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裝生產線上使用的為容器加蓋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飲料乳品、化妝品、潤滑油等灌裝流程中,灌裝好的容器需要加蓋封處理。例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為101885457A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壓蓋機掛蓋裝置”,該裝置專門用于為容器加蓋,這樣便于后道工序進行壓蓋處理。該專利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壓蓋機掛蓋裝置包括壓蓋裝置、掛蓋裝置,壓蓋裝置連接傳送帶,傳送帶兩側設置擋板,傳送帶上游設置掛蓋裝置。掛蓋裝置的出口位于傳送帶的上方,出口離輸送帶的高度略大于容器高度,蓋子依靠自重滑落在掛蓋裝置的出口處。當容器置于傳送帶上,隨傳送帶運動到掛蓋裝置的出口所在位置時,下落的蓋子被容器拉動,進而蓋子脫離掛蓋裝置落在容器上。該結構的掛蓋裝置最適合用于內設螺紋的蓋子。受技術限制,在蓋膜加蓋工藝中同樣采用了上述類似結構的加蓋裝置。例如現有技術的鋁膜蓋加蓋處理過程中首先進行鋁膜蓋壓制成形,然后通過鋁膜蓋落蓋裝置,例如吹氣軌道直接輸送到容器的開口上。容器置于轉盤上隨轉盤做圓周運動。鋁膜蓋落蓋裝置的出口為一個,每次只能輸出一個鋁膜蓋。鋁膜蓋落蓋裝置的出口位于轉盤之上,其高度略高于容器高度,容器運動過程中剛好能經過該出口所在位置。鋁膜蓋凸出在出口處,當容器運動出口下方時容器的開口處被鋁膜蓋擋住。鋁膜蓋在容器的拉動下脫離出口,進而鋁膜蓋落在容器上。由此每個容器運動到該位置后都能得到一個鋁膜蓋。現有技術此類結構的容器加蓋機構只適用于連續式逐個進瓶灌裝工藝,只滿足一次為一個容器加蓋的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同時為多個容器加蓋的容器灌裝用加
蓋裝置。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步進式成排進瓶灌裝工藝的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包括工位調節機構和加蓋機構,所述工位調節機構包括水平伺服機構、垂直伺服機構,所述垂直伺服機構安裝在水平伺服機構上,所述加蓋機構安裝在垂直伺服機構上。水平伺服機構在水平方向上提供動力并且通過產生水平位移動作帶動加蓋機構做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動作,使加蓋機構能夠處于取蓋工位和加蓋工位。垂直伺服機構在豎直方向上提供動力并且通過產生豎直位移動作帶動加蓋機構做豎直方向上的位移動作,使加蓋機構能夠處于高工位和低工位。在取蓋工位中加蓋機構位于低工位,此時吸取成排分布的蓋子,然后回到高工位。加蓋機構能在負壓狀態吸取成排分布的蓋子并且能在常壓狀態下釋放蓋子。在加蓋工位中,加蓋機構從高工位向低工位運動,將吸取的蓋子向靜止成排擺放的容器靠攏,最后消除負壓,蓋子落在容器上。[0008]加蓋機構具有同時吸取多個蓋子的功能,它能從多個供蓋工位上吸取蓋子然后向數量一致的容器加裝這些蓋子。步進式成排進瓶灌裝工藝中要求一次進瓶數量為多個,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夠滿足此工藝中同時為多個容器加蓋的要求。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水平伺服機構包括同步帶1、皮帶輪I,所述同步帶I安裝在兩個皮帶輪I上且被皮帶輪I支撐展開,其中一個皮帶輪I通過傳動部件與外部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垂直伺服機構與皮帶輪I的一側固定連接。水平伺服機構采用該結構實現水平位移,具有結構簡單,動作執行效率高、運轉精確穩定的優點。