的一對輸送輥、按壓并夾持片材摞的前端部的按壓機構和使彎 曲的折痕部平坦化而形成背部的背部形成機構。該按壓機構包括第一按壓部件和第二按壓 部件,該第二按壓部件與第一按壓部件的按壓動作聯動而夾持片材摞并對片材摞的折痕部 施加背部形成載荷。
[0006] 此外,專利文獻3公開了一種冊子形成裝置,其使第一按壓輸送輥夾持冊子并以 輥軸為中心旋轉,將冊子的背部壓向第一導向部的同時沿第一導向部輸送冊子,由此使被 輸送的冊子的背部平坦化。
[0007]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9-227449號公報
[0008]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0-265115號公報
[0009]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10-036403號公報
[0010]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3所公開的裝置存在以下的問題,即專利文獻1?3所公 開的裝置要對冊子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時,使輸送過程中的冊子臨時停止,然后進行平 坦化處理。為此,在對冊子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時必須停止輸送冊子,所以存在系統生產 性低下的問題。特別是,在以冊子背部的可靠的平坦為目的進行多次平坦化處理時,存在處 理時間較長而使生產性低下的影響增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toon] 于是,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對冊子的背部進行平坦 化處理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系統生產性下降的后處理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
[0012]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后處理裝置具有:冊子形成部,其對紙張進行騎馬釘 裝訂處理而形成冊子;平坦化部,其對由冊子形成部形成的冊子的背部進行平坦化;移動 部,其與冊子的輸送聯動而使平坦化部移動;控制部,其對平坦化部進行控制,使得在由移 動部輸送冊子的過程中進行使冊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處理。
[0013] 另外,本發明的圖像形成系統具有:在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和對自圖 像形成裝置供給來的紙張進行后處理的后處理裝置;后處理裝置具有:冊子形成部,其對 紙張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而形成冊子;平坦化部,其對由冊子形成部形成的冊子的背部進 行平坦化;移動部,其與冊子的輸送聯動而使平坦化部移動;控制部,其對平坦化部進行控 制,使得在由移動部輸送冊子的過程中進行使冊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處理。
[0014] 在本發明中,"冊子的輸送過程"包括冊子從冊子接收位置(初始位置)移動到裁切 冊子的切口的裁切部期間、裁切處理期間、從裁切部移動到排出冊子的排出部期間。
[0015] 根據本發明,由于在冊子的輸送過程中(在平坦化部的移動過程中)由平坦化部對 冊子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所以與停止輸送過程中的冊子進行冊子的平坦化處理的情況 相比,能夠提高平坦化處理時的系統生產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系統結構例的示意圖;
[0017] 圖2是表示后處理裝置結構例的示意圖;
[0018] 圖3A是表示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的狀態的結構簡圖;
[0019] 圖3B是表示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的狀態的結構簡圖;
[0020] 圖3C是表示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的狀態的結構簡圖;
[0021] 圖4是表示復合處理部結構例的立體圖;
[0022] 圖5是表示紙摞保持機構結構例的側視圖;
[0023] 圖6是表示平坦化單元結構例的圖;
[0024] 圖7A是用于說明平坦化處理的示意圖;
[0025] 圖7B是用于說明平坦化處理的示意圖;
[0026] 圖8是表示后處理裝置框圖結構例的示意圖;
[0027] 圖9A是表示紙擦保持機構動作例的示意圖;
[0028] 圖9B是表示紙擦保持機構動作例的示意圖;
[0029] 圖9C是表示紙擦保持機構動作例的示意圖;
[0030] 圖9D是表示紙擦保持機構動作例的示意圖;
[0031] 圖10是表示圖像形成系統在進行后處理時的動作例的流程圖(之一);
[0032] 圖11是表示圖像形成系統在進行后處理時的動作例的流程圖(之二);
[0033] 圖12A是表示在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中同時供給方背用輥驅動馬達和裁 切用驅動馬達的起動電流時的電流波形的示意圖;
[0034] 圖12B是表示在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中同時供給方背用輥驅動馬達和裁 切用驅動馬達的起動電流時的電流波形的示意圖;
[0035] 圖12C是表示在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中同時供給方背用輥驅動馬達和裁 切用驅動馬達的起動電流時的電流波形的示意圖;
[0036] 圖13A是表示在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中錯時供給方背用輥驅動馬達和裁 切用驅動馬達的起動電流時的電流波形的示意圖;
[0037] 圖13B是表示在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中錯時供給方背用輥驅動馬達和裁 切用驅動馬達的起動電流時的電流波形的示意圖;
[0038] 圖13C是表示在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中錯時供給方背用輥驅動馬達和裁 切用驅動馬達的起動電流時的電流波形的示意圖;
[0039] 圖14A是表示第二保持單元的結構例的示意圖;
[0040] 圖14B是表示第二保持單元的結構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和附 圖中,對實質上具有相同功能結構的結構部件標注同一的附圖標記,省略重復說明。而且, 為了方便說明,以下所示的附圖中的尺寸比例有所夸張,有時與實際的比例不同。
[0042] [圖像形成系統的結構例]
[0043] 首先,說明圖像形成系統。圖1表示本發明的圖像形成系統1的整體結構例。如 圖1所示,圖像形成系統1具有圖像形成裝置2、與圖像形成裝置2的紙張輸送方向的下游 側連接的后處理裝置3。
[0044] 圖像形成裝置2通過電子照相方式在紙張S1上形成規定的圖像,將形成有圖像的 紙張S1向后處理裝置3輸送。后處理裝置3將通過圖像形成裝置2形成有圖像的紙張S1 對折,進行裝訂裝置的騎馬釘裝訂處理形成紙摞(冊子)S2。然后,后處理裝置3在紙摞S2 的輸送過程中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由此使紙摞S2的背部平坦化。
[0045] [圖像形成裝置的結構例]
