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吊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吊斗,具體地,涉及一種主要用于輸送粒料或小塊狀物料的吊斗。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行業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節約工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目前,急需一種能夠快速裝卸料的吊斗。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快速裝卸料的吊斗,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利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吊斗,其包括吊具、斗體、加料門和卸料門,所述吊具固定在斗體頂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懸掛斗體,所述斗體頂部偏離正中位置的一側或兩側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卸料口,內部有容納物料的空腔,上部鉸接有對應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門,下部鉸接有對應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門。優選地,所述斗體上小下大。優選地,所述加料口和加料門各有一個。優選地,所述斗體的頂部為弧面,所述加料口開設在所述弧面上,所述加料門鉸接在斗體的上部,所述加料門上直接開閉所述加料口的部分為弧面,所述加料門通過旋轉來開閉。可選地,所述斗體的頂部有平面或斜面,所述加料口開設在平面或斜面上,所述加料門為平板門,所述加料門水平或傾斜設置在斗體的頂部,通過推拉來開閉。優選地,所述卸料門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優選地,所述加料門鉸接中心和其設計中心間有一偏心距。優選地,所述卸料門鉸接中心和其設計中心間有一偏心距。優選地,所述加料門和卸料門上均設置有輥子。一種利用上述吊斗輸送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吊斗懸掛于能夠容納一定數量吊斗的輸送鏈上;(2)控制系統加料程序發出命令,輸送鏈即沿輸送軌道將吊斗輸送至加料位置,在到達加料位置的過程中,加料門通過自身安裝的輥子和導軌的相互作用,被緩慢地打開,直至到達加料位置時被完全打開;(3)吊斗到達加料位置時,定位機構對吊斗進行定位,加料機構對吊斗進行加料;(4)加料完成后,吊斗隨輸送鏈離開加料位置,離開過程中,加料門通過自身安加的彈簧(或自重)及沿導軌運行的輥子緩緩閉合,完全離開加料位置后加料門完全閉合,然后吊斗進入輸送鏈積放區,等待調用;(6)吊斗被調用,當其到達卸料位置時,定位機構對吊斗進行定位,卸料門被自動開門機構打開,吊斗開始卸料;(7)吊斗卸完料后,卸料門通過自身重力關閉,吊斗離開卸料位置,根據設定好的控制程序等待下次加料。[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斗體頂部偏離正中位置的一側或兩側設有加料口,上部或頂部設有對應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門,底部設置卸料口,下部鉸接對應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門,使加料門和卸料門便于采用自動機構打開和關閉,卸料門在吊斗未加料時通過自身重力閉合,加入物料后卸料門關閉的更嚴密,加料越多卸料門關閉的越嚴密;斗體上小下大,卸料門能夠完全打開,可以快速卸料、節省工時,能夠滿足一定時間的卸料要求,同時能防止物料的擠壓造成粘連而影響出料;利用上述吊斗輸送物料的方法實現了自動化地快速加卸料,吊斗在送料過程中能夠起到備料的作用,節省了工時、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企業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吊斗一實施方式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吊斗的左視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吊斗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圖1所示吊斗在I處的局部示意圖;圖5是圖4在A-A處的剖視示意圖;圖6是圖1所示吊斗加料門開啟狀態示意圖;圖7是圖1所示吊斗卸料門開啟狀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吊斗轉運示意圖。圖中1、吊具;2、斗體;3、加料門;4、卸料門;5、輥子;6、鉸接軸;7、套管;8、壓板;Pj-偏心距;P)(—偏心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 8所示,本實施例的吊斗,其包括吊具1、斗體2、加料門3和卸料門4,所述吊具I固定在斗體2頂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懸掛斗體2,所述斗體2頂部偏離正中位置的一側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卸料口,內部有容納物料的空腔,上部鉸接有對應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門3,下部鉸接有對應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門4。