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瓶子為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的具有底部的筒狀的瓶子,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備:接地部,位于外周緣部;立起周壁部,從所述瓶子的徑向內側與所述接地部相連,且朝向上方延伸;可動壁部,從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瓶子的徑向內側突出;和凹陷周壁部,從所述可動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徑向的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所述可動壁部配設成以與所述立起周壁部的連接部分為中心,與所述凹陷周壁部一同朝向上方移動自如,在所述可動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徑向的外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
【專利說明】瓶子【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瓶子。
[0002]本申請基于2011年8月30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1-187491號要求優先權,并在此援引其內容。
背景技 術
[0003]一直以來,作為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為具有底部的筒狀的瓶子,例如下述專利文獻I所示,已知有以下結構,底部的底壁部具備:接地部,位于外周緣部;立起周壁部,從瓶子徑向內側與所述接地部相連,且朝向上方延伸;可動壁部,從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瓶子徑向內側突出;和凹陷周壁部,從所述可動壁部的瓶子徑向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在該結構中,已知有以下結構:可動壁部通過以與立起周壁部的連接部分為中心轉動,以使凹陷周壁部朝向上方移動,由此來吸收瓶子內的減壓。
[0004]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0/061758號
[0005]然而,對于所述現有的瓶子來說,對于提高瓶子內的減壓吸收性能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0006]在此,為了提高減壓吸收性能,需要確保可動壁部向上方的移動量。為此,可以考慮在可動壁部與立起周壁部的連接部分中,將可動壁部的切線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例如擴大為相對于水平面45度左右,并形成為使可動壁部盡可能位于下方的形狀。然而,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易于確保可動壁部朝向上方的移動量,但是存在可動壁部難以向上方移動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7]因此,本發明鑒于前述情況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實現瓶子內的減壓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礎上,使可動壁部順利地移動的瓶子。
[0008]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0009]本發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瓶子,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為具有底部的筒狀,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備:接地部,位于外周緣部;立起周壁部,從所述瓶子的徑向內側與所述接地部相連,且朝向上方延伸;可動壁部,從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瓶子的徑向內側突出;和凹陷周壁部,從所述可動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徑向的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所述可動壁部配設成以與所述立起周壁部的連接部分為中心,與所述凹陷周壁部一同朝向上方移動自如,在所述可動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徑向的外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
[0010]根據這種特征,當可動壁部以可動壁部與立起周壁部的連接部分為中心移動時,上方膨出部成為可動壁部的初始移動時的起點。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上方膨出部按照瓶子的內壓變化開始向上方移動,從而可動壁部整體追隨其向上方移動。據此,能夠使可動壁部整體按照瓶子的內壓變化順利地移動。[0011]因此,即使在可動壁部與立起周壁部的連接部分中,擴大可動壁部的切線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以實現減壓吸收性能的提高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可動壁部難以向上方移動的現象。其結果,能夠在實現瓶子內的減壓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礎上,使可動壁部順利地移動。
[0012]另外,在所述可動壁部的與所述上方膨出部相比位于瓶子徑向內側的部分還可以形成朝向下方凹陷的下方膨出部。
