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氧化鋁貯倉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氧化鋁貯倉,屬于倉儲領域。本實用新型在保證貯倉出料方便的同時,解決現有錐斗式氧化鋁貯倉,特別是倉筒直徑較大的氧化鋁貯倉的基礎較高,土建費用高的問題。貯倉的倉底由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依次密封連接組成,沿第一底板到第四底板的方向,第一底板和第三底板的上板面傾斜向下設置,第二底板和第四底板的上板面傾斜向上設置,第一下料溝和第二下料溝的底部分別與溜管的上端連通,每個溜管的下端一一對應地與第一風動溜槽的進料端連通,貯倉上還設置有風機,風機的供風口通過風管與第一風動溜槽的進風口連通。本實用新型用于儲存和輸送氧化鋁。
【專利說明】一種氧化鋁貯倉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貯倉,屬于倉儲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工業裝備水平的發展,氧化鋁和電解鋁生產企業的規模也不斷增大,各個生產企業所需的氧化鋁貯倉的倉容也不斷增大,氧化鋁貯倉的直徑由9m增加到現在的18m左右,隨著倉容逐漸增大,如何保證物料順利出倉成為貯倉設計使用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傳統的錐斗自流出料方式利用物料自流出倉,具有工藝簡單,不需輔助設備,使用方便的優點,但錐斗本身高度較大,造成貯倉基礎較高,土建費用高。如果筒倉直徑較大,土建的費用甚至會超過鋼板貯倉本身的造價,因此這種出料方式一般不適合大直徑的筒倉。另外如果筒倉直徑較大,錐斗也會造成倉容損失,因此這種出料方式一般只適合中小直徑的貯倉。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氧化鋁貯倉,在保證貯倉出料方便的同時,解決現有錐斗式氧化鋁貯倉,特別是倉筒直徑較大的氧化鋁貯倉的基礎較高,土建費用高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氧化鋁貯倉,所述貯倉的倉底由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依次密封連接組成,沿第一底板到第四底板的方向,第一底板和第三底板的上板面傾斜向下設置,第二底板和第四底板的上板面傾斜向上設置,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下料溝,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下料溝,所述第一下料溝和第二下料溝的底部分別與溜管的上端連通,每個溜管的下端一一對應地與第一風動溜槽的進料端連通,所述貯倉上還設置有風機,風機的供風口通過風管與第一風動溜槽的進風口連通,所述貯倉倉底的下端設置有支柱。
[0005]每個底板的上端面上沿其傾斜方向均勻設置有多個第二風動溜槽,風機的供風口通過風管與第二風動溜槽的進風口連通,所述第二風動溜槽均為開式風動溜槽。
[0006]所述貯倉倉底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三風動溜槽,每個第一風動溜槽的出料口均與第三風動溜槽的進料口連通。
[0007]所述溜管共八根,沿第一下料溝和第二下料溝的長度方向分別均勻設置有四根溜管,所述第三風動溜槽共有兩個,第一風動溜槽共有八個,四個第一風動溜槽的出料口分別與一個第三風動溜槽的進料口連通,另外四個第一風動溜槽的出料口分別與另外一個第三風動溜槽的進料口連通,所述風機也為兩個,每個第三風動溜槽的進風口通過風管分別與一個風機的供風口相連通。
[0008]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的傾斜坡度均為α,且α =
[0009]10。。
[0010]所述第一下料溝和第二下料溝的寬度均為L,且L=700mm。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2]1、本實用新型采用倉底內回填坡結合多點出料,代替全錐斗自流出料方式的貯倉,這種方式的氧化鋁貯倉的基礎較低,極大地降低了氧化鋁貯倉的土建費用,節約成本;
[0013]2、在氧化鋁出倉時,殘留在回填坡形倉底上的氧化鋁,在第二風動溜槽的作用下形成半懸浮狀態并流入下料溝內,最終排出倉外,使倉底殘余的氧化鋁排出的更加徹底,倉內殘留少,倉容利用率較高;
[0014]3、倉內的氧化鋁先流入到兩個第三風動溜槽內,而后通過第三風動溜槽排出,便于控制氧化鋁貯倉的出料;
[0015]4、下料溝內均勻設置有多個下料點,倉底各部分下料的速度較為均勻,利用物料自流出倉,不需輔助清倉設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氧化鋁貯倉倉底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的截面圖,圖3為圖1中B-B向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結合圖1、圖2和圖3,一種氧化鋁貯倉,氧化鋁貯倉的直徑大于18m,所述貯倉的倉底由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三底板3和第四底板4依次密封連接組成,沿第一底板I到第四底板4的方向,第一底板I和第三底板3的上板面傾斜向下設置,第二底板2和第四底板4的上板面傾斜向上設置,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三底板3和第四底板4的傾斜坡度均為€[,且0=10° ,利用物料自流出倉,不需輔助清倉設備,沿第一底板I和第二底板2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下料溝6,沿第三底板3和第四底板4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下料溝7,第一下料溝6和第二下料溝7的寬度均為L,且L=700mm,所述第一下料溝6和第二下料溝7的底部分別與溜管8的上端連通,每個溜管8的下端一一對應地與第一風動溜槽9的進料端連通,第一風動溜槽9的規格為B200,所述貯倉上還設置有風機10,風機10的供風口通過風管14與第一風動溜槽9的進風口連通,所述風機10為7.5Kw高壓離心風機,風機10通過風管14給開式風動溜槽和風動溜槽供風,所述貯倉倉底的下端設置有支柱13,支柱13用于支撐氧化鋁貯倉。