[0046] 接著,詳細說明圖像形成裝置2。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2具有:原稿輸送部 11、圖像讀取部12、圖像形成部13、操作顯示部14及圖像形成控制部15。
[0047] 原稿輸送部11向圖像讀取部12的讀取位置逐頁地輸送原稿。圖像讀取部12讀 取由原稿輸送部11輸送來的原稿或者載置在原稿臺16上的原稿的圖像,生成圖像數據。
[0048] 圖像形成部13具有鼓狀的感光體21、配置在感光體21周圍的帶電部22、曝光部 23、顯影部24、轉印部25A、分離部25B及清潔部26。帶電部22使感光體21表面均勻地帶 電。曝光部23根據從原稿讀取到的圖像數據,在感光體21上進行曝光掃描,形成潛像。顯 影部24通過使調色劑附著,對潛像進行顯影,在感光體21的表面上形成調色劑像。
[0049] 紙張收納部27收納紙張S1。供紙部28A提供該紙張S1,將紙張S1向配置有轉印 部25A的轉印位置輸送。轉印部25A在被輸送到轉印位置的紙張S1上轉印調色劑像。分 離部25B消除轉印有調色劑像的紙張S1背面的電荷,使紙張S1與感光體21分離。然后, 清潔部26除去殘留在感光體21表面上的調色劑。
[0050] 中間輸送部28B輸送與感光體21分離了的紙張S1,將該紙張S1向定影部29輸 送。定影部29對轉印到紙張S1上的調色劑像進行加熱定影。
[0051] 在紙張S1的輸送方向上的定影部29的下游側(以下稱為"下游側")配置有切換 閘28C,切換閘28C對通過了定影部29的紙張S1的輸送通路進行切換,即在進行單面圖像 形成時的面朝上排紙的情況下,切換閘28C使紙張S1 -直前進,然后一對排紙輥28D將紙 張S1排出。另外,在進行單面圖像形成時的面朝下排紙以及進行雙面圖像形成的情況下, 切換閘28C將紙張S1向配置在下方的紙張翻轉輸送部28E引導。
[0052] 在面朝下排紙的情況下,切換閘28C將紙張S1向下方引導后,當紙張S1的后端通 過切換閘28C的時刻,切換紙張S1的輸送通路,然后,一對排紙輥28D將紙張S1排出。
[0053] 在進行雙面圖像形成的情況下,切換閘28C將紙張S1向下方引導,送入紙張翻轉 輸送部28E。然后,紙張翻轉輸送部28E對紙張S1進行正反面翻轉,經由再供紙通路28F再 次將紙張S1輸送到轉印位置。
[0054] 操作顯示部14具有觸摸面板等。操作顯示部14還作為輸入用戶用于使圖像形成 裝置2和后處里裝置3動作的任務信息的輸入部發揮作用。在操作顯示部14中,作為任務 信息,用戶能夠輸入例如紙張尺寸、頁數的選擇等。進而,作為任務信息,用戶也能夠輸入后 處理裝置3的對折處理、騎馬釘裝訂處理、平坦化處理、裁切處理有無的選擇、騎馬釘裝訂 處理中裝訂紙張的頁數、平坦化時間等。操作顯示部14將已輸入的任務信息向圖像形成控 制部15發送。
[0055] 而且,操作顯示部14具有開始按鈕。用戶通過操作顯示部14輸入任務信息后按 壓開始按鈕,由此圖像形成裝置2和后處理裝置3根據所輸入的任務信息開始動作。
[0056] 圖像形成控制部15根據接收到的任務信息,控制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動 作。圖像形成控制部15的通信部15a與后處理裝置3中的后處理控制部90的通信部90a 電連接。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與后處理裝置3的后處理控制部90進行串 行通信。本發明的控制部即后處理控制部90 (以下稱為后處理控制部90)與圖像形成裝置 2的圖像形成動作聯動而控制后處理裝置3使后處理裝置3動作。
[0057] [后處理裝置的結構例]
[0058] 接著,詳細說明后處理裝置3。圖2表示后處理裝置3的結構一例。需要說明的 是,將與后處理裝置3中的水平方向平行且后處理裝置3與圖像形成裝置2相對的方向作 為寬度方向W,將與寬度方向W正交且與堅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作為高度方向H,將與寬度方 向W及高度方向Η正交的方向作為縱深方向D。
[0059] 如圖1和圖2所示,后處理裝置3具有接收部31、第一紙張輸送部32、對折處理部 33、第二紙張輸送部34 (參照圖3)、騎馬釘裝訂處理部36及復合處理部37。需要說明的 是,冊子形成部對紙張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形成冊子,由對折處理部33和騎馬釘裝訂處理 部36構成。
[0060] 接收部31設置在后處理裝置3中框體30的寬度方向W上的一側。接收部31在 框體30的與圖像形成裝置2相對的一面開口。該接收部31接收從圖像形成裝置2的排紙 輥28D (參照圖1)排出的紙張S1。
[0061] 第一紙張輸送部32由通過馬達(未圖示)驅動的多個輥32a和沿寬度方向W配置 的輸送通路32b構成。該第一紙張輸送部32將接收部31接收到的紙張S1輸送到對折處 理部33。
[0062] 對折處理部33具有相互壓接的兩個折輥33a,33a和未圖示的折板。兩個折輥 33a,33a相互反向旋轉,折板按壓紙張S1的中央,使紙張S1的中央通過兩個折輥33a,33a 之間。然后,兩個折輥33a,33a使旋轉方向反轉,將紙張S1向高度方向Η的下方排出。由 此,紙張S1彎曲成中央向高度方向Η的上方凸出,完成對折處理。
[0063] 圖3Α?圖3C表示從寬度方向W看到的后處理裝置3中的騎馬釘裝訂處理部36 的結構簡圖。如圖3Α所示,在對折處理部33的兩個折輥33a,33a的高度方向Η的下方配 置有第二紙張輸送部34。第二紙張輸送部34沿縱深方向D配置。該第二紙張輸送部34向 騎馬釘裝訂處理部36輸送被對折處理部33對折處理的紙張S1。
[0064] 騎馬釘裝訂處理部36具有紙張堆疊部40、裝訂處理部41、整合部件42及第一阻 擋部件44。紙張堆疊部40從縱深方向D看時形成為截面大致三角形,其一頂部朝向高度方 向Η的上方。在紙張堆疊部40的頂部載置被對折處理的紙張S1的折痕內側。此時,紙張 S1的折痕沿紙張堆疊部40頂部的脊線配置。在紙張堆疊部40上堆疊多頁紙張S1,形成紙 摞S2。
[0065] 裝訂處理部41由配置在紙張堆疊部40內的接釘(受針)機構41a和與接釘機構 41a相對的打釘機構41b構成。未圖示的支承部將接釘機構41a支承為使其在高度方向Η 上可移動,未圖示的安裝部件在紙張堆疊部40的高度方向Η的上方固定并安裝打釘機構 41b。
[0066] 而且,在紙張堆疊部40的高度方向Η的上方配置有整合部件42和第一阻擋部件 44,整合部件42能夠向縱深方向D移動,第一阻擋部件44能夠向高度方向Η和縱深方向D 移動,進而在紙張堆疊部40的縱深方向D的下游側配置有紙摞輸送部43,在該紙摞輸送部 43的高度方向Η的上方配置有第二阻擋部件45。
[0067] 在此,參照圖3Α?圖3C說明騎馬釘裝訂處理部36的騎馬釘裝訂處理動作。首先, 如圖3Α所示,在紙張堆疊部40堆疊規定頁數的紙張S1形成紙摞S2后,整合部件42將紙 摞S2推向第一阻擋部件44,由此對紙摞S2進行位置對齊。然后,裝訂處理部41的接釘機 構41a升高,對紙摞S2進行第一次裝訂處理。此時,第一阻擋部件44升高至規定高度。
[0068] 如圖3B所示,在進行第一次裝訂處理時,整合部件42向縱深方向D的下游側移動 規定量,由此整合部件42將紙摞S2推送到進行第二次裝訂處理的位置。然后,裝訂處理部 41的接釘機構41a升高,對紙摞S2進行第二次裝訂處理。
[0069] 在進行第二次裝訂處理時,第一阻擋部件44向縱深方向D上的對折處理部33側 移動而位于紙摞S2的上游側端部的上方。而且,整合部件42向縱深方向D移動,后退至規 定位置。
[0070] 如圖3C所示,在進行第二次裝訂處理時,第一阻擋部件44下降至與紙摞S2的上 游側端部相對的位置。接著,第一阻擋部件44向縱深方向D上的第二阻擋部件45側移動, 由此第一阻擋部件44推出紙摞S2,將紙摞S2從紙張堆疊部40向紙摞輸送部43移動。此 時,通過將紙摞S2推向第二阻擋部件45,對紙摞S2進行位置對齊。紙摞輸送部43將從紙 張堆疊部40接收到的紙摞S2輸送到復合處理部37的紙摞保持機構51的正下方。
[0071][復合處理部的結構例]
[0072] 接著,說明復合處理部37。圖4表示復合處理部37的結構一例。如圖4所示,復 合處理部37具有紙摞保持機構51、升降機構48、裁切部即裁切處理部38(以下稱為裁切處 理部38)及排出紙摞S2的排出部39。
