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罐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
背景技術:
液罐車運行時,罐內液體振動會對罐體側壁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如這種沖擊力不能被有效地吸收,會嚴重影響液罐車的使用安全和壽命,因此,需要在罐體內壁安裝阻浪板以消除罐內液體對罐體的沖擊力。現有技術中,罐體內的阻浪板大多采用以下兩種方式1)采用波浪形的阻浪板,當液體沖擊到該阻浪板時,液體會沿水平方向向兩邊分散,在阻浪板的波浪結構的兩個波峰之間得到抵消,阻浪效果明顯,然而,這種波浪形阻浪板在垂直方向上達不到阻浪作用,有 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安裝時,需要焊接在罐體內壁上,造成罐體焊接處硬度增大,容易出現冷脆性裂紋,當液罐車運行時產生的振動容易使焊接處達到疲勞極限,從而降低罐體的使用壽命;2)采用碟形阻浪板,這種阻浪板也只有防一維波浪的功能,其阻浪效果不是很明顯,需布置的阻浪板多,從而增加了罐體的自重,降低了運輸的安全性,而且安裝時,也是通過與罐體內壁進行焊接的方式,焊接處硬度大,容易出現冷脆性裂紋,車輛振動時,罐體容易達到疲勞極限,降低罐體的使用壽命。因此,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種具有三維空間阻浪功能,且阻浪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液罐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具有三維空間阻浪功能,且阻浪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提供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包括有罐體,所述罐體的前、后兩端分別焊接有封頭,所述罐體內設置有阻浪板,所述阻浪板的兩端與所述罐體的內壁焊接,所述罐體內設置有阻浪裝置,所述阻浪裝置包括有具有空腔的殼體,所述殼體的外表面開設有通孔,所述殼體的形狀設置為球體、方形體、圓柱體、圓錐體、三菱錐體和四菱錐體中的任一種形狀。其中,所述通孔呈網狀分布于所述殼體的外表面。其中,所述通孔為圓形、橢圓形、方形、三角形或者菱形形狀的通孔。其中,所述殼體設置為球體,所述球體包括上半球體、下半球體、以及將所述上半球體和所述下半球體連接的鎖扣裝置。其中,所述鎖扣裝置包括有設置于所述上半球體的卡鉤、設置于所述下半球體的卡塊和用于阻擋所述卡鉤滑動的擋塊,所述卡鉤與所述卡塊卡接。其中,所述卡鉤的底部延伸設置有彎折部,所述卡塊開設有卡槽,所述彎折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其中,所述擋塊朝向所述卡鉤的一側開設有凹槽。[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包括有罐體,罐體的前、后兩端分別焊接有封頭,罐體內設置有阻浪板,阻浪板的兩端與罐體的內壁焊接,罐體內設置有阻浪裝置,該阻浪裝置包括有具有空腔的殼體,殼體的外表面開設有通孔,殼體的形狀設置為球體、方形體、圓柱體、圓錐體、三菱錐體和四菱錐體中的任一種形狀。使用時,將阻浪裝置放置于罐體內,由于阻浪裝置為具有空腔的殼體,殼體懸浮于罐內液體上,當罐內液體流經該殼體時,液體可從殼體上的通孔流入殼體內,從而減弱液體各個方向的波浪,達到平衡波浪的效果。因此,與現有技術采用的阻浪板只能在一維方向實現阻浪的效果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阻浪裝置實現了三維空間的阻浪,極大地增強了阻浪效果,減少了液體對阻浪板的沖擊強度,提高了阻浪板的使用壽命;而且,阻浪裝置可根據阻浪球的數量、大小以及形狀來提高阻浪系數,使罐內的載荷分布趨于均勻,使車輛行駛平穩,提高運輸的安全性。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 何限制。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的實施例I的罐體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I的阻浪裝置的殼體為圓柱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I的阻浪裝置的殼體為圓錐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I的阻浪裝置的殼體為方形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I的阻浪裝置的殼體為四棱錐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阻浪裝置的殼體為球體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鎖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鎖扣裝置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在圖I至圖8中包括有殼體I、上半球體11、下半球體12 ;鎖扣裝置2、卡鉤21、彎折部211 ;卡塊22、卡槽 22I;擋塊23、凹槽 231;通孔3、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 ;罐體4、封頭5、阻浪板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I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的實施例I如圖I至圖8所示,包括有罐體4,罐體4的前、后兩端分別焊接有封頭5,罐體4內設置有阻浪板6,阻浪板6為波浪形或者碟形的阻浪板6,阻浪板6的兩端與罐體4的內壁焊接,從而使阻浪板6在罐體縱向或橫向的一維方向上起到阻浪的作用。