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動模組及使用該滾動模組的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滾動模組,特別是指一種組裝容易的滾動模組及使用該滾動模組的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關于電路板或顯示面板等在裸料狀態時的基板,于制造過程中皆須經過許多程序,各該程序之間的輸送則須利用輸送裝置。已知輸送裝置是于機臺的上層和下層分別樞設有多個輸送軸,上層的各該輸送軸和下層的各該輸送軸皆設有抵接于所述基板的滾輪,通過滾輪的滾動以帶動基板由一個程序移動到另一個程序,換言之,基板是在上、下層之間被輸送。當基板于上、下層之間輸送時,基板可能會因摩擦力不足而無法移動,或因滾輪轉速不同而導致脫離原始移動路徑。為改善上述問題,已知技術,例如于臺灣亞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擁有的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M352525中所示,提出具有高正向力的上壓滾輪及于基板側面限制基板位置的邊導輪的組合。但是,此種組合將導致若干無效區的產生,且機構復雜,維護困難。請參閱圖f圖4所示的已知輸送裝置,如下所述,可避免無效區產生且機構簡單。該輸送裝置,用以輸送一基板5,該已知輸送裝置包括:一機臺1、一第一輸送機構2以及一第二輸送機構3。其中,該機臺I具有二側部11 ;該第一輸送機構2設置于該二側部11之間。該第二輸送機構3,設置于該二側部11之間且與該第一輸送機構2彼此上下間隔設置,第二輸送機構3包含多個輸送軸3A和多個滾動組30,該些輸送軸3A連接于該二側部11之間,各該滾動組30系套接于各該輸送軸3A,各該滾動組30包含一第一滾輪31和一第二滾輪32,該第一、二滾輪31、32各具彼此對稱的一斜面311、321,所述基板5系在該第一、二輸送機構2、3之間被輸送,該第一滾輪之該斜面311和該第二滾輪之該斜面321系分別壓接于所述基板5的二側緣51、52,所述基板5乃被限制于各該滾動組30之該二斜面311、321之間。至于該第一輸送機構2,包含多個輸送軸2A和多個滾動組21,各該輸送軸2A連接于該二側部11之間,各該滾動組21套接于各該輸送軸2A,各該滾動組21包含多個第三滾輪211,套接于每一輸送軸2A的該些第三滾輪211乃抵接于所述基板5。已知輸送裝置雖能通過第一、二滾輪31、32的斜面311、321能壓接于所述基板5的二側緣,使第一、二滾輪31、32與基板5之間為線接觸而非面接觸,從而大幅減少滾輪所留下的壓痕,然而,單一輸送軸3A必須組裝多個個滾輪(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確有組裝上較為麻煩且組裝困難度較高的缺失,且由于第一、二滾輪31、32分別組裝于輸送軸3A,因此必須分別加以定位,同時還須考慮到該第一、二滾輪31、32的轉速必須一致的問題,并因為上 述的問題而導致成本增加,顯見確仍有待加以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動模組及使用該滾動模組的輸送裝置,通過增設一滾筒,且該滾筒連接于第一、二滾輪之間,以形成模組化的滾動模組,從而達到易于組裝、不須分別定位第一、二滾輪以及不須考慮第一、二滾輪的轉速一致問題的優點,并因此而使成本降低。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滾動模組,包括:一第一滾輪,具有一斜面;一第二滾輪,具有一斜面,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彼此對稱;以及一中空滾筒,其兩端分別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進一步地,其中該中空滾筒的該兩端分別一體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該中空滾筒與該第一、二滾輪之間開設有軸向連通的一貫通孔。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分別具有彼此相對的正斜率和逆斜率。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的各該斜面,皆為平直形斜面。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皆具有一小徑部和一大徑部,該小徑部和該大徑部之間則環繞有該斜面,該第一滾輪的靠近該小徑部的該斜面與所述基板之間的夾角為45度,該第二滾輪的靠近該小徑部的該斜面與所述基板之間的夾角亦為45度。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的各該斜面,皆為弧形斜面。