[0073] 紙摞保持機構51從紙摞輸送部43 (參照圖3)接收紙摞S2,保持紙摞S2,并且對 所保持的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關于該紙摞保持機構51,將在后文中詳細說明。
[0074] 移動部即升降機構48 (以下稱為升降機構48)使包括平坦化單元55的紙摞保持 機構51與紙摞S2的輸送聯動而移動。換言之,升降機構48將紙摞保持機構51支承為使 其可升降。在升降機構48的上方配置有排出部39,而在下方配置有裁切處理部38,升降機 構48具有一對框架481和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0075] 在一對框架481各自的內側上部可旋轉地安裝有第一皮帶輪486,在一對框架481 各自的內側下部可旋轉地安裝有第二皮帶輪487,安裝在各框架481上的第二皮帶輪487彼 此通過驅動傳遞軸484連接。
[0076] 在第一皮帶輪486與第二皮帶輪487上卷掛有環狀的正時皮帶485,在該正時皮帶 485上固定有連接部488,在連接部488上固定有紙摞保持機構51。
[0077] 第三驅動部即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以下稱為升降用驅動馬達482)對升降機構48 進行驅動。升降用驅動馬達482安裝在一對框架481中的一個框架上。在該升降用驅動馬 達482與安裝在一個框架481上的第一皮帶輪486之間,設有向第一皮帶輪486傳遞升降 用驅動馬達482的旋轉驅動力的傳遞機構(未圖示)。在一對框架481的內表面側設有引導 紙摞保持機構51升降的導軌483。
[0078] 裁切處理部3對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紙摞S2進行裁切處理,具體而言,利用 裁切刀(未圖示)對與紙摞S2的背部相反一側的端部進行裁切。下面,將與紙摞S2的折痕 背部相反一側的端部稱為"紙摞S2的切口"。
[0079][紙摞保持機構的結構例]
[0080] 接著,說明紙摞保持機構51。圖5表示紙摞保持機構51的主要結構一例,圖6表 示平坦化單元55的結構一例。圖7A表示紙摞S2的背部被平坦化單元55平坦化處理前的 狀態,圖7B表示紙摞S2的背部被平坦化單元55平坦化處理后的狀態。
[0081] 如圖5和圖6所示,紙摞保持機構51具有使紙摞S2的位置對齊(調整)的紙摞位 置對齊單元52、保持紙摞S2的第一保持單元53及第二保持單元54、平坦化單元55。
[0082] 紙摞位置對齊單元52可移動地配置在構成第一保持單元53的按壓部件71與承 受部件72之間。紙摞位置對齊單元52由一對薄平板狀的支承板61A,61B構成。一對支承 板61A,61B在紙摞S2的折痕抵接于偏離的位置時,因其自重而正常移動,使折痕與支承板 61A,61B抵接,由此對齊紙摞S2折痕的位置。
[0083] 如圖5所示,第一保持單元53具有按壓部件71與承受部件72,第一保持單元53 在按壓部件71與承受部件72之間按壓并保持被紙摞位置對齊單元52對齊了位置的紙摞 S2。由此,避免紙摞S2偏離。
[0084] 如圖5所示,第二保持單元54配置在第一保持單元53的上方。第二保持單元54 對被紙摞位置對齊單元52對齊了位置的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
[0085] 第二保持單元54具有按壓部件81、承受部件82、轉動臂85A,85B、由多個皮帶輪及 皮帶等構成的驅動機構87。第二保持單元54基于驅動機構87的驅動,使轉動臂85A,85B 向承受部件82側彈性移動,使按壓部件81與承受部件82抵接,由此在按壓部件81與承受 部件82之間按壓并保持紙摞S2。
[0086] 平坦化部即平坦化單元55 (以下稱為平坦化單元55)進行使紙摞S2的背部平坦 化的平坦化處理。平坦化單元55設置在紙摞位置對齊單元52的上方,與紙摞S2的輸送聯 動而在裁切處理部38與排出部39之間升降移動。如圖5和圖6所示,該平坦化單元55具 有方背用輥554、輥移動機構552及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
[0087] 方背用輥554具有至少大于紙摞S2的背部寬度的輥寬度。方背用輥554被軸553 支承為可旋轉,方背用輥554也可以為固定在軸553上的結構。第一驅動部即方背用輥驅 動馬達555 (以下稱為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對平坦化單元55進行驅動。方背用輥驅動 馬達555經由齒輪等傳遞機構與輥移動機構552連接。
[0088] 輥移動機構552例如由多個皮帶輪、輸送帶及滑塊等構成,通過方背用輥驅動馬 達555的驅動,沿方向X移動。方背用輥554隨著輥移動機構552的移動,沿紙摞S2背部 的方向X (箭頭方向)往返移動。由此,如圖7A和圖7B所示,紙摞S2的彎曲的背部通過方 背用輥554的撫平動作而被壓平,從而紙摞S2的背部成形為方形的背面。
[0089] [后處理裝置的框圖結構例]
[0090] 接著,說明后處理裝置3中的后處理控制部90。后處理控制部90對平坦化部(平 坦化單元55)進行控制,使得在由移動部48輸送紙摞(冊子)S2的過程中進行使紙摞(冊子) S2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處理。而且,后處理控制部90在平坦化部(平坦化單元55)的平 坦化處理中控制裁切處理部38以對紙摞(冊子)S2的切口進行裁切。圖8表示后處理控制 部90的框圖結構一例。如圖8所示,后處理控制部90具有中央運算裝置(以下稱為CPU) 91、RAM92、EEPR0M93、半導體存儲器94及通信部90a。
[0091] CPU91對后處理裝置3的整體動作進行控制,RAM92作為CPU91的作業區域來使 用,EEPR0M93存儲CPU91所運行的程序等。
[0092] 通信部90a作為用于與圖像形成裝置2的通信部15a通過規定的通信協議進行通 信的接口及通信機構發揮作用。作為一例,通信協議可以使用TCP、UDP、串行通信等。通信 部90a根據來自CPU91的指示,在與圖像形成裝置2的通信部15a之間接收或發送輸入信 號、控制信號、數據。
[0093] 半導體存儲器94為閃存等非易失性存儲機構。半導體存儲器94存儲用于確定支 承板61A,61B的位置的表格或者各種程序以及通過紙摞厚度檢測傳感器得到的紙摞S2的 厚度數據。CPU91讀出存儲在EEPR0M93或半導體存儲器94中的程序,將讀出的程序存儲在 RAM92中,并運行該程序。例如,CPU91運行存儲在RAM92中的程序,根據紙摞S2的厚度對 第三移動部用驅動源進行驅動控制。
[0094] CPU91分別與升降用驅動馬達482、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裁切用驅動馬達380、 第一保持單元用驅動馬達776、第二保持單元用驅動馬達876連接。升降用驅動馬達482例 如由有刷馬達或步進馬達等構成。升降用驅動馬達482根據自CPU91提供的驅動信號進行 驅動,使升降機構48上下移動。
[0095] 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由有刷馬達或步進馬達等構成,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根 據自CPU91提供的驅動信號進行驅動,沿方向X移動輥移動機構552。
[0096] 第二驅動部即裁切用驅動馬達380 (以下稱為裁切用驅動馬達380)對裁切處理部 38進行驅動。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由有刷馬達或步進馬達等構成,裁切用驅動馬達380根 據自CPU91提供的驅動信號進行驅動,移動構成裁切處理部38的裁切刀。
[0097] 第一保持單元用驅動馬達776例如由AC馬達或DC馬達等構成,第一保持單元用 驅動馬達776根據自CPU91提供的驅動信號進行驅動,在按壓部件71與承受部件72之間 按壓紙摞S2,由按壓部件71與承受部件72保持紙摞S2。第二保持單元用驅動馬達876例 如由AC馬達或DC馬達等構成,第二保持單元用驅動馬達876根據自CPU91提供的驅動信 號進行驅動,在按壓部件81與承受部件82之間按壓紙摞S2,由按壓部件81與承受部件82 保持紙摞S2。
