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灌封機用出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到醫藥包裝機械領域,特指一種適用于灌封機的出瓶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灌封機出瓶裝置一般包括由前行走梁組件和后行走梁組件組成的行走梁輸瓶機構以及扇形撥輪組件,前行走梁組件和后行走梁組件上均設有一列瓶體容置槽,可一次性輸送一列瓶體。其出瓶過程為由前行走梁組件輸送的瓶體在拉絲工位完成拉絲封口后,繼續由前行走梁組件輸送到位于拉絲工位和出瓶工位之間的緩沖工位上;然后前行走梁組件與后行走梁組件在緩沖工位處進行瓶體交接,再由后行走梁組件輸送瓶體向出瓶工位運動,后行走梁組件向前運動的同時將瓶體逐個交接到位于出瓶工位的扇形撥輪組件上;當后行走梁組件把其上所帶的全部瓶體都交接到扇形撥輪組件上后停止向前運動并回復至初始位置,最終瓶體在扇形撥輪組件的旋轉作用下進入接瓶盤,完成出瓶。這種出瓶方 式的出瓶裝置結構復雜,不容易安裝調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安裝調試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包括通過往復運動輸送瓶體的行走梁輸瓶機構,還包括布置于行走梁輸瓶機構的輸瓶運動軌跡上并通向接瓶盤的出瓶通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出瓶通道與灌封機的拉絲工位之間設有緩沖工位,所述行走梁輸瓶機構包括用于將瓶體輸送至拉絲工位出瓶端的前行走梁組件、以及在拉絲工位出瓶端與前行走梁組件交接瓶體并將瓶體送至緩沖工位和出瓶通道的后行走梁組件。所述出瓶通道與灌封機的拉絲工位之間設有緩沖工位,所述行走梁輸瓶機構包括用于將瓶體從拉絲工位輸送至緩沖工位的前行走梁組件、以及在緩沖工位與前行走梁組件交接瓶體并將瓶體送至出瓶通道的后行走梁組件。沿著前行走梁組件和后行走梁組件的輸瓶運動軌跡設有欄柵組件,所述緩沖工位與接瓶盤之間設有與欄柵組件相對設置的擋瓶塊組件,所述擋瓶塊組件與欄柵組件之間形成所述出瓶通道。所述后行走梁組件沿輸瓶方向的前端端部設有與瓶體外輪廓相配合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由后行走梁組件上的半個瓶體容置槽構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去掉了扇形撥輪組件,而直接在行走梁輸瓶機構的輸瓶運動軌跡上設置一通向接瓶盤的出瓶通道,由于行走梁輸瓶機構通過往復運動逐次輸送瓶體,當行走梁輸瓶機構把一列瓶體送入出瓶通道時,可推動上一次由行走梁輸瓶機構帶到出瓶通道的滯留瓶體繼續向前運動而進入接瓶盤,從而完成出瓶。本實用新型用出瓶通道替代扇形撥輪組件,簡化了結構,使成本更加低廉,而且易于安裝調試,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中前行走梁組件與后行走梁組件準備交接時的狀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中后行走梁組件由緩沖工位開始進入出瓶工位時的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中后行走梁組件在出瓶工位完成出瓶時的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前行走梁組件與后行走梁組件準備交接時的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后行走梁組件在出瓶工位完成出瓶時的狀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中后行走梁組件輸送瓶體至出瓶通道中時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例說明1、拉絲工位;2、緩沖工位;3、出瓶工位;4、前行走梁組件;5、后行走梁組件;51、弧形槽;52、瓶體容置槽;6、擋瓶塊組件;7、欄柵組件;8、瓶體;9、接瓶盤;10、出瓶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 :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包括通過往復運動輸送瓶體8的行走梁輸瓶機構和設于出瓶工位3的出瓶通道10,出瓶通道10布置于行走梁輸瓶機構的輸瓶運動軌跡上并通向接瓶盤9。由于行走梁輸瓶機構通過往復運動逐次輸送瓶體8,當行走梁輸瓶機構把一列瓶體8送入出瓶通道10時,可推動上一次由行走梁輸瓶機構帶到出瓶通道10的滯留瓶體8繼續向前運動而進入接瓶盤9。本實施例中,出瓶通道10與灌封機的拉絲工位I之間設有緩沖工位2。