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及使用了該片的食品包裝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層疊片,更詳細地,涉及在例如甜點、烹調用食品、或者烹調好的食品等的食品包裝容器中使用的層疊片及使用了該片的食品包裝容器。
背景技術:
以往,關于烹調好的食品等的食品包裝容器,已知有⑴合成樹脂制容器、(ii)鋁箔制容器、以及(iii)鐵制容器。此外,近年來,食品包裝容器也使用由鋁箔、和與鋁箔的一個面接合的合成樹脂層構成的、且鋁箔比合成樹脂層厚的層疊片而成形。
發明內容然而,首先,上述⑴ (iii)的容器存在如下那樣的問題。(i)合成樹脂制容器缺乏高級感,設計性欠佳,并且阻擋光、氧、水分等的所謂阻隔性明顯不如金屬制容器,所以僅能夠在將流通期間比較短的食品和難以變質的食品作為內容物進行包裝的情況中使用。(ii)鋁箔制容器具有高級感且阻隔性也優秀,所以作為甜點和烹調好的食品包裝容器而廣泛使用,但強度低,由于落下等的沖擊而容易產生凹陷。(iii)鐵制容器關于在罐頭等中使用的鐵制容器,阻隔性及強度均很優秀,但缺乏高級感,并且非常容易生銹,所以不適合包裝含有氧或酸性物質等的食品,并且不利于食品的長期保存。此外,當通過對在鋁箔的一個面上接合合成樹脂膜而成的層疊片進行拉深成形而制作食品包裝容器的情況下,若將這樣的層疊片以使層疊片的合成樹脂膜位于內側且拉深比(深度H/ 口徑W)為40%以上的方式進行深拉深成形時,在成形后容器的煮沸滅菌、或者食品包裝后的高壓釜滅菌中,具有在容器的凸緣部產生波紋狀的褶皺這一問題。此外,在這樣的包裝容器中,容器的形狀保持性受鋁箔的材料特性影響,耐沖擊性及耐壓縮性不佳,在運輸、處理時具有容易變形的問題。因此,為了改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相反地開發出使合成樹脂層比鋁箔厚的層疊片,并為了極力防止容器變形而進行了各種試驗,反復進行了研究,但在進行拉深成形時新產生了在容器的凸緣部局部出現褶皺的問題。在為了消除這樣的褶皺而增大凸緣部的壓邊力時,由于在使用了通常的合成樹脂的情況下,該合成樹脂的性質因方向而異,所以雖然凸緣部的褶皺沒有了,但材料的拉深量在凸緣部的整周范圍內不均勻,因此,成形后的凸緣部的寬度也不均勻,并且具有在伸長率小的方向上產生材料破裂這一問題。此外,在像這樣使用通常的合成樹脂并增大了凸緣部的壓邊力的情況下,成形時的凸緣部不存在褶皺而是平坦的,但凸緣部處的材料的殘余變形不均勻,當在例如成形后的容器中放入蒸煮食品并為了滅菌而加熱的情況下,具有在凸緣部上產生起伏即波紋狀態的褶皺而變形的問題。[0012]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層疊片,在拉深成形時,即使為了防止產生褶皺而增大凸緣部的壓邊力,也不會產生材料的破裂,且成形性優秀,還有成形后容器的形狀保持性出色,而且,在運輸和處理時受到沖擊等也很難變形,再有受到高壓釜滅菌等加熱,凸緣部也完全不會產生起伏。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食品包裝容器,其阻隔性優秀,因此能夠長時間有效地保存內容物,并且強度高,即使沖擊也很難產生凹陷,而且不僅具有高級感且設計性出色,還能夠進行冷軋深拉深成形,即使在以使拉深比(深度H/ 口徑W)為40%以上的方式進行深拉深成形的情況下,在成形后的容器的煮沸滅菌、或者食品包裝后的高壓釜滅菌中,容器的凸緣部也完全不會產生褶皺,質量非常出色、并且可批量生產,能夠向市場低價地供應。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其主旨在于提供一種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由厚度40 200 ii m的鋁箔2、與該鋁箔2的一個面接合且整體厚度為100 500 y m的I層或2層以上的合成樹脂層3構成,并且使合成樹脂層3位于內側進行拉深成形而成,上述鋁箔2的拉伸強度為9. 0 25. Okgf/mm2,屈服強度為2. 5 9. 5kgf/mm2、伸長率為10 40%,以及褶皺率為7%以下,上述合成樹脂層3的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拉伸彈性模量之比(MD/ TD)的范圍為0. 92 I. 08,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伸長率之比(MD/TD)的范圍為0. 60 I. 40、以及縱向MD與橫向TD上的破裂強度之比(MD/TD)的范圍為0. 40 I. 60。本實用新型的層疊片,如上述那樣,由厚度40 200 的鋁箔、與鋁箔的一個面接合且整體厚度為100 500 i! m的I層或2層以上的合成樹脂層構成,上述鋁箔,其拉伸強度為9. Okgf/mm2以上、屈服強度為2. 5kgf/mm2以上、及伸長率為10%以上,所以構成層疊片的鋁箔及合成樹脂層具有充分的強度,因此在拉深成形時,即使為了防止發生褶皺而增大凸緣部的壓邊力,也不會產生材料的破裂,并且成形性出色,此外,成形后容器的形狀保持性也出色,還有,在運輸和處理時受到沖擊等也很難變形。此外,鋁箔的褶皺率7%為以下,并且合成樹脂層的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拉伸彈性模量之比(MD/TD)的范圍為0. 92 I. 08,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伸長率之比(MD/TD)的范圍為0. 60 I. 40,及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破裂強度之比(MD/TD)的范圍為0. 40 I. 60,即沒有所謂的各向異性,所以,拉深成形時,材料的拉深量在凸緣部的整周范圍內均勻,因此,成形后的凸緣部的寬度均勻,并且不會引起材料破裂,而且,即使在增大凸緣部的壓邊力的情況下,凸緣部處的材料的殘余變形也均勻,即使在成形后的容器中放入蒸煮食品并為了滅菌而加熱的情況下,凸緣部也不會產生起伏。并且,能夠對層疊片進行冷扎拉深成形,所以具有能夠非常高效地制造包裝容器且生產率優秀的效果。優選的是,鋁箔2的厚度為80 150iim,合成樹脂層3的厚度為200 400 y m,包裝容器包括容器主體11和設置在容器主體11的開口周緣部上的凸緣部12,容器主體11通過以使拉深比(深度H/ 口徑W)為40%以上的方式對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進行拉深成形而成,在所述凸緣部的合成樹脂層上形成圍繞所述凸緣部的環狀的切縫15。上述中,鋁箔的厚度為80 150 iim。此處,若鋁箔的厚度不足80 y m,則在以使拉深比(深度H/ 口徑W)為40%以上的方式對層疊片進行深拉深成形時,在成形后的容器的煮沸滅菌、或者食品包裝后的高壓釜滅菌中,容器的凸緣部產生波紋狀的褶皺,因此不能防止凸緣部變形。另外,若超過150 ym,則鋁材料的使用量增多,不夠經濟。