[0098][紙摞保持機構的動作例]
[0099] 接著,簡單地說明紙摞保持機構51的動作一例。圖9A?圖9D表示進行平坦化處 理和裁切處理時的紙摞保持機構51的動作一例。需要說明的是,在圖9中示意性圖示了圖 4?圖6等所示的紙摞保持機構51。
[0100] 如圖9A所示,在冊子接收位置P待機的紙摞保持機構51接收到紙摞S2時,由第 二保持單元54保持接收到的紙摞S2后,紙摞保持機構51向裁切處理部38下降。平坦化 單元55隨著紙摞S2的輸送而下降,并且在紙摞S2向裁切處理部38輸送的過程中對紙摞 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
[0101] 如圖9B所示,在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裁切處理部38時,裁切處理部38對被紙摞 保持機構51保持的紙摞S2的切口進行裁切。當紙摞S2的切口的裁切結束時,如圖9C所 示,紙摞保持機構51向排出部39上升。平坦化單元55在紙摞S2的裁切處理過程中以及 向排出部39的移動過程中均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
[0102] 在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時,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紙摞S2從排出 部39向外部排出。需要說明的是,在平坦化處理未結束的情況下不進行排紙處理。在紙摞 S2從紙摞保持機構51排出時,如圖9D所示,紙摞保持機構51向冊子接收位置P下降。紙 摞保持機構51 -旦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時停止移動(參照圖9A),然后接收接著輸送來的紙 摞S2。
[0103] [圖像形成系統的動作例]
[0104]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圖像形成系統1的動作例。圖10和圖11為表示本發明圖像 形成系統1的動作一例的流程圖。下面,以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為主,說 明通過與后處理裝置3的后處理控制部90的通信而聯動,進行圖像形成處理和后處理的情 況。換言之,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或后處理裝置3的后處理控制部90的 任一控制部都能夠對圖像形成系統1的動作進行控制。而且,在本實施例中,將自先行的紙 摞S2被進行平坦化處理、裁切處理、排紙處理到接收接下來的紙摞S2的時間設定為例如10 秒。
[0105] 如圖10所示,在步驟S100中,從圖像形成裝置2輸送來的多頁紙張S1通過對折、 騎馬釘裝訂而形成紙摞S2,該紙摞S2通過紙摞輸送部43的輸送而到達紙摞保持機構51 (平坦化單元55)。
[0106] 在步驟S11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是否在操作顯示部14 的操作界面上選擇了"平坦化"項目。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為在操作 顯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選擇了"平坦化"項目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120。圖像形成裝置2的 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判斷為未選擇"平坦化"項目的情況下進入圖11所示的步驟S510。 在此,后處理控制部90也能夠對升降機構48進行控制,使得根據是否由平坦化單元55進 行平坦化處理來使升降機構48的移動速度可變。而且,后處理控制部90也可以根據是否 由平坦化單元55進行平坦化處理來使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值可變。
[0107] 在步驟S12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是否在操作顯示部14 的操作界面上選擇了"裁切"項目。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為在操作顯 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選擇了"裁切"項目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130。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 形成控制部15判斷為未選擇"裁切"項目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350。在此,后處理控制部90 也能夠對升降機構48進行控制,使得根據是否由裁切部處理部38進行裁切處理來使升降 機構48的移動速度可變。而且,后處理控制部90也可以根據是否由裁切部處理部38進行 裁切處理來使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電流值可變。
[0108] 在步驟S13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平坦化時間是否為6秒 以上。平坦化時間根據紙摞S2背部的平坦化程度適當選擇。例如在希望使紙摞S2的方背 完全平坦化的情況下,需要進行多次平坦化處理,所以作為平坦化時間選擇6秒以上。圖像 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選擇6秒以上作為平坦化時間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140。 在此,后處理控制部90也能夠對升降機構48進行控制,使得根據由平坦化單元55進行平 坦化處理的時間,使升降機構48的移動速度可變。而且,后處理控制部90也可以根據由平 坦化單元55進行平坦化處理的時間,使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值可變。
[0109] 另一方面,在紙摞S2的背部平坦到某種程度即可的情況下或者在謀求通過縮短 平坦化處理時間來進一步提高生產性的情況下,選擇不足6秒作為平坦化時間。圖像形成 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選擇不足6秒作為平坦化時間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250。
[0110] 在作為平坦化時間選擇了 6秒以上的情況下,在步驟S14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 圖像形成控制部15選擇2. 5A作為驅動升降機構48的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 在將平坦化時間設定為6秒以上的較長時間的情況下,即使紙摞S2到達排出部39,在平坦 化處理結束之前,也不對紙摞S2進行排紙處理。為此,在本實施例中,與將平坦化單元時間 設定為不足6秒的情況相比,較小地設定電流設定值,使紙摞保持機構51的移動速度減速。 由此,在本實施例中,在平坦化處理結束之前的期間內,控制紙摞保持機構51使其到達排 出部39。由此,能夠抑制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等的功耗。