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垂直伺服機構包括同步帶I1、皮帶輪I1、水平滑道組件,所述同步帶II安裝在兩個皮帶輪II上且被皮帶輪II支撐展開,其中一個皮帶輪II通過傳動部件與外部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水平滑道組件包括導軌和滑塊,所述同步帶I1、皮帶輪II都安裝在滑塊上,所述導軌與同步帶II被皮帶輪II支撐展開呈直線段部分平行,所述滑塊活動連接在導軌上,所述滑塊還與皮帶輪I的一側固定連接。垂直伺服機構采用該結構實現豎直位移,同樣具有結構簡單,動作執行效率高、運轉精確穩定的優點。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加蓋機構包括支架、吸壓蓋加蓋頭,所述支架固定在同步帶II上,所述吸壓蓋加蓋頭呈等間距間隔并且豎直排列在支架上,所述吸壓蓋加蓋頭一端為工作端并且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吸壓蓋加蓋頭另一端都連接外部的真空管路。加蓋機構是通過負壓條件來實現吸取蓋子,由于蓋子通常都具有較為平整的表面,尤其是鋁膜蓋表面非常平整。當蓋子與吸壓蓋加蓋頭接觸后很容易被吸壓蓋加蓋頭吸住。依靠負壓吸附來取蓋子的方式,能夠避免外部部件對蓋子造成損傷;在吸壓蓋加蓋頭處不需要通過產生機械動作來抓取蓋子,這樣就能夠簡化加蓋機構結構,同時,還有利于吸壓蓋加蓋頭的結構設計,以及位置布置不受空間限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吸壓蓋加蓋頭包括真空吸管、壓蓋頭,所述壓蓋頭設有空腔,所述壓蓋頭活動安裝在真空吸管上,所述真空吸管的一端位于空腔內,所述真空吸管的另一端連接外部真空管路。壓蓋頭在負壓環境形成時為吸壓蓋加蓋頭提供了足夠的支撐面,這樣不僅便于產生和維持負壓環境,而且能夠使蓋子得到較好的支撐,為順利取蓋和放蓋提供技術保障。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加蓋機構兩側都安裝有工位調節機構。這樣便于在加蓋機構設置足夠多的吸壓蓋加蓋頭,以滿足各種加蓋數量的使用要求。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兩個工位調節機構之間連接有傳動部件,并通過該傳動部件與外部的動力裝置連接。該結構的目的在于保持兩個工位調節機構之間的同步特征,避免協調不一致而導致吸壓蓋加蓋頭不能處于同一平面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還包括蓋托,所述蓋托頂部為圓臺形狀,所述蓋托分布在加蓋機構的下部。鋁膜蓋壓制成形后圓盤狀結構,其裙邊與中間部分之間處于垂直的關系。鋁膜蓋的中間部分為圓形結構,其半徑與容器的開口半徑相同。當鋁膜蓋與容器的開口接觸時易受到鋁膜蓋裙邊的阻擋,使得鋁膜蓋不能完全套在容器的開口處。蓋托的作用不僅提供前期用于放置準備蓋子的地方,而且能在吸壓蓋加蓋頭吸取蓋子的同時通過吸壓蓋加蓋頭的擠壓作用使鋁膜蓋的裙邊在蓋托上得到整形操作,進而使裙邊處于向外展開的狀態。由此鋁膜蓋由圓盤狀結構變為圓臺狀結構。在安裝到容器開口上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蓋托頂部呈在沿中心線方向半徑逐漸縮小的圓臺形狀,所述蓋托頂部呈圓臺形狀的該端在沿中心線延伸方向設有圓柱形凸臺。圓臺部分上底半徑小于鋁膜蓋的半徑,故在鋁膜蓋未變形前能很容易的套在蓋托上。凸臺的半徑與圓臺部分的上底半徑相同,這樣凸臺更便于鋁膜蓋套在蓋托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蓋托內部設有伸縮凸臺,所述蓋托內部設有空腔,所述伸縮凸臺位于所述空腔內并通過復位彈簧與蓋托活動連接,所述伸縮凸臺一端凸出在蓋托表面并且該端的直徑大于蓋托呈圓臺形狀的該端的上底直徑。該結構的蓋托具有一個向外延伸的起到支撐作用的伸縮凸臺。伸縮凸臺的中心線與蓋托的中心線重合,連接后伸縮凸臺可以在空腔內沿蓋托的中心線方向滑動。鋁膜蓋套在蓋托上后,伸縮凸臺與鋁膜蓋的中間部位接觸,而不是通過鋁膜蓋的裙邊底部與蓋托接觸形成支撐關系。