[0013]在這種情況下,從可動壁部的沿瓶子徑向的外端部至內端部的長度與沿依照連結立起周壁部中的瓶子徑向的內端部與凹陷周壁部中的瓶子徑向的外端部的可動壁部的表面形狀而延伸的假想線的切線的長度相比更長。據此,由于能夠確保可動壁部的移動量,因此能夠實現減壓吸收性能的進一步提高。
[0014]根據上述的瓶子,能夠在實現瓶子內的減壓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礎上,使可動壁部順利地移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的瓶子的側視圖。
[0016]圖2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的瓶子仰視圖。
[0017]圖3A是沿圖2的A-A線的剖視圖。
[0018]圖3B是由圖3A的雙點劃線包圍的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瓶子進行說明。
[0020]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瓶子I具備口部11、肩部12、瓶身部13及底部14,這些11?14是在使各自的中心軸線位于公共軸上的狀態下,按該順序連續設置的概要結構。
[0021]下面,以所述公共軸為瓶軸0,沿瓶軸O方向以口部11側為上側,以底部14側為下偵U。另外,以與瓶軸O正交的方向為徑向,以瓶軸O為中心旋轉的方向為周向。
[0022]瓶子I是通過注塑成型形成為有底筒狀的粗加工成品經吹塑成型而形成,并由合成樹脂材料一體形成。另外,在口部11上安裝有未圖示的瓶蓋。進一步,口部11、肩部12、瓶身部13及底部14分別與瓶軸O正交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
[0023]在肩部12與瓶身部13的連接部分,在整周連續地形成有第一環狀凹槽16。
[0024]瓶身部13形成為筒狀,并且瓶軸O方向的兩端部之間形成為比該兩端部的直徑小。在瓶身部13上沿瓶軸O方向隔開間隔,在整周連續地形成有多個第二環狀凹槽15。
[0025]在瓶身部13與底部14的連接部分上在整周連續地形成有第三環狀凹槽20。
[0026]如圖1至圖3B所示,底部14形成為具備瓶跟部17和底壁部19的杯狀,所述瓶跟部17的上端開口部與瓶身部13的下端開口部連接,所述底壁部19閉塞瓶跟部17的下端開口部,且外周緣部為接地部18。
[0027]在瓶跟部17上在整周連續地形成有第四環狀凹槽31。如圖1所示,該第四環狀凹槽31的徑向的深度與第三環狀凹槽20的徑向的深度相同。
[0028]如圖3A所示,底壁部19具備:立起周壁部21,從徑向內側與接地部18相連,且朝向上方延伸;環狀的可動壁部22,從立起周壁部21的上端部朝向徑向內側突出;和凹陷周壁部23,從可動壁部22的徑向內端部22a的內端朝向上方延伸。
[0029]如圖3A所示,立起周壁部21隨著從下方向上方逐漸縮徑。
[0030]可動壁部22形成為朝向下方突出的曲面狀,并且隨著從徑向外側向內側逐漸朝向下方延伸。該可動壁部22和立起周壁部21經由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部25被連結。而且,可動壁部22以曲面部(與立起周壁部21的連接部分)25為中心轉動自如(移動自如),以使凹陷周壁部23朝向上方移動。
[0031]在此,在可動壁部22的沿徑向的外端部22b,即接近曲面部25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32。該上方膨出部32形成為沿可動壁部22的法線方向突出的曲面形狀,并且形成為在周向的整周延伸的環狀。具體而言,上方膨出部32與依照連結曲面部25中的徑向內端部與凹陷周壁部23中的徑向外端部的可動壁部22的表面形狀而延伸的假想線L (例如,向下方凸出的曲線或直線)相比位于上方。另外,上方膨出部32的頂部與曲面部25相比位于下方。另外,優選地,沿上方膨出部32的徑向的外端部中的切線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Θ I設定為相對于沿假想線L的徑向的外端部的切線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Θ 2小10度以上。在圖示的例中,Θ I設定為28度左右,Θ 2設定為44度左右。
[0032]另外,在可動壁部22的外端部22b中的與上方膨出部32相比位于徑向內側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凹陷的下方膨出部33。下方膨出部33形成為沿可動壁部22的法線方向突出的曲面形狀,并且形成為在周向的整周延伸的環狀。具體而言,下方膨出部33與上述假想線L相比位于下方。在這種情況下,上述的上方膨出部32的徑向外端部連續設置于曲面部25中的徑向內端部,其徑向內端部連續設置于下方膨出部33中的徑向外端部。
[0033]上方膨出部32形成為與上述的下方膨出部33相比曲率半徑更小。另外,在沿瓶軸O方向的縱剖視中,沿從下方膨出部33的沿徑向的外端部至內端部的切線的長度Dl形成為與沿從上方膨出部32的沿徑向的外端部至內端部的切線的長度D2相比更長。
[0034]凹陷周壁部23與瓶軸O同軸配設,并且隨著從上方向下方逐漸擴徑。在凹陷周壁部23的上端部連接有與瓶軸O同軸配置的圓板狀的頂壁24,由凹陷周壁部23和頂壁24的整體形成具有頂部的筒狀。凹陷周壁部23形成為橫截面圓形。另外,凹陷周壁部23以如下方式構成:形成為朝向徑向內側突出的曲面狀的彎曲壁部23a的上端與頂壁24連接,并且彎曲壁部23a的下端經由彎曲部23b與傾斜壁部23c連接。傾斜壁部23c隨著從上方向下方逐漸擴徑,其下端與環狀的可動壁部22的徑向的內端部22a的內端連接。
[0035]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瓶跟部17的從徑向外側與接地部18相連的下瓶跟部27形成為比從上方與該下瓶跟部27相連的上瓶跟部28的直徑小。上瓶跟部28與瓶身部13的瓶軸O方向兩端部一同為瓶子I的最大外徑部。
[0036]進一步,在本實施方式中,下瓶跟部27與上瓶跟部28的連結部分29隨著從上方向下方逐漸縮徑。另外,該連結部分29的縱截面形狀從上方向下方直線狀地延伸。