像這樣,鋁箔2的厚度為80 150 u m,合成樹脂層3的厚度為200 400 y m,容器主體11是以使拉深比(深度H/ 口徑W)為40%以上的方式對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進行拉深成形而成的,所以,由于使用了鋁箔2,容器的阻隔性優秀,能夠長時間有效地保存甜點和烹調好的食品等內容物。此外,由于在鋁箔2上層疊有具有規定厚度的合成樹脂層3,所以強度非常高,因此即使受到沖擊也很難產生凹陷。并且,由于使用了鋁箔2,所以具有高級感,設計性出色。能夠進行冷軋深拉深成形,即使在以使拉深比(深度H/ 口徑W)為40%以上的方式進行深拉深成形的情況下,在成形后的容器的煮沸滅菌、或者食品包裝后的高壓釜滅菌中,容器的凸緣部也完全不產生褶皺,質 量非常好,并且能夠批量生產,從而具有能夠向市場低價供應的效果。優選的是,合成樹脂層3是具有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構成的表面側的第一膜層、和背面側的第二膜層的層疊構造的多層合成樹脂膜層,其中,第二膜層由聚丙烯(PP)構成、或者由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所構成的粘接強度控制層和聚丙烯(PP)構成。這樣一來,開封時,當握持設于蓋上的握持部揭下蓋時,在多層合成樹脂膜層的第一膜層和蓋的熱封材料層接合的狀態下,多層合成樹脂膜層的第一膜層與第二膜層之間剝離,從而容易剝離,能夠非常容易地開封。優選的是,形成在多層合成樹脂膜層上的切縫的下端將第一膜層貫通。這樣,由于形成在多層合成樹脂膜層上的切縫的下端將第一膜層貫通,所以,能夠非常容易地開封,并且,完全不用擔心切縫到達鋁箔而使得鋁箔被容器的內容物腐蝕導致耐久性惡化且凸緣部的強度降低這一問題。優選的是,切縫的底部將第一膜層貫通,且粘接強度控制層露出。與上述相同,能夠非常容易地開封,并且,完全不用擔心切縫到達鋁箔而使得鋁箔被容器的內容物腐蝕導致耐久性惡化且凸緣部的強度降低這一問題。優選的是,在容器主體的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形成有層差。這樣,由于在容器主體的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形成有層差,所以在疊放食品包裝容器時疊置的容器彼此不會緊密貼合。優選的是,在食品包裝用容器的凸緣部上所粘接的蓋的握持部的基端粘接在食品包裝容器的凸緣部上。這樣,由于所粘接的蓋的握持部的基端粘接在食品包裝容器的凸緣部上,所以能夠向市場供應密封性好的食品包裝容器,且完全不用擔心由于握持部附近的粘接不良而導致內封的食品腐爛。優選的是,在食品包裝用容器的凸緣部上所粘接的蓋的周緣在在整面范圍內粘接在食品包裝容器的凸緣部上而密封。這樣,由于所粘接的蓋的周緣在整面范圍內粘接在食品包裝容器的凸緣部上而密封,所以能夠向市場供應密封性好的食品包裝容器。優選的是,粘接在食品包裝容器的凸緣部上的蓋的周緣除握持部以外被切除,在蓋與食品包裝容器的接合部端面上粘接部露出這樣,由于粘接在食品包裝容器的凸緣部上的蓋的周緣除握持部之外被切除,在蓋與食品包裝容器的接合部端面上粘接部露出,由此,握持部容易辨識,并且,能夠防止由于蓋的周緣長得從凸緣部垂下而妨礙開封,也不用擔心人手被蓋的周緣劃傷,還能夠目視確認密封是否良好。
附圖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中,圖14 圖19示出在熱封的同時形成I條切縫的情況。圖I是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層疊片而成形的帶卷緣食品包裝容器的概要剖視圖。圖2是圖I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3是在圖I的包裝容器的凸緣部上形成了切縫后蓋上蓋并熱封了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4是蓋上蓋并熱封了的包裝容器的局部切缺概要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層疊片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6是示出使用圖5的層疊片而成形的帶卷緣包裝容器的熱封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層疊片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8是表示圖3中的切縫的變形例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9是表示圖6中的切縫的變形例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0是表示另一個切縫的變形例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1是表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層疊片而成形的無卷緣的包裝容器的熱封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2是蓋上蓋并熱封了的圖11的包裝容器的局部切缺概要立體圖。圖13是表示凸緣部的折曲緣的變形例的包裝容器的熱封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4是對帶卷緣包裝容器熱封以前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5是其熱封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6是對另一個包裝容器熱封以前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7是其熱封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8是對無卷緣的包裝容器熱封以前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19是其熱封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20是表示帶反繞卷緣的包裝容器的熱封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21是蓋上蓋并熱封了的該包裝容器的局部切缺概要立體圖。圖22是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層疊片而成形的凸緣部為平坦狀態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23是表示在圖22的包裝容器的凸緣部形成了反繞卷緣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首1J視圖。圖24是表示另一個帶反繞卷緣的包裝容器的熱封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25是蓋上蓋并熱封了的該包裝容器的局部切缺概要立體圖。