[0018]所述每個底板的上端面上沿其傾斜方向均勻設置有第二風動溜槽5,風機10的供風口通過風管14與第二風動溜槽5的進風口連通,所述第二風動溜槽5均為開式風動溜槽,在氧化鋁出倉時,殘留在回填坡形倉底上的氧化鋁,在第二風動溜槽的作用下形成半懸浮狀態并流入下料溝內,最終排出倉外,使倉底殘余的氧化鋁排出的更加徹底,倉內殘留少,倉容利用率較高。
[0019]貯倉倉底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三風動溜槽12,每個第一風動溜槽9的出料口均與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料口連通,倉內的氧化鋁先流入到第三風動溜槽內,而后通過第三風動溜槽排出,便于控制氧化鋁貯倉的出料。溜管8共八根,沿第一下料溝6和第二下料溝7的長度方向分別均勻設置有四根溜管8,所述第三風動溜槽12共有兩個,第一風動溜槽9共有八個,四個第一風動溜槽9的出料口分別與一個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料口連通,另外四個第一風動溜槽9的出料口分別與另外一個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料口連通,使倉底各部分下料的速度較為均勻,所述風機10也為兩個,每個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風口通過風管14分 別與一個風機10的供風口相連通。
【權利要求】
1.一種氧化鋁貯倉,其特征在于:所述貯倉的倉底由第一底板(I)、第二底板(2)、第三底板(3)和第四底板(4)依次密封連接組成,沿第一底板(I)到第四底板(4)的方向,第一底板(I)和第三底板(3)的上板面傾斜向下設置,第二底板(2)和第四底板(4)的上板面傾斜向上設置,沿第一底板(I)和第二底板(2)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下料溝(6),沿第三底板(3)和第四底板(4)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下料溝(7),所述第一下料溝(6)和第二下料溝(7)的底部分別與溜管(8)的上端連通,每個溜管(8)的下端一一對應地與第一風動溜槽(9)的進料端連通,所述貯倉上還設置有風機(10),風機(10)的供風口通過風管(14)與第一風動溜槽(9 )的進風口連通,所述貯倉倉底的下端設置有支柱(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氧化鋁貯倉,其特征在于:每個底板的上端面上沿其傾斜方向均勻設置有第二風動溜槽(5),風機(10)的供風口通過風管(14)與第二風動溜槽(5)的進風口連通,所述第二風動溜槽(5)均為開式風動溜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氧化鋁貯倉,其特征在于:貯倉倉底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三風動溜槽(12),每個第一風動溜槽(9)的出料口均與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料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氧化鋁貯倉,其特征在于:溜管(8)共八根,沿第一下料溝(6)和第二下料溝(7)的長度方向分別均勻設置有四根溜管(8),所述第三風動溜槽(12)共有兩個,第一風動溜槽(9)共有八個,四個第一風動溜槽(9)的出料口分別與一個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料口連通,另外四個第一風動溜槽(9)的出料口分別與另外一個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料口連通,所述風機(10)也為兩個,每個第三風動溜槽(12)的進風口通過風管(14)分別與一個風機(10)的供風口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氧化鋁貯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I)、第二底板(2)、第三底板(3)和第四底板(4)的傾斜坡度均為α,且α=10°。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一種氧化鋁貯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溝(6)和第二下料溝(7)的寬度均為L,且L=700mm。
【文檔編號】B65D90/00GK203473631SQ201320392771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日
【發明者】陳永暉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