·[0019]進一步地,其中該中空滾筒具有一中空部,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各具一穿孔,該中空滾筒的兩端分別可組卸地連接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位置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位置,該中空滾筒的該中空部連通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輸送裝置,用以輸送一基板,該輸送裝置包括:一機臺,具有二側部;—第一輸送機構,設置于該二側部之間;以及—第二輸送機構,設置于該二側部之間且與該第一輸送機構彼此上下間隔設置,該第二輸送機構包含多個輸送軸和多個滾動模組,各該輸送軸連接于該二側部之間,每一輸送軸皆套接有至少一滾動模組,各該滾動模組包含:一第一滾輪,具有一斜面;一第二滾輪,具有一斜面,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彼此對稱;和一中空滾筒,其兩端分別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分別壓接于所述基板的二側緣。進一步地,其中各該滾動模組中,該中空滾筒的兩端分別一體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該中空滾筒與該第一滾輪、第二滾輪之間開設有軸向連通的一貫通孔。進一步地,其中各該滾動模組中,該中空滾筒具有一中空部,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各具有一穿孔,該中空滾筒的兩端分別可組卸地連接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位置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位置,該中空滾筒的該中空部連通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0029]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輸送機構自下而上承載住所述基板,該第二輸送機構的第一滾輪的各該斜面和第二滾輪的各該斜面,則自上而下且相對斜向地分別壓接于所述基板的二側緣,且于該第二輸送機構的各該輸送軸的最左和最右端分別套接有一固定輪,每一輸送軸的兩個固定輪限制并定位住該滾動模組。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二輸送機構的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的各該斜面,皆為平直形斜面或弧形斜面。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形成模組化的滾動模組,以達到易于組裝、不須分別定位第一、二滾輪以及不須考慮第一、二滾輪的轉速一致問題,并能因此而成本降低。
圖1為已知輸送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已知輸送裝置在輸送基板時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已知輸送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已知的滾動組與輸送軸之間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滾動模組第一 實施例與輸送軸之間的剖面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滾動模組第二實施例與輸送軸之間的剖面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滾動模組與基板之間的第一種實施狀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滾動模組與基板之間的第二種實施狀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滾動模組與基板之間的第三種實施狀態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在同一輸送軸套接多個滾動模組的實施例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輸送裝置的剖面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I…機臺11…側部2…第一輸送機構2A…輸送軸21…滾動組211…第三滾輪3…第二輸送機構30…滾動組3A…輸送軸3B…滾動模組31…第一滾輪 311…斜面312…穿孔32…第二滾輪 321…斜面322…穿孔33…中空滾筒 331…中空部332…貫通孔35…小徑部36…大徑部37…固定輪5…基板[0060]51、52 …側緣Θ…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滾動模組及使用該滾動模組的輸送裝置,為用以輸送例如電路板或顯示面板(特別是小型電路板或小型顯示面板)等在裸料狀態時的基板5 (詳見圖7),如圖5和圖6所示,為揭示本實用新型滾動模組3Β的第一和第二實施例與輸送軸3Α之間的剖面示意圖,如圖圖9所示,則是揭示本實用新型滾動模組3B與基板5之間的三種實施狀態,如圖10所示,是揭示本實用新型于同一輸送軸3A套接多個滾動模組3B的實施例,如圖11所示,則是揭示本實用新型輸送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滾動模組3B包括:一第一滾輪31、一第二滾輪32以及一中空滾筒33。第一滾輪31具有一斜面311 ;第二滾輪32亦具有一斜面321,且第一滾輪31的斜面311和第二滾輪32的斜面321彼此對稱,于本實施例中為左、右對稱,例如:第一滾輪31的斜面311和第二滾輪32的斜面321分別具有彼此相對的正斜率和逆斜率;中空滾筒33的兩端則分別連接于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且其間的連接方式并不限定,舉兩個例子說明如下。