圖26是本實用新型的層疊片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27是本實用新型的容器主體的概要剖視圖。[0063]圖28是對圖27的容器施加了蓋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是沿圖29的III一 III線的圖。圖29是對圖27的容器施加了蓋的狀態的概要立體圖。圖30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層疊片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31是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層疊片的局部放大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I...層疊片、2...招箔、3...合成樹脂層、3a...第一合成樹脂層、3b...第二合成樹脂層、4、8...粘接劑層、5...接合層、6...印刷層、7...保護覆蓋層、10...食品包裝容 器、11...容器主體、12...凸緣部、13...卷緣、15、16...切縫、17...切缺部、18...切斷用凹槽、21...蓋、22...熱封材料層、23...開封用握持部、25...加熱按壓部件、26...環狀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接著,根據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圖I和圖2,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其主旨在于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1,由厚度40 200 ii m的鋁箔2、和與該鋁箔2的一個面接合并且整體厚度為100 500 u m的合成樹脂層3構成,并且是使合成樹脂層3位于內側進行拉深成形而成的,上述鋁箔2的拉伸強度為9. 0 25. Okgf/mm2,屈服強度為2. 5 9. 5kgf/mm2,伸長率為10 40%,并且褶皺率為7%以下,此外,上述合成樹脂層3,其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拉伸彈性模量之比(MD/TD)的范圍為0. 92 I. 08、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伸長率之比(MD/TD)的范圍為0. 60 I. 40,并且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破裂強度之比(MD/TD)的范圍為0. 40
I.60。上述中,層疊片I的鋁箔2的厚度為40 200 iim。此處,若鋁箔2的厚度不足40 u m,則強度不夠充分,容器10成形時鋁箔2容易發生破裂,并且成形后,由于合成樹脂層3所產生的彈性變形回復作用而無法維持容器10的形狀。此外,若鋁箔2的厚度超過200 u m,則鋁材料的使用量增多,不夠經濟。此外,當容器10的拉深比、即深度/ 口徑(H/W)(參照圖I)為40%以上的情況下,在成形后的煮沸滅菌、或者食品包裝后的高壓釜滅菌中,為了不使凸緣部產生起伏而期望鋁箔2的厚度為80 200 u m。進一步優選鋁箔2的厚度為80 150 u m。再有,上述鋁箔2中,其拉伸強度為9. 0 25. Okgf/mm2,屈服強度為2. 5 9. 5kgf/mm2,伸長率為10 40 %,并且褶皺率為7 %以下,但此處,若鋁箔2的拉伸強度不足9. Okgf/mm2以及屈服強度不足2. 5kgf/mm2,則強度不足,因此,耐沖擊性及耐壓縮性差,在運輸、處理時容易產生變形。此外,若鋁箔2的拉伸強度超過25. Okgf/mm2以及屈服強度超過9. 5kgf/mm2,則鋁箔2的強度增大導致不容易成形,所以不優選。再有,若鋁箔2的伸長率不足10%,則拉深成形時,鋁箔2發生破裂。若鋁箔2的伸長率超過40%,則強度降低,所以不優選。再者,若鋁箔2的褶皺率超過7%,則材料的拉深量在凸緣部的整周范圍內不均勻,即所說的褶皺的產生增多,成形后的凸緣部的寬度不均勻,無法在凸緣部的前端形成均勻的卷緣。上述層疊片I的合成樹脂層3由如下構成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聚烯烴、或者聚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以及聚苯乙烯、它們的共聚物、或者將這些樹脂以所需要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合成樹脂。此外,層疊片I的合成樹脂層3由I層或2層以上的合成樹脂構成。上述合成樹脂層3的整體厚度為100 500 U m,優選的是200 400 U m。進一步優選的是250 350 u m。此處,若合成樹脂層3的厚度不足100 u m,則無法期待該層疊片的復原性,即所謂的剛性差,強度不夠充分,無法期待由合成樹脂構成的容器10的形狀保持性,運輸、處理時的變形防止效果差,并且成形后的加工形狀不整齊。若超過500 u m,則彈性變形回復增大,不能進行冷扎拉深成形,容器10的生產率差。此外,拉深成形時,為了使得在容器10的凸緣部不局部產生褶皺而優選合成樹脂 層3比鋁箔2厚。上述合成樹脂層3,其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拉伸彈性模量之比(MD/TD)的范圍為0. 92 I. 08、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伸長率之比(MD/TD)的范圍為0. 60 I. 40,并且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破裂強度之比(MD/TD)的范圍為0. 40 I. 60,此處,若合成樹脂層3的機械性質處于上述范圍外、即存在所謂各向異性,則材料的拉深量在凸緣部的整周范圍內不均勻,因此成形后的凸緣部的寬度也不均勻,并且合成樹脂層3容易發生破裂,因此不優選。食品包裝容器10由容器主體11和設置在容器主體11的開口周緣部的凸緣部12構成,其中,容器主體11是通過將本實用新型的層疊片I以使合成樹脂層3位于內側、并使拉深比、即深度/ 口徑(H/W)(參照圖I)期望為40%以上的方式進行冷軋深拉深成形而形成的,在凸緣部12的前端部設置有卷緣13。此處,關于合成樹脂層3,使用如下材料(I)由單一的合成樹脂膜構成的材料、(II)由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構成的材料、以及(111)2種熱塑性合成樹脂膜經由接合層以能夠彼此剝離的方式接合而成的材料。像這樣使用層疊片I進行成形而得到的食品包裝容器10由于使用了鋁箔2,所以阻隔性優秀,能夠長時間有效地保存甜點、烹調用食品以及烹調好的食品等內容物。