這樣的連接關系有助于鋁膜蓋更容易套在蓋托上,避免鋁膜蓋傾斜放置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通過負壓吸附技術同時吸取多個蓋子并為等數量的容器實現加蓋操作。不僅滿足了同時為多個容器加蓋的使用要求,而且能適用于步進式成排進瓶灌裝工藝。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工作性能穩定、安全高效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一種實施例的處于取蓋工位的使用不意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一種實施例的處于加蓋工位的使用不意
圖1I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一種實施例的加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一種實施例的吸壓蓋加蓋頭的工作示意
圖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一種實施例的吸壓蓋加蓋頭的工作示意
圖1I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二種實施例的吸壓蓋加蓋頭的工作示意
圖1;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二種實施例的吸壓蓋加蓋頭的工作示意
圖1I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第三種實施例的蓋托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如
圖1、2所示,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包括水平伺服機構、垂直伺服機構和加蓋機構。水平伺服機構、垂直伺服機構共同組成了工位調節機構。水平伺服機構、垂直伺服機構和加蓋機構都安裝在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的機架上。如圖3、4、5所示,加蓋機構包括支架1、吸壓蓋加蓋頭2。支架I為筆直的長條狀結構,吸壓蓋加蓋頭2等間距間隔豎直分布在支架I上,吸壓蓋加蓋頭2與支架I之間為固定連接關系。吸壓蓋加蓋頭2包括真空吸管3和壓蓋頭4。真空吸管3為管狀結構,內部設有貫通式的輸氣通道5。真空吸管3—端穿過支架I并用螺帽I 6固定,在另一端也用螺帽II 7固定,由此,真空吸管3固定在支架I上。在真空吸管3的另一端安裝有壓蓋頭4。壓蓋頭4為管套狀結構,內部為呈階梯狀的貫通式空腔。真空吸管3在該端設有凸緣8,壓蓋頭4套裝在真空吸管3上后被凸緣8擋住,進而限制在螺帽II 7和凸緣8之間。在真空吸管3上還套有彈簧9,彈簧9的一端頂在螺帽II 7上,另一端頂在壓蓋頭4外部。自然狀態時真空吸管3的一端位于壓蓋頭4的空腔內,并且所有壓蓋頭4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真空吸管3固定有螺帽I 6的該端連接外部的真空管路。如圖2所述,在加蓋機構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組工位調節機構,工位調節機構的作用在于能在水平面上產生位移動作,在豎直面上也產生位移動作。工位調節機構包括水平伺服機構、垂直伺服機構。水平伺服機構包括一條同步帶I 10、兩個相同的皮帶輪I 11。皮帶輪I 11活動連接在機架上,兩個皮帶輪I 11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步帶I 10安裝在皮帶輪I 11上,它被皮帶輪I 11支撐展開,同步帶I 10在兩個皮帶輪I 11之間形成筆直的輸送段。垂直伺服機構包括同步帶II 12、皮帶輪II 13、水平滑道組件14。其中,水平滑道組件14包括導軌和滑塊,導軌固定連接在機架上,滑塊上設有對應導軌的滑槽,滑塊通過導軌嵌入在滑槽內與導軌活動連接。導軌與皮帶輪I 11呈筆直的輸送段部分平行。