行走梁輸瓶機構包括用于將瓶體8輸送至拉絲工位I出瓶端的前行走梁組件4、以及在拉絲工位I出瓶端與前行走梁組件4交接瓶體8并將瓶體8送至緩沖工位2和出瓶通道10的后行走梁組件5。前行走梁組件4和后行走梁組件5上均設有一列瓶體容置槽52,可一次性輸送一列瓶體8。由于前行走梁組件4運動至拉絲工位I的出瓶端便返回,其運動行程較短,故運動過程穩定可靠。本實施例中,沿著前行走梁組件4和后行走梁組件5的輸瓶運動軌跡設有對瓶體8進行導向的欄柵組件7,緩沖工位2與接瓶盤9之間設有與欄柵組件7相對設置的擋瓶塊組件6,擋瓶塊組件6與欄柵組件7之間形成出瓶通道10 (參見圖I、圖6)。本實施例中,后行走梁組件5沿輸瓶方向的前端端部還設有與瓶體8外輪廓相配合的弧形槽51,使其與滯留在出瓶通道10中的瓶體8接觸時受力更均勻,避免瓶體8破碎。該弧形槽51由半個瓶體容置槽52構成。工作時,前行走梁組件4帶著一列瓶體8在拉絲工位I中完成拉絲封口后,運動到拉絲工位I的出瓶端,與后行走梁組件5進行瓶體8交接(即后行走梁組件5的瓶體容置槽52與該列瓶體8嵌合,前行走梁組件4的瓶體容置槽52與該列瓶體8分離)。然后前行走梁組件4快速返回到初始位置準備輸送下一列瓶體8,后行走梁組件5則帶動該列瓶體8快速地進入到緩沖工位2中,再由緩沖工位2向出瓶工位3的出瓶通道10勻速前進。當后行走梁組件5所傳送的瓶體8全部進入到出瓶通道10中時,后行走梁組件5停止動作并快速返回到初始位置準備與前行走梁組件4進行下一次瓶體8交接。本次傳送的瓶體8將滯留在出瓶通道10中或者有一部分已經落入到接瓶盤9中(是否有瓶體8落入到接瓶盤9中取決于出瓶通道10的長度)。當下一列瓶體8由后行走梁組件5輸送至出瓶通道10中時,可把本次滯留在出瓶通道10中的瓶體8推入到接瓶盤9中。如此循環,即可將瓶體8逐次輸出,完成出瓶。實施例2 ·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其結構與實施例I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行走梁輸瓶機構包括將瓶體8由拉絲工位I輸送至緩沖工位2的前行走梁組件4、以及在緩沖工位2與前行走梁組件4交接瓶體8并將瓶體8送至出瓶通道10的后行走梁組件5。由于后行走梁組件5只在緩沖工位2和出瓶工位3運動,其運動行程較短,在時間上易于與前行走梁組件4配合運動。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包括通過往復運動輸送瓶體(8)的行走梁輸瓶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布置于行走梁輸瓶機構的輸瓶運動軌跡上并通向接瓶盤(9)的出瓶通道(1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通道(10)與灌封機的拉絲工位(I)之間設有緩沖工位(2),所述行走梁輸瓶機構包括用于將瓶體(8)輸送至拉絲工位(I)出瓶端的前行走梁組件(4)、以及在拉絲工位(I)出瓶端與前行走梁組件(4)交接瓶體(8 )并將瓶體(8 )送至緩沖工位(2 )和出瓶通道(10 )的后行走梁組件(5 )。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通道(10)與灌封機的拉絲工位(I)之間設有緩沖工位(2),所述行走梁輸瓶機構包括用于將瓶體(8)從拉絲工位(I)輸送至緩沖工位(2)的前行走梁組件(4)、以及在緩沖工位(2)與前行走梁組件(4)交接瓶體(8 )并將瓶體(8 )送至出瓶通道(10 )的后行走梁組件(5 )。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其特征在于沿著前行走梁組件(4)和后行走梁組件(5)的輸瓶運動軌跡設有欄柵組件(7),所述緩沖工位(2)與接瓶盤(9)之間設有與欄柵組件(7)相對設置的擋瓶塊組件(6),所述擋瓶塊組件(6)與欄柵組件(7)之間形成所述出瓶通道(10)。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行走梁組件(5)沿輸瓶方向的前端端部設有與瓶體(8 )外輪廓相配合的弧形槽(5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51)由后行走梁組件(5)上的半個瓶體容置槽(52)構成。
專利摘要一種灌封機用出瓶裝置,包括通過往復運動輸送瓶體的行走梁輸瓶機構,還包括布置于行走梁輸瓶機構的輸瓶運動軌跡上并通向接瓶盤的出瓶通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安裝調試。
文檔編號B67C7/00GK202687921SQ20122026394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楊燦文, 姜曉明, 唐岳 申請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