[0111] 在步驟S15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2. 5A,使保持有紙摞S2的紙摞保持機構51以350mm/s的移動速 度向裁切處理部38移動。隨著該紙摞保持機構51的移動,平坦化單元55也以350mm/s的 移動速度向裁切處理部38移動。
[0112] 在步驟S16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向裁切 處理部38移動的過程中,開始平坦化單元55的平坦化處理。CPU91驅動方背用輥驅動馬達 555,使輥移動機構552沿方向X往返移動。隨著該輥移動機構552的移動,方背用輥554 也沿方向X往返移動,由此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
[0113] 在步驟S170中,包括平坦化單元55的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裁切處理部38。在步 驟S180中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裁切處理部38時,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 對裁切處理部38的動作進行控制,進行裁切處理。具體而言,CPU91驅動裁切用驅動馬達 380,由裁切刀對紙摞S2的切口進行裁切,使紙摞S2的端部對齊。在本實施例中,即使在裁 切處理中也進行平坦化處理,裁切處理與平坦化處理同時進行。
[0114] 在此,說明在同時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時的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和裁切 用驅動馬達380的起動時間的控制例。在此,后處理控制部90也可以分別控制方背用輥驅 動馬達555和裁切用驅動馬達380,使得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的起動時間與裁切用驅動馬 達380的起動時間為不同的時間。圖12A表示同時起動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和裁切用驅 動馬達380時的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的電流波形,圖12B表示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電 流波形,圖12C表示將雙方的電流波形結合顯示的情況。在圖12A?圖12C中,縱軸為電流 值,橫軸為時間。
[0115] 如圖12A?圖12C所示,在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和裁切用驅動馬達380都采用 功耗較大的有刷馬達的情況下,如果在時刻tl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的起動時間與裁切用 驅動馬達380的起動時間為同時,則由于雙方的起動電流的時間重合,從而起動電流可能 會超過電源額定電流。
[0116] 于是,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使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和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起動 時間錯開,來避免起動電流超過電源額定電流。圖13A表示使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和裁 切用驅動馬達380的起動時間錯開而起動時的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的電流波形,圖13B 表示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電流波形,圖13C表示將雙方的電流波形結合顯示的情況。在 圖13A?圖13C中,縱軸為電流值,橫軸為時間。
[0117] 如圖13A?圖13C所示,在時刻t2起動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在時刻tl起動裁 切用驅動馬達380。由此,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的起動時間與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起動 時間錯開,所以能夠使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和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起動電流小于電源 額定電流,由此能夠抑制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和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電流損耗。
[0118] 返回到圖10,在步驟S190中,如果裁切處理部38的裁切處理結束,則圖像形成裝 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2. 5A,從而使紙 摞保持機構51例如以350mm/s的移動速度從裁切處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動。
[0119] 在步驟S200中,如果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的 移動過程中判斷為已經經過了被設定的平坦化時間(6秒以上),則結束平坦化單元55的平 坦化處理。通過該平坦化處理,使紙摞S2的背部平坦化。
[0120] 在步驟S210中,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在步驟S220中,圖像形成裝置 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使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紙摞S2從排出部39向未圖示的排紙 盒排出。需要說明的是,當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時,在平坦化單元55的平坦化 處理未結束的情況下不進行排紙處理,直至平坦化處理結束。
[0121] 在步驟S23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將驅動升降機構48的升降 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從2. 5A變更為3. 0A。之所以將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 設定值變更為3. 0A,是因為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10秒期間),需要 將紙摞保持機構51可靠地移動到冊子接收位置P。
[0122] 在步驟S24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3A,例如以400mm/s的移動速度使紙摞保持機構51移動到冊子接 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夠使紙摞保持機構51返 回到冊子接收位置P。
[0123] 另一方面,在選擇不足6秒作為平坦化時間的情況下,在步驟S250中,圖像形成裝 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選擇3. 0A作為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之所以將電 流設定值設為3. 0A,是因為平坦化時間較短,因此,與平坦化時間為6秒以上的情況相比, 需要使紙摞保持機構51快速移動。