第一實施例為一體成型(參見圖5):中空滾筒33的兩端可分別一體連接于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且中空滾筒33與第一滾輪31、第二滾輪32之間并開設有軸向連通的一貫通孔332而利于穿插后述的輸送軸3A。第二實施例為可 組卸的連接(參見圖6):中空滾筒33具有一中空部331,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各具一穿孔312、322,中空滾筒33的兩端則分別可組卸的連接(如圖所示為螺接,但不限于螺接)于第一滾輪31的穿孔312位置和第二滾輪32的穿孔322位置,使中空滾筒的中空部331連通于第一滾輪的穿孔312和第二滾輪的穿孔322,從而利于穿插后述的輸送軸3A。以此,以構組成具有模組化優點的本實用新型滾動模組3B,利用滾筒33將第一滾輪31、第二滾輪32予以連接成一模組的模組化設計的滾動模組3B,使能達到易于組裝、不須分別定位第一滾輪31、第二滾輪32且不須考慮第一、二滾輪的轉速一致問題的優點,甚至還可因此而具有成本降低的優點。此外,第二輸送機構3的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的各該斜面311、321可為如圖所示的平直形斜面,或亦可為弧形斜面(圖中未示),本實用新型并未限定。請再搭配參閱圖7所示,第一滾輪31和第二滾輪32皆具有一小徑部35和一大徑部36,小徑部35和大徑部36之間則環繞有前述斜面311或321,較佳而言,第一滾輪31與所述基板5之間的夾角Θ且是為靠近小徑部35的夾角Θ可為45度,至于第二滾輪32與所述基板5之間的夾角Θ且是為靠近小徑部35的夾角Θ當然亦為45度,如圖所示,在夾角Θ為45度時,第一滾輪31、中空滾筒33和第二滾輪32的長度比為0.7:4:0.7。如圖8所示,上述夾角Θ亦可為25度,此時的長度比則為2:2:2 (即1:1:1)。如圖9所示,上述夾角Θ還可為15度,此時的長度比則變為3:1:3。值得一提的是,如圖疒圖9所示的三種夾角Θ所能達成的作用基本上相同,只要第一、二滾輪31、32的斜面311、321能壓接住基板5的二側緣51、52 (詳見圖11)即可。關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該滾動模組的輸送裝置,與已知技術的輸送裝置不同之處大體在于滾動模組,故本實施例的輸送裝置示意圖及其相關元件符號可參考已知技術的輸送裝置的描述。詳言之,如圖11所不,本實施例的輸送裝置包括:一機臺1、一第一輸送機構2以及一第二輸送機構3,所述基板5具有彼此對應的二側緣51、52。機臺I具有二側部11。第一輸送機構2設置于機臺I的該二側部11之間。第二輸送機構3亦設置于機臺I的該二側部11之間,且第一、二輸送機構2、3彼此上下間隔設置,如圖所示,第一輸送機構2設置于機臺I的下層,第二輸送機構3則設置于機臺I的上層,且第一、二輸送機構2、3之間彼此間隔開來,以在其間輸送所述基板5。詳細而言,第一輸送機構2自下而上承載住基板5的底面;第二輸送機構3該些第一滾輪31的各該斜面311和該些第二滾輪32的各該斜面321,則自上而下且相對斜向地分別壓接于基板5的頂面的二側緣51、52。第二輸送機構3包含多個輸送軸3Α和多個滾動模組3Β,該些輸送軸3Α連接于機臺I的該二側部11之間,每一輸送軸3Α皆套接有至少一滾動模組3Β,各該滾動模組3Β的結構即如同上述,以使第一滾輪31的斜面311和第二滾輪32的斜面321分別壓接于所述基板5的二側緣51、52,使基板5被限制于各該滾動模組3Β的二斜面51、52之間,并因為利用彼此左右對稱的斜面311、321分別壓接于基板5的二側緣51、52,因此,各該輸送軸3Α與基板5之間乃產生一間隔距離(未標示元件符號),以利于對基板5的頂面進行加工程序。較佳者,還可于第二輸送機構3的各該輸送軸3Α的最左和最右端分別套接有一固定輪37 (請參見圖10),以在每一輸送軸3Α的該二固定輪37之間限制并定位住至少一滾動模組3Β。以此,本實用新型使用該滾動模組的輸送裝置,亦能達到易于組裝、不須分別定位第一、二滾輪31、32且不須考慮第一、二滾輪的轉速一致問題的優點,甚至還可因此而具有成本降低的優點。`請參閱圖10所示,通過模組化設計的滾動模組3Β,本實用新型乃可輕易地在同一輸送軸3Α同時套接有多個滾動模組3Β,如圖所示同時套接四組彼此首尾相接的滾動模組3Β,并于最左和最右端分別套接有一固定輪37,以限制并定位住該四組滾動模組3Β,以此,乃能使本實用新型的輸送裝置能夠同時輸送比圖2所示已知技術的基板更小的四片基板5,從而提升輸送效率。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基板輸送裝置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滾筒33的設計,以將第一、二滾輪31、32予以連接成模組化的滾動模組3Β,使能達到易于組裝、不須分別定位第一、二滾輪31、32且不須考慮第一、二滾輪31、32之轉速一致問題的優點,甚至還可因此而具有成本降低的優點。為了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本說明書中并未詳述若干機構或裝置。舉例而言,輸送裝置的機臺須有馬達、齒輪機構、傳送帶等,但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在參考本說明書內容后,皆能完成相關裝置或機構。因此,本說明書省略這些描述內容。