滑塊連接有安裝板15,同步帶II 12、皮帶輪II 13通過安裝板15固定滑塊上,兩個皮帶輪II 13活動連接在安裝板15上并且處于同一豎直面上;同步帶II 12安裝在皮帶輪II 13上,它被皮帶輪II 13支撐展開,同步帶II 12在兩個皮帶輪II 13之間形成筆直的輸送段。滑塊通過連接臂與皮帶輪I 11的一側固定連接,進而在皮帶輪I 11轉動時滑塊會沿著導軌做水平直線運動。支架I兩端分別通過連接臂與皮帶輪II 13的一側固定連接,皮帶輪II 13轉動時支架I就能在豎直面上做直線運動。進而加蓋機構在垂直伺服機構提升作用下可以在豎直方向上上下運動。為確保加蓋機構兩邊的工位調節機構的動作同步一致,兩個工位調節機構上的皮帶輪I 11連接同一根傳動軸,傳動軸的一端與電機I 16連接,電機I 16固定在機架上;兩個工位調節機構上的皮帶輪II 13連接同一根傳動軸,傳動軸的一端與電機II 17連接,電機
II17固定在其中一塊安裝板15上。如
圖1、2所示,使用時放置容器的輸送帶從加蓋機構下方通過,輸送帶上面成排放置了個數與吸壓蓋加蓋頭2個數一致的并且間隔距離相同的容器。吸取有鋁膜蓋18的加蓋機構處于垂直伺服機構提供的高工位處,該高工位是指加蓋機構在豎直方向上離輸送帶最遠的位置;同時,還處于水平伺服機構提供的加蓋工位處。當有容器位于吸壓蓋加蓋頭2正下方時,垂直伺服機構工作,使加蓋機構豎直向下運動,直至吸壓蓋加蓋頭2緊壓在容器上方后垂直伺服機構停止運動,加蓋機構處于垂直伺服機構提供的低工位位置,在此工位加蓋機構在豎直方向上離輸送帶最近。此時壓蓋頭4被容器頂住,使得壓蓋頭4與凸緣8脫離,彈簧9被壓縮。由于所有的壓蓋頭4都是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呈直線排列,故當任意一個壓蓋頭4緊壓在容器上方后其它壓蓋頭4也處于相同的連接狀態。真空吸管3內通入空氣,原本處于負壓狀態的壓蓋頭4的空腔內頓時充滿空氣,負壓狀態變為常壓狀態,使得鋁膜蓋18與壓蓋頭4脫離,鋁膜蓋18落在容器的開口處即瓶口、灌口部位。垂直伺服機構反向運動使得加蓋機構豎直向上運動,在彈簧9的推動作用下壓蓋頭4繼續按壓鋁膜蓋18貼覆在容器,直到壓蓋頭4被凸緣8擋住,此時壓蓋頭4與鋁膜蓋18脫離。當加蓋機構回到垂直伺服機構提供的高工位位置時垂直伺服機構停止運動。在此過程中,輸送帶上加蓋的容器繼續按照原有輸送方向運動。空載的吸壓蓋加蓋頭2置于垂直伺服機構的高工位處,水平伺服機構啟動,它帶動垂直伺服機構和加蓋機構運動至取蓋工位,然后垂直伺服機構啟動,將加蓋機構置于低工位處。在取蓋工位處設有用于放置鋁膜蓋18的蓋托19,蓋托19數量與吸壓蓋加蓋頭2數量一致并且也呈同樣間距的間隔直線狀排列,如圖4所示,蓋托19 一端呈圓臺形狀,表面設有斜面,并且在沿中心線延伸方向設有圓柱形凸臺20,凸臺20的半徑與圓臺部分上底半徑相同。壓制成形的鋁膜蓋18為圓盤狀結構,其裙邊21與中間部分垂直。凸臺20直徑小于鋁膜蓋18的直徑,因此鋁膜蓋18很容易放在蓋托19上。鋁膜蓋18的裙邊21支撐在蓋托呈圓臺形狀的該端,凸臺20的高度要小于鋁膜蓋18的厚度即未整形處理時裙邊21的長度,所以鋁膜蓋18的中間部位與凸臺20之間隔開。如圖4、5所示,取蓋時,吸壓蓋加蓋頭2向蓋托19方向運動,壓蓋頭4與鋁膜蓋18接觸后垂直伺服機構繼續向下運動,最終壓蓋頭4緊壓在鋁膜蓋18上,使得鋁膜蓋18不斷向圓臺部分的斜面運動。這樣鋁膜蓋18的裙邊21在圓臺部分的斜面的導向作用下向外展開。與此同時,真空吸管3外接的真空管路開始抽氣,在壓蓋頭4上形成負壓環境;當真空吸管3接觸鋁膜蓋18時,壓蓋頭4的邊緣即與鋁膜蓋18接觸的部位與真空吸管3接觸鋁膜蓋18的該端處在同一平面上,此時鋁膜蓋18被牢牢吸附在壓蓋頭4和真空吸管3上。吸取鋁膜蓋18蓋后,垂直伺服機構反向運動,此時鋁膜蓋18得到整形,其裙邊21已經向外展開,鋁膜蓋18的裙邊21與鋁膜蓋18的中間部傾斜。運動到高工位后,水平伺服機構反向運動,將吸取有鋁膜蓋18的加蓋機構置于加蓋工位,然后重復上述過程。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該實施例與第一種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蓋托包括兩部分,由本體23和伸縮凸臺25組成。