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十字隔層方盒的折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器皿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種紙器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隔層方盒很少見,有十字隔層的方盒更是少見。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隔層方盒很少見,有十字隔層的方盒更是少見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十字隔層方盒的折疊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取正方形紙,做兩條空出紙中心的對角線折疊線;在兩條對角線折疊線的兩邊等距離分別做與之平行且不與紙邊相交的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在正方形紙四個紙邊的中部分別做與相應紙邊平行且不與紙邊相交的紙邊平行線正折線;紙邊平行線正折線至相應紙邊的距離和對角線折疊至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之間的距離相等;紙邊平行線正折線與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相交于第一交點;在第一交點與正方形紙角之間做紙角斜線正折線;由第一交點向最近的紙邊做垂直線反折線,相交于紙邊交點;紙角斜線正折線、垂直線反折線和相應紙邊形成直角三角形,相應紙邊為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為短直角邊,紙角斜線正折線為斜邊;紙邊平行線正折線和與之平行的紙邊以及相鄰接的兩條垂直線反折線形成第一矩形;做垂直于對角線折疊線的兩個第一交點之間的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與對角線折疊線相交于第二交點;對角線平行線兩兩相交于第三交點;對角線折疊線與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相交于第四交點;對角線折疊線上的第四交點至紙角一段為對角線反折線;由第四交點向紙的中心做對角線反折線的延長線正折線,其長度即第四交點至延長線正折線的延長線端點為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的1/4 ;在第三交點與延長線端點之間做第三交點端點反折線;在距離最近的兩個延長線端點之間做端點之間反折線,在紙的正中心形成以端點之間反折線為邊長的小正方形;第一交點、第二交點、 第三交點和第四交點形成第二矩形;依照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紙邊平行線正折線、紙角斜線正折線、垂直線反折線、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對角線反折線、延長線正折線、第三交點端點反折線和端點之間反折線折疊,形成十字隔層方盒的初步形狀;小正方形為十字隔層中心與盒體等高的平面;四個第三交點重合并相貼于盒底;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兩端的兩個第一交點重合相貼;第一矩形為盒側面,與水平面垂直;相鄰的兩個第二矩形折疊并重合相貼,形成與水平面垂直的十字隔層;在四個盒角外各有一個四層紙貼合的直角三角形,在四層紙直角三角形的兩面分別做三條兩層紙的折疊線,即由盒上角紙邊交點做與直角三角形短邊即垂直線反折線45度夾角的45度長反折線,做一條與長直角邊垂直的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其與長直角邊的垂直交點至盒上角紙邊交點的長度與盒高即垂直線反折線等長,再由長直角邊的垂直交點做一條與45度長反折線平行的45度短反折線;依照45度長反折線將四層紙的直角三角形由斜邊一面從內向外撐開展平;
依照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和45度角短反折線折疊,45度角短反折線至直角三角形銳角尖部分的對角線反折線正折,并將45度角短反折線至直角三角形銳角尖部分折入盒底夾層,即成十字隔層方盒。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張紙折疊,簡化了程序;構想奇特,別出心裁;造型別致,美觀大方。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畫有折疊線的正方形紙平面圖;圖2是十字隔層方盒盒角外有四層紙貼合的直角三角形的初步盒體立體圖;圖3是一個盒角外直角三角形從斜邊一面撐開展成平面的局部立體圖;圖4是將展成平面的直角三角形倒置并翻向反面的局部立體圖;圖5是盒底完成立體圖;圖6是十字隔層方盒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正方形紙,做出折疊線,采用虛線表示正面對折的正折線,實線加圈表示反面對折的反折線;做兩條空出紙中心的對角線折疊線;在兩條對角線折疊線的兩邊等距離分別做與之平行且不與紙邊相交的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在正方形紙四個紙邊的中部分別做與相應紙邊平行且不與紙邊相交的 紙邊平行線正折線;紙邊平行線正折線至相應紙邊的距離和對角線折疊至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之間的距離相等;紙邊平行線正折線與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相交于第一交點;在第一交點與正方形紙角之間做紙角斜線正折線;由第一交點向最近的紙邊做垂直線反折線,相交于紙邊交點;紙角斜線正折線、垂直線反折線和相應紙邊形成直角三角形,相應紙邊為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為短直角邊,紙角斜線正折線為斜邊;紙邊平行線正折線和與之平行的紙邊以及相鄰接的兩條垂直線反折線形成第一矩形;做垂直于對角線折疊線的兩個第一交點之間的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與對角線折疊線相交于第二交點;對角線平行線兩兩相交于第三交點;對角線折疊線與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相交于第四交點;對角線折疊線上的第四交點至紙角一段為對角線反折線;由第四交點向紙的中心做對角線反折線的延長線正折線,其長度即第四交點至延長線正折線的延長線端點為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的1/4 ;在第三交點與延長線端點之間做第三交點端點反折線;在距離最近的兩個延長線端點之間做端點之間反折線,在紙的正中心形成以端點之間反折線為邊長的小正方形;第一交點、第二交點、第三交點和第四交點形成第二矩形;如圖1 ;依照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紙邊平行線正折線、紙角斜線正折線、垂直線反折線、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對角線反折線、延長線正折線、第三交點端點反折線和端點之間反折線折疊,形成十字隔層方盒的初步形狀;小正方形為十字隔層中心與盒體等高的平面;四個第三交點重合并相貼于盒底;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兩端的兩個第一交點重合相貼;第一矩形為盒側面,與水平面垂直;相鄰的兩個第二矩形折疊并重合相貼,形成與水平面垂直的十字隔層;在四個盒角外各有一個四層紙貼合的直角三角形,在四層紙直角三角形的兩面分別做三條兩層紙的折疊線,即由盒上角紙邊交點做與直角三角形短邊即垂直線反折線45度夾角的45度長反折線,做一條與長直角邊垂直的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其與長直角邊的垂直交點至盒上角紙邊交點的長度與盒高即垂直線反折線等長,再由長直角邊的垂直交點做一條與45度長反折線平行的45度短反折線;如圖2 ;依照45度長反折線將四層紙的直角三角形由斜邊一面從內向外撐開展平;如圖3 ;為說明方便,將前述展開的直角三角形上下顛倒并翻向反面;如圖4 ;依照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和45度角短反折線折疊,45度角短反折線至直角三角形銳角尖部分的對角線反折線正折,并將45度角短反折線至直角三角形銳角尖部分折入盒底夾層,即兩個第二矩形夾層內;如圖5 ;將盒體翻身,即為十 字隔層方盒;如圖6。
權利要求
1.一種十字隔層方盒的折疊方法,其特征是:取正方形紙,做兩條空出紙中心的對角線折疊線;在兩條對角線折疊線的兩邊等距離分別做與之平行且不與紙邊相交的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在正方形紙四個紙邊的中部分別做與相應紙邊平行且不與紙邊相交的紙邊平行線正折線;紙邊平行線正折線至相應紙邊的距離和對角線折疊至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之間的距離相等;紙邊平行線正折線與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相交于第一交點;在第一交點與正方形紙角之間做紙角斜線正折線;由第一交點向最近的紙邊做垂直線反折線,相交于紙邊交點;紙角斜線正折線、垂直線反折線和相應紙邊形成直角三角形,相應紙邊為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為短直角邊,紙角斜線正折線為斜邊;紙邊平行線正折線和與之平行的紙邊以及相鄰接的兩條垂直線反折線形成第一矩形;做垂直于對角線折疊線的兩個第一交點之間的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與對角線折疊線相交于第二交點;對角線平行線兩兩相交于第三交點;對角線折疊線與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相交于第四交點;對角線折疊線上的第四交點至紙角一段為對角線反折線;由第四交點向紙的中心做對角線反折線的延長線正折線,其長度即第四交點至延長線正折線的延長線端點為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的1/4 ;在第三交點與延長線端點之間做第三交點端點反折線;在距離最近的兩個延長線端點之間做端點之間反折線,在紙的正中心形成以端點之間反折線為邊長的小正方形;第一交點、第二交點、第三交點和第四交點形成第二矩形; 依照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紙邊平行線正折線、紙角斜線正折線、垂直線反折線、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對角線反折線、延長線正折線、第三交點端點反折線和端點之間反折線折疊,形成十字隔層方盒的初步形狀;小正方形為十字隔層中心與盒體等高的平面;四個第三交點重合并相貼于盒底;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兩端的兩個第一交點重合相貼;第一矩形為盒側面,與水平面垂直;相鄰的兩個第二矩形折疊并重合相貼,形成與水平面垂直的十字隔層;在四個盒角外各有一個四層紙貼合的直角三角形,在四層紙直角三角形的兩面分別做三條兩層紙的折疊線,即由盒上角紙邊交點做與直角三角形短邊即垂直線反折線45度夾角的45度長反折線,做一條與長直角邊垂直的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其與長直角邊的垂直交點至盒上角紙邊交點的長度與盒高即垂直線反折線等長,再由長直角邊的垂直交點做一條與45度長反折線平行的45度短反折線; 依照45度長反折線將四層紙的直角三角形由斜邊一面從內向外撐開展平; 依照長直角邊垂直線反折線和45度角短反折線折疊,45度角短反折線至直角三角形銳角尖部分的對角線反折線正折,并將45度角短反折線至直角三角形銳角尖部分折入盒底夾層,即成十字隔層方盒。
全文摘要
一種十字隔層方盒的折疊方法,涉及一種紙器皿的制作方法。取正方形紙,做對角線折疊線、對角線平行線正折線、紙邊平行線正折線、紙角斜線正折線、垂直線反折線、第一交點連線正折線、對角線反折線、延長線正折線、第三交點端點反折線、端點之間反折線等折疊;依照所述折疊線折疊,形成十字隔層方盒的初步形狀;在四個盒角外各有一個四層紙貼合的直角三角形,依照45度長反折線將四層紙的直角三角形由斜邊一面從內向外撐開展平;將45度角短反折線至直角三角形銳角尖部分折入盒底夾層,即成十字隔層方盒。一張紙折疊,簡化了程序;構想奇特,別出心裁;造型別致,美觀大方。
文檔編號B65D5/20GK103213722SQ20131013307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
發明者李平 申請人: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