此外,由于在鋁箔2上接合有合成樹脂層3,所以強度非常高,即使受到沖擊也難以產生凹陷。并且,由于使用了鋁箔2,所以具有高級感,設計性優秀。再有,能夠進行冷軋深拉深成形,即使在以使拉深比(深度H/ 口徑W)為40%以上的方式進行了深拉深成形的情況下,在成形后容器的煮沸滅菌、或者食品包裝后的高壓釜滅菌中,在容器的凸緣部也完全不會產生褶皺,質量非常好,并且能夠批量生產,生產率高。在圖3和圖4中示出使用具有由單一的合成樹脂膜⑴構成的合成樹脂層3的層疊片I而制成的食品包裝容器10。并且,為了對這樣的食品包裝容器10付與易剝離性(容易剝離性),構成容器主體11的層疊片I的鋁箔2和合成樹脂層3經由例如由具有易剝離性的聚醚類粘接劑構成的接合層5而以能夠彼此剝離的方式接合。此外,雖省略了圖示,但接合層5如下那樣地構成,即在由其他氨酯類、聚酯類粘接劑等的通常的粘接劑層、或者由后述的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或其金屬鹽構成的粘接劑層的一個面上施加例如硅樹脂類涂料那樣的具有易剝離性的涂層而構成。并且,在上述任一情況下,層疊片I的鋁箔2和合成樹脂層3的剝離強度均為500 1500g/15mm寬度,優選的是700 900g/15mm寬度。即,這是用于使容器主體11的內側的合成樹脂層3與鋁箔2的粘接力比合成樹脂層3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的基于加熱熔接的粘接力小。此外,在上述食品包裝容器10中,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和卷緣13附近部分,分別在合成樹脂層3上以圍繞凸緣部12的大致整周的方式設有截面V形的切縫15和帶狀切縫16,在這兩條切縫15、16的中間,通過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在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上加熱熔接有蓋21下表面的熱封材料層22的對應部分22A。此外,切縫15、16可以是例如通過刀具將第一層局部切除、或者利用熱將第一層局部除去而形成的。上述說明中,設在合成樹脂層3上的切縫15、16的橫截面形狀不限于V形而是任意的,此外,兩條切縫15、16之間的間隔通過基于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的熱封寬度而確定,總之,只要在兩條切縫15、16的中間,在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上加熱熔接蓋21下表面的熱封材料層部分22A即可。在鋁箔2的外表面設有保護覆蓋層7。該保護覆蓋層7用于保護鋁箔2,通過涂布耐化學藥品性、耐氣候性優秀的合成樹脂的溶液而形成、或者通過接合該合成樹脂的層而形成。這些樹脂所形成的保護覆蓋層7的厚度優選I 50 ym。此處,在為由例如環氧類涂膜、或者硝化棉類涂膜構成的涂液的情況下,涂布量優選為I 3g/m2。此外,在為由聚鄰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構成的膜的情況下,厚度優選為12 16 iim,在為由未拉伸聚丙烯構成的膜的情況下,優選厚度為20 50 iim,在為由尼龍構成的膜的情況下,厚度優選為15
20u m0此外,作為在鋁箔2的一個面上接合保護覆蓋層7的粘接劑,能夠使用與將上述鋁箔和合成樹脂層接合起來的粘接劑層完全相同的粘接劑,可以列舉例如通常的氨酯類、聚酯類粘接劑等,根據粘附體的種類而使用適當種類的粘接劑。再有,保護覆蓋層7的厚度也可以比50 y m更大,但該情況下,需要使構成保護覆蓋層7的合成樹脂與上述層疊片I的合成樹脂層3具有同樣的機械性質。此外,為了提高鋁箔2與保護覆蓋層7的粘接強度,優選對鋁箔2的一個面施加處理而設置含有鋯化合物或者鉻化合物的合成樹脂底層。在上述食品包裝容器10中,在包裝了例如甜點、烹調用食品以及烹調好的食品的狀態下,如圖4所示,當握持蓋21的開封用握持部23向上方牽拉時,在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的加熱熔接部分22A與容器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接合的狀態下,合成樹脂層3與鋁箔2之間被容易地剝離,由于能夠容易剝離,所以能夠非常容易地將容器10開封。此外,圖示的剝離用切縫15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并在合成樹脂層3上在凸緣部12的大致整周范圍內設置,但這樣的剝離用切縫15也可以設置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本身。在圖5和圖6所示的變形例中,層疊片I的合成樹脂層3由(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構成,在合成樹脂層3上經由粘接劑層4而接合有鋁箔2,并且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和卷緣13附近部分,分別以圍繞凸緣部12整周的方式在最內側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設有橫截面V形的切縫15、16,在這兩條切縫15、16的中間,通過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在凸緣部12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加熱熔接蓋21下表面的熱封材料層部分22A。、[0094]此處,作為(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是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合成樹脂的組合,可以使用由例如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這2層3a、3b等構成的未拉伸共擠出膜。更詳細地,可以使用由表面側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和背面側的第二合成樹脂層3b構成的層疊構造的多層合成樹脂膜層,其中,第一合成樹脂層3a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構成,第二合成樹脂層3b由聚丙烯(PP)構成,或者由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所構成的粘接強度控制層和聚丙烯(PP)構成。該情況下,兩層3a、3b的剝離強度為500 1500g/15mm寬度,優選的是700 900g/15mm寬度。即,這是為了使容器主體11的最內側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與第二合成樹脂層3b的粘接 力比兩條切縫15、16的中間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的基于加熱熔接的粘接力小。