本體23呈圓柱形,內部設有圓柱形空腔24,空腔24的中心線與本體23的中心線重合;本體23頂部也呈圓臺形狀,設有環狀的斜面,該斜面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中圓臺形狀處的斜面結構相同。伸縮凸臺25為階梯軸結構,分別由三段直徑不同的處于同一中心線上的圓柱體組成。如圖6所示,伸縮凸臺25頂部的直徑大于本體23頂部呈圓臺形狀該端的上底直徑,但是,伸縮凸臺25頂部的直徑小于本體23頂部呈圓臺形狀該端的下底直徑;伸縮凸臺25中間部分的直徑等于本體23上的空腔24的直徑;伸縮凸臺25底部的直徑要明顯小于空腔24的直徑。伸縮凸臺25安裝在空腔24內,伸縮凸臺25的中心線與本體23的中心線、空腔24的中心線重合。在空腔24內還設有復位彈簧22,復位彈簧22的一端與伸縮凸臺25的中間部分接觸,另一端與本體23接觸。伸縮凸臺25的底部嵌入在復位彈簧22內。自然狀態時,伸縮凸臺25在復位彈簧22的支撐作用下凸出在本體23外,如圖6所示,伸縮凸臺25的中間部分凸出在本體23頂部。[0044]使用時,鋁膜蓋18放在伸縮凸臺25上。由于伸縮凸臺25向外凸出高度大于鋁膜蓋18的裙邊21長度,故鋁膜蓋18的裙邊21脫離與蓋托的本體23。鋁膜蓋18只通過中間部分受到來自伸縮凸臺25的支撐作用,這樣可以避免通過裙邊21來得到支撐作用。通過裙邊21支撐在蓋托的本體23上來得到支撐力時,鋁膜蓋18極易受蓋托高速運動的影響而脫離蓋托,這樣就使得蓋托的運動速度受到限制。通過鋁膜蓋18的中間部分支撐在伸縮凸臺25上來得到支撐力時,鋁膜蓋18與蓋托之間的接觸面增加,進而鋁膜蓋18可以更好的貼覆在蓋托上,無論蓋托高速運動或者低速運動,鋁膜蓋都不易脫離蓋托。所以該實施例可以適用于生產效率較高的使用環境中。如圖6所示,未整形的鋁膜蓋18放置在伸縮凸臺25上后等待吸壓蓋加蓋頭2來取蓋。取蓋的過程吸壓蓋加蓋頭2推動鋁膜蓋18向空腔24所在位置運動,此時伸縮凸臺25沿其中心線方向間接地被推動,復位彈簧22受力被壓縮。鋁膜蓋18的裙邊21接觸圓臺處的斜面后開始向外展開。如圖7所示,直至吸壓蓋加蓋頭2執行完下降行程時停止下壓動作,同時完成負壓吸附的動作;伸縮凸臺25的中間部分完全處于本體23內部。鋁膜蓋18最后被本體23上的斜面撐開,使得鋁膜蓋18得到很好的整形過程。吸壓蓋加蓋頭2反向動作時鋁膜蓋18被吸附在吸壓蓋加蓋頭2上。伸縮凸臺25在復位彈簧22的作用下開始向外伸出,直至恢復到自然狀態。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例,該實施例與第二種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伸縮凸臺25結構雖然為階梯軸結構,但是其還設有用于起到限位作用的長桿狀部位26。因此,該伸縮凸臺25分別由四段直徑不同的處于同一中心線上的圓柱體組成,其中長桿狀部位26的直徑最小。長桿狀部位26位于空腔24內并且貫穿于本體23底部,長桿狀部位26位于本體23外部的部分固定有限位螺帽27。如圖8所示,該蓋托自然狀態時伸縮凸臺25的頂部以及中間部分都凸出在本體23上。工作時,伸縮凸臺25向空腔24內部運動,與此同時,長桿狀部位26向本體23外部伸出。該結構的蓋托能夠限制伸縮凸臺25在本體23上的特征,該技術特征能夠滿足更快速的取蓋過程。因為在快速取蓋過程中復位彈簧22變形過程快,限位螺帽27能夠抵消來自復位彈簧22反饋的過大的動量,所以可以充分保證伸縮凸臺25在任何時候都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包括工位調節機構和加蓋機構,所述工位調節機構包括水平伺服機構、垂直伺服機構,所述垂直伺服機構安裝在水平伺服機構上,所述加蓋機構安裝在垂直伺服機構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伺服機構包括同步帶I (10)、皮帶輪I (11),所述同步帶I (10)安裝在兩個皮帶輪I (11)上且被皮帶輪I(11)支撐展開,其中一個皮帶輪I (11)通過傳動部件與外部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垂直伺服機構與皮帶輪I (11)的一側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伺服機構包括同步帶II (12)、皮帶輪II (13)、水平滑道組件(14),所述同步帶II (12)安裝在兩個皮帶輪II(13)上且被皮帶輪II (13)支撐展開,其中一個皮帶輪II (13)通過傳動部件與外部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水平滑道組件(14)包括導軌和滑塊,所述同步帶II (12)、皮帶輪II (13)都安裝在滑塊上,所述導軌與同步帶II (12)被皮帶輪II (13)支撐展開呈直線段部分平行,所述滑塊活動連接在導軌上,所述滑塊還與皮帶輪I (11)的一側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蓋機構包括支架(I)、吸壓蓋加蓋頭(2),所述支架(I)固定在同步帶II (12)上,所述吸壓蓋加蓋頭(2)呈等間距間隔并且豎直排列在支架(I)上,所述吸壓蓋加蓋頭(2) —端為工作端并且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吸壓蓋加蓋頭(2)另一端都連接外部的真空管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壓蓋加蓋頭(2)包括真空吸管(3)、壓蓋頭(4),所述壓蓋頭(4)設有空腔,所述壓蓋頭(4)活動安裝在真空吸管(3)上,所述真空吸管(3)的一端位于空腔內,所述真空吸管(3)的另一端連接外部真空管路。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蓋機構兩側都安裝有工位調節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工位調節機構之間連接有傳動部件,并通過該傳動部件與外部的動力裝置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還包括蓋托(19),所述蓋托(19)頂部為圓臺形狀,所述蓋托(19)分布在加蓋機構的下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托(19)頂部呈在沿中心線方向半徑逐漸縮小的圓臺形狀,所述蓋托(19)頂部呈圓臺形狀的該端在沿中心線延伸方向設有圓柱形凸臺(20)。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托(19)內部設有伸縮凸臺(25),所述蓋托(19)內部設有空腔(24),所述伸縮凸臺(25)位于所述空腔(24)內并通過復位彈簧(22)與蓋托(19)活動連接,所述伸縮凸臺(25) —端凸出在蓋托(19)表面并且該端的直徑大于蓋托(19)呈圓臺形狀的該端的上底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包括加蓋機構、水平伺服機構、垂直伺服機構,所述垂直伺服機構安裝在水平伺服機構上并且隨水平伺服機構做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動作,所述加蓋機構安裝在垂直伺服機構上并且隨垂直伺服機構做豎直方向上的位移動作。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通過負壓吸附技術同時吸取多個蓋子并為等數量的容器實現加蓋操作。不僅滿足了同時為多個容器加蓋的使用要求,而且能適用于步進式成排進瓶灌裝工藝。該容器灌裝用加蓋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工作性能穩定、安全高效的優點。
文檔編號B67B3/02GK202988672SQ2012205501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史正, 姜鈺, 劉香 申請人:杭州中亞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