[0124] 在步驟S26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3. 0A,使保持有紙摞S2的紙摞保持機構51以400mm/s的移動速 度向裁切處理部38移動,隨著紙摞保持機構51的移動,平坦化單元55也以400mm/s的移 動速度向裁切處理部38移動。
[0125] 在步驟S27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向裁切 處理部38移動的過程中,開始平坦化單元55的平坦化處理。CPU91使方背用輥驅動馬達 555驅動,使輥移動機構552沿方向X往返移動,隨著該輥移動機構552的移動,方背用輥 554也沿方向X往返移動,由此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
[0126] 在步驟S280中,包括平坦化單元55的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裁切處理部38。在 步驟S29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對裁切處理部38的動作進行控制,進 行裁切處理。在本實施例中,即使在裁切處理中,也持續進行平坦化單元55的平坦化處理。 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3所說明的那樣,優選對電流的起動時間進行控制,使得在同時進行 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的情況下,使平坦化處理中的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的起動時間與 裁切處理中的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起動時間錯開。
[0127] 在步驟S300中,如果裁切處理部38的裁切處理結束,則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 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3. 0A,使紙摞保持機構 51例如以400mm/s從裁切處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動。
[0128] 在步驟S310中,如果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移 動的過程中判斷為已經經過了被設定的平坦化時間(不足6秒),則使平坦化單元55的平坦 化處理結束。通過該平坦化處理,使紙摞S2的背部平坦化。
[0129] 在步驟S320中,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在步驟S330中,圖像形成裝置 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使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紙摞S2從排出部39向未圖示的排紙 盒排出。需要說明的是,當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時,在平坦化處理未結束的情況 下不進行排紙處理,直至平坦化處理結束。
[0130] 在步驟S34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3. 0A,例如以400mm/s的移動速度使紙摞保持機構51向冊子接收 位置P移動。由此,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夠使紙摞保持機構51 返回至冊子接收位置P。需要說明的是,也可以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之前 存在富裕時間的情況下使升降用驅動馬達482減速。
[0131] 另一方面,在已選擇平坦化處理且未選擇裁切處理的情況下,在步驟S350中,圖 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平坦化時間是否為4秒以上。之所以平坦化時間 短于選擇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雙方時的時間,是因為不進行裁切處理,因此可以使紙摞 保持機構51不經由裁切處理部38而直接向排出部39移動,從而縮短了紙摞保持機構51 的移動距離。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選擇4秒以上作為平坦化時間的情 況下進入步驟S360,在選擇不足4秒作為平坦化單元時間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440。
[0132] 在步驟S36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選擇4秒以上作為平坦 化時間的情況下,選擇1. 8A作為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
[0133] 在步驟S37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開始平坦化單元55的平坦 化處理。CPU91使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驅動,使輥移動機構552沿方向X往返移動,隨著 該輥移動機構552的移動,方背用輥554也沿方向X往返移動,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 化處理。
[0134] 在步驟S38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1. 8A,使保持有紙摞S2的紙摞保持機構51 (平坦化單元55)以 200mm/s的移動速度向排出部39移動。圖像形成控制部15對平坦化單元55進行控制,在 紙摞S2的移動過程中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
[0135] 在步驟S390中,如果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移 動的過程中判斷為已經經過了被設定的平坦化時間(4秒以上),則使平坦化處理結束。通 過該平坦化處理,使紙摞S2的背部平坦化。
[0136] 在步驟S400中,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在步驟S410中,圖像形成裝置 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時,使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 紙摞S2從排出部39向未圖示的排紙盒排出。
[0137] 在步驟S42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將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 流設定值從1. 8A變更為2. 5A。之所以將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變更為2. 5A, 是因為需要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使紙摞保持機構51返回至冊子接 收位置P。
[0138] 在步驟S43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2. 5A,例如以350mm/s的移動速度使紙摞保持機構51向冊子接收 位置P移動。由此,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夠使紙摞保持機構51 返回至冊子接收位置P。