當然,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也可以是其他合成樹脂的組合,還可以為2層以上。另外,期望形成在合成樹脂層3 (多層合成樹脂膜層)上的切縫的下端將第一合成樹脂層3a貫通。再有,也可以是,切縫的底部將第一合成樹脂層3a貫通且粘接強度控制層露出。此處,(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由于未拉伸,所以方向性少,因此成形性良好,拉深成形時,由于很好地追隨鋁箔2進行塑性變形,所以能夠進行冷扎拉深成形,從而能夠非常高效地進行深度深的食品包裝容器10的制造,具有生產率優異的優點。此外,當握持圖6所示的蓋21的開封用握持部23向上方牽拉時,在共擠出膜中的一方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部分22A接合的狀態下,該第一合成樹脂層3a與第二合成樹脂層3b之間被容易地剝離,因此能夠容易地剝離。此外,在鋁箔的外表面通常經由粘接劑層設置有印刷層,再在其外側設有保護覆蓋層。如圖5所示,在鋁箔2與保護覆蓋層7之間設有印刷層6。此處,印刷層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印刷層6通過使用例如聚氯乙烯-醋酸乙烯酯類、硝化棉類以及氨酯類等的油墨來施加。再有,印刷層也可以根據情況而設在鋁箔與粘接劑層之間。在圖7所示的變形例中,層疊片I的合成樹脂層3通過(111)2種熱塑性合成樹脂膜經由接合層5而以能夠彼此剝離的方式接合而構成,在合成樹脂層3上經由粘接劑層4而接合有鋁箔2。此處,(III)作為構成2種熱塑性合成樹脂膜經由接合層5以能夠彼此剝離的方式接合而成的合成樹脂層3的表面側的第一層3a及背面側的第二層3b的熱塑性合成樹脂膜,為例如聚丙烯、聚乙烯、尼龍、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使用由例如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組合等構成的合成樹脂膜。當然,熱塑性合成樹脂膜也可以是其他樹脂的組合。再有,作為構成上述(I)單一的合成樹脂層的合成樹脂制膜,使用一種與上述相同的熱塑性合成樹脂膜。此外,作為將合成樹脂層3的表面側的第一層3a和背面側的第二層3b以能夠彼此剝離的方式接合的接合層5,使用例如具有易剝離性的聚醚類粘接劑。而且,這樣的接合層5也可以通過在氨酯類、聚酯類粘接劑等的通常的粘接劑層、或者后述的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或者其金屬鹽的一個面上施加例如硅樹脂類涂料那樣的具有易剝離性的涂層而構成。并且,在上述任一情況下,層疊片的表面側的第一層與背面側的第二層的剝離強度均為500 1500g/15mm寬度,優選的是700 900g/15mm寬度。[0104]另外,此處,作為構成夾設在上述鋁箔2、與(II)由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構成的合成樹脂層3、或者(111)2種熱塑性合成樹脂膜經由接合層5以能夠彼此剝離的方式接合而成的合成樹脂層3之間的粘接劑層4的粘接劑,可以列舉出例如氨酯類、聚酯類粘接齊U、馬來化聚丙烯、以及離聚物即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或者其金屬鹽(例如參照日本特公昭6-54587號公報)等。形成粘接劑層4例如具有如下3種方法。①涂布將粘接劑溶化在合適的溶劑中而成的粘接劑溶液。該情況下,粘接劑的涂布量通常優選為3 5g/m2左右。②在鋁箔2與合成樹脂層3之間,連續流入熔融的粘接劑而成為夾心狀。③夾入事先制造好的粘接劑的膜,通過例如熱壓加熱到大約200°C進行接合。在上述②和③的情況下,粘接劑的涂布厚度為5 50iim,優選為10 20 ii m。 粘接劑根據合成樹脂層3的粘附體的種類而使用合適的種類。此外,作為上述粘接劑的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或其金屬鹽如下。首先,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是使乙烯、丙烯、I-丁烯、異丁烯、4-甲基-I-戊烯、I-己烯、I-庚烯那樣的a -單烯烴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丁烯酸那樣的a、0_不飽和羧酸共聚而得到的樹脂為基材,其代表例可以列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樹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樹脂。這樣的共聚物樹脂的分子量為1000 200000,共聚物樹脂中的不飽和羧酸含有量為I 30重量%,優選的是2 20重量%。此外,作為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的金屬鹽的例子,可以列舉利用鈉、鉀那樣的堿金屬離子或者鋅、鎂那樣的堿土族金屬離子對上述共聚物樹脂的羧基進行中和而得到的離子交聯樹脂即離聚物樹脂。基于金屬離子的中和度為例如0.5 40%。特別是,優選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樹脂的由鋅鹽構成的離聚物樹脂。離聚物樹脂的羧酸含有量為5 18%,離子化度為幾% 90%。此外,也可以在上述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或者其金屬鹽中含有以下那樣的無機化合物。此處,作為無機化合物,優選使用例如鎂、鈣、鋁、鈦以及硅的氧化物、氫氧化物、碳酸鹽以及硫酸鹽,或者滑石、粘土、長石粉、云母、重晶石等,但特別優選使用鈣的碳酸鹽、滑石。無機化合物的平均粒徑為0. I 50 ii m,優選的是0. 5 30 ii m。在上述共聚物樹脂或其金屬鹽中含有無機化合物的情況下,相對于上述共聚物樹脂或其金屬鹽100重量份,無機化合物以30重量份以下,通常為0. I 10重量份,優選的是I 5重量份混合。特別是,由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或者其金屬鹽構成的粘接劑層4具有充分的厚度,如以往的氨酯類粘接劑的情況那樣,即使在片的表面粘附有凝膠等的突起物或異物,也能夠進行可靠的接合,因此在成形時不會發生合成樹脂層3的剝離。再有,即使由于冷軋深拉深成形而在容器底的角部分處復合片受到了非常殘酷的伸長成形,由于合成樹脂層3及由單烯烴-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樹脂或其金屬鹽構成的粘接劑層4具有充分的厚度,所以在密封有香料等滲透性強的食品的情況下,也不用擔心在長時間的食品保存中合成樹脂層3產生剝離,質量非常好。在具有上述卷緣13的食品包裝容器10中,如圖8 圖10所示,設在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上的2條切縫中,外部切縫也可以設置在卷緣13自身。