所述斗體2上小下大,能夠快速卸料同時能防止物料的擠壓造成粘連而影響出料。所述斗體2的頂部為弧面,所述加料口開設在所述弧面上,所述加料門3上直接開閉所述加料口的部分為弧面,所述加料門3通過旋轉來開閉。可選地,所述斗體的頂部有平面或斜面,所述加料口開設在平面或斜面上,所述加料門為平板門,所述加料門水平或傾斜設置在斗體的頂部,通過推拉來開閉。所述卸料門4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優選地,所述加料門3鉸接中心和其設計中心間有一偏心距Pp當加料門打開時,隨著加料門的開度變大,加料門與斗體間的間隙也不斷變大,避免了在打開過程中密封條和斗體的摩擦而損壞密封條;當加料門閉合時,隨著加料門的開度不斷變小,斗體和料門之間的間隙也不斷縮小,以達到很好地密封效果。優選地,所述卸料門4鉸接中心和其設計中心間有一偏心距Px,卸料門能夠進行自鎖,卸料門在吊斗未加料時通過自身重力閉合,加入物料時卸料門關閉的更嚴密,加料越多卸料門關閉的越嚴密,當卸料門打開時,隨著卸料門的開度變大,卸料門與斗體間的間隙也不斷變大,避免了在打開過程中密封條和斗體的摩擦而損壞密封條;當料門閉合時,隨著卸料門的開度不斷變小,斗體和料門之間的間隙也不斷縮小,以達到很好地密封效果。所述加料門3和卸料門4上均設置有輥子5。一種利用上述吊斗輸送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吊斗通過鉸接懸掛于能夠容納一定數量吊斗的輸送鏈上;(2)控制系統加料程序發出命令,輸送鏈即沿輸送軌道將吊斗輸送至加料位置,在到達加料位置的過程中,加料門通過自身安裝的輥子和導軌的相互作用,被緩慢地打開,直至到達加料位置時被完全打開;(3)吊斗到達加料位置時,定位機構對吊斗進行定位,加料機構對吊斗進行加料;(4)加料完成后,吊斗隨輸送鏈離開加料位置,離開過程中,加料門通過自身安加的彈簧(或自重)及沿導軌運行的輥子緩緩閉合,完全離開加料位置后加料門完全閉合,然后吊斗進入輸送鏈積放區,等待調用;
(6)吊斗被調用,當其到達卸料位置時,定位機構對吊斗進行定位,卸料門被自動開門機構打開,吊斗開始卸料;(7)吊斗卸完料后,卸料門通過自身重力關閉,吊斗離開卸料位置,根據設定好的控制程序等待下次加料。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快速加卸料,具有節省工時、生產效率高的優點。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吊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吊具、斗體、加料門和卸料門,所述吊具固定在斗體頂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懸掛斗體,所述斗體頂部偏離正中位置的一側或兩側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卸料口,內部有容納物料的空腔,上部或頂部設有對應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門,下部鉸接有對應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體上小下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和加料門各有一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體的頂部為弧面,所述加料口開設在所述弧面上,所述加料門鉸接在斗體的上部,所述加料門上直接開閉所述加料口的部分為弧面,所述加料門通過旋轉來開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體的頂部有平面或斜面,所述加料口開設在平面或斜面上,所述加料門為平板門,所述加料門水平或傾斜設置在斗體的頂部, 通過推拉來開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門有兩個,且對稱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門鉸接中心和其設計中心間有一偏心距。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門鉸接中心和其設計中心間有一偏心距。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門和卸料門上均設置有輥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吊斗,其包括吊具、斗體、加料門和卸料門,所述吊具固定在斗體頂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懸掛斗體,所述斗體頂部偏離正中位置的一側或兩側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卸料口,內部有容納物料的空腔,上部或頂部設有對應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門,下部鉸接有對應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門。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快速加卸料,主要用于輸送粒料或小塊狀物料。
文檔編號B65G17/36GK202848529SQ20122050356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姜承法, 王際松, 曾維斌 申請人:北京萬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