[0139] 而且,在步驟S44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選擇不足4秒作為 平坦化時間的情況下,選擇2. 0A作為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
[0140] 在步驟S45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開始平坦化單元55的平坦 化處理。CPU91使方背用輥驅動馬達555驅動,使輥移動機構552沿方向X往返移動,隨著 該輥移送機構552的移動,方背用輥554沿方向X往返移動,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 處理。
[0141] 在步驟S46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2. 0A,使保持有紙摞S2的紙摞保持機構51以300mm/s的移動速 度向排出部39移動。圖像形成控制部15對平坦化單元55進行控制,在紙摞S2的移動過 程中對紙摞S2的背部進行平坦化處理。
[0142] 在步驟S470中,如果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的 移動過程中判斷為已經經過了被設定的平坦化時間(不足4秒),則使平坦化處理結束。通 過該平坦化處理,使紙摞S2的背部平坦化。
[0143] 在步驟S480中,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在步驟S490中,圖像形成裝置 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時,將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 紙摞S2從排出部39向未圖示的排紙盒排出。需要說明的是,在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 部39時,在平坦化處理未結束的情況下不進行排紙處理,直至平坦化處理結束。
[0144] 在步驟S50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2. 0A,例如以300mm/s的移動速度使紙摞保持機構51移動到冊子 接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夠使紙摞保持機構51 返回至冊子接收位置P。
[0145] 接著,說明在步驟S110中未選擇平坦化處理的情況。如圖11所示,在步驟S510 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是否在操作顯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選擇了 "裁切"項目。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斷為在操作顯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 選擇了"裁切"項目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520,而判斷為未選擇"裁切"項目的情況下進入步 驟 S600。
[0146] 在步驟S52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選擇3. 0A作為驅動升降機 構48的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之所以將電流設定值設為3. 0A,是因為在選擇 裁切處理的情況下,需要使紙摞保持機構51向裁切處理部38移動,延長紙摞保持機構51 的移動距離。
[0147] 在步驟S53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3. 0A,使保持有紙摞S2的紙摞保持機構51以400mm/s的移動速 度向裁切處理部38移動,隨著該紙摞保持機構51的移動,平坦化單元55也以400mm/s的 移動速度向裁切處理部38移動。
[0148] 在步驟S540中,包括平坦化單元55的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裁切處理部38。在步 驟S550中,如果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裁切處理部38,則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 15對裁切處理部38的動作進行控制,進行裁切處理。
[0149] 在步驟S560中,如果裁切處理部38的裁切處理結束,則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 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3. 0A,使紙摞保持機構 51以例如400mm/s的移動速度從裁切處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動。
[0150] 在步驟S570中,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在步驟S580中,圖像形成裝置 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使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紙摞S2從排出部39向未圖示的排紙 盒排出。
[0151] 在步驟S59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3. 0A,以例如400mm/s的移動速度使紙摞保持機構51移動到冊子 接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夠使紙摞保持機構51 返回至冊子接收位置P。
[0152] 另一方面,在未選擇裁切處理的情況下,在步驟S60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 成控制部15選擇2. 0A作為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的電流設定值。之所以將電流設定值設為 2. 0A,是因為不進行裁切處理,因此能夠使紙摞保持機構51不經由裁切處理部38而直接向 排出部39移動,從而縮短紙摞保持機構51的移動距離。
[0153] 在步驟S61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2. 0A,以例如300mm/s的移動速度使紙摞保持機構51向排出部 39移動。
[0154] 在步驟S620中,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在步驟S630中,圖像形成裝置 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在紙摞保持機構51到達排出部39時,使被紙摞保持機構51保持的 紙摞S2從排出部39向未圖示的排紙盒排出。
[0155] 在步驟S640中,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控制部15通過向升降用驅動馬達482 供給已設定的電流設定值2. 0A,以例如300mm/s的移動速度使紙摞保持機構51移動到冊子 接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來的紙摞S2到達冊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夠使紙摞保持機構51 返回至冊子接收位置P。