此處,圖8中,在卷緣13上,且在合成樹脂層3上,剝離用切缺部17比卷緣13的開始卷繞端部朝向外側斜向下并且在卷緣13的大致整周范圍內設置,在這些切縫15與切缺部17的中間,蓋2下表面的熱封材料層22以自切缺部17形成所需要寬度的熱封部的方式通過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而被加熱熔接在合成樹脂層3的上表面上。此外,該圖8的其他方面與上述圖3的情況相同,圖中,對相同的部分標注了相同的附圖標記。此外,圖9中,在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的卷緣13上,且在第一合成樹脂層3a 上,剝離用切缺部17比卷緣13的開始卷繞端部朝向外方斜向下地設置且在卷緣13的大致整周范圍內設置。該圖9的其他方面與上述圖6的情況相同。圖10中,與圖9的情況稍有不同,卷緣13上,第一合成樹脂層3a通過以與第二合成樹脂層3b相切的垂直剖切面被切斷而設置剝離用切缺部17。該情況下,在卷緣13上,并在合成樹脂層3上稍微殘留有彎曲部分,所以期望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為沿著該彎曲部分的形狀。圖11和圖12所示的食品包裝容器10是在凸緣部12不具有卷緣的類型,包括容器主體11和設在容器主體11的開口周緣部上的凸緣部12,容器主體11通過將由厚度40 200 y m的鋁箔2和合成樹脂層3構成的層疊片I以使合成樹脂層3位于內側進行拉深成形而形成的,其中,合成樹脂層3與鋁箔2的一個面接合且厚度為200 400 并由
(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構成,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在應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接合的表面側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以圍繞凸緣部12整周的方式僅設有I條切縫15。在該凸緣部12不具有卷緣類型的食品包裝容器10中,收納有甜點、烹調用食品以及烹調好的食品等內容物(省略圖示),并覆蓋下表面具有熱封材料層22的蓋21,且容器主體凸緣部12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的比切縫15靠外側部分和與其對應的蓋21側的熱封材料層22A部分被加熱熔接而熱封。當握持蓋21的開封用握持部23向上方牽拉時,由于未拉伸共擠出膜3的2個膜層3a、3b之間以容易剝離的狀態緊密貼合,所以共擠出膜3中的表面側的第一膜層3a的比切縫15靠外側部分在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接合的狀態下被從第二膜層3b簡單剝離,因此,能夠容易剝離。此外,關于凸緣部12不具有卷緣類型的食品包裝容器10的合成樹脂層3,不僅可以使用(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也可以為(I)單一的合成樹脂制膜,及(111)2種熱塑性合成樹脂膜經由接合層以能夠彼此剝離的方式接合而成的樹脂膜層。此外,如圖13所示,食品包裝容器10在凸緣部12上取代卷緣也可以設置折彎緣14。根據該圖13的變形例,由于比外部切縫16靠外側的凸緣部12前端部分向下折彎,所以人手不會被凸緣部12的前端劃傷,并且由于存在折彎緣14能夠使容器10具有高級感,而且凸緣部12的強度高。再有,由于以外部切縫16為界線比其靠外側的凸緣部12前端部分向下折彎,所以折彎作業非常簡單,容器制造容易。此外,折彎緣14的形狀其他也可以是橫截面大致L形。該圖13的其他方面與上述圖6的情況相同,圖中對于相同的部分標注了相同的附圖標記。圖14 圖17是示出如下情況的圖,即在對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和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進行熱封時,同時形成食品包裝容器10的具有卷緣13的凸緣部12的2條切縫中的外部切縫。首先,在圖14和圖15中,構成容器主體11的層疊片I的合成樹脂層3為I層,在該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的前端部設置有卷緣13,并且,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以圍繞凸緣部12的大致整周的方式事先設置了內部切縫15。另一方面,在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的下表面外周緣部事先設置向下方突出的環狀凸起(切槽刀)26。(參照圖14)并且,在容器主體11內裝入甜點、烹調用食品以及烹調好的食品等食品之后,在將下表面具有熱封材料層22的蓋21覆蓋于容器主體11的開口部及凸緣部12的狀態下, 將上述加熱按壓部件25按壓到比切縫15靠外側的熱封材料層部分22A和合成樹脂層部分上,進行加熱熔接,同時通過加熱按壓部件25的外周緣部的環狀凸起26而在合成樹脂層3上形成切斷用凹槽18(切縫)(參照圖15)。此外,圖示的是,切斷用凹槽18的底壁18a為薄壁,但根據情況,還存在由于加熱按壓部件25的環狀凸起26的按壓使得該凹槽18的底壁18a被切斷的情況。接著,在圖16和圖17中,構成容器主體11的層疊片I的合成樹脂層3由(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構成,在該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的前端部設置有卷緣13,并且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且在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以圍繞凸緣部12的大致整周的方式事先設有切縫15。另一方面,在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的下表面外周緣部事先設有向下方突出的環狀凸起26 (參照圖16)。并且,在容器主體11和蓋21的加熱熔接時,同時通過加熱按壓部件25的外周緣部的環狀凸起26在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形成切斷用凹槽18(切縫)(參照圖17)。該情況下,構成例如第一合成樹脂層3a的高密度聚乙烯層的熔點為120°C,與之相對,構成第二合成樹脂層3b的聚丙烯層的熔點為165°C,并且構成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的聚乙烯層的熔點與合成樹脂層3同樣為120°C,所以溫度保持在大約120°C的加熱按壓部件25按壓上述第一合成樹脂層3a和熱封材料層部分22A時,兩者被加熱熔接,與此同時,由于加熱按壓部件25的外周緣部的環狀凸起26使合成樹脂層3的對應部分熔化,從而形成切斷用凹槽18(切縫)。