罐體4內設置有多個阻浪裝置,阻浪裝置包括有具有空腔的殼體1,殼體I的外表面開設有通孔3。殼體I的形狀設置為球體、方形體、圓柱體、圓錐體、三菱錐體和四菱錐體中的任一種形狀,其中優選的一種形狀為球體形狀。具體的,殼體I采用聚酰胺纖維、熱塑性樹脂、塑料或者橡膠材料制成,或者其他的具有彈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亦可,使用時,阻浪裝置懸浮于罐體內液體的上方。其中,所用的熱塑性樹脂材料為聚乙烯樹脂或者聚丙烯樹脂;塑料材料為聚四氟乙烯; 橡膠材料為丁氰橡膠、氟橡膠或者過氧化物硫化氟橡膠。具體的,通孔3呈網狀分布于殼體I的外表面。具體的,通孔3呈圓形、橢圓形、方形、三角形或者菱形形狀,或者其他形狀,只要能使液體由通孔3中流入殼體I內的任何形狀的通孔3均可。使用時,將阻浪裝置放置于罐體4內,當罐內液體流經阻浪裝置的殼體I時,液體撞擊到殼體I上,從殼體I上的通孔3中流入殼體I內,從而減弱液體各個方向的波浪,達到平衡波浪的效果,實現了三維空間的阻浪,極大地增強了阻浪效果,而且減少了液體對阻浪板6的沖擊強度,提高了阻浪板6和液罐車的使用壽命。根據液罐車需要,可增加阻浪裝置的數量、設計阻浪裝置大小和形狀來提高阻浪系數。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如圖6、圖7和圖8所示,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在本實施例中未解釋的特征,采用實施例I中的解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的區別在于阻浪裝置的殼體I形狀設置為球體,球體包括上半球體11、下半球體12、以及將上半球體11和下半球體12連接的鎖扣裝置2。其中,采用上半球體11和下半球體12的結構,相比整個球體的結構更容易加工。參見圖7和圖8,鎖扣裝置2包括有設置于上半球體11的卡鉤21、設置于下半球體12的卡塊22和用于阻擋卡鉤21滑動的擋塊23,卡鉤21與卡塊22卡接。具體的,卡鉤21的底部延伸設置有彎折部211,卡塊22開設有卡槽221,彎折部211卡接于卡槽221中,從而將上半球體11和下半球體12連接鎖緊。具體的,擋塊23朝向卡鉤21的一側開設有凹槽231,卡鉤21固定于凹槽231內,從而使卡鉤21位于卡塊22和擋塊23之間,且被擋塊23固定住無法左右滑動,進而將上半球體11和下半球體12牢固地鎖緊。參見圖6,上半球體11和下半球體12的半圓形表面沿縱向開設有呈扇形形狀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等間距地分布于整個半圓形球體的圓周表面;參見圖6,上半球體11的頂部和下半球體12的底部均開設有圓形形狀的第二通孔32。阻浪裝置采用上述球體結構,可提高阻浪系數,當罐內液體流經該球形殼體I時,液體撞擊到殼體I上,從殼體I上的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流入殼體I內,從而減弱液體各個方向的波浪,達到平衡波浪的效果,實現了三維空間的阻浪,極大地增強了阻浪效
果O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 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包括有罐體,所述罐體的前、后兩端分別焊接有封頭,所述罐體內設置有阻浪板,所述阻浪板的兩端與所述罐體的內壁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內設置有阻浪裝置,所述阻浪裝置包括有具有空腔的殼體,所述殼體的外表面開設有通孔,所述殼體的形狀設置為球體、方形體、圓柱體、圓錐體、三菱錐體和四菱錐體中的任一種形狀。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網狀分布于所述殼體的外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為圓形、橢圓形、方形、三角形或者菱形形狀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設置為球體,所述球體包括上半球體、下半球體、以及將所述上半球體和所述下半球體連接的鎖扣 裝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裝置包括有設置于所述上半球體的卡鉤、設置于所述下半球體的卡塊和用于阻擋所述卡鉤滑動的擋塊,所述卡鉤與所述卡塊卡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鉤的底部延伸設置有彎折部,所述卡塊開設有卡槽,所述彎折部卡接于所述卡槽。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塊朝向所述卡鉤的一側開設有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液罐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阻浪裝置的液罐車,其結構包括有罐體,罐體的前、后兩端分別焊接有封頭,罐體內設置有阻浪板,阻浪板的兩端與罐體的內壁焊接,罐體內設置有阻浪裝置,該阻浪裝置包括有具有空腔的殼體,殼體的外表面開設有通孔,殼體的形狀設置為球體、方形體、圓柱體、圓錐體、三菱錐體和四菱錐體中的任一種形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阻浪裝置實現了三維空間的阻浪,極大地增強了阻浪效果,提高了阻浪板的使用壽命以及液罐車的安全性能。
文檔編號B65D90/52GK202717233SQ20122027283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1日
發明者耿麗, 吳小德 申請人:東莞市永強汽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