[0037]當如此構成的瓶子I內減壓時,通過可動壁部22以底壁部19的曲面部25為中心向上方轉動,可動壁部22移動,以使凹陷周壁部23向上方抬起。即,減壓時通過使瓶子I的底壁部19積極地變形,從而能夠吸收瓶子I的內壓變化(減壓)而不伴隨瓶體部13等變形。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將立起周壁部21與可動壁部22的連接部分形成為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部25,從而能夠易于使可動壁部22以該曲面部25為中心移動(轉動)。因此,能夠使可動壁部22按照瓶子I的內壓變化柔軟地變形。
[0038]特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可動壁部22形成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32,從而當可動壁部22以曲面部25為中心移動時,上方膨出部32成為可動壁部22的初始移動時的起點。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上方膨出部32按照瓶子I的內壓變化開始向上方移動,從而可動壁部22整體追隨其向上方移動。據此,能夠使可動壁部22整體按照瓶子I的內壓變化順利地移動。
[0039]因此,即使擴大可動壁部22的切線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Θ 2,以實現減壓吸收性能的提高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可動壁部22難以向上方移動的現象。其結果能夠在實現瓶子I內的減壓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礎上,使可動壁部22順利地移動。
[0040]進一步,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可動壁部22的與上方膨出部32相比位于徑向內側的部分形成下方膨出部33,因此從沿可動壁部22的徑向的外端部22b至內端部22a的長度與依照可動壁部22的表面形狀而延伸的假想線L的長度相比更長。據此,由于能夠確保可動壁部22的移動量,因此能夠實現減壓吸收性能的進一步提高。
[0041]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具體的結構并不限于該實施方式,還可包括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范圍的設計變更等。
[0042]例如,上方膨出部32及下方膨出部33的截面形狀并不限于曲面狀,可以進行適當變更設計。
[0043]另外,上方膨出部32及下方膨出部33還可以沿周向間斷地形成。
[0044]進一步,下方膨出部33還可以沿徑向形成多個。例如,還可以沿徑向形成為波形。
[0045]另外,立起周壁部21還可以適當變更為例如,沿瓶軸O方向平行延伸等。
[0046]進一步,凹陷周壁部23還可以適當變更為例如,沿瓶軸O方向平行延伸。
[0047]另外,形成瓶子I的合成樹脂材料還可以適當變更為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非晶性聚酯等,或這些的混合材料等。
[0048]進一步,瓶子I并不限于單層結構體,還可以是具有中間層的層疊結構體。作為該中間層,可以列舉例如具有阻氣性的樹脂材料的層、具有再生材料的層或具有吸氧性的樹脂材料的層等。
[0049]另外,在前述實施方式中,將肩部12、瓶身部13和底部14分別與瓶軸O正交的橫截面形狀設為圓形狀,但并不限于此,還可以適當變更為例如設為多邊形狀等。
[0050]另外,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范圍內,能夠適當地將前述實施方式中的結構要素變換為公知的結構要素,另外,還可以適當組合所述變形例。
[0051]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052]根據上述的瓶子,能夠在實現瓶子內的減壓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礎上,使可動壁部順利地移動。
[0053]符號說明
[0054]I…瓶子
[0055]14…底部
[0056]18…接地部
[0057]19…底壁部
[0058]21…立起周壁部[0059]22…可動壁部
[0060]23…凹陷周壁部
[0061]25…曲面部
[0062]32…上方膨出部 [0063]33…下方膨出部
【權利要求】
1.一種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的具有底部的筒狀的瓶子, 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備: 接地部,位于外周緣部; 立起周壁部,從所述瓶子的徑向內側與所述接地部相連,且朝向上方延伸; 可動壁部,從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瓶子的徑向內側突出;和 凹陷周壁部,從所述可動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徑向的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 所述可動壁部配設成以與所述立起周壁部的連接部分為中心,與所述凹陷周壁部一同朝向上方移動自如, 在所述可動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徑向的外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其中, 在所述可動壁部的與所述上方膨出部相比位于所述瓶子的徑向內側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凹陷的下方膨出部。
【文檔編號】B65D1/02GK103764504SQ201280041384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0日
【發明者】中山忠和 申請人:株式會社吉野工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