此外,構成層疊片I的2層合成樹脂層3a、3b的合成樹脂的組合不限于上述材料,通常第一層3a的合成樹脂使用熔點比第二層3b的合成樹脂低的材料。圖18和圖19所示的食品包裝容器10是凸緣部12不具有卷緣的類型,示出在I個工序中同時進行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的加熱熔接、和在緣部12形成切縫18的情況。參照該圖,容器主體11的合成樹脂層3由(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構成。另一方面,在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的下表面內周緣部上事先設有向下方突出的環狀凸起(切槽刀)26(參照圖18)。并且,在容器主體11和蓋21的加熱熔接時,同時通過加熱按壓部件25的外周緣部的環狀凸起26在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形成切斷用凹槽18(切縫)(參照圖19)。再有,根據上述圖14 圖19所示的食品包裝容器10的密封方法,能夠同時進行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和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的加熱熔接、和在凸緣部12形成切斷用凹槽18 (切縫),因此,能夠削減食品包裝容器10的制造工序,并且大幅降低設備費用。此外,密封后的食品包裝容器能夠容易剝離,開封時不需要大力,因此能夠非常便利地處理容器。圖20 圖23的食品包裝容器10表示凸緣部12的卷緣13所謂向外繞、即反卷地卷繞的情況。在該圖中,在開口周緣部具有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11用層疊片I制造,層疊片I具有鋁箔2 ;經由粘接劑層4與鋁箔2的一個面接合的由(II)未拉伸合成樹脂共擠出膜
構成的合成樹脂層3 ;經由粘接劑層與鋁箔2的另一面接合并且相對于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具有非熔接性的合成樹脂制保護覆蓋層7,在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設有反繞類型的卷緣13,是使應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加熱熔接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為內側且使非熔接性保護覆蓋層7為外側進行卷繞而成的。并且,在凸緣部12的容器主體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和卷緣13的基端部,在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分別以圍繞凸緣部12的大致整周的方式設有切縫15、16。容器主體11的最內側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與第二合成樹脂層3b的粘接力小于兩條切縫15、16中間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的基于加熱熔接的粘接力。此處,如圖22所示,利用具有向下的2個環狀凸起(切槽刀)26a、26b的切縫形成裝置27在凸緣部12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上同時形成2條切縫15、16,但這2條切縫15、16中,卷緣13的基端部的外部切縫16的寬度比內部切縫15的寬度寬。這是為了防止產生如下情況,即在形成了這2條切縫15、16之后,當在比外部切縫16靠外側的凸緣部12部分形成反繞的卷緣13時,內側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收縮因而外部切縫16的寬度變得非常窄,可能會被堵塞,所以一開始就使外部切縫16的寬度大。并且,在該圖20所示的食品包裝容器10中,容器主體11的凸緣部12的反繞的卷緣13是使應與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加熱熔接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位于內側且使非熔接性保護覆蓋層7位于外側進行卷繞而成的,所以,在卷緣13中,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與非熔接性保護覆蓋層7接觸,因此,熱封時,即使由于熱封裝置的加熱按壓部件25而加熱按壓位置稍微向卷緣13側錯位,蓋21的熱封材料層22在外部切縫16的外側也不會與卷緣13熱熔接,因此,能夠得到可靠的熱封,并且,容器10開封時不需要大力就能夠容易剝離,從而能夠非常便利地處理容器10。圖24和圖25所示的食品包裝容器10同樣是凸緣部12的卷緣13為所謂反繞類型,但在該情況下,外側的外部切縫16設在卷緣13附近部分。因此,熱封時,由于加熱按壓部件25的加熱按壓位置的錯位,在外部切縫16的外側,熱封材料層22和第一合成樹脂層3a可能會被熱熔接,所以為了防止該情況,在外部切縫16與卷緣13的中間,在凸緣部12的第一合成樹脂層3a的表面上設有熱熔接防止層19。此處,關于構成熱熔接防止層19的材料,能夠使用例如聚酰胺樹脂、聚酯樹脂、聚酰胺-硝化棉共聚物、硅樹脂-硝化棉共聚物、硅樹脂、氨酯樹脂、氨基醇酸樹脂、石蠟等,其厚度優選I 5 左右。該熱熔接防止層19的形成通過涂布、貼附等進行。[0149]通過設置上述熱熔接防止層19,能夠得到可靠的熱封,并且容器10開封時不需要大力,因此能夠容易剝離,得到穩定的開封性,并能夠非常便利地處理容器10。此外,熱熔接防止層19有時也設在蓋21側的熱封材料層22的表面上。接著,根據圖I和圖2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該圖中,食品包裝容器10由容器主體11和設在該容器主體11的開口周緣部的凸緣部12構成,其中,容器主體11通過將由厚度120iim的鋁箔2、和經由粘接劑層4接合在該鋁箔2的一個面上的厚度300 u m的合成樹脂層3構成的本實用新型的層疊片I以使合成樹脂層3位于內側進行拉深成形而形成的。在凸緣部12的前端部設有卷緣13。 此處,在成形前沖裁成圓形的層疊片I的直徑(毛坯直徑)為115mm。此外,成形后的容器主體11的口徑為70mm,容器主體11的深度為30mm,因此,容器主體11的拉深比、即深度/ 口徑為3/7。并且,對于上述食品包裝容器10,成形為將層疊片I的鋁箔2和合成樹脂層3的種類以及機械性質進行各種改變了的容器,并關于成形時是否在凸緣部產生了褶皺、材料是否產生了破裂、以及能否形成均勻的卷緣13分別進行了試驗,所得到的結果在下表中匯總示出。此外,為了比較,對于使用了鋁箔和合成樹脂層的厚度以及機械性質位于本實用新型范圍外的層疊片的情況,同樣地進行了試驗,所得到的結果在下表中匯總示出。