[0156] [第二保持單元的其他結構例]
[0157] 接著,說明第二保持單元54的其他構構一例。圖14A和圖14B表示第二保持單元 54的結構一例。
[0158] 在構成第二保持單元54的按壓部件81的與承受部件82相對的端部上,設有用于 固定并保持紙摞S2的位置的冊子固定板810。冊子固定板810的與承受部件82相對的一 側為平坦面,冊子固定板810構成為能夠向支承板61A上的紙摞S2側(斜下方)滑動的結構 (參照圖14A)。在冊子固定板810上連接有使冊子固定板810滑動且包括馬達等的未圖示 的移動機構。
[0159] 同樣地,在構成第二保持單元54的承受部件82的與按壓部件81相對的端部上, 設有用于固定并保持紙摞S2的位置的冊子固定板820。冊子固定板820的按壓部件81 - 側為平坦面,冊子固定板820構成為能夠向支承板61A上的紙摞S2側(斜下方)滑動的結構 (參照圖14A)。在冊子固定板820上連接有使冊子固定板820滑動且包括馬達等的未圖示 的移動機構。
[0160] 在進行平坦化處理的情況下,通過移動機構的驅動,冊子固定板810, 820分別向 紙摞S2側滑動,利用冊子固定板810, 820從兩側按壓紙摞S2。而且,冊子固定板810, 820 將紙摞S2固定并保持在規定位置上(參照圖14B)。冊子固定板810, 820的保持力設定為即 使在進行例如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的情況下也能夠不錯開地固定紙摞S2的位置的力。 由此,能夠在穩定的狀態下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
[0161]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因為在紙摞S2向裁切處理部38、排出部39移動過程 中以及進行裁切處理過程中進行平坦化處理,所以與在臨時停止輸送紙摞S2的狀態下對 其進行平坦化處理的情況相比,能夠謀求提高平坦化處理時的系統生產性。
[0162] 而且,根據本實施方式,因為構成為使平坦化單元55與紙摞S2的輸送聯動而在裁 切處理部38與排出部39之間移動的結構,所以能夠同時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由 此,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即兩個處理。
[0163] 此外,在同時進行平坦化處理和裁切處理的情況下,控制為使方背用輥驅動馬達 555的起動時間與裁切用驅動馬達380的起動時間錯開,所以能夠防止電流值超過電源額 定電流,由此能夠抑制電流損耗。
[0164]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根據是否進行平坦化處理以及進行平坦化處理的時間,來 改變使紙摞保持機構51移動的升降用驅動馬達482等的電流值,或者改變紙摞保持機構51 (平坦化單元55)的移動速度。而且,也可以根據是否進行裁切處理,來改變升降用驅動馬 達482等的電流值,或者改變紙摞保持機構51的移動速度。由此,因為能夠向驅動源供給 合適的電流,所以能夠抑制電流損耗。
[0165]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范 圍包括對上述實施方式實施各種變更的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紙摞S2向裁切處理部 38移動期間、紙摞S2的裁切處理時、紙摞S2從裁切處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動期間進行了 平坦化處理,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紙摞S2移動的任一時間進行平坦化處理。
[0166] 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對黑白的圖像形成裝置2進行了說明,但不限于 此,也可以在能夠形成彩色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上適用本發明。
【權利要求】
1. 一種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冊子形成部,其對紙張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而形成冊子; 平坦化部,其對由所述冊子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冊子的背部進行平坦化; 移動部,其與所述冊子的輸送聯動而使所述平坦化部移動; 控制部,其對所述平坦化部進行控制,使得在由所述移動部輸送所述冊子的過程中進 行使所述冊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處理。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對所述冊子的切口進行裁切的裁切部; 所述控制部對所述裁切部進行控制,使得在由所述平坦化部進行平坦化處理過程中對 所述冊子的切口進行裁切。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驅動所述平坦化部的第一驅動部; 驅動所述裁切部的第二驅動部; 所述控制部分別控制所述第一驅動部和所述第二驅動部,使得所述第一驅動部的起動 時間與所述第二驅動部的起動時間為不同的時間。
4. 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據是否由所述平坦化部進行平坦化處理,來改變所述移動部的移動速 度。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驅動所述移動部的第三驅動部; 所述控制部根據是否由所述平坦化部進行平坦化處理,來改變所述第三驅動部的電流 值。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據由所述平坦化部進行平坦化處理的時間,來改變所述移動部的移動速 度。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驅動所述移動部的第三驅動部; 所述控制部根據由所述平坦化部進行平坦化處理的時間,來改變所述第三驅動部的電 流值。
8.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據是否由所述裁切部進行裁切處理,來改變所述移動部的移動速度。
9.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驅動所述裁切部的第二驅動部; 所述控制部根據是否由所述裁切部進行裁切處理,來改變所述第二驅動部的電流值。
10. -種圖像形成系統,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 對自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供給來的紙張進行后處理的后處理裝置; 所述后處理裝置具有: 冊子形成部,其對紙張進行騎馬釘裝訂處理而形成冊子; 平坦化部,其對由所述冊子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冊子的背部進行平坦化; 移動部,其與所述冊子的輸送聯動而使所述平坦化部移動; 控制部,其對所述平坦化部進行控制,使得在由所述移動部輸送所述冊子的過程中進 行使所述冊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處理。
【文檔編號】B65H45/30GK104097979SQ201410145383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1日
【發明者】中島博文, 杉本英二, 白熊拓美, 大津翔平 申請人: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