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滾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滾輪,具有一斜面; 一第二滾輪,具有一斜面,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彼此對稱;以及 一中空滾筒,其兩端分別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中空滾筒的該兩端分別一體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該中空滾筒與該第一、二滾輪之間開設有軸向連通的一貫通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分別具有彼此相對的正斜率和逆斜率。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的各該斜面,皆為平直形斜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皆具有一小徑部和一大徑部,該小徑部和該大徑部之間則環繞有該斜面,該第一滾輪的靠近該小徑部的該斜面與基板之間的夾角為45度,該第二滾輪的靠近該小徑部的該斜面與所述基板之間的夾角亦為45度。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的各該斜面,皆為弧形斜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中空滾筒具有一中空部,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各具一穿孔,該中空滾筒的兩端分別可組卸地連接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位置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位置,該中空滾筒的該中空部連通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
8.—種輸送裝置,用以輸送一基板,其特征在于,該輸送裝置包括: 一機臺,具有二側部; 一第一輸送機構,設置于該二側部之間;以及 一第二輸送機構,設置于該二側部之間且與該第一輸送機構彼此上下間隔設置,該第二輸送機構包含多個輸送軸和多個滾動模組,各該輸送軸連接于該二側部之間,每一輸送軸皆套接有至少一滾動模組,各該滾動模組包含: 一第一滾輪,具有一斜面; 一第二滾輪,具有一斜面,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彼此對稱;和 一中空滾筒,其兩端分別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該第一滾輪的該斜面和該第二滾輪的該斜面分別壓接于所述基板的二側緣。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滾動模組中,該中空滾筒的兩端分別一體連接于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該中空滾筒與該第一滾輪、第二滾輪之間開設有軸向連通的一貫通孔。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滾動模組中,該中空滾筒具有一中空部,該第一滾輪和該第二滾輪各具有一穿孔,該中空滾筒的兩端分別可組卸地連接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位置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位置,該中空滾筒的該中空部連通于該第一滾輪的該穿孔和該第二滾輪的該穿孔。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輸送機構自下而上承載住所述基板,該第二輸送機構的第一滾輪的各該斜面和第二滾輪的各該斜面,則自上而下且相對斜向地分別壓接于所述基板的二側緣,且于該第二輸送機構的各該輸送軸的最左和最右端分別套接有一固定輪,每一輸送軸的兩個固定輪限制并定位住該滾動模組。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二輸送機構的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 的各該斜面,皆為平直形斜面或弧形斜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送裝置,用以輸送基板,輸送裝置包括具有二側部的機臺;設置于二側部之間的第一輸送機構;以及,設置于二側部之間的第二輸送機構,第一、二輸送機構彼此上下間隔設置,第二輸送機構包含多個輸送軸和多個滾動模組,各該輸送軸連接于二側部之間,每一輸送軸皆套接有至少一滾動模組,滾動模組包含具有斜面的第一滾輪;具有斜面的第二滾輪,第一、二滾輪的斜面彼此對稱;和兩端分別連接于第一、二滾輪的中空滾筒,第一、二滾輪的斜面分別壓接于基板的二側緣。本實用新型通過形成模組化的滾動模組,以達到易于組裝、不須分別定位第一、二滾輪以及不須考慮第一、二滾輪的轉速一致問題,并能因此而成本降低。
文檔編號B65G13/02GK203127592SQ20122070557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顏志勛, 藍啟銘, 妧旭劦 申請人:亞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