另外,當成形時的凸緣部12的壓邊力為300Kg的情況下,由于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均在凸緣部12產生了褶皺,所以將凸緣部12的壓邊力提高到500Kg進行了試驗。在成形試驗中,關于容器成形時產生褶皺,以在凸緣部產生了褶皺的情況為〇、反之沒有產生褶皺的情況為X。此外,關于材料的破裂,以成形時材料沒有發生破裂的情況為〇、反之材料發生了破裂的情況為X。再有,在凸緣部的前端部形成卷緣時,以凸緣部的前端部能夠均勻地卷繞的情況為〇、反之不能均勻卷繞的情況為X,另外,由于成形而材料產生了破裂的部件不進行卷緣形成試驗,以-表示。此外,在表中,不僅示出了鋁箔2的種類和厚度(Pm),還一并示出機械性質、即拉伸強度oB(kgf/mm2)、屈服強度0(l.2(Kgf/mm2)、伸長率8 (% )以及褶皺率(% )。關于合成樹脂層3,不僅示出其種類和厚度(Pm),還一并示出其機械性質、即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拉伸彈性模量之比(MD/TD)、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伸長率之比(MD/TD)、以及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破裂強度之比(MD/TD)。
權利要求1.一種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其特征在于,由厚度40 200i!m的鋁箔(2)、與該鋁箔(2)的一個面接合且整體厚度為100 500 的I層或2層以上的合成樹脂層(3)構成,并且使所述合成樹脂層(3)位于內側地進行拉深成形而成,所述鋁箔(2)的拉伸強度為9. 0 25. Okgf/mm2,屈服強度為2. 5 9. 5kgf/mm2,伸長率為10 40%,以及褶皺率為VA以下,所述合成樹脂層⑶的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拉伸彈性模量之比(MD/TD)的范圍為0. 92 I. 08,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伸長率之比(MD/TD)的范圍為0. 60 I. 40,以及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破裂強度之比(MD/TD)的范圍為0. 40 I. 60。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鋁箔(2)的厚度為80 150 u m,所述合成樹脂層(3)的厚度為200 400 u 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樹脂層(3)是具有由高密度聚乙烯構成的表面側的第一膜層(3a)和背面側的第二膜層(3b)的層疊構造的多層合成樹脂膜層,其中,第二膜層(3b)由聚丙烯構成、或者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所構成的粘接強度控制層和聚丙烯構成。
4.一種食品包裝容器,是使用權利要求I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進行成形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體(11)和設置在容器主體(11)的開口周緣部的凸緣部(12),其中,所述容器主體(11)是通過將所述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以使得作為深度(H)與口徑(W)的比值的拉深比為40%以上的方式進行拉深成形而形成的,在所述凸緣部(12)的合成樹脂層(3)上形成圍繞所述凸緣部(12)的環狀的切縫(15)。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樹脂層(3)是具有由高密度聚乙烯構成的表面側的第一膜層(3a)和背面側的第二膜層(3b)的層疊構造的多層合成樹脂膜層,其中,第二膜層(3b)由聚丙烯構成、或者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所構成的粘接強度控制層和聚丙烯構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在多層合成樹脂膜層上的切縫的下端將所述第一膜層(3a)貫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縫的底部將所述第一膜層(3a)貫通,且所述粘接強度控制層露出。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主體(11)的開口周緣部附近部分形成有層差。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食品包裝用容器(10)的凸緣部(12)上所粘接的蓋(21)的握持部(23)的基端粘接在所述食品包裝容器(10)的凸緣部(12)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食品包裝用容器(10)的凸緣部(12)上所粘接的蓋(21)的周緣在整面范圍內粘接在所述食品包裝容器(10)的凸緣部(12)上而密封。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粘接在所述食品包裝容器(10)的凸緣部(12)上的蓋(21)的周緣除握持部(23)以外被切除,在所述蓋(21)與所述食品包裝容器(10)的接合部端面上粘接部露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及使用了該片的食品包裝容器。所述食品包裝容器用層疊片由厚度40~200μm的鋁箔(2)、與該鋁箔(2)的一個面接合且整體厚度為100~500μm的1層或2層以上的合成樹脂層(3)構成,并且使所述合成樹脂層(3)位于內側進行拉深成形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鋁箔(2)的拉伸強度為9.0~25.0kgf/mm2,屈服強度為2.5~9.5kgf/mm2,伸長率為10~40%,以及褶皺率為7%以下,所述合成樹脂層(3)的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拉伸彈性模量之比(MD/TD)的范圍為0.92~1.08,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伸長率之比(MD/TD)的范圍為0.60~1.40,以及縱向(MD)和橫向(TD)上的破裂強度之比(MD/TD)的范圍為0.40~1.60。
文檔編號B65D65/40GK202480482SQ20122010463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5日
發明者竹內